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审计篇1
关键词:水泥;能源审计;***审计
1前言
近年来,我国水泥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生产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已经取代落后的立波尔窑等水泥生产工艺,水泥年产量从2011年起,每年超过20亿吨。水泥生产中主要能耗是原煤、电力、柴油,其中煤耗占总能耗的85%以上。作为高耗能的水泥产业,产生的废气量多,粉尘浓度高,污染严重。因此,国家《水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以转变经济方式为主题,以技术创新为手段,大力促进全行业节能减排[1]。在国家实施节能减排的大形势下,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缓解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场审计的开展,和审计企业数量的增多,鼓励水泥企业开展水泥单位产品能耗***采集,采用***数据开展单位产品能耗***审计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一直在推进该项工作的进展。
2***审计基础
文中的审计对象是硅酸盐水泥行业,审计形式是专项能源审计,即对硅酸盐水泥行业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指标进行审计。
2.1审计涉及的参数
依据GB16780-2012《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提供的能耗统计范围和统计方法,以及指标计算公式需要用到的数据,可以将***审计参数分为两类:一类是与量相关的参数,该类数据可以进行实时***联网监测,是实时动态参数;一类是与化验相关的参数,该类数据属于离线检测数据,可以分时间段设置对应的参数值。量的参数包括熟料产量、水泥产量、原燃材料消耗量、余热发电站发电量、余热发电上网量、生料工序电耗、烧成工序电耗、煤粉制备工序电耗、水泥粉磨工序电耗、发运和包装工序电耗以及辅助生产用电(空压机用电、水泵用电、机修车间用电、办公楼用电等等)。化验相关的数据包括煤的低位发热量、熟料28d抗压强度、水泥28d抗压强度。
2.2***审计的计算公式
依据GB16780-2012《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提供的计算方法,采集数据利用审计计算专用组件运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3***审计系统设计
***审计系统采用四层结构设计模式:由各参数的计量设备组成的计量仪表层;以实时数据的采集传输组成的数据资源传输层;以操作系统、客户端服务器组成的基础平台层;以数据管理、能源审计计算专业组件组成的逻辑层。计量仪表层是由审计涉及到的各个参数的计量仪表组成,包括原煤计量的煤磨皮带秤、原料配料系统的生料配料秤、水泥粉磨用原料配料秤、入窑生料秤、余热发电电表以及各个工序电量的计量仪表等。计量仪表层是整个***审计系统的基础层,是基础数据的来源,因此要求该层的计量仪表在保证计量器具配备率和准确度符合GB/T24851-2010《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要求的基础上具备通信功能。数据资源传输层是通过RS485兼容接口或(4~20)mA的开关/模拟端口采集计量仪表层中各仪表上的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在采集设备DTU中加以分析处理,加密并存储;通过GPRS/CDMA/G***等无线通道或以太网将数据上报给上位机,即客户端服务器。基础平台层接收并保存从各个客户端服务器,即数据资源传输层传输的数据,并为***能源审计系统平台提供基础数据。逻辑层对基础平台层的数据进行管理、分析、统计并应用审计计算专用组件对审计计算5个指标值(可比熟料综合煤耗、可比熟料综合电耗、可比熟料综合能耗、可比水泥综合电耗、可比水泥综合能耗)相关的数据进行设置,最终计算得出结果。与量相关的参数,该类数据可以进行实时***联网采集;与化验相关的参数(包括煤的低位发热量、熟料28d抗压强度、水泥28d抗压强度)属于离线检测数据,可以分时间段设置对应的参数值。该参数值可以在基础平台层的客户端服务器上设置,也可以在逻辑层的数据库管理中设置。
4实例分析
对某水泥有限公司进行能源数据***采集。现将某个月份该水泥行业能源审计***审计系统采集的数据与现场审计企业报表的数据进行比对。根据《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24851-2010)规定,主要用能设备固体物料计量和电能表计量的准确度等级为2.0,即要求在使用中检验时其自动称量物料时的动态累计误差不大于2.0%[3]。按照该要求,能源审计***审计系统采集到的数据与企业生产报表统计的数据偏差最大绝对差值均在规定的要求范围内。当采用能源审计***审计系统采集到的数据采用能源审计***审计系统采集到的数据与企业生产报表统计的数据偏差最大绝对差值为0.76%,最小绝对差值为0.01%;采用能源审计***审计系统采集的数据计算出的可比熟料综合煤耗、可比熟料综合电耗、可比熟料综合能耗、可比水泥综合电耗、可比水泥综合能耗等5个指标值与企业报表数据计算的指标值最大绝对差值为1.00%,最小绝对差值为0.52%。根据《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24851-2010)规定,主要用能设备固体物料计量和电能表计量的准确度等级为2.0,即要求在使用中检验时其自动称量物料时的动态累计误差不大于2.0%[3]。按照该要求,能源审计***审计系统采集到的数据与企业生产报表统计的数据偏差最大绝对差值均在规定的要求范围内。当采用能源审计***审计系统采集到的数据与企业实际生产数据偏差较大(即偏差不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时,通过***审计系统的指标值计算结果,可以明显看出是与哪个指标值计算有关的参数存在偏差。通过查看系统采集到的各相关统计数据,或者各数据变化趋势***,判断数据存在偏差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对与企业实际生产偏差较大的数据进行后台人工修正。
5结论与应用
该水泥专项能源审计***系统经验证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熟料水泥生产企业。此项研究的实际应用,不仅可以减少人工现场审计的成本,更可以减少因事后审计对审计结果产生的质疑;对安装了该系统的企业本身查看自身各个时间段的能耗情况,分析能耗变化原因和能耗监管部门随时随地了解查看各个企业各个时间段的能耗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旭烽,朱培武.国内水泥行业能耗限额标准现状如何.水泥工程[J].2014(5).
[2]GB16780-2012.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能源审计篇2
信息收集与检查(监测)分析是内部能源审计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
(1)生产基本信息收集。生产工艺流程、能源与物料消耗流程、能源管理规章制度、能源管理责任落实情况等。
(2)帐目及相关记录查阅。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统计月报、采购台账、出入库台账、设备台账、生产运行记录(细化到各岗位)、能源动力消耗记录(如电、燃气、蒸汽表记录等)、财务原始凭证(如原辅材料、燃料及水电燃气等采购支付凭证、产品销售凭证等)和成本月报等。
(3)能源消耗验证。煤炭、燃料燃油、蒸汽、压缩空气、氢气、氮气、电力等企业所使用的各种能源的期初存量、本期购入量与自产量、期末库存量的实物量盘点;主要能耗设备及能耗情况的实况普查,如对炉窑等热工设备的生产量、能源消耗种类及消耗量的验证,对生产用电设备的生产量、年耗电量、单位产量耗电量的验证,以及对输变电系统变压器的容量、参数、高压侧电流、电压、有功电量、无功电量、全年输变电量代表日电量记录的普查等。
(4)耗能设备现场监测。利用监测仪器对主要耗能设备(如热工设备、用电设备等)进行能源利用效率和热能电能损失的测试。
(5)能源计量巡视检查。对计量器具的安装、计量精确度以及配备达标率、完好率进行确认。
(6)分析结论。根据现场收集到的信息和测试所得的数据,按照相应的标准和方法对企业能源利用水平的技术经济指标(如产品能源单耗、综合能耗、主要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或耗能指标等成果进行综合析评价、查找问题、查找出节能潜力,给出审计结论。
审计报告
根据审计结论,完成内部能源审计报告。参照国家***关于***府能源审计报告书的相关要求,企业内部能源审计报告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企业能源管理现状概述、生产过程中各种能耗物耗指标的计算分析、能量与物料平衡计算、能源整体利用效果评价、存在的节能障碍及节能潜力分析、节能技改措施建议以及财务分析与经济效益评价。审计报告书完成后,要与企业负责人及有关部门人员交换意见、达成共识,作为企业能源管理改进的依据。
企业内部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
(1)国家《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是企业进行内部能源审计的指导性文件,涉及能源的管理、计量、统计等项内容的审计标准应遵从该通则。
(2)涉及用能概况、能源流程及能源消费指标的计算分析时,应遵从国家标准《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的要求进行。
(3)产品产量是计算单位产品能耗的基准,核定产品产量时仅能考虑合格品数量、且必须通过仓库物资盘查与往来账目进行核定,同时不能仅考虑产成品还要考虑在产品的数量,在产品应折算为相当的产成品(应注意标准品与非标准品的区别,非标准品应折算为相当的标准品)。
(4)能源消耗数据的核定,应注意能源消耗数据和与之对应产品产量的时间计算区段及所属范围保持一致,注意分品种进行非生产系统用能与损失能源量的合理分摊,注意生产过程中外协加工部分的能源消耗在进行产品能耗核定时需要一并考虑。
(5)进行产品能耗分析时,应注意不能简单地将不同原料、不同生产工艺、消耗不同能源等所生产的产品进行简单的对比;在综合能耗无法进行对比时,可对主要生产工序或主要耗能设备的能耗指标进行分析对比。
(6)审计所使用的能源价格必须与财务往来账目的能源价格保持一致,在一种能源多种价格的情况下,能源成本采用加权平均价格计算。
企业开展内部能源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开展内部能源审计的出发点是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着力点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要使企业内部审计起到真正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所谓审计必然量化,如果没有健全的能源管理组织体系、没有完善的能源计量统计制度、没有可靠的能源消耗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那么内部能源审计只能流于形式,因此要把内部能源审计作为夯实企业能源管理基础的必然途径。
(2)能源审计是对企业的能源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评价,但能源的载体是工艺和设备,因此,审计人员应注重结合企业生产情况不断丰富企业内部能源审计的内涵,通过能源审计加强对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节能诊断,指导企业节能改造,促进企业从技术改造中要能源。
能源审计篇3
能源审计的基本内涵
1能源审计的内容
能源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有关能源管理的情况、企业设备运行的状况、企业能源消耗水平的状况、单位产品的耗能指标、产品的效益与能源消耗的对比分析、节能的效果与企业考核标准的对比分析以及关于企业科学使用能源的策略等。通过对企业消耗的能源进行审计,可以清楚企业能源的利用情况,为企业进行技能减排挖掘节能潜力,找出企业节能的可改造方向。
2能源审计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安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而我国重工业、高耗能企业众多的现实也使得能源供求紧张的状况与日俱增,已经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能源消耗的主力***,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既是促进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所在。近些年来,在我国的能源消耗总量中,工业企业消耗的能源占到消耗总量的六成以上。可以说,我国进行企业的节能审计工作已是形势所迫,必须抓紧实施这一审计计划。由于能源审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府出台相关的审计标准,并加强对企业不定时的监管,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审计机制。***府提高能源审计可以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企业通过能源审计进行科学的管理与生产后,可以减低成本、提高收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实现清洁生产审核与能源审计的协调共进
1清洁生产审核的实施过程
清洁生产审核的流程主要包括:项目筹划与组织、项目可行性的预先评估、项目可行性的正式评估、筛选清洁生产的备选方案、清洁生产的计划正式实施以及持续的清洁生产等共计六个实施步骤,在完成上述实施过程后就可以制成相关的报告,上报有关的部门进行审批验收。
2能源审计的实施过程
能源审计的流程主要包括项目的筹划与项目组织、有关能源使用情况的数据整理、核实能源使用状况、生产现场的检查和检测、有关的信息进行汇总、制作能源审计的报告、提交企业进行最终的审核、制定具体的节能规划,并最终上报有关的***府部门审批验收。
3实现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的协调共进
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的流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两者的具体实施流程加以改进,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方法。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以实现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的协调共进。企业的生产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机构的协调组织能力,成立协调统一的机构可以使得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工作能够相互配合,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在进行这两方面的工作时,应选取技术、节能、环保、财务、检修、生产运行等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实行分工负责,确保管理机构的决策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首先,对于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中都包括的环节,诸如项目筹划组织与项目筹划,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和评价等环节,要尽可能的使两者进行融合,这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效益。其次,对于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中比较关键的环节例如清洁生产审核中设备污染物的排放计算与分析等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这有利于保障工作的严谨细致,确保清洁生产和能源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之后,要将这两种报告密切的结合起来,合二为一,并在报告中区分重点分别进行陈述。由于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各自工作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对这两种报告进行有机的结合就是为了对企业的节能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有重点的采取最有效的节能减排生产方式。
能源审计篇4
1.1企业能源审计类型
我国现在开展能源审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府监管的能源审计,即国家或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对石油化工企业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是我国开展能源审计的主要类型;二是委托从事能源审计的相关机构,该机构具有规范性,以保证审计方案、采用数据和审计结果更加科学,提出的建议更加有效;三是企业内部设立能源管理体系,依照国家能源相关规定对企业用能情况进行审计。
1.2企业能源审计的方法
石油化工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依据物料平衡原理、能源平衡、能源成本分析原理、工程经济与环境分析原理以及能源利用系统优化配置原理,对企业的能耗、物耗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审计、诊断和评价[3]。相关依据参考表2。
1.3能源审计程序
1.3.1编写能源审计方案首先成立能源审计小组并分工,其次,明确能源审计目标,审计期和审计内容,最后根据前两块内容制订能源审计方案。
1.3.2了解企业能源利用情况针对能源审计内容,通过企业能源管理人员初步了解企业生产工艺、能源管理体系、能源购销、能源转换输送等等。召开能源审计动员会,向相关人员介绍能源审计的目的和要求,随后布置数据资料收集工作,资料主要包括:能源管理资料、能源统计报表、各分系统和主要用能设备的数据资料等等。
1.3.3现场调查测试进入企业生产内部,了解主要的生产系统、能源转化输送和能源利用系统的详细情况,必要时对重点用能设备和装置进行现场测试。另外,可通过现场核查、盘点、查账等手段来判断、分析收集数据的真实性。
1.3.4召开交流会相关信息收集和分析之后,就发现的相关问题与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探讨,共同提出提高能源利用率得可行性措施以及可达到的初步成果。
1.3.5编写能源审计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审计有关事项的说明(如:技术标准)、企业概况、能源审计结果、重点耗能设备的测试结果和对标评价、企业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和能源审计总体评价和结论。
2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能源审计面临的问题
随着能源审计规范不断地完善,我国企业能源审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许多化工厂考虑到投资回报率和回报期,时间如果是两三个月则会比较积极,若为3~5年甚至更久的话,往往会扔到一边。现将相关问题总结如下:
2.1企业对能源审计的需求意识淡薄相关文献报道指出,面对我国日趋严峻的能源形势,各重点耗能企业被迫与各地***府签订的《节能目标责任书》,被动地接受能源审计。很多省份的企业自主能源审计几乎为零,主要原因是企业认为能源审计太过麻烦,需要增加新的投入,很难产生经济效益,所以管理人员对能源审计并不持支持态度[4]。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而言,部分能源也是生产原料,对企业内部进行能源审计,从管理到设备及能源的分配都需投入一笔较大的资金,而且在短时间内得不到及时的利润,故企业自主进行能源审计的积极性不高。
2.2能源审计部门存在限制性能源审计的主体包括审计单位和专业性人才。目前我们国家能源审计以***府审计为主,很少有企业自主设立专门的能源审计部门。而***府部门由于业务繁多,工作人员有限,不可能及时处理各企业的能源审计需求,因此会导致部分企业不能按时拿到相关审计材料。另一方面,对于审计人员而言,不仅需要掌握财务方面的知识,对于企业单位能源计量和统计、社会节能量的认定和换算方面也需要了解,而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大多是财务科班出身,对能源审计业务不熟,“不会审”现象时有出现[4],且审计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在工作方面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能源审计失去其包含的重要意义。
2.3企业能源管理基础薄弱大多数石油化工企业缺乏有效的能源管理体系,从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制到能源数据的计量和统计工作,都无专人负责。日常能源运行情况的记录,直接影响到能源审计的进行,数据的真实性与实施能源审计后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3能源审计面临问题对策的思考
3.1“强制性”和“鼓励性”措施并举首先,***府部门可根据自己在能源审计中的主导地位,结合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化工企业能源审计管理规范和管辖范围内石油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而下发***策文件,***策中可规定新老企业需进行能源审计的的方法、步骤和审计内容等。其次,***府部门可积极出台相关财******策和税收***策,奖励进行能源审计较好的企业,带动其他石油化工企业进行能源审计;最后,***府部门应积极宣传能源审计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让企业明白能源审计的本质是服务于企业,使企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本钱”,最大化企业利益。
3.2充分发挥能源审计中介机构的作用能源审计需要既懂财务和审计,又懂工程技术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府部门可招聘相关专业的人才,并对其在专业方面进行考核,然后进行技能培训和岗位实践,最后可根据各地需求成立第三方能源审计服务机构,更好地服务各地石油化工企业。对企业内部从事能源管理的人员可阶段性地进行培训,总结出节能的经验,从而更好地展开能源审计工作。
3.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能源管理体系石油化工企业内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企业能源管理的合理化,安全化,能及时掌握企业能源消耗情况,保证能源计量数据的真实性,从而为企业实施能源审计和节能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此外,企业内部成立能源管理体系,能够为企业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例如:企业在进行能源审计或申请新项目时,完整、科学的能源消耗数据,可以为企业省去一系列的行***成本。
4结语
能源审计篇5
关键词 :能源审计 节能 对策
能源审计是指能源审计单位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核查和分析评价。能源审计是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加强能源科学管理和服务节约能源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是国家对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耗进行监督、考核的基础。规范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是推动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手段,对于从源头控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开展能效及产品对标工作,推动企业节能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推进和保障地区节能目标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一、能源审计发展背景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严峻的能源形势与沉重的能源费用负担,迫使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积极寻求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由此产生了一种“要把能源像管理钞票一样管理起来的认识,对能源使用的合理性要进行审计的思想”各种能量分析方法和能源经济方法,如企业能量平衡分析、热诊断、净能分析方法和能源经济分析、能量价值分析、能源系统工程等应运而生,在美国,借鉴于财务审计原理而进行能源审计的方法,即是在此背景下首先诞生出来的。
能源审计在我国已经历经20多年,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企业能源审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企业对开展企业能源审计工作有了一定的认知和认识。2005年,国家为了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促进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全国开展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并印发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要求千家企业要开展企业能源审计工作。大规模地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工作始于2006年开始的“十一五”期间针对“千家企业的能源审计”,同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了《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审核指南》和《企业节能规划审核指南》等文件,国家***培训中心也组织了多次能源审计培训,能源审计专业技术人才的队伍逐步壮大,能源审计的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二、******自治区能源审计开展现状
******自治区于2009年由自治区经信委下达了第一批强制能源审计的通知,同时为进一步促进自治区节能服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机构,建立规范有序的节能服务体系,为工业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等工作搭建有效的技术服务咨询平台,在自治区行***辖区内面向工业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等节能技术业务且符合一定条件的节能服务机构实行统一备案审核管理。从此企业能源审计在***府节能主管部门的倡导下,于“十一五”期间逐渐开展了起来。截至到2014年,由***自治区经信委备案管理的节能技术服务机构已有45家。
为继续推动和加强能源审计,提高能源审计的有效性,2012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同自治区质监局决定启动和开展自治区“十二五”期间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工作,经审核第一批5家能源审计机构,并由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承担能源审计评审工作。
三、******自治区工业企业能源审计现面临问题及解决对策
1、目前企业能源审计自愿性差,大多以***府强制性能源审计为主。
企业能源审计工作实施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很大,同时须聘请一些相关行业的技术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所需经费没有来源;另外在现场审计当中第三方检测机构要对,如锅炉等耗能较大的设备进行节能检测,需要支付的费用在五、六万甚至十几万以上。而一些中小企业的资金有限,如若领导的节能减排意识不强,对开展能源审计会造成很大的阻力。除此之外,根据能源审计报告的结论,对企业耗能工艺或设备提出改进或更换的建议,但企业用于用能改进的投入往往较大,并且回收期长,能源审计的实施在短期内难以取得成效,若节能技改项目或节能设备投资成本过高,多数企业会选择放弃节能技改。
为鼓励企业进行自愿性能源审计,可以参照其他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做法,运用经济手段,加强经济鼓励以及对企业能源审计的引导,将***府的财税优惠***策和节能改造专项资金、银行的优惠贷款等与企业能源审计结合起来 [1] 。鼓励企业通过能源审计挖掘节能潜力,申报国家和自治区节能量奖励资金项目,由此获得专项节能改造的资金支持和补贴。这样既可以提高企业能源审计的积极性,也加强能源审计工作实施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结合企业能源合同管理,促使企业分享节能所获得的成效和收益。
2、缺少能源审计所需基础性数据
现场能源审计离不开对能源计量数据的收集以及验证。能源的计量与统计是编制能源审计报告的基础,现阶段大多企业能源计量意识薄弱,缺少专门的能源管理机构和能源计量管理人员,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不全,配备率和完好率都达不到相应的标准要求,导致企业部分能源的消耗无法计量,有关的能源贮存、使用和管理信息不全面,存在估算和分摊现象,生产管理部门之间也未形成有效的能源信息共享体系,内部的能源信息共享性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能源审计报告中数据的准确性。一些企业,经过专业培训的能源计量人员的流动或是工作交接不当,更是导致能源计量和统计数据的不完整;同时致使能源计量记录工作断档。
另外,生产上的能源计量和财务统计数据相脱离,长期以来,能源审计从未与财务管理人员的考核联系在一起,企业传统的成本核算中,一般将原材料、动力的主要能源,如原煤、电力、柴油和汽油作核算,对余热余能回收后转换再利用的能源又用于生产时,并未计入成本,使得成本分析中的能源成本升降金额并不能完全反应真实情况。
为提供节能减排所需真实可靠的能源计量数据,******自治区已经于2012年底搭建起“全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管理信息平台” ,其水、煤、天然气、蒸汽、电、热等67个采集点能源数据实现了与平台的远程联网实时监测。企业配备带有通讯接口的能源计量器具,将数据上传至该平台,即可实现***能源审计,解决了长久以来一些企业能源计量数据报表信息统计不全,伪造数据等问题,从而可实现***能源审计。
3、能源审计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在***自治区开展能源审计的节能技术服务机构虽经过备案管理后,通过调查发现,能源审计队伍中大多获得了工学学士学位,还有少数人员是研究生学历,配有1-2名与审计、会计专业相关的专业人员,工作年限通常在五年以上。然而,学历与工作内容却存在不匹配现象,至于各类能源审计人员所拥有的证书是否可以判断一名审计人员是否具备能源审计专业素质,尚未有明确标准。因此,审计人员从入行开始,就难以衡量其业务素质水平。
为建立系统的能源审计人员管理机制,规范能源审计队伍行为。笔者建议国家应规范能源审计师的准入要求,并对其工作职责、责任义务、业务范畴做出统一界定。逐步将能源审计师发展成为一种职业资格,制定权威机构完成能源审计是考试教材编制,组织考试、资格认证证书颁发、继续教育等系列工作。同时建立第三方能源审计师制度,只有能源审计师出具的报告才能获得权威部门的认可,并对审计报告附有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三方审计机构获取了相应的资质后,须每年进行备案登记管理。通过对审计人员和审计机构的监督管理,能够加强从业队伍法律约束,更能切实发挥在企业节能降耗增效的作用。
结语
笔者认为,通过***府、企业和能源审计节能技术服务机构三方的切实改进和踏实工作,企业能源审计一定会实现良性发展,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有效的服务和推进。
参考文献:
能源审计篇6
【关键词】EMC;建筑能源审计;公共建筑
中***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节能,被看作是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之后的第五种能源。我国大型公共建筑面积约占全国建筑面积的4%,而所消耗的能源却占了建筑能耗的20%以上[ ],公共建筑节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示范效果。EMC模式是我国于1997年引进,在发达国家已普遍推行的、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的服务机制,在公共建筑节能领域有其独到优势,而进行EMC的第一步便是对公共建筑进行能源审计,通过能耗分析发现节能潜力,确定节能目标,挖掘市场机会。
1 基本概念界定
EMC,即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ESCO,也就是节能服务公司energy services company,是指提供用能状况诊断、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服务的专业化公司[ ]。
建筑能源审计,building energy audit,是指由专业的能源审计人员受***府主管部门或业主的委托,对建筑的部分或全部能源活动进行检查、诊断、审核,对能源利用的合理性做出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的建议,以增强***府对建筑用能活动的监控能力和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 ]。
2 公共建筑开展能源审计的意义
2007年12月31日,为贯彻落实国发[2007]15号、建科[2007]245号等文件精神,加强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指导各地开展针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审计工作,建设部组织编制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下简称《导则》)。导则中明确指出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是为了提高建筑能源管理水平,进一步节约能源、降低水资源消耗、合理利用资源。以公共建筑的运行节能管理为突破口,建立既有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监管体系,提高公共建筑整体运行节能管理水平。
建筑能源审计是一种建筑节能的科学管理和服务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使用的效率、消耗水平和能源利用的经济效果进行客观考察,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对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和环境效果进行审计、监测、诊断和评价,从而发现建筑节能的潜力【3】。
3 国内外建筑能源审计对比
3.1 国外建筑能源审计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和推行EMC模式实施建筑节能的国家之一,联邦***府为扶持ESCO开展节能服务,推进EMC模式在全国的广泛开展,制订了包括有关建筑物节能的标准和法规(包括终端产品节能认证建筑物节能认证建筑物运行管理节能认证等,有关环境保护的法案,若干能源审计的标准等一系列***策[ ]。而且美国在促进加热、通风、空调和制冷(HVAC&R)方面的科学技术发展也走在世界前列,其ASHRAE(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Inc.)标准已被所有国家的制冷设备标准制订机构和制冷设备制造商所采用,该标准也在我国商业建筑和智能建筑中被广泛采用。
香港的能源审计依据的主要是英国屋宇设备工程师学会颁布的《能源审计与调查实施手册》[ ],以商业建筑为例,在确定能源审计目标后,审计建筑极其楼宇设备(冷却水循环、空气侧设备、电力供应系统、照明系统、超大屏幕电视墙、垂直交通等),进行室内环境评价,确定公用部分设备能源消耗量(包括公用设备年耗电量和每月耗电量、能源消耗构成、公用设备总电力消耗、能耗特征等),确定租户部分能源消耗,审计建筑的总电力消耗量,最后给出改进建议并指出节能契机。
3.2 国内建筑能源审计
国内建筑能源审计起步较晚,公众对建筑能源审计的认知很少,社会也缺乏具有能源审计专业知识的个人和具备建筑能源审计能力的机构,对能源审计的社会认同度较低。造成这种局面的一是***策面上缺乏明确的引导支持,二是公众主动节能意识普遍淡薄,三是节能服务市场不完善,供需信息不对称。
2007年建设部出台的《导则》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的基本规定、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和最终形成的审计报告都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说明,各地方***府也依据《导则》给相关部门(主要是***府办公建筑和事业单位建筑)下达了能源审计指令,国内建筑能源审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但目前国内建筑能源审计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由***府出面强制要求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能源审计本是好事,如美国在推广EMC实施节能服务之初也是以***策形式强制要求,但国内的能源审计浮于形式的较多,真正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后予以改正或采取节能措施的比例较低,能够为ESCO提供市场机会的则更少,能源审计对象、能源审计单位和ESCO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平台。
3.3 能源审计第三方
EMC模式在国内开展遇到的一个典型问题便是能耗基准的确定和节能量的准确且具有权威性的测量。根据《节能技术改造财***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11〕367号)相关规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节能效果必须由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审核确定。201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目录(第一批)的公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11年第66号),核准包括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在内的26家单位或机构为国家首批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这些单位将在节能量审核、节能评估、能源审计、节能技术改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此次获批的国家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将受有关方面委托,在全国范围内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等***开展现场审核工作。
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应本着客观***、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开展第三方节能量审核工作,为国家节能减排、电力行业节能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
4 推进EMC模式对公共建筑能源审计的要求
一是继续以***策形势强制公共建筑开展能源审计,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有效;
二是构建能源审计信息公开平台,如建立并公开相关网站或构建能源审计信息数据库,由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定期将审计结果,ESCO在初期免费使用该信息,待市场成熟之后或可采取收费形式;
三是加快对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审核确定工作,以目前核准的26家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公共建筑能源审计需求;
四是出台相关扶持***策,对主动开展能源审计的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单位,并在审计后采用EMC模式进行节能改造的项目给与相应资金支持,同时鼓励ESCO开拓思路,采用各种形式的节能效益分享模式来引导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单位开展建筑能源审计。
结语
能源审计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 国有企业; 能源环境审计; 意义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促进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 自然 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保证。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前提,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是我们***执***理念的重要升华和重大的理论创新,是推进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科学发展、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指南,而搞好低碳经济时代国有煤碳企业能源环境审计,不仅对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新时期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深远的 历史 意义。
一、低碳经济时代能源环境审计的内涵
合理界定并从理论上把握能源审计的内涵,才能真正了解开展煤炭国有企业能源环境审计的意义。目前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自然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为了使经济可持续增长,缓解巨大的环境压力,必须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就是要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最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与废弃物排放,从而切实解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能源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专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对国家行***和企事业单位及其它经济组织在经营过程中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对环境 法律 、法规和***策的执行情况,环境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及环境管理的绩效进行的监督、检查和评价,以促进其全面、有效地履行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效益。能源环境审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审计促进节能减排,保护和改善环境,促使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二、低碳经济时代开展能源环境审计的企业价值观意义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深入持久地开展企业节能行动,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既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近年来,为保障国家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节约能源资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的***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能源资源浪费仍然比较严重,能源消费不合理、利用效率低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
因此,开展国有企业能源环境审计,对树立科学的企业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对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低碳经济时代不会自己到来,节约型和谐企业是不会自发地去实现的,它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需要树立科学的企业价值观,需要转变不合理的企业消费方式。而企业价值观的改变,消费方式的转变也不会无目的地改变,它需要一定的手段和科学合理的制度推动,因此开展国有企业能源环境审计迫在眉睫,它将对推动国有企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价值观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的***策意义
开展能源环境审计是国家法律法规和***策的明确要求。新的《节能法》和国家及省、市各级***府出台的一系列***策文件中均提出了要对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能源环境审计。随着国家对节能工作的推动力度日趋加大、国家对高耗能企业节能***策的逐步实施,能源环境审计将成为企业发展必须要迈过的门槛,体现了***府主导性和必要性。这对缓解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紧缺矛盾、完善企业节能的内部监管 网络 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低碳经济时代开展能源环境审计的管理意义
开展国有煤炭企业能源环境审计是企业加强管理、降本节支、增强发展后劲的有效途径。推行能源环境审计,企业是实际受益者。通过能源环境审计,企业对生产能源消耗、技术管理水平、产品能效指标、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效果等进行核查、分析、对标及评价,排查企业节能障碍和耗能原因,挖掘企业在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节能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制定企业节能方案和规划,最终使企业提高各种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同时企业开展能源环境审计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策选择,通过节约能源,可以获得国家相关***策的优惠与支持,这对推动国有煤炭企业节能技术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五、低碳经济时代开展能源审计的经济意义
国有煤炭企业现有的生产方式是一种“线形经济”,它高强度地把物质资源从自然界中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弃物排放出去,自然界既是“原料箱”又是“垃圾箱”。这种生产方式“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要构建节约型社会,首先要把线形经济变为循环经济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使更多的用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它把经济活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实现社会环境与经济的双赢,要改变企业中存在的许多不适宜消费,为了国有煤炭企业今后的发展,亟需转变消费方式——将过度消费转变为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经济消费和低碳消费。 对以 现代 经济 学为支撑的经济增长理论进行反思,人们把经济增长看作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 把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把创造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生存 发展 的基础,但对节约思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没有深刻认识,使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大打折扣。因此,为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就必须把能源环境审计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以能源环境审计为手段,让企业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厉行节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立节约型社会,促进低碳经济时代煤炭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转变煤炭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改变落后的消费意识,牢固树立节约从自身做起的高尚企业文化,建立合理的消费制度,既节约能源,又提升经济效益,而企业文化的升华,价值取向的改变不会自己形成,还有赖于制度***策取向的改变。
国有煤炭企业是最大的产能企业,同时也是最大的耗能企业,通过对煤碳国有企业的能源环境审计,促进国有煤炭企业能耗的削减,从经济学的角度改变国有煤炭企业能源浪费,能源消费不合理的现状,促进企业文化的升华和价值取向的改变,为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国有煤炭企业具有深远的经济意义。
六、低碳经济时代开展能源环境审计的社会现实意义
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中所要求的资源的质与量的方面正在不断地提升着,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资源都在不断地告急,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以后,各种资源的稀缺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不稳定性日益加剧,从一个个方面影响着整个社会局势的发展,在有关方面还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制约的消极作用,作为产能和耗能大户的煤炭国有企业开展能源环境审计,促进自身能源的合理消费更是责无旁贷。
资源像一道瓶颈,它既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前进方向,又规范着我们去合理地利用它,不能一次过多,也不能过少,关键是要有个度。国有煤炭企业的产能和耗能不仅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制约着自身的发展,因此在国有企业内部开展能源审计,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已经被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已经成为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煤炭资源是整个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资源普遍匮乏这一大前提下,相应的煤炭资源也呈现出其稀缺的一面,因此节约型社会要求节约型企业文化,节约型企业文化同时也呼唤着节约型企业。建设节约型企业,促进煤炭国有企业和谐发展是煤炭国有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开展煤炭国有企业能源审计,构建节约型企业,有利于资源合理开采和利用,是构成节约型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国有煤炭企业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能源审计篇8
关键词:建筑能源审计;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作用
中***分类号: 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能源审计为建筑能效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建筑能源审计的目的是计量建筑物的能耗和能源费状况,检查建筑物的能源利用在技术上和在经济上是否合理,诊断主要耗能系统的性能状态,找出建筑的节能潜力,确定节能解决方案。
一、建筑能源审计释义
建筑能源审计是建筑能效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建筑节能的科学管理和服务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使用的效率、消耗水平和能源利用的经济效果进行客观考察,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对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和环境效果进行审计、监测、诊断和评价,从而发现建筑节能的潜力。通过建筑能源审计,有利于***府了解用能单位贯彻国家能源方针、***策、法令、标准情况与实施的效果;便于准确合理地分析评价本地区和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和水平,用以指导日常的节能管理,以实现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情况的监督管理,保证国家能源的合理配置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持续地发展经济。
近年来,我国在全国各省市相继开展建筑能源审计工作,各省份相继出台了建筑能源审计的管理办法,对建筑能源审计进行规范化科学化操作。如浙江省从2008 年下半年起,决定对各类型建筑的能耗实施能源审计,每年对能效高的典型建筑按类型各选取不少于3 幢作为标杆建筑进行审计;每年对各类型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排名前20%的建筑以及所有能源审计建筑进行公示。同时,每年在各类型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排名前50%的建筑中选取高能耗建筑进行能耗诊断,开展节能改造示范。北京市***府规定,从2010年起,北京市公共机构和大型公共建筑应当安装能源消耗计量装置,实行能源审计制度。出台的新办法要求,将在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5000 吨以上不满1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中指定重点用能单位,这些单位每年3月底上报能源利用状况。经市有关部门审查后,对节能管理制度不健全、节能措施不落实、未完成年度节能考核目标、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重点用能单位,责令实施能源审计,并限期整改。与此同时,其他省市也都在不断加大建筑能源审计工作。
二、建筑能源审计所解决的问题
建筑能源审计是对建筑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调查、监测、评价的过程。建筑能耗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筑基本信息、建筑能源结构及能源账单、建筑能源管理文件、能源技术文件(竣工***和计算书、能源设备信息、数量以及运行状况)、用能设备现场调查、建筑能耗指标分析和建筑节能建议评价。
通过建筑能源审计,可以得到建筑中暖通空调、照明、办公、电梯、热水等用能设备的能耗指标和用能比例。并通过对建筑各用能系统使用情况的调查,了解建筑用能水平,查找建筑用能不合理的地方,提出建筑能源审计报告,也可称为“能耗体检单”。
建筑能源审计的目的是指导节能改造和运行,建筑业主更希望得到的是《能耗体检单》。从《能耗体检单》上业主可以知道建筑哪些部分是能耗大户,哪些部分改造的效果最好,并配有对应的节能改造潜力经济分析。只有有了“能耗体检单”,才能让公共建筑业主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有选择地对建筑进行改造。
三、能源审计的计算方法简述
1、分项能耗的拆分方法
(1)分项能耗的计算
当建筑有分项计量,可采用分项计量的结果。当建筑内没有分项计量措施时,分项能耗的数据可采用变配电系统原理***及运行记录,设备运行记录,主要设备、主要支路的现场实测能耗,设备铭牌信息,建筑物典型年工作日、非工作日天数等信息统计得到。
(2)分项能耗计算的检验
分项能耗平衡检验,以能源账单的总能耗信息为依据,分项能耗和总能耗的偏离率不应超过15%。
2、其他方法
(1)在得到分项能耗的基础上,可采用软件模拟的方法对建筑物进行能耗模拟,并通过修改建筑围护结构性能参数优化其改造策略,深化能源审计工作。
(2)对部分分项能耗较高的分项进行专项审计。可采用现场检查、现场测试等方法,为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依据。
通过以上的工作,可以得到建筑的能耗水平和重点分项能耗部位,并对其进行有的放矢的改造。下文通过两个案例说明建筑能源审计在建筑改造中的应用。
四、案例分析
1、南京某科研楼的建筑能源审计案例
该建筑为南京某研究院科研楼,建于1976年,建筑共六层,建筑面积5400m2, 占地面积约900m2,框架结构,建筑体形系数为0.29。2008年对其改造。表1为该科研楼改造前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表1 科研楼改造前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通过对现场的能源审计结果如表2。
表2 科研楼改造前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通过分析,改造内容如表3。
表3 项目节能改造增量成本计算
改造后年单位面积节约用电量约22 kWh,按照综合电费0.85元/m2计算,建筑每年度节约电量约12万度,年节约费用为10万元。按照项目节能增量成本69.5万计算,改造项目增量成本在7年内基本可以完成回收,经济效益明显。
2、某宾馆建筑能源审计案例
该五星级宾馆楼层数为22层,建筑面积29948.48m2。建筑主要用能类型是电、柴油、天然气(厨房)和水。
(1)审计结果
通过对饭店的审计发现,厨房和热水使用的能耗之和占总能耗近50%。因此审计后就将此信息反映与饭店方,并为其提供了改造建议。
(2)改造内容
①锅炉房蒸汽冷凝水回收改造:目前冷凝水无法回收,建议改造冷凝水回收系统。②改造厨房灶具:采用节能型燃气具。
(3)改造结果
改造工程简单,周期短,不影响饭店的正常营业。通过以上两个重点区域的改造,直接降低厨房和热水能耗40%~50%,可降低饭店总能耗的20%~25%。
结束语
通过建筑能源审计工作,对建筑进行整体改造,并将模拟、经济分析整合进能源审计报告中。通过前期的科学合理分析,为最终达到既定的节能目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结果显示改造效果良好,达到了整体改造目的。建筑能源审计工作作为既有建筑节能监管体系中的一环,为既有建筑节能的推进提供了方法。进一步可加大二者的紧密联系,促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科学、高效、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能源审计篇9
关键词:科研项目 管理提升 审计
一、审计目标
公司从推动深化科技管理改革,促进“科技驱动”的角度,通过审计摸清科研投入的总体情况、科研项目的管理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分析规律性、倾向性和趋势性的问题,研究提出办法和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二、审计范围
本次审计全面覆盖三类科研项目(即科技计划项目、生产研究项目和受委托项目),重点检查总公司级项目兼顾所属单位级项目,共抽审11家单位449个科研项目、支出累计14.88亿元。
三、审计内容与重点
公司科研项目审计主要关注公司科技投入总体情况、科研项目的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因此从科研项目立项及验收、科研经费的投入、管理和使用,科研项目外委/外协和科技项目费用化条件下所形成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等方面详细论述开展科研项目审计的工作重点。
(一)科研项目立项及验收情况
各单位科研项目年度计划预算是否按要求编制,是否及时下达。
科研项目立项是否严格履行审查程序;是否存在所属单位间重复立项(课题名称虽不相同但研究内容基本大同小异),造成集团内部科研资源未统筹协调、成果互不共享、资金多头投入,没有充分形成合力;是否存在项目负责人同时作为立项审核专家组成员等不相容岗位未分离情况。
科研项目是否如期申请验收,是否存在未完成考核指标仍验收通过情况,是否实施财务决算、固定资产验收程序。
科研成果产出形式和总体情况,成果是否统一管理,成果转化率是否合理,若成果转化率较低,要结合科研项目特点、立项时对转化率的硬性要求等,分析其主要原因。
对照公司“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26项重大项目的分年实施计划,了解其计划完成情况,对完成率低的项目,分析原因。
(二)科研经费的投入情况
摸清公司实施“以国家资金为引导、总公司资金为支持、所属单位资金为主体”的新三级投入体制以来(2011至2013年),各二级单位是否完成科技投入指标所分解的任务情况,揭示所属单位存在的配套不到位、拉郎配(现金与非现金配套金额和比例、非现金配套形式及额度)、虚假配套、多头配套、相互配套等夸大科技投入,以及立项夸大预算而实际执行根本不需相应配套等问题。
关注委托系统内协作的项目是否存在交叉重复统计投入。
总公司科技经费投入主要渠道是对所属单位的科研经费进行资助,相当于用所属单位利润分配来的资金再以资助的方式拨付所属单位,是否存在导致中间环节和相应税费增加或存在税收风险问题(注重了解各单位对总公司资助经费的账务处理)。
(三)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检查科研项目核算体系是否规范,是否按项目***核算,归集科目是否统一。关注是否过度或未充分享受高新或加计扣除税收优惠等。
对照科研项目任务合同书和年度项目预算,分析经费列支范围是否合理;关注年度预算完成率低的项目,是否存在前期进展缓慢,后期突击花钱情况。
结余资金是否存在长期闲置挂账的问题,统计数量和比例,了解其挂账原因。
要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线索的揭示力度和对“八项规定”等***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力度,审计过程中要注重揭示骗取侵占、使用假发票报销等手段套取科研经费等典型案例;加强对会议费、业务招待费等用途合理性和发票真实性的监督检查力度,关注外委/外协部分会议费等列支渠道不明确导致增加科研成本,以及奢侈浪费、会议费使用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
(四)科研项目的外委/外协情况
按外委/外协的属性、原因归类,摸清科技项目中外委/外协经费规模和所占比重(尤其是委托系统外单位的数据),从科技队伍规模、研发能力和水平、科研基础条件和试验手段等方面,分析外委/外协比重过高导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
关注议标采办的规模及议标理由,是否存在应招标的项目也以简单理由议标,或者在科技立项指定外委单位而规避招标,在检查中注重搜集典型案例;同时研究科研采办有别于一般工程项目采办的因素。
检查外委/外协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揭示利用外委/外协方式转移、套取科研资金的典型案例,例如重点关注外协单位为私营、注册时间较短、没有实质经营和科研实力的外协单位;揭示外委/外协经费支出管理中存在的不透明、不合理等导致外委价格偏高、不合理等问题,例如同样测试项目委托价格不断加码,为规范外委经费管控提供改进建议。
了解我方与外委/外协单位的合作机制与方式,关注外委项目合同中关于知识产权、成果分享和保密部分是否存在风险和不利于公司的情况;揭示合作过程中的管控问题,检查外委经费所形成资产、成果的权属管理和使用情况。
(五)科技项目费用化条件下所形成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
科研经费形成各类资产是否有备查账,科研及财务管理部门职责分工是否明确。
摸清科研经费形成固定资产的规模、管理、使用、收入和处置等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考虑科研项目形成固定资产的特殊性,从预算、财务、验收、管理、使用、制度等环节提出合理化建议。尤其要关注科研项目形成的试制样机、样品等资产的处置流程是否合规。
四、审计发现的问题
科研经费支出真实性、合理性、相关性无法判定。例如:差旅费和会议费等公用支出挤占科研项目经费;不同科研项目间串用经费;个别科研项目会议费发票对应内容与实际不符,报销支持性凭据欠充分,部分单位专家评审费发放无专家签字的领取记录,费用支出的真实性和合理性难以判断。
经费支出与项目预算发生偏离。预算编制主要依赖于项目组主观经验或者意向外委单位预先报价,缺少可参考的科研单项预算量化标准,在立项论证阶段也难以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实质审查,导致预算执行偏差较大,不利用节约科研成本。另外, 跨年项目未对单项预算制定年度分解,仅按年度对同类预算实施总额控制。
决算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决算报告信息的可信度有待提高。比如:决算报告数据与财务账不一致、与项目实际支出情况也不一致的问题,人为调节现象严重,导致决算报告信息的可信度不高。另外,一些验收项目不编制决算报告或仅以一张财务收支表替代,无法全面反映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外委采办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议标采办理由欠充分,价格合理性难保证;部分外委合同采办过程无记录或报价单、审批表被随意涂改,合同价款的确定无依据,费用组成不清晰;部分外委合同未履行完采办程序或未签订合同已开展工作。
资产管理的工作有待加强。比如:科研项目所形成固定资产未纳入固定资产账管理,存在资本支出费用化和账外资产风险;科研项目外委形成的资产管控不到位,存在产权不清和管理失控风险;个别资产未计入对应项目,无形资产等记备案不规范。
五、加强科研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科技经费预算、核算和决算管理
探索建立科研项目单项预算定额机制,强化预算编制审核、变更审批和执行控制,增强预算的准确度和精细度,发挥预算的刚性约束作用;总公司支持经费形成的结余要及时收回,避免科研资金闲置浪费;完善决算管理制度,探索引入中介机构加强对科研项目决算审计,加强项目决算验收;研究科技统计单项与科研财务核算科目的对应关系,确保科技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
(二)强化科研经费使用管理
严格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从细管控科研经费中会议费、专家费、招待费的支出,及早出台制度规范明确会议费标准和管理要求,规范专家费发放方式、范围和具体标准,严防招待费等其他费用挤占科研经费。
(三)加强和细化科研项目全过程管控
进一步细化科研项目立项论证、过程管理和验收等环节的全过程管控,将各环节管控内容进行细化、量化和制度化。科研立项要紧紧围绕生产开发等关键领域,宁缺毋滥,严格控制软课题数量,维护科研立项的严肃性和合理性;探索建立各专业板块专家库,评审专家对评审项目实行终身负责制,以及评审专家进入、退出和激励制度。
(四)加强科研项目外委和形成资产的管理
加强科研采办基础管理,理顺科研外委采办管理流程,避免以任务合同书明确外委单位而规避招标采办,探索成熟的采办模式及实用可操作的招评标文件、方法和授标策略;制定并推行科研外委标准合同,对关键内容作统一要求,加大自主研发,整合科研平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科研成本,切实保障公司利益。研究从源头上加强对科研形成资产管控的预算制度,理顺总公司支持经费形成资产的产权和使用权归属。
能源审计篇10
关键词:能源审计 节能减排 能源管理
能源审计是指能源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他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1]。对高校进行能源审计,顾名思义就是科学规范地对高校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效率、经济与环境效果进行审计、监测、诊断和评价,从而寻求节能潜力与机会。十二五期间,国家节能减排的重点会适当向非工业领域倾斜,对非工业领域特别是高校进行能源审计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高校能源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的用能量占相当大的比重,以上海市为例,根据统计有17所高校年能耗超过5000吨标煤,部分高校用能甚至超过2万吨标准煤;同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各高校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改善教学环境、充实教学设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导致高校对能源的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高校用能数量巨大,但是高校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却相当困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
1.我国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是非经营性组织,其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致使高校忽视管理成本。
2.国家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考核,强调的是教育投入总量指标和教学质量指标,没有考虑在同等教学质量下,教学资源投入量的比较,即经济效益的考核,因此往往忽视高校能源消耗的工作。
3.由于对高校进行考核的各种评价指标不含经济效益成本指标,促使高校为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往往是努力开发财源,但却很少“节流”,成本意识淡薄。
二、对高校进行能源审计的特殊性
能源审计作为一项健全的能源管理工作机制,已经在工业制造业和能源转换企业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但是在教育系统推广使用却举步维艰,存在着客观原因:
1. 高校用能的复杂性。
高校的用能多样化,大部分常规能源都有使用,其中以电、汽油、柴油、煤、燃气为用主,这与企业用能以电为主形成显著区别。由于用能的多样性,每种能源的属性、用途都有较大的差别,如何从差异较大的能源消费中总结出可量化和可比较的数据是一个难点。
2. 用能地点的分散性
大学教育在近些年发展飞速,原有的校舍及相关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教育的需求,建设新校区势在必行,所以大部分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都有两个以上的校区,用能地点相当分散,这些状况增加了能源审计工作的难度。
3. 能耗形式的多样性
几乎所有类型的用能形式或多或少都在高校中存在。比如行***楼,其主要功能就是办公之用,这与商业办公楼写字楼有相似的能耗规律;校办工厂和一些特殊实验设备,其运行规律同一些工业企业类似;校内的一些辅助经营行为比如超市、面包店、打印店等有着显著的商业服务性特点;校属的一些招待所也与经营宾馆酒店的市场行为类似;同时高校还存在着特殊的能源消费形式,比如教室、***书馆、食堂、体育馆等特殊建筑能耗形式,另外学校的班车、保障师生教学生活的锅炉房等也都普遍存在。
4. 用能的规律性和不连续性
高校有其独特的用能规律,这与企业有较大的差别,比如学校用能规律同教学生活有显著的一致性;学校每年有寒暑假及其他节假日,这导致学校用能的不连续性,也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
三、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 台帐问题
基础能耗数据是能源审计工作的基础。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能源费用都是有统一的财务支出,那么校内各种类型的能源消耗基本没有专门的统计计量,有的甚至连计量器具都没有安装到位。针对某一幢建筑物进行能源审计的时候,很难拿出完整准确的月度能耗数据,更不用说一些分项计量数据。对一些大型的能耗设备,比如中央空调,每天的运行数据更加重要,如果没有采集到相关数据,那么就很难进行科学合理的能耗分析。
2. 领导的重视程度及相关能源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领导的重视程度及相关能源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审计工作有着较大的影响。能源审计工作涉及到学校方方面面,经常需要同一线的工作人员访谈,要去设备现场查看,如果没有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很多工作的开展相当困难。
3. 能源管理部门的组织建设
部分高校在原有的管理体制下没有专门的能源管理部门,能源管理职能被分割到后勤部门和能源使用部门;有的高校设有能源管理部门,但是组织结构也不完善,只是开展一些节能改造项目,并未从学校能源管理的角度开展工作。由于职责的划分不明确,审计人员很难全面详细了解用能情况,甚至针对某一个问题会出现不同的解释,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
4. 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问题
能源审计人员一般都有丰富的企业能源审计经验,但是在开展高校能源审计的过程中,对高校的用能特殊性没有足够的了解,比如学校的能源管理方式、学校的用能特点、相关的财务制度等方面认识不足,这些也会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
四、顺利开展高校能源审计的方法探讨
高校开展能源审计出现了很多问题,有制度层面的,有技术层面的,还有工作方法的问题,其实通过一定的方法改进,都可以解决并顺利开展能源审计工作。
1. 学校领导和能源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
对高校进行能源审计,必然要求从学校领导到能源的管理人员以及能源的使用者,对能源审计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加强成本核算,树立成本管理的意识。只有在思想上真正认识能源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才能保证能源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创建节约型校园、才能确保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2. 完善能源计量系统
能源审计工作要顺利开展,节能工作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广泛引进节能新技术,完善计量系统。学校必须要转变管理思维,不能对能源消费记一本糊涂账,只知道能耗成本是多少,却对花在何处一无所知,学校不仅知道要知道能源消费在何处,还要清楚的知道消费了多少,这就必然要求完善学校的能源计量系统,大量的计量器具必须安装到位,并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正常的运转使用。
3. 建立能源消耗台帐管理制度
能源消耗台帐是审计工作的基础数据,在审计工作中必不可少,高校必须要完善台帐管理制度。在计量器具安装到位的情况下,相关的建筑和大型能耗设备要有专人进行能耗数据的统计和整理工作。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较为先进的能源计量系统不断出现,一定程度上减少台帐管理的工作量。
4. 强化对能源审计人员和高校能源管理人员的培训。
能源审计是一项技术性十分强的工作,从事能源审计的人员需要节能管理的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同时还有熟悉了解高校的能源管理形式和用能特点[3]。而高校的能源管理人员还要学习能源审计的相关技术和方法,保证同审计人员的高效沟通。
总之,高校能源审计是一件创新性的工作,没有好的经验方法可以借鉴,只能在摸索中前进,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持续改进。能源审计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完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最终一定可以达到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目的,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继海,席细平.能源审计应用探讨[J].江西能源,2008,(2):9-11
[2]白宝山,杨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节约型校园[J].高校后勤研究,2009,(2):41-43
[3]赵志***,唐艳芬等.浅谈对能源审计的几点认识[J].节能环保,2008,(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