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庆节的诗句篇1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来’”
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关于国庆节的诗句篇2
亲朋好友相聚,情人恋人相聚,你我他相聚,大家一起为明天更美好(来源:查字典fanwen.chazidian)而相聚!
在晚会开始之前,请允许我代表人民网网友联谊会送上节日的良好祝愿和真诚的问候!祝愿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祝在座的各位网友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今天晚上,人民网网友联谊会、联谊文学社在联谊会馆隆重举办金秋国庆·对联对诗大会。
四海举杯,相聚联谊,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记得一年前的那个生机勃发的春天,联谊首次成功举办了春之韵赛诗会,高手云集,佳作迭出,充分展示了联谊网友的实力、勇气以及和谐、友爱的精神。
从此,每逢重大节日,网友对联对诗大会便成了联谊的保留节目。
今天晚上,我们依然以这样的方式来庆祝共和国的伟大生日……
今天的联谊,已走过了两载岁月。
如果说当年初创时还在蹒跚学步,那么现在已是步履稳健、迈向成熟。
她的每一个足迹,都浸透着网友的心血和汗水;
她的每一步成长,都伴随着网友的惊喜与自豪……
各位的关爱、鼓励是联谊成长不竭的动力!
联谊长大了,但联谊的友爱精神没有变,“联谊相长,亦庄亦谐”的服务宗旨没有变,联谊网友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没有变。
——我相信,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今晚的对联对诗大会一定会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今晚的金秋国庆·对联对诗大会是由人民网网友联谊会发起,联谊文学社组织进行的。
一、活动内容:以发表对联、诗词作品为主。对联长短不限,诗词形式不拘。支持原创,支持幽默。原创或转贴作品请予注明。
二、活动方式:两种方式穿***行。一是网友发表完整的诗词、楹联作品,此间集中上贴。二是即兴表演,现场对诗、对对联。出句与对句,你来我往,珠联璧合。
三、活动结果:今天晚会的对联、诗词作品将整理成集,转贴涟漪泛舟,供网友跟帖品评。联谊文学社将根据网友和编辑人员的意见,评选出一系列最佳作品和最佳作者。选出的佳作将入选《联谊文学·国庆专辑》,最佳作者将由人民网网友联谊会发送纪念品。
最后友情提示——今晚的大会现场诚征对联、诗(古体、现代、打油)、词领队,欢迎志愿服务晚会的网友踊跃报名!
超凡创意,尽情挥洒!联谊期待您的佳作!
欢乐的相聚总是短暂的。诚挚的祝福、真情的诉说、坦露的表白,那不尽的话语,那连绵的情意,一直萦绕在耳边、激荡在心头,久久难以忘怀!
我们又有收获了!佳作连篇,好句纷呈,一幕幕精彩热烈的场面,将联谊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我们收获的还有浓浓的真情。这真情,正是联谊网友以赤诚之心一点一滴铸就。
感受这真情,如同畅游在碧波翻卷的海浪,深沉而舒展;如同徜徉在温暖细软的沙滩,柔润而充实。
暂别是为了更好地相聚,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相逢。泛舟摇桨,把酒临风,波光涟漪,忘返留连!
再次感谢各位朋友的光临,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衷心祝愿各位生活幸福,国庆愉快!
朋友们,再见!
关于国庆节的诗句篇3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站长|免费会员|VIP会员|
六一儿童节主持词
[晚会致辞]庆六一“金星闪烁”文艺晚会开场词
[晚会致辞]“快乐童心,畅想六一”暨校园艺术节闭幕式主持词
[晚会致辞]庆六一少儿文艺汇演主持词
[晚会致辞]六一儿童节诗歌朗诵会主持词
[节日串词]婚育新风进万家暨庆“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主持稿
[晚会致辞]六一诗歌朗诵会主持词
[节日串词]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少儿文艺汇演主持词
[节日串词]六一国际儿童节诗歌朗诵会主持词
[组织人事]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文体展演主持词
[节日串词]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少儿文艺汇演主持词
[节日串词]幼儿园庆六一文艺晚会主持词
[节日串词]六一儿童节诗歌朗诵会主持词
[节日串词]庆六一少儿文艺汇演主持词
[节日串词]庆“六一”文艺演出主持词
[节日串词]庆“六一”少儿文艺汇演主持词
[节日串词]庆“六一”文艺演出主持词
[节日串词]“六一”《放飞希望》联欢会主持词
[晚会致辞]庆“六一”文艺演出主持词
[晚会致辞]庆“六一”少儿文艺汇演主持词
六一儿童节节目
[节日串词]商场六一游戏
[节日串词]庆“六一”我献艺(三句半)
[节日串词]为六一儿童节创编的三句半
[晚会节目]六一晚会即景三句半
[晚会节目]庆“六一”我献艺(三句半)
[晚会节目]为六一儿童节创编的三句半
[节日串词]六一晚会即景三句半
六一儿童节串词
[晚会致辞]小学生庆“六一”活动串联词
[晚会致辞]六一文艺演出串词
[晚会致辞]学校庆“六一”师生文艺汇演节目串词
[节日串词]庆六一节目串词
[节日串词]艺术节闭幕式暨六一儿童节大队集会串词
[节日串词]小学生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串联词
[节日串词]六一串词
[节日串词]六一国际儿童节贺词
[节日串词]六一节目经典台词
[节日串词]庆六一广场文化活动串连词
[节日串词]幼儿园六一演出主持人串词
[节日串词]六一节目串词
[节日串词]庆六一广场文化活动串连词
[节日串词]六一文艺演出串词
[节日串词]六一活动串词
[节日串词]艺术节闭幕式暨“六一”文艺汇演程序串词
[节日串词]庆六一儿童节目串词
[节日串词]小学六一文艺汇演主持串词
[节日串词]幼儿园六一演出主持人串词
[晚会致辞]新一小2003学年六一活动串词
[晚会致辞]六一活动串词
[晚会致辞]艺术节闭幕式暨“六一”文艺汇演程序串词
[晚会致辞]庆六一儿童节目串词
[晚会致辞]小学六一文艺汇演主持串词
[晚会致辞]幼儿园六一演出主持人串词
[节日串词]六一串词
[节日串词]六一国际儿童节贺词
六一儿童节致词
[八荣八耻]六一致词
[庆典致辞]在“六一”儿童节英语晚会上的致词
[节日串词]六一致词
[节日串词]六一致词
[庆典致辞]六一儿童节致辞
[组织人事]“六一”节的献词(二)
[组织人事]“六一”献词
[八荣八耻]六一节目经典台词
六一儿童节讲话稿
[群众团体]“六一”国际儿童节学生代表发言
[群众团体]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演出的领导讲话
[群众团体]在六一“牵手留守儿童,助其健康成长”活动上的讲话
[群众团体]名誉校长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上的讲话
[群众团体]六一国际儿童节少先队辅导员发言稿
[群众团体]校长在庆“六一”表彰活动会上的讲话
[群众团体]副县长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讲话
[组织人事]关于庆祝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的通知
[组织人事]六一儿童节祝辞
[组织人事]参加中学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发言稿
[节日串词]县财***局六一工作总结
[节日串词]公司幼儿园六一节贺信
[节日串词]在庆“六一”集体离队入团仪式上的讲话
[节日串词]六一节目串词
[节日串词]庆六一儿童节目串词
[节日串词]六一活动串词
[节日串词]参加中学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发言稿
[节日串词]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
[节日串词]市妇联六一活动小结
[节日串词]县委书记在希望小学庆“六一”汇报演出时的讲话
[节日串词]庆祝“六一”节讲话稿
[节日串词]“六一”节学生代表讲话
[节日串词]庆“六一”暨表彰大会发言稿
[节日串词]在庆‘六一’双合格表彰大会暨亲子绘画展活动上的讲话
[节日串词]区委副书记在庆六一暨春蕾计划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节日串词]在“六一”儿童节大会上的讲话
[节日串词]在全县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捐助特困女童仪式上的讲话
[八荣八耻]“六一”节学生代表讲话
[八荣八耻]庆“六一”暨表彰大会发言稿
[八荣八耻]区委副书记在庆六一暨春蕾计划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八荣八耻]在“六一”儿童节大会上的讲话
[企划方案]市妇儿工委六一义诊法律咨询活动方案
[请话要领]在某学校校庆祝“六一”儿童节上的讲话
[请话要领]六一节“十佳儿童”代表发言
[晚会致辞]在耒阳市民办幼儿园庆六一文艺汇演上的致辞
[庆典致辞]在“六一”文艺会演暨捐资助学大会的讲话
[庆典致辞]中学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发言稿
[庆典致辞]校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
关于国庆节的诗句篇4
关键词:李符清;诗人;《濮阳策蹇***》;循吏
中***分类号:K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189-02
《清代诗文集汇编》自面世以来,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乾嘉时期著名诗人李符清的《海门文钞》、《海门诗钞》,亦在其影印之列。①书前解题言李符清“约生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卒年不详,嘉庆五年(1800年)尚在世。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举人,选直隶满城知县,官至开州知州。”对李符清生平仕履的描述颇不完整,且有舛误。兹综合《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中李符清自呈履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直隶总督梁肯堂奏折,台北“中研院”史语所内阁大库档案,乾嘉间《大清■绅全书》,并地方志及同时代人诗文集等史料,将李符清生平仕履作一归纳,并顺带谈一谈他的《濮阳策蹇***》。
李符清,字仲节,号载园,广东廉州府合浦县(今属广西北海市)人。②乾隆十九年(1754)生,嘉庆十三年(1808)卒。③乾隆四十二年拔贡,后充四库全书馆誊录生。四十八年举顺天乡试。五十一年誊录期满,议叙一等,分发直隶以知县试用,署顺天府保定县、大名府清丰县事。五十三年八月,署保定府束鹿县知县,期满实授。尝署满城县事。五十五年六月,委署天津府天津县知县,本年十二月丁母忧,旋回籍守制。服满赴直隶委用,五十八年十一月二十日到省。五十九年二月,题署束鹿县知县。其间尝署天津府沧州知州、正定府正定县知县。嘉庆八年正月,升大名府开州知州。八年九月,因在河工出力,又拿获邻省盗犯,交部议叙,以直隶州知州用。十年三月,补授深州直隶州知州。遵衡工例,捐升知府,十一年二月引见,发直隶以知府候补。十二年游苏州。十三年三月引见,旋卒。
李符清是乾嘉时期的著名诗人,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将其比作青眼虎李云。冯敏昌《小罗浮草堂诗集》卷三十二《题李明府载园符清诗集》诗云:“李子诗才好,真同合浦珠。一行虽作吏,五字不枝梧。自可光全粤,还看继大苏。如何皇甫序,亦及旧诗癯?”则将其诗比作名贵的合浦珍珠。李符清藏有杜甫《赠卫八处士》诗墨迹,颜其居曰“宝杜斋。”他还是一位官声颇佳的地方官吏。《海门文钞》卷首,有时任内阁侍读学士翁方纲嘉庆元年所作的《载园集序》,谓“见其诗古文集,体格家数,皆日进而未有已。载园为吏,历诸邑,有***声,而笔力乃日益醇且肆,是则尤难能也。”《海门诗钞》卷首,有时任吏部侍郎吴省钦嘉庆二年所作的《海门诗钞序》,文中有云:“李子仲节自合浦至京师,以诗声公卿间。既而试吏保定,屡摄望县,其***声一如其向之诗。或且以诗之不复作,作亦不复工也,而仲节诗益工,工者复不少。”对李符清的诗才、吏才皆颇为称赏。
李符清客京师时,与名伶陈银儿交厚,以《西川海棠***》倩人题咏,①当时传为佳话。如刘跃云《贻拙斋诗集》卷八有《李载园符清嘱题〈西川海棠***〉***为属伶陈银作》诗二首:
名花倾国原相对,若个芳姿并海棠?此日作歌人姓李,‘莫忘作歌人姓李’,昌谷集中句也。《清平》重与赋三章。载园首唱三绝句,和者甚夥。
高烧银烛影横陈,绝艳何人擅写生?老我曾经花下醉,披***回首不胜情。
张德懋《石兰堂诗稿·宣南草一》亦有《〈西川海棠***〉为载园同年题》诗:
沉香亭畔春风软,翩■凤子罗浮茧。香魂无那付沉酣,■颜乍破珠帘卷。花房一任觅残红,双飞粉翅眉初展。卷纱红肉镇相怜,玉奴往日恩非浅。
《西川海棠***》,体现了李符清年少轻狂的一面。《濮阳策蹇***》,则体现了李符清为官勤勉的一面,乾嘉文人别集中亦多见题咏。关于《濮阳策蹇***》,李符清《海门文钞》之《濮阳策蹇***记》记述如下:
乾隆丁未春,余摄清丰宰,奉檄浚长垣之陶北河,直达山左荷泽境。率役夫千人,眠食河干,两阅月始蒇事。归途值大雨泥泞,车不能进,僮仆留视行李,余携一役乘马行,马跛,遂策蹇驴,着芒■,戴草笠,取道濮州,遇逆旅人满,与负贩者同宿檐下。僻道无旅店,于荒村市饼以食,三日始达清丰,得得入城。至大堂下,隶役呵止,余不顾,直入内署,署中人见之骇然,审视,乃相与围绕匿笑。余盥洗毕,揽镜自照,亦不识为故吾矣,因成绝句一首。庚戌于津门,倩沈君延年写照,黄君吟川补***,以志于役之苦云。
《海门诗钞》卷三《濮阳道中》诗云:“河干两月为***工,风雨归来车马穷。一匹蹇驴三百里,无人知是李清丰。”即上文提及的“绝句一首”。李符清以试用知县策蹇濮阳,事在乾隆五十三年,两年后倩人绘像补***。嘉庆二年八月,李符清携此***拜望恩师翁方纲于京师,翁方纲《复初斋诗集》卷五十有《题李载园〈濮阳策蹇***〉四首》诗,即此时所作。观第一首“畿南***迹皆堪画,偏借骑驴小影传”句;第三首“身先吏役饥劬甚,此古循良责己心”句,翁方纲对弟子勤勉供职,***声卓著,是颇为称许的。洪亮吉《卷施阁诗》卷十八亦有《李大令符清〈濮阳跨驴卷子〉》诗,同年冬作,诗云:“琴堂三月别,独跨一驴来。面目都非是,衙胥各浪猜。讵知行役苦,安怪壮颜摧。他日传循吏,推君利济才。”时任翰林院编修的洪亮吉,亦以古循吏期许李符清。
关于国庆节的诗句篇5
唐卢照邻
筮仕无中秩②,归耕有外臣③。
人歌小岁酒④,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⑤,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⑥。
注释:
①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元旦。
②筮(shì)仕:古人外出做官,先占卜以问吉凶。 中秩:指中等官位。秩,官吏的职位品级。
③归耕:指辞官归家,离开官场而隐居。 外臣:即方外之臣,指隐居不仕的人。
④小岁:古代于冬至后第三个腊日行腊祭,腊祭次日为小岁,腊祭指在农历十二月(腊月)举行的一种祭神仪式。这里指元日。小岁酒,本指庆贺小岁的酒,这里指庆贺元日的酒。
⑤三径:西汉末年,兖(Yǎn)州刺史蒋诩告病归隐,在庭院中开辟三条小路,只和知交来往。后来用“三径”指隐士的家园。
⑥物候:动植物随季节气候而变化,称为物候。
关于国庆节的诗句篇6
一份辗转两地的纪念册
说起这本纪念册的来历,结合柳亚子的后记和相关档案文献,可以勾勒出如下梗概。柳亚子和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广州认识的旧友。柳亚子时任中央监察委员,为宣传部长,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柳亚子坚定地站在一边,明确支持中国***,受到的尊敬,两人结下友情。1945年明,从延安飞抵重庆,参加重庆谈判,期间多次会晤社会名流,也与柳亚子重逢。故友见面,分外激动,柳亚子多次向呈诗,并“索句”留念。1945年10月7日,给柳亚子回信:
“亚子先生吾兄道席:……初到陕西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随即便用“第十八集团***重庆办事处”信笺题写了《沁园春・雪》词,与信一同寄给了柳亚子。柳亚子收到信和诗词后,非常高兴,但细心的他也发现,信笺上的题词没有题上、下款,也没有的署名和用印。深谙书法墨宝收藏之道的柳亚子不想留有遗憾。于是,他抓住离开重庆前的宝贵时间,准备好纪念册,请他再题写一遍。果然,这次题写在柳亚子纪念册上的《沁园春・雪》就加上了“亚子先生教正”的上款和“”的落款。此时,柳亚子觉得还不完美,他又提请盖章,奈何没带印章。后来,柳亚子自己请篆刻家曹立庵连夜刻了两方印――白文为“印”,朱文为“润之”,盖于落款之后。不仅如此,柳亚子还请郭沫若手书“北国风光”列于墨迹之前,将自己的和词及后记抄录在墨迹之后。
及至此时,纪念册也仅是完成了一 半。在纪念册的附件档案中,我们看到,当时中共中央的办公室于1945年12月6日发出一则通知:
“柳亚子先生从重庆带来纪念册一本,托代请延安*********民文各界诸负责同志题词,并托周副***在最近带出给他,因时间迫促,希接到纪念册后,即在纪念册上题词签名,交来人带下。(据柳亚子先生意见,题辞用毛笔、钢笔都行,字体不拘,如能写篆隶则更好,写些什么,听便。)”
同时,该办公室还准备了一份当时延安各方面负责人名单及住址,由工作人员逐一请名单上的人员在纪念册上题词。关于这段经过,我们从《谢觉哉日记》1945年12月14日的记载中也可得到印证。
十二月十四日
晴
往西北局开会。
题柳亚子纪念册(录中秋诗)。
柳册上有初到陕北看大雪词,沁园春,似未见过,录下。
1945年12月16日,将纪念册带回重庆,又请当时在重庆的中共代表团成员、八路***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社的有关同志在纪念册上题词签名。至此,这本不仅载有和柳亚子手书墨迹,还汇集了延安重庆两地*********民文各界负责人及干部近70人手迹的纪念册终于完成了。
柳亚子此后一直将纪念册随身保存,遇到挚友相聚时,便拿出来,与大家一起赏鉴。国共和谈破裂后,柳亚子不得不从上海迁往香江,其家人将纪念册匿藏于上海家中四层楼的复壁中间,直到***后才取出来。1950年lO月,柳亚子南归后又北上,纪念册也随他一起来到北京。后来,柳亚子过世,纪念册由其家人交给国家,几经流转,终收藏于中央档案馆内。
含英咀华见深情
这本珍贵的纪念册是褶本形式的册页,其封面与封底均用花丝绸装裱,封皮长22厘米、宽13.5厘米,整个册页展开长度为675厘米。封面书笺是郭沫若题写的“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即源自柳亚子和《沁园春・雪》词的最后一句。翻开纪念册,第一页是郭沫若手书的“北国风光”,这不仅是取自《沁园春・雪》词的第一句,也恰似一个标题,统领了整个纪念册的内容。其后是题写的《沁园春・雪》和柳亚子的和词及后记。随后大量篇幅便是等*********民文各界负责人及干部为柳亚子题写的纪念诗文和签名。细细研读这本纪念册,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表现出鲜明特色。
首先,从纪念册的题词签名者来看,共计有近70位,可谓人数众多,群贤汇聚。我们可将其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延安*********的主要领袖元老,包括中共中央***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的五大书记――、、***、、***,“延安五老”――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林伯渠,还有负责中央宣传工作的陆定一、八路***参谋长,以及陕甘宁边区***府的副***李鼎铭、教育厅厅长柳浞、法制室主任时等。二是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当代鸿儒,如历史学家范文澜、哲学家潘梓年、经济学家许涤新、翻译家张仲实、生理学家沈其震等。他们不仅是国内各自专业领域内的翘楚,而且都在延安或者重庆的中共机构部门中担任要职。三是当时在重庆的中共代表团成员及八路***办事处、《新华日报》社的干部,如王若飞、徐冰、张晓梅、宋平等,他们平时在工作中与柳亚子熟识,也都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如此众多***的领袖、元老及******民文各界代表人物,同时为某个人的纪念册题词签名,这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来,都是极其罕见的。可以说,小小的纪念册中承载的不仅是友情,更充分表现了中国***对柳亚子这样的民主人士的敬重;从另一个层面看,延安红色***权内也是群贤毕至,人才汇聚。
其次,从纪念册题词内容来看,可谓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文采斐然。在纪念册的附件档案中,我们看到当时下发题词通知时,还提供了一些诗词名言供题词者参考。可事实上,参考者甚少。大家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柳亚子的敬意。
有的效仿和柳亚子互相赠词和词的形式,如,他抄录了柳亚子的诗和自己的诗。
亚子先生:我敬将你的四句诗与我和你的写在你的手册上,聊作纪念。
山河还我金汤固,百万青年子弟兵。
武力由来属民众,中华民族此长城。
莫将胜利归麟阁,咱就人民子弟兵。
不爱金钱不惜命,愿为民主作长城。
和于延安
有的用精辟的文词高度概括了柳亚子的***经历,颂扬了他追求真理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气节。如: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亚子先生纪念
――***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亚子先生
――
非松柏不耐岁寒非岁寒不显松柏亚子先生留念
――***
四次***再接再厉书奉亚子先生留念
――李鼎铭
有的如前文提到的谢觉哉抄录了自己创作的诗,赠给柳亚子,与其共勉。
八月十五复仇节,八月十五胜利天。伏尸流血五千里,
尝胆卧薪一百年。虎待全擒须扫穴,鱼还未得莫忘筌。
拚将福祉贻孙子,嘉陵山头看月圆。
录中秋作呈亚子先生正之
――谢觉哉
柳亚子的旧友、时任陕甘宁边区***府教育厅厅长的柳浞则抄录注解了当时边区民间创作的诗歌。
一条妖蛇在乌江,乌江岸上放毫光。
妖蛇吸尽乌江水,乌江水尽妖蛇亡。
这是边区一个文盲诗人孙万福的一首口头诗,录此以博先一笑,诗中妖蛇系指民主之敌,独哉此。这里现在开始了人民文化,但忙着的还仅在数人,讲卫生,识字、闹秧歌、改遣瞎子说新书等等,然人民中以出现了天才歌手、文盲诗人,虽然词意有些土里土气,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它是真正的人民声音。几年来,自己还在作人民的学生,还在改造自己也,也弄得有些土里土气,愧无佳句留在先生纪念册上,乞谅之。
亚子先生留念――柳浞
在所有题词中,篇幅最长的是徐特立专门新创的五言长诗。
寄亚子并侯陪都诸友好
亚子五十九,而我长十年。若论***功,我难与比肩。越老越辛辣,却是伯仲间。苍桑多变易,差幸骨节坚。回忆许史,新旧两判然。时代方闪电,瞬刻勿流连。前辈我之师,不觉落后边。不止暂落伍,甚至别忠奸。南海我拜祷,既忽反民国。汪氏刺摄***,后乃成奸贼。孙黄同伟大,临歧异车辙。前茅住足顷,后卫越前列。男儿世所重,有时愧巾帼。香凝庆龄外,罕守民国节。少年昔所轻,而今光史册。五四划时代,谁堪比功烈。***新纪元,永与前史别。
***之动力,工农商学兵。范围之广泛,五四奠与京。伟哉大***,承先启后人。九―八、七七,又有新典型。国亡在眉睫。民气大沸腾。
壮哉马襄伯,示威长街行。长龄整百岁,竟忘年齿尊。在朝与在野,群老俱奋兴。辛亥诸老人,亚子其中一。守正不苟同,因而失***籍。
覃邵孙诸公,献替谋裨益。岂无赫赫功,所争在正气。吾华列五强,其名不虚五。惨哉战胜后,内战燃眉急。干戈化玉帛,并非不可必。谈判门未关,赖大家努力。复巢卵无完,漏舟塞点滴。
这首长达340字的五言诗,不仅是送给柳亚子的,也是送给在重庆其他民主爱国人士的。诗中追忆中国近代民主***历程,历数梁启超以来的民主***代表人物,盛赞像柳亚子这样的民主斗士,坚持信念,刚正不阿,并对国共和平民主进程提出希望。可以说,这首诗为我们了解当时国共和谈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形势提供了最好的注解。
总之,无论是题诗、和诗还是抄录的民间诗歌,所有的内容都体现出同样的主题,即对民主精神的颂扬与追求,而这应该也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由此看来,这本纪念册的史学价值不言而喻。
关于国庆节的诗句篇7
关键词:《诗经》 思 词性 意义
“思”字于《诗经》原文中出现107次[1]。就词性看,“思”字有虚实之分,作实词有动词、名词之分;作虚词,有语气助词和音节助词之分。就其在诗句中所处位置看,“思”字所处位置多变,前后有倚助词、名词、形容词、动词者。
若“思”字句末,则又有入韵不入韵之分。《正义曰》:“……之、兮、矣、也之类,本取以为辞,虽在句中,不以为义,故处末者,皆字上为韵。……亦有即将助句之字,以当声韵之体者,则‘彼人是哉,子曰何其’,‘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是究是***,其然乎’,‘其虚其徐,既亟只且’之类是也。”依孔氏言,若“思”处句末,且韵脚在“思”上一字,则“思”为虚辞。但也有以助词为声韵者。观其例举,句末两字皆虚词,组成复语助词,如“是哉”“何其”之类,则处末之虚词也有可能是韵脚。
“古代诗乐合一,《诗经》本是一部乐歌总集”[2](P22)。现在的民歌中的还保留了很多衬词,探之源头,当是上古乐歌中助词的遗留。乐歌重章复沓之特性也在《诗经》中体现,使上句此位置字之词性经常与下句同位置字之词性相同。古人解《诗》,多“以史证诗”或附会经学,而曲解助词。
以上,均可作为讨论“思”的依据。下面以“思”字分布情况分别进行考辨。
一、“思”作动词
1.“思”位于名词前,则“思”作动词,充当谓语,构成动词谓语句。
a.有以“我”或“子”作主语的主谓句,例如:
(1)我思古人,俾无I兮。(《邶风・绿衣》)
(2)莫往莫来,悠悠我思[15]。(《邶风・终风》)
(3)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邶风・泉水》
(4)我思肥泉,兹之永叹。《邶风・泉水》
(5)子惠思我,蹇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郑风・蹇裳》
以上5例,以“思”为“思念”之意。
例(1)、(3)、(4)、(5)“思”后跟名词、名词性词组或代词作宾语。“子惠思我,蹇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意为“如果你爱而思我,则揭衣渡溱水来看我;如果你不思念我,会有别人来的,你不要太狂妄了!”上有“子惠思我”之陈述,下有“子不我思”之反问,若上“思”为助词,则上句言“子爱我”,下句言“子不思我”,诗意不连贯。
例(2)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思”后虽无宾语,实为“我悠悠然思念他”之意。例(5)“子不我思”句,“我”作“思”之宾语且前置。
b.省略主语的有17例
其中9例,“思”后跟名词性词组或代词作宾语,例如:
(6)静言思之[16],寤辟有俊#ā囤风・柏舟》)
(7)愿言思子,中心养养。(《邶风・二子乘舟》)
(8)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卫风・氓》)
(9)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卫风・伯兮》)
(10)无思远人,劳心忉忉。(《齐风・甫田》)
(11)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唐风・蟋蟀》)
(12)不思旧姻,求尔新特。(《小雅・我行其野》)
(13)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小雅・谷风》)
(14)无思百忧,只自U兮。(《小雅・无将大车》)
例(11)、(13)、(14)“思”作“思考”意,其余6例,作“思念”意。
例(6)、(7)、(9)句法相类。“静”“愿”作状语修饰动词“思”“子”“伯”“之”均名词作宾语,“言”作句中助词。例(8)、(10)、(12)、(14),“不”“无”为否定复辞,“思”作动词,“其反”“旧姻”“远人”“百忧”为名词性词组作宾语。
例(11),“职思”之“职”,若依《传》,以“职”作“主”,首章“职思其居”犹可谓“主思于所居之事”,训“职思其外”“职思其忧”则于意未协。《尔雅・释诂》“职”有二训,一曰常也[3](P8),一曰主也[3](P10)。此处当取“常”意,作状语修饰动词“思”,犹曰“常思其居”“常思其外”“常思其忧”。
例(14),“忘我大德,思我小怨”为对文,“忘”与“思”在此为反义词,均动词作谓语,“大德”与“小怨”为名词作宾语。
有7例,动词“思”所依存的宾语在句中省略,据诗意析出,指“卫国”“你”“我”或某件事。
(9)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卫风・氓》)
(15)云谁之思[17]?西方美人。(《邶风・简兮》)
(16)有怀为卫,靡日不思。(《邶风・泉水》)
(17)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墉风・载驰》)
(18)岂不尔思[18]?莫远致之。(《卫风・竹竿》)
(19)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
(20)其谁知之,盖亦勿思!(《魏风・园有桃》)
例(17)作“思考”,其余作“思念”。
例(9)“反是不思”句和例(19)(20),均有否定副词“不”或“勿”修饰动词“思”。分别意为“反反复复不思过去之事”;“怎么能不想念你?”;“大概都没有想念我啊”。
例(15)(18)为自问自答句,意为“思谁?”“岂不思尔?”“思”依存的宾语前置。“靡日不思”意为“没有一天不思念卫国”。例(17)用所字结构,“所”与动词“思”组成名词性词组,意为“你们千百次地思考这件事,不如我想得周全”。
(二)还有2例,“思”位于同义动词前后,形成复语[4](P110)动词作谓语,表双重强调。
(21)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周南・关雎》
(22)鼠思泣血,无言不疾。《小雅・雨无正》
例(21),毛以“服,思之也”。郑以“服”作“事”,为比附后妃乐得淑女之事,失诗之本义。《正义》曰“王肃云‘服膺思念之’”,是以“思”“服”二字均作动词,“服”亦“思”也。如《尚书・康诰》“王有言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孔安国《传》曰:“……服膺思念五六日……”[5](P203)。孔安国以“服念”为“服膺思念”。“思服”类于“服念”,两字都当作“思念”意。“寤寐”是动词性短语作状语修饰“思服”二字。
例(22)历来多从郑玄,以“鼠思泣血”为“忧思泣血”。但“思”字何意,终不明了。《尚书・盘庚》“汝不谋长,以思乃灾,汝诞劝忧”[5](P131),其“思”作“忧”,忧灾患之事也。《礼记・乐记》曰“亡国之音哀以思”[6](P663),犹云哀以忧也。“鼠”“思”二字同“担忧”意,表示“忧思过甚”。“泣血”是动宾短语作补语修饰“鼠思”。
二、“思”作名词
“思”作名词时,有“思绪”“理念”两意,多有形容词或名词修饰,组成定中短语,“思”作中心语。
1.“思”字定中短语作主语,后跟动词性成分作谓语。
(23)先君之思,以勖寡人!(《邶风・燕燕》)
(24)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视尔不臧,我思不s。(《墉风・载驰》)
(25)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大雅・下武》)
例(23)意为“先君的理念,勉励着我啊!”例(24)《正义》曰:“我视汝许大夫不施善道以救卫,由此故我思不远于卫”。“视尔不臧,我思不s”,意为“我思不能闭矣”。考之诗意,是以“思”为思绪之思。例(25),“孝思”作“维则”之主语,又作“永言”之宾语。
2.“思”字定中短语作宾语
(26)虽则如云,匪我思存。(《郑风・出其东门》)
(27)虽则如荼,匪我思且。(《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是一首爱情诗,男子表达对所爱女子的不二之心。《易・乾》“可与存义也”,孔颖达《正义》曰“可与保存其意”[7](P14),“存”为留存之意。《老子》第六十六章“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王弼注“且,犹取也”[8](P170)。“存”“且”皆动词作谓语,“匪”相当于“不”为否定复辞,“我思”为定中短语作宾语且前置。两句意为“不能留存我的思绪”“不能取走我的思绪”。
三、“思”作虚词
1.“思”作语气助词,一般在句首或者句末。
A.“思”在句首,句中已有非“思”意动词作谓语,有非“思”意的名词作主语或宾语,则“思”作语气助词,表感叹、称颂意。此部分诗都出自《雅》《颂》古代学者多以这部分“思”字为动词,作“思念”或“愿”,未重视这部分诗颂赞乐歌多感叹、感彩浓厚的性质,失《诗》之本义。
“思”在名词性成分前有6例。
(31)间关车之r兮,思娈季女逝兮。(《小雅・车r》)
(32)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大雅・文王》)
(33)思齐大任,文王之母。
思媚庄姜,京室之妇。(《大雅・思齐》)
(34)思文后稷,克彼配天。(《周颂・思文》)
(35)永言保之,思皇多祜。(《周颂・载见》)
(36)思无疆,思马斯臧。(《鲁颂・o》)
例(31)―(35)“思”字句以“思+形容词+名词”形式的定中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除例(33)为名词谓语句,余下4例为动词谓语句。
例(33),《传》曰“齐,庄也。媚,爱也”,两字为形容词,修饰作主Z的专有名词“大任”“庄姜”“文王之母”“京室之妇”为定中短语作eZ。意为“庄敬的大任是文王的母亲,仁爱的庄姜是京室的宗妇”。首章言大任、大姜、大姒,皆为论文王之德渊源有自,是颂文王的铺垫。若如笺首章直言常思念大任、周姜、大姒,;或如姚舜牧于《诗经疑问》所言,“思齐母道,思媚妇道,便自有徽音之播,而大姒一一以效之,一一以嗣之……周家女德于斯为盛”[9](P811),首章美大姒之能承先人之美誉,偏离之主旨。故从项安世“思,语辞也”[10](P41)之说。
历来解《车r》,多据小序,以“思孪季女”为“思得美好之少女以代褒姒”“思”作动词。今观其诗意,首章言“间关车之r兮,思娈季女逝兮”,五章又言“鲜我觏尔,我心写兮”,六章言“觏尔新婚,以慰我心”,当是一位送嫁之人抒写对出嫁女的祝福。则知“间关车之r兮,思娈季女逝兮”意为“在车轴转动的声音中,美好的少女乘车而去啦”。若以“思”为实词,于句意有碍。
《小雅・采芑》与《小雅・斯干》都有“朱芾斯皇”一句。“斯”“思”作助词时通用,如《毛诗正义・小雅・我行其野》“尔不我蓄,言归斯复”,唐石经中作“言归思复”。此“朱芾斯皇”一句,即“斯皇朱芾”,与“思皇多士”“思皇多祜”句法相类。句首冠虚词“斯”“思”“皇”“多”“朱”形容词,“芾”“士”“祜”为名词。“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意为“啊!济济多士美矣,降生王国啊”。“永言保之”中代词“之”即指代“思皇多祜”,意为“啊!又多又美好的福气,永远地保留它”。例(34)意为“啊,有文德的后稷能够与天相配!”
例(36),《笺》云“臧,善也。僖公之思遵伯禽之法,反复思之,无有竟己,乃至于思马斯善,多其所及V博”,是以《o》槊蕾夜之作。从诗意直解,此诗为颂马之作,应以“思”为句首语辞。“思马斯臧”意为“马很好啊”,名~“R”,形容~“臧”,成形容~^Z句。“思无疆,思马斯臧”,以“无疆”为“臧”之状语前置,则可解为“马好得没有边界啊”。《o》中的“思无期,思马斯才”“思无期,思马斯作”“思无邪,思马斯徂”都当如是。
“思”在动词性成分前有3例。
(28)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大雅・公刘》)
(29)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颂・泮水》)
(30)思媚其妇,有倚其士。(《周颂・载芟》)
例(28),《传》曰“思辑用光,言民相与和睦,以显于时也”,是以“思”为虚词。而郑《笺》言“思在和其民人,用光大其道”,是以“思”作愿想之义。但《大雅・公刘》叙述公刘迁豳之事。“思辑用光”句,是对前半章有条不紊的出发准备工作的总结,感叹人民和睦齐心能显于时。若作“思在和其民人,用光其大道”,则此句表目的,此与公刘为避战祸而迁居的历史不符。
“思枫水”“薄采其芹”对偶。“乐”“采”均动词,“泮水”“其芹”均名词性成分,“薄”“思”均作句首语气词。且《礼记・礼器篇》引此诗作“斯乐泮水”[6](P468),“斯”亦辞也。
例(30)“思”“有”均句首助词;“媚”作喜爱之意,“依”作倚靠之意,均动词作谓语;“其妇”“其士”作宾语,言“丈夫爱妻子,妻子倚靠丈夫”,是田间劳作时,两相慰劳也。
b.“思”在句末作语气助词。
“思”字在动词后有7例,所在句多为“(名~性成分)+动~+思”结构的主谓句。
(37)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周南・汉广》)
(38)今我来思[19],雨雪霏霏。(《小雅・采薇》)
(39)翩翩者x,A然来思。(《小雅・南有嘉鱼》)
(40)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小雅・白驹》)
(41)慎尔优游,勉尔遁思。(《小雅・白驹》)
(42)尔羊来思,其角纭#ā缎拧の扪颉罚
(43)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大雅・抑》)
例(37)主语省略,直解为“不可以追求啊”“不能游泳过去啊”“不能划船过去啊”。
例(38)―(40)及例(42)句法相类,主语俱在,“来”作动词,“思”作句末语气词,意为“来啦”。“A然”“贲然”作状语修饰动词“来”。“A然来思”意为“翩翩的x一群群地来啦”;“贲然来思”意为“洁白的马光彩地来啦”。
例(41),“勉,抑止之辞”[11](P197),类于否定副词,否定动词“遁”,意为“你不要离开啊”。例(43),“格”“度”“射”均动词。“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之意,可引孔颖达说,“神之来至去止,不可度知啊,况可于祭末而有厌倦乎!”
“思”在形容词或副词后有4例。
(44)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小雅・南有嘉鱼》)
(45)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周颂・敬之》)
(46)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周颂・贲》)
(47)时周之命,于绎思。(《周颂・贲》)
例(44),频率副词“又”作“式燕”的状语,意为“又燕饮嘉宾啦”。
例(45)例(46)(47)均是以“思”作韵脚,压之部韵,韵脚为“之”“思”“哉”“兹”“止”[12](P397),均为句末语气助词。例(45)意为“天是光明的啊”。例(46),“绎”作“敷”之状语后置,意为“不断地颁布这***令啊”。例(47)“时周之命”作主语,“于”作句中音节助词,形容词“绎”作谓语,“思”作句末语气词,构成形容词谓语句,意为“这周国的***令连续不断啊”。
2.“思”位于句中,无实义,作语音节助词,补足音节。
a.“思”在名词性成分后,有3例。
(48)汤孙奏假,绥我思成。(《商颂・那》)
(49)既载清酤,赉我思成。(《商颂・烈祖》)
(50)兕觥其p,旨酒思柔。(《小雅・桑扈》《周颂・丝衣》)
《释言・释言语》“成,盛也”[13](P195)。“绥”“赉”为动词,“我”做指人宾语,“成”作指物宾语,主语省略,构成特殊的动词谓语句。“绥我思成”意为“安我以盛世繁荣也”“赉我思成”意为“赐我以盛世繁荣”。
“兕觥其p,旨酒思柔”,朱熹《诗集传》“p,角上曲貌”[14](P631)。“p”“柔”,均形容词修饰主语,“兕觥”与“旨酒”为名词作主语,“其”与“思”相对,均为语辞,作补足音节用,构成形容词谓语句。
b.“思”在动词后,有3例。
(51)讯予不顾,颠倒思予。(《陈风・墓门》)
(52)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大雅・文王有声》)
(53)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周颂・闵予小子》)
例((51),郑玄笺云“予,我也。歌以告之,汝不顾念我言,至于破灭。颠倒之急,乃思我之言。言其晚也”,后人多从郑笺之说,以“思”为想,增加了过多字句外的内容,不符合诗本义。《墓门》“知而不已,谁昔然矣”句,“已”,动词;“矣”,句末语气词,压之部韵;“训予不顾,颠倒思予”句,“顾”,动词,“顾”与“予”压鱼韵。[12](P235)此“予”当作句末语气词。句末语气词“予”入韵,则韵上一字“思”也是助词,类于“焉哉”“何其”,构成复语语气助词。此句意为“训诫你,你却不顾及,你太颠倒了!”。
例(52),“无”表“没有”意,作动词,“不服”意“不服者”作eZ,意为“天下没有不信服之人”。
例(53)后人多从郑孔,以“思”为思念之思,诗意拖沓。《周颂・烈文》“于乎先王不忘”,意与此句同,均是不忘先王之意。是以“不忘”为补语,修饰“继序”“思”作语辞也。
通过以上讨论,“思”在《诗经》中的使用情况可以归纳为七个义项:A.动词,思念;B.动词,思考、想;C.动词,担忧;D.名词,思绪、想法;E.语气助词,表示感叹;F.音节助词,无意义。义项A、义项B和义项C用作谓语。义项D主要句法功能为作主语和宾语。义项E出现在句首或句末,作语气词。义项F出现在句中,起衬足音节的作用。
注释:
[1]本文“思”字统计数字,依据嘉庆二十年刊本《毛诗正义》计算。参见毛亨传,郑玄笺,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阮元校刻:《毛诗正义》(卷十六)之一,影印清嘉庆二十年(1815)江西书局刊本,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年版。以下引《诗经》中诗句若据此本,则不再出注,下引毛亨《毛诗故训传》、郑玄《毛诗笺》、孔颖达《毛诗正义》也均从此本,不再出注。
[2]洪湛侯著:《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3][晋]郭璞注,[宋]刑m疏:《尔雅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年版,影印清嘉庆二十年(1815)江西书局刊本。
[4][清]王引之:《经义述闻》《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5][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年版,影印清嘉庆二十年(1815)江西书局刊本。
[6][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年版,影印清嘉庆二十年(1815)江西书局刊本。
[7][魏]王弼等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年版,影印清嘉庆二十年(1815)江西书局刊本。
[8][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9][明]姚舜牧撰:《重订诗经疑问》,台北:_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10][宋]项安世撰:《项氏家书》,《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11]余冠英撰:《诗经选读》,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2]王力撰:《诗经韵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3][汉]刘熙著,任继P纂:《释名汇校》,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
[14][宋]朱熹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集》(第一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2年版。
[15]“悠悠我思”句,在《邶风・雄雉》《郑风・子矜》《秦风・渭阳》都有出现,分别为“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青青子矜,悠悠我思”“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16]“静言思之”句,在《卫风・氓》也有出现,为“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17]“云谁之思”句,在《邶风・桑中》也有出现,为“云谁之思?美孟姜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
[18]“岂不尔思”句,在《王风・大车》《郑风・东门之》《桧风・羔裘》都有出现,在此不赘述。
[19]“今我来思”句,在《小雅・出车》中也有出现,为“今我来思,雨雪载涂”。
参考文献:
关于国庆节的诗句篇8
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身上肩负着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重任。在平时的教学与研究中,本人发现,从俗语、楹联、诗词曲赋、四书五经、传统美德、民风民俗及语法等各种形式的中华传统文化入手,与语文教学结合,均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时间一长,师生都感到“中华文化,妙不可言”。
一、传统节日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可近年来一些人为了赶时髦,过起了洋节日,传统的节日却忽略了。圣诞节各大商场张灯结彩,圣诞老人站在门口迎接各位顾客,门口的圣诞树光彩夺目,商场里到处都是头戴圣诞帽的售货员……气氛煞是热烈。情人节大街上处处是大幅的标语,玫瑰卖得特别火爆……可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七夕节,却显得冷落了。于是,在语文教学中,我对学生说:“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有什么风俗吗?”学生说:“家家户户举行一些庆祝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舞龙狮、吃年糕等,年初一早上人们互相庆贺,大人给小孩压岁钱等。”
我又引导学生说关于春节的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为了引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我又告诉他们,我们的传统节日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清明节是祭拜祖先的,相关诗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人们在这天的风俗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辟邪等。七夕节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人们常用“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诗来象征美好的爱情。中秋节人们观月祭拜,寄托情怀,留下了许多思乡的佳句,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
在上语文课时,我把这些传统的节日穿去讲,以便活跃语文课堂学习,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风俗的回顾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在语文课堂上了解传统节日的同时,又穿插相应的古诗词,加强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应用,这样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古诗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古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随时可以灵活运用,无论是导入、解答问题、小结、总结时均可加以运用,达到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亲情、友情教育的目的。
(1)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中最浓郁、最强烈的亮点就是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初中学生都会接触到的这些名篇名句:“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陆游忧国爱民的真实情怀, 陆游《 示儿》一诗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陆游临死之前,仍然惦记祖国的一统大业,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兼济天下苍生的远大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感人至深。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岳飞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何等的气势,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王昌龄的《出塞》、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都抒发了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感。学习过程中,务必让学生在理解诗句含义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体察探究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学习伟大诗人热爱自己的祖国的高尚品质,长大后做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能够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2)对学生实施亲情教育。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的一个重点。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颂扬了母爱的伟大。唐朝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其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成为千古佳句。三国时期曹植的《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则教育我们亲人之间要和睦相处且不可相互残害。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亲人对自己的关爱,注重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给学生编织一个和谐的亲情关系网。
关于国庆节的诗句篇9
摘要:唐诗堪称中国传统文学的精髓,本文主要探讨唐诗的可译性,许渊冲教授在唐诗英译中提出的三美原则以及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如何保留唐诗英译后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关键词:唐诗英译;可译性;三美原则;翻译策略
一、唐诗英译的可译性与可译度
一直以来大量中外学者致力于唐诗翻译工作,然而至今为止关于唐诗英译的可译性却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约翰•德南姆2认为诗歌是不可译的,因为诗歌的外在形式,即语言是无法被完全翻译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要做的就是以再创作的手法再塑原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
也有不少学者提出诗歌是可以翻译的。约翰•德莱顿3提出了一系列诗歌翻译的原则并支持诗歌是相对可译的。德莱顿把翻译手段分为三类:逐字译,意译和拟作。他认为针对诗歌翻译,前后两种手段都过于极端,而唯有将其折衷,采取意译的方法,才能使翻译的效果在最大程度接近原诗程度上接近原诗。德莱顿的三分法原则对后世影响颇深,其强调了诗歌翻译的可译性。
中国当代学者大多都是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可译性问题的。许渊冲教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理论方面,他所提出的诗歌翻译原则自成系统,虽然有些部分仍存在争议,但其在实践层面上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许教授对诗歌翻译原则的观点主要是“三美原则”,即音美、形美、意美;同时,许教授提出了“以诗译诗,韵律对韵律”的翻译方法,这一方法正是其所提出的翻译原则的具体体现。
二、许渊冲“三美”原则
许渊冲是中国当代翻译家中的杰出代表,他不仅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作品。还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三美”原则(“意美”、“形美”和“音美”)是其翻译理论的重要内容,“意美”即要传递原诗的神韵;“形美”即要求诗行要和原诗尽量一致;“音美”要求以诗译诗,译文要有节奏、押韵。许渊冲的“三美”原则对于唐诗英译实践具有很强指导意义。
三、“三美”原则在唐诗英译中的应用――以《春望》为例
(一)《春望》的原文、创作分析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作于至德二年(757)三月,此时杜甫被叛***所虏,困于长安,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二)从“三美”原则分析许渊冲《春望》译文
Spring View
On war-torn land stream flow and mountains stand;In towns unquiet grass and weeds run riot.Grieved over the years, flowers are moved to tears;Seeing us apart, birds cry with broken heart.The beacon fire has gone higher and higher,Words from household are worth their weight in gold.I cannot bear to scratch my grizzled hair;It grows too thin to hold a light hair pin.
1从意美角度分析
许渊冲先生认为,翻译唐诗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传达原诗的“意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许渊冲先生用“has gone higher and higher”来表示原文的“连三月”,关于“三月”的理解历来有多种解释,理解的不同翻译的也就大相径庭了,一种解释是指“春季的第三个月”,一种指“从去年的三月到来年的三月”,第三种解释是“战火从去年一直烧到今年”,第四种解释是“‘三’是概数词,形容时间长”。许渊冲先生在翻译时也基本采用的是第四种解释,他并没有直接的说几个月,而是用“higher and higher”来形容战乱持续时间之长,较好地维护了原诗的意境。
2从音美角度分析
许渊冲先生认为,唐诗的“音美”,首先是押韵。因此,翻译唐诗即使百分之百的传达了原诗的“意美”,如果没有押韵,也不可能保存原始的风格和情趣。在译文中的“flow”, “over”, “broken”, “grow”, “hold”等词中/o/音的使用,再现了原诗中诗人的无限惆怅和感伤,以及对现实现状不满的呐喊来解除心中被压抑的无限苦闷。一些双元音的运用也达到了再现诗人情感的作用,如“unquiet”,“riot”和“cry”等。此外还有头韵“run riot”,也反映出物是人非,繁草疯长及岁月留下的沧桑;分词“grieved”,“seeing”引导的从句也组成两个很工整的押尾韵“years”和“tears”,“apart”和“heart”。再现诗人对山河支离破碎,烽火无限燃烧下去现状的强烈悲愤和惆怅,引发诗人心中无限的哀伤,只有让无尽的泪水伴着绵延而无法熄灭的烽火一直燃烧下去。
3从形美的角度
形美主要包括句子长短、行数多少、诗行错落、排列重复颠倒、对仗工整等方面。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同原诗神似形合,完全保留了原文形式简洁的风格,每行诗的字数也基本上在10个左右。在形式上基本上是长短相问,错落有致,末尾两句又不乏译文的整齐性。译文诗行严格对仗,字数与音节完全相同,视觉上给人以清新的感觉。除了长短句,许先生的译文还有对仗句。此外,译文运用了朴质的文字,使译文通俗易懂。从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中我们发现了句对句的简洁与清晰,一目了然,而且是在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的基础上,实属难得,完全再现出诗歌在形式上的美感。
四、结轮
“文学翻译是艰难细致的脑力劳动,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它要求于译者的是:确切的理解,流畅的表达,尽可能完美的再现。”(冯庆华 2002)诗歌有其特殊性,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优美的艺术形式,译者要在原诗与目的语之间搭建一座桥梁,用目的语中的音韵、形式来完整、忠实地传达另一种语言中的情感、意境、音律和风格,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然而许先生的译文及其以往的翻译实践向我们例示了“三美”理论的可操作性,也激励广大译者知难而进,向读者展示更多优秀的译作。(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 ;浦东;200135)
注解:
② 约翰•德南姆(John Denham, 1615-1669)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翻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
③ 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1631-1700)英国桂冠诗人、文学批评家
参考文献:
[1]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 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3]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对外翻译公司,1984.
[4] 许渊冲等编.唐诗三百首新译[M ].香港:商务出版社,1988.
[5] 许渊冲.诗书人生[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关于国庆节的诗句篇10
唐代诗僧皎然有一首《和邢端公登台春望句句有春字之什》也是同头诗,诗曰:“春日绣衣轻,春台别有情。春烟间春色,春鸟隔花声。春树乱无次,春山遥得名。春风正飘荡,春瓮莫须倾。”这首诗每句首字都是“春”字,全诗有景有情,意境浑融,可称为同头诗的佳作。皎然为诗众体兼长,极于缘情绮縻,因此为时所重。本文所引之诗可见一斑。
同头诗也可歌咏时事。南宋初,民族英雄岳飞屈死风波亭,正直之士无不为之鸣不平。在民间流传着一首同头诗,诗曰:“臣飞死,臣俊喜,臣浚无言世忠靡。臣桧夜报四太子,臣构称臣自此始。”此诗写得十分诙谐,十分辛辣,通过几个有关人物对岳飞之死的不同反映,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枢密使张俊参与杀害岳飞,助纣为虐,听到岳飞被杀的消息当然很高兴;手握重兵的张浚虽主张抗金,但与岳飞有隙,闻讯心情复杂,作声不得;韩世忠为抗金名将,被解除兵权,被迫隐居,闻讯后虽不平,却又无可奈何;秦桧是杀害岳飞的主谋,***求荣,阴谋得逞急于向金邦首领金兀术报告;宋高宗赵构为坐稳帝位,纵容秦桧等奸贼杀害岳飞,以向金人献媚,名为一国之君,实为异邦之臣。诗中的“臣”字所指不同,内蕴十分丰富。
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第八回有三首同头诗。其一为“福”字诗,诗曰:“福星光耀世尊前,福纳弥深远更绵。福德无疆同地久,福缘有庆与天连。福田广种年年盛,福海洪深岁岁坚。福满乾坤多福荫,福增无量永周全。”其二为“禄”字诗,诗曰:“禄重如山彩凤鸣,禄随时泰祝长庚。禄添万斛身康健,禄享千钟世太平。禄俸齐天还永固,禄名似海更澄清。禄思远继多瞻仰,禄爵无边万国荣。”其三是“寿”字诗,诗曰:“寿星献彩对如来,寿域光华自此开。寿果满盘生瑞霭,寿花新采插莲台。寿诗清雅多奇妙,寿曲调音按美才,寿命延长同日月,寿山如海更悠哉。”全篇全是吉祥如意之语。
有人以联句(即多人各作一二诗句,组合成篇)的形式来作同头诗,也很有趣。如梁与古人联句:“秋月圆如镜(王步兵),秋风利似刀(萧郎中)。秋云轻比絮(梁),秋草细如毛(渚葛长史)”。此诗见于古记小说,所及之人应是作者虚拟的。不过从同头诗的觉度看,本诗还是写得不错的。
古人作诗,有时会将一个字重复地镶嵌在每个诗句中,这种诗被称为复字诗。有人将复字诗与同头诗混为一谈,就在于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二者虽都镶嵌同一个字,但同头诗所嵌字无一例外地要出现在句首第一字的位置上,而复字诗所嵌字则可置于句首,也可置于句中,也可在一句诗中重复出现。试看南朝梁代萧绎的《春日诗》,诗曰:“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春心日日异,春情处处多。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见。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夏愁春自结,春结讵能申。欲道春园趣,复忆春时入。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独念春花落,还是惜春时。”全诗18句都有“春”字,其中“春”出现于句首的有8句,出现在第三字的有7句(另有4句,“春”字在句首和第三字位置上均出现),出现在第四字的有3句。这与同头诗所嵌字一律出现在句首是明显有区别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国庆节的诗句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