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10篇

农业技术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业呈现出了很大的进步。为了促进我国农业产业整体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脚步,我国必须进行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本文通过对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变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

传统农业技术;现代农业技术;转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将传统的农业技术向现代的农业技术的转变逐渐提上了日程,如何将传统的农业技术完美地融入到现代的农业技术中,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1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特点以及创新

1.1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

研究者通常将农业划分成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等不同形态。我国的原始农业是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初期之间产生的。我国的传统农业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它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形成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传统农业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因地制宜,从当时的技术水平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收益。当资本主义开始在我国萌芽时,传统的农业技术无法抵御来自工业社会的强烈冲击,这种冲击造成了我国将近300a的滞后。中华民国以后是现代农业的开始,但现代农业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算起的。

1.2我国农业技术的特点

1.2.1集约型土地利用方式

耕地的集约化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技术、资金以及劳动力,在减少每单位产品劳动耗费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单位面积产量。进行集约型的土地利用方式,要以不断进步的科技为前提[1]。

1.2.2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精耕细作体系起源于夏商周时期,是对我国传统农业内涵的一种概括,它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1.2.3以谷物种植为主的多种经营模式

我国的传统农业以谷物种植为主,并将种植与畜牧进行了充分的结合。

1.2.4因地制宜

我国传统农业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采取适应当地农业模式的方法进行种植,从而得到最大的产量。

1.3我国农业技术的创新

1.3.1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涵义

农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技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过程。从宏观的角度看,农业技术创新是一个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是由某些农业组织机构和其他相关机构联合建立而成的。这些机构之间是互相促进、联系的关系,它们一起在为农业技术的创新工作做出努力。

1.3.2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农业技术创新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农业技术进步的过程。我国的农业技术创新受到了农业发展过程中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的农业技术创新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如技术创新子系统相互作用性强、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等。

2如何完成从传统的农业技术向现代的农业技术的转变

2.1对传统农业技术的传承

在进行农业技术的创新时,要区分不同地区的民族特征和地理环境,我国的传统农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农业技术包含了该民族对当地社会条件以及自然环境的高度理解,因此在进行从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时,应该对传统农业技术进行一次良好的传承。我国的独特国情是进行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方向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2对传统农业技术的提升

传统农业的存在意义不容忽视,因此,对传统农业技术的提升是完成从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变的根本。从世界农业发展的经验中可以总结出,想要完成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生产必须使目标消费的追求数量转化成商业生产利润的最大数值,而不能继续停留在满足人们物质消费需求的层次上。

2.3对传统农业技术的改造

1964年,舒尔茨提出了传统农业改造理论。虽然我国的农业发展历程十分悠久,从客观角度来看,农业领域生产率低下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只能通过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创新来改善。对传统农业技术进行改造,就是要以农业技术的创新为核心,通过改善工业与农业之间的贸易关系,逐步建立农业与非农业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要根据我国的农业技术现状和农村的经济情况,建立一种多元复合型的农业技术结构,从而实现农业技术的现代化转变。我国的传统农业文明当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农业技术内涵。要完成从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需要对传统农业技术中的精华部分进行继承,对传统农业技术中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部分进行改造,通过这种小幅度的技术创新,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完美地融合起来,从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作者:成连香 吴述云 杨晓晖 彭杨 邹前锋 胡柏森 单位:江西省赣县江口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 江西省赣县田村镇人民***府 江西省赣县农业和粮食局

农业技术篇2

长江流经宜昌段后,沿荆江进入一个相对低缓的地带。其间河网密织、湖泊星罗棋布,形成了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湖泊型湿地景观。明清以来,迫于人口压力,人们对该湿地地区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开垦,使之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农业的发达地区。针对这片开垦地域农业面临的各方面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将国际上的“湿地”概念引入到对本地区农业的研究上,相继提出了要发展湿地农业的思想[1~5]。我们在完成中日技术合作“湖北省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综合开发计划”和湖北省“九五”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江汉平原涝渍地综合开发研究”的过程中,对江汉平原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对建立我国南方湿地农业技术体系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1“湿地农业”的提出

“湿地农业”的概念是在“湿地”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水(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是湿地的基本特征。国际上提出湿地的概念,主要是鉴于该类自然资源对调节自然环境和保护生物物种的绝对重要性,即所谓“大地之肾”的特点提出来的,其核心是要加强对湿地的保护[6~7]。但对我国江汉平原乃至长江流域来讲,近600年来,已有大片的湿地被开垦成了以水稻田为主的人工湿地,该湿地的主要功能已转变成农业经营的基础条件、生产农产品的功能上来。在该地区农业经营中,除要保护好依然存在的部分自然湿地、发挥湿地的生物和生态功能外,农业的经营本身还或多或少受到本区湿地特征的影响,如何根据其特点进行农业经营、处理好湿地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湿地农业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针对南方多雨的特点,在有效排水和农业利用上就创造了一套成功的方法,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着名的“桑基鱼塘”系统,在长江下游地区则有所谓“圩田”利用方式。而在长江中游的两湖平原,则是以湖垸形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占优势。而且这部分地区在我国农产品生产上的地位十分突出。相对于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干旱农业而言,我国南方湿地季风气候条件下湖泊湿地地区的湿地农业,还面临着一系列特有的问题与挑战。开展湿地农业研究意义十分重大[8~13]。

2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特点

在低湿地上之所以短期内发展了出色的农业,固然与人口压力密切相关,但也与其具有独特的优点息息相关。江汉平原地势平坦 本文来自 ,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土地肥沃;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宜于农作;交通发达,综合经济实力雄厚,湖北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大都位于江汉平原地区之内。但是在20世纪50~80年代期间,江汉湖泊数量和面积急剧减少,耕地面积骤增,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化。农业灾害,包括洪、涝、渍、干旱、病虫、冷热等日益严重,农业耕作和生活的设施水平与条件十分恶劣,农业的结构单一,劳动生产力与土地生产力徘徊不前,农业资源浪费严重,比较效益低下。形成了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基本背景[10,12]。江汉平原的湿地农业还具有一些具体特点。

2.1垸田特征

江汉平原湿地垦殖所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大量垸田的产生。所谓垸田,就是人为地由湖边向湖心通过建立堤坝、排干湖水,建立相应的水利设施,即所谓“围湖造田”形成的农田。最后在地貌上就自然形成了一个个由人工开挖形成的水系相对***的垸落。从大的方面来看,垸田由于开垦历史不同,所属各异,因而垸落与垸落之间形成各种人为的隔离和阻碍,道路和水系混乱,不利于农田作业以及灌溉、排水与行洪。每逢5~10年一遇的大雨,往往形成大面积内渍[1,14]。

垸田的另一特征是土壤长期接纳河流冲积物和湖渍物,因而表现为土体深厚、有机物丰富、土壤潜在肥力高但有效肥力低。由于其土地平整与水利设施大都不充分,因而排水不良。春季土壤升温慢,形成所谓“冷渍田”。此外,还有一部分低湖田表现为土壤粘粒成分含量高、土壤结构不良。从土壤营养上来看,该地区土壤严重缺磷和缺锌[4,15]。

2.2地貌和生态上的分异特征

江汉平原的农田多由湖泊开垦形成,在地貌和生态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王克林等在对洞庭湖湿地进行探讨时指出了洞庭湖区具有碟形盆地圈带状立体景观结构的特点。并将该湿地归纳成3个圈次,即1)内环敞水带;2)中环季节性淹没带;3)外环渍水性淹没带[2,8]。蔡述明等在江汉平原四湖地区监利新兴垸进行的研究阐明了四湖地区“湖垸同体”,从湖边到湖心可分为9种农业利用地貌类型的规律[4]。我们通过对典型碟形洼地——高场示范区的剖析,观察到一个没有彻底完成垦殖过程的低湖地在多个土壤特征上(地下水位、土壤剖面结构、土壤机械构成、土壤营养、土壤温度和综合土地质量)存在明显的梯级递变,因而其适宜的农业利用价值也是不同的。

2.3灾害加剧与生态脆弱化特征

由于本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特点,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率和程度日益加剧。主要灾害有洪灾、涝渍、干旱和病虫灾害等[16~18]。叶柏年等在分析湖北省旱涝发生情况时,论述了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灾害日益加重,如1980、1982、1983、1991、1993、1995、1996、1998年均为特大洪涝年,每年因洪涝使农田成灾面积均超过66.7万hm的标准,平均两年就遇一次,其中1991年农作物受灾174.97万hm,农业损失55亿元。80年代与50年代相比,旱灾面积增加1.28倍,涝渍面积增加1.67倍。

王学雷等对江汉平原的生态脆弱性进行过专题论述[19]。除上述以洪涝为主体形成的各种自然灾害外,江汉平原还面临严重的生态脆弱化问题。包括,1)耕地面积日减,人口骤增,土地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2)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物理结构劣化,生产性能下降;3)生物多样性下降,时有暴发性或毁灭性病虫害发生;4)水体面积减小,湖水水质下降,渔农矛盾日渐突出;5)农业内部结构单一,农业经营比较效益低,农业经济再生产难以完成;6)农业设施老化,基本建设严重落后,农民生活得不到应有保障,等等,应该说湿地地区的农业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3湿地农业技术体系探讨

局部性、季节性水环境恶 化是南方低湿地的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位于该地区的以湖泊为主体的自然湿地既是当地农业的重要环境,又在该地区整体的水资源调度和控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必须从整体上来认识南方低湿地区存在的各种问题,大力开展湿地农业技术研究(***1)。

附***

***1“湿地农业”构成***

3.1湿地农业关键技术的探讨

“九五”期间,我们对农业湿地中的主体——涝渍地合理开发利用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关键技术包括:

(1)涝渍地农业小区综合整治开发规划与实施研究建立了两个分别代表典型“湖积地”和“冲积地”的涝渍地改良综合开发示范区,在示范区的综合整治与开发规划中提出了以“单元水系”为基本单位整治涝渍地的观点,将农田基本建设作为整治涝渍地的先决手段。规划中还引入了日本区域排水规划的数理模型与土地分析的“数量化理论ⅰ”,实践证明上述两种方法对江汉平原湿地地区微地域特点的分析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还将高场示范区的开发模式总结为“农田整备 梯级开发”,岑河示范区的开发模式为“农田整备 优化模式”[22~24]。

(2)涝渍地排水改良技术

湿地农业中农田的排水是一项关键技术[25~27]。研究开发和引进了适合于湿地农业小区排水的数学模型以及农道、沟渠、土地平整的工程技术参数。深入探讨了农田涝渍相随的作用过程和主要作物棉花、大豆、油菜在关键生育期的排渍标准和涝渍排水综合控制指标[28]。

(3)涝渍地土壤肥力特征及改良技术

选择典型地域对近20年来大范围的江汉平原湿地农田土壤肥力动态演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采用土壤系统分类法,对涝渍地的土壤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找出了不同类型涝渍土壤的特征与利用方法。探讨了涝渍地土壤的分布与肥力演变规律。

(4)适生生物种质资源的发现、引进与鉴定

对多种水生经济植物莲藕、芡实等的适宜特性进行了鉴定。发掘并开发了新鱼种——月鳢,继续扩大了对适宜于湿地的早熟西、甜瓜品种的筛选,选出适合于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黄宝石”、甜瓜“丰甜1号”。引进筛选出“两优培九”和“丰两优1号”等品种作为湿地高产优质水稻换代“组合”。

(5)主要作物抗涝渍的机理及抗渍高产栽培

重点对水稻、油菜等作物不同抗(耐)性品种间差别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出一套本地区水稻的抗渍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认为栽培上应重点抓好品种筛选和育苗技术两个环节[29]。

(6)涝渍地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重点对涝渍地上易发生的稻飞虱、稻螟和纹枯病、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进行跟踪调查,以有效排水和节水灌溉为出发点,探讨了病虫草害综合防除策略。

(7)涝渍地生态环境异化评价及生态恢复技术

湿地环境异化程度在日益加重,环境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类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和不合理的利用。环境治理策略既要注重缓解环境压力,也要注意照顾当前经济发展,要做到二者的良性互动。

(8)涝渍地高效农业模式研究

湿地良好的土壤潜在肥力和充裕的光、温、水等自然资源为本地区农业的主体产品开发和农田多熟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自然条件[5,30~32]。以“麦—瓜—稻”模式为基础,面对新的农村形势,新创了4种高效农业模式。这4种模式是系统针对本地区爽水型高产水田、旱田、农牧肥结合以及保护地栽培方式分别形成的,在生产中已得到迅速推广。

3.2湿地农业综合开发典型模式探讨

湿地农业模式总体上可分成农田高效农业模式,农林间(混)作模式,水体养殖模式,种养加一体化模式和碟形地域梯级开发模式等5类。每一类有若干种形式的模式。主要模式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种:

(1)适宜于中小水面的分层混养模式;

(2)适宜于连片池塘的鱼、猪—禽复合混养模式;

(3)适宜于大中型水面的网箱养鱼与流水围栏精养模式;

(4)野生水生植物人工种植园模式;

(5)适宜于河滩湖滩季节性淹水带的耐渍经济植物模式;

(6)低湖田鱼—稻—藕共生模式;

(7)湖区生态公园观光农业模式;

(8)适宜于大面积低湖田的一季中稻模式;

(9)适宜于典型碟形洼地的梯级开发模式;

(10)适宜于高产爽水区的多种农田高效种植模式,包括:麦—瓜—豆—稻模式;油—瓜—稻模式;菜—甜瓜—杂交棉模式;大麦=玉米 绿豆—晚稻—畜禽模式。

优化模式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尤为显着[3,5,33~36]。

3.3湿地农业的若干技术难题

纵观江汉平原过去几十年来的研究,湿地农业的技术研究多集中在点、区或者局部技术环节上,成绩很大但有所偏颇。今后应加强如下重大关键问题的研究。

(1)关于湿地农作区国土综合整治,即生产、泄洪和湖区水面面积的合理比例及其规划建设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湖泊面积还在继续减少,减少的部分主要用来作渔业养殖用。与低湖农田的利用方式相比,渔业养殖兼顾了蓄水、生产和调节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功能,生态与经济效益显着,因而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但江汉平原全域内土地面积如何在生产、泄洪和湖区水面之间分配出一个合理的比例,并通过具体地规划、布局(该布局还应该与相关的水利、农业设施相匹配),是今后湿地农业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应该学习日本“土地改良区”的做法,大范围统一规划,整体分区建设;通过立法, 本文来自 ,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集中来自于国家、地方和农业经营者的有效投资;规划与建设必须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开发、保护的有机结合。

(2)关于拳头产业的选择与培育。要在减轻涝渍为害的同时,充分发挥湿地地区多水与土地肥沃的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建立相应的优质、名牌商品基地。而这一方面恰好是江汉平原湿地农业过去的薄弱环节。具体来讲,需水较多的水稻、油菜,水生动物(鱼、鸭、鹅等)养殖,水生经济植物产品是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潜在优势,但一直以来未形成相应的产业和产品优势,今后应重点研究其从基地化生产到加工、包装和销售一体化的技术,形成湿地农业的特色。

(3)关于恢复优美环境与确保食物安全。江汉平原的地理特点决定了该地区各种用水可能在不同区域之间产生多次循环使用,而且人畜饮水、农业灌溉用水与生活排水之间极易相互混杂。以水作媒介,农药、化肥及有机污染物容易得到迅速传播与分布,从而导致对环境的大面积污染,进而导致对农产品的污染。在江汉平原这个传统的农业集约区和国家农产品生产基地,如何保证农村广大土地以及农产品免遭污染,改善农业从业者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将是今后湿地农业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难点。

【参考文献】

[1]陈世俭,蔡述明,罗志强.生态工程在湖垸湿地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6(3):253~258.

[2]王克林.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功能退化与避洪、耐涝高效农业建设[j].热带地理,1999,19(2): 130~136.

[3]孟宪民,崔保山,邓伟,等.松嫩流域特大洪灾的醒示:湿地功能的再认识[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1):14~20.

[4]蔡述明,王学雷,黄进良,等.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区域开发与持续农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5]黄jǐng@①,雷海章,黄智敏.论我国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3):34~36.

[6]吕宪国,黄锡畴.我国湿地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1998,18(4):293~299.

[7]朱建国,姜文来,李应中.我国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4):50~53.

[8]王克林,刘新平.洞庭湖湿地抗逆型农业开发模式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5,(3):18~22.

[9]李晓青,程伟民,谢炳庚.江南丘陵稻田湿地景观生态系统功能与效益研究——以攸县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1995,6(su.):112~118.

[10]金伯欣,邓兆仁,李新民.江汉湖群综合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1]徐琪.湿地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调节[j].生态学杂志.1989,8(3):8~13.

[12]黄进良.洞庭湖湿地的面积变化与演替[j].地理研究,1999,18(3):297~304.

[13]丁疆华,温琰茂,舒强,等.鄱阳湖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与开发,1999,14(3):42~44.

[14]李劲峰,李蓉蓉,李仁东.四湖地区湖泊水域萎缩及其洪涝灾害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2):265~268.

[15]向万胜,古汉虎.湖北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湿地农田土壤的养分状况及主要障碍因子[j].土壤通报,1997,28(3):119~120.

[16]叶柏年,陈正洪.湖北省旱涝若干问题及其防灾减灾对策[j].气象科技,1998,(3):12~16.

[17]傅云新,邓先瑞.江汉平原旱涝时空分布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6(4):379~383.

[18]金卫斌,雷慰慈.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涝灾害与生态减灾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11(3):38~41.

[19]王学雷.江汉平原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估与生态恢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35(2):237~240.

[20]王洋,齐晓宁.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低湿耕地整治及综合开发模式[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16:105~107.

[21]张明祥,严承高,王建春,等.中国湿地资源的退化及其原因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01,(3):23~26.

[22]高绣纺,李方敏,谢红.日本的农村整备事业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特刊),15:112~116.

[23]黄永平,田小海.数量化理论ⅰ在农地分级中的应用[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9,19(2):148~153.

[24]朱建强,潘传柏,章贤东,等.中日专项技术合作项目岑河示范区排水规划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特刊),15:69~77.

[25]刘祖贵,郭国双.渍害稻田合理排灌技术的研究[j].灌溉排水,1994,13(3):1~6.

[26]李振华,管光生.改造湖区低产田的研究[j].灌溉排水,1996,15(4):38~40.

[27]朱建强,欧光华,黄发新.四湖流域农田排水有关问题研究[j].灌溉排水,2002,21(3):39~43.

[28]朱建强,张文英,潘传柏,等.几种作物对涝渍胁迫的敏感性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2000,19(3):42~46.

[29]田小海,龚信文,工藤哲夫.水稻在涝渍条件下的产量形成试验初报[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20(4):289~291.

[30]黄智敏,田小海,鄢圣芝.四湖涝渍地区主要种植制度的气候评价[j].湖北气象,2000,(2):18~20.

[31]江苏省种植制度研究课题组.江苏沿江经济发达区高产高效持续多熟种植制度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97,(1):1~4.

[32]李晓储,刘贵阳,黄利斌,等.扬州市珙江低湿江滩地林农复合构建模式早期经济效益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01,28(5):6~10.

[33]邓德源,李开伦,向德楷.湿地资源开发模式[j].自然资源,1991,(5):18~20.

[34]王缨,周明全,夏昌锐,等.稻田高效间作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5,28(1):61~68.

农业技术篇3

市场化与经济增长成果的分享:来自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微观证据章元 万广华 (18)

农户种植业决策中的外部性研究杨志武 钟甫宁 (27)

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研究:基于省级层面的测度、发现与解释方鸿 (34)

中国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估计及影响因素分析汪浩瀚 唐绍祥 (42)

失业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意愿实证分析——以四川省为例杨锦秀 石川 吴燕丽 (49)

基于农民满意度的我国惠农***策实施绩效评估——以湖南、湖北、江西、四川、河南省为例王良健 罗凤 (56)

工作成效、收入与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主观幸福感分析刘晓艳 王位山 (64)

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绩效评价王亚静 毕于运 唐华俊 (71)

精饲料流通最优化研究——基于空间均衡模型和GIS网络分析梁书民 (80)

我国农产品反倾销联动机制及其运作模式研究——基于浙江的实证分析马述忠 方琛超 (88)

中国多元化农业投资的宏观绩效及协同效应研究冉光和 王建洪 (98)

产业地理集聚对产业成长的影响——基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实证分析秦建*** 武拉平 闫逢柱 (104)

中国社会保障财***支出最优规模研究:基于财***的可持续性视角王增文 (111)

对重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的几点思考孔祥智 付景远 (118)

加速农业技术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张广胜 周静 翟印礼 葛立群 (123)

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研讨会纪要刘秀梅 (127)

2010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F0004)

中美豆类产品国际贸易中的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关系分析朱信凯 吕捷 黄娟 (4)

种子流通企业社会资本对其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150家县(市)级种子流通企业为例李艳*** (15)

农区与半农半牧区土地流转意愿比较分析——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薛凤蕊 乔光华 侯安宏 (24)

我国农业信贷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基于19782007年31个省份的Panel Data分析裴辉儒 (31)

农业财***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兼论农业科研投资的作用与效果王建明 (41)

服务业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关系研究魏君英 (50)

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张占贞 王兆君 (56)

基于神经网络的农产品物流需求预测研究王新利 赵琨 (62)

基于SFA的中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分析田伟 李明贤 谭朵朵 (69)

种稻大户稻作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8县(区)619户种稻大户的调研翁贞林 朱红根 张月水 丁文斌 (76)

农户采纳稻米质量安全技术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基于黑龙江省稻米主产区325户稻农的实证分析陈凤霞 吕杰 (84)

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研究——基于三聚氰胺事件下南京消费者的调查周应恒 卓佳 (89)

消费者对生鲜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搜寻行为的实证分析——基于上海市生鲜食品消费的调查张莉侠 刘刚 (97)

粮食主产区培育农民期货合作组织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吉林省梨树县为例吕东辉 张郁 张颖 (104)

农民合作组织成员投资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刘宇翔 (110)

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重绩效”评价模式研究赵佳荣 (119)

关于召开农业科技进步测算方法研讨会的预备通知 (F0003)

不确定状态下的农户预防性储蓄行为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林坚 周菲 黄斯涵 (4)

农户兼业行为及其原因探析郝海广 李秀彬 辛良杰 田玉*** (14)

物价变化、贫困度量与我国农村贫困线调整方法研究朱晶 王***英 (22)

农民主动接触、需求偏好表达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改进涂圣伟 (32)

非农就业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实证分析:配置效应、兼业效应与投资效应——基于2005年江西省农户调研数据李明艳 陈利根 石晓平 (41)

农民夫妻非农就业决策的微观基础——以山东省肥城市为例汪伟 (52)

农民工个体因素对就业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金融危机影响下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李后建 卞小娇 尹希果 (62)

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行为的决定因素分析高芸 张丞 (71)

我国烤烟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袁庆禄 蒋中一 (79)

1990-2007年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郝利 韩孟华 周连第 (89)

我国粮食产量预测的时间序列模型与应用研究孙东升 梁仕莹 (97)

能源紧张情况下的低碳农业发展问题分析漆雁斌 毛婷婷 殷凌霄 (106)

粮食品种产量波动对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研究何蒲明 黎东升 王雅鹏 (116)

“双重有限约束”下的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柏振忠 王红玲 (121)

2010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F000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陷阱:动态模型与解释程名望 史清华 (4)

教育、预期工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决策——基于一组来自东莞的数据蒯鹏州 (12)

财***支粮***策、粮食产出稳定性及其影响研究——基于湖南省的统计数据罗光强 谭江林 (20)

谁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机会识别更具影响力:强连带还是弱连带黄洁 蔡根女 买忆媛 (28)

科研人员农业技术推广参与度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四川省的实证曾维忠 陈秀兰 (36)

家庭特征对农户贫困的影响:基于西海固分户调查数据的分析杨国涛 东梅 张会萍 (42)

气候变化与农户农业生产行为演变——以四川省什邡市农户秸秆利用行为为例廖薇 (49)

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市为例谢勇 徐倩 (57)

四川省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水平研究熊吉峰 (63)

中小企业发展地区性差异与基础设施和***府服务的典型相关分析潘江 (70)

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发展替代能源研究——基于滇西北的问卷调查乔召旗 (78)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可持续性分析——基于陕西省眉县的实证研究韩洪云 史中美 (85)

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李晔 郭三*** 刘斌 胡翠翠 (92)

补贴***策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2004-2007年分省数据的实证分析陈慧萍 武拉平 王玉斌 (100)

农民视角的食用菌生产信息获取与相关决策行为分析卢敏 李玉 张俊彪 (107)

农户垂直协作的意愿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肉鸡行业的调查数据孙艳华 应瑞瑶 刘湘辉 (114)

种粮大户水稻播种面积优化问题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619户样本数据周波 (120)

“未来二十年食品经济领域最受人关注的研究课题”国际研讨会综述李莹 周东旭 (127)

关于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征文的启事 (F0004)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推进抑或效率驱动——一项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行业比较研究李谷成 冯中朝 (4)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价格影响的研究阙树玉 王升 (15)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县域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研究杨春 陆文聪 (24)

关系合约与农产品供给质量安全:数理模型及其推论吴晨 王厚俊 (30)

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动态分析储雪玲 卫龙宝 (37)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户农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成渝地区42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李启宇 张文秀 (47)

中药材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徽省中药饮片企业的实证研究丰志培 常向阳 (55)

农业上市公司治理效率及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王怀明 史晓明 (64)

农业类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实证研究——基于48家农业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分析刘子旭 耿晓媛 (71)

基于门限协整的猪粮价格关系研究徐小华 吴仁水 (78)

北京市山区板栗产业循环农业模式效益综合评价王瑞波 兰彦平 周连第 (85)

进口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影响分析宋聚国 刘艺卓 (91)

美国次贷危机下中国蔬菜出口:形势、格局及对策分析徐家鹏 李崇光 (98)

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张永辉 王征兵 (106)

基于AHP方法分析奶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路径选择——以呼和浩特市奶业为例姜冬梅 申倩 申荣 (11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张一弓 王云平 俞贺楠 杨正沛 (120)

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一点认识袁士畴 (127)

关于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征文的启事 (F0004)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30年发展与改革:***策评估和建议黄季焜 胡瑞法 智华勇 (4)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和变化趋势黄祖辉 王鑫鑫 宋海英 (11)

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基于“与粮争地”的视角吴方卫 沈亚芳 张锦华 许庆 (21)

农家粮食储备:从自我防范到社会保障——来自长三角15村20年的实证史清华 徐翠萍 (30)

玉米、豆粕与饲料市场的价格联系郭新宇 李德发 司伟 (38)

敏感性-概率交叉分析法在农业上市公司投资风险分析中的应用瞿翔 (43)

中国畜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分析余鲁 (48)

异质性劳动力转移假说的理论分析及其中国的实证检验:1996-2006何帆 任保平 (58)

农户农业服务渠道选择行为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孙剑 黄宗煌 (67)

投资视角下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消费结构实证分析杨雪 于冷 (74)

收入、健康与资本回报对农户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王宇 (81)

“一事一议”制度与村级公共投资:基于对118位村书记调查的经验分析周密 张广胜 (88)

农户收入结构对农户投资的影响问题研究王建洪 冉光和 孟坤 (92)

WUA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互配合的效果评价——基于DID模型分析张兵 左平桂 (98)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王建明 (103)

农业技术篇4

农业技术进步水平测算是实证检验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科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基础上的索洛余值法测算广东省农业技术进步水平。1928年,柯布(Cobb)和道格拉斯(Dauglas)在研究中指出生产活动中的主要贡献要素是资本和劳动,即Y=AKαLβ,其中Y为产出,K、L分别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α、β分别表示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A为效率系数,反映广义的技术进步水平。1957年索洛对C-D生产函数进行了改进,假设A为时间t的函数且A(t)=A0eεt,则C-D生产函数变为。

(一)测算模型与变量设定鉴于土地要素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将上述模型的函数形式设定为。结合广东省农业发展实际,对相关变量的确定如下:(1)农业总产出,直接选取《广东省统计年鉴》中农业总产值的原始数据。(2)农业的资本耗费,采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作为衡量指标。(3)劳动力耗费,经济学中常用劳动者工资、劳动时间或劳动人数等统计指标衡量(李子彪,2006),若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计算时采用农业生产实际投入的劳动力数量较为合适,但因缺乏相关统计资料,借鉴周端明(2009)的做法,选择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作为计量指标。(4)土地耗费,考虑到广东省农村土地撂荒的普遍性,采用农作物播种面积代替常用的耕地面积变量。采取同样做法的有全炯振(2009)[12]、赵芝俊等(2006)[13]。

(二)参数估计本文选取广东省1982-2011三十年的统计数据拟合生产函数,测算出各投入要素的参数。为避免多种共线性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则有α+β+γ=1,生产函数式(4)可变为。由表2可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达到了0.941499,同时方程本身和各参数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另外异方差和自相关检验均能通过,模型的解释能力强,可用来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由上述结论可知,1982年至2012年间,广东省农业资本投入的弹性系数α=0.3517,土地投入的弹性系数γ=0.25,劳动力投入的弹性系数β=1-α-γ=0.3983。即资本投入、土地投入及劳动力投入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分别增加约0.35%、0.25%和0.40%。可以看到弹性系数最大的是劳动力投入,意味着目前广东省农业产出相对更依赖于人力资本的增加,属于典型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某些省份相比②,资本投入与劳动力投入的弹性系数相差不大,可粗略认为目前广东省农业发展处于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金密集型的过渡期。

(三)广东省农业技术水平测算结果及分析根据上文所得参数估计结果,结合(5)式,对广东省1982-2012年农业技术进步水平进行测算。可以看到,30年间广东省农业技术进步增长率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甚至有些年份出现负值(***1)。这一方面与广东省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总值波动较大不无关联;另一方面,所测算的农业技术进步为广义全要素生产率(TFP),不仅包括科技进步本身,还受资源配置效率和其他随机因素的影响。如1992年,资本投入增长率达到153.51%,而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仅为12.57%,出现了投入多而有效产出少的情况。在剔除生产要素投入之后,农业技术进步水平不可避免地出现负值,但这并不能说明农业科技进步对广东省农业经济增长没有发挥积极作用。1998年以后,农业技术进步水平的波动幅度开始趋缓,自2007年基本保持着向上趋势,说明资金配置效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观,但这需要更多数据支持。

二、实证检验

(一)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金融发展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金融资产规模相对于国民经济财富的扩展。对于金融发展水平的衡量,考虑到目前广东省农村金融结构相对简单及数据的可得性,拟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两个维度进行考量。金融发展规模指标方面,鉴于广东省农村金融以存贷业务为主,结合一般做法,选择农村存贷款余额之和与农业GDP之比为金融发展规模的衡量指标。但因1990年前后乡镇企业贷款余额的统计口径明显不同,而1995年后统计年鉴重新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进行了划分,导致城乡居民储蓄存贷款余额与研究所需数据口径相差太大,故而采用农业存款余额和农业贷款余额替代农村存贷款以反映农村金融状况。金融发展效率指标方面,参考王志强、孙刚(2003)的做法,选用农业贷款与农业存款之比作为衡量农村金融发展的效率指标[14]。采用这一指标还基于以下考虑:首先,农村金融发展的目的是服务农村实体经济,这一比值越大,越能反映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其次,该指标可以衡量农村金融机构将存款转化为贷款的能力,显示农村金融机构对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农村资金外流状况。农业科技进步方面,直接选取上面测算出的广东省农业技术进步增长率为实证变量。以上三个变量分别用RGM、RXL和TFP表示。由于银行资金来源项目自2011年起使用新的分类,广东省统计年鉴不再提供农业存贷款余额等相关数据指标,故截取1983-2010年度样本数据,样本数据均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及《广东省农村统计年鉴》。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变化趋势如表3和***2所示。在这里主要对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标和效率指标进行分析,由表3和***2可看到:(1)农业存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尽管在个别年份有所下降,但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尤其在1992年之后上升速度明显加快。截止2010年末,该比值达到0.67,相比1982年增长近1.5倍,说明广东农村金融资产比例不断提升,农村金融规模不断扩大。(2)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的变动趋势:1998年以前,农业贷款占农业存款的比值呈现较***动,在1983年达最大值后,1994年降至最低点。这是因为1983年农村经济体制率先改革,众多资金流向农村;但随着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转向城市,农业贷款占比急剧下降,且在1998-2000年间出现大幅度回落。大量资金流向城市,农户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3)2006年广东省开始逐步推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改革,但从***2可以看出,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持续下降趋势并未因此明显改善,相反,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标出现了近10年来少有的大幅度波动,这意味着目前新型金融机构改革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二)单位根检验由于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往往都是非平稳的,若直接将其引入模型进行经典线性估计,很可能出现伪回归现象,因此,有必要先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Eviews5.1进行ADF检验,各变量的检验结果见表4。从表4的检验结果可看出,原有时间序列数据的ADF检验值均大于5%的临界值,即三组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非平稳的,而对其取一阶差分后,序列D(TFP)、D(RGM)以及D(RXL)的ADF值都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表现为平稳序列。换言之,原有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的I(1)序列,故可进一步检验三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三)协整检验由于上述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I(1)序列,因此可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来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法是一种基于VAR模型的检验方法,在检验之前需要确定VAR模型结构,而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滞后阶数的确定,运用赤池信息准则(AIC)和施瓦茨准则(SC)进行选择,同时基于数据生成过程特征,选择带有截距项并带有趋势项的VAR模型,具体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结果显示,无论是AIC还是SC甚至其他如LR统计量等,均认为滞后阶数为1的VAR模型即VAR(1)模型较为合理。另外通过单位根检验对VAR(1)模型的稳定性检验结果显示,全部根的倒数都位于单位圆曲线内(***3),即VAR(1)模型是稳定的。协整检验模型的滞后期等于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减1,故确定为0。表6为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对协整均衡向量进行标准化后,可写出三个变量的协整方程如下:TFP=0.421947RGM-0.188170RXL(9)方程(9)表明1982-2010年上述三个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可以发现1982-2010年农村金融融发展规模与农业技术进步正相关,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业技术进步存在反向作用关系。亦可看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取值每增加1%,农业技术进步会同向变动0.42个百分点;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取值增加1个单位,农业技术进步会下降0.19个百分点。另外进一步对TFP与RGM、TFP与RXL两两分别进行协整检验,同样发现它们之间也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广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技术进步间确实保持稳定的均衡关系。

(四)VEC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上面的分析给出了VAR(1)模型中的三个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协整关系的结论,但这种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如何调整,需通过建立VEC模型进一步探讨。根据AIC、SC准则,确定VEC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1,所得VEC模型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以看到,VEC模型中TFP与RXL的误差修正项分别为-0.555930和0.962618,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说明系统内变量间如果在短期内出现正向非均衡状态,RXL会同向修正而TFP会出现反向修正,相比而言,RXL的修正幅度较大,即长期稳定关系对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调节效应分别为55.59%和96.26%。

(五)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了广东省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明朗,因此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验证变量间的因果联系。格兰杰因果关系实质上是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项对另一变量是否有预测作用,也即如果一个变量受到其他变量的滞后项影响,就称这两个变量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对各变量进行一阶差分以满足格兰杰因果检验所要求的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由表8的检验结果可看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农业技术进步是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Granger原因,而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均不是农业技术进步的Granger原因。

三、结论与启示

农业技术篇5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传播;作用

进行农业技术传播对于我国各地区农业发展能够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通过结合各地区客观条件及其传播接受者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相应的传播方式,以提高农业技术传播的质量,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增强。在我国大力提倡振兴农业的背景下,加大对农业技术传播的重视程度,能够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更具有效性,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现阶段,我国各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目标,但是其中还是呈现出了一些负面问题,比如;推广部门的构建不规范,没有具体明确所推广的内容和方式,使得实际的推广信息缺乏有效性;并且在推广部门中还呈现出一项职位多人担任的现象,这样势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更有只注重专业理念推广而轻视技术推广的情况,使得具体的技术推广难以有效开展,如果所推广的信息没有从现实角度出发,就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从而妨碍了推广工作按计划开展;在进行专业理论探讨时也没有与技术推广相融合,使得专业理论研究工作的片面性。这样的状态需要在短期内得到彻底改善。

二、农业技术传播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1.传播源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启发性

据相关资料表明,传播源所具备的特点包括以下点:具有强而有力的权威性、亲和力、吸引力并且具有能动性,传播源具有真实性、可靠性。结合多年的推广工作经验进一步明确了传播原的这些明显特点。从目前我国各地区农业发展情况来看,能够充分了解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所体现的保障性作用。所以,作为国家***府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必须要有高度的职业素养、表达能力,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推广的效果。例如,在四十几年前,我国在推广杂交水稻时,***府部门将这种技术归属到了粮食项目发展的方法中,从各地区***府部门对推广杂交水稻方法落实中,能够发现各地区***府部门既是技术推广的倡导者,又是技术传播的核心成员。也能够了解***府部门所进行的农业技术传播,具有明显的权威性特点。而由***府部门进行的技术传播也对杂交水稻的推广起到了推动性作用。当年的推广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都深入到各地区农田现场进行规范性指导,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工作人员都代表了各地区***府部门,同时以农业技术传播者,通过运用多种方法建立与传播接受者的良好关系,以确保传播内容的可靠性,这样的方式也具有上述过程中传播源所具有的特点。与此同时,***府的***网站和平台也在某种程度上扮演者杂交水稻推广的传播渠道,这一系列的***策实施使得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发展和传播。在对一些农户的调查问卷中可以分析得出,大多数农户对新技术的获得来源、信息判断及技术培训等一些相关传播过程中,对村干部和***府机构的农业技术人员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信任性,这一调查结果也直接说明了传播源对于相关农业技术推广过程具有重要的启发性。

2.传播信息研究主要结果对技术推广的启发性

在进行具体的技术传播前,必须要充分分析传播内容,并且要保证传播内容要呈现以下优势;传播内容言简意赅、并且其中内容的条理性能够使受众更加有效地掌握,而具备现实意义的内容也能够使受众更容易理解,使受众对其中的重要内容掌握的更充分,而被多次提到的重要内容能够提高传播质量,但是如果要反复性提到同样的内容就导致事倍功半的后果,而重要内容要由视觉、听觉等的真切感受会更好的增强印象。以上的农业技术传播研究成果能够为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提供可靠依据,进而增强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3.对传播接受者的研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启发性

在农业技术传播前必须要充分明确传播接受者的实际情况,才能实现良好的技术传播,进而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目标。在进行具体的传播时,必须考虑到传播接受者不同的领悟能力及其不同的实际情况。由于传播接受者本身条件会影响其对农业技术的掌握情况,也影响农业技术传播的成效。那么在正式開展农业技术传播前,要通过各种办法了解传播接受者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传播源,有效拉近与传播接受者之间的距离,规划和设置对于传播接受者来说易懂的技术信息,以此建立具有现实意义的推广部门及其推广方式,提高传播接受者的信心和积极性,进而实现良好的推广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模式的深入,各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在取得一定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问题,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去处理。因为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必须要体现规范化、标准化,所以就需要加大对农业技术传播的重视程度,同时要充分结合农业技术传播本身的客观条件,建立相应的农业技术推广措施,同时还要充分意识到始终依照科学技术进行专业研究的现实意义,以此来增强各地区农业技术实力。

参考文献: 

[1] 谈存峰.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农业生产率增长——基于甘肃省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06). 

农业技术篇6

【关键词】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支出;费用化;资本化;会计处理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知识要素和知识产业的创新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从系统观来看,知识经济系统中的第一推动力是科技创新。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培育自己的世界品牌。而创新的能力和储备与研究开发的投入息息相关。?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合理使用是农业企业一项重要经营管理决策,它关系到农业企业长期、持续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随着研究开发支出的大幅度增长,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

一、农业企业研究开发过程的介绍

农业企业的研究开发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技术引进,自主研发(内部研发)、合作研发。与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相比较,国内农业企业还没有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整体上自主创新的能力薄弱。较多农业企业处于对外部的依赖,内部研究开发支出较低。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我国农业企业逐步实现研究与开发支出内部化,研究开发的支出必然增大。

二、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活动的特征

研发活动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具有投资活动的一般特性,?即时间性和风险性。农业技术研发活动又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比一般投资活动更大的不确定性

虽然风险是投资活动的一般特性,?但由于研发活动是建立在新的科学知识或技术原理基础上的高度激烈的商品和技术竞争,?只有在研发成果可以转化为商品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收益,?因此,?研发活动具有的不确定性远远大于其他的投资活动。研发活动的风险主要包括:(1)技术风险。由于受技术规律、技术垄断、产品标准化等方面的限制,?研发成果不可预测,有失败的可能性。(2)经营风险。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瞬息万变,农业企业的管理者在确定研发活动的发展方向时出现失误、资金渠道不顺畅、技术骨干离职等因素,?都会导致研发活动半途而废而无功而返。(3)行业风险。如果同行业竞争者的研发活动领先于农业企业,或者农业企业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工作不到位,则意味着农业企业竞争的失败。(4)环境风险。如社会意识形态、法律及生态环境、国家***策、重大***治事件等,都会给农业企业的研发活动带来风险。

(二)?计量困难

知识的投入具有明显的特殊性,知识的创造和投入并不一定代表与经济相关的知识存量的增加。这是因为:(1)研发成果转化为真实的生产力需要时间,有的甚至经过数年才能取得正的现金流量;(2)知识本身就是无形的、难以量化的,从而也是难以计量的;(3)新知识的投入有可能导致原有知识存量中的部分知识陈旧过时甚至失效。这就使得知识的累计投入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的关系。因此,对农业企业而言,?研发活动的确认和计量具有很大的弹性。

三、对新会计准则中研究和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变化的评价及其影响分析

旧的会计准则要求研究与开发支出全部费用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新的会计准则要求对研究与开发支出区分研究支出与开发支出,在“研发支出”中分“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进行明晰核算。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现的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在一定条件下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做法与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一致,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

有条件的资本化本身比单一的费用化或是单一的资本化更合理,这对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将产生积极影响。

(一)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是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研究活动是一种初步的探索性工作,是一个基础阶段,能否带来经济效益非常不确定,而且受益对象不明显,而开发活动是将研究成果付诸于实践,比研究阶段更进一步,带来经济效益的确定性高,所以将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在开发成功时进行将其资本化,不成功还是进行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这比单一的费用化或单一的资本化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二)更好地协调谨慎性与相关性原则

单一的费用化能很好地遵循谨慎性原则,但损害了相关性原则,而单一的资本化能很好地遵循相关性原则,但又忽视了谨慎性原则。一定条件下资本化能很好地协调谨慎性与相关性原则,既可以避免费用化带来的资产低估,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本化所带来的风险。

(三)符合资产的定义

农业企业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当然是一项过去的事项,它不是为了取得本期的利益,而是为产生未来的经济利益,当研究开发成功时,就可以成为农业企业的一项资源,也能够被农业农业企业控制,并且在开发过程中的成本也可以可靠计量,显然符合资产的定义。

(四)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经济紧密地与世界经济融合起来,世界各国间的投资和对外贸易更加自由化,环境的变化就必然要求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接轨,采用一定条件下资本化的做法与国际会计准则及英国会计准则规定的做法相一致,这样,可以缩小与国际之间的差异。因此,一定条件下资本化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对比2001年的相关会计准则规定,新准则关于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必然能够更好的促进农业企业投入研究和开发项目,提高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长期成长能力。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农业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农业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与之相伴的则是农业企业加大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的投入,?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农业企业支出中的比重日益增大。

笔者认为,研究与开发支出的资本化仍对降低农业企业税收负担产生积极作用,因为根据2008年1月日施行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资本化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在摊销时仍可加计扣除。从另一方面看,费用化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结果可能扭曲企业的决策,导致错误的收益衡量。研究发现,费用化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处理方法,往往导致企业价值被低估。相反,部分研发支出的资本化能增加农业企业的资产,农业企业财务状况也会一定的程度有所好转。对于试***进行外部融资的农业企业来说,这无疑能降低负债比率,增加农业企业的融资信心,提高农业企业的商业信用,帮助其扩大融资渠道。而且,从长期来看,加大增强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和开发支出必然能让农业企业在以后的长期内受益。虽然旧的会计准则依然有效,新的会计准则只在一定范围适用,但是新准则对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将产生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令[2007]63号.

农业技术篇7

1986年毕业的陶永红,先后在甘肃农业大学、民勤县农技中心、民勤县农牧局工作过,2013年3月调入民勤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从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凭着对“三农”事业的痴心,对工作的热情,对未来的信心,2010年陶永红入选甘肃省科技领***人才第一层次人选,2015年入选甘肃省优秀人才,2016年被甘肃省委、省***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双联行动“标兵奖”等荣誉称号。

敬业爱岗 潜心农业科技服务

陶永红深爱农业科技服务。在少年时代,他亲眼目睹身边的父老乡亲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汗珠甩八瓣的辛勤劳作,却因为不懂科技,费了一把子血汗,土地出产依旧不高,生活依旧艰辛与贫困。他暗暗下定决心,立志当一个农业专家,帮助身边的乡亲增产增收。1997年,他谢绝了甘肃农业大学的挽留,毅然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土绿洲,挑起了农技推广的重担。

在多年的农业科技服务工作中,陶永红牢记老师的教诲:吃不了苦不要搞农业,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在日常的科技服务中,不管酷暑严寒、路途远近,他都风雨无阻,善始善终,及时为种植户排忧解难。多年来,他跑遍了全县18个乡镇的旮旮旯旯。全县每一个农业示范点,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真心厚爱,被农民亲切地称呼为“陶专家”“陶技术”。每到一处,种植户都争着请他到棚里看看、去家里坐坐。

长城二社的刘洪仁培育的一棚叶菜受药害,茎叶发黄腐烂,菜苗危在旦夕,他夜不能寐,茶饭不思。当他得知陶永红对药害解救有妙招时便打了电话。正在吃饭的陶永红接到电话立刻放下饭碗,迅速赶到,入棚查看症状,询问管理情况后对症下药。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解救,菜苗转危为安。刘治国种植的一棚西红柿眼看就要上市,不知啥原因一夜之间犯病萎缩,面临绝收。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他请“陶技术”进行诊治,西红柿得以起死回生。

初冬一个凌晨,气温骤然降低,阴沉沉的天空飘起大朵雪花。意识到降雪天气对日光温室危害性的陶永红心急如焚,立即带领技术人员乘农业科技直通车直奔上新村日光温室点。他组织同事挨家挨户通知群众上棚,并向群众分发资料,讲解防冻要领,指导群众进行防范。8月,在日光温室定植之际,菜农整好了地、施好了肥,种苗却没个着落,急得团团转的村书记首先想到了“陶技术”。接到电话陶永红二话不说立即四处联系,为他们找到2.3万株番茄苗木,解决了定植户的燃眉之急。像这样的情况,举不胜举。

甘洒汗水 尽心履责科技培训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农技推广服务是农广校的工作职责。为尽快把农民培养成“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新型农民,陶永红作为学校主要负责人,大到项目的争取、方案的拟定、人员的协调,小到人员的分工、管理等,事无巨细,他都亲力亲为。

在农民中专学历教学中,陶永红亲自调研,将农民中专学历教育与职业农民培育相结合,制定和完善了教学环节。满足农民的需求和农学结合弹性学制的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拓宽了农民中专学历教育途径,让农民中专学历教育在催生职业农民群体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提升、培养、奠基作用。学校每年培养农民中专生60人,为农村培养了一批有学历、靠得住、用得上的科技能人。

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陶永红利用学校搭建的农业技术信息平台,充分发挥《民勤新农村资讯》、农技服务热线、手机科技短信平台、农业科技直通车、《科技服务苑》电视栏目、农民多媒体室等服务载体的作用,适时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学校每年刊发《民勤新农村资讯》36期、208.8万份免费发放全县农户,解答农民来电咨询200余次,编机科技短信300余条、发送1190万条,派农业科技直通车现场解决技术难题80余场次、1000余户,开展现场技术培训100余场次、5000余人次,举办专题讲座96期,接受农民上网200余人次。

陶永红以一名农技工作者“眼勤手勤脑勤腿勤口勤”的特有情怀,一年四季奔波在田间地头,组织专家技术团队进村入社、面对面讲解技术要领、手把手指导示范,为农民兄弟提前、产中及产后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在下泉村日光温室示范点,为解除生产者后顾之忧,他不顾夏季的炎热和冬季的寒冷,把育苗、定植、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每一项技术手把手地教给群众,使农民收入倍增。日光温室效益凸显,群众发展日光温室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日光温室13.33万亩。

行之有效的培训不仅让广大农民掌握了新知识、开阔了新眼界、增强了新本领,也坚定了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信心。受训农民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把先进的技术、理念引入生产实践,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主力***和示范带头作用。农民中专学员李开明利用学到的技术,流转土地100亩建起了家庭农场,年收益达50余万元。新型职业农民杨明利用学到的技术进行温室育苗,年收益达80余万元;杨雄利用学到的技术,办起了养鸡场,年收益达100万元;叶长炼创办了“长炼沙葱专业合作社”,种植日光温室沙葱2000棚,带动大坝、三雷、东坝、双茨科、泉山、收成等6个乡镇30个村的412户种植沙葱628棚,棚均效益达3万元以上,全县沙葱种植年收入达1884万元。

勤奋执著 孜孜不倦刻苦钻研

为提高土地产出效益,近年来,陶永红在收成乡相继开展了保护地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使全县甜瓜生产形成了日光温室育苗拱棚移栽、小拱棚直播栽培、日光温室育苗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和日光温室栽培等5种栽培模式,当地甜瓜生产基本形成了“四季生产,周年供应”的格局,民勤县全年甜瓜上市期长达10个月。甜瓜日光温室年平均亩产3000公斤左右,亩产值过万元。全县每年甜瓜销售收入达到6千万元以上。

白天在田间地头实验、师范、指导,晚上还要在灯下悉心总结,这是陶永红工作的常态。通过大量引种、收集资源与甘肃农业大学等单位的合作,先后育成“银峰1号”“银峰2号”和黑籽瓜“黑丰一号”等三个甜瓜新品种,其中籽瓜新品种“黑丰一号”成为甘肃、***、内蒙等省区的主栽品种。在长期基层生产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他,先后引进、实验、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60多个,对民勤县农作物种子更新、品种更换,提高r民收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持参加完成了10多项科技项目,获省市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甜瓜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籽瓜新品种选育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获武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甜瓜新品种及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获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他主编《甜瓜园艺工培训教材》一部,在省级以上刊物上14篇,多次被市、县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

农业技术篇8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经济增长;影响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农业发展也越来越注重技术的投入,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强,投资规模加大,极大的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因此,要高度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客观认识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采取一定的科学手段,提高农业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的新发展。

1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1.1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分析

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是在农业生产中,大范围普及农业技术的应用,提高技术的应用水平和效率,从而更高质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和资本,创造出更多的农业产值。[1]此外,推广农业技术,对于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以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从目前来看,农业技术推广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部分限制因素,如: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传统思想影响过大,创新不积极,致使农业技术推广速度较慢。

1.2农业技术推广初期影响

农业技术推广初期,限制条件较多,大部分农户不愿主动接受和尝试新技术。因此,主要采取实验形式的推广方法,一部分农户通过利用农业技术进行实验,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对农业经济的增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农业技术应用者的农业生产地位逐渐上升,促使农业技术推广实验进一步深化,并且不断对农业技术进行改革创新,获得新的突破,最终吸引了多数的农户,农业技术的使用者越来越多,农业经济增长的趋势也逐渐明显起来。

1.3农业技术推广不断成熟后的影响

农业技术在推广中,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技术逐渐成熟,采用农业技术的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当农业技术应用的人达到一定数量时,农业生产的产量就会提高,随之而来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2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与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分析

通过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技术推广进行分析和研究,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要想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就需要快速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提高农业技术的应用范围。而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就需要对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此进行实际的投资。这也是分析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与农业经济之间关系的基础和依据。[2]通常,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无论时间长短,都会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但是,如果从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短期绩效方面来看,农业总产值并不高,如果从农业技术推广投资长期来看,农业总产值比较大。一般情况而言,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和农业经济增长并不能一直向前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因为,农业技术推广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新技术得到大范围的应用,转化为实际的农业生产力,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

3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力度的具体措施

3.1提高***府的财***支持力度

要想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水平,首先就离不开***府财***上的支持。因此,***府部门要加大财***支持力度,使农业技术推广具备充足的资金,扩大农业技术推广的范围。[3]对于***府部门来说,要对农业推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机制,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和***策,合理调整资金注入的结构,使农业技术推广得到***策和资金上的双重支持,保证推广资金的充分利用,促进推广工作的落实,从而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规范性和时效性,真正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进一步发展。

3.2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进行创新

对于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机制来讲,主要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模式,不利于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稳定进行,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更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进行全面的创新和改革,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运行机制,促进其多元高效发展。通过实行多元高效运行机制,能够建立起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服务体系,根据当前农村农业生产实际,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服务,促进农业技术的应用于发展,同时也能够使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在市场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3.3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主要是推广农业技术的应用范围,在此过程中,农户对新技术的应用是关键,这也是农业经济能否增长的关键。因此,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开展各种专业的培训班,或者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现场演示等,提高农民应用农业技术的能力,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农民对新技术的认识,使其主动投入到学习与应用中来,打破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主动接受新技术,树立新的思想和观念,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的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

农业技术篇9

农业信息化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并实现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技术效率。本文主要论述实现农业信息化的过程,继而对农业信息化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进行全面分析和阐释,推进我国农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农业技术;效率

1实现农业信息化的过程

实现农业信息化的过程如下:

1)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该过程中,要建设信息网络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并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建设;

2)对农业信息技术集成系统进行开发和应用。主要包括构建农业信息系统模型、集成信息系统开发以及实现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化等;

3)信息农业阶段。实现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和农业经营管理网络化。

2农业信息化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

2.1提高农业市场信息传播范围及速度

可将农业市场信息细化为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对各农产品信息具备清晰地认识和了解,明确市场需求,继而依据潜在需求,进行农产品生产及开发,避免生产销售过程中过于盲目。在该过程中,实现农业产值增加,使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不断提高。对各类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具备清晰地认识和了解之后,有助于农户和企业优选性价比高的农资产品,实现农业生产成本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推进作用[1]。

2.2有助于***府***策信息推广

传统农业发展背景下,农户一般通过村广播或村集体会议,对国家农业***策具备初步认识,信息传播速度慢,甚至出现失真情况。近年来,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可将国家最新农业***策传达到农村,使每个农户都能够对其具备清晰的认知,无论是信息传播速度,还是准确率,都有所提升。而农业生产者依据具体***策,结合区域性因素及市场需求等,对农业生产方式和结构等进行科学调整,使农业生产更加合理,实现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为区域性农业发展提供助力。

2.3提高农业技术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采用现代生产技术,使病虫害防治及灌溉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使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得到根本性提高。传统生产观念的制约,及信息手段落后,增加了农业技术信息的推广及应用难度。而受制于发展水平,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难以满足农业信息化要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在农村实现农业技术信息传递,从根本上提升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速度,使我国整体农业技术生产效率及水平不断提高。

2.4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背景的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墒情监测系统和遥感系统等数字农业技术,能实时监测农作物和土壤,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情况、病虫害问题、水肥状况及外部环境信息等具备清晰的认知和了解,使信息系统更具动态性和空间性,以有效模拟农业生产现象及过程。在农业生产中,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生产成本控制,并改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为人们供应高质量农产品。数字农业技术有助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朝向集约化方向发展[2]。

2.5提高农业人员科技文化水平

农业工作人员和农民的素质及技术水平,直接关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加大科技文化知识传播力度,对农民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及农业生产水平。并确保农业工作人员具备很高的专业技能水平,真正服务于农业生产[3]。采用该种方式,能够使他们对信息和市场进行更好地把握和应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信息化以其独特的优势,促进了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而农业信息化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作用受区域因素影响,***府和相关部门要依据我国各地区农业发展背景及要求,对其进行合理应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粮食产量,最大程度上保障农业生产效益,为我国农业发展及农产品开发提供广阔的市场竞争空间。

参考文献:

[1]何锋,李俊杰.我国农业信息化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4(8):5-11.

[2]王维新.发挥信息化作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J].吉林农业,2015(10):37-38.

农业技术篇10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保障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本市范围内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良种繁育、肥料施用、饲料配制、病虫草害防治、栽培和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农业机械、农用航空技术,农田水利、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农村供水、农村能源利用、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气象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等。

本办法所称农业技术推广,是指在本市范围内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方式,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范围内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市农业委员会是本市农业技术推广行***主管部门,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市和区、县的农业、林业、蔬菜、畜牧、渔业、农机、水利、农垦、粮食等行***部门(以下统称农业技术推广行***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级人民***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组织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制订规划,采取措施,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

第六条各级科学技术行***部门应当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予以支持和指导。

各级***门应当办好农业专业学校,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劳动者素质。

各级财***、税务、银行、供销合作社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第七条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有利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二)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

(三)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

(四)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

(五)实行有关科研单位、学校、推广机构、村级农业服务组织与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村专业协会、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

(六)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八条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开发、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鼓励和支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农业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促进国内外农业技术的交流和合作。

第二章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九条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村级农业服务组织以及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业技术人员相结合的推广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组织实施。

鼓励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其它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科技人员,到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活动。

第十条市和区、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事业单位,受同级农业技术推广行***部门的领导和上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指导。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在基层的事业单位,受同级人民***府和上级农业技术推广行***部门的双重领导。

村应当建立农业服务组织,并配备相应的农业技术人员。

第十一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责是:

(一)参与制订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

(三)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服务;

(四)对确定推广的农业技术进行试验、示范;

(五)指导下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村级农业服务组织、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第十二条村级农业服务组织和群众性科技组织应当配合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实施农业技术推广计划;

(二)组织应用先进的农业科研成果和成熟适用的农业技术;

(三)进行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

(四)为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做好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技术等服务工作。

第十三条本市各农场、林场、牧场、渔场应当认真做好本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加强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协作,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活动。

第十四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依法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参加学术讨论;

(二)技术成果依法受到保护;

(三)参加业务培训、进修;

(四)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有偿服务,获得合法收入;

(五)检举和制止违法推广行为。

第十五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尽下列义务:

(一)宣传贯彻农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方针、***策;

(二)承担和完成农业技术推广的计划和项目;

(三)搞好试验、示范,组织技术培训,普及科技知识;

(四)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提供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服务;

(五)反映农业技术推广情况,提出措施和建议;

(六)总结经验,提高和完善实用农业技术。

第三章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第十六条农业技术推广计划由农业技术推广行***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农业技术推广计划中的重点项目应当列入市和区、县的科技发展计划,由农业技术推广行***部门与科学技术行***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把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列为研究课题,其科研成果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也可以由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直接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

第十八条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组织应当做好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农业劳动者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的能力。

第十九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农业技术,除本条第二款另有规定外,实行无偿服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及科技人员,以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承包等形式,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农业技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可以实行有偿服务,其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

第二十条禁止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未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适用性的农业技术。

禁止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强行推广农业技术。

在推广农业技术中禁止销售和使用假冒伪劣种苗、农药、兽药、化肥、饲料、农机具。

第四章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第二十一条各级人民***府在财***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逐年增长。

第二十二条本市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可以按照下列渠道筹集:

(一)国家和本市各级人民***府的财***拨款;

(二)国家和本市农业发展基金中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部分;

(三)大宗农产品的技术改进费;

(四)国家扶持的区域性开发和基地建设资金的农业技术推广部分;

(五)区、县和乡、镇以工补农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

(六)国内外有关组织和个人提供的资助、捐赠等。

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截留或者移作它用。

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办法,由市人民***府另行规定。

第二十三条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的国家农业技术人员经费,按照有关规定的标准,列入同级人民***府的财***预算。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列入集体事业编制的农民技术人员的经费,由乡、镇人民***府列入财***预算,统筹解决。

村级农民技术人员的经费,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解决。

第二十四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及村级农业服务组织,在保证搞好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的前提下,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兴办为农服务的企业,其财产不受侵占,收益主要用于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

各级财***、税务、银行、工商行***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为农服务的企业,在资金、税收、信贷、企业登记等方面给予优惠或者提供方便。

第二十五条各级人民***府应当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农业技术推广的试验基地、实验设施、办公场所;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无偿调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试验基地、生产资料及其他财产。

第二十六条各级人民***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核定、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具有中等以上专业水平的技术人员不应少于编制人数的百分之八十。

任何部门不得占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

第二十七条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待遇:

(一)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有关规定的就地办理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

(二)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到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按照有关规定享受浮动工资待遇;

(三)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满二十五年的专业技术人员,由市农业技术推广行***主管部门颁发荣誉证书;

(四)作出重大贡献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发给特殊津贴。

第二十八条农业技术推广行***部门和农业科研单位及有关学校在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应当将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的实绩,作为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考评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九条市农业技术推广行***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对经过培训、申报、考核和评审后符合条件的农民技术人员,授予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并发给资格证书。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条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和区、县人民***府或者农业技术推广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在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中,取得显著成绩的;

(二)在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

(三)在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培训农业技术人才,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中,有突出业绩的;

(四)在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上积极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农业技术推广行***部门或者有关行***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一)违反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由市或者区、县农业技术推广行***部门责令其停止推广,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令其赔偿经济损失,并对直接责任者给予行***处分;

(二)违反第三款规定的,由市或者区、县有关行***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各级人民***府指定有关部门责令退还,并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农业技术推广行***主管部门责令退还或者赔偿,并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处分。

第三十四条当事人对行***主管部门的具体行***行为不服的,可以依照《行***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复议或者提讼。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农业技术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农业技术10篇

学习

企业数据解决方案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数据解决方案,内容包括企业数据治理解决方案,企业数据分析案例范文。80年代以后,以IT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产业迅速崛起,给我们的生活和思维带来了强大冲击。与此同时,顺应信息发展的需求,各种企业也开始纷纷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信

学习

社区学活动总结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社区学活动总结模板,内容包括社区活动收获与感悟,社区活动内容和小结。五、结合实际,认真整改。我们把认真落实整改措施作为整改提高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存在问题,扎实整改。社区***总支及主要负责同志按照经审核的整改措

学习

物流企业信息化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物流企业信息化10篇,内容包括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法,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物资流通、商品交易早已突破了地理的限制,生产要素、商品、服务、信息的跨地域流动规模

学习

工作计划开头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工作计划开头,内容包括工作计划开头精辟句子,工作计划结尾语范文大全集。4、20xx年是我们地产公司发展非常重要的一年,对于一个刚刚踏入房地产中介市场的新人来说,也是一个充满挑战,机遇与压力的开始的一年。为了我要调整工作

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信息技术10篇,内容包括现代信息技术的收获心得,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500字。新目标《Goforit》的课程是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综合体现,它涵盖了学习、生活、交往、购物、旅游、饮食等诸多方面,与现实社会和学生自己

学习

环境监控系统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监控系统10篇,内容包括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环境监测系统设计典型案例。文章编号:1004-373X(2010)09-0075-03Long-distanceWirelessMonitoringSystemforEnvironmentYIWen-yu1,CHENWei2(1.Chan

学习

高中数学教师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数学教师论文,内容包括高中数学论文发表刊物最权威,高考数学教师论文范文。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它不断追求最简单的最深层次的、超出人类感官所及的宇宙的根本,所有这些研究都是在极抽象的形式下进行的,这是一种化繁

学习

医院签约医生工作计划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签约医生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计划和总结,医生医疗工作计划集锦9篇。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制定了《2019年度卫生院辖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签约服务

学习

社会资本理论模板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资本理论模板,内容包括社会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资本理论国内文献综述。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Coleman,1990;Burt,1992;Granovetter,1973等)现已成为管理和组织的主流理论;它的出现为包括管理在内的许多研究领域的

学习

生物技术制药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生物技术制药10篇,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生物科技制药核心技术有哪些。1。基因工程技术:激素和许多活性因子是调节人体生理代谢与机能的重要物质,其活性强,临床疗效明显,但这些物质自然界甚为稀少,从人体及动物中提取难度大,

学习

木马检测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木马检测10篇,内容包括手机木马检测软件,木马免杀检测教程。引言:木马是网站开发者与网站管理员所烦恼却难以清除的木马,在当前,还没有一个杀毒软件或者是检测软件能够准确的标记出木马的位置并将其清除,所以开发一套自动检

学习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模板参照,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哪个选题好写。1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问题分析1.1学生对毕业论文不重视,态度不端正目前,一些高校对毕业论文的审核和答辩走过场,要求过松,强调通过

学习

数控仿真软件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数控仿真软件10篇,内容包括数控仿真软件哪个好用,斯沃数控仿真软件。近些年,随着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广泛应用,企业对数控技术人员的需求迅速增加。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的主要基地,为了满足社会对数控专

学习

农业技术经济学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技术经济学10篇,内容包括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二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特点。1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特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征:可持续发展农业是要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统一的农业。与传统农业

学习

生态农业技术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农业技术论文,内容包括生态农业论文的参考文献,生态农业模式论文。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

学习

农业技术员工作总结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技术员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农技员工作总结报告,农业技术员工作总结和计划。二、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面对的是农业、农村、农民,是生产第一线的人员。与百姓面对面的接触,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把技术

学习

农业技术指导员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技术指导员论文,内容包括农业技术论文提纲范文模板,基层农技员论文怎么写。按照农业部、人事部《关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教学科技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有关问题的通知》([l993]农(人)字第52号)和《印发农业技术推广

学习

乡镇农业技术论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乡镇农业技术论文,内容包括乡镇农业推广论文范文,关于基层农业推广热点论文范文。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日益扩大,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农业

学习

农业技术推广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技术推广10篇,内容包括农业技术推广的收获心得,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及思路。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根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

学习

农业技术经济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技术经济10篇,内容包括农业技术经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具有的特点。(二)缺乏投资农业技术的开发和改革中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农业基础改革创新需要耗费一定的财力物力,如先进的农业设备需要经过不断的研发和科研实验,不断的

学习

农业技术与管理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技术与管理10篇,内容包括农业技术与管理书,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一)实现农业转型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经跨入知识型农业时代,科学技术、知识等为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比如新技术、新设施、新理念的引入

学习

农业技术推广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技术推广,内容包括最新农业技术推广总结,农业技术推广实施办法。农业技术推广什么是农业技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2条,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良种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