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技术篇1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曾撰文指出:农业科技创新要立足产业需求推进自主创新;立足农民需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立足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民培训;立足国情特色推进农业科技管理创新[2]。201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均聚焦农业科技。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部署农业科技创新,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3]。近年来,广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管理创新,富有成效地探索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新途径,建立了科技投入稳定支持的新机制,营造了科技人员潜心钻研科技、安心服务生产的新氛围,形成了各类科技力量联合协作的新格局。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1%,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70~80%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1]。
2广东区域优势现代农业技术需求调研结果与分析
随着广东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将加快升级,农产品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这对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时期,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紧紧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为掌握广东区域间农业优势产业及对农业技术需求的差异,有效促进各区域优势农业的发展,为广东“十二五”农业科技领域科技计划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广东省科技厅于2011年开展了“广东区域优势现代农业技术需求”调研。本次调研共收到全省18个地市的调查回复,18个地市共形成805项技术需求。在所有技术需求中,属于当地优势产业的有764项,占总数的95%;属于优势产业且有龙头企业带动的有501项,占总数的62.2%;属于优势产业有龙头企业带动又有市级以上科技项目支持的有168项,占总数的20.9%。
2.1技术领域调研结果与分析
2.1.1不同领域技术需求的数量比例按技术领域来分:种植业类技术需求最多,有356项,占总需求的44.2%;养殖业类技术需求其次,有209项,占总需求的26%;食品加工类技术需求第三,有123项,占总需求的15.3%,农业机械类技术需求有44项,占总需求的5.5%;其他需求有73项,占总需求的9.1%。
2.1.2种养业中产业、企业技术需求分析在种植业领域中,技术需求最多的是岭南水果,接下来依序是蔬菜、水稻、茶叶、花卉园林、玉米、薯类等;在养殖业领域中,技术需求最多的是猪,接下来依序是鸡、对虾、贝类、罗非鱼等。在种植业领域中,既为当地优势产业又有龙头企业带动的技术需求,以茶叶所占比例为最大(超过茶叶类技术需求的1/3),接下来依序是蔬菜、薯类、玉米、水稻、花卉园艺、岭南水果;这些需求中,薯类、茶叶、蔬菜的已有科研项目支持较多,水稻、花卉园林的科研支持较少,岭南水果、林产化工、玉米的科研支持最少。在养殖业领域中,既为当地优势产业又有龙头企业带动的技术需求,以罗非鱼所占比例为最大,接下来依序是藻类、猪、贝类、牛;这些需求中,藻类、贝类已有科研项目支持最多,达到40%左右,其次是猪、对虾、鸡、罗非鱼。
2.2广东不同区域农业科技需求
2.2.1不同区域对种植业技术的需求在对种植业技术的需求中,粤东地区需求最大,其次是粤北、珠三角和粤西;在这些需求中,粤东地区的龙头企业带动较强,其次依序是珠三角、粤北、粤西;科研支持最强的也是粤东,其次依序是粤北、珠三角和粤西。
2.2.2不同区域对养殖业技术的需求在对养殖业技术的需求中,粤东、粤西的需求量最多,且数量相近,其次依序是珠三角和粤北;在这些需求中,粤东、粤西地区的龙头企业带动较强,珠三角其次,粤北最弱;粤东的科研支持最强,其次依序是珠三角、粤西、粤北。
2.2.3不同区域对农业机械的技术需求在对农业机械的技术需求中,粤东地区表现出较大的需求量,其次依序是粤西、珠三角、粤北;在这些需求中,粤东的龙头企业带动最强,其次依序是粤西、珠三角、粤北;粤东地区的科研支持仍然为最强,其他3个区域无科研支持。
2.2.4不同区域对食品加工类技术的需求在对食品加工类技术需求中,粤东需求量最多,其次依序是粤西、珠三角、粤北;在这些需求中,粤东地区的龙头企业带动较强,其次依序是珠三角、粤西、粤北;粤东已有的科研支持最多,其次依序是粤西、粤北、珠三角。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一部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农业科技进步史,尤其在当代,农业的竞争实质是农业科技的竞争[2]。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向农业领域的加速渗透,一方面,现代农业科学的学科分化正在加速,农业科技日益得到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与其他学科不断融合,形成了许多新的学科交叉点和生长点,极大地拓宽了农业产业领域。与国内外先进科技水平相比,广东农业科技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存在着不小差距,例如科技创新机制欠完善、农业高新技术欠储备、产业关键技术欠突破、科技创新人才欠丰富和科技成果转化欠效率等[4],真正能运用到生产上的重大突破性科技成果还比较少,依靠科技创新增产的潜力仍很大。
3“十二五”时期广东优势现代农业技术需求的思考
“十二五”时期,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必须紧紧围绕广东优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科技需求,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提高农业科技管理效能,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推动和引领能力。
3.1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的调整
为适应优势现代农业发展得新趋势,广东需要大力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广东省农村科技“十二五”规划已提出了“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技术体系、推进生物农业产业和低碳农业产业发展和提高农村科技服务水平、农业从业者素质和完善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五大重点任务[4]。此外,农业科技要向优势农业的龙头企业倾斜,例如水果产业的龙头企业达53家,但目前获得科技立项的仅16家(表2),应加强产学研项目中对农业龙头企业的资助力度。
3.2科技投入向重点区域倾斜
广东省不同区域的优势农业各有特色,农业科技的投入应根据该地区的地方特色进行重点投入,使其特色农业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做大做强。而目前对一些地区的特色现代农业的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如粤西的种植业,粤西的养殖业,粤西的农业机械和珠三角的食品加工等。为了适应区域需求,广东省农村科技“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建设15个左右农业区域特点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培育3个以上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申报部级农业科技园区;培育和壮大200家以上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当地优势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4]。
3.3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方式的转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东农业生产经营将发生更为显著的变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方式的新变化,迫切需要根据不同主体的新需求,增强农业科技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目前,广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仍然薄弱,导致科技供给传输不下去,生产需求反馈不上来,技术成果的示范推广缺乏工作依托。广东农业科技进步水平要上一个新台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十二五”期间上升到58%以上(目前是5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进一步提高[4]。为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一是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网的能力建设,提升乡镇和区域性农技推广部门的业务素质;另外,要以基层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形成农民、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农技推广体系,促进农村科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与专业化,真正把农业科技服务送到田头。
现代农业技术篇2
关键词:现代农业经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近几年,农业技术推广得到专家与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充分显示其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作用,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1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
一般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包括3个层面,即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及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1.1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即以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为依据,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推广给农民,使农民能将新知识与新技能应用至农业生产过程中,达到增产的目的,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1]。技术指导是狭义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1.2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即在技术指导基础上,增加产前咨询指导及产后的销售服务,对农民的培训教育与组织农民经营均属于该范畴。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是对狭义农业技术推广的拓展深化[2]。教育是广义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1.3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指基于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作用下,通过多样化形式,使农业新成果、新信息扩散至三农中,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推动三农综合发展[3]。沟通与咨询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2现代农业经济中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2.1农业技术推广是传播科技成果的纽带科技成果的传播以农业技术推广为媒介,将农业技术扩散至农业生产中,指导农民农业生产。科技成果是农业专家与学者研究的成果,基于实践基础上得以归纳、总结和研发的农业成果。如何有效将农业科技成果传播至农业生产中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媒介,充分发挥着其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纽带作用。
2.2农业技术推广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目的在于转变现实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农民以农业科技成果为指导,优化农业种植技术与生产技术,以农村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为依据,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3农业技术推广有利于新科技成果的创造
若想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需求,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应以农业技术推广情况为依据,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新技术成果研发中的创造作用,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熟知农业技术推广情况、农业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农业发展状况,为研发新科技成果提供依据,保证农业科技成果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4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综合素质具有教育作用
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诸多农民仍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增加了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利用农业技术推广的教育作用,结合多样宣传方式,使农民接受并认可农业技术推广。
2.5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方针、***策等的制定具有参谋作用
基于农业技术推广作用下,农业技术推广员充分掌握了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存在问题及农业发展基本状况,为制定新的农业方针及农业***策提供依据,是农业科技成果再完善的基础,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
3小结
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保障。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纽带作用、促进作用、创造作用、教育作用和参谋作用,推动农业发展。
作者:蒋洪元 单位:云南省巧家县老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刘剑飞.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现代农业技术篇3
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的农业科学技术,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各级地方***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宣传,但现阶段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农技工作的有效开展,主要表现在:
1.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没有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服务网络,对人才的调配和资金的调拨没有形成制度,各级***府部门只注重对种子和化肥的监管,但对农业新技术不够重视,给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设置了无形的障碍。
1.2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能力较低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环境差、比较辛苦,农技推广人员不仅要经常跟农药化肥等化学品打交道,还要深入到田间地头经受风吹日晒,而且为了推广农业技术对于思想比较保守的农民朋友还得做思想***治工作,一些原来培养起来的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因工作或年龄原因有的离开了农技推广一线,而学历高、科技水平强的人才又不愿意搞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在留守的农技推广人员普遍专业知识不强,对在推广中遇到的专业问题无法合理解决,使农技推广工作无论是人才还是能力都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农技推广速度缓慢,服务质量低下。
2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策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农业科学技术在指导和服务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为优化我国农业结构、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作为农业生产重要支撑的农业科学技术必须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因此***府部门要积极运作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培养、加强新品种引进力度和加强示范引领,联合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服务,通过农技人员的推广和转化作用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促进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1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保障,能够为农业生产带来生机和活力,***府、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要积极联动,组成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要建立产品质量管理和***情监测运行机制以及产品加工和产品营销的指导服务体系,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法律法规,引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2.2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培养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他们的素质水平决定了技术和成果付诸生产实践的成败,***府应加大对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比如,严格执行农技推广人员持相关资格证书上岗的制度,定期对现有人员进行新技术培训或公派学习,引导和鼓励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参加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等,通过加强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再通过他们的推广和转化主导作用,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技术篇4
关键词:农机技术;现代农业;农村经济
1新时期先进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1.1降低劳动强度
大力推广农机技术对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农民能够娴熟应用农机技术,可推动农业发展实现机械化,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面对城镇化速度越来越快的发展现状,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可用劳动力大幅度减少,推广并引入农机技术,有利于新农村现代化农业体系全面建成。
1.2强化农业生产力
人力劳动相较机械设备远远不如,我国当前应用性较强的农机技术类型相对较多,如,经过现代先进技术改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对推动农田水利发展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农机的效率性与安全性更强,所以积极推广与广泛应用农机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还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生产风险,有利于帮助农民降低经济损失。
1.3改善环境污染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压力,不利于现代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先进农机技术的应用优势,可有效改善因传统农业技术造成的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农业生产要求,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实现良性发展,一定程度上还降低了农药给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的威胁。
2新时期推广先进农机技术的方法
2.1开拓推广资金来源渠道
在新时期推广先进农机技术方面,A市农村农业局通过开拓资金来源渠道的方式增加了大量推广经费。该农业局向当地***府申请了大量财***补贴,采取农村个体投资与集体投资等方式提高了农机技术推广经费投入,使得该村农机技术推广程度大幅度提升,为后期农业经济的提高与生活水平的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农业局利用通过多方渠道筹集到资金建立了农机技术专项扶持基金,针对学习农机技术与应用该技术开展农业活动的家庭给予补贴,如,农民购买600~900元的小型机械设备(小型割草机、多功能耕地机),专项扶持基金会补贴300~400元;购买大型农机设备(全自动青贮取料机、遥控履带式旋耕机、自走式多功能施肥开沟机),银行贷款利息会比正常贷款要少得多。农机技术的推广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转移农民就业,助推规模经营的发展以及提升农产品质量,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调查显示,机械化生产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其他多个环节有增产的效果,幅度一般在1%~15%之间。机械化生产可以使水稻插栽和收获2个环节节约110元/667m2,机播油菜比人工增产19.7kg/667m2,深度松土的小麦每667m2可增产9%[1]。
2.2加大推广人员培训力度
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是限制其接受与使用农机技术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先进农机技术推广质量,需要提升农民的文化程度,确保其对农机技术具备正确的认识,切实增强使用农机技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3强化农机农艺的协调性
B市农村农业局在推广先进农机技术方面采取了强化农机农艺协调性的方式,构建了面向所有下属县乡的农机技术推广网络,将该网络与农机技术培训机构相整合,形成了良好的农机农艺共同发展局面,对扩大农机推广范围与提高农民接受程度产生了积极影响。该农业局在保证农机农业良性互动的同时构建了多元化投入机制,在技术与资金方面为农民提供支持,此外还建立了农机农艺配套协作机制,针对先进农机技术推广成立专家小组,结合下属县乡农机化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推广方案,切实推动了农机技术与现代农业的有效对接。
3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方法
3.1创新农机技术推广方式
对先进农机技术推广方式进行创新是促进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根据农民实际需求构建用户档案,此举借助了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有利于促使有关部门进一步掌握农机化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农民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增强农机技术的针对性与应用性,提高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农民接受能力制定合理性较强的宣传推广方案,可以利用电视或广播等媒体渠道对农机技术、农业发展相关的信息进行宣传,促使农民对现代农业未来发展加深认知程度;为农民提供近距离服务,同时提升服务人员的素质水平,要求其真正走到农村基层中,了解农民对农机技术的需求情况、机械设备的维护与养护状况,秉承严肃认真的态度给予农民指导,确保农民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农机技术相关内容,为推动现代农业良好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2基于信息技术构建物联网
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时,可以借助并全面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构建有效性较强的物联网,改进当前农业生产模式,利用网络技术帮助农民获取农业发展相关信息,改善过去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能够有效节约农产品销售与运输所需的人力、物力、时间,有利于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收入,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是保证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为了给农民了解农机新技术提供新的渠道,并通过农业需求掌握相关的就业信息,可以建设农业贸易委员会、农业企业以及相关的信息和搜集机构,与农业研究所保持信息的密切联系,实时更新公司信息。多种渠道的信息平台可以加快农业的发展,搭建农机推广部门与广大农机户、农机专业服务以及农机大户等组织之间的交流平台可以加快信息的流动性[2]。
3.3制定合理的农作物灌溉计划
传统灌溉技术以人工操作为主,需要农民根据种植经验对农田进行浇灌,不仅无法准确掌控灌溉量,还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采用经由信息技术、自动技术、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改造的现代灌溉系统,可有效控制灌溉量、节约水资源、降低劳动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向农机化与精细化发展。
3.4针对农业生产全过程加强监控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需要大量人力资源,基本没有充足的条件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管与控制,无法保证播种质量与作物产量。为了推动现代农业实现进一步发展,需要重视各项先进技术与理念的应用优势,将其与农机设备有机融合,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采用网络化手段对农作物生长过程进行观测与管理,可以收集、分析、整理、保存有效数据,对促使农业发展加快生产机械化与管理精细化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农业技术篇5
首先,争取***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的学习国家关于农机技术推广和培训方面的法规和条例,将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和培训过程中所需要的经费纳入到地方***府的财***和年度预算中,坚决禁止培训资金用于他用的现象,为基层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其次,强化硬件建设,创建实践型的培训基地。积极的推广培训基地和科技示范区建设,为农民群众展示最实际的应用效果,通过不断强化硬件设备建设,让农民群众能够切实的学习到新技术和新方法,并且能够切实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后,强化技能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在农机技术培训过程中,要对农机技术人员业务方面的能力进行提升,并采取多种措施和渠道让农机技术人员学习到最为实用的先进技术。同时还需不断加强农机技术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明确其在农机工作中的重要性。
2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
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直接关系到***府部门在组织经济活动时的力量投入和体制建设等重大问题,而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又是由他的作用体现出来的,因此,我们需要准确的估计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国家和地方***府部门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夯实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在这些利好条件的促进之下,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耕种等得到了较大改善。在这种形势之下,为了切实保证农机安全生产,不断培养出技术过硬的农机设备操作人员和合格的农机驾驶人员,做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在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1农机技术培训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农村地区加强农机技术培训,是推动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最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农村地区开展农机技术培训,能够更好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同时由于农机技术得到了普及和应用,使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机械化耕作,增加了耕地的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从而使得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增强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加了粮食的产量。
2.2农机技术培训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机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群众对农机设备的操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大幅度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首先,农机技术培训直接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机大户通过培训,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农忙季节耕作的时间变短,农机设备出现故障的次数降低,农机户在使用过程就不会因为农机出现故障需要维修而浪费时间,农业劳作的效率明显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其次,农机技术培训能够实现农民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先进的农机操作技术和管理理念,降低了农机设备后期的维护费用,同时,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更有利于节约能源,降低损耗,以较低的成本支出换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极大的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同时,先进的机械和操作技术降低了农作物收获过程中的损失率,切实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3农机技术培训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
现代农业技术篇6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 概念 作用 现状 对策
一、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
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中应用,从而增加产品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活动。狭义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是技术指导。
2、广义的农业推广:是狭义推广的拓展和进步,其内涵既包括狭义推广的产中技术指导,又包括产前咨询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还包括教育培训农民和组织农民经营。广义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是教育。
3、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应用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采取培训、咨询、成果示范和物质服务等形式,将农业新成果、新消息,扩散普及应用到三农中去,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三农综合发展的一种专门活动。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是咨询与沟通。
二、农业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1、在科技成果传播中的纽带作用;
2、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的促进作用;
3、在新科技成果推广中的创造作用;
4、在提高农民素质教育中的教育作用;
5、在制定农业方针、***策和农业发展计划中的参谋作用,是农业科技成果质的再完善;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三、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1、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短缺,服务功能难以增强。由于地方财***和领导重视情况等多种原因,导致对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生产的服务性无法高效实现。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机构臃肿,设置分散;二是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三是年龄结构、知识层次都无法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四是队伍青黄不接,难以补充新鲜血液。农民素质偏低,应用科技难以普及。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科技意识差,不能主动接受和运用农业技术。
3、服务环节单一,推广效果难以提高。现行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不能很好的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结合,推广效果差。
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现代农业经济与科学技术应用密不可分,可我国农业科技研究开发、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科技投入的比例很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四、现代农业中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1、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创新推广体系运行机制。一是明确公益性职能,包括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病虫害、动物***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测,资源和环境的监测,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二是合理设置机构,按照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根据当地农业特色、森林资源、水利、财***等情况,因地制宜设置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三是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用的管理体制,改革用人机制,实行人员聘用制度,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推广队伍,完善考评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搞好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等。
2、促进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推行有效的技术推广服务方式。一是放活经营,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承担的农资供应、动物疾病诊疗以及产后加工、营销等服务,积极探索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二是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支持农业科研、教育、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实现推广形式多样化、推广内容全程化。
3、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支持力度,完善推广经费保障***策。一是保证供给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资金,地方各级财***对公益性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要给予保证,并纳入财***预算。二是统筹规划,在整合现有资产设施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条件。三是鼓励农业技术人员自主创业,对他们创建经营性技术服务实体,可以优惠使用乡镇推广机构的经营场地,并享受现行***策规定的有关税收优惠。
4、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法律法规,规范推广行为。制定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法律法规,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规范各类经营组织的行为,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信用制度,完善信用自律机制。
5、抓好科技示范,做好市场型农业技术推广试点工作。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推广面大的农业技术项目,***府必须加强引导,有目的、有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发展市场型农业技术推广的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引导一部分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科技推广型的农业企业过渡,按照市场化运作,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同时可以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用活生生的事实,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6、加强技术培训,努力使农民素质尽快适应现代农业推广的需要。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技术接受能力和运用农业技术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和平,孟俊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 2007;10
[2]闫敖宏.现阶段农技推广的特点及现状分析[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12
现代农业技术篇7
根据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我们认为,现代农业是具有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生产工具,先进科学管理和经营体系,资源高效利用,高经济效益,与环境和谐并可持续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商品型农业产业。对现代农业而言,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
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任务。现阶段,我国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走“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的路子,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只有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
(二)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只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才能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农业的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我国农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是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提升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资源环境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一些重大技术和关键领域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并且,随着良种推广补贴、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策措施和重大项目的实施,一大批农业实用技术广泛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连续稳定增长,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这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比如,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肥料、水、农药利用率只有30%―35%。农业科技重大突破性成果比较少,科技储备相对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能够运用到生产领域的新成果少;科研课题设置重复分散,农业科研效率不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水平,使之真正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进一步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不断提高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抓紧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按照“以需求定项目、以项目建平台、以平台促协作、以协作创机制、以机制建体系”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建设。搞好农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改革和改善科研机构内部管理,建立鼓励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二)加强农业重大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
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展农区土地生产力培养、节水高效农业、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畜禽健康养殖、重大动物***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主要农产品和生物质能源及产品无害化生产、农产品加工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研成果。力争在新品种培育、动物***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关键农业设施和主要生产环节农机装备的研发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大力实施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加强主导品种集成创新,加快产业核心技术中试、熟化和转化,促进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同时,加大对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激励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龙头企业开展自主创新。
(三)着力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合理设置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教学等单位的作用,鼓励科研、教学单位的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要引导和鼓励科研机构、教学单位、推广机构、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联合实施科技推广项目,形成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分工协作、形式多样、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探索科技成果推广的新模式,加大农业科技推广重大项目的实施力度,大力实施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沼气等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加强科技示范户的能力建设,形成以农业科研专家为技术源泉,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
(四)健全农业信息化建设
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科学化管理。通过电子信息网络对农业资源实现市场优化配置,实现农产品供应和产品需求的市场连接。加快信息技术研究成果和产品进入农业领域并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积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积极发展精准农业。加快农业应急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农业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预警水平。
三、结束语
现代农业技术篇8
关键词 现代高效节水农业;节水技术;研究进展
中***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199-01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作为用水大户,近年来农业用水量约占经济社会用水总量的62%,部分地区高达90%以上,农业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很大。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1]。该文阐述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节水农业进行展望。
1 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进展
传统的农业节水技术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现代节水高效农业技术是在传统节水技术上发展的。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高分子材料技术等技术的应用使现代节水技术更纯熟。
1.1 生物节水技术
生物节水技术种类繁多,包括利用生物技术培育节水抗旱作物及采用RDI调亏灌溉、ARDI分根区交替灌溉、PRD部分根干燥的以植物生理需水调控为基础的非充分灌溉技术等。这些节水技术既可明显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也可抗旱、杀虫防病,已在美国、加拿大、以色列、澳大利亚等推广应用,我国部分地区也有应用。这些技术在大量减少灌溉用水量、降低水分蒸腾时,并没有降低作物产量[2]。
1.2 农艺节水技术
农艺节水技术包括农田保水蓄水、合理节水耕作与栽培、适水种植、水肥耦合、抗旱作物品种选育、作物合理布局、培肥地力等技术,是利用耕作、覆盖措施和化学制剂进行调控,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3]。研究表明,采用合理耕作、水肥耦合、化学制剂调控等措施可节水30%。农艺节水技术具有保土保肥保温、调节田间小气候、灌水均匀、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等优点,可使作物增产20% 以上。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通过修建水库、池塘、水窖等水利工程,再结合深松深耕、以肥调水、合理控制作物群体种植密度等农艺措施,可确保作物的高产稳产,并保证作物的品质[3]。
1.3 工程节水技术
工程节水技术是结合了最新技术的一种节水技术,包括高分子技术、信息技术、现代高新科技等,以减少灌溉时出现的水量损失。工程节水技术就是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对传统技术和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创制出多功能、低能耗、智能化、环保化的节水灌溉系统,从而实现精量灌溉节水。为了减少农田输水系统水量损失,许多国家采用机械化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采用管网化的灌溉输水系统,将高分子材料应用于渠道防渗系统,研究出具有防渗、抗冻胀性能的复合衬砌的工程结构,开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土壤固化剂和固化土复合材料,并利用工程技术对雨水、污水、咸水、大气水等非常规水的开发利用。
1.4 水管理节水技术
水管理节水技术就是利用3S技术、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对作物进行水分监测与信息采集,对作物生长进行决策模拟,对农田信息实时采集,实现灌溉用水管理的现代化、高效化和自动化,满足对灌溉系统管理的灵活、精准和快捷的要求,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4]。利用水管理节水技术,在灌区采用多种水源进行灌溉,如利用经处理达标的工业废水灌溉、咸水淡化灌溉、收集雨水灌溉等,合理利用和配置灌区的土壤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最大限度地利用灌区的一切水资源,既满足作物对水的要求,也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2 对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展望
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是传统节水技术与高新技术结合的产物,具有多学科交叉、多技术融合渗透的特点,如涉及作物学、生物学、水利工程学、土壤学、材料学、遗传学、数学和化学等学科,利用水利、农艺、高分子材料、信息、计算机、化工、生物工程技术等多,以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在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中,借助土壤水动力学和植物生理学的理论、现代数学方法及计算模型等,通过对“土壤—植物—大气”中水分和养分转化过程的定量研究,制定符合农田情况的水肥调控机制,使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成为一门理论基础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严谨科学。
在今后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中,应对如作物高效用水与生理调控、作物需水信息采集与精准灌溉、农田水肥调控与作物高效节水栽培等前沿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并继续重点研究如田间节水灌溉、灌溉系统监控与调配、农艺节水、新型节水材料与产品、水源开发与高效利用等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关键技术,建立适合国情的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
3 参考文献
[1] 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EB/OL].(2012-12-15)[2013-07-08].http:///main/hhmh/zwgk/rdzz/4_37918/Default.shtml.
[2] 吴普特,冯浩,牛文全,等.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研发重点[J].中国工程科学,2007,9(2):12-18.
现代农业技术篇9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新技术
中***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063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领域也逐步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可以说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整体农业经济飞速增长,到目前为止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来说,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这一项工作是其中的关键组成内容,也是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化以及智能化的核心方式之一。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必不可少的核心环节。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经济效益,在农业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如何结合当前的新的形势,进一步做好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重中之重的历史任务。
1 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概念
农业机械化技术,即农业生产中所运用到的科学技术。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就有了一套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技术,而现代化农业机械的生产和应用却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现今不仅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糖料、茶叶等经济作物和林果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机械化水平也有了一定高度,农业机械化作业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旋律。尤其是规模农业的迅速发展,更提升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的地位,并促使现代农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离开农业机械化的农艺成果都只能是“水中月”,是落后的农艺。只有适应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农艺成果才能派得上用场,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不断的发展、科技飞速的进步,使得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也突飞猛进。而且飞速发展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也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产值,促进了乡镇的农业生产逐步走向技术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已初步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基本建成了属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这也体现出我国农业生产的先进水平。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改善农民的思想,提高其现代化农业的意识,对于培养农民的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多数要靠畜力和人力去劳动,这种落后的方式明显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业的增产以及增收。因此,要想实现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必须要做到高效、优质而且环保的基本特点。这才是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并且逐步实现知识化以及智能化的最终目的。
3 现代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探索
由于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所涉及到的专业技术不断在进步,涉及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但是目前来说,由于自身对特定空间及时间的要求,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侧重点不同,增加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在课程中的统一讲解难度。传统课程中的很多原则是被淘汰的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
由于当前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尤其是当前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涉及到形势以及***策这2方面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广泛,渠道越来越多,而且传播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
对在校大学生来说,对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课本上。因此,需要加大对学生实际机械化操作能力的培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 结束语
现如今,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正在快速前进,提高在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农业机械化的优秀人才显得格外重要。因此,重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教学方法,让学生热爱农业,对机械化新技术产生兴趣是仍需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光哲.龙井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因素及发展对策[J].农业机械,2009(07):58.
现代农业技术篇10
关键词物联网;现代农业;应用
中***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329-02
ResearchonApplicationofInternetofThingsTechnologyinModernAgriculture
YU Shuang-jie
(Yangling Jinghu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rstment Services Co.,Ltd.,Yangling Shaanxi 712100)
Abstract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was regarded as the third worl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he wor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 after computer and internet,which had become a necessary trend of the world information network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and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were explained.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agriculture was introduced,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Key wordsthe internet of things;modern agriculture;application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农业发展能力有了显著的增强,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就要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高度信息化、智能化以及网络化。物联网技术结合现代农业科技可以实现农产品的智能化培育,更好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方便快捷地追溯农产品以及农业生产信息等。农业作为民生的基础国家产业,其现代化发展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的强弱。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和科研中的引入与实际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支持。现代农业的物联网技术可以改变粗放的农业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业信息监测等方面[1-2]。该文对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化农业发展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述其可行性以及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1物联网的概念及体系结构
1.1物理网的概念及体系结构
物联网本身是针对特定管理对象的“有限网络”,是以实现控制和管理为目的,通过传感、识别器和网络将管理对象连接起来,实现信息感知、识别、情报处理、态势判断和决策执行等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3]。2009年,在无锡市发表的“感知中国”的重要讲话为我国物联网开发研究做出方向性指导,物联网基础被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物联网技术即是将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射频识别装置、基于光声电磁的传感器、3S技术、激光扫描器等)与物联网相结合,实现数据采集、融合、处理,并通过操作终端,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科学技术。其技术的简单含义便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核心仍然是互联网,借由互联网的技术基础得以延伸和扩展,其独特性在于其用户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技术是在已经发展起来的传感、识别、接入网、通讯网、互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基础上的信息集成、发展和全面提升。
1.2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物联网主要分为3个层次:第1层次为传感器网络,包括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条形码、传感器等设备在内的传感器网络,其作用是实现信息的感知、识别、筛选和采集;第2层次为信息传输网络,即信息通道,以实现远(近)距离信息的传输与共享;第3层次为信息应用网络,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数据的处理和反馈来提供人们所需的各种信息服务。物联网的3个层次使得其可以实现整个网络系统的信息感知,方便、快捷的信息传递以及有效的系统智能反馈处理。其系统结构如***1所示。
2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实际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领域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如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远程生产监控和遥感系统、食品的安全追溯系统等。通过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系统和信息存储系统可以分析总结出植物生长对外界温度、湿度、光照度、土壤肥沃度等的需求规律和数值范围,实现农产品生产的精准科学控制;通过智能分析和实时控制系统,能够准确地把握植物生长对环境因素各项指标的要求,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达到产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等。
2.1物联网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中国在精准农业方面已经取得了较高的水平,并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精准农业技术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的农业管理系统,其利用传感器以及监测技术来获得土地的必要数据,根据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之前的相互作用关系,做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对作物的投入和作业进行量化控制。物联网技术在精准农业上的具体应用途径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将作物生长信息进行资料采集,制成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田间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按照作物生长的具体条件,对资源的投入量进行量化控制,达到减少投入成本、提高单位产量、保护农业资源和维护农村环境质量的目的[4]。我国在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进行了一系列农业定量遥感试验。结果表明:示范区的农作物产量相对提高15%~20%,经济效益提高10%,设施成本降低10%,经济效益提高18%。精准农业在中国的发展可以采用以下2种模式:一是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农作物的生长决定因素(土壤类型、质地、pH值、有机质含量、地下水分布等)信息输入系统数据库,并构建接收各种定位动态数据的接口,实现农作物的定位定量施肥灌溉,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操作包产到户的农业高度集约化农区;二是将信息技术与现有农业机械设施相结合,将定位、定量灌溉、施肥、施药等生产密切结合,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精准农业生产技术,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2.2物联网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实际应用
在食品安全控制和追溯中引入物联网技术可以加大对农副产品从生产到流通整个流程的监管,降低食品安全隐患。2009年“金卡猪”正式出现在市场上,市民购买贴有“电子身份证”的猪肉时更放心。所谓的“金卡猪”便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采用RFID电子标签对生猪的饲养、防***灭菌、产品加工、食品流通等各个环节实行全面的信息监控,将每头猪的信息都储存在芯片中,制成电子耳标和体标。市民在购买猪肉时,只需要通过销售店中的电子读写器扫描条形码,便能查出猪肉的生产厂家、屠宰时间、检***时间、饲养场环境等详细信息,从而建立“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跟踪和可追溯系统,达到科学的全程化饲养监控、安全生产监控、市场化可追溯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生产目标。实践应用方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应用安全溯源系统,条码生成与打印以国际通用的EAN/UCC为编码基础,用户只需填入相关产地、地块等信息,即可自动生成条码并打印出来。2006年中国水产业推出鱼类产品智能防伪卡,实现水产品的全程质量跟踪管理[5]。2009年10月,江苏大闸蟹利用RFID信息追溯系统实现其产品的质量可追踪性、食品安全性以及食品质量的可验证保证系统。
2.3物联网在农业信息监测中的应用
信息除在精准农业中监测农作物的害虫、土壤的酸碱度和施肥状况等外,还包括从种子选择到病虫害防治,从幼苗培育到收割入库等方面。信息监测范围涵盖广义农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渔业等[6]。
3结语
物联网是全球未来四大技术产业之一,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未来农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物联网技术结合现代农业生产能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机械化和规范化。
4参考文献
[1] 马兴,王巍,韩洁,等.以物联网技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4):376-378.
[2] 文黎明,龙亚兰.物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54,56.
[3] 潘明,钟锋.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上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装备,2011(7):55-57.
[4] 李炳坤.加入世贸组织与农业发展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2002(1):14-20.
[5] 朱晓姝.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以广西玉林市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3):391-393.
[6] 杨玉建.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模式初探――以向阳坡生态园区为例[J].山东农业科学,2013(3):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