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的诗句篇1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乙亥杂诗》
2、赞美老师的名言:
(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郑燮
(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国]布鲁纳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6)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尔任斯基
(7)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8)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9)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关于教师的诗句篇2
一、复习内容
四上小语教材中有诗歌七首,分别是:《望洞庭》《峨眉山月歌》《元日》《江雪》《风》《老师,您好!》和《秋天》。其中现代诗两首,古诗五首;七首诗中有三首是描写秋天景象,有两首诗描写了月亮。
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复习本学期学过的诗歌。回忆一下,这学期学过哪些诗歌呢?
2.喜欢玩游戏吗?这节课就用闯关游戏的方式来复习。那就让我们进入第一关!
(二)闯关游戏复习诗歌(答对为小组加星)
第一关:知诗人。(出示诗题)这么多诗歌,都是谁的作品呢?猜诗人,说出处,看谁最厉害!
第二关:看***背诗。(1)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古来诗画是一家。看***背诗,请看***!(出示《江雪》插***)(2)“三分诗,七分读”,诵读《江雪》的时候,还要注意抑扬顿挫,诵出节奏和韵律来,谁来挑战?
第三关:吟诗作对。(1)古人常说,吟诗作对,给你上句,你能对出下一句吗?(2)吟诗吟得好,对也对得妙!光背诗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动动手,写下来。每组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来写,其他同学拿出复习纸写,必答题两句。
第四关:解词句。(1)这些词语的含义你都了解吗?(婵娟、屠苏、桃符、瞳瞳日)(2)还有一些带点字词,对我们理解古诗有着重要的意义,说说带点字词意思,诗句又是什么意思?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③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第五关:用诗句。如果我们在说话、习作时能恰当运用这些古诗,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今天,老师也希望你能把所知道的诗句巧妙地引用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下列情境,你想到了哪些诗句?①这场大雪过后,一片银松雪柳,真是____。②秋天的夜晚,明月东升,我和爸爸到湖边散步,湖面风平浪静,这美景让人想起:_______。③中秋佳节,我望着明月,思念着远在北京的表弟,心想:______。④大年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张贴春联,真是:________。
第六关:悟诗情。诗人是描绘心灵的画家,每首诗都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感情,你还记得这些诗歌表达的感情吗?请你读一读,连一连。(出示诗题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内容,让学生连线)
第七关:秀积累。(1)今天,我们复习了7首诗歌。在这7首诗中,有3首诗描写了秋天,它们是哪几首呢?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诗?(小组可以讨论)(2)还有两首诗描写了月亮,你知道哪些写月亮的诗?
第八关:秀表达。(1)同学们,诗人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当我们想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也可以写诗,你们也可以做小诗人。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请拿起笔,模仿《秋天》的片段,任意选一个季节,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小诗。(2)生自由作诗,师巡视。(3)学生读诗,展示。没写完的可口头说出来。
(三)总结
看看争星榜,4个小组都有精彩的表现!给自己鼓鼓掌!我们再用掌声恭喜优胜小组!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本学期学过的7首诗歌,希望同学们在课后继续复习巩固。
三、案例评析
1.有意思。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维持,已得到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运用游戏寓教于乐、辅助教学,也成为广大教师常用的手段。可这样的手段在复习课中却很少出现。现今的复习课大多成为枯燥、无趣的代名词,老师在教学中常以大量的机械重复训练来代替系统的复习和整理,虽然在知识技能上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思维上的僵化和情感态度上的“熟能生厌”的负效应,因此,复习课中关注学生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如“诗歌复习”一课,教者从儿童的视角设计“闯七关”游戏式的复习课,从复习内容的引入到复习内容的展开和拓展运用,既有刺激又有挑战,每个环节都充满着“趣、活、效”,从而达到诗歌复习课的基本目标,即本学期诗歌知识、积累上量的增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还有学习诗歌方法技能上的“熟能生巧”;达到诗歌复习课的发展目标,即情感态度上的“熟能生爱”。
2.有意义。
(1)明确复习目标。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应当“学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质量标准”。提高复习课的效率,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尤为重要。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要依据教材内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年龄特点来确定。从上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上看,教者设计时从看“课”到看“本”,注意全面把握;从看“点”到看“线”,注重内在联系;从看“知”到看“能”,注重能力提高,教学目标非常明确:①通过闯关游戏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诗歌复习的兴趣。②通过“看***背诗”“吟诗作对”等环节的设计,复习、巩固本学期七首诗歌,诵读、积累诗歌。③通过“知诗人、解词句、悟诗情”等环节设计,引导学生再次感受诗歌写作背景及表达的情感,增进对诗歌的理解,巩固理解古诗的方法。④内外链接,丰富积累;学用结合,读写实践。
(2)掌握学习有法。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上的提升,除了要根据智力价值选择知识外,另一个关键是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方法比知识更重要。①教师教有法。如教学设计的第二关:看***背诗,教者选择了闯关游戏的方法引导学生复习、背诵学过的诗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激情;在引导学生背诵时,选择了***文结合,看***背诗,既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也与诗歌“诗画不分家”对应;引导学生边看***边想象诗句,是为了让学生能抑扬顿挫背出诗句,诵出节奏和韵律来。在整个“诗歌复习”教学设计中,教者始终注意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枯燥地方有游戏,难点地方有引导,空白地方有拓展,延伸地方有运用,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知识,学习方法,积累知识,运用实践。②学生学有法。诗歌的复习,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读读背背,而是要在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古诗、理解古诗的方法。如“解词句”部分,教者复习的不仅是对诗句、词语含义的理解记忆,更是引导学生掌握利用***、抓住一些有特殊含义的词来理解诗句情感的方法。类似于这样设计的,在“诗歌复习”的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程度体现。如看***背诗,意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学古诗的方法:借助插***,展开想象;再如用诗句,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的方法,掌握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诗句,增进对诗句的理解。
关于教师的诗句篇3
一、获取意象方法
1.媒体再现。
诗中有画,意象就是诗中的画。通过媒体可以将古诗词的意象直观地呈现出来,不必让学生再去猜测想象,特别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难以企及的时候,这样做,能省时高效地让学生在目视画面或听赏音乐中加深对诗境的理解与体悟。媒体再现意象的主要手段有板画、表演、课件、录音录像、影视作品、实物呈现等,通过这些直观手段,可以将语言文字转化还原为画面或场景,若能配合以适切的音乐,往往会生成更好的效果。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一年级下学期古诗《草》的教学片段:
出示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野火烧不尽,“烧不尽”就是烧不――
生:完!
师:“尽”就是完的意思。奇怪了!到了冬天,草的叶子都枯黄了(边说边将已画好的“草原上的绿草”涂成黄色),大火一烧(说着又用红笔在草上画上火苗),就把草烧得干干净净,白居易为什么说烧不尽呢?
生:草根没烧着,所以说没烧尽!
师:对呀,草根没烧着!(接着板画出草根)
师:哪位小朋友明白了第四句的意思?(生纷纷举手)
师:谁愿意到黑板前边来,把第四句的意思画出来?(生上前添画出了草芽)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画吗?
生:因为到了第二年春风吹来时,地面上又长出草芽来了,草芽继续长,就长出嫩叶了,所以,我这样画。
师:对,你真聪明,画得好,说得也好!小朋友们,大火烧得那么厉害,可是第=年春天,春风一吹,小草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小草怎么样?
师:对!是顽强!(顺手将“顽”写在“强”前边,并在“顽”上加上拼音“wan”)。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顽强!火把叶子都烧光了,第二年照样发芽,多么了不起呀!正因为这样,白居易才写诗赞美它。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朗读这两句诗。
教学中,通过教师板画、与学生合作板画的方式,获取了“草根”“草芽”两个意象,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诗的意思,将诗化成了画同时,引导学生知诗意、悟情意,可谓一箭双雕。当然,运用直观的手段呈现画面,获取意象,要注意处理好它与学生年龄、语言文字的关系。在中低年级,因学生想象力还不够丰富,运用媒体再现,能化解学生与诗文、意象间的矛盾,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领悟想象力的提高,当学生有能力将语言文字通过想象转化为画面而获取意象时,应放手让学生自取意象。
2.激活表象。
意象有显性与隐性之分,隐性意象较显性意象具有难以瞬间唤醒、及时呈现的特点,这与意象自身的深沉性有关,也与学生直觉发现意象的能力局限性有关,实际上,不同学生之间直觉意象的能力也存在差异。意象是诗人对人生世相的返照,在生活中总能找到与之相近或相同的物象,对学生而言,只是因受其生活阅历、当时当境的联想力的局囿,未能及时调动内在的视象,让内在视象照见诗词中的意象并融合而成为学生主体心中的意象罢了。教师应以熟悉学生的生活世界为前提,凭借语言媒介,激活学生的内在表象,伴以激情披文人诗,与诗中的意象对接、晤面。
如,一位四年级教师教学《独坐敬亭山》时,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不去赏天上的闲云、看山中的绿树、听潺潺的流水,而只看敬亭山呢?于是,教师这样设境导想:同学们,小时候,父母不在家的时候,你的心情如何?到了夜里,他们还没有回来,为什么这时你会守望着家门,不去看电视、看书呢?讨论交流,学生体会:那是因为心里很孤独,没有人做伴,心里盼着父母能早点回来,于是再没有心思做别的事了。这时,教师继续设问:读了后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什么?学生想象到的场景:诗人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一角,孤零零望着对面的山上,呆呆望着,望着……此时,出示资料――介绍李白作此诗时个人的遭际――离开长安整十年,四方流落已十载,饱受人间的悲苦。尝尽流浪的辛酸,此时。学生心中的困惑――诗人为什么不去赏云、观树、听泉的困惑,豁然明晰了――因为诗人心中有苦,心中有痛,有无尽的孤独与凄凉。诗的意象与诗境已昭然若揭于学生的眼前与心中,原因在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曾有过的经历,激活了学生心中的表象,复活起来的表象与诗中的意象因相互适切而迅速链接融合。诗中情景复现于学生眼前,诗人心中的情意便开始冲撞学生的心扉。敬亭山成了诗人的知音,诗人成了敬亭山的朋友,在“相看两不厌”的诗境中,学生也成了诗人知心朋友。
3.再造想象。
语言文字只能部分地表达诗情诗意,诗的特殊功能在于以部分暗示全体,以片段情景唤起整个情境的意象与情趣,简约的古诗词语言却能唤起丰富的意象与情趣。教学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多通过自己的联想与想象,通过思考、加工将古诗词的文字符号转化为个性化的具体场景和画面,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这样的转化还原将再造出更为丰富多彩的具象。
一位教师教学《江南春》,先出示前两句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接着教师设问:读了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千里江南的哪些美景?学生想象出了:细柳如烟,绿荫笼罩;草长莺飞,花红树绿;小河绕村回,春水满盈盈……教师再设问:读着这两句诗句,你仿佛听到江南春天哪些美妙的天籁之音?学生想象到――虫鸣鸟叫、渔歌号子、晨钟暮鼓……接着。教师继续设问引导联想:读着这两句诗句,你还想到了哪些与春天有关的词句联句?学生回答道――“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日出江花红胜花,春来江水绿如蓝”,“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等,最后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从景象、声音、色彩及诗句等方面展开联想、想象,通过调动学生的已有表象、已有知识储备进行再创造,在联想与想象中将诗歌的语言文字具象化、情境化,创生出的新具象远远超出诗句的几个词语相对应的简单景象,让意象与情趣更为丰满动人。
4.组合取象。
整体取象的效果大于部分手段所取得的效果,在单兵作战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宜采用联合式作战,目标指向引导学生获取饱满的意象,从而获得丰富的情趣与意蕴。组合取象,就是将多种取象的手段,如媒体呈现、语言设境、角色体验、再造想象、表演再现等组合起来灵活使用,增强取象的实效性。
如,一位教师教学《送元二使安谣》,学习后两句诗句时,教师先播放课件:阳关外,苍凉的天空,漫漫的黄沙,孤寂的古道,与渭城清新柔美形成强烈的反差,并同时播
放古筝曲《阳关三叠》;再启发学生想象:如果你是诗人,你觉得元二在长途跋涉中会遇到什么困难?你会为他担心些什么?此时,你为他送别,会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接着,现场表演――引导学生抓住“劝”“更进”“无故人”等词语以表演的形式再现王维与好友元二把酒话别的情景。最后,和着古筝曲《阳关三叠》,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组合取象,可以将静态的语言文字化作动态的画面,化简约为具象,转化意象,物化诗境,还原情感,增进体验,深化感悟。同时,上述的组合取象,也加强了现场感,缩短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恍如穿越时空隧道,见证了诗人与元二在早春细雨后的渭城依依惜别的情景。
二、处理好取象过程中的两对关系
1.取象与语言文字的关系。
意象沉潜于语言文字背后,语言文字承载着意象,从创作的角度看,语言与意象同时生展,文字是记录诗人创作结果的符号。古诗词教学,首先要透过文字符号,体悟到诗人内心深处的语言,这种语言与意象是同时存在的,但语言只能部分地表达意象,丰富而无限的意象寓于有限简练的语言中,所以,通过语言文字获取意象,而意象却是超乎寻常之多,是学生想象丰富的表现:无论是并行的意象,还是叠加的意象,其中主意象与诗人的情感意绪贴得最为紧密,而这一主意象往往又与诗中的关键词语及诗眼结合在一起,因此,披文得象,还要善于抓住诗眼来推敲生发联想,创生主意象。另外,披文所得的意象又要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才能判断出你是否真切地见到意象。
关于教师的诗句篇4
关键词: 古诗教学 深度阅读 与诗人对话 诗人在吟唱 我即诗人
一、与诗人对话
1.体验感悟,初步体会。
(1)体验:学生对古诗的初始阅读和感受是进入深度阅读的基础。“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1]只有学生亲身体验的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古诗课堂教学之始,教师就应让学生充分阅读诗歌文本,获得原始的阅读与感受,并通过学生间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从而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
(2)感悟:学生在初步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就会有所感悟,明白其中包含的某些道理,艺术上的巧妙之处,悟到人生的某些真谛。并在教师有效的讲解、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及阅读相关资料后,让学生对自己的原始体验进行修正。
学生在原始的体验、感悟及师生的平等交流、相互启发下会对诗歌文本的初步体会,也就是学生个体对诗歌文本的“第一印象”。
2.咬文嚼字,揣摩品味。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深入揣摩诗句,才有可能进入深度阅读的第一境界:“与诗人对话”。何谓古诗教学的“咬文嚼字”?我想应指教师善于以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去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揣摩诗歌中能“牵一发以动全身”的关键词句,或深刻含蓄的题旨,或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等。我认为其方法有三:(1)领会诗人创作意***,寻找“诗眼”或意境精妙的关键词句。如干国祥老师执教王维的《山居秋暝》抓住“空山”一词,引导学生深入揣摩:诗人开头就说“空山”,可是我们发现,这诗画中充满了景物,甚至是人的活动,为何却称为“空山”,这没道理啊?在于教师不断启发、点拨及意象的不断呈现后,学生恍然大悟:“空”乃是一种心灵的境界:心里洁净,清凉幽静,生机勃勃、灵动等,同时为深刻领会诗人的心境铺垫。[2](2)深入挖掘诗歌中的看似矛盾之处,加以横向、纵向比较。如白居易《卖炭翁》中的“衣正单”与“愿天寒”,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乐景与哀情、物与人的矛盾都是值得揣摩的。(3)于看似平常处寻找突破口,深入挖一挖。著名特级教师邓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品析王之涣的《凉州词》“一片孤城万仞山”时,抓住看似平常的数量词“一片”设计了问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问题:城,本来是高耸宏伟的,似乎该用“座”来修饰,但是这里却用了“片”字,为什么呢?在学生讨论回答后,邓教师总结:“片”,一般用来修饰比较平,比较薄的东西,如一片纸、一片树叶等,本应用“座”修饰,但这座城坐落于茫茫群山中,周围都是万仞高山,相形之下,这座城就显得可怜了,单薄如纸,而城中的士兵,更显渺小,微不足道。并让学生体会:士兵在万仞丛山里一座小城中戍守边关,这里连春风也不肯吹到,人却常年生活在此,怎不让人感到悲苦呢?[3]邓老师牵一词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诗歌意境全出,本诗主题也就不难领会了。
3.切己体察,与诗人对话。
在揣摩品味、咬文嚼字的基础上,将自己置身于诗歌文本的情境中,切身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就容易达到深度阅读的第一层面——与诗人对话。如教学杜甫的《春望》,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切己体察,让学生写一段:“假如你正处于战火连绵的岁月,面对满目疮痍的家园,你的心情如何,你会写一封怎样的书信呢,看到美景还会留心欣赏吗?”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了,就容易与诗人情感产生共鸣。进而引导与诗人对话:写几句安慰诗人的话,与诗人互诉战乱之苦,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就不难了。而这种对话基于学生深刻领会诗人内心世界的切己体察、感同身受必定是亲切的、生动的。这种与诗人的对话必定发自肺腑的,有如朋友间的促膝而谈、推心置腹也必然是深刻的。
二、“诗人”在吟唱
1.想象画面,再现情景。
想象的程度,往往决定阅读的深度。古诗教学中的想象,是指师生通过解读诗歌创造性地探求文字背后的诗人形象、情节和情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想象意境及人物和性格,再现情景,为进入“诗人”在吟唱提供可能。如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不妨先想象一下李白写这两句诗的时候是怎样的情景。他一手紧握着毛笔,两眼远望。他回想起在长安三年的生活,百感交集,胸中如翻江倒海。他想,他思,他怒,他笑,最后,千言万语浓缩成一句惊天动地的话:“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话在他心灵的最深处呼啸而出,直冲云霄。他喊着,像一个巨人站在群峰之巅,顿时化作万道光芒射向四面八方……于是,李白运足了气,使出所有力量挥动如椽巨笔,在洁白的纸上一挥而就……[4]通过想象诗句的画面,还原、再现诗句的可能情景,诗人的所思所想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师生面前;诗人的形象、气质已然映入师生的心间。同时通过想象,拉近了学生心中的诗人与真实诗人之间的距离。
2.联想对比,升华情感。
在想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联想对比,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诗人的理解,让诗人的立体感更强了。而这种联想对比是多元的:有对同一题旨诗歌的联想对比,如教张志和的《渔歌子》,让学生与柳宗元的《江雪》作比较。教师以相关知识作铺垫,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讨论,学生比较顺利地辨出两者的异同;写的都是
渔夫独钓,两个“渔夫”都对现实不满。但《渔歌子》中的逃避现实,是向大自然寻求精神寄托、悠闲而自得;《江雪》中则以无言的愤怒、冷峻藐视社会现实、孤高又倔强。这样诗中的“渔夫”形象就跃然纸上,加深了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有对风格、性情相近的诗人比较,如屈原与李白;有同一诗人不同作品的联想比较,如杜甫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收河南河北》。
还可以对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联想比较,如我在教杜甫的《春望》时,抓住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引导学生探究。问:春天里的“花香鸟语”本是大娱人心之物,诗人为何写“花溅泪、鸟惊心”如此伤感的诗句呢?学生很容易由“国破”句得出因“国家破败、战火连绵”的原因,继而让学生体会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写法。接着让学生联想读过鲁迅先生的哪篇文章,在描写哪个人物形象也运用了该艺术写法?讨论后明确:《祝福》中的祥林嫂,在“万家团圆、举杯欢笑”的贺新年的日子里、在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去。作为千百万旧中国底层劳动妇女代表的祥林嫂的死,人们不会去关注她,她的死如一只“猫、狗的死”,人们照样快乐,富人们照样祭祀、祝福。学生们体会了鲁迅对其深切同情的同时,加深了对杜甫的理解,一个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诗人形象就活灵活现伫立在师生面前。这就是联想对比的效果,它使师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有利于学生更好把握诗人的形象心理及性格意义。
3.“诗人”在吟唱。
在学生感同身受、想象意境、联想对比、情感升华的基础上,继而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味道,读出情感、读出意境、读出作者、化身作者就水到渠成了。学生此时进入“空灵”状态,心无旁骛,只有画面、意境、诗人。以读杜甫《春望》为例,学生在揣摩、深入领会诗人情感的基础上,诗人那种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情怀便自然而然在诵读中流露出来。学生在诵读,实际上就是“诗人”在吟唱。
三、我即“诗人”
我认为古诗教学深度阅读的最高层级乃“我即诗人”层面。如何做到这点呢,我认为可尝试以下做法。
1.创设情境,练习写诗。
要让师生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达到“想诗人之所想,爱诗人之所爱,恶诗人之所恨”的深度阅读,教师应尽可能地通过课堂“造情造境”,让学生练习写诗。并加以反复体味、揣摩,从而达到与诗人情感交融的境界。史建筑老师在执教《将进酒》时,引导学生咀嚼文本、抓住自己有体会的一句,练写诗句。有的学生将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变奏为一首词《钗头凤》:“高堂口,明镜头,容颜永驻何时有?世事恶,人情薄,白发满眼,肝肠满愁。叹叹叹!”有的学生将诗句“但愿长醉不复醒”变奏为一首词《天仙子》:“今宵酒醒别梦残,举杯复饮欲邀天。年年岁岁寂寞短,江月畔,愁渐远,秋月春风杨柳岸。”[5]一幅幅多美妙的意境啊,活脱一个个小诗人,这得益于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诗歌,并巧妙引领学生练习写诗之故。
2.链接生活,向课外延伸。
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链接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指导学生向生活学习,化生活为诗。以诗人的视角去观照生活,挖掘生活的丰富内涵,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以诗人的胸襟、情怀在生活当中学会观察人、事、景、物。在观察中,见物想诗,运用所学诗歌与现实相似的意境加以互相比较,心有情愫而发之于笔端;并逐步学会创作,在创作中丰富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
3.融入生命,我即“诗人”。
在古诗教学中,当诗人的胸襟、气质真正融汇到学生生命、成为其血液的一部分时,古诗教学深度阅读的最高层次便实现了。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熏陶学生,以高尚的人格及诗人们生命中的美好成分为榜样,让诗歌内化为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发展为良好的情感,形成积极的态度与价值观。最终达到喜怒哀乐、举手投足间有诗人的影子,“我即诗人,我活着便是诗人活着”的理想境界。如学习了杜甫的《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一系列反映民生疾苦、表达对下层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的诗歌,生活中就学会对那些贫苦卑微的人群心怀怜悯。学了杜甫的《望岳》,在学习、生活中就应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学习了陶渊明的《饮酒》就具备了诗人的“洒脱、悠然自得”的心态,在生活中拥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等等。
当然,要真正达到古诗教学深度阅读三个层级,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艺术。它需要语文教师深入地钻研诗歌文本,带领学生挖掘诗歌本身的魅力,并在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氛围”中进行合作、探究,期待古诗教学真正进入深度阅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干国祥.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关于教师的诗句篇5
近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古诗词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乐在其中,受益匪浅。我认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一、创设诗境,在朗读对话中感知。
古诗词言简意丰,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甚远。教师在教学时特别需要创设与古诗词相和谐的情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如临其境深入感受。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长相思》时,用凝炼而有诗意的导语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创设诗的情境,借助书上的插***和布景,让学生穿越千年的时空,走进诗人的生活情景。指导学生将《长相思》这首词读得有板有眼后,先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纳兰性德的身在何方?学生相继站起来回答:身在崇山峻岭、小河大川、山海关外、***营帐篷……教师巧妙地将站着的学生连成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从而自然地概括出:身在征途。然后,再次对话:纳兰性德的心在哪里?学生交流得出:心系故园。接着,教师在这两句上画了一个圆圈,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身”“心”分离的痛苦,带着这样的感受、心情朗读《长相思》。最后,教师在音乐声中用浑厚而富有磁性的声音范读诗句,将静止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立体的有生命的文本体现出精神的力量,激活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探究的欲望。
二、整合资源,在对比欣赏中品味。
古诗词这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应止于课本、课堂学习的局限。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把相关的诗词组合在一起探讨,可达到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如孙双金老师在执教杜甫的《春望》一诗时,组合了《闻官***收河南河北》,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学生首先通过想象、品读、交流,感悟到《春望》中诗人忧伤到见花落泪,闻鸟惊心,忧愁到了极点。接着,教师通过深情描述过渡到学习《闻官***收河南河北》。在教学此诗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诗眼“喜”,通过自学、讨论、交流,体会诗人当时“喜欲狂”的情感来源:“一喜叛***得平复”,“二喜国家得安宁”,“三喜亲人能团聚”,“四喜回乡得偿愿”。以“喜”为探究主线,引导学生感悟那一刻诗人是欢喜到泪满衣裳,放歌纵酒,喜悦到了极点。两首诗的组合对比,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忧国忧民、爱国爱家的心声。
三、咬文嚼字,在研词磨句中升华。
诗歌是最精炼的语言艺术。故而,学习古诗也切忌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须沉下来,觅诗眼,品佳句,感受诗歌的意趣和含蓄。如窦桂梅老师在执教《游园不值》时,就非常注重咬文嚼字、研词磨句。从“怜”和“嫌”两字的对比中引导学生品味出诗人的惜苔之意,爱园之心,探春之情。从“敲”字的千古佳话,引入“扣”字的模拟情境。引导学生扣出了小心翼翼,扣出了无限爱怜,扣出了诗意等待。在对“关”字的推敲中,先品味“关”与“出”的相映成趣,动感跃然纸上。再琢磨“关”与“遮”的气势差别,体会“关”的掷地有声。在对“一”的点化中,教师别出心裁地让学生把“一枝”改成“三枝”、“十枝”,体会“一枝”与“满园”的映照成趣,精当绝妙。在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敲打研磨中,窦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了别有洞天的诗意画境,感受古诗词教学的巨大魅力。
四、反复吟诵,直意抒情
让古诗词教学弥散醉人的芬芳,教学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的节奏和肌理,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空白意义,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
重视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我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是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1、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八个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这些景物(如西沉的明月、满天的飞霜、惊叫的乌鸦等),读出自己的理解。2、教师描绘意境:一个深秋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洒下清冷的光辉……学生诵读古诗并说说读后的感受。3、补充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落榜回家的张继,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首诗。4、播放音乐《汉宫秋月》,教师描绘意境,师生共同吟诵诗句,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关于教师的诗句篇6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表层知识;情感层面;文化意蕴
古典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可谓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千百年来流传至今,仍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古典诗词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词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教学。
一、对诗词表层知识的理解
中国古代诗词语言优美精炼,每字每句都是作者反复推敲的成果。教学古诗词首先要在学生能够读准、读通的基础上,进行解词串句。古诗词的语言不同于白话文,是用文言写的,学生对一些文言词句的意思不懂,就无法理解全诗的意思。如果学生对字句尚且不通,对诗词的情感体验,乃至于对古典文化的传承都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对诗歌表层知识的讲授便成了关键,必须搞得扎扎实实。
(1)知人论诗。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需要收集作品有关材料,为古诗词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收集时注意筛选跟课文有关的,有助于理解诗意的材料。这个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如在学习陆游的《示儿》之前,学生如果了解到诗人自幼就怀着强烈的***治抱负,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那在学习诗歌时就很容易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强烈的建功报国之情了。需要说明的是,知人论诗这种观念并不是说要求对每位诗人的方方面面都做详细的介绍,对有些诗人则没有必要,即便需要介绍的诗人介绍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比如对王维侧重于诗歌风格的介绍,对陆游侧重于其诗歌表达的主要情感的强调,而对李煜则侧重于认识经历的介绍。
(2)由题悟旨。初步了解了诗人后,我们要解释诗题。切勿轻视诗题,其中往往包含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比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此诗题目尤长,教师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从而更深切地揭示了诗的内涵。当然也要根据每首诗的特点各自做详略介绍。总之,释诗题是古诗教学的重要一步。
(3)推敲词句。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精练,优美,且重点字词起点睛之用。如果教学时能认真揣摩、品味,并引导学生加以赏析,就能使学生体味语言之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由于当今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对古代语言接触得不多,他们对其中的一些词语觉得难以理解,对全诗内涵的把握不够。教师要善于捕捉关键字词,因为这些字词往往能画龙点睛,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表现全诗的景物、情感或意境有着独特的作用。
二、对诗词情感层面的挖掘
大部分诗,它的内容是围绕一个词或一句话展开的,这就是诗中的重点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个集中点或是全诗内容所围绕的一个中心,抓住重点词句有利于理清全诗的思路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在教学中,在充分理解诗歌表层意思的基础上,必须重视找重点词句的方法,并将它作为分析的切入口或“破译”诗意的重点。
三、对诗词文化意蕴的传承
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文学样式,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情感抒发的重要方式。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随作者的心境变化而有所不同。纵观中国古代诗词,其情感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注:下表中每个类型的代表作均选取小学阶段大纲篇目。)
关于教师的诗句篇7
摘 要: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对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探析,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予以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对当前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要不断促进古诗词教学的发展,让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形态。随着改革的不断加深,如何提高现阶段小学课堂古诗词的教学水平成为小学教育关注的重点问题。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制订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析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运用的古诗词教W方法较为枯燥,学生对于学习古诗词失去了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只是简单地概述了古诗词的基本大意,没有将古诗词的实际内涵为学生进行深度解析,学生也不能更好地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师要运用更多的与时展相吻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大精深的部分,从精神层面理解古诗词所包含的个人情感和作品的创作意境。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具体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现状,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予以解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推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发展。
1.以朗读的形式开展古诗词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学内容都富有美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划出重点且有美感的句子,让学生反复朗读。比如,在教学《山居秋暝》的时候,“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两句诗从字面上就能看出作者所描绘的场景,句式的表达没有采用过多复杂的成分,简单的两句描绘出了浓密的山林经过秋雨的洗礼,变得更加沉重幽静,微风悄无声息地将秋天吹到了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从中感受到作者诗中所传递出来的自然美。
2.感受古诗词描绘的画面美
古诗词中体现的各种情感,都是诗人对于某件特定事物的全面表现,理解了这一画面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深度解析诗人所刻画的各类场景,让学生在感受真实画面的同时更能读懂诗人的思想感情。
比如,在教学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这首诗所描绘的是李白眼中的庐山瀑布,教师可以解析每句诗,为学生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在艳阳的照射下,远处的高峰上仿佛升起了淡淡的烟雾。从这里看向庐山瀑布,绸缎长的瀑布像是从天上倾出一般,浩大的气势从天涌向人间。作者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庐山瀑布,时隔多少年,不论历史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至今依然能感受到当初诗人所见瀑布时的场景。又如在教学《咏柳》中,教师可以根据诗文内容,为学生展现一幅生动的春柳***,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拓展。“细长的柳条被季节装扮过后像是碧玉一般,随着温暖的春风,不停地摆动,像是想对谁招手。二月春风吹起,暖回大地,歌咏柳树,也是在歌颂美妙的季节和美好的大自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适度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更多优美的画面,便于理解古诗词。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大部分古诗词的创作来源于诗人的情感寄托,为了让学生对古诗词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诗本身为学生解读作者创作的情感。比如,在讲解曹植《七步诗》的时候,作者将自己的亲兄弟比喻为豆子与豆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一句展现了作者所有的情感以及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表达了其对于手足相残的怨恨和无奈之情,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学生从古诗词中能感受到不同年代、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创作。为学生解读更多优秀的诗句以及思想感情,不仅能丰富小学生的思想感情,还能从本质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难点古诗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新课改的背景,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古诗词教学课堂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全面创新,让学生对古诗词充满兴趣。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被大力传承与弘扬。教师应该把握住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关键时期,采取合适的策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感受古诗词文化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于教师的诗句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
中***分类号:G633.3
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诗歌本身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之精品,还因为诗歌对学生有陶冶情操、培养语感等重要作用,更是国为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们对诗歌的教学往往是分析多于品读,理性压制感性,结果偏离了诗歌选进教材的初衷,也远离了诗歌本来的美学价值,导致学生对诗歌失去兴趣,以致于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想学,步入了尴尬境地。笔者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就诗歌教学进行过长期探索,经反复实践,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现在此处分享,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 背景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写作背景,诗歌也如此。很多诗歌写作背景往往是诗人经历的一些情感变化,或悲壮宏伟,或凄婉缠绵。这种情感变化经历又往往联系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将这些背景挖掘出来,作为课程教学导入内容,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曹操的《观沧海》,在进行教学前,教师可简要谈谈曹操其人其事。由于民间对曹操常有议论,学生大多也知晓曹操,有的甚至是熟悉。当老师提及曹操之事时,必然很有兴趣。不过,关于曹操的事很多,不可能一一详说,主要的精力还应放在与创作《观沧海》有关的故事上。像这样以创作背景故事入手,学生对要学的诗词必然兴趣倍增。
二、 从“诗眼”入手鉴赏,把握诗歌情感
这里所说的“诗眼”,即诗词中最能显现诗词全部情感价值和内涵的词语或句子,是诗词之关键,也是鉴赏诗词的入口。抓住“诗眼”展开赏析,能很快把握诗之内涵与情感。比如杜甫的《春望》,全诗紧紧围绕“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来写,这两句集中突显全诗的情感主旨,写出了“恨”的原因在于“别”,而别的原因在于“时”。人的感伤移情到物,所以就有了“花溅泪”和“鸟惊心”。总体上看,这两句中最为关键的字就是“时”与“别”,此两字就可算是全诗的诗眼。抓住这两字引申理解,学生很快就能把握全诗的情感,进而理解全诗意义。
三、 以朗读促理解,读中领略诗境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优秀经典的作品,都需要读才能真正体会其要旨,诗词尤其如此。诗词的内涵只有在读中才能准确把握。如何读呢?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但为避免读得乏味,最好多种方式结合起来读,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读、轮流读、角色读等各种方式都应据实际而结合起来使用。最好的方式是利用媒体设备配乐朗读。配乐朗读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通过音乐的伴随而激发学生对情绪,形成对理解诗歌有利的情绪氛围。比如,在学习《关雎》这首诗时,引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配《梁祝》这首乐曲,乐曲中展现的悠悠爱情意境,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入情入境,在情境中进一步理解诗歌意义。
四、 多首诗歌对比赏析,拓展联想空间
在鉴赏教学中,仅仅局限于一首诗歌,没有对比,理解上容易狭隘。有相类的诗歌进行对比赏析,才能有效加深学生印象,拓展其联想的空间,积累更丰富的知识,深化其对诗歌的理解。只有在对比中,学生才能拓展思维,才能从更深的程度上品味出诗歌的意蕴,锻炼诗歌的品鉴能力。比如,学习《乡愁》这首诗,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了其中的乡愁含义后,可以列举一些写愁的诗句来进行对比,让他们理解不同的作品中不同的愁,以及各位诗人写愁的不同技法。比如李清照“只恐双溪般舟,载小动许多愁”这一诗句,表现的是诗人的愁,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表现的也是愁。两个人的诗句都讲愁,他们的讲法有什么区别呢?通过对比,学生不难体会到,李清照所写的“愁”有重量,给人以沉重感;李白的愁则有长度,让人感觉到绵绵不绝。两个诗人都讲愁,但认知方式不同,着力表现的角度不同,最终形成了不同的诗句。这种认识,没有对比,学生就不可能切实体会到的。再将这样的诗句与所学的《乡愁》进行对比,学生必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自古以来,写愁的诗句很多,在此不妨再举一些:如唐代常飞月《咏谈容娘》:“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愁。”秦观《江城子》:“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辛弃疾《菩萨蛮》:“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上这些诗句大多通过隐喻认知的方式,将抽象无形的愁绪具象化,使愁或有体积、或有数量、或有颜色、或有外形。通过这些诗句的对比分析,学生一方面扩展了知识面,另一方面使联想的范围得以扩大,对诗歌会有更深入理解。更重要的是,这种对比分析可使学生有效地将关涉同一概念的诗句在记忆中聚合在一起,并融会理解,使诗歌品鉴能力进一步快速提升。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应尽量以背景故事导入教学,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在学习中从“诗眼”入手,全面把握诗歌情感,以朗读促进理解,让学生从读的过程中领略诗之意境之美。为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还可将表达相同情感主题的诗句集中起来,引导学生对比品味,在对比中获得对诗词的理解升华。
参考文献:
[1]周世鸿.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生活化研究[D].延边大学,2010.
关于教师的诗句篇9
【关键词】古典诗歌 鉴赏教学 细心朗读 赏析词句 写出赏文
我国古典诗歌具有与其它文学样式不同的特点,要鉴赏古典诗歌,必须把握好诗歌自身的规律,走一条健康的鉴赏诗歌之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诗歌是语言艺术,应致力于对作品语言魅力的感悟,对自己喜爱的诗词曲作品,应熟读成诵,增强文化底蕴。
通过对中学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多次观摩、研讨,我们发现,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在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课堂教学充满遗憾,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没有细心教学生朗读;第二、教师没带学生走进古典诗歌中的美词、美句。针对此类课堂缺陷,我的建议如下:
一、教师要细心教学生朗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很好的方法,教师要细心教学生朗读。
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只是诵读的第一步。我们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就需要先定出感情基调,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注意听录音,小声跟读,再模仿诵读,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首先,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读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重音落在“连”、“抵”上,为什么?因为“连”字突显战乱不仅空间广,而且时间长;“抵”字更显家书难得,衬托诗人内心苦闷、忧虑、担心等复杂沉郁的感情,这两句要朗读出那种悲情。
其次,注意语调。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仿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更重。通过模仿,读出正确的语调,激起心中的忧愤,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第三,注意节奏。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如诵读《木兰诗》木兰归家一段,感情基调是热烈、欢快的。第1节节奏最快,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第2节放慢,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的心情,末句轻读,为高潮蓄势;第3节再加快节奏,着力表现伙伴的惊奇感。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能力,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中,北方人民的豪迈气概,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重现眼前。
课堂处理时,我们可先教学生朗读的技巧,然后抛砖引玉,提出问题“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激起学生的诵读兴趣,再引导学生对比揣摩各种读法,争相发表意见,在争论与研讨中,在模仿与实践中,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教师要带学生走进古典诗歌中的美词、美句
在众多的文学样式中,古典诗歌是最为吝惜文字的。诗人在诗歌语言的创作上往往反复斟酌,惜墨如金,教师要带学生走进古典诗歌中的美词、美句,领略古典诗歌的语言美。
如教学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时可带学生赏析词句,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少无适俗韵”是写少年时我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点明少年天性纯真的本色。着一“少”字,又与后面成年后“误落尘网”形成对照,也暗含对少年时天真质朴的追忆和留恋;“性本爱丘山”,这句诗中的“性本”二字,揭示出诗人内心深处喜爱丘山的自然本性,正因如此,才有后文的“归园田”;“误落尘网中”的“误”字,则把不幸落入尘网、走进官场的情形生动地表现出来,饱含诗人不自觉、不得已之情。
再如李白《将进酒》,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呈现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在教学时让学生反复地揣摩词句,在分析和评议中让学生深切体会诗歌语言精巧别致、内蕴丰富、凝练传神的特点,这既有助于学生学习语言,充分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也有助于学生透过语言真正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语言,学会语言技巧,对学生作文中的遣词造句是大有裨益的。
关于教师的诗句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诗歌本身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之精品,还因为诗歌对学生有陶冶情操、培养语感等重要作用,更是国为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们对诗歌的教学往往是分析多于品读,理性压制感性,结果偏离了诗歌选进教材的初衷,也远离了诗歌本来的美学价值,导致学生对诗歌失去兴趣,以致于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想学,步入了尴尬境地。笔者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就诗歌教学进行过长期探索,经反复实践,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现在此处分享,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背景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写作背景,诗歌也如此。很多诗歌写作背景往往是诗人经历的一些情感变化,或悲壮宏伟,或凄婉缠绵。这种情感变化经历又往往联系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将这些背景挖掘出来,作为课程教学导入内容,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曹操的《观沧海》,在进行教学前,教师可简要谈谈曹操其人其事。由于民间对曹操常有议论,学生大多也知晓曹操,有的甚至是熟悉。当老师提及曹操之事时,必然很有兴趣。不过,关于曹操的事很多,不可能一一详说,主要的精力还应放在与创作《观沧海》有关的故事上。像这样以创作背景故事入手,学生对要学的诗词必然兴趣倍增。
二、从“诗眼”入手鉴赏,把握诗歌情感
这里所说的“诗眼”,即诗词中最能显现诗词全部情感价值和内涵的词语或句子,是诗词之关键,也是鉴赏诗词的入口。抓住“诗眼”展开赏析,能很快把握诗之内涵与情感。比如杜甫的《春望》,全诗紧紧围绕“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来写,这两句集中突显全诗的情感主旨,写出了“恨”的原因在于“别”,而别的原因在于“时”。人的感伤移情到物,所以就有了“花溅泪”和“鸟惊心”。总体上看,这两句中最为关键的字就是“时”与“别”,此两字就可算是全诗的诗眼。抓住这两字引申理解,学生很快就能把握全诗的情感,进而理解全诗意义。
三、以朗读促理解,读中领略诗境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优秀经典的作品,都需要读才能真正体会其要旨,诗词尤其如此。诗词的内涵只有在读中才能准确把握。如何读呢?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但为避免读得乏味,最好多种方式结合起来读,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读、轮流读、角色读等各种方式都应据实际而结合起来使用。最好的方式是利用媒体设备配乐朗读。配乐朗读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通过音乐的伴随而激发学生对情绪,形成对理解诗歌有利的情绪氛围。比如,在学习《关雎》这首诗时,引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配《梁祝》这首乐曲,乐曲中展现的悠悠爱情意境,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入情入境,在情境中进一步理解诗歌意义。
四、多首诗歌对比赏析,拓展联想空间
在鉴赏教学中,仅仅局限于一首诗歌,没有对比,理解上容易狭隘。有相类的诗歌进行对比赏析,才能有效加深学生印象,拓展其联想的空间,积累更丰富的知识,深化其对诗歌的理解。只有在对比中,学生才能拓展思维,才能从更深的程度上品味出诗歌的意蕴,锻炼诗歌的品鉴能力。比如,学习《乡愁》这首诗,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了其中的乡愁含义后,可以列举一些写愁的诗句来进行对比,让他们理解不同的作品中不同的愁,以及各位诗人写愁的不同技法。比如李清照 “只恐双溪般舟,载小动许多愁”这一诗句,表现的是诗人的愁,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表现的也是愁。两个人的诗句都讲愁,他们的讲法有什么区别呢?通过对比,学生不难体会到,李清照所写的“愁”有重量,给人以沉重感;李白的愁则有长度,让人感觉到绵绵不绝。两个诗人都讲愁,但认知方式不同,着力表现的角度不同,最终形成了不同的诗句。这种认识,没有对比,学生就不可能切实体会到的。再将这样的诗句与所学的《乡愁》进行对比,学生必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自古以来,写愁的诗句很多,在此不妨再举一些:如唐代常飞月《咏谈容娘》:“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愁。”秦观《江城子》:“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辛弃疾《菩萨蛮》:“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上这些诗句大多通过隐喻认知的方式,将抽象无形的愁绪具象化,使愁或有体积、或有数量、或有颜色、或有外形。通过这些诗句的对比分析,学生一方面扩展了知识面,另一方面使联想的范围得以扩大,对诗歌会有更深入理解。更重要的是,这种对比分析可使学生有效地将关涉同一概念的诗句在记忆中聚合在一起,并融会理解,使诗歌品鉴能力进一步快速提升。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应尽量以背景故事导入教学,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在学习中从“诗眼”入手,全面把握诗歌情感,以朗读促进理解,让学生从读的过程中领略诗之意境之美。为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还可将表达相同情感主题的诗句集中起来,引导学生对比品味,在对比中获得对诗词的理解升华。
参考文献:
[1] 王术井.初中语文诗词教学设计——以趣入境知诗意[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
[2] 韩志勇.刍议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教师的诗句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