摘 要:苗族百鸟衣是苗族刺绣最高水品的体现,将民族刺绣工艺发挥到了极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作者基于对百鸟衣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与传承现状的了解,通过对贵州榕江苗族和广西融水苗族的百鸟衣做归纳分析,粗略总结出苗族百鸟衣的结构组成,希望能为广大喜欢苗族百鸟衣的学者提供一些研究参考,并以此呼唤社会对苗族百鸟衣多一些关注,希望传统百鸟衣的传承与保护能受到各界重视。
关键词:苗族;百鸟衣;榕江;融水
中***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135-01
一、苗族百鸟衣
百鸟衣是苗族一个支系的服饰,历史悠久,关于它的传说很多,归根结底是来源于苗族人对鸟的崇拜。苗族祖先在迁徙过程中以及定居下来后,会到山中猎取各种鸟,感谢鸟给他们带来食物,对鸟的崇拜由此而生。由于苗族没有文字,所以就把鸟变成***案绣在衣服上,还把各种羽毛装饰在衣服的下摆。在历史长河中,百鸟衣随着时间流逝不断发展和变化,其刺绣纹样不再局限于鸟类,更加丰富多彩,羽毛装饰也加入了彩珠、柏树果的内容。每一件百鸟衣都五彩斑斓,上面绣满各种各样的***案,大大小小可以达到上百个。由于这种盛装的做工十分考究且费时,也就特别珍贵,做工好的百鸟衣价值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二、百鸟衣的结构组成
有学者将百鸟衣分为老式和新式两种。老式百鸟衣上衣分为两节:上节只盖到胸部和背部;下节在腰部和腹部上系两块活动布块,高3寸、宽6寸,每块活动布块上吊13串从乌桕树上采下的土珍珠,每串土珍珠末端插6根至10根山鸡羽毛。新式百鸟衣把上衣两节连成一体,并加长袖,穿着方便、舒适。
其实百鸟衣如今已不仅是新式与老式的区别,其结构更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苗族不同地区的百鸟衣结构各不相同。首先,衣服有长有短,长款是将装饰有羽毛的布条与上衣主体缝合在一起,而短款则是遵循苗族传统的上衣下裳制,直接在短上衣上缀以羽毛或将布条缝合在腰带上作为裙饰。另外,下摆布条的长度、宽度、密度都不尽相同,男女款的这一部分在贵州榕江的部分地区有明显的区别。再者,不同地区还有云肩、绣片裙饰或腰带等一系列配套装饰结构。我们把上衣、下摆及配套装饰这一完整装扮统称为百鸟衣,而不是仅指上衣。
(一)对襟上衣
苗族百鸟衣的对襟上衣,是在古代上衣下裳制服装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款式和类型,但其对襟服装类型的主要特征:上衣的对襟、无纽扣、穿着时系腰带、可形成交领等,都是上衣下裳制服中上衣的基本特征。不论上衣和下摆是否分离,对襟都是百鸟衣上衣最明显且统一的结构特征,在贵州和广西的取样对比研究中得到了验证,这也是苗族其他传统服饰的特征,是其民族传统服饰的统一性的体现。
(二)羽毛下摆
百鸟衣的下摆是其名的直观体现,且不论一件百鸟衣的纹样是否有鸟,只要看到飘舞的羽毛下摆即可从各类苗服中辨别出来。按照下摆与上衣是否缝合在一起分类,结合贵州榕江县和广西融水县的实物研究可将羽毛下摆分为连上衣下摆和***下摆两种。
1.连上衣下摆:将下摆与上衣缝合在一起是贵州榕江县摆贝乡苗族百鸟衣的特点,飘带片数多为8-12片,宽窄不一。在摆贝乡男女均为宽飘带,而在贵州榕江的一些其他地方现在多为老人、男人的较宽,年轻女子的较窄。一般情况下,宽飘带的羽毛较长,窄飘带的羽毛较短,这样比较和谐美观。而广西融水县的苗族男士百鸟衣的底部则没有连接刺绣飘带,直接在上衣下摆缀串珠和羽毛,现代则多以塑料球和人工绒球代替。传统的百鸟衣有类似飘带下摆的刺绣布条粘帖或缝在衣服的前后。
2.***下摆:***下摆多为女装,因此也有人称这种将缀有羽毛的飘带缝在腰带上的裙饰称为百鸟裙。这种***下摆在贵州榕江县附近的雷山县和广西融水县的百鸟衣中都很常见。其中广西融水苗族的女装都是这种裙饰,一般为16-22条飘带,双数居多,飘带面料为彩色棉布,色彩由红、黄、蓝、绿组成,上绣有彩色的植物纹样居多。每条飘带上都缀有串珠、柏果和白鸟的羽绒,现代制作的多用化纤绒球代替羽绒。
(三)云肩
云肩是广西融水百鸟衣的特色绣片,其形状、纹样、配色都深受汉族服饰的影响,使得融水地区的百鸟衣更具现代感。
(四)绣片裙饰
绣片裙饰是贵州榕江月亮山一带苗族百鸟衣的特色组成。形状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刺绣颜色和纹样与上衣协调统一,为一身百鸟衣增添不少造型感。
三、总结
通过对贵州榕江苗族和广西融水苗族百鸟衣的系统研究发现,其结构组成中必不可少的是对襟上衣和羽毛下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具有地域特性的其他装饰部分。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和工业化生产的冲击,百鸟衣的制作正面临十分严峻的传承危机,需要引起各界的重视,从根本观念入手,拯救濒临灭绝的百鸟衣。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绚丽多姿的苗族百鸟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