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管理篇1
【关键词】企业 数字化 成本管理
一、企业数字化成本管理的理论意义
首先,企业数字化管理为企业内部业务流的信息集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字化基础。会计数字化将对传统会计组织和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构,以支持“数据银行”等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这一过程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是实现信息的集成化。
其次,企业数字化管理提升了企业管理的成效。在国际社会上,检验企业管理是否成熟,其主要标志之一就是信息化管理。目前,ERP在现代企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很多企业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使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企业管理信息化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和关注。
最后,企业数字化管理为判定ERP系统运行绩效提供了新视角。ERP系统的中枢神经是成本管理模块,企业大量信息聚集在成本管理模块上,在这里可以详细地观察和评价ERP的成功或失败。
二、我国企业数字化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数字化成本管理领域高端软件应用效果不理想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都在实施信息化项目,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不惜成本引进国外的知名品牌的ERP软件进行成本管理,但是调查中发现,在企业中ERP应用成功率并不高。
(二)企业数字化成本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在大量的企业信息中,产品成本信息是最高机密,企业如果大量使用国外的信息化产品,将导致国有企业、民族工业没有秘密可言。从目前的一些相关的经济事件可以看出,大量使用国外的产品,使得企业的财务、资金状况,以及其他方面如企业技术、经济信息等均有可能泄露,这将给我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带来消极影响。
(三)企业数字化成本管理软件性价比较低
我国套餐式数字化成本管理软件功能强大,为了使信息化产品适应众多不同的行业,其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一些不需要其他行业经验的企业,如装备制造行业的企业,反而要为一些自己根本不需要的功能付费,这样便导致客户购买信息化产品的性价比太低。不仅如此,类似这样高端软件对硬件条件的要求也非常苛刻,结果是花钱多,办事少。
(四)我国民族数字化管理软件产业发展落后
生产计划模块是信息化产品优长之处,但事实上,国内大约有50%的客户都未能有效利用。随着中国用户日益成熟,学会使用成本显微镜来验证ERP软件成功与否,在国内软件产品不断升级、产品的核心功能不断满足国内大部分企业的实际需要的同时,我们将会看到国外软件在中国的优势将逐步消退,民族软件将会得到长足发展。面对我国企业在使用ERP软件上的问题,企业自身也在寻求更加合适的出路,国产ERP的生产商们也试***探索出更加适合我国企业的产品。
三、解决我国企业数字化成本管理难题的对策
(一)采用数字化责任成本差异法
1.在数字化责任成本差异法下进行产品成本差异处理
在进口的ERP成本模块中,目前均有单独处理成本差异、材料价差和产成品差异的子系统。我们将这些差异子系统称为物料分类账,或称物料成本差异账。通过物料分类账子系统的运用,将成本差异纳入ERP处理,就可以解决成本差异的逐步分项结转业务的不合理问题。成本差异的具体操作可以逐步分项结转,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逐步结转法,二是平行结转法。逐步结转法还称为形影相随法,也就是成本差异跟随被加工的实物流动实行逐步分项结转,实物到哪里,差异就转到哪里,实物进入哪个合件或总成,差异就转入哪个合件或总成的成本差异项下。逐步结转法是当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其缺点是因为缺少三维分类,在结转的过程中,合并了不同车间和不同零件,最后进入产成品的差异无法分清楚是哪个车间的哪个零件,又因为逐步结转是产品形成全过程各环节的结转,所以在企业产品结构复杂、层次较多的情况下,系统运行的时间长,环境要求较高,造成一些企业买得起软件却买不起硬件。我们所研究的是平行结转法。
2.在数字化责任成本差异法下进行责任成
本差异报告处理。责任成本差异报表是厂部考核责任车间本期业绩完成情况的一种报表,说明生产活动各项指标脱离标准的方向和程度,同理,用责任成本差异明细项目说明各项经济活动的结果对成本差异总额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各生产车间向厂部结转的产品成本差异同责任成本差异报表总额一致,而不同之处是,报表的内部结构有明显区别,各生产车间向厂部结转的产品成本差异报表是按成本项目或零件和产品明细为内部明细结构,而责任成本差异报表则按成本差异产生原因为内部明细结构;前者的用途是为计算产成品成本,后者的用途是为考核责任车间本期业绩完成情况。责任成本差异法作为一种集各种方法的优点于一体的新型成本计算方法,将会在企业成本核算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实现数字化责任成本管理与国产ERP软件的结合
目前,国内ERP生产企业已经提出了比国际上知名公司更加先进的数字化责任成本管理理论,并且已经转化为软件产品。首先,这一理论的提出在历史上是首创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到了主动地位。其次,这一理论使国产ERP制造商充实了信心,也向用户完美诠释了国产ERP的发展潜力。最后,将数字化责任成本管理与国产ERP软件相结合可以在低成本、高效率、高精度的前提下使企业真正开展成本核算。数字化责任成本管理与国产ERP软件结合解决了一般的ERP软件不能正确计算与分配成本差异的难题,为产品成本的正确计算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苏俐.数字化成本管理[C].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2]郭春梅.现代成本管理浅析[C].建设节约型煤矿企业优秀论文集,2006.
企业数字化管理篇2
【关键词】企业;数字化管理;优势;问题;策略
一、企业数字化管理的优势
(1)能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数字化管理是对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的变革,它通过对企业的神经系统加以改变,而使得企业决策指挥系统、资金流系统、物流系统得以全面改变,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速度得到全方位的变革,最终使企业更加稳定、有效的运作,对于所存在的危险和机遇,它都能对其迅速作出反映,并将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需求者。(2)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模式与盈利模式。企业因数字化管理,其服务模式、营销模式以及管理模式从根本上得以改变。能跟随企业动态,并与业务过程的变化相适应,使工作效率从根本上得以提高,这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及方向。而数字化管理是利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一项先进生产管理方法,它利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对生产的全过程加以控制,适时地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业务流程重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制造资源计划等先进管理模式导入其中,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资源进,制定的产品开发计划科学合理,通过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集成了生产和各部门管理活动,使企业生产更加均衡,开支减少、收入增加,最终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以提高。(3)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数字化管理注重人力素质,它认为员工作为知识工作者,就理应要分享知识和创造知识。要进行数字化管理,首先就要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让其拥有更多的知识,才能真正分享知识和创造知识,最终促使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的同时,参与管理和自主决策,并获得企业的飞跃发展。
二、我国企业数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不适应数字化管理的要求。由于我国企业一直以来深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设置组织机构、使用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加上对于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企业领导层和管理人员认识不到位,这就直接导致了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实施缺乏足够的动力。加上我国企业在信息化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网络化的程度还非常低,企业界没有足够重视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企业目前的信息化水平无法适应数字化管理的要求。(2)企业现行管理应用硬件无法满足数字化管理的要求。在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在其硬件水平和管理水平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现象,缺乏真正有实用价值的信息管理工具进行数字化管理,过于片面追求硬件的先进性,而忽略了硬件的使用效率,最终不利于企业数字化管理。(3)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资金是企业运转不可越少的重要要素,同时也是企业实施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条件。然而,严重的同构性是多数企业的产品所存在问题,这些企业水平低,却过度竞争,自有资金严重匮乏。(4)企业人才资源的匮乏。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企业的科技人员数量在员工总数中仅为9.52%,而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科技人员在30%以上,科技人员分布结构不合理,人才资源匮乏致使我国企业数字化管理进程缓慢。
三、我国企业实施数字化管理的对策
(1)更新管理理念,将数字化管理纳入企业的经营战略之中。企业要全面认识到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已成为如今***的一种管理资源要素,要将各种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进行内外信息的挖掘,推行数字化管理战略,创造条件以便于有效的管理决策的制定。(2)建立企业数字化管理职能中心,实施有效的目标管理。在职员雇佣、提升、职业发展、教育等方面,企业数字化职能部门的主管要与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密切合作,要让全体职员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能及时了解,以确保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相一致,要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3)实施虚拟业务整合的联盟战略。网络时代下企业数字化管理的战略之一就是虚拟业务整合。虚拟业务整合就是重组不同企业的业务,要让这些企业之间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形成互补和集成,减少和避免资源的重复投入,尽可能使各企业数字化管理的成本降低,从而使企业数字化管理的进程加快,各企业实现共同发展。(4)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提高数字化管理的成效性。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其技术人才、信息、研究设施等资源优势,并结合企业自身,对新生产要素进行重组,这样才可以加快企业数字化管理的进程。(5)构筑全方位的投融资体系。企业要加大数字化管理的投入,贯彻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运行市场化的方针,构筑全方位的数字化管理投融资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继焦.数字化管理[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9)
企业数字化管理篇3
何为数字化?数字化就是将很多多变、冗杂复杂、难以分析的数据转变为可度量、方便理解分析的数据、数字,再运用这些数字、数据来建立适当的数字化模型,然后引入计算机当中,形成一定的管理系统,这便是数字化的基本形式。
那么,石油企业的数字化当然就是把油田企业中很多复杂难以分析的数据转变为可度量的数字、数据,把这些数据输入电脑中形成油田企业数字化有关的专门系统,进一步促进油田的开发、石油的开采与油田企业数字化的管理,从而,使油田企业跟上科技发展的潮流进行良好有序的发展。
二、油田数字化管理建设的基本内容
1.油田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数字化的管理主要是运用于计算机网络,电子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管理技术,油田信息化管理实质上也就是一个连接油田井下和地面信息,双向传输信息和处理各种信息的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系统。让在地面上的人员了解井下石油项目的情况,从而更好的实施计划管理,勘探石油情况,评估石油质量,与井下人员更好的协调工作,完善配合,从而研究怎样开发油田,开采石油,对整个油气资源数据的了解和数字化的管理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加上数字化管理有遥测、虚拟现实、智能完井和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油田开发石油生产的成本,提高了是由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并且,石油企业数字化的管理其实也是分成了三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主要是针对单个油井项目的开发,单独的采集信息以及进行简单的数字化管理。第二个层次是中段石油开采与油田开发的数字化管理,其中数字化管理是双向的,让地面人员和井底工作人员互通信息,比上各层次更有深度一些。第三个层次针对的是后续石油的储存管理以及如何营销等决策管理。
2.推进油田企业数字化管理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要想切实推进油田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应该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首先,油田企业应该具备了解油田数字化管理的人才,组成一个优秀并且专业的团队。其团队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他们可以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选择出来合理的检测点,从而也可以确定出监测点的数据。检测点数据对于油田的开采来说是比较重要的资料,在油田数字化建设中需要将检测点进行统一优化分析。
其次,其数字化管理的平台要不断升级优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如果一直停留在最初的阶段,一定是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与科学的进步,然而管理平台的建设与油田的开发、管理、储存环保工作息息相关,根据油田开发的工艺路线、安全环保要求上来看,管理平台的升级优化是必然的行为。然而油田应该采用效率更高、反应更快、成本更低的实用性数字化管理平台,不要盲目追求高端的数字化产品,此种行为无异于舍本逐末。数据采集工作需要实施二十四个小时的储存、探究、分析,及时完成数据分析的结果对数字化管理的效率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石油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一直停留在最初的科技水平,那么此家石油企业发展定会停驻不前,甚至倒闭。因此,石油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的逐步优化是很重要的数据管理平台升级的正常化,其应用系统的使用就会更加的正常化。数据化管理系统的优化逐步统一了各大系统的部署情况,提升了系统的优越性,同时也缩小了储存空间,使应用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也是推进油田企业数据化管理的必要条件之一。
最后,油田企业数字化管理流程要时常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创新可以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创造更方便的工作流程,也可以打造更舒适、更活跃的工作氛围。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好处不言而喻,只有时常创新数据化管理,才能保证石油项目有效率的开采,提高油田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水准,保障项目的协调性,以便于用较低的成本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油田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基本内容
1.油田数字化管理的数据收集技术
不同于早期的人工收集信息有很多缺点与弊端,现在的数据处理主要是有专业的电脑的系统,具有专业性、准确性、时效性的特点。油田生产时的关键数据主要利用温度变送器传达,可以通过传感器与测量仪器等设备进行收集数据,如此便可以更准确的了解油井和油田项目的情况,不像人工采集时那么费时费力,油田数据化管理更加方便、快捷。所以油田数字化管理的数据采集技术更好的进行了油田数字化的管理。
2.油田数字化管理的数据识别技术
此类技术就像是数学学科的验算,因为,石油产业就必须像数学一样,其数据必须要精准无误,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将数据采集完成后必须要进行数据的识别,在数据化管理中也有一套识别数据的第三方软件系统,通过此系统来验证之前采集的数据是否精准无误,然后进行加工处理,控制生产项目,采集项目的安全。其中一项数据识别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的看到数据的状态,在计算机数据对应上可以把采集到的数据用直方***或者饼状***的形态展现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把作业做到稳定安全与无误,这也就是数据识别的示功***智能识别的特别设计。然后,还可以更深度的把示功***与标准***对比来深入分析,最终得出比较准确的工程情况,这样可以提高相关工作者的注意程度,让他们认真负责的进行施工,保证油田项目的顺利开展。
3.油田数据管理远程控制技术
企业数字化管理篇4
[关键词] 建筑企业数字化物流物流管理供应链
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许多物流研究学者提出“数字化物流管理”的概念。“数字化物流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及时获取并处理供应链上的各种企业信息,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标。“数字化物流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条形码(Barcode)及射频技术(RF)、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GI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自动化仓库管理技术、智能标签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DW)和Web技术的有效集成等。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形成了以移动通信、资源管理、监控调度管理、自动化仓储管理、业务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等多种业务集成的一体化的现代“数字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一、建筑企业的物流管理特点和状况
目前,国内的一些先进的制造企业如海尔、联想等开始在“数字化物流管理”上大胆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果。“数字化物流管理”模式同时也是建筑企业完善物流管理的重要途径。建筑企业物流作为企业物流的一种,既有企业物流的共性,又有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筑企业产品运作过程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就其整个过程从供应链和物流的角度看,前期的计划、采购、储存、控制、供应等是关键部分,而后期的运输、销售等各环节非常弱化甚至没有。建筑企业物流的另一显著特点是极高的不确定性。因建筑企业项目运作受业主、设计、监理、气候因素和地理环境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性和多变性随时发生,每一细节发生变化都需要及时的物流保障。同时,建筑产品的工期一般都非常紧,所需材料种类繁多,且每个工程地点非常分散,工程情况又千差万别,所有这些都给建筑企业物流高效运作带来极大挑战。
二、建筑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问题
现对我国建筑企业实施物流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更好的推动“数字化物流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
1.建筑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程度比较低
在我国,施工企业对施工物资进行了多种管理模式的尝试,如分散管理、就近采购、集中管理、统一供应等。但是效果一直不是很好,其原因在于没有建立完整的物流信息管理体系,没有对施工企业现有的物资供应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目前,很多企业仍采用最原始的信息传递和控制方法,仓库计算机网络化建设不健全,材料库存信息反馈系统时效性较差,库存调控能力相对薄弱。现代物流是在系统化物流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软件设计与硬件应用的支持,使得大量物流信息的收集汇总、及时传递、充分利用成为可能。相当多的建筑企业没有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巨大作用,而信息设备的投入也没有远见,有些企业的计算机设备只是进行简单的项目合同、档案管理,无法进行库存动态化控制,更无法进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
2.建筑企业与供应商缺乏长期有效的信息沟通
施工企业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短期性没有与供应商建立起稳定的关系。建筑业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方与需求方之间的关系经常是短期性的、不固定的,随着一次采购结束与供应商的关系也就中断了。等到下次需要采购的时候,又必须重新选择供应商,重新进行价格协商,从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有的材料供应商有现代的供货管理信息化系统,但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没有信息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导致企业之间信息无法衔接,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加上建设项目经常因为受业主、设计、监理、气候因素和地理环境影响导致建设进程变更,也就无法进行物流准确、及时的管理,无法进行物流成本有效控制。
3.建筑企业物流的物流管理比较混乱
目前,建筑企业对原有的物资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并没有从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的角度,对本企业的物资供应系统进行全面的研究,没有真正地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方法,没有在认真研究物流供应链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施工企业的物资供应部门只履行供应物资的职责,没有把传统的采购保管业务,扩展为采购、仓储、配送、加工的全过程服务,建筑物流供应模式依然采用传统的推式,各个环节的连接缺乏高效的控制机制,经常造成人为的等待和重复,使建筑企业的生产进度放慢。对物流管理的不规范造成工程结束时经常有大批的建筑材料剩余,加上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损坏和丢失使建筑总成本升高,而这些物流成本“黑洞”又因为建设项目的高利润而被掩盖起来,不被建筑企业高层领导重视。
三、构筑现代建筑企业“数字化物流管理”方式
1.建立企业“数字化物流管理”系统
在现代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中,“数字化物流管理”系统是核心,是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统一”和有效运作的关键,它使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可以及时集成并快速信息反馈,提高建筑施工生产效率。从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分析,应该首先解决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比较低的难题,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和共享,这样就能提高决策水平,从而带来长远效益。建筑企业需要建立“数字化物流管理”系统平台,并基于这样的平台将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物料需求计划(MRP)、配送需求计划(D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制生产(JIT)、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先进管理技术集成与应用(如***),从而全面提高物流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在较大或者施工段比较分散的建设项目中,利用网络技术将散布在不同区域的供应商企业和众多的施工地点联系起来,实现效率高、质量高、成本低、反应迅速的物流管理目标。
2.建立建筑企业与供应商信息交互平台
建筑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要以联盟的形式加以巩固,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对于企业竞争力影响很小且不易控制的物流资源,采取外包来降低风险,变固定成本为可变成本;对于一般性资源,通过“数字化物流管理”平台把各建设项目的需求进行及时动态汇总,形成物料需求信息,进行物流统一管理。供应链内部企业是合作关系,由公司职能部门与供应商谈判,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材料供应价格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互惠低价。通过建立企业与供应商相互之间的信息电子数据交换平台(EDI)、电子自动定货系统(EOS)、计算机辅助定货系统(CAO)和完善数据库信息挖掘技术DW(如***),使供应链企业之间的“数字化物流管理”系统交互连接,形成信息交互平台。将建筑企业的工程设计变更信息、工程项目变更信息、施工进度变更信息和建筑材料需求信息通过供应链企业之间一致的数据交换技术(EDI)进行数据交换,让供应商适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变化。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PS)结合各个物流流程中的资源需求情况,适时进行物流运输线路选择和优化,经过科学调控和合理配送,变整批大量供货为动态适时供货,降低供应商的库存压力,也降低建筑企业的材料库存压力。通过建立建筑企业与供应商信息交互平台,使物流管理统一化、准确化、快速化、高效化。
企业数字化管理篇5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装饰装修;工序流程;数据库
当今社会是数字化的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数字化管理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也逐渐融入了这一新兴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尤其在大型土建施工单位,该技术的应用日趋成熟。***的【2015】40号文件《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到2018年,互联网将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生态体系基本完善,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1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当前国内建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而由于工程量清单报价本身存在的各种竞争性与风险性,使得施工单位在投标过程中往往选择以较低的利润点来提高中标的概率。这使得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稍有疏忽,便会使成本大大提高。在这种既要保证质量又要寻求效益的严峻情况下,数字化管理的潜在作用就显而易见了。由于在酒店、住宅等装饰装修项目上,会较多地涉及到人工和材料,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工损耗和材料浪费。因此,装饰装修施工企业采用基于互联网系统结构模型对项目的全过程控制进行数字化管理,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风险,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各种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使整个项目的信息有一个更高效、透明的平台,这样不仅提高了各岗位基层员工的工作效率,也保证了中层管理人员的信息准确,同时避免了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失误。
2数字化管理的优势
数字化管理的实施,实现了经营核算、技术方案、现场施工的具体负责人员积极协作与及时沟通,使各部门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变更,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反馈给技术人员,从而及时提供变动的计划与技术方案,避免反复运输购买,使劳务与资金能够得到高效利用;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及时改进,可以减少二次搬运、保管费等,这既节省了外运垃圾,又减少了采购费用[1]。在新的工程项目开工,签订劳务协议时,参照数字化管理所带来的各项基础数据,施工单位能够迅速选取合格的劳务分包队伍;依照前几次工程的劳务单价以及合同条款的清晰表达,有效减少了与劳务班组的纠纷,有利于控制结算价格。签订材料合同时,采购数量上,根据数字化管理提供的数据,可以及时得到构成工程实体的工程量,有效避免由发货单结算而引起的重算、误算,避免不必要的损耗;采购单价上,从数字化管理的庞大基础库中,能够及时找到各种材料的合格供应商以及最合适的价格,避免了由于材料商供货不及时或者材料有缺陷等问题造成的工期延误的损失。在材料使用过程中,通过平台提供的资料,下料时严格按照要求,严禁各种不必要的浪费。这样,便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正是由于数字化管理这一桥梁作用,使得各部门各人员能够资源共享,大量节约人力物力,最大程度控制成本,真正实现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
3实施数字化管理的关键
根据模型结构系统,结合精装修工程实例,装饰装修施工企业数字化管理能否顺利的推进,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
3.1重视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分散在各个项目部进行,人力资源、施工材料资源、施工机器具资源也相应集中在各个项目部,因此,重视项目部基础数据的采集,也就是数据层的管理,才能更好地建立相关资料库,提高数据库的准确性。如杭州某酒店式公寓精装修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施工班组包括油漆工3个班组、泥工3个班组、木工2个班组、水电2个班组、防水1个班组以及其他的零星小工班组;涉及到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包括材料员、资料员、施工员、安全员等。材料种类也繁多,主材部分涉及的有龙骨、石膏板、木工板、瓷砖、石材、墙纸、木饰面、不锈钢等;辅材方面涉及到的品种就更加复杂。为了方便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前期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人工方面,要与这些班组分别签订班组施工协议,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就劳务款支付方式、结算方式等作出明确约定。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以后发生不必要的纠纷,也可以为将来类似的精装修工程获得参考数据。材料方面,尤其大批量采购的主材,要与供方签订材料合同,做好出入库台账,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损耗,又可以提高施工效率。数据库是整个项目管理系统的基础,运用互联网模式及时收集和归纳反映项目施工的各类数字信息,对提高施工管理水平,高质量完成建筑工程项目意义重大。
3.2重视与数字化管理配套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在系统的应用层,会涉及到信息保密、机房管理、安全管理等,这些部分都是公司在数字化工作中需要着手制定规章制度来进行有效制约,只有建立这些规章制度,才能使数字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得到保障。装饰装修企业中,由于涉及到的材料较多,不可避免地也会有许多与材料商之间的联系,企业依据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供应商管理办法》《材料招标管理办法》《材料采购管理办法》《工程项目材料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来规范化管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管理员也要分配好各个访问者的权限,既能使有效的资料得到共享,又可以避免各竞争者之间的恶意竞争。在某项目部的材料管理过程中,材料员根据公司制定的《材料管理办法》,从材料(包含临设材料)验收入库、出库、保管,以及剩余材料(包含临设)管理等角度出发,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材料进行科学管理、科学分类,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每个季度根据之前的材料进行全面盘点并如实填写“材料盘点表”,内容包括:建筑五金,石材及其制品,玻璃,玻璃制品,墙布,天花吊顶,龙骨及配件,地面材料,装饰板材(木质),瓷砖卫浴及卫浴五金,油漆涂料及防腐防水材料,家具软装,水电安装,其他材料、临设材料及设备等的账面数与实有数,盘盈盘亏数;最终做到材料数量清、质量清、账表清。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等项目人员根据《施工现场安全台账管理制度》,结合现场实际,如实填写“项目安全台账考核记录表”,及时发现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通过应用层反馈到用户层,公司的管理者就可以迅速地对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调整。
3.3注重数字化实施的统筹性与长期性
数字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从公司人员的基本信息开始,再扩展到项目上的人、材、物的管理,根据统筹规划,逐步实施,不可能一步到位。也因为建设工程项目都有其独特性、特殊性;同时,随着公司本身的发展,经营模式的变化,国家***策和法律法规的调整,使得公司的信息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只有随着公司自身发展与外部条件变化而变化的数字化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
3.4注意各个工序流程之间的逻辑顺序
建设工程项目往往由多个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组成,彼此之间紧密相关。也是因为这种整体性强的特点,造成了它的不可逆转性。即工程项目实施完成后,很难推倒重来,否则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就要求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各工序流程之间的协同处理。按照这样的逻辑操作,就可以更好地在利用软件的过程中科学管理,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与风险。
3.5重视数字化人才的建设
许多施工企业在人才应用上往往会忽略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仅仅只是把重点放在施工业务上,这是不够的。公司数字化工作除了需要专业信息技术人才以保障公司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外,技术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的支撑也必不可少。以项目部为突破口,重视信息技术和建筑施工业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全员数字化素质与能力的培训提高,重视在实施数字化项目的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对不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与教育,才能更好的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地推进公司数字化的工作[3]。
4结语
目前,数字化管理在土建施工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在装饰装修企业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基础数据库的采集等工作没有得到很多公司的重视。装饰装修企业的数字化管理过程,是公司经营管理业务标准化的过程,是公司全员工作流程标准化的过程,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管理工作。今后,装饰装修单位应以数字化管理为基础,借鉴土建施工单位的管理机制,结合自身实际,将数字化管理的优势不断发挥壮大,真正发挥“互联网+”的经济活力。
参考文献:
[1]朱学清.浅谈数字化施工管理要点的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14):218.
[2]乔惠利.当代与现代中建筑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企业数字化管理篇6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数字档案管理系统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精细化管理的全面推行,公司各项业务得到了细化与完善,档案门类也日益增多。公司档案室自2006年成立以来,已接收保存了大量的***纸、合同、文书、会计档案,截止目前室藏档案已达到3万余卷,5万余件。运用传统手工管理模式,档案信息利用率低,查准率、查全率不高,极大的浪费了公司的宝贵资源,难以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因此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发好、利用好这些档案资源,使其更有效地服务于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主要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处理、管理、开发并提供利用,从而达到为公司各项工作提供服务的目的。
总体目标:一是实现档案信息的数据化处理和保存;二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三是实现档案信息专业化、标准化管理;四是实现档案信息人才专业化。
三、软件选型
软件的选型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行业匹配度、产品成熟度、产品特点、系统功能、系统性能(包括开放性、可扩展性、配置能力等)、方案水平、典型用户、实施团队、公司实力、本地化服务能力等方面。
为了保证项目软件的使用率和可操作性,公司专门成立档案信息化项目组,由公司IT人员与档案人员共同组成,负责项目前期的考察、调研。首先邀请国内知名的档案软件公司做技术交流,使项目组成员全面掌握每家公司档案软件的功能以及优缺点。其次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软件的应用效果,我们选择了几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做的比较超前的档案馆以及与公司生产性质相仿的企业进行了参观,了解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的主要内容,建设规划、软件的使用情况等,结合公司实际需求,最终确定选用北京量子伟业的PDE综合数字档案管理系统。
四、项目建设思路及内容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系统的搭建以公司的档案建档要求为指导原则,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手段,实现档案的集中化管理。以前端控制取代末端收集、全程管理取代分段管理,以协同运营取代***开展,优化了业务流程,保证档案信息的齐全、完整、准确,解决了公司档案资料孤立、储存分散、移交责任不明等问题。
(二)系统搭建的框架、结构
***1 聚银公司档案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B/S架构和C/S架构结合的方式,分三层架构,底层为Oracle数据库,中间层为应用层,上层为展示层。建立多全宗的二级管理平台,统一规范业务和流程管理,保证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管理的规范性,涵盖了档案收集、整理、保管、统计、鉴定、销毁和利用等业务环节,自定义分类存储,集中控制,多途径查询。如***1所示。
(三)信息资源库建设
1.目录数据库
对馆藏的历史档案目录(案卷级、卷内级)进行集中统一收集、录入,一般的档案管理系统都能兼容excel格式的电子表格,可将电子目录一次性导入档案系统。并要求资料形成单位在以后资料移交时必须移交电子目录。
2.全文数据库建设
全文数据库建设一方面是对馆藏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即利用平板扫描仪、高速扫描仪等设备对存量档案数字化。文件格式一般为TIFF、PFD、JPEG等,若要实现全文检索功能,还要进行OCR识别进行文字抽取。扫描时可采用黑白***像和彩色***像两种方式,页面为单色文字、字迹清晰、不带***片的纸质档案,宜采用前者进行扫描;页面为多色文字、清晰度高、带有***片的纸质档案,可采用后者扫描。因化工企业馆藏***纸多,在扫描的过程中切记不能只追求清晰度,将分辨率设置太高,导致***像太大而影响传输效率。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单色页面的扫描分辨率一般为100-200dpi,彩色页面的一般为100dpi;另一方面是利用办公软件直接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接收即增量档案数字化,例如OA系统形成的公文、合同,可直接与档案系统做接口实时导入。对列入归档范围的,档案部门应督促各单位及时做好电子文件积累、鉴定、编目,实现电子文件实时归档。同时要坚持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同时保管的“双套制”,以此作为档案接收的硬性条件。
2011年项目实施时,聚银公司档案室组织人员对室藏档案进行了有序分类,对重要的、查阅率高的档案进行了数字化扫描、加工,共建成36000余条档案条目数据库、12万页原文数据库,并实现条目与原文100%挂接。
(四)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制度建设
公司信息部门建立信息安全制度,加强对档案管理系统的维护管理,实施可靠安全的数据备份,做好电子档案信息的保管,全文、目录、多媒体(照片、影片、录像)数据库采用光盘等方式同步备份。档案局域网与互联外网实行物理隔离,严格管理权限,加强身份认证和密钥管理,非公开的档案信息一律不得上外网。采取数据备份和异地存放管理措施,确保档案信息数据安全。档案部门加强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建立严格的档案交接制度和安全保障措施,严防档案数字化加工过程中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2.智锁文档加密软件的应用
针对档案信息的特殊性,公司同时配套使用智锁文档加密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文档特性分级加密,合法客户端可以根据系统授权自由查阅档案加密文档。该软件还提供对移动硬盘,U盘的多种控制选项,如只读、自动加密等。智锁文档的合法流通范围是聚银公司内部局域网,一旦资料脱离内部网络环境,将无法打开,有效保证了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五)档案管理系统硬件设施建设
1.ORACLE数据库服务器1台(内存不低于8G,硬盘不低于240G)、应用服务器、文件服务器、WEB服务器合用1台硬盘不低于1T(硬盘大小根据历史数据情况具体定),内存不低于4G。
2.建立档案原文数据库需要的A0、A3、A4平板扫描仪,快速扫描仪等设备。
五、“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特点及主要功能
该系统具备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相关规定的档案综合管理功能,不仅能完成档案管理各环节,还具备管理多门类档案及文件资料、科技资料、规程等其它资料的管理功能。从文件注录到形成档案编研材料、专题汇编对各门类档案进行全方位管理,不仅能管理文本文件,还能提供管理声像、***片等形式多媒体文件的管理功能。利用计算机记录档案的物理存放位置,并能提供快速的查询、统计功能,从而减少人为错误,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一)OA系统、合同系统、公文系统的对接功能
与办公OA集成,达成业务系统间的贯通。经档案管理系统提交的借阅申请、移交申请等按照设定好的审批流程,通过OA办公系统进行流转,并且申请者可以随时对流程跟踪。由合同系统、公文系统形成的电子公文、合同实时推送至档案管理系统归档,真正实现文档一体化,使得信息数据在系统间完成正向循环。
(二)档案管理功能
该系统具有强大的档案整理功能,适合于各种归档方式,大大减轻企业档案管理员的工作负担。
1.针对化工企业技改、技措项目多的特点,该系统对档案进行三级管理,分别是项目级、案卷级、文件级,这样便于日常文件、资料的积累与查找。对于每年实施的项目,兼职档案员先在项目库新建项目,然后在新建的项目库内添加日常积累的文件,称为“未整理文件”,最后根据工作需要对“未整理文件”进行组卷、归档。
2.所有进入系统的数据将默认按照先后次序排列位置,档案员可以根据档案实体情况,通过“上/下移”、“对调”、“插入”、“按著录项刷新流水”自由调整电子条目的顺序,或在普通状态下直接使用表格列头排序。通过各种“档案分组方式”,可以将数据按照升序或降序模式分门别类进行展示,配合“模糊检索”或“高级检索”快速过滤和定位目标档案数据。
3.在“传统立卷”、“工程项目”等多级归档方式的档案库中,档案员可以使用丰富的“组卷”向导,如:“组新卷”、“组已有卷”、“合卷”、“拆卷”、“移卷”、“拆件”快速、准确地生成合适的案卷和项目条目。同时对二级条目进行“位置调整”、“生成序号”、“页数页次转换”等微调操作。
4.使用“批量自动关联”与“批量自动组卷”,将分离的案卷与卷内条目通过配置著录项快速绑定;或者配合“公式计算”快速生成案卷条目,对于需要解绑的数据可以使用“解除关联”。
5.使用“按选择”或“按归档分组”的方式,快速生成档号,系统将反馈准确的操作报告,方便快速定位问题所在。辅助“查找重复档号”、“查找中断档号”,可以即时、妥善地处理问题数据。
(三)数据利用功能
对公司局域网内的各用户(包括领导、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分层次、智能化、方便快捷的档案、文件综合信息访问查询、档案库存(借阅)状态显示。在进行档案文件全文检索时,系统要对检索用户的权限审核,拥有查看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文件文本的部分预览,没有权限的只能查看文件名称。
(1)对查看权限的控制
将档案按照重要程度分别设为A、B、C三个级别,并在每条著录项中,将受控别设置为必录项。档案级别不同,借阅、***查看的审批流程各不相同。当借阅者在档案库查找到所需档案条目后,点击***查看,系统自动进入身份认证程序,确定是否有查看权限,若有,可以直接查看,反之则进行提示走借阅流程。
(2)全文检索功能
通过全文索引模块将档案管理系统中索引电子文件进行文本抽取,同时对文本进行索引,建立用于全文检索的索引文件库,确保全文检索的精确性。在建立索引文件的基础上,进行全文检索,对于系统内的电子文件进行亚秒级高速检索,提高档案文件利用率。在显示的结果上进行高亮显示,突出检索内容的一目了然。
(3)数据管理功能
为了有效实现利用目的,对各类电子档案实行系统化管理,实现分类、排序、目录生成、数据统计、自动标引、信息组织、打印输出等,并运用权限分配、访问控制等技术,确保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及合理利用,有效地维护整个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
六、推广应用
通过本次“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公司档案业务流程的全面自动化,提升了不同门类的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提高了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系统运行期间,多次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兼职档案员对该系统档案***查看、实体与电子档案的网上借阅、网上审批、移交等业务进行培训、指导,并编制《聚银公司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使用手册》分发到给各单位;为了方便***使用,还将使用手册电子版上传到公司网站首页。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上线运行两年来,利用档案系统办理查档审批、查阅业务的已有600余人次,涉及档案文件约1000余件,得到了广大员工的一致好评。聚银公司数字档案系统的成功应用,是档案管理模式的一项重要改革,标志着公司在基础管理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企业数字化管理篇7
唐山燃气集团是原唐山市燃气总公司与北京燃气集团合资成立的股份制企业。近年来,伴随着唐山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唐山燃气在唐山市委、市***府、市住建局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抓安全、降气损、定制度、谋发展”的工作思路,统一思想、创新举措、凝心聚力、扎实工作,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营业收入连年攀升,职工待遇稳步提高,项目发展后劲十足,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目前,唐山燃气集团拥有24个分子公司,民用户50.2万户,工商福利用户2105家,拥有各类输气管网2393公里,日均天然气供应量为80万立方米,焦炉煤气供应量为150万立方米,天然气气源主要来自中石油永唐秦管线和冀东油田南唐管线;焦炉煤气气源主要来自开平区、古冶区等焦化企业。供气范围涵盖市中心区、丰润区、古冶区、开平区、曹妃甸区、海港开发区等14个县域城区。供气规模和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同行业前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以其先导性、倍增性渗透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推进社会变革和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市***公用的燃气行业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挥档案资源的效益,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时代的需要,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背景
唐山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各门类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等是企业建设、安全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公司档案库藏总数近万卷。过去集团公司主要依靠word、excel管理软件,建立了简单的档案信息基础数据库,只限于档案条目著录或案卷级文件目录查询,文件打印等,现代化设备利用率低,档案管理水平低,制约了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目前随着公司的发展,许多业务已经进入了无纸化办公阶段,因此,档案内容数字化,档案管理与利用信息化是档案工作服务于企业各项工作的必然途径,也是实现集团公司整体档案管理与控制的必然要求。
(二)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2014年,唐山燃气集团研究确定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列入年度工作重点,为此集团公司投入资金用以更新升级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按照档案管理3A标准,添置了现代化管理设备,实施了纸质档案数字化建设,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成立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3A档案室,由原来的60平方米扩大为100平方米,实现了“库房、阅档、办公”三分开,新配档案柜14套,档案装具充足,达到了“十防”要求。同时,升级了档案管理软件,实现了微机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利用效果,并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对机关文书档案、专业档案、声像档案等门类、载体档案实行了统一管理,同时还编写了档案室简介、档案分类编号方案、保管期限、专题目录等检索工具,实现了档案接收、移交、借阅、统计、鉴定、销毁等一系列管理功能,使集团公司档案管理工作上升到新的水平。
从2014年6月份开始,燃气集团开始组织人员对室藏档案集中进行数字化录入。此项工作历时半年多,对集团公司成立以来的所有室藏文书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处理。
(三)加强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维护
1.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管理制度
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微机化,就必须消除不安全因素。为此,燃气集团构建了一套系统、透明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档案人员安全管理职责、管理要求、管理目标和管理内容,并健全完善了档案信息安全保密系统,确保了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安全。此外,为应付突发事件,集团公司还建立了档案信息资源恢复备份系统,提供了可靠的系统备份、应用备份、数据备份,并明确专人,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档案信息的安全与否,档案人员的安全意识最为关键。因此档案安全管理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为此,集团公司计划对各基层单位主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兼职档案员进行安全意识及档案查询系统操作使用的专题培训,用以保证档案系统能顺利应用于日常管理工作。
三、档案工作创新的思考
(一)档案信息电子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办公自动化实现了无纸化,文件的起草,签发,归档等运作过程都借助计算机和通讯网络进行。这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对各种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将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归档存储,提供给档案利用者。只有档案信息具有系统新、真实性,档案利用者才能获得更为完善的服务,实践证明,档案信息电子化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燃气集团的文书档案已基本实现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同步移交。
(二)档案管理模式创新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一次飞跃
企业数字化管理篇8
【关键词】信息数字化;档案;应用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各级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及时解决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信息数字化是主要体系,对管好用好档案的资源开发起着重要作用。以往存在的缺档、断档、死档会给档案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原来以纸质格式的各类文件及其他文字及数据资料逐步被计算机的电子格式所替代。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档案,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优势日益突显,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便捷
所谓档案的信息数字化就是以馆藏档案资料为主要的物质对象,用缩微的形式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换成为缩微软件形成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有如下几个便捷:
(一)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的计算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目前大多数基层档案馆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利用功能简单,有的仅仅用于档案录入和文件的储存,利用的低效率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的极大浪费,使用信息数字化管理档案可以使档案数据更准确快捷地利用共享。
(二)信息数字化的建设使OA办公室自动化推向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OA办公系统实现了数据的一次输入,多次利用。文书处理人员在完成文件的拟写、签发、编号、录入、等工作后,只需要一个归档点击操作,就完成了从文件处理系统到档案管理系统的归档工作。需要利用时,利用者只需根据访问权限进行***检索,就可以浏览所需要的内容,档案资料通过办公平台实现了共享。OA系统可以提供多种查询检索功能,可以实现档案信息自动分类、检索、自动编目等,使档案检索利用变得更加快捷、高效。
(三)档案信息化管理使档案人员可以从繁琐的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档案编研和二次开发利用上,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利用效率,由此,不仅扩大了社会影响,而且还拓宽了服务范围,档案部门的地位自然也得到了提高。
二、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管理及对策
(一)强化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意识,积极推动网络化归档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普及档案信息化的档案意识,让企业各部门了解信息化档案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密切配合档案工作,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的文档一体化工作平台方便档案的网络信息化归档管理。各立卷部门的档案管理者在档案管理部门的规范标准和在职档案人员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权限范围将所在部门产生的需要归档的文件备注上处理意见,通过数字化办公平台传输到档案数据库,年终时只需向档案馆移交一份立卷清单即可,从而减少了档案部门的计算机输入工作,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方便与快捷。
(二)加强档案信息化工作与实际日常档案整体规划。企业档案工作一定要把档案工作人员对信息建设的业务培训工作考核纳入企业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管理中,这是目前大多数煤炭企业单位档案工作最容易疏忽的方面,同时还应注意将档案管理信息化与技术资料信息网络相区别,企业的技术资料(即***纸)是为了服务企业的技术管理。协调企业技术部门***纸,标准化资料管理的一种组织,两者在职能工作范围及管理模式有所不同。因此要想使得档案管理能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对企业档案能够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不断提高档案信息服务。
三、新档案信息数字化、提升服务理念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及企业,首先运用信息化手段对档案进行编研,从而加强了档案数字化建设,要将档案利用计算机对一些重要的档案进行汇编,进行数字化采集。利用计算机编制检索目录提供利用不仅方便查询,提高工作效率,也使档案更加规范化。其次,创新档案信息化深加工,要将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和科学指导意义的文献报告等编制成数字化档案,编研资料不仅可以利用手续方便查询,为借阅者提供周到全面的服务,而且能够延长档案原件的寿命,档案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使档案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得到同步提高,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信息数字化是新世纪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信息化利用和档案信息管理标准化已势在必行,我们必须加快档案的现代化管理进程,逐步完善企业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其优势在于有利于档案原件的保护;有利于文件归档方式的改善;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有利于档案信息的检索和利用方便。为档案高效利用打下了基础,发挥了自己的潜能,为企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企业数字化管理篇9
关键词:企事业;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建议
一、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现状
某企业设计项目档案管理系统是于2009年1月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2016年4月进行了第1次升级改造。该系统是在网络建设和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了实体档案和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鉴定、销毁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将电子档案作为工作的重点,对其进行处理上传至服务器,实现网络应用的目的,具体功能有3部分。
(一)文件信息管理部分
档案管理系统通过数据一体化接口,按照档案信息采集流程要求,将业务系统中的待归档信息直接采集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中。截至目前的档案管理系统是与运行的生产管理系统建立了无缝接口,实现设计产品电子文件从计划――生产――质量控制――归档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二)档案管理部分
主要是完成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包括:1.验收整编、档案管理;2.鉴定销毁;3.档案统计。验收整编和档案管理主要完成对数据的管理,包括对各类档案进行整编、著录、形成电子脊背,打印之后贴在案卷盒上即可。同时还可以对电子条目进行维护,提高电子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鉴定销毁主要完成档案的鉴定工作和档案的销毁管理工作。档案统计主要完成与档案管理工作相关的各种统计工作:可以进行档案库统计和借阅库统计的工作,具体细化为归档率、馆藏量、出***费用、借阅统计等。
(三)检索利用部分
档案查询是通过网络提供各种方式的检索和利用,包括:普通检索、分类检索等多种网上信息检索利用方式,实现***浏览、查询的功能,达到资源共享。档案的借阅管理主要包括:1.***办理借阅审批手续;2.查看登记的在借用户、待借用户、催还用户的信息。及时了解档案借阅和出库情况,各借阅用户还可在其计算机上查询到本用户借阅内容情况,及时掌握本用户在借档案,确保档案的及时归还。
二、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产生的效益
(一)实现了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
由于某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高度集成化,无缝对接,没有任何数据接口问题产生,工程设计资料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收集,经过完成全质量流程的生产作业环境,实现一键式移交,在系统内自动生成PDF文件长久保存,电子文件真实、准确、完整、系统。因此,实现了设计项目电子档案100%归档,档案完全来自设计流程,同时也确保了电子档案与实物档案内容、版本的一致性。
(二)优化了档案管理流程
真正改变了传统的档案工作模式,将档案管理前置到打印出版阶段,原有的档案整编模式进一步整合并减少工作环节,改变了传统的以案卷为单位的粗放型管理整编模式,优化为包含电子文件在内以件为保管单位而进行的3个层级的管理。由于电子文件处理过程高效、结果精确,有效地减少了档案人员的人工工作量,从而避免了人工操作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提高了档案利用效率
在工程设计资料利用上,以电子档案为主,***浏览取代了实体档案借阅,生产人员可直接查询、借阅电子档案,提高了电子档案利用率。另外,电子档案也不再受到“孤本”的限制、不再受到地域、时间的限制,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进行随时随地多人同r共享利用。便利的知识利用环境和丰富的电子档案资源,促进了生产设计人员的学习、使用电子档案的积极性,方便了各级人员深入利用信息和知识资源,档案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四)有利于原始档案的保存
档案在长期保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因为种种原因而受损。如反复利用对于实体档案的破坏,实体档案调阅出库存在的遗失风险等。所以,纸质档案转换为电子文件后,电子文件可以代替原件使用,纸质档案的利用频率将大幅度降低,实体档案可以保存起来,减少人为接触,降低在纸质档案利用过程中受到磨损和外力损坏的几率,从而得到有效保护。
(五)电子档案的备份方式灵活
通过利用磁盘和磁带等载体,使得电子档案的备份方式更加灵活,实现完全备份和差异备份的可行性远高于实体档案,有效地降低了在突发事件中档案的安全风险,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企事业单位做好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
除传统的设计项目档案已实现信息化管理外,多门类综合性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尚未健全,距离“数字化档案室”的要求尚远。目前的档案信息系统对于文书档案、声像档案等其他类型档案的电子文件仍无法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其相对应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已严重滞后于设计项目档案。此外,企业发展转型所开拓的新业务类型的档案也未能在系统中实现信息化管理。因此,需要在今后的档案系统建设中整合、完善企业各类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从而丰富信息系统的档案资源。
(二)应推进档案信息系统集成化建设
目前的业务系统中仅有生产管理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高度集成,而其他类型档案仍停滞人工管理方式,从而影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因此,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纳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之内,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步发展。
(三)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提高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在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工作比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更需要标准化、规范化,需要有统一的档案信息采集标准,统一的规范化数据类型。实行科学管理、统一技术标准、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系统,快捷、有效、有序地把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大幅度地提高档案数据库的信息量。搞好企业各类档案基础业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四、结语
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档案管理系统,对档案集中、有序地科学管理,并使其数字化、信息化,提升档案管理的服务工作水平,才能为企业各项业务的决策、运营和管理提供有力保障,提高其运营质量和效益,提升其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永宽.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科技资讯,2014(08):238.
企业数字化管理篇10
品类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舶来品,也正因为如此,诸多的水土不服,使之在连锁零售行业越炒越热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质疑之声。同时,因为品类管理牵涉的面比较广,要求的人员素质也比较高,所以,对于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相对缺乏的中小连锁零售企业来说,品类管理的实施似乎像极了鸡肋。现浅谈一下对中小连锁企业实施品类管理的理解。
一、品类管理的本质――零售行业精细化运营的内容之一
在经过了跑马圈地和价格战后,零售行业已经到了比较充分的竞争阶段,能留存下来的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的中小零售企业,可以说个个都练就了八仙过海的本事,各有秘器珍藏于身。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大家自创的多种经营技术和经营方法,让大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也正因为如此,当品类管理这一工具舶来时,立即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追捧,不过,很多人很快发现,这舶来的东西像一个新大陆,转了半天,登陆的地点却很难找。其实仔细想想,国内大多数成功的中小零售企业所创新的经营技术和采用的方法是不是有许多和品类管理的理念是暗合的呢,在我们越来越由粗放运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是正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在创造着登陆的机会吗?品类管理实施的步,体现的就是精准化营销、精细化运营的理念,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应该早就开始做品类管理了,我们脚下的路是和这个新大陆连着的,只是我们要真正站在这块新大陆上,还需要把这条路修的更系统、更有规划一些。
二、实施品类管理的时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品类管理为国外和国内的零售巨头们创造的丰厚利润是有目共睹的。但宝洁在全球与零售商的合作规模,沃尔玛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让我们望而兴叹,如果和他们比,我们做品类管理的资本不知还要积累多少年,但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个人认为,品类管理最重要的是意识,如果你有了品类管理的思想,有了做品类管理的决心,那么就可以开始了,也许,你的收获不如宝洁,不如沃尔玛,但肯定比没有开始要强的多。当然,你在平地起高楼时,一定要先打地基。
三、实施品类管理的基石――数据分析和挖掘
IT技术带着进销存和ERP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进入零售行业后,给连锁零售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一场信息化的***,让连锁零售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经营数据,这些数据在以往的经营中,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手工制表和业务系统报表,一直是从事连锁零售行业人手中最常见的工具,但是这些工具不但对操作的人要求高,同时对数据挖掘本身也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因为其无法从宏观上、时间上进行全面的、时时的掌控,所以,这些数据就如同一座未被开发好的金矿,有绝大部分在闲置和荒芜,而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正是实施品类管理的基石。我个人认为,谁能开发好这座金矿,谁就会获得领先的核心竞争力,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数据分析软件加入连锁零售行业信息化的家族,会给零售行业带来一场新的***。
四、实施品类管理的方法――先种梧桐树,再引金凤凰
虽然品类管理的终极表现是供应商和零售商共赢的场面,但作为中小企业的连锁零售企业,千万别梦想从一开始就有人与你同行。因为,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中小零售企业因为终端的市场份额有限,在财大气粗的上游企业眼里,只能算做一个配角,他们的资源会倾向于大的连锁企业。所以,中小连锁零售企业在做品类管理时,要先从自已的内部开始梳理,这就像修路一样,先把自已那段高速修好,让别人看到你的实力,那么,有钱有势的上游企业自然而言就会修好他们那段路,双方的共赢之路才会畅通。
五、实施品类管理的路线――PDCA循环下的曲线前进
品类管理是管理的过程,永远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遗憾;另外随着环境的变化,品类策略也应该随之变化,也许第一个轮回还没做完,最前面做的已经不能符合现在的要求了,所以可以说品类管理也没有真正的终点,而中小连锁零售企业因为受资源的限制,不可能一下子将人力物力安排到位,所以做的时效性方面,更会有天然的差距,因此,在从点到面实施的基础上,要学会先抓住关键点,取得成效后,再快速复制,并通过一个个PDCA循环,一步步上台阶,从而最大限度地接近完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企业数字化管理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