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统计员工作总结第1篇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统计;对策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展得到国际社会和大多数国家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制定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和优惠***策,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能源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在新农村建设中合理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减轻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的压力,而且还可以满足农民对水、电、热、气的能源需求,改善农村生存环境,提高农村生活品质,促进城乡协调,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是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它既是检验建设项目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制定能源***策措施和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同时还是考核节能减排工作成效的量化依据。因此,客观、准确、及时地做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意义重大。而随着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内涵不断扩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地暴露出来,直接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客观性和准确度。本文在分析杭州市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现状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并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逐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1 杭州市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现状
当前杭州市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是以《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汇总表》为基础开展的,《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汇总表》是农业部统一编制印发、一年统计一次的报表,现已形成了由县级、市级、省级农村能源办收集录入、整理统计、汇总审核并逐级上报、最终由国家统计汇总的工作制度。《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汇总表》自上世纪90年代起几经修改补充,现内含管理推广机构情况、服务体系情况、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情况、农村沼气用户情况、沼气工程情况、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情况、省柴节能灶与节能坑情况、节能炉与燃池情况、太阳能热利用情况、小型电源利用情况、秸秆能源化利用情况、产业发展情况、经费投入情况、农村地区能源消费情况等十四个方面的内容,基本全面包括了农村生产、生活能源消耗及保障机构措施等情况统计。
目前杭州市的农村能源统计工作已逐步得到重视和规范。统计的方式有全面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等,统计基础数据先由各乡镇农村能源监管员负责采集、填报,经县级农村能源专职统计员分析、甑别、统计后,报市级县级农村能源专职统计员审核汇总,再由各级领导审核把关后报送至省农村能源办。在杭州市级和七个区、县(市)农村能源办中已配备了专职的农村能源统计人员,在全市143个镇街的95个***府机构中各落实了一名农村能源监管员,有力地保障了农村能源统计工作的开展。截至2011年底,杭州全市已有市县两级农村能源管理推广机构8处、工作人员50人,其中本科及以上的人员占总人员的58%;建成乡村服务网点27处、从业人员35人,服务覆盖范围1.091万户农户。全市累计培训沼气生产工、太阳能利用工、农村节能员等技能人员3027人次,其中取得鉴定证书的有490人次。发展了农村沼气用户1.4535万户,其中户用沼气池用户1.3306万户、集中沼气供气用户0.1229万户。建成沼气工程994处、11.631万m3,其中大型沼气工程3处、0.56万m3,中型沼气工程123处、1.973m3,小型沼气工程868处、9.098万m3;建成用于沼气发电的有35处,总装机容量770kW,年发电量73.65万kW时。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2344处、30.39万m3,其中村级处理系统2256处、29.27万m3,学校处理系统73处、0.92万m3,其他系统15处、0.20万m3。全市累计推广和使用节煤灶和节能炉各56.39万台和4.15万台。累计推广了太阳能热水器38.25万台合计74.84万m2(去除报废的热水器);建设小型光伏发电利用117处、装机容量21kW;建成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1处;发展各类农村能源产业企业19个、从业人员257人,总产值5152万元;2011年杭州市农村地区生活生产用能合计折合标煤241.5万t,其中农村生活用能103.8万t、农村生产用能137.7万t,煤炭、焦炭、成品油、电力等商品能源占总消耗能源的96.5%。经统计汇总与比较,杭州市的各项农村能源工作位浙江省前列。
2 当前存在主要问题
2.1农村能源统计面广量多,专业性强,难度大,基础相对薄弱
农村能源统计涉及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等方方面面,工作量大,专业性强,任务繁重,难度较大。基础和基层是农村能源统计数据的源头,虽然目前杭州市农村能源统计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市一县一乡镇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在乡镇层面上落实了农村能源监管员负责数据采集等,但由于乡镇工作存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工作现状,很多农村能源监管员同时担负着其它工作任务,且人员不稳定、业务不专业,因此每年年底在面对繁重的统计工作时,经常会产生应付了事的思想;同时部分市、县级的专职统计员的专业知识更新也跟不上要求等等,导致农村能源统计工作基础相对薄弱。
2.2农村能源统计方法单一,不完善,制约统计数据准确度
目前杭州市农村能源统计方法、技术和手段相对单一落后,如在全面调查面上推广数量和数据时,主要统计了***府部门主导立项和财***资金予以补助建设的内容,而对农户、企业自主建设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商品化产品推广建设内容统计不全面或未包括;在农村住户生产生活能源消耗的抽样调查中,主要采用问询法或农户自主记账法,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在记录能源消耗量尤其是非商品能源如薪柴、秸秆等时,大多仅凭经验“毛估估”;而且,由于农村生产条件的限制和柴草种类的复杂性也无法将其折算成标准量,这些都制约了农村能源数据的准确性。此外农村能源统计指标设置也欠完善,如作为农村可再生能源应用主要类型的沼气,在统计中只注重沼气工程的建设容积,沼气实际消耗情况未予统计,沼气的生产量通常由沼气工程的容积乘以产气系数而得,这使得统计结果往往与事实有所出入。
2.3农村能源统计与横向部门联系少,成果难以形成有效服务
可再生能源统计中的小水电、生物质能、太阳能、商品用能等涉及到水力、电力、农业、林业、统计、经贸以及发改等部门,由于受传统以煤炭、石化、电力等常规能源为主及城乡“二元结构”等***策因素的影响,可再生能源一直难以进入能源建设的“主旋律”,其统计也未纳入统计部门的常规调查统计项目中。同时在统计可再生能源工作过程中,各级农村能源部门与林业、水电、经贸等部门联系沟通也较少,既影响了统计内容的覆盖面,也降低了统计结果的服务范围和效力。
3 推进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的对策研究
针对当前杭州市可再生能源统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多年来从事基层农村能源统计工作的经验,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3.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与考核机制
可再生能源统计涉及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任务重、环节多、资料搜集困难,各级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切实履行领导与管理职责,将统计工作列入领导议事日程,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健全可再生能源统计制度、疏通统计渠道,机构设置、管理制度、人才队伍、工作经费等各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建设档案工作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工作条件。加大对数据来源的审核力度,落实统计工作的考核评比制度,明确职责,严明奖罚,尽量使统计的各个环节以真实、准确、有效的数据和信息上报。
3.2加强专业培训,壮大农村能源统计队伍与力量
能源统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长期坚持加强对各级统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努力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让他们的知识、观念、素质与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工作领域的拓宽和工作量的加大相适应。结合我市实际,尤其是要加强乡镇统计员(农村能源监管员)的培训力度,切实做好第一手农村能源消耗数据资料的收集、测算;市、县级能源统计人员把关数据的审核、汇总、分析和调研,指导乡镇统计人员顺利开展农村能源统计工作,提供能源统计制度咨询服务。加强农村能源统计队伍建设,在完善现有市、县、乡镇三级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农村建设的一些新兴力量如大学生村官、农村实用人才等加入到统计队伍中来,使工作队伍延伸到乡村,增加统计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3.3加强分析调研,与时俱进地创新与充实统计内容
当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清洁能源是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重要有效途径,已成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识,这为农村能源统计工作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要充分发挥农村能源统计机构占有第一手丰富而详实的统计资料优势,加强调研研究,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充实统计指标和内容,不断拓展农村能源统计服务领域。一是结合农村生活、农业生产(尤其是家庭作坊式的农产品加工经营)中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消耗情况,研究其对降低万元GDP能耗、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贡献程度;二是紧紧围绕******领导需要的、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研究,开展分析调研,特别是注意结构分析、因素分析、趋势分析、预测分析,提出农村节能减排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对策与建议。
3.4加强部门沟通,提高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作用效力
在开展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加强水力、电力、农业、林业、统计、经贸、发改等部门的沟通与配合,积极借鉴其它部门的方式和要求,特别是结合重大的国情国力普查、如农业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污染源普查等等,采取统一的统计标准、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统计编码等,保障统计结果的统一性和标准化,提高数据采集分析的准确性和应用的通用性。
村级统计员工作总结第2篇
根据##省统计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的通知》(闽统办〔2009〕44号)文件精神,我局认真组织安排各县(市、区)对本级以及辖区内的各乡(镇、街道)、村(居)农村统计工作开展全面自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7月21日,市统计局专门组织各县(市、区)农业统计人员在##市召开全市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自查总结和复查部署会议,会议听取了各县(市、区)开展自查工作的总结汇报,拟定了基层基础工作检查的复查方案。7月22-23日,市统计局###副局长亲自带领由8人组成的复查组分赴###市和##区开展复查工作。从各级各地检查的情况来看,我市基层***、***府对统计工作更加重视,农村统计基层基础条件较大改进,基层统计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源头统计数据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一、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我局历来重视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年初以来,积极探索抓好农村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认真筹划针对乡镇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并做好经费预算安排、培训资料编印、授课人员抽调、受训学员划分批次等前期工作。5月中旬,在认真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市农村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考核办法》(南统[2009]44号),对各县(市、区)的基层规范化建设开展考核评比,并将评比结果纳入年度农村统计工作考评体系。
7月初,省局通知下发后,我局领导非常重视,迅速召集有关科室人员安排部署,并及时下发了《##市关于开展全市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的通知》(南统[2009]55号)。各县(市、区)统计局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安排检查工作,全市从市、县到乡、村,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的自查自纠全面展开,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各县(市、区)统计局同时对本级农村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质量也进行了全面检查。
(二)精心组织,全面自查。我市及各县(市、区)统计局精心策划,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和农村统计数据质量全面系统的开展自查。从全市10个县(市、区)、137个乡(镇、街道)、981个村(居)自查情况来看,检查数据总数43.6万笔,查出错误数据2224笔,自查差错率0.51%。其中计算错误763笔,指标含义不清710笔,其他类型错误751笔。自查涉及农林牧渔产值统计、农林牧渔生产统计、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以及其他农村统计调查内容。
自查采取上下结合、点面结合的办法开展。各县(市、区)对本级的农村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质量全面检查,并安排辖区内各乡(镇、街道)对本乡(镇、街道)及各自辖区内各村(居)的农村统计工作和数据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在各乡(镇、街道)完成自查的基础上,各县(市、区)统计局组织力量,严格按照省、市统计局文件要求开展了重点抽查工作。
(三)随即抽选,交叉复查。在各县(市、区)全面完成自查的基础上,市统计局7月21日,召集各县(市、区)农村统计工作人员在建阳市开展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自查的总结交流,并通过抽签的形式随即抽选四名县(市、区)统计人员参与市局复查组,再次通过抽签方式确定两个复查对象:延平区统计局和武夷山市统计局。市局检查组随后划分两组,于7月22-23日分别对延平区统计局和武夷山市统计局开展交叉复查。市局检查组成员首先对两个县级统计局本级内业开展全面检查,并分别抽选延平区南山镇、夏道镇和武夷山市五夫镇、新丰街道进行全面检查,并随机抽选南山镇的长春街村、夏道镇的徐洋村、五夫镇的五一村、新丰街道的五里村进一步对村级统计工作和数据质量复查。
从复查的两个县(市、区)和四个乡(镇、街道)、四个村的情况来看,复查共检查数据总数1.52万笔,查出各类型错误31笔,复查差错率0.2%。其中计算错误14笔,指标含义不清8笔、现场核实错误2笔,其他类型错误7笔。错误大多出在农林牧渔生产统计、和乡、建制镇基本情况及村基本情况统计等报表内容。
二、基层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此次全市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农村基层统计总体情况良好,基层******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条件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统计队伍人员不稳定,变动频繁。在目前的人事管理体制下,乡(镇、街道)没有设置统计编制,乡级统计人员大多数是兼职,常因乡镇******府工作需要而被调整和调动到其他工作岗位,造成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动频繁,导致基层统计业务不熟,制度执行不力,数据质量不高。村级统计人员常因换届选举,领导班子变动等原因而变更。经调查了解,延平区20个有农村统计报表任务的乡(镇、街道)2009年以来乡级农业统计人员更换10人次。基层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影响了农村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乡镇领导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检查发现,部分乡镇领导认为农村统计数据对于本乡镇的具体工作缺乏参考价值和实际作用,统计工作只是上级***府部门下达的一项硬性任务,在乡镇财力、人力等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统计工作难以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工作只是满足于一般的布置安排,对统计工作条件、数据质量等关心不多。共2页,当前第1页1
(三)统计调查经费难落实,严重紧张。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乡镇财***普遍偏紧,乡镇没有统计编制,因而没有配套资金。据了解,全市大部分乡镇采取“实报实销”的方式解决统计工作经费。经济条件稍好的乡镇基本能够及时给予报销处理,条件较差的乡镇正常的业务开支都难以报账。另外,由于村帐镇管,村级经费更是紧张,多数村级统计人员没有工资补贴,村级报表很多是靠乡镇统计人员的面子和个人交情促使其完成。
(四)基层统计工作任务重,人手不足。从县级统计局来说,我市各县(市、区)都只有一名从事农村统计的工作人员,而且邵武市、武夷山市等县(市、区)农村统计人员同时兼做其他专业,由于人手不足,时间紧张,任务较多,部分县市对乡镇的检查指导和业务培训难以安排;对于乡镇一级,统计工作人员一般身兼数职,随着统计要求的不断提高,各项普查、调查任务不断加重,许多乡镇统计人员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疲于应付;村级统计是统计工作的源头,但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因素,村级统计员无法得到相应的经济和***治待遇,同时要应付上级各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时间和精力不足,积极主动性不够,数据质量意识不强。
(五)乡村台帐欠规范,资料不齐。实地检查发现,各乡(镇、街道)基本上建立了分村台帐,但各地台帐格式五花八门,装订方法各种各样,甚至个别地方帐表不分,台帐管理缺乏统一规范的模式。村级统计常因换届或领导变动而变更统计人员,由于种种原因,统计历史资料的交接存在缺漏,造成基层统计资料连续性受到影响。
三、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一是要壮大基层统计队伍。争取人员编制和经费支持,改善基层统计人员的待遇,增加对乡、村统计人员的业务和综合素质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二是稳定乡镇统计人员。尽力争取各级***府支持,明确乡镇统计岗位,理清乡镇统计人员身份,做到专岗专责,确保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
(二)加大统计法制宣传力度。以新修订《统计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强统计法制宣传工作。特别要加强对乡镇和村级干部的统计法制宣传,提高他们对统计工作的认识,让群众和各级领导更深入的了解统计,基层统计工作才能获得社会更广泛的认可和更有力的支持。杜绝统计工作上弄虚作假的行为,为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建立健全逐级培训制度。逐步建立常态化培训制度,可以采取省级培训到市县级,设区市培训到乡镇级,市县级培训到村级。定期或不定期得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高基层特别是乡、村两级统计人员的统计业务能力,确保源头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不断提高。
(四)要进一步完善报表制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农村统计报表制度的改革完善。在具体操作中应充分考虑到基层情况,简化统计指标设置,避免指标重复,不随意增加乡村基层工作负担。检查过程中,许多同志反映农业生产报表中的蔬菜、水果等报表指标设置过多过细,在实际执行中数据的客观真实性难以保障;另有部分县市同志提出农村统计报表适合采取抽样调查方法获得的指标数据,尽量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取消相应指标的全面报表,一方面有益于基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适当减轻乡村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任务。建议省局编制新的报表制度时予以适当考虑。
附件:1.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自查结果表
2.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复查结果表
村级统计员工作总结第3篇
关键词:基层统计;农村经济;问题;措施
中***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6A-0052-0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而实现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都离不开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各种资料的统计,而现阶段农村统计却恰恰是我国统计工作的最薄弱环节。
一、万山特区统计工作现状
1.村一级统计工作人员落实不到位。一切统计数据均来源于基层,作为基层一级组织,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理所当然对辖区内的情况最为了解,要想把辖区内的各个统计数据统计准确,做到清楚明白,就必须依靠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的力量,因为他们具有良好的人缘,地缘关系。但由于村两委班子换届,村干部自动离职等各方面的原因,现在村一级统计工作专职人员的配备情况很是令人担忧,特别是实行农村财务委托双代管以后,村负责统计工作的是村文书(大多由村会计过渡),由于主管部门未充分放权和解决相关待遇问题,其统计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处于零状态,小村根本没有专职的统计工作人员,到了村的统计工作任务谁有空谁就负责,往往由于情况了解的程度不一,业务水平的差别等原因,而造成同一单位前后上报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给乡镇统计汇总造成了极大的难度,也就更谈不上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问题。
2.统计经费严重不足。虽然乡镇统计站已经建立,但其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并没有相应地进入统计站,这样就使得统计站本来就很紧张的工作经费变得更加紧张,而作为区一级统计机构对乡镇的统计工作任务却必须按时按要求全面完成,但经费却不下拔,乡镇统计站处于夹缝中,既要完成统计工作任务,又没有相应的工作经费作保障,从而使得各方面的工作难度加大,结果是“几头忙活,几头效益不佳”。从某种程度上讲,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吃力不讨好”。
3.农村统计工作人员责任心的问题。 《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的情况。”难道村级不受统计法的约束?村级作为基层上报单位,必须遵循《统计法》的规定,否则村级统计数据的质量就无保障可言。区统计局为了加强农村统计往往只是对乡镇统计员进行考核,但乡镇对村级统计人员的考核却无法落实。迟报、乱报乃至不报的现象无法得到遏止,加上乡镇财力有限,村干部培训特别是统计人员的培训不能进行,就连送报表的误工补助和差旅费都不能解决。
4.乡镇及村级统计档案资料保管不善。统计站归档保管的统计资料,有很大部分已丢失,现在统计站想查阅有关统计历史资料时根本查阅不到。乡镇如此,村级统计资料的归档保管更加落后,因为村级统计人员的更换频繁,加上其它方面的原因,如交接不及时,致使部分统计资料已丢失,再加上村级办公条件差,无固定安全的办公场所,大部分资料都是由村负责统计工作的人员负责保管,资料都是放在统计人员的家里,必定会由于这样或那样地原因丢失、损坏,从而导致统计资料无法归档,丢失严重。
二、统计工作不完善的产生原因
1.动机决定结果。这几年来“三五”“四五”普法教育都把《统计法》作为全社会的重点,但是从统计工作人员的角度来讲,《统计法》对维护统计工作的正常秩序,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统计人员却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扰,特别是乡(镇)村一级统计工作人员,其动机和目的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加上不切实际的计划指标和无视《统计法》的“长官意志”存在,其数据质量可想而知?
2.广大村级统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低下,报表质量差。就目前的统计管理体制来讲,基层统计力量的强弱,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统计工作水平。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但纵观全区,村级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一来是由于村干部变动频繁,特别是村级统计人员的变动周期短,长时间专门从事农村统计工作的业务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人员是“半路出家”、“新手上路”业务水平原地踏步,二是受乡镇财***管理体制制约,根本没有统计经费预算,没有对农村统计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业务水平原地踏步。三是由于村级统计档案资料的移交和保管没有跟上,造成部分统计资料的丢失,造成新任统计人员无资料可查,报表时全凭个人印象推测,致使统计报表质量低下。
三、统计工作的完善措施
1.加强对农村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统计工作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讲,有其***性和专业性,但也离不开当地***、***府的领导和管理。各级地方***府应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府的主要领导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从管理体制上下功夫,严格执行《统计法》保证其相对地***性、法定性,这是保证统计数据客观、真实的基础之一。
2.立足当前抓根本,着力强化基层建设。统计工作是一门自下而上的系统工程,基础工作不牢将直接影响其结果。因此,必须花大力气加强基础建设,在保证乡镇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人员落实的前提下,着力对农村村级统计工作人员的安排、培训和考核上下功夫,努力壮大农村基层统计人员队伍,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改善统计工作人员的***治、生活待遇,以保证基层统计工作的正常运转。
3.着眼统计事业发展的长远性,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统计现代化水平。统计信息化是统计现代化的核心,事关统计改革与建设的全局。统计部门作为社会和国民经济信息主管部门,必须抓住机遇,克服困难,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统计信息化工程,使统计工作适应信息发展的要求。
村级统计员工作总结第4篇
关键词:基层统计;农村经济;问题;措施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而实现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都离不开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各种资料的统计,而现阶段农村统计却恰恰是我国统计工作的最薄弱环节。
一、农村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菏泽市东明县目前统计工作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能否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发展要求?能否真正为***、***府进行正确的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提供真实、及时、有价值的数据资料等一系列的问题,足应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特别是统计工作者。目前东明县统计工作的现状令人堪忧,综合起来,大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村一级统计工作人员落实不到位。
一切统计数据均来源于基层,作为基层一级组织,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理所当然对辖区内的情况最为了解,要想把辖区内的各个统计数据统计准确,做到清楚明白,就必须依靠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的力量,因为他们具有良好的人缘,地缘关系。
但是由于村两委班子换届,村干部自动离职等各方面的原因,现在村一级统计工作专职人员的配备情况很是令人担忧,特别是实行农村财务委托双代管以后,村负责统计工作的是村文书(大多由村会计过渡),由于主管部门未充分放权和解决相关待遇问题,其统计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处于零状态,小村根本没有专职的统计工作人员,到了村的统计工作任务谁有空谁就负责,往往由于情况了解的程度不一,业务水平的差别等原因,而造成同一单位前后上报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给乡镇统计汇总造成了极大的难度,也就更谈不上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问题。
2、统计经费严重不足。
虽然乡镇统计站已经建立,但其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并没有相应地进入统计站,这样就使得统计站本来就很紧张的工作经费变得更加紧张,而作为县一级统计机构对乡镇的统计工作任务却必须按时按要求全面完成,但经费却不下拔,乡镇统计站处于夹缝中,既要完成统计工作任务,又没有相应的工作经费作保障,从而使得各方面的工作难度加大,结果是“几头忙活,几头效益不佳”。从某种程度上讲,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吃力不讨好”。
3、农村统计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的情况。”难道村级不受统计法的约束?村级作为基层上报单位,必须遵循《统计法》的规定,否则村级统计数据的质量就无保障可言。为了加强农村统计往往只是对乡镇统计员进行考核,但乡镇对村级统计人员的考核却无法落实。迟报、乱报乃至不报的现象无法得到遏止,加上乡镇财力有限,村干部培训特别是统计人员的培训不能进行,就连送报表的误工补助和差旅费都不能解决,上述原因,使得村级统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统计工作中“交差”思想普遍严重,报表质量低下,全县范围内至少有50%—70%的村级报表不但没有准确性,有时还无逻辑性。对全县统计工作的质量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甚至于使***、***府无法掌握到本辖区相关方面的真实情况,容易造成某些决策上的偏差。
4、乡镇及村级统计档案资料保管不善
统计站归档保管的统计资料,有很大部分已丢失,现在统计站想查阅有关统计历史资料时根本查阅不到。乡镇如此,村级统计资料的归档保管更加落后,因为村级统计人员的更换频繁,加上其它方面的原因,如交接不及时,致使部分统计资料已丢失,再加上村级办公条件差,无固定安全的办公场所,大部分资料都是由村负责统计工作的人员负责保管,资料都是放在统计人员的家里,必定会由于这样或那样地原因丢失、损坏,从而导致统计资料无法归档,丢失严重。
二、农村基层统计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针对问题,我们不能只看到问题的表面,更重要的是要追产生问题的根源,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统计工作之所以有上述一些问题存在,不外乎以下一些原因:
1、动机决定结果
这几年来“三五”“四五”普法教育都把《统计法》作为全社会的重点,但是从统计工作人员的角度来讲,《统计法》对维护统计工作的正常秩序,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统计人员却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扰,特别是乡(镇)村一级统计工作人员,其动机和目的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加上不切实际的计划指标和无视《统计法》的“长官意志”存在,其数据质量可想而知?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正沿着市场经济的轨道健康有序地发展,特别是企业的兴衰存亡已完全由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在调控,而上层建筑的转变却相对缓慢。各级***府还没有从“抓经济”转向“管理和引导市场”上来,仍然依靠“下指标、考***绩”的办法来推动“经济发展”。每年总是召开各种会议,下指标、定任务,一级一级向下分解,到年终总是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指标,相反总有超额完成的现象出现。这样既保住了***府集体的荣誉,又保证了一年得来的考核过关。试想这样的统计数据其可信度究竟有几分?因此,在目前的行***管理体制下,由于上级***府没有依法行***,下级单位在统计数据中出现大量水份也就成为了必然。
2、广大村级统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低下,报表质量
就目前的统计管理体制来讲,基层统计力量的强弱,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统计工作水平。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但纵观全县,村级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一来是由于村干部变动频繁,特别是村级统计人员的变动周期短,长时间专门从事农村统计工作的业务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人员是“半路出家”、“新手上路”业务水平原地踏步,二是受乡镇财***管理体制制约,根本没有统计经费预算,没有对农村统计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业务水平原地踏步。三是由于村级统计档案资料的移交和保管没有跟上,造成部分统计资料的丢失,造成新任统计人员无资料可查,报表时全凭个人印象推测,致使统计报表质量低下。
3、《统计法》宣传力度不够
《统计法》虽已颁布实施二十周年,但是对该法的宣传力度并不强,特别是县乡两级对《统计法》并没有组织专门的系统培训和宣传,因为多方面的原因,统计违法现象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统计***和处罚并没有严格按照《统计法》的相关规定执行。统计***的检查次数相对较少,从一定程度上给统计违法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给统计数据的不真实提供了纵容的客观环境,给个别统计人员的思想上造成了“统计违法、不关痛痒”的***思想和松懈。再者,因很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法律法规培训,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较低,特别是农村基层统计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加上法律知识的淡薄,对统计数据的虚报、瞒报现象不制止,连逻辑性、真实性都不加推敲,加上行***对统计工作的干预,也就放弃了原本想坚持的立场而“随波逐流”。领导要什么,就统计什么,要什么样的数据,就写什么样的数据,这就是统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的具体表现。
三、加强农村基层统计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问题找原因,找准原因后就要研究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改进和提高。面对我县农村统计工作的现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行***管理体制和工作中方方面面的问题,本人认为应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方可达到目的:
1、加强对农村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统计工作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讲,有其***性和专业性,但也离不开当地***、***府的领导和管理。各级地方***府应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府的主要领导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从管理体制上下功夫,严格执行《统计法》保证其相对地***性、法定性,这是保证统计数据客观、真实的基础之一。然而部分***府领导对统计工作只一味地要求数字的增加和减少,不尊重客观事实,直接进行人为干预,必须用法律手段予以约束,尽快地转变这种工作方法。地方***府必须从人权、事权、财权上给统计部门其相对的***性,使广大统计工作人员能依法开展统计工作,为***府服好务。在保证统计机构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尊重统计工作人员依法开展统计***,保证统计工作沿着健康、有序、依法的轨道向前发展,真正地为***府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强化统计机构和统计队伍建设,促进统计基础工作规范运行。
2、立足当前抓根本,着力强化基层建设
统计工作是一门自下而上的系统工程,基础工作不牢将直接影响其结果。因此,必须花大力气加强基础建设,在保证乡镇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人员落实的前提下,着力对农村村级统计工作人员的安排、培训和考核上下功夫,努力壮大农村基层统计人员队伍,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改善统计工作人员的***治、生活待遇,以保证基层统计工作的正常运转。如举办各种层次的培训和讲座,给基层统计人员适当的报表误工补贴,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夯实农村统计的基础。
3、着眼统计事业发展的长远性,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统计现代化水平
统计信息化是统计现代化的核心,事关统计改革与建设的全局。统计部门作为社会和国民经济信息主管部门,必须抓住机遇,克服困难,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统计信息化工程,使统计工作适应信息发展的要求。
***府应积极支持统计事业的发展,为统计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硬件。如微机等必要的工作工具,以保证能够及时、准确的为***、***府提供真实、可信的统计资料,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村级统计员工作总结第5篇
一、基本情况
*乡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旅游相结合的民族乡,20*年被确定为州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乡辖5个行***村,5个站所,总人口41*人,劳动力2391人,耕地面积6192亩,草场面积193万亩,人工饲草料地面积5000亩,20*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收入730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396元。其中畜牧业总收入1389万元,种植业总收入458万元,林业总收入139万元,二三产业总收入5*3万元,转移富余劳动力432人,实现劳务创收120多万元,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个,意向投资4600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我乡在抓统计工作中,坚持“四到位”,一是组织到位。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各站所及统计站人员为成员的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统计工作的乡领导担任。各村、各站所也相应成立了统计工作领导机构,从而构建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统计网络体系格局。二是重视到位。乡***、***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对事关统计事业发展的重大事项,一律通过召开统计工作专题会议和******领导班子会议的方式来集体研究决策,确保将其纳入主要议事日程,抓好工作落实。三是责任到位。每年初,我乡召开统计工作会议,对做好当年的统计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并与各基层单位层层签订统计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确保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到人。四是经费到位。乡***府每年均安排统计工作专项经费,用于统计站的办公用品、交通费、电话费等正常经费开支,以保证工作质量,有力促进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章立制,规范建档
根据《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结合工作实际,我乡制定了《*乡统计站工作职责》《统计人员权利、义务及工作职责》《统计报表、信息报送制度》《统计数据统一归口上报管理制度》《统计资料借阅制度》《统计资料管理制度》《统计资料限期上报督办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装订成册,以制度为工作标准和管理手段,全面指导各基层单位配合做好全乡的统计和经济核算工作,督查统计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同时,主动搜集整理、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狠抓了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做到统一建档,专人管理,使统计资料不断健全完善,统计档案管理逐渐规范化、正规化,统计资料的社会服务作用日益明显。
(三)强化管理,保证质量
为确保我乡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力构建有安排、有落实、有督查的一体化工作格局,完善和加强基层单位的统计工作,我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狠抓统计工作质量。一是乡***府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和规范村级统计工作的通知》,有针对性、有重点的狠抓村级统计工作的规范运行,切实提高统计工作质量。目前,我乡各村均统一建立了统计台帐,并确定专人管理。二是把统计工作纳入到各村年度综合目标考核项目中,并加大考核分值比例,以年初签订责任状的形式建立工效挂钩机制,提高了村级统计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实行基层单位统计工作一把手负责制,确保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人员共同抓的工作氛围,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四是实行每月10日统计例会制,以会代培,大力宣传统计法,检查基层统计台帐数据的上报质量,讲解报表的填写方法及统计相关知识,并建立《月、季、年报学习交流制度》,逐步提高了村级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五是实行统计数据统一归口上报,乡***府对基层单位上报的统计报表一律进行严格审核、归口上报,防止出现两张皮现象。并经常组织统计人员下村摸底核实,做到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后,再进行汇总、整理,并及时将汇总结果交乡领导严格审核、签字后方可统一上报和存档。六是实行流动数据跟踪上报制度,针对牲畜流动频繁,交易范围广,数据不易掌握的情况,我乡在牲畜头数季度台帐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牲畜流动头数月报台帐,及时掌握牲畜流动情况,从而了解市场行情,为养殖户提供价格信息。
(四)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为加大统计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统计意识,我乡统计站和广播站以签订广播协议书的形式,联合开办了“统计宣传栏目”,利用村村通广播的优势,常年坚持《统计法》的宣传,通过宣传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的统计法律意识和综合素质,确保了农村统计工作的顺利运行。同时,我乡统计站建立了《*乡统计分析》和《*乡统计信息》,对本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分析,定期对上报的种植业、畜牧业、二三产业报表进行具体统计分析,还以统计信息的形式提供统计咨询意见,为乡***、***府制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上级统计部门掌握第一手统计资料提供了详实数据。并要求各村、站所、企业每月上报相关统计信息,使基层信息动态及时掌握在乡统计站,从而加强了全乡综合数据的审核评估。
(五)加强指导,跟踪督查
一是乡分管领导、统计站人员定期到基层统计单位进行业务检查指导,以下发督查通报的方式,及时总结推广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查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协调解决。二是对单位领导不重视统计工作,不能按时上报报表,延误全乡统计数据汇总的基层单位,乡***府以下发《统计资料限期上报督办单》的方式,责令单位责任人限期上报报表,否则依规追究责任,并在年底考核中扣去相应分值和绩效工资。三是结合每月统计例会的召开,要求各单位统计人员对近期统计工作进行认真分析汇报,指导其互相学习工作经验,互相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提高各自的业务水平。四是对每月统计报表、台帐及统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将每位统计人员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详细点评,从而鞭策后进,鼓励先进,并通过认真对照总结,找出差距和不足,增强统计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下一步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低、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综合素质差。
(二)各基层单位对统计资料上报的及时性不够重视。
四、今后的打算
(一)进一步通过多种方式加大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坚持依法统计,不断提高基层领导的统计法律意识,促其重视抓好统计工作,确保农村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组织统计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的各类业务培训班,认真学习统计业务知识,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农村统计工作中,提高农村统计工作水平。
(三)积极做好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加大信息撰写、编辑、报送力度,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咨询服务职能。
村级统计员工作总结第6篇
一、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我局历来重视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年初以来,积极探索抓好农村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认真筹划针对乡镇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并做好经费预算安排、培训资料编印、授课人员抽调、受训学员划分批次等前期工作。5月中旬,在认真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市农村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考核办法》(南统[2009]44号),对各县(市、区)的基层规范化建设开展考核评比,并将评比结果纳入年度农村统计工作考评体系。
7月初,省局通知下发后,我局领导非常重视,迅速召集有关科室人员安排部署,并及时下发了《##市关于开展全市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的通知》(南统[2009]55号)。各县(市、区)统计局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安排检查工作,全市从市、县到乡、村,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的自查自纠全面展开,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各县(市、区)统计局同时对本级农村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质量也进行了全面检查。
自查采取上下结合、点面结合的办法开展。各县(市、区)对本级的农村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质量全面检查,并安排辖区内各乡(镇、街道)对本乡(镇、街道)及各自辖区内各村(居)的农村统计工作和数据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在各乡(镇、街道)完成自查的基础上,各县(市、区)统计局组织力量,严格按照省、市统计局文件要求开展了重点抽查工作。
二、基层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此次全市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农村基层统计总体情况良好,基层******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条件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统计队伍人员不稳定,变动频繁。在目前的人事管理体制下,乡(镇、街道)没有设置统计编制,乡级统计人员大多数是兼职,常因乡镇******府工作需要而被调整和调动到其他工作岗位,造成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动频繁,导致基层统计业务不熟,制度执行不力,数据质量不高。村级统计人员常因换届选举,领导班子变动等原因而变更。经调查了解,延平区20个有农村统计报表任务的乡(镇、街道)2009年以来乡级农业统计人员更换10人次。基层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影响了农村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村级统计员工作总结第7篇
一、基本情况
***乡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旅游相结合的民族乡,2009年被确定为州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造示范乡镇。乡辖5个行***村,5个站所,总人口4108人,劳动力2391人,耕地面积6192亩,草场面积193万亩,人工饲草料地面积5000亩,2009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收入730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396元。其中畜牧业总收入1389万元,种植业总收入458万元,林业总收入139万元,二三产业总收入5063万元,转移富余劳动力432人,实现劳务创收120多万元,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个,意向投资4600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我乡在抓统计工作中,保持“四到位”,一是组织到位。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各站所及统计站人员为成员的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统计工作的乡领导担任。各村、各站所也相应成立了统计工作领导机构,从而构建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统计网络体系格局。二是重视到位。乡***、***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对事关统计事业发展的重大事项,一律通过召开统计工作专题会议和******领导班子会议的方式来集体研究决策,确保将其纳入主要议事日程,抓好工作落实。三是责任到位。每年初,我乡召开统计工作会议,对做好当年的统计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并与各基层单位层层签订统计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确保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到人。四是经费到位。乡***府每年均安排统计工作专项经费,用于统计站的办公用品、交通费、电话费等正常经费开支,以保证工作质量,有力促进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章立制,规范建档
根据《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结合工作实际,我乡制定了《***乡统计站工作职责》《统计人员权利、义务及工作职责》《统计报表、信息报送制度》《统计数据统一归口上报治理制度》《统计资料借阅制度》《统计资料治理制度》《统计资料限期上报督办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装订成册,以制度为工作标准和治理手段,全面指导各基层单位配合做好全乡的统计和经济核算工作,督查统计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同时,主动搜集整理、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狠抓了档案资料的治理工作,做到统一建档,专人治理,使统计资料不断健全完善,统计档案治理逐渐规范化、正规化,统计资料的社会服务作用日益明显。
(三)强化治理,保证质量
为确保我乡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力构建有安排、有落实、有督查的一体化工作格局,完善和加强基层单位的统计工作,我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狠抓统计工作质量。一是乡***府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和规范村级统计工作的通知》,有针对性、有重点的狠抓村级统计工作的规范运行,切实提高统计工作质量。目前,我乡各村均统一建立了统计台帐,并确定专人治理。二是把统计工作纳入到各村年度综合目标考核项目中,并加大考核分值比例,以年初签订责任状的形式建立工效挂钩机制,提高了村级统计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实行基层单位统计工作一把手负责制,确保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详细抓、相关人员共同抓的工作氛围,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四是实行每月10日统计例会制,以会代培,大力宣传统计法,检查基层统计台帐数据的上报质量,讲解报表的填写方法及统计相关知识,并建立《月、季、年报学习交流制度》,逐步提高了村级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五是实行统计数据统一归口上报,乡***府对基层单位上报的统计报表一律进行严格审核、归口上报,防止出现两张皮现象。并常常组织统计人员下村摸底核实,做到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后,再进行汇总、整理,并及时将汇总结果交乡领导严格审核、签字后方可统一上报和存档。六是实行流动数据跟踪上报制度,针对牲畜流动频繁,交易范围广,数据不易把握的情况,我乡在牲畜头数季度台帐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牲畜流动头数月报台帐,及时把握牲畜流动情况,从而了解市场行情,为养殖户提供价格信息。
(四)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为加大统计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统计意识,我乡统计站和广播站以签订广播协议书的形式,联合开办了“统计宣传栏目”,利用村村通广播的优势,常年保持《统计法》的宣传,通过宣传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的统计法律意识和综合素质,确保了农村统计工作的顺利运行。同时,我乡统计站建立了《***乡统计分析》和《***乡统计信息》,对本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分析,定期对上报的种植业、畜牧业、二三产业报表进行详细统计分析,还以统计信息的形式提供统计咨询意见,为乡***、***府制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上级统计部门把握第一手统计资料提供了详实数据。并要求各村、站所、企业每月上报相关统计信息,使基层信息动态及时把握在乡统计站,从而加强了全乡综合数据的审核评估。
(五)加强指导,跟踪督查
一是乡分管领导、统计站人员定期到基层统计单位进行业务检查指导,以下发督查通报的方式,及时总结推广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查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调解解决。二是对单位领导不重视统计工作,不能按时上报报表,延误全乡统计数据汇总的基层单位,乡***府以下发《统计资料限期上报督办单》的方式,责令单位责任人限期上报报表,否则依规追究责任,并在年底考核中扣去相应分值和绩效工资。三是结合每月统计例会的召开,要求各单位统计人员对近期统计工作进行认真分析报告,指导其互相学习工作经验,互相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提高各自的业务水平。四是对每月统计报表、台帐及统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将每位统计人员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详细点评,从而鞭策后进,鼓励先进,并通过认真对照总结,找出差距和不足,加强统计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下一步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低、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综合素质差。
(二)各基层单位对统计资料上报的及时性不够重视。
四、今后的打算
(一)进一步通过多种方式加大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保持依法统计,不断提高基层领导的统计法律意识,促其重视抓好统计工作,确保农村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组织统计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的各类业务培训班,认真学习统计业务知识,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农村统计工作中,提高农村统计工作水平。
(三)积极做好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加大信息撰写、编辑、报送力度,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咨询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