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信息化篇1
关键词:物流企业 信息化 经济全球化
一、物流企业信息化产生的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物资流通、商品交易早已突破了地理的限制,生产要素、商品、服务、信息的跨地域流动规模和形式也在不断增加。这在客观上要求物流企业必须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与生产环节之间界限,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起企业供、产、销、储、运等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整体上实现最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企业运营和管理,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之间的有机统一,降低整个商务活动的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进入20世纪90年代,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最大的区别就是以各种信息技术为核心,应用数据采集系统、电子商务(e-commerce)、电子数据交换(EDI)、仓库管理系统(WM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促使物流单体数字化、物流过程信息化、物流网络数据化、物流中心管理数字化最终形成“物流”与“信息流”融合。而IT技术是物流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降低营运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客户提供尽可能多的增值服务。可以说,谁掌握了IT技术,谁就获得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现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并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
二、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物流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信卫星和计算机系统率先在美国的汽车公司中得以应用,从此拉开了用信息系统整合供应链资源的管理序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际物流企业已经面貌全新。国际经验表明:物流不属于劳动密集型或资产密集型行业,其关键是一种资源的整合能力。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交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而物流企业指的是对物品的流向进行操作的行业,它是集物品仓储、运输等流程为一体,把货物从生产地送到用户手中的全过程。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具有深刻的内涵,具体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1.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为基础,2.以物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3.物流信息化覆盖物流活动的全方面,4.物流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物流信息化是一个过程。
物流信息化分三个层次:1.基础信息化。主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问题,从而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和产生效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在此层面基本不涉及或较少涉及流程改造、优化问题。2.流程改造的信息化。企业为了不断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信息系统作用在于固化新的流程、管理制度以及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案,例如仓储优化,运输路径优化等。3.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作用的提升,物流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主要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是建立互利的利益机制,而物流信息系统则是实现这种互利机制的重要技术手段。
根据物流理念的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可以将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进程归纳为四个时段。第一个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企业物流信息的采集、传输主要依靠普通信函、电话、手工记录。第二个时段(20世纪50年代初),企业物流信息的管理主要围绕库存和交易,企业开始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第三个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的信息管理流程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信息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已逐步体现出中枢神经的作用。第四个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制工作法(JIT)、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H)、电子商务(EC)的逐步提出,使物流信息管理进入“高级”阶段。
物流业是现代商品流通环节的基础行业,对商业流通体系,甚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物流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物流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有几台计算机,开发几个信息系统,买几台物流设备,不能称其为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化意味着整个物流作业环节从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到配送全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三、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物流信息化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20世纪80年代进行铺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中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程度还不高,发展也十分不平衡。
中国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效率低、浪费大的问题尤为突出。据相关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18.6%,而发达国家多为9%左右,两者差距1倍多。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除了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际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以外,我国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信息化装备差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物流管理意识淡薄。现代物流不仅要求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而且要求物流运作的各种业务,即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的专业化和高效化,这就要求由***的物流企业利用各种先进的物流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物流活动的组织。
物流信息资源管理混乱。目前,许多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以至于系统缺乏足够信息源,因而大大影响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忽视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不能共享,形成许多“信息孤岛”,企业还没有享受到信息化投资应产生的效益,从而严重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落后。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方面的应用不仅比较少,而且应用层次较低,计算机应用多局限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事务处理方面。在拥有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服务系统,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尚未形成。多数国内物流设备也都比较陈旧,包括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在内的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与国外以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物流管理自动化相比,差距很大。
缺乏物流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多数物流企业的不少员工不知道现代物流为何物,对信息管理的理解也一知半解,相当大比例的员工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到使许多自动化处理过程不能实施,阻碍了企业发展壮大的步伐。
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仍未确立权威地位。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立项、设计、开发到实施,不断的改进完善需要漫长的过程,也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因此,随着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提高,需要有***的IT部门来负责有关工作,尽管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系统经过规划与设计(占90%),但是,仅有55%的企业有***的IT部门,二者形成了明显反差。这一方面与企业信息化人才的缺乏有关,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在现阶段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作用有限,尚未建立权威地位。
此外,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偏低,据统计,我国目前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物流信息化的系统标准较为混乱,影响了互联互通和实现信息共享;软件开发成本高昂;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基础技术服务应用还有待提高,等等。
作者单位:湖南省矿产测试利用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朱道立,龚国华,罗齐.物流和供应链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17-339.
[2]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50-228.
[3]郝渊晓.现代物流信息化[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4]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美)罗纳德.H.巴罗著,王晓东,胡瑞娟等译.企业物流管理一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37.
[6]夏文汇.企业物流――竞争优势[J].物流科技,1999(1):11-13.
[7]陈万海.信息化对发展物流业的技术支撑作用[J].通信企业管理,2006(11):17.
[8]杨涛,董德存.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体系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33-37.
物流企业信息化篇2
1.1物流信息平台规模小
效率低我国的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平台规模小,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没有实现物流信息化,只有极少数的中小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而且仅仅用在财务管理系统上,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运营计划及客户关系管理诸多方面,很多中小物流企业在这些信息平台上都是空白的,日常的沟通联系习惯使用传统的人工模式,主要采用电话或传真的方式,工作效率低下,沟通的时效性差。
1.2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较少
应用范围有限根据调查得知,国外的物流企业大部分都已使用RFID、条码技术、GPS及EDI技术,并广泛使用货物运输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先进的系统,而中国的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系统应用非常少,应用范围也是很有限的。
2制约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运作模式,不同操作模式的物流企业对物流信息化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对物流信息化标准缺少清晰的、全面的认识,是物流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障碍。根据调查显示,现阶段制约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2.1信息化意识淡薄根据调查得知
在美国,物流信息化是物流企业提高客户服务的满意度、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基本方式,也是国外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基本条件,对国外的中小企业来说,为客户提供信息化服务内容是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方面。而在国内的中小物流企业中,根据调查的情况表明,我国很多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意识非常淡薄,不重视物流信息化建设,没有把物流信息化建设放在战略高度上来全面认识,有些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只是停留在满足企业的内部日常管理的前提下,没有进行客户物流信息化方面的建设,这些观念制约了物流企业在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中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放力度及建设的效果。所以,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要强化物流信息化意识,并把物流服务当作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把为客户提供信息化服务作为建设的重点,打破传统的物流服务模式,有针对性的在物流操作流程及物流管理模式上进行改善,建设符合实际需求的物流信息化系统。
2.2信息化标准缺乏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全面,并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些物流企业虽然引进了物流信息化技术,由于没有建立物流信息化的执行标准,不熟悉物流信息化的操作流程,造成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系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真正实现信息共享,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并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极大的影响了整个物流产业在竞争力方面的提升,并制约了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3信息化技术落后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虽然投放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小物流企业信息技术整体水平不高,极大的影响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不能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不能全面的进行物流信息的交流,在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不了应用的作用,体现不出良好的竞争优势,不能获得快速的市场反映。中小物流企业由于信息技术落后,严重阻碍了物流运营过程中处理效率的提升,制约了中小物流企业办公自动化实现的程度,特别是在仓库管理系统、货物跟踪方面、运输管理系统及订单管理等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无法真正发挥物流信息化的作用,中小物流企业也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2.4信息管理人才缺乏
物流信息人员掌握了信息系统供应商提供的技术,了解企业自身运作的特点,能够有效的将企业的发展与信息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能在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因为我国物流业起步相对比较迟,配套设施不完善,物流专业人才紧缺,特别是既懂技术又懂物流业务的人才更是奇缺,物流信息管理人才缺乏已经成为阻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最明显的表现是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缺乏掌握适合自身企业的信息化技术。物流信息管理人才是实现物流信息化的保障及关键因素,物流信息管理人才缺乏,是物流信息化实行及推进的障碍。
3加快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立足现实,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借鉴国外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的技术及管理方法,依据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能够促进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加强物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通过统一的标准化数据的建立,利用公共的物流信息平台,能够真正的实现信息共享,降低物流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费用,降低物流企业的管理成本,同时,充分利用物流公共信息化平台,还能节省人力资源,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节约资源。除此之外,物流企业借助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行信息查询、信息及信息跟踪,对物流企业的经营决策也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3.2突出重点,推进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
在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中推进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建设,是减少物流企业之间信息障碍、降低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的重要条件。首先,中小物流企业要统一信息化标准和应用准则,能真正实现物流信息的交换及物流信息的共享;其次,努力实现物流信息国际化标准,使我国物流企业走上国际化轨道,加强我国物流企业在国际竞争方面的优势;最后,加快一些急需标准比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物流企业之间电子化物流信息交换标准包括物流企业流程信息交换的整体架构、消息交换的模式等标准的研制,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宣传力度。
3.3明确物流信息化需求
做好系统规划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与发展情况,明确自身的发展需求,做好与物流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系统规划工作,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平台,同时,物流信息化是一个深层次全方位的建设工作,我国中小物流企业需要注重信息化建设的全局性、系统性及整体性,重视物流企业的长期系统规划及长远发展,把物流企业自身现实情况及将来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积极推动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达到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在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的个性化需求的时候,还要进一步向规模化、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明确物流信息化的需求,做好系统规划,在挑战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
3.4加快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与引进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要真正实现信息化,关键是否有一批既懂物流专业知识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高科技人才。物流企业要尽可能的挑选到高科技人才,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挖掘到适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的信息化技术人才是推行信息化的根本及保障,使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尽可能的发挥出来。信息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及深入推进,对传统的物流经营模式产生了冲击,要求我国中小物流企业拥有精通物流信息化技术并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知识的高科技人才,依靠高科技人才来保障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稳中求进,特别是面对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掌握物流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是中小物流企业发展与壮大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受规模、资金等自身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因为缺乏物流行业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这些因素都严重阻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因此,中小物流企业要非常重视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升物流信息人才的专业技能及专业知识也显得尤其重要,中小物流企业除了在企业内部进行物流专业知识培训,还需要挑选有一定潜力具备一定能力的骨干去高校进行物流专业系统知识的提升与学习,快速推进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此外,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及渠道引进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引进一批优秀的现代物流人才,通过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全方位提升中小物流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准,积极推进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的稳定快速发展。
4.总结
物流企业信息化篇3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进销存、供应链
一、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中出现了一种普遍现象,即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据统计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总量高达1000多万家,占注册企业总数的99%,其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全部企业的60%和40%,提供了大约75%的就业机会。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自身的物流系统建设,也意识到降低物流成本的必要性。可是,许多企业认为物流领域技术含量低,进入障碍小,因而对物流系统建设的技术投入还是比较少的。
实际上,要建设一个高效的物流系统,需要在物流技术上投资,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方面。因为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互补共生、取长补短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消除了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空间距离,拓展了国内国际市场;缩短了企业产品进入消费者手中的时间,有效弥补了中小企业的天生不足,强化了中小企业专业化营销的特长,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说,物流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密不可分,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改善物流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然而,国内企业从制造业开始经历了20余年的信息化历程,据统计,耗费在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投资达80亿元,而成功率不到30%,不少企业前赴后继,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
中小企业中的物流信息化的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了。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就是在这些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企业领导的物流信息化素质普遍偏低,更有一些企业对自身状况还缺乏清醒的认识,很盲目,再有一些企业对物流信息化建设无法持续进行等,这些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物流信息化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些瓶颈,是中小企业目前急需思考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
1、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缺乏事实求是的整体性理念,往往盲目立项
一些中小企业所理解的物流信息化,就是在看到别人用手持式终端扫描商品速度极快,于是如法引进类似的信息系统;还有的企业则根本对物流作业流程不加分类和整理,画上几张草***就直接外包给软件开发商负责系统规划和开发;更有一些企业在软件开发商的游说下,灵机一动,就仓促决策和立项。
以这样对物流信息化的认识和理解,自然形成对本企业信息化需求不明不白的个案比比皆是,这样的开发立项工作必然会为最终信息化建设的失败埋下伏笔。
从失败的个案来看,大多数企业往往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来处理企业的物流信息化需求,即片面地解决某一物流作业环节或局部的问题,而不是从整个物流系统的角度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开发出来的软件模块之间互不兼容,无法实现系统的统一和衔接。
有些中小企业尽管从每个局部上看已经有了软件系统支持作业,在局部上也会促进物流作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各环节相互***,结果造成整个企业的物流网络平台和各节点间无法实现信息畅通,信息化并没有促进全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经营效益也大打折扣。
中小企业要避免在决策准备阶段盲目立项,笔者建议要聘请物流信息化专家对本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进行专门指导,要严格按照企业自身的需要合理地选择系统平台和应用逻辑的功能覆盖,同时要看到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全局性和整体性。
2、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追求短期效益
目前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大多不是来自于的整体战略大安排,常是出自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的强烈愿望。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比较朴实,强调以较少的IT项目整体投入、相对简易的日常业务应用、较高的个性化满足程度,来快速地提升企业的水平。
而企业对物流软件系统的阶段性需求与长远发展之间永远存在着矛盾,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物流软件系统如同普通的物流设备一样,旧了就扔、再重新购买。但是,物流软件系统的规划开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大多数功能模块无法使用的系统,或者用了也不能提高企业作业效率的系统来说进行适时淘汰。对于可以升级或者改造的系统简单地弃之不用,不仅会浪费企业的投资,还会付出时间与人力等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般情况下,好的系统软件都有很好的延续性和扩展性。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物流软件系统开发之前就应该对整个系统软件有一个宏观和长期的规划,也就是说要考虑得尽量全面具体,并要充分照顾到企业将来的应用需求以方便软件系统的升级,这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因此,企业在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时应当首先做好总体规划――把那些需要紧急开发或者是购买的软件模块提前执行签约开发或者购买,对于可以迟一步考虑的需求放在以后再进行处理。
3、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缺乏高素质的专业领导人
从岗位的角度上看,由于物流信息化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因而需要组织物流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要具有较高的素质,具体包括良好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育与实践背景,较好的管理与组织能力,同时他还要十分熟悉所在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并且能够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系统有正确、全面的认识。
当然,在目前物流人才缺乏的环境下,信息技术与物流管理两方面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更为奇缺。这种用人要求似乎显得有些苛刻,但是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主管人员具备专业的信息技术和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哪怕一时找不到一个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的人员来担此重任,但至少也应当找一个从事过几年软件设计编程的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来任职,否则把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交给一个既不懂信息系统又不懂管理的主管人员负责实施的话,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由此得出结论,造成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的问题:
领导的信息化素质差;
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
环境问题;
软件问题。
三、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面对上述那些问题,我们建议可从进销存最基本环节开始进行物流信息化基础建设;再从供应链的最高视角进行物流信息化统一管理;还有,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物流信息化成本,以实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
1、从进销存开始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
一步到位的实施信息化建设无疑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理想目标,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耗资巨大,投资回收期长,风险高,涉及的管理范围广,需要企业有相当雄厚的实力。这对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对信息系统的理解有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引导,不可能一下子全面铺开;迫于生存需要,又要求投入一点立即见到成效。那么,这一点从哪里开始呢?进销存环节的信息化就是中小企业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
从进销存环节开始进行信息化,可以规范企业的业务管理流程,迅速提升管理质量。进销存信息化,具体来说,管理人员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一套集成的进销存管理系统,实现采购、销售、库存三模块间完全的信息共享和畅通的数据交流。根据销售预测确定生产规模,进而制定科学的原材料采购计划,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动态掌握企业与市场、供应商的供求关系,实现零库存,优化库存管理。
2、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物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中小企业在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时,不能从单个企业出发,要考虑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系统要对接;不仅要平台统一,数据格式也要统一,便于供应链上信息的交换。中小企业供应链标准化的基础物流管理主要需求概括如下:
销售管理。通过销售管理建立客户档案与合同管理,健全客户信用监控体系;建立对客户订单的动态管理,快速响应客户订单,及时处理销售退/换货需求;建立灵活的销售价格策略和销售折扣管理;销售发票、应收款、成本核算与财务系统集成;销售预测、生产订单、采购订单等的业务应用集成。
库存管理。库存是供应链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一个组织所储备的所有物品和资源。一些企业纷纷在降低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方面不断寻求更优。通过库存物品的入库、出库、移动和盘点等操作对企业的物流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以达到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
采购管理。完善供应商档案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理顺采购询价、采购合同、采购订单、建立采购价格控制体系;支持采购申请计划的多级审批;理顺采购物料管理,支持采购物料的入库质量检验管理;动态地查看物料库存、采购到货情况;支持采购物料对应以及采购退/换货管理;采购发票、应付款、成本核算等财务系统集成;销售订单、生产订单等业务应用集成。
财务管理。在物流系统实施前,财务是一个***的系统,失去了对业务系统进行监控的功能。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业务管理才是核心。因此,中小企业在物流信息化过程中,迫切希望实现财务系统与采购、销售、应收应付系统集成,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完美协调。
运输管理。中小企业运用GIS以及GPS系统实现运输过程的信息化控制,减少在运输环节的损失。
3、充分利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提升领导决策能力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以其跨行业、跨地域、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多方参与、系统扩展性强、开放性好的特点对现代物流的发展构成了有利支撑。基于中小企业自身财力的原因,尽量直接使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其庞大的资料库以及开放性的商务功能以实现企业自身的信息交流、、业务交易、决策支持等的信息化管理,可以说使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又一个捷径。
四、结论
我国的中小企业一般是劳动密集型,与发达国家中的小企业通常是技术或资本密集型的情况相比,确实具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正是因为这一点,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具有巨大的挖掘潜力和长期的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管理系
参考文献:
[1]仲才.通过库存环节降低物流成本[N].现代物流报,2006,1.
物流企业信息化篇4
关键词:物流企业; 信息化; 系统
1引言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化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各个企业越来越重视物流信息化的建设,由于我国物流信息化起步相对较晚,因此信息化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2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物流企业还处在相对比较原始、低级的阶段。据统计,己经实施或是部分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占了21%,全面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有10%。比较突出的问题及其原因是:
2.1现代物流管理意识淡薄
现代物流不仅要求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而且要求物流运作的各种专业化和高效化,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利用各种先进的物流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物流活动的组织。但是有关数字显示:在工业企业中,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承担,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产品销售物流中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6.1%[1]。这种状况严重限制了物流活动向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现有物流企业不能开发广大的市场,没有足够的资金改善自己的信息化设施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2.2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落后
目前,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方面的应用不仅比较少,应用层次较低,多局限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事务处理方面,在拥有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仓库管理系统等物流服务系统。另外,多数企业物流设备也都比较陈旧,包括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在内的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与国外一体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物流管理自动化相比差距很大。
2.3物流信息资源管理混乱
目前,许多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以至于系统缺乏足够信息源,因而大大影响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忽视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使物流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不能共享,企业还没有享受到信息化投资产生的效益,从而严重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3解决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对策
3.1正确认识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价值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企业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理解。企业高层,比较关心信息化建设需要多少资金,投资回报有多大,是否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机会。业务部门来说,比较关心信息化如何解决业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比如客户定单的处理问题,生产提前期,安全库存的问题,财务报表生成的问题。对于信息系统的直接使用者来说,他们比较关心能否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系统操作是否简单,系统是否易用并降低工作负荷[2]。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内部在不同层面上对信息化价值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决策阶段无法达成一致的认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需要使用一种大家都能理解的方式,来描述信息技术的使用与业务之间到究竟在一种怎样的关系。
3.2努力实现业务和系统之间的协调
不少企业在业务运营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觉得需要系统才能够解决。与此同时,市场上现有的软件系统确实能够不同程度解决那些问题,结果企业把信息化与实施某些软件系统直接挂钩,甚至信息化成了实施某些软件的代名词,许多企业的信息化方案事实上是软件的实施方案。
企业在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是以“点”的形式出现,但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由涉及到企业各个方面的因素组成的。企业从整个生产和管理流程的角度来梳理和分析。软件的使用必须是在对业务流程全面的需求分析后才能确定。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问题,这也就决定了任何一个软件系统不可能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因此,在做出软件系统选择之前,企业就必须要明确选择软件的标准。信息化带给企业的价值不是只决定于使用何种软件和系统,更多的在于企业对自身业务、战略的深入理解和对信息系统的合理使用。
3.3及时解决信息化后系统的应用问题
很多企业高层在做信息化决定的时候,注意力总是停留在信息统的选型和实施,很少考虑系统实施完成后如何确保系统能够为各个部门人员提供及时、完整、准确的信息。首先,系统的维护必须具备使系统动态地适应业务发展变化的能力,即如何考虑系统对企业业务动态发展的适应性。要确保系统为企业不断创造价值,就需要系统持续改进满足业务和管理的变化。其次,系统在为企业带来正面收益的同时,也要考虑系统本身的脆弱性会产生企业业务的风险。第三,企业信息化的一个特征就是信息技术为企业业务战略实现创造条件。因此,信息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必须重新定义和定位,应该从扮演辅助性作用的角色,转变为能够提供企业业务决策建议的重要贡献者[3]。
3.4原有系统和未来系统之间的取舍问题
目前,许多企业使用的系统多数是基于业务职能部门或业务功能的系统,例如财务系统、进销存系统、销售管理系统等等。这些系统虽然功能比较单一,但由于使用多年,使用者已经非常熟悉他们的特点。另外,企业前前后后也投入了不少资金,不少企业在做信息化决策时常常对这类遗留系统显得无从着手,常常希望通过集成等方式来解决与未来系统整合的问题。对于这种局面,企业应该从业务需求和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原有系统的评估必须基于企业现在和未来业务需求和发展来进行,过分注重这些孤立的系统而影响企业全面的信息化建设是不值得的。
参考文献:
[1]王煦辉.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问题及对策[J] 硅谷;2008(4):100.
物流企业信息化篇5
关键词:零担物流 物流信息化
1 零担物流企业
所谓零担货物,是指一张货物运单(一批)托运的货物重量或容积不够装一车的货物。当一批货物的重量或容积不满一辆货车时,可与其他几批甚至上百批货物共用一辆货车装运时,叫零担物流。
我国注册的公路零担物流企业约有78万家,目前仍以年15%的比例递增。其规模从网络化的大公司到夫妻档,是最为混乱的一块同时也是数量最为庞大的群体。美国五大零担巨头几乎垄断了90%市场零担业务;而目前我国零担前5位,市场份额之和还不到零担市场总额的5%。由于真正具备完善网络的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目前各个城市规划的物流园区基本都是为中小零担企业所服务。
一方面从市场环境来看,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消退,中国的物流业市场日渐回暖,同时中国b2c电子商务中大件货物的成交量走高也给零担物流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在这种大市场的背景下,一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参与竞争方式灵活,大多老板身先士卒、投身营业一线,企业规模快速扩张。而在这其中业务的扩张和企业的制度问题、资金问题、管理问题、信息化滞后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使企业处于高风险的边缘。
另一方面杂乱的市场环境使许多的中小企业短期敛财行为明显,价格战成为零担物流企业竞争的主要筹码。而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考虑投重金进行流程改造、质量提升、信息化建设的少之又少。这种恶性循环使得行业利润下划,企业服务水平离市场需求越来越远,最终将被市场所淘汰。
2 中小零担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以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广泛使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控制和集成企业物流活动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信息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意味着整个物流作业环节从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到配送全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外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的发展更多的是利用信息。物流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企业较前要有本质性和根本性地变化。
在我国目前中小零担物流企业中,普遍没有配套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只有少量的企业拥有信息管理系统,并且也仅限于针对财务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建立内部网以及企业的网站和网页等方面。而大部分的中小物流企业基本没有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平时的通讯与联系主要是电话(包括移动电话)与传真机,这不仅准确率低、及时性差而且出错率高。中小物流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降低运价,导致整个运输市场低迷,运价低于成本,很多企业只能靠超载来维持生存。
造成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信息化意识淡漠。超过半数以上的零担物流公司认为,目前他们的业务没有必要运用电脑,因为他们都是简单的一买一卖的业务模式。通过流水单子业务成功率也很高,而且不会出现记者说的货单不符的情况。有个别零担物流公司负责人则更直白地表示:自己本身就是个大老粗,当初有了资金选择物流行业,就是觉得这是个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只要有人,有力气,就可以做生意。
2.2 资金缺乏。缺乏资金一直都是困扰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市场上的许多物流信息系统的价格大多居高不下,而其存在着不适应的风险。过高投入就意味着要承受过高的风险,这对利润低、竞争压力大的小企业来说并不是明智的举措。
2.3 市场上适合中小零担物流企业的软件匾乏。物流软件提供商过多关注高端客户群,忽略了中小物流企业这块市场,这也是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比如对于项目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时合同和项目管理是其业务的起点;而对于零担物流企业来讲,业务受理是从拖运单开始。其次市场上的物流软件在设计时主要体现其管理控制的功能,而轻业务作业管理。这对于零担物流企业利用信息化去解决亟待提升的业务水平是药不对症。
2.4 制度落后和战略缺乏。在零担物流企业中部分企业体制非常落后,企业没有自主的决策权和经营权,所有的决策以及经营活动都要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管制。其次,许多中小型物流企业普遍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即使有一定的战略规划,也没有执行或者执行效果不佳。据统计,有80%的中小物流企业没有制定完整的战略规划,而在制定完整战略规划的企业中,仅有一半以上能够按照规划有步骤的执行,其余的或是在领导人的指示下才能执行或是执行起来步履艰难。如果上级或领导对物流信息化的认识不够,那么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也仅仅是镜花水月而已。
2.5 对物流信息化缺乏系统的规划。一些中小物流企业不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盲目立项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购置部分的物流设备设施去改进作业,或是简单约请软件公司购买软件包。而软硬件物流技术应用的不对接在实践中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同时信息化成了信息中心和事和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脱离。
3 中小零担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路
3.1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现代公司科学管理制度上的。因此对于家族式的零担物流企业当务之急首先要作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按照现代公司制度建全公司的组织架构。其次,完善公司的各项管是制度,不断优化公司的业务作业流程。然后才能谈其信息化建设。
3.2 做好充分的自我诊断。企业在规划和建设信息化之前,首先要成立以公司高层为领导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团队。一定要对自身的需求和目标做好规划。聘请物流信息化专家对本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进行专门指导,并严格按照企业自身的需要合理地选择系统平台和应用逻辑的覆盖功能,同时要看到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全局性和整体性。
3.3 以业务为根基,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对于零担物流企业而言,其业务是围绕拖运单展开的。物流软件在模块设计时也应从业务受理开始、货物入库、配载装车、在途查询监控、货物签收到回单回款交递处理涉及整个业务过程。同时在信息化要以业务操作为基础,服务于一线的作业人员。同时兼顾中高层管理控制的功能。
3.4 以提高效率为出发点,以改善企业管理为着眼点
管理粗放,效率低下是中小零担物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水平较差,另一方面,不少企业由于缺乏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特别是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改善企业管理中的显著作用。企业信息化要求中小企业在企业物流作业管理、营运管理、基础信息管理、财务管理、客户管理、车辆运输管理和决策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通信及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充分开发、广泛利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所以,中小零担物流企业信息化必须把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效率,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没有效率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改善。
3.5 提高物流一线作业人员的信息化作业水平,加强信息化培训。零担货运行业中的一线从业人员知识性、智力型比重较低,基本属于劳动密集性就业,甚至大多数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都普遍偏低。在小型的零担物流企业中,部分一线人员甚至不会用电脑或是没有接触过信息管理软件。因此在信息化中要大力加强对于一线人员的培训,内容应涉及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理念、电脑操作基本技能、数据库管理、业务流程、软件和硬件设施设备的使用等方面。
3.6 物流信息化建设应体现服务客户的原则。在建设时应将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和外部的电子商务化结合。目前中小零担物流企业内部信息化刚如火如荼的进行,而电子商务的运用尚属于空白。也就是说在目前,零担物流企业的外部客户(包括其下游客户和承运商)不能通过电子商务的快捷方式了解物流公司的作业的状态。这种现代化的软件和传统的沟通方式的尴尬,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物流信息化的作用。所以中小零担物流企业在信息化的建设时应有规划有重点的发展,最终将内部的管理信息和外部的电子商务化接轨,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实现运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参考文献:
物流企业信息化篇6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系统的基础,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物流信息化的支持。在企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监控、可视化的手段进行管理,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现代化企业利用本身的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保证更快的交货速度和更好的服务质量,最终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现代物流业需要信息化的支持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应以物流的信息化为主线,以公共信息网络平台为支柱,把提升信息化作为加快物流业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
1.信息化已成为衡量物流和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非常重要的指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对物流业的信息化转型,有力地推动了其他产业的迅速发展。与物流业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还有着较大的差距。目前,中国的物流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全球的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积极转变传统的物流形式。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和结构调整的步伐。努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2.物流信息化是调整和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运用信息高科技手段,如条码技术的运用与引入、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和互联网数据交换的rfid(射频识别,俗称的rfid)、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为基础进行产品跟踪。企业通过控制物流管理及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实现运输及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销售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从而提高准确率,降低物流成本,延伸和拓展传统物流功能。
3.企业物流信息化不仅可以降低物流的成本费用,还能通过创新经营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快更好的专业服务。目前,企业物流通过信息化。能提供有效的增值服务。延长产业链。例如,在德国大众集团的供应链里,该企业的需求都是通过遍布欧洲的网络联系,上游及下游之间的供应链实行信息共享,确保物流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业信息化的建设起步比较晚,与物流信息化的目标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仓储协会调查的结果显示。仅有39%的物流公司建立了物流信息系统,这说明中国物流市场信息化水平确实很低,很难满足顾客的需求。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物流市场以每年30%的速度发展,进入物流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期。表现出如下特点:
1.社会的信息化意识提高,但企业仍然缺乏长远规划
最近几年,从***府部门到企业都已意识到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性,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和综合物流信息系统在各种专业的场合得到广泛运用。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铁道部、***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把发展物流信息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目前,各级***府把建设物流信息化纳入到发展规划里,并进一步加大了在物流信息化技术方面的投资。这说明企业对物流信息技术的意识在提高,但是对企业自身的整体规划不够。在长远战略方面。对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同时,企业对自身物流发展没有长远的规划。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数据表明,有供内部使用物流管理软件的公司所占比例是94.3%,有自已外部网站的物流公司所占比例是81.4%。绝大多数公司都运用了相关的物流管理软件,但是这些软件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简单的,大多数只是物流链比如车辆管理软件、库存管理软件、票据管理软件的一小部分。从物流过程信息化管理的少数企业得知。仅有14.3%的用户对他们企业的前景有长期计划。这说明,物流公司因为他们本身的不成熟等因素,使得信息化技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很多用户需要的信息不够了解,通常是想到了什么就做什么,造成“信息孤岛”现象。
2.以作业的需求为主要业务
信息技术主要包含有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决策及其控制,我国建立规范的信息技术要依靠落实作业来解决。从总体上讲,我国的企业。特别是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小型企业的需求,是采用最少的投资来解决信息技术业务。这种需求占80%左右,是市场的主体。有少部分企业已经达到较高层次的需求,即优化流程的设计和操作运行。这些企业具有 良好的管理机制和信息技术基础,从而可以提供流程再造和数据库保障制度。这部分市场需求不算太大,但增长速度却很快。
3.建设步伐加快。整体应用水平较低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物流信息技术的投入不断加大,我国的物流行业也表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但跟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物流信息化整体水平还是很低的,特别是中小型物流企业。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比较少,应用的范围有限。国外的物流企业,广泛采用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gps/gis技术和电子数据交换,但这些技术在国内物流企业的运用却不理想;另一方面,我国对商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也比较低,如大中型物流企业网站的功能,主要是用来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很少用来作为电子商务平台。事实上。目前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低已经成了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约束因素,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已迫在眉睫。
4.缺乏专业的现代化物流信息管理人才
现代物流业务种类繁多。过程非常复杂,属人才密集型产业,物流信息又具有很大随意性。因此对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很高。目前,大多数国内的物流企业缺少这种既熟悉现代物流的运作方式,又了解生产和管理的全能型人才。
三、现代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规划
1.进行总体规划,改变物流信息技术旧理念
信息化是物流企业在业务流程分析过程中进行管理的工具,包含建立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对现有的流程进行优化并去掉多余环节。以信息化的形成固定下来,并不断调节和优化运作方式等。换句话说,物流信息化是反映先进的管理理念,而不是用信息技术沿用原有落后的生产流程和管理。因此,现代物流与信息化管理是不可分开的。
2.进行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创立物流公共信息网络平台
物流企业要推动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建设,使得产品信息在物流产业链中能快速准确地传递,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还需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解决信息技术的产业问题。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是提供各种信息交流和共享服务的一种信息开放的平台,如出版业跟物流业及其他相关机构组织的交流信息共享。由于—个企业无法单独承担这些信息平台的,因此要由外部服务的供应商或者***府部门来提供。这些服务内容包括:物流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edi网络服务中心等。
3.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物流信息新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包含了计算机技术、信息分类和编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网络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物流企业应该根据本地条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其他跨学科的技术,提高其综合管理水平。
4.制定合适的教育***策,重视及培养专业人才
人才是物流信息技术成功的关键因素。物流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应该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知识及物流专业技术水平。充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经济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因此在组织人员培训时,要建立合适的训练及实践环境,培育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府要拓宽教育和培训的渠道,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及机构开展物流人才培训;同时应制订计划,建立物流人才的培养架构,培养高层次、多渠道、复合型的物流信息人才。***府应完善有关的法律及法规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维护,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能够吸引外部物流专业人才的机制,促进信息技术新发展。
四、结束语
物流信息技术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研究和应用物流信息技术有着非常强的现实意义。物流企业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能够准确、及时地把握多种多样的信息。调节自身的资源,建立一个综合的信息化网络架构,为客户提供最佳的服务,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参考文献:
[1]黄均勇,蒋云,主编,物流信息管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小卉,物流信息管理,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3]李佳民,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情报科学,2006(41)
[4]于波,郑春萍,刘光炬,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核心问题[j],物流技术,2008(8)
物流企业信息化篇7
在4月份由招商迪辰公司主办的“2004物流创新研讨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指出,目前深圳乃至全国在物流信息化领域存在四个突出的问题:其一是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偏低。由于大多数系统的成本较高,多数开发商普遍认为,物流信息化市场在低端不具备开发价值,直接造成市场上缺少适合中小企业起步的信息系统;其二,目前物流信息化的系统标准较为混乱,影响了互联互通和实现信息共享;其三,软件开发成本高昂;其四,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基础技术服务应用还有待提高。
需求不明 物流软件泥沙俱下
目前,在珠江三角洲一些传统中小物流企业眼中,信息化如同灵丹妙药。他们认为信息系统可以使其快速变身为现代物流企业,甚至瞬间晋升时下最热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3PL)的行列。于是,很多传统中小物流企业揭竿而起,物流信息化市场一下子涌现出了大批的“发烧友”企业。软件供应商眼见了这等繁荣景象,怎可袖手旁观?大小软件厂商应声而动,各种背景的软件企业纷纷开辟物流事业部。于是,物流业表面上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不管你信不信,‘少则万八千,高则上千万’都可以上一套物流信息化系统。”
“现在物流企业赚钱的少,物流软件提供商就更没有几个能赚钱的了。”
“物流软件现在没什么标准,能混进来的软件企业大把大把的。”
这三句话是对目前物流软件企业及市场最形象的描述。在“现代物流”、“第三方物流”等概念大行其道的今天,信息化成了物流企业的另一个标配。因为信息化是现代物流或者第三方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于是,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构成了信息化领域另一个热门市场。
然而,本应蕴涵更高技术和管理门槛的新兴物流信息化市场,却呈现出了“少则万八千,高则上千万”的现状。这到底是为什么?
物流企业鱼龙混杂
“这种价格的落差,反映的首要问题就是物流企业对信息化需求的巨大差异。如果说物流软件市场呈现出比较混乱的局面,那么,作为软件的需方,物流市场的混乱则是主要原因之一。”很多业内人士都指出了这一点。
目前,在现代物流及第三方物流理念的冲击下,很多传统物流企业纷纷转型。于是,在这个浩浩荡荡的转型过程中,物流企业被拉开了几个层次,他们对物流信息化的理解和使用情况也有很大区别。招商迪辰软件系统有限公司董事兼总裁汪伟告诉记者:“物流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大概分为三种。首先是已经有了信息化系统的企业,但他们中仍有一部分不知道信息化的关键在哪里,这种企业占5%;其次是已经迫切需要信息化手段来解决一些发展瓶颈的物流企业,这些企业知道信息化能帮助他们,但却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在哪里。这部分企业占70%到80%;最后是不知道信息化的,或者只把信息化当招牌的企业。但这些企业却占到总数目的20%到30%。”
于是,针对不同的企业,也开始应运而生不同的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而基于汪伟分析的数字,处于较低层次的解决方案绝不占少数。深圳市远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物流事业部总经理李继东对此深有感触:“现在的物流行业内就连一个只有3辆汽车的车队,都敢改口叫物流公司,而物流信息系统往往被当作招牌来使用。在竞标过程中,他们声称自己有信息系统;纯粹是为了获得一张竞争入场券。”
可见,很多物流软件都是为了满足那些没有正视到信息化的作用或者不知道如何应用信息化的企业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流软件供应商的技术门槛。
物流软件企业多元化出身
技术门槛一旦降低,就会造成各种背景的企业大量涌入,物流软件市场也如此。汪伟分析:“主流的软件企业大体有三种。第一种是由财务软件转过来的。这些企业接触更多的是生产计划型的系统开发,所以,在推广初期很容易造成给物流企业上了一个财务软件的结果;第二种是物流软件企业。这些企业沿袭了国外的仓储或运输管理软件,开发水平参差不齐。但能真正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管理的企业仍数目有限;最后一种是国外软件企业。这些企业都是从ERP等软件转过来的,也有丰富的经验,但他们在国内的市场推广能力较差,同时他们对中国国内物流企业现状把握不稳,实施难度大。”
多元化的出身背景,赋予了不同软件企业对现代物流理念的理解也不同,其中不乏混水摸鱼者。“我每天都能接到很多做物流信息软件的公司的电话,但这里面有70%到80%的企业都属于混水摸鱼,他们就是在传统仓储管理软件或者运输管理软件的基础上加以修改,然后就宣称这是一套物流信息系统。表面上,好像物流信息化非常热,但实际上却很少有企业懂真正的现代物流。或者说,懂物流的企业不多,却有更多的企业在搅局。”深圳市宅急送快运有限公司信息中心的王业飞告诉记者。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物流软件市场就好像一个围城:站在城外面的人被物流热的表面现象所诱惑,想冲杀而入;但城里面的人却深谙产业之痛,想抽身而退。其实,任何游戏都是有规则的,正是那些尚未理清物流脉络就踏入城内的企业,在苦苦挣扎的同时,还搅乱了整个市场。
物流企业信息化篇8
关键词:物流企业;企业信息化;内部控制
中***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9-0073-02
在当今社会,现在的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宠儿。在信息社会生产的普及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也在迅速的发展。在物流的过程中,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无疑是一个主干,将物流中各个方面的工作完美的结合起来。在物流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的发挥资源的优势,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加强物流过程中的效率化和信息化。
1 加强内部的信息化控制
物流企业信息化有七种高新技术。这些技术是指多维仿真技术、新型存储系统、快速接送货系统、加工处理系统、订单拣选系统。它们进行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物流体系。在进行进货、加工、仓储、配车和配送的过程中,物流企业要注重这些活动的高效有序进行。在我国目前39%的物流企业具备物流信息系统,而且这些数据信息系统都是处于相互孤立和静态的。并且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手段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语音识别技术、GPS、EDI、管理信息系统等在我国应用不是很普及,阻碍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
企业的财务管理、人事处理、办公工作几个方面的良好运行是物流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物流企业的内部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在物流运行过程中,加强监管工作,协调各部门的有效工作。例如,一个在物流企业内部注重了管理,拥有一个缜密严格的管理系统。这样这个企业的物流过程自动化、信息化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会计信息系统是物流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系统,在物流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电子技术的合理运用有助于会计工作的高效运行。
2 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所具备的优点
①加强了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集成化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在物流企业要加强会计信息化,完善会计数据的集成化,有效促进会计工作的高效性。同样,在物流企业的管理和控制之中,要注意采取集成化的方法,加以协调改进。例如,在过去的管理系统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各个方面的工作不能良好的进行下去。但是流程的控制性系统可以将财务系统、人事系统等系统相互协调,进行良好的整合应用,保证了信息的畅通。
②有助于实现内部控制操作的自动化。由于网络和技术的推广和使用,物流企业的一些内部控制工作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这样的内部控制系统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避免了手工操作出现的一些失误。例如,在进行记账和总账的时候,一些软件和技术有助于一些账目的对比和检查。这样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在现在的信息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减轻了人们的工作负担。内部控制工作的自动化可以使一些高技术的人才得到充分的***,物流企业可以将他们安排到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岗位上去,这样可以有效地做好人员分配工作。
3 在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方面的重点、难点
在企业的物流工作中,计算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给物流的会计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在内部的控制方面,计算机的使用会减少一些步骤,这样使得一些审核过程不能实现。在信息的安全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会计的信息化过程,使得一些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上,没有纸张的保留。这样会加大信息的风险性,使得一些数据容易被篡改。如果计算机出现问题会使得信息大量丢失,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物流企业信息化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3.1 物流企业信息化影响传统的控制体系
在进行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会给传统的控制体系带来困难,它主要有组织结构出现扁平化,不相容职能分离和职责分工优势降低,内部的控制过大,会计档案的管理变化这四个方面。第一,金字塔状的控制形式会发生改变,取而代之的是扁平化和网状的控制形式。它出现的原因是在信息化的控制体系下,会计的信息和工作的信息出现集成化和同步化。这样可能会使一些部门的职能和业务出现重合相融的现象。在企业的组织管理机构中出现扁平化的现状。第二,在过去的会计工作的基础是不相容职能和职责分工原则。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会计信息化的时代中,这些基础的重要性不再那么明显。一些手工操作中的岗位被替代。但是信息的管理系统所占的管理空间在逐渐增多,在一定的程度上超过了会计的权力,成为了内部控制的一个不好的方面。第三,在信息化的管理体制之下,内部控制的范围在逐渐的变大,能够覆盖到多个部门之中。在会计的工作方面,会计的许多业务在网上办理即可,方便快捷。它的控制范围在变大,远远的超过了传统的会计管理系统。设置能够覆盖到全体的职工,还有一些和企业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的商家也会包含在其中。在档案的管理方面,信息化的工作中使得一些会计档案保管的方法发生着变化。在会计工作系统充当着一个存储的设施。因此会计的存储过程也发生着变化。例如,在公司进行在存储的时候,操作流程要求拥有一些签字、按指印的等一些拥有法律效应的标记。因此这样仅仅依靠计算机系统进行存储的会计工作方式容易造成一些信息保留不安全、信息被改动、信息被盗的现象发生。
3.2 物流企业在会计内部控制信息化方面存在着盲区
在一些物流企业中,不少的工作人员在一些内部管理控制方面不是十分了解。他们只是对信息化的管理措施认识到表面的程度,只是简简单单的看作是运算过程发生了改变,并没有看到本质的东西。在管理方面,工作人员认为软件系统不需要进行随时的更新这是不正确的。一个高层的管理人员应该从实质出发,充分的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各个方面,做到实时了解和及时更新。
3.3 会计软件存在弊端
在会计软件的升级和应用过程中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尤其是在新的软件推出和上市的时候,由于这些软件并没有进行充分的测试和实验,在它的使用过程中,一些问题瑕疵会出现,影响会计的日常工作。由于软件的开发商和使用企业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互动,使得一些软件的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这样不利于会计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康运行。
3.4 网络技术的使用会为会计内部控制带来挑战
在会计工作中,网络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在网络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潜在着一些风险。第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加快了网上货币的流通。但是由于一些技术并不是特别的成熟,因此一些数据存在着不可靠性。在我国一些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不是十分的完善,在电子商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得到充分的解决,影响了网络技术使用的安全性,这些问题的出现会给会计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第二,在会计的信息化操作系统中,存在着一些不相容职责的集中,这样会出现一些违法乱纪现象。一些有效的电子数据很容易被修改和盗用,这样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利益。另一方面,会计的审计工作上容易被忽视。在会计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中,审计没有占据很重要的部分。使得一些错误数据没有被有效的改正,在核算方面就存在问题。这样会增加会计审计工作的难度。第三,会计的信息化内部控制过程中,还会因为网络的开放性给会计的信息造成很多的不安全性。例如,在网络的多样性条件下,会计信息的获取也会呈现出多样化。这样在进行会计的审计时,一些混乱的现象就会出现,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进程。在会计工作中的信息也时刻存在着被改动的危险。例如,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疏忽大意操作会使得一些病毒袭击电脑,导致一些数据的丢失,会给企业带来利益上的损害。这样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第四,在会计工作岗位上会计人员要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这有助于他们在会计工作中应对一些问题。会计工作人员不仅要拥有本专业的会计素质,还要具备法律意识和良好的价值观念。他们的工作影响着公司的发展,所以仅仅拥有会计专业的素养是远远不够的。
4 完善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化
在我国物流企业正刚刚萌芽的阶段,许多的方面和层次还存在问题。据相关调查显示,在企业的网站的功能中,企业宣传占据40%,信息服务占有36%,而用于内部通讯的占30%,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大约占21%。所以物流企业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内部管理。在物流企业中,进行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时,首先要从会计信息化的组织控制着手处理。完善内部的管理监督体制,促进会计职能部门的有效分工发挥出各部门的职责。要在工作中进行合理的授权,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另外,档案的管理和控制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企业在做好相关规定和安排后,要加强档案的保管工作,防止档案的篡改和丢失。做好期间的保护、防潮工作。
②提高物流企业人员的素质。在物流企业人员的素质提高方面,首先是要对高层的管理人员素质进行提升。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时,要注意培养管理人员的管理信息化意识,并加强他们评价监管方面的培训。例如,在物流会计人员方面,企业要求他们的会计基本软件操作熟练,并对计算机技术基础熟悉。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也是物流企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点。良好道德素质的会计人员对企业是具有良好的推进作用。
③重视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拥有一个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所以企业要加强与软件开发商的交流与沟通,使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更加的准确和规范。在系统的安全性方面,企业要时刻进行安全的控制,对数据资源进行及时有效的备份工作以防丢失。在数据侵犯方面,物流企业要引进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维护。
在对上述的物流企业信息化和内部控制介绍中,不难发现一个企业的会计工作是企业的核心。所以物流企业要注意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和提高,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物流企业信息化篇9
[关键词]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
通过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可大大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当前企业在实现管理信息化方面尚存在不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1物流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1.1管理的思想较为落后,物流管理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采用全面性管理模式,不论是大中小型企业,大多配备相应的车队和存储仓库,提供供应、生产一条龙服务。而有的经营企业的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对于物流管理的认识局限于运输和存储上,没有充分理解现代的物流管理理念,对于如何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利润等方面没有进行过实际的考察和研究。因此,在选择物流方式时只局限于选择自营的物流方式。
1.2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缺乏
在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限制性因素就是人才的缺乏。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传统的物流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因此,在物流管理系统建设中需要具备有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许多企业专业人才缺乏,有些企业的员工对于现代物流理念完全没有概念,而有些则对于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基本操作不熟练,导致企业在发展物流信息化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
1.3管理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落后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管理技术日新月异,并在西方企业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例如,在发达国家,几乎已经普及了物流的条码扫描技术。而我国条码技术的使用比例相对较低。在新技术的研发方面投入的资金不够,忽略了技术的开发,例如,射频识别技术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推广。
2关于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2.1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体系和平台
实现企业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不断提高物流的信息管理化效率和水平。根据我国的物流信息系统情况,完善系统主要包括物流管理信息和物流设备信息两种。在进行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应加快建设决策支持核心系统,将各个模块联成一个系统化的建设平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加强物流机构认证、货源管理和仓储运输方法建设系统,此外还包括咨询网上仓库、GPS定位管理、电子***信息及物流交易等系统建设。作为完善的物流化信息公共平台,应避免客户和企业之间出现信息不平衡的情况,降低合作风险。还要构建有效的公共信息平台,对于客户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应进行严格监督,并及时跟踪客户的物流业务,不断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要对信息平台系统中客户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积累,以提高用户的物流管理质量。客户的信用管理是企业销售中应着重进行分析的重要环节,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基础的数据和精确性分析来判断用户的信用。应通过抽取收集信息,积累客户的资料。通过建设有效的客户信息平台,为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有效的分销管理体系,提高系统的管理水平,从逻辑上对全国所有库存进行总体分析。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优势,实现零距离物流信息平台,需要高效的物流反馈信息收集机制,通过对于系统环境变化的反馈进行产品的重新评估。并及时了解外部市场环境,在第一时间获得准确的商品预测、销售量和变现价值的市场信息。对于售后的情况及价格变化、风险因素进行严格监管,提高物流管理工作效率,不断降低市场风险。
2.2培育物流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才
优秀的物流化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必须要对信息化的支持及物流知识有综合性的了解。在信息化发展的初期,可采用人才定岗的方法对于同一个岗位,根据知识水平结构分配到不同的物流管理流程中。在进行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育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经验,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培训体系,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在现有的职工中可进行选拔性的人才培训,同时要建立从业上岗人员的上岗证书制度,还可考虑人才的培养机制与绩效考核挂钩。
2.3加强对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
企业实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过程,不能忽视信息资源的管理,物流信息化管理涉及多个科学领域,可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合适的物流管理方式,制定相应的目标。同时,在企业内部应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改善系统并同步更新,实现高效的物流管理。在制定企业的物流管理目标时应具有战略眼光,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且将企业的经营状况、地理位置、整体实力、职工的素质作为评价物流信息管理的重要标准。此外,应合理规划数据流,理顺数据流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有效的分析和整理数据流,为物流管理提供理论和实际的依据。
2.4转变管理理念
物流管理需要不断吸取先进的管理理念。由于我国物流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大部分企业对物流管理的价值及物流配发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因此,在企业物流管理过程中,不应只把精力放在生产、销售及财务管理上,而也不应在经营过程中把精力全部放在经营成本管理上,而应相应地从信息化的角度分析。
2.5加强网络建设
现代物流技术的核心构成部分包括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及自动识别技术等。自动识别技术主要包括射频识别技术、智能卡磁条技术、条形码技术、视觉识别技术、射频通信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物流的报文标准化运作处理自动化,在进行物流管理的过程中要有完善的技术体系支撑。例如,信息化的标准处理系统,电子信息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等。信息化的标准与基础设施属于基本的要素,对于提高物流的水平,推动管理信息、账务代码、参数管理信息化至关重要。此外,建立仓储和客户关系管理的信息化及计划信息化的发展都应归于网络建设层面。
3结语
物流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物流企业管理的经济效益和效率,对于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思想和意识落后及信息化人才不足,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物流信息管理的重视程度,推动物流管理网络平台的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谦,李江凤.基于物联网管理模式的智慧物流模式构建[J].中国市场,2014(50).
[2]马晓峰.浅析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模式[J].现代商业,2012(26).
物流企业信息化篇10
关键词:中小物流企业 信息化 问题 对策
近两年,我国物流行业IT应用市场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基础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IT系统应用进一步深化。从***府部门的举措来看,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的30多个中心城市作出或正在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国家计委正在着手制定全国物流业发展总体规划;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经贸委决定成立全国物流标准化委员会,全面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科技部也把“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工程”作为“十五”科技重点工程之一。
但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却不尽人意。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市场的需求不规范。在物流概念的炒作下,“大而全”一步到位的全套信息化建设思想流行,但对信息化阶段实施目标的可操作性和过程的可控制性等工程问题,在需求方面缺少准确、客观的把握;另一方面,IT企业之间的竞争很不规范,信息化项目中常常是关系运作大过需求运作,众多IT企业在电子商务网站赢利梦破灭之后,蜂拥而上地进行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造成了初级阶段规模化市场被过度分割的现象。
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大型物流企业,这些企业大都依赖于物流信息系统的完善和良好应用,但是中小物流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或障碍。
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问题
物流涉及采购、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我国的物流企业由于长期采用传统的运作模式而各具特色,其体制的限制、业态的多样化带来了需求的迥异,更导致物流信息系统建立的复杂性。据统计,我国目前几十万家中小型物流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不到10%,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亟待起步。
发展战略暂属空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经历培养人才、培养需求、培养管理技术的过程,但多数系统开发商缺乏战略眼光,未提出我国物流信息化长期发展的战略任务。物流企业信息化在我国具有巨大挖掘潜力和长远的发展前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开发商和物流企业参与国家的物流科技发展规划,协同作战,避免出现无序低效的竞争。
信息化程度低。据统计,北京地区物流企业采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的不到30%,即使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的,功能也非常简单。主要问题是大多数系统的成本较高,而中小企业的起点很低;市场上缺少适合中小企业起步的信息系统,而多数开发商普遍认为,物流信息市场在低端不具备开发价值。物流是一个网络,是资源整合,一个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再高,而相关的运输、包装、仓储、分检等环节与之合作的企业没有信息化,彼此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物流信息化人才缺乏。最为突出地表现在我国物流信息化企业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信息系统。目前国内的研发能力无法和国际同行竞争,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较为混乱,不成体系,难以互联互通,难以实现信息共享。网络的设计与优化也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
对信息化需求的层次不高。基础信息化仍然是当前国内企业需求的主要内容。最新的信息化需求调查结果显示:72%的企业仍把OA(办公自动化)建设列为未来一年的重点,86.1%的企业未来一年将上MRP2(制造资源计划),60%的企业把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列为下一阶段建设的重点。在相当长时期内,需求的特点仍是在规范流程中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建立决策、控制依赖于信息数据的机制。
开发商难以盈利。物流软件是管理软件,需求的个性化和生产的批量化是难以统一的,因此造成开发成本极高。对开发商来讲,不能批量生产,成本就居高不下。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规范信息技术和开发的模式,加强咨询服务,以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
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服务在大型企业的应用比例为23%,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应用仅为12.5%,在中小企业基本是空白。基础技术服务应用比例趋少,整个行业的整合就相对困难。
由于以上的制约因素,目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很不完善,跟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每年我国在物流费用上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尽早实现我国物流的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小物流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物流行业过去流行的“大而全”思维已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仓储资源可以通过租用或者直接建设完成,运输资源可以通过合同车队或者组建车队来完成,运输和仓储能力不是物流企业的必要条件,而只是物流企业需要整合的资源对象,单纯依靠扩大基础设施诸如仓储和运输规模来赢得市场的想法将被市场所淘汰。所以,在现代物流概念中,急需依托信息网络来提高单位成本的运作效率,这使得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更为迫切。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物流企业信息化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