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例1
1.1目的
为了规范电梯驾驶人员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人员在进行电梯操作时的行为,防止由于违章作业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和设备事故,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1.2范围
规定了电梯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
2、电梯作业人员守则
2.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安全规定,服从***府部门的管理。
2.2电梯作业人员必须经地、市质量技术监督特种设备安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3电梯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和《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2.4熟悉自己操作电梯的性能、原理、构造、用途。
2.5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掌握新技术、新规程,不断提自身的技术水平。
2.6及时报告电梯事故隐患,不使用故障电梯,不使用无安全合格标志或安全标志已过有效期的电梯,不使用未注册登记的电梯。
2.7不擅自离岗,做到文明服务。
2.8正确处理电梯运行中突然出现的停车、失控、冲顶、蹲底等情况。
二、电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职责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保证电梯正常可靠地运行,降低电梯故障率,防止电梯事故的发生,规范电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行为。
1.2范围
1.2.1电梯日常管理人员是负责本单位所用电梯的日常性事务管理和督促、协调对外联系电梯管理有关工作。
1.2.2电梯作业人员是指负责电梯驾驶和日常性电梯检查、维护保养工作的人员。
2、职责
2.1电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员
2.1.1熟悉并执行电梯有关的国家***策、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不断完善电梯的管理工作,检查和纠正电梯使用中的违章行为。
2.1.2熟悉电梯的基本原理、性能、使用方法。
2.1.3监督电梯作业人员认真执行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1.4编制电梯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计划,并监督执行。
2.1.5负责按国家规定要求向***府部门申请定期监督检验。
2.1.6根据单位职工培训制度,组织电梯作业人员参加***府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和组织内部学习。
2.1.7组织、督促、联系有关部门人员进行电梯事故隐患的整改。
2.1.8负责组织电梯一般事故的调查分析,及时向***府部门报告电梯事故的情况。
2.1.9负责建立、管理电梯技术档案和原始记录档案。
2.1.10组织紧急救援演习。
2.2电梯驾驶人员
2.2.1熟悉并执行国家有关电梯的***策、法规。
2.2.2严格遵守电梯安全操作规程,做到持证操作,定期复审。
2.2.3有高度责任性和职业道德,爱护设备。
2.2.4做到懂性能、懂原理、懂构造、懂用途,会操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2.5协助电梯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人员对电梯进行检查和维护。
2.2.6发现电梯存在事故隐患与故障及时向有关部门人员报告,不开故障电梯。
2.2.7负责作好当班电梯运行情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2.2.8保持电梯轿厢与地坎清洁、卫生。
2.3电梯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人员
2.3.1熟悉国家有关电梯的***策、法规,认真按照电梯日常检查表的要求逐项检查,不漏检,误检。
2.3.2熟悉电梯的基本原理、性能,根据电梯使用维护说明的要求实施日常性的维护。
2.3.3根据国家规定参加安全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2.3.4严格遵守《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2.3.5对发现的电梯事故隐患及时报修、及时处理。
2.3.6发生电梯事故应立即向上级部门或有关管理人员报告。
2.3.7认真做好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记录,认真填写报修单。
2.3.8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2.3.9参与电梯一般事故的调查分析。
三、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防止电梯操作过程中发生事故,保护电梯司乘人员的安全和承载货物的安全。
1.2范围
规定电梯安全操作的方法,电梯驾驶人员所应遵守的操作规范,步骤。
2、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2.1基本要求
2.1.1电梯驾驶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无妨碍本工种工作疾病的人员。
2.1.2电梯驾驶人员必须经地、市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监察机构的安全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1.3电梯驾驶人员必须熟悉所操作电梯的性能、功能,认真阅读本台电梯的使用维护说明书。
2.1.4电梯驾驶人员必须操作有安全合格标志的电梯。
2.2电梯行驶前的检查和准备。
2.2.1开启层门进入轿厢之前,需要注意轿厢是否停在该层。
2.2.2轿厢内必须有足够的照明,在使用前必须先将照明灯打开。
2.2.3每天开始工作前,将电梯上下空载运行数次,无异常现象后方可使用。
2.2.4层门关闭后,从层门外不能用手拨启,当层门、轿门未关闭时电梯不能正常启动。
2.2.5平层精确度应无明显变化。
2.2.6经常清洁轿厢内、层门及乘客可见部分。
2.3.电梯在行驶中应注意。
2.3.1在服务时间内,不可擅自离岗,如必须离岗时或电梯停用时,应断开电源并将厅门关闭锁好。
2.3.2驾驶员应负责监督控制轿厢的载重量,不得超载使用电梯,乘客电梯不允许作货梯使用。
2.3.3不允许装载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如遇特殊情况,需经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员同意和批准并制定安全保护措施后才可装运。
2.3.4严禁在层门开启的情况下,启动或保持电梯检修和正常运行状态;也不允许用检修操作来代替正常电梯运行操作。
2.3.5电梯的厅门、层门电气开关等安全装置不能短接,也不可用其他物件塞住,使其失效而不能起到应有的安全作用。
2.3.6不允许利用轿顶安全窗、轿厢安全门的开启,来装运长物件。
2.3.7应劝阻乘客在行驶中,勿倚靠在轿厢门上。
2.3.8轿厢顶上部,除电梯固有设备外,不得放置他物。
2.3.9当电梯运行时不得对电梯进行擦油、润滑等工作或对电梯部件进行修理。
2.3.10在行驶中应用揿扭开关或手柄开关来开或停,不可利用电源开关或限位开关等安全装置来开或停电梯,更不可利用物件塞住控制开关来开动轿厢上下运行。
2.3.11行驶中,驾驶人员和随乘人员不可把手、头、脚伸出轿外,也不可在厅门外把手、头、脚伸入井道内,以防轧碰事故。
2.4当发生以下故障时,电梯应立即停用,并报管理人员或检修人及时进行修理。
2.4.1层、轿门关闭后电梯不能正常行驶;
2.4.2电梯速度显著变化时;
2.4.3层、轿门关闭前电梯自行行驶时;
2.4.4行驶方向与选定方向相反时;
2.4.5内选、平层、快速、召唤和指层信号失灵时(驾驶员应立即揿按急停按钮);
2.4.6发觉有异常噪声,较大振动和冲击时;
2.4.7当轿厢在额定载重下,有超越端站位置而继续运行时;
2.3.8安全钳误动作时;
2.4.9接触到电梯的任何金属部分有麻电现象时;
2.4.10发觉电气部件因过热而发出焦热的臭味时;
2.5电梯发生紧急事故时的操作。
2.5.1因电梯安全装置动作或外电停电而中途停机时,一方面告诉乘客不要惊慌,严禁拨门外逃,一方面通过电梯厢内的紧急报警装置通知外界前来救助。
2.5.2电梯突然失控发生超速运行,虽然断电,还无法控制时,可能造成钢丝绳断裂而使轿厢坠落,或可能因漏电而造成轿厢自动行驶的,驾驶人员首先应按揿急停按钮,断开电源,就近停层。如电梯继续运行,则应重新接通电源,操作按钮使电梯逆向运行,如果轿厢仍自行行驶无法控制,应再切断电源,驾驶人员应保持冷静,等待安全装置自动发生作用,使轿厢停止,切勿跳出轿厢,同时告诉随乘人员将脚跟提起,使全身重量由脚尖支撑,并用手扶住轿厢,以防止轿厢冲顶或冲底而发生伤亡事故。
2.5.3发生电气火灾时,应切断电源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前来抢救,在电源未切断前应用干粉、1211或二氧化碳等灭火机进行扑救。
2.5.4遇井道底坑积水和底坑内电气设备被浸在水中,应将全部电源切断后,方可把水排除掉,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2.5.6电梯发生事故,驾驶人员必须立即停车,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移动的现场须设好标记,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听候处理。
2.6电梯使用完毕后的操作。
2.6.1写好当班设备运行记录,发现存在故障分别转告接班人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2.6.2做好轿厢四壁底板各层站厅门地坎的垃圾和厅门口的清洁卫生工作。
2.6.3将电梯停靠在基站,关掉电梯内电源开关,层楼指示,轿厢照明,关闭锁上电梯厅门、轿门,防止他人进入轿厢内开动电梯。
2.6.4在潮汛期间,工作结束或工作时基站受潮汛影响,应开离基站。
四、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防止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在从事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时的安全,保证电梯能正常安全运行。
1.2范围
1.2.1规定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应遵守的安全操作的方法、步骤。
1.2.2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不包括对电梯故障的修理工作。涉及电梯故障修理工作应由专业单位有电梯安装、维修资格的人员单任。
1.2.3电梯日常检查内容按《日常(月度)检查表》进行,电梯日常检查、维护主要是指对整机部位的润滑,部件的检查、调整、清洗,负责营救被困在电梯轿厢内的人员等工作。
2、基本要求
2.1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无妨碍本工种工作疾病的人员单任。
2.2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必须经地、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全监察机构的安全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3电梯日常检查维护人员作业时必须穿带好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2.4电梯在开始进行检查和维护时,应在电梯每层厅门口设置好醒目的安全警告标志和防护栏。
2.5负责电梯三角钥匙的保管和使用,不能将三角钥匙转交他人。使用三角钥匙开启层门时应看清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站。
3、安全作业规程
3.1电梯在作检查和维护或在试车过程中,不得载客或载货,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检查区域。
3.2电梯在进行检查、维护、清洁工作时应把机房内的电源开关断开,并切断轿厢内的安全开关。
3.3电梯在检查、维护时所用便携式照明灯具必须采用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且应有防护罩。
3.4在对轿底装置和底坑进行检查和维护时,应首先检查制动器的可靠性,切断底坑内电梯的安全回路,方可开展工作。底坑、机房、轿顶不得同时作业。
3.5电梯维护和检查时必须设备监护人。监护人员的职责是采取措施保护检查人员的安全;在紧急情况下切断电源,呼救;工作完毕后负责清理场地,不准留下工具零件。监护人员可由电梯驾驶人员或日常检查、维护人员单任,并保持相互呼应。
3.6在轿顶作业应合上检修开关。在轿顶须停车较长时间保养时应断开轿顶急停开关,严禁一脚站在厅门口,一脚站在轿顶或轿内长时间工作。严禁开启厅门探身到井道内或在轿顶探身到另一井道检查电梯。在轿顶作检查或维护时电梯只能作检修运行。
3.7严禁保养人员拉吊井道电缆线,以防止电缆线被拉断。
3.8电梯保养注意事项:
(1) 非保养人员不得擅自进行作业,保养时应谨慎小心;
(2) 工作完毕后要装回安全罩及档板,清理工具、不得留工具在设备内;
(3) 离去前拆除加上的临时线路,电梯检查正常后方可使用。
3.9紧急救助措施
3.9.1当有人员被关在电梯轿厢内时,电梯日常检查、维护人员应先判断电梯轿厢所在位置,然后实施紧急救助。营救工作必须要有两人协助操作。
3.9.2电梯在开锁区内故障停机,可用三角钥匙直接打开厅门后营救被困人员。
3.9.3电梯停在非开锁区域时
3.9.3.1因外界停电、电气安全开关动作造成的停机应在机房实施救助。首先断开总电源开关,告诉被困人员在轿厢内不要惊慌,不能擅自拨门外逃,然后,一个人用电梯专用工具打开制动器,一个人用盘车手轮根据就近停靠,轻便停靠的原则将电梯慢慢地向上或向下盘车(若出现电梯不能控制的现象应立即使制动复位),至电梯开锁区,然后用三角钥匙打开厅门,营救被困人员。
3.9.3.2因电梯安全钳动作造成的停机,首先应告诉被困人员在轿厢内不要惊慌,不能擅自拨门外逃,然后断开电梯的总电源,打开电梯停靠处上层的厅门,放下救助扶梯,打开电梯轿顶的安全窗,将被困人员从安全窗救出来。
3.10日常检查与保养完工后应做好相应的记录。
五、电梯常规检查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规范电梯常规检查的形式,落实电梯常规检查的各项措施,保证电梯正常运行。
1.2范围
规定电梯日常性检查的周期,参加检查的有关人员及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施整改措施和落实。
2、电梯常规检查制度
2.1电梯常规检查的分类
电梯常规检查分日检、月检、年检和不定期抽查四种。
2.2电梯常规检查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实施,并负责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报年检,协助领导,组织单位有关部门对电梯安全情况进行抽查。电梯日常检查与维护人员按照《电梯日常(月度)检查表》内容负责具体日检和月检工作。
2.3电梯常规检查应填写好检查表,并由负责检查的主持人签字,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告有关人员及时处理。
2.4电梯日常检查和保养的内容、项目参照《电梯日常(月度)检查表》和电梯产品随机文件所带的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2.5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按照定人、定时、定措施的原则进行处理,并就处理结果进行跟踪检查。
六、电梯维修保养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规范电梯维修保养的行为,及电梯维修保养过程中的作业人员应遵守的工作要求。
1.2范围
1.2.1适用于在用电梯的维修保养。不适用于对电梯的大修与改造工作。
1.2.2电梯的大修是指需要通过拆卸或者更新主要受力结构部件才能完成的修理业务,也包括对机构(传动系统)或者控制系统进行整体修理的业务,但大修后特种设备的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不应变更。
1.2.3电梯的改造是指改变设备受力结构、机构(传动系统)或控制系统,致使特种设备的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发生变更的业务。
2、电梯维护保养制度
2.1电梯进行维护保养必须遵守电梯维护保养安全操作规程。
2.2电梯的维护保养分为:日常性的维护保养和专业性的维护保养。
2.3日常性的维护保养工作由具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具有相应资格证的人员承担,专业的维护保养应有与电梯维护保养资格的专业保养单位签订维护保养合同。
2.4电梯每次进行维护保养都必须有相应的记录,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向电梯专业维护保养单位索要当次维护保养的记录,并进行存档保管,作为电梯档案的内容。
2.5日常性维护保养记录有本单位电梯作业人员填写,每月底将记录内容报送电梯安全管理人保管、存档。
2.6电梯日常性的维护保养内容应按照电梯产品随机文件中维护保养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专业性维护保养按照签订合同的内容、周期进行。
2.7电梯重大项目的修理应有经资格认可的维修单位承担,并按规定向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后方可实施。
2.8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对在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或外委有关单位进行处理,存在事故隐患的电梯严禁投入使用。
七、电梯定期报检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使电梯保护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状态,防止由电梯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
1.2范围
1.2.1适合于电梯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向国家规定的电梯安全主管部门申请电梯安全定期检验。
1.2.2也适合于按单位内部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要求进行的定期检查的报检工作。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向有关部门报告电梯定期检验工作。
3、定期报检制度
3.1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3.2电梯停用一年后重新启用,或发生重大的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或经受了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水淹、地震、雷击、大风等)后也应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申请检验。
3.3电梯经较长时间停用,但尚未超过一年时间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可向单位设备管理部门申请内部安全检验,认为有必要的可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申请安全检验。
3.4申请电梯安全技术检验应以书面的形式,一份报送执行检验的部门,另一份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保管,作为电梯管理档案保存。
八、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提高电梯作业的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了解国家有关电梯安全管理的法规、***策,自觉地履行电梯作业人员的各项职责。
1.2范围
规定电梯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方式,组织电梯作业人员的方法,对培训取得的成果进行考核。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对电梯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单位负责职工教育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培训情况进行考核。
3、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3.1电梯作业人员必须持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证方可***从事相应的工种。
3.2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
3.3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建立该类人员的培训、教育档案,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参加电梯作业人员的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的有效性。
3.4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应编制当年度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报告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
3.5单位内部培训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电梯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电梯事故的案例的分析;电梯有关技术知识的学习。必要时可组织人员进行笔试。每次培训必须作好相应有记录。
3.6参加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人员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的予以报销相应的费用。
3.7电梯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制度予以处分或扣奖。
3.8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工作考核按质量技术部门的规定要求进行。
九、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使电梯发生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或未遂事故后,迅速消除事故源,及时抢救伤员,抢修受损设备,尽量减少事故带来负面影响,减小事故的损失。
1.2范围
针对事故或事件可能产生的情况,确定抢救及救助方案并使其始终保护有效状态。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的实施。
3、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
3.1电梯发生意外事件或事故应按国家规定,及时报告有关人员或部门,发生一般事故(指无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且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和严重事故(指造成死亡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以及无人员伤亡的设备爆炸事故)后,应当立即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3.2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确定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小组成员,并报单位领导批准,成员人员必须包括一名单位的行***领导,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人员。
3.3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应急演习,成员人员都必须参加。
3.4演习内容、时间、排险方法、急救预案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拟定,行***领导批准后实施。
3.5演习结束后,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将该次演习的情况作书面记录,并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在下次演习中进行调整、修改。
十、电梯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便于电梯的维护保养,分析电梯故障原因,及时消除电梯事故隐患,了解电梯日常管理的进展情况。
1.2范围
规定对电梯所涉有关资料存档、保管、借用等方面的要求。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电梯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单位档案室负责电梯档案的存档、保管工作。
3、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3.1电梯技术档案的种类:
A、电梯随机出厂文件(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电梯主要部件型式试验报告书、装箱单、机房井道布置***、电气原理***接线***、电梯功能表、主要部件安装示意***、易损件目录);
B、电梯开工申报单;
C、 电梯安装施工记录;
D、 竣工验收报告;
E、 质量技术部门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电梯验收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
F、 日常检查、维护保养记录,大修、改造记录及检验报告;
G、 运行情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H、 事故及故障记录;
I、 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记录;
J、 同意注册的登记表。
3.2电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员及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工作的方针、***策,做好档案、资料的接收、登记、整理、保管、借阅等事宜,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
3.3电梯日常管理人员应监督电梯作业人员作好各种记录,及时将各种记录移送档案部门保管。
3.4电梯日常管理人员每月应将各种记录送交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例2
随着铁路的高速发展,大型客运站电梯的安装和使用数量迅猛增加,客运电梯的使用在给旅客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电梯设备故障和管理制度的缺失,旅客电梯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近年来发生了不少的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旅客人身伤亡害和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铁路客运站作为社会窗口,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电梯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反响,但目前客运电梯安全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而由电梯安全引起的纠纷也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必须正视电梯安全管理不到位可能导致旅客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电梯设备运行安全和旅客人身安全。
1 客运电梯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电梯安全基础管理存在差距
1.1.1 安全管理职责不清晰
铁路客运车站没有落实“谁使用、谁负责、谁管理”的要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办法中,没有按照客运电梯安全管理职责,落实逐级安全管理责任。安全、客运、设备、职教等相关部门客运电梯管理职责不清,没有明确界定电梯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责与分工,没有对相关职责做出明确规定。
1.1.2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客运电梯11项安全管理制度不全,缺少安全隐患治理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基本制度;未建立电梯钥匙管理制度,也没有设专人管理,缺少三角钥匙使用登记办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办法》制定不严谨,照抄照搬上级特种设备管理文件,安全管理制度制订未结合现场实际,不符合车站实际情况,制度无法落实、执行,管理无法到位,在安全管理上产生了漏洞。
1.1.3 电梯法规标准、技术档案缺失。《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电梯技术条件》《电梯试验方法》《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等法规标准收集不齐全;电梯随机文件,安装、改造、重大维修有关资料及监督检验报告保管不全,造成需对电梯设备进行维修和检验检测时缺少相关原始技术资料,不能满足对设备维护保养和隐患排查跟踪确认的需要。
1.1.4 客运高峰时段值守制度不完善。没有制定在客流高峰时段关键位置安排专人进行值守,引导乘客安全乘梯的相关办法、疏导乘客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1.1.5 客运电梯安全风险研判不到位。安全生产分析会没有对客运电梯委托管理单位情况、故障维修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对存在的电梯安全隐患未制定整改措施;设备隐患记录不全面,对电梯日常检查、维保等环节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治理情况问题缺乏详细记录,也未定期对其进行汇总分析。
1.2 电梯维护保养工作存在差距
1.2.1 维保资格不符合规定。电梯维保单位没有取得电梯制造单位的授权或委托;部分电梯维保单位维保资质不符合规定;电梯维保单位与使用单位没有按规定每年签订正式有效的电梯维保合同或签订的电梯维保合同超期。
1.2.2 日常维保工作不到位。维保超期现象仍然存在,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在投入使用后,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每年都要对电梯进行定期检验;维保公司至少15天就要对电梯维保一次。然而,日常工作一些电梯维保单位没有严格执行电梯应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维保的规定,存在超期维保现象,电梯的维保质量和水平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1.2.3 维保作业违反规定。电梯维保人员维保时单人作业,维保记录大部分只有1名维保人员签认,违反电梯维护保养作业中,现场作业人员不得少于两人的规定。
1.2.4 电梯维保人员业务不熟练。部分电梯维保人员不熟悉自动扶梯梳齿板保护装置、防逆转保护功能和乘客电梯限速器安全钳联动功能等安全装置的实验方法;不熟悉如何模拟试验自动扶梯梯级下陷功能;在电梯维保过程中缺乏基本技能,电梯维保既缺乏技术力量又缺乏维修设备,维保质量缺少可靠性和安全性,致使电梯存在安全隐患。
1.3 客运电梯安全隐患整治不力
1.3.1 客运电梯运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存在部分自动扶梯、基坑盖板安全开关短接,失去安全保护功能;自动扶梯,驱动链断链开关动作后,附加制动器未能动作;自动扶梯梳齿板开关机械装置与电气开关触头安装错位;自动扶梯出口处两侧的栏杆设置,不符合确保扶梯出口畅通的要求;乘客电梯轿门闭合间隙超限;自动扶梯下机房盖板保护开关失灵,防夹毛刷端头过渡圆帽丢失;部分直梯防夹人保护装置动作不灵敏,电梯门在关门中遇障碍物不能及时使门重新开启等安全隐患,影响电梯安全运行。
1.3.2 安全防护设施设置不符合标准。自动扶梯出口处两侧的阻挡装置未固定,可随手打开,未起到阻挡作用;自动扶梯缺少附加制动器;自动扶梯围裙板防夹毛刷装置的端点超过梳齿与踏面相交线,存在滞阻隐患;自动扶梯的梯级缺失保护装置失效;自动扶梯梳齿板保护开关试验后不能正常复位,设备运行安全保障不到位。
1.3.3 基础设施不完备。突出表现在车站开通运营后,电梯基坑没有安装排水设施,存在电梯底坑墙壁渗水,致使电梯基坑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水,雨季不能正常使用,因属于电梯遗留工程,无法进行整改。
1.4 职工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存在漏洞
1.4.1 存在电梯使用单位职工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与实际脱节现象。职工电梯安全知识培训未纳入年度、月度培训计划中;未对车站相关管理人员及现场操作人员进行电梯的法律法规、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乘用电梯常识的培训。
1.4.2 持证上岗规定不落实。电梯安全管理和巡检人员未参加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培训,未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而从事相应的管理或巡检工作,造成不合格人员上岗。
1.5 电梯应急处置存在差距
1.5.1 应急预案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制定的电梯应急预案不简洁、实用、有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缺少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分工、应急流程***、应急救援联系电话等内容,不能有效指导现场应急处置,无法有效落实和执行。
1.5.2 应急演练不到位。部分车站没有组织电梯应急演练;有的车站设备部门和客运部门各自进行电梯应急演练,没有组织客运和设备部门的联合演练;应急演练流于形式,对应急救援演练不进行总结、讲评分析。
2 强化客运电梯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明晰管理权责
2.1.1 电梯设备的安全管理由安全部门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对客运电梯使用登记、检验检测、维修保养、安全运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及持证上岗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履行客运电梯安全监督检查职责,对客运电梯安全管理职责落实情况进行安全监督检查,督促相关部门整改存在的问题,提高客运电梯用管修水平。
2.1.2 使用管理由客运部门负责。客运管理部门应加强客运电梯日常使用管理情况的检查考核,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客运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客运电梯使用管理办法、制度和基础台账,掌握客运电梯数量、分布和安全状况。加强客运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对客运电梯运用管理情况进行安全检查,督促问题整改,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1.3 维护保养、日常管理由设备部门负责。设备部门作为客运电梯日常使用、管理、维修的主体,应建立健全用管修制度,配齐配强专职管理人员,加强日常管理、检查和维护保养。
2.1.4 培训教育由职教部门负责。负责特种设备管理、巡检、盯控人员的日常培训学习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培训上报工作。
2.2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2.2.1 客运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客运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客运电梯安全运行。客运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岗位责任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日常检查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报检制度;钥匙管理制度;人员管理以及培训制度;应急预案以及应急演练制度;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治理制度;事故报告制度。要对照各项制度的要求抓好落实,落实中要不折不扣,绝不能抱有侥幸心理,真正树立保证电梯安全的责任意识。
2.2.2 加大电梯日常巡视检查力度。客运车站要进一步明确电梯巡检人员巡视职责,电梯巡检人员每日对全站电梯进行不少于三次的例行巡检,巡检时采取询问、手模、耳听、目视等方法,检查电梯外观是否完整,各种安全标志有无破损,运行状态是否良好;每日开启电梯时要进行试运转,并对设备安全状态进行检查确认;电梯运行时要进行定时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电梯停运后要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保障电梯良性运行。
2.2.3 客流高峰时段电梯值守。客运车站要采取视频监控、远程对讲等装置,对电梯运行进行全过程监控,完善客流密集时段应急预案,加强客运乘降组织,准确掌握客流情况,做到随时发现电梯故障和意外情况,及时在关键部位安排电梯值守人员,疏导客流,引导乘客安全乘降,确保旅客安全乘梯和运行安全。
2.2.4 加强部门配合,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设备部门、客运部门、安全部门、维保单位要加强协调合作,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各部门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要及时通报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积极组织整改,维修完毕经试验良好后方可投入使用。设备部门对电梯日常检查、维保等环节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治理情况问题进行详细记录,每旬进行汇总分析,杜绝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
2.3 强化维保制度的落实
2.3.1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需要有经资格认可的维保单位承担,并且按照规定向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后方可实施。电梯使用单位与有电梯维护保养资格的专业保养单位签订维护保养合同,维保合同签订的内容应规范双方权利和义务,明确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责任,达到清晰明确,确保有责可究,按照确定职责落实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避免日常管理无序和混乱现象的发生。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对电梯提供日常维护保养前,应当根据不同制造单位、不同品种的电梯进行评估,对电梯安全性、可靠性和日常维护保养所需的人员、技术、装备和备件供应等进行确认,确保在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合同有效期内有能力和条件保证所维护保养电梯的运行安全。
2.3.2 电梯维保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循职业行为规范,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并接受专业培训,均应持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并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在有效期内。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操作电梯的性能、原理、构造等,熟练掌握电梯基本运行理论、设备专业知识、应急操作程序等,能正确处理电梯运行中突然出现的停车、失控等各种突发状况,对电梯运行安全能做出正确有效的判断,掌握新技术和新规程,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对电梯设备的安全负责。
2.3.3 维保单位以半月、季度、半年、年度维保为重点约定维保期限,明确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维保,维保单位要详细记录维保内容及结果;电梯维保项目和质量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和设备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维保单位维保或自行检查过程中,发现电梯维保合同内容已经不能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需要改造、维修、更换零部件、更新电梯或调整维保计划与方案时,应当以书面形式向使用单位提出建议。使用单位应监督电梯维保工作的开展,加大对维保单位的监督管理和卡控力度,留存相关资质信息,坚决杜绝走形式、超期维保和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参与维保;规范各项记录的填记,对维保项点现场盯控,逐一核对,提高客运电梯用管修水平,确保电梯运行安全。
2.3.4 维保单位做好电梯日常检查工作。电梯维保人员经常检查各项系统是否正常,发生故障及时到位及时排除,待修复后方可使用;每天对机电设备进行清扫、吸尘检查,使机械、电气保持清洁,保持继电器开关动作灵敏,接触可靠;每周对电梯安全设施和电气控制部分进行一次重点检查,看其是否正常;每三个月对电梯所有机械、电气等传动控制与安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必要的调整、维护和加油;每年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技术检验,根据工作情况修复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根据本单位使用程度可在三至五年对电梯进行一次大修,包括各部位的轴承拆洗、加油、调整、蜗轮减速机油箱清洗更换新油等;对电梯进行检查维修及问题,要作详细记录以便系统考核各部件的故障情况。
2.4 加强宣传引导
2.4.1 按照相关标准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乘客易于注意的显著位置,设置齐全醒目的安全乘梯须知等标识揭示;加装电梯语音提示装置,遇人员乘梯时提示安全乘梯须知相关内容,向乘客宣传安全乘梯常识,引导旅客安全乘梯。
2.4.2 对乘客正确乘梯进行宣传。电梯客运人员引导乘客正确乘坐电梯,面朝运行方向站立,双脚应站在黄色安全警示边框内,切勿踩在两个梯级的交界处, 劝告乘客不要趴在扶手带上,站稳并扶握扶手带;儿童和老弱病残人员应由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一手拉紧或搀扶搭乘,婴幼儿应由上述成年人抱住搭乘;依靠拐仗、轮椅等辅助器械行走的乘客以及使用手推车、婴儿车的乘客不能使用自动扶梯;对老人、儿童、大型箱包携带者进行安全引导,使其保持乘梯安全距离;切勿任由儿童沿梯奔跑、嬉戏或坐在踏板上;劝导乘客切勿停滞在上或下地台板处;留心宽松衣物和拖鞋、软底鞋、鞋带等,注意衣物鞋袜不要被扶梯两侧和梯极之间的缝隙夹住,以免发生事故。
2.5 实施安全技能培训教育
2.5.1 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了电梯的管理水平。维修人员的培训、管理和考核办法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执行,职教部门要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和严格管理,监督检查维修人员接受培训和持证上岗情况。
2.5.2 职教部门根据使用部门提报的人员培训计划负责安排电梯管理和巡检人员参加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并在有效期内方可从事相应的管理或巡检工作,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
2.5.3 职教部门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每年应当对设备管理、巡检、盯控人员进行不少于一次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办法》《电梯安全乘用常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办法,保证管理和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使用技能。
2.6 提高客运电梯应急处置能力
2.6.1 规范扶梯安全操作规程。每日开始正常工作前,盯控人员检查确认梯级上无乘客且扶梯周围无障碍物;在梯头或梯尾的启动开关处用电梯钥匙启动扶梯,使扶梯自动运行,视其有无异常现象,查验电梯运行情况是否良好;电梯运行情况一切正常后使用。
2.6.2 电梯发生突发事件后,先通知乘客,立即按压电梯急停开关,停止扶梯的使用,利用喇叭安定旅客情绪,疏散旅客离开电梯,引导到安全区域,将旅客止步牌放置于扶梯出入口处,停止电梯运行。
2.6.3 组织开展电梯应急演练。客运车站要高度重视客运电梯运行安全风险,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电梯应急演练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安全部门负责制定预案,突出应急处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前期的准备、故障点的处置恢复,到演练后的总结,做好详细的记录,并根据演练情况修订、完善客运电梯应急处置预案,不断提升现场应急处置的能力。
3 结束语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例3
电梯是否能够安全运行使用除了电梯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电梯的使用管理单位及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在其中也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与《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简称《使用维保规则》)的明确规定:电梯安装验收合格投入使用之后,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电梯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电梯维保单位对其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本人从事电梯检验工作多年,通过多年的亲身经历及对全国电梯普遍共性的了解,发现恰恰是上述两个环节成为了电梯安全运行使用的软肋。本文通过对在用电梯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欢迎指正。
1 检验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1 使用管理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配备专门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电梯投入运行之后,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日常巡视检查,电梯三角钥匙随意放置,领用没有登记记录,电梯轿厢显著位置没有张贴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电梯发生故障后乘客找不到相关救援说明,报警电话无人接听,电梯相关技术档案文件严重缺失。
(2)没有完整的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没有相关人员的职责,安全操作的规程,日常检查制度,维保制度,定期报检制度,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等。
(3)没有进行电梯的日常使用检查。大部分的使用单位都没有对电梯进行过日常检查,即使检查也是马虎了事,这就为电梯小毛病养成大病埋下安全隐患。
(4)电梯发生故障没有进行有效记录。大部分的使用单位没有及时记录电梯故障问题,这就为检验机构了解电梯长期运行故障状况造成困难。
(5)电梯没有专业维修保养单位维护。极少数电梯的使用单位为了节省资金,不聘请专业资质的电梯维保单位对电梯进行定期维修保养,这就为电梯带病运行埋下隐患。
(6)部分电梯使用单位对于电梯的专业维修保养工作没有进行有效监督,没有一个定期检验计划,致使电梯超期未检违规使用的现象普遍发生。
1.2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存在的问题
(1)维护保养的项目不齐全。大部分电梯维保单位对其维保的电梯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对底坑,轿厢,机房,轿顶等设施进行外观检查,现场空载运行,没有按照国家规程的项目要求进行科学系统的检查,修理,和清洁维护,而由于没有标准砝码,对于砝码称重超载试验很多维保单位往往忽视。
(2)维护保养的时间次数不达标。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电梯维保应该每个月至少2次,且每次间隔时间不超过15天,现实中维保单位由于人员配备的不足或者使用单位路途较远,对其维保的电梯只能不定期的进行检查,部分维保人员甚至快到年检了才匆匆进行检查,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维保次数。
(3)维保单位人员人数严重不足。由于近年电梯安装增长飞快,维保单位安装人员严重短缺,导致电梯维护保养人员人数不足,进而导致其电梯维保次数和维保质量下降。
(4)野马挂靠维保人员增多。相当部分维保人员同时在多家电梯公司兼职,违反国家相关规定。
(5)项目维修保养质量水平较差。从事维保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工作能力较低,对于电梯存在的缺陷,维保人员只是进行简单的调整,不能保证电梯故障的彻底解决,同样的问题重复发生,导致维保质量严重下降。
(6)电梯事故应急处理不及时。现今大多数城市在用电梯的维保单位距离使用单位较远,电梯发生故障后往往不能及时到达现场,造成电梯事故影响扩大,这个现象在县城乡镇尤其明显严重。
2 问题产生的原因
(1)使用单位对于其担当的电梯安全的主体责任意识差。《使用维保规则》规定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电梯的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至少有一名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包括: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视,记录电梯日常使用状况;制定和落实电梯的定期检验计划;检查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确保齐全清晰;妥善保管电梯钥匙及其安全提示牌;发现电梯运行事故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有权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并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接到故障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实施对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的监督,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记录签字确认。《使用维保规则》明确了使用单位履行以下职责: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在电梯显著位置标明使用管理单位名称,应急救援电话和维保单位名称及其急修,投诉电话;制度出现突发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惊险全面检查,消除电梯事故隐患;电梯发生事故时,安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且立即报告事故相关管理部门;监督并且配合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对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电梯安全教育和培训等。此外,《使用维保规则》规定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建立齐全的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建立电梯年检制度;规范管理乘客正确使用电梯等等。上述规定全面,具体,清晰,严格执行能够保障电梯安全运行,但可惜的是大部分电梯使用单位对此不甚了解,对电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也是不闻不问或者习以为常,安全意识极差。说到底还是态度问题,没有好的态度,相关责任义务就不能落实到位。
(2)维修保养单位对电梯日常维修保养责任不明,缺乏维保责任心.《使用维保规则》规定电梯维修保养单位主要责任有:维保单位应当根据电梯维保的基本项目内容,维保的时间规定,根据所保养电梯使用的特点及电梯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维保计划和方案,确保其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设立24小时维保值班电话,保证接到故障通知后能及时予以排除,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维修人员及时抵达所维保电梯所在地实施现场救援(要求30分钟必须到达,一般不得超过1个小时);建立每部电梯的维保记录:包括电梯基本技术参数和电梯基本情况,维保的项目,进行的维保工作,达到的要求,发生调整更换易损件等工作的详细记载,维保记录还应当经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签字确认。目前电梯维保市场较为混乱,无序竞争恶意压价现象十分严重。电梯使用单位单纯从价格考虑选择维保单位,对其维保质量不闻不问。而特种设备监管部门往往也是片面注重电梯的使用状况,至于维保单位工作是否到位,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要求则缺乏有效监管。电梯维保工作较为艰苦,维保人员严重短缺,很多单位维保人员往往一人身兼数职,而相当部分维保人员又缺乏责任心,这些都导致了多数电梯的维保形同虚设,维保工作也只是走走过场,走马观花。与《使用维保规则》规定的维修保养要求相去甚远,所维保的电梯安全性能可想而知,很难得到根本保障。
(3)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在监管工作中由于诸多原因没有监管到位,对于电梯维保单位的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足也是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
3 几点建议
3.1构建联合共管模式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例4
良好的电梯维护和管理,不仅仅有利于提高电梯的使用寿命,还关系到电梯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通过对于当前电梯安全事件的调查发现,电梯因为维护管理不当,引起的安全事故频发,给予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积极探析电梯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1.电梯维护管理工作内容
新时期背景下电梯维护管理工作内容更加丰富,一般情况可以将其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电梯维修。在电梯出现运行故障的时候,积极排查故障原因,以适当的方式使得电梯结构得以优化,以保证其处于高效的运行状态;其二,电梯保养。对于电梯的运行部件进行保养,如定期清洁,和防锈工作等,以保证电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其三,电梯检测检查。借助现代电梯检测检查工具,对于电梯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监控,对于电梯安全故障起到预防的作用。
2.现阶段电梯维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电梯维护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电梯应该定期定量的进行维护和保养。但是作为电梯维护管理者的物业往往缺乏这样的法律意识,对于电梯维护管理工作不重视,甚至常常出现电梯维护管理工作无人问津的情况,使得电梯运行处于极不安全的状态。当然也存在部分电梯使用者有章不循,有职不行,有安全故障不排查的情况。归根究底来讲,这都是电梯维护管理意识差的表现。
2.2电梯维护管理技能不高
电梯属于复杂的建设设备,需要专业化的电梯维护管理人员去进行维护和管理,才能够保证电梯维护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但是实际上,维护保养单位的保养人员工作任务繁多,专业维护技能较差,实际的维护管理经验缺乏,难以对于电梯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常常使得电梯带病运行,这也成为制约电梯维护管理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2.3电梯维护管理市场混乱
随着电梯维护保养市场的不断发展,维护管理企业不断出现,为了实现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出现了恶劣的竞争局面,由此使得电梯维护管理市场陷入混乱的局面。具体来讲,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电梯维护管理企业资质管理不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其二,电梯维护管理企业为了获取利益,以压低价格的方式去进行竞争,使得市场维修保养质量不断下降,给予电梯安全埋下隐患。
3.电梯维护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通过对于现阶段电梯维护管理工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着以营造安全生活环境的目的,积极对于电梯维护管理问题进行解决,势在必行。具体来讲,应该积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3.1强化电梯维护管理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针对于电梯维护管理意识淡薄的问题,应该对症下药:首先,积极发挥国家普法宣传部门的作用,深入群众,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使得人民群众意识到电梯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得建筑商物业明确意识到电梯的安全是其职责范围,应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其次,督促电梯维护管理行为主体,一般情况下都是物业公司,针对于小区的电梯安全构建电梯运行管理规章,使得其发挥自身在保障居民安全方面的作用;最后,积极联合居委会开展大范围的电梯安全使用普法活动,使得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识到电梯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参与到实际的维权活动中去,营造良好的电梯维护管理氛围。
3.2建立健全电梯维护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体系
电梯维护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保证电梯处于安全的运行状态,而这样的目的达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势必需要以健全的电梯维护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体系来作为保障。具体来讲,应该积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电梯维护保养工作记录制度,将每一次电梯的运行指标都记录在案,并且明确指定电梯维护管理工作责任人;其二,定期对于电梯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各个部件是否存在松动的情况,部件之间的是否存在问题,部件的正常参数是否发生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该及时的进行维修;其三,建立电梯紧急安全预警机制,尤其是电梯锁人的安全预警,不断提升电梯安全营救质量和效率,避免给予人身安全构成危害;其四,严格控制电梯供应商的资质,保证其后续的维护保养工作都能够高效及时的进行,避免给予实际的生活工作带来影响。
3.3 注重培养专业化的电梯维护管理团队
首先,集合电梯维护管理经验和教训,制定科学严谨的电梯维护管理手册,要求每一位技术人员都能够切实依照这样的手册去开展电梯维护管理工作;其次,开展专业化的技术培训,使得电梯维护管理人员懂得电梯运行原理以及技术故障频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的去开展电梯维护管理工作;其三,以岗位责任制度去实现电梯维护管理工作管理,一旦电梯出现故障,应该及时的要求相关的电梯维护管理人员去进行处理,并且给予其适当的惩罚,在内部构建完善的电梯维护管理监督机制,以保证电梯维护管理团队朝着专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和进步。最后,严格执行国家电梯定期报检***策制度。我国对于电梯安全存在报检制度,其详细内容为:一年报检一次,每年需要提前一个月对于电梯进行年检,相关负责单位应该准备好材料,为报检工作做好准备。除此之外,在进行年检的时候,维修单位需要到达现场,协助完成报检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梯维护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泛,牵涉的安全事件恶劣,很容易造成很大的负面社会效益。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善,相信随着在电梯维护管理工作经验的积累,国家法律管理力度的强化,市场监控的科学化发展,电梯维护管理工作的质量将会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国强,余新生.提高电梯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J].质量探索,2011(06)
[2]吴慧.电梯运行品质分析实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1(08)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例5
关键词: 电梯;安全问题; 对策
Key words: elevator;safety problem;measure
中D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1-0043-03
0 引言
近年来,电梯安全事故层出不穷,而且后果挺严重,深圳的护士坠落事故,湖北荆州发生“电梯吃人”事故,广东男童手臂被卷入扶梯等,电梯安全再度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本人曾经从事电梯安装施工管理以及维修保养的工作,对电梯的行情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比较清晰,对电梯安全问题和预防对策有自己的建解,本文将从电梯的行情、电梯的安装与维修保养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电梯乘客日常使用中出现紧急情况、安全隐患及相应的研究对策进行客观、科学、全面地剖析。
1 电梯的行业背景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电梯行业也正经历着一个高速发展期。根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我国电梯产量从1990年的1.03万台增长到2016年的75万台,国内电梯需求量从2000年的仅3.72万台增长到2016年的65万台,到2016年底,我国电梯保有量达到490万台,并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产销和保有量第一大国。尽管电梯数量庞大,但中国目前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人员不足,珠三角地区就更为严重,甚至每人每月保养超过50台电梯(原本每人每月保养20台或以下)。电梯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没有严格执行电梯安装质量和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所以导致电梯安装和维护保养不到位,为电梯带来很多安全隐患,造成的电梯安全事故屡屡发生。从本世纪初,我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估摸我国很大多数电梯使用年限至今大概有15年至20年间,这批电梯正好步入”老年化”,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应该报废。部分物业管理公司由于某些原因,聘用不合理不规范的电梯维保公司,这些公司为了降低维护开支成本,电梯维护保养走于形式,当电梯有了故障才派人去处理(如认真做,公司很可能要亏本)。相关的电梯管理部门对电梯的“老化”、更换和报废缺乏监管,这一来,留下了很多安全隐患。电梯的日常使用者不爱惜电梯、违规操作电梯时有发生,对事故应急处理能力还有待提升。电梯的安全常识普及宣传力度不够。
2 电梯常见的安全问题
电梯伤害事故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随机性。 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的不安全状态,而且人是第一因素。据有关数据表明,在影响电梯安全隐患的众多因素中,制造质量和安装分别占16%和24%,维修保养和使用问题却高达60%。现从安装、维护、管理、使用四方面对电梯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行阐述。
2.1 电梯在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电梯安装现场,由于施工现场环境比较复杂,多个施工队同时进行施工,经常有施工人员为了方便或没有意识到井道预留口,电梯施工员可能被其他工种施工员从井道抛入物体砸伤,甚至施工人员从没有封好的井道门口或扒开门洞栅栏从门口掉入井道身亡。电梯井道脚手架由于安装质量不过关(如:脚手架中间没有卸荷或平台没有架设好)导致电梯安装人员在安装过程中由于没有带好安全带踩空坠入井道。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按规范来操作,开工前没有认真检查好安装工具,或使用不符合生产要求的设备,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就轻率行事等等。另外,部分单位缺乏严格的工地安全管理和经常性的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甚至,有些施工单位不具备***府主管部门认可的施工资格,其现场作业员工不具备劳动安全部门颁发的特殊工种操作证,当用工荒时请外面的农民工代替。有些安装施工队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安装的时间,加班加点,有时做到深夜,员工过度劳累。电梯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远不止上面提到的,在此不再详细举例说明。但总的来说,疏于严格的工地安全管理和经常性的员工安全培训是导致电梯安装的主要安全问题。
2.2 电梯维保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电梯在维护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直接表现为发生故障的设备伤及维修人员或乘客。我国电梯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就是带病运行的电梯、自动扶梯不能及时得到维护,电梯带病运行使用。然而电梯的正常维护是由电梯维护人员来进行,但往往电梯维修保养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不够硬、工作量大、疏忽大意等人为因素,在维护过程中没有更好地对设备进行恰当的维护,或没有排除故障就让电梯继续使用等,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例如:用液体油代替固体油、用完的短接线没有拆除、制动器和称重装置等安全部件的检查不到位或没有发现其的安全隐患等。有些电梯维护工作人员在维护过程中,由于之间没有很好的配合或对乘客没做好相应的防护,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对维修工或乘客伤害。如:维修工被困在电梯与井道之间、乘客掉入扶梯的底坑等。
2.3 电梯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目前对电梯的管理主要由是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物业公司来执行。质监部门力量有限,满足不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由此而产生的检验不到位。同时质监部门监管力度不够,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的“三无”问题电梯还在市场上使用,让电梯管理责任不够明确,让人担忧。电梯的应急救援平台不够完善。物业公司配备电梯的管理人员不足,对电梯的安全使用性能管理认识不够清晰,对电梯的危险性重视不够,不能及时处理和发现突发事故和安全隐患,没有认真履行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超过15年的“超龄”电梯大量存在,电梯的老化成了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物业公司在申请报废或大修过程中,很多时候得不到业主的重视和支持,很多业主还以为电梯是终身使用的,没有必要报废电梯,或不再愿意出资维修、更换部件,电梯老化得不到合理的监管。再加上到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电梯强制报废的相关法律,或没有出台相关可执行的***策。
2.4 电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在日常使用电梯中,电梯使用者不爱惜、违规操作电梯时有发生。运送建筑装修材料时为了省事,电梯常常“超载”运行,时常将建筑费料散落井道,影响电梯正常工作。电梯门是易发生事故的地方,有些乘客用身体挨到电梯门那挡住或用某个固体长时间隔住开门区不让门关闭,这些都是危险的。部分年轻人连蹦带跳进入电梯,或对电梯的态度非常粗暴。有些人在出入电梯门口时精神不集中,甚至玩手机或停留太久。小朋友在乘坐电梯时,没有大人看管。在遇上电梯突发事故时,人们没有冷静等待救援,而是盲目自救或采取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3 电梯安全问题的预防对策
近年来多起电梯带病运行造成的乘客伤亡事故表明,我们在保证乘客人身安全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安全管理法规不够健全,***力度不够,维护工作走于形式,乘客安全意识淡漠等。我认为,预防电梯伤及乘客的安全问题,应当从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电梯设备的法制、乘客安全教育、社会的宣传普及等多方面努力。
3.1 提高电梯安装工的安全意识
电梯安装是电梯的初始环节,也是一项比较艰辛和危险的工作,需要每位员工时刻都要有安全生产的意识。那么如何能提高电梯安装工的安全意识,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①开工前的安全教育和每周一次的工地安全会制度――由班组长组织员工开工前的安全简短例会,由公司的安全员组织每周的工地安全会。
②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职业安全培训――由公司组织各班组成员(代表),定期(季度)开展职业安全培训,总结过去一季度的安全情况。
③完善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和管理制度――应给予工地安装现场每位员工(包括新入职的和实习生)发放相应的劳保用品,如:劳保鞋、安全绳和工作制服等。
④完善公司电梯安全员(地监)制度――专职安全员定期检查安装工地危险隐患,及时发现、报告、排除和阻止工地的不安全因素,如:带病作业、超时赶工、无持证上岗等。
⑤完善公司安全检查制度――预先通知或不预先通知,检查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重大安全隐患追究有关人员的安全责任,检查结果定期公布。
⑥合理可行的安全评考核制度――为每个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打安全分,将其列入年度和季度奖惩范围,对安全抓得好和差的班组给予奖励和惩罚。
3.2 提高电梯维护工作人员素质
电梯维护人员在电梯的监督检验工作中的作用非常大,由于部分员工职业素质较低,很多维护工作都是走于形式,应付了事,事实上,工作人员没有做到安全为主、预检为辅的工作原则,不注重查找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很多梯出现了事故或停运才派人去处理,这为电梯发生安全事故埋入祸根。提高电梯维护工作人员素质刻不容缓:
①提高工作人员的保养意识。用激励和惩罚机制,对平时在维修和保养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能在当年在其管辖范围内的电梯出现零安全事故(包括电梯困人、飞站、人员伤亡和设备人为损坏等)给予奖励,相反,对发生事故的班组则按规定实行相应的处罚,将安全工作与经济奖罚直接挂钩,能有效激发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保养意识。
②增加对员工的技术职业和安全生产的培训,制订年度培训计划,来提高单位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③对其进行定期的工作质量考核,组织相关的业务知识考核活动,其考核成绩纳将入年度考核评优的依据。
3.3 电梯设备的法制健全
电梯的管理不到位,很多时候是由于相关的法律和标准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电梯报废没有个强制性标准,我认为应该参考汽车行业,电梯是特种设备,有一定的使用年限,目前我国对此还没有规定,建议相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早日出台相关***策。根据本人多年的电梯行业经验,建议:
①出台电梯相关的报废标准和年检的强制性标准。比如:电梯使用年限超过15年,每年年检两次,根据技术评价结果进行处置,对达不到要求,限其整改;达到25年,其相关核心部件:如曳引机、制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应强制更换,以防止电梯因老化而带来的的安全隐患。
②出台相关的物业公司和业主的配套***策,有效及时地使用电梯维修基金,而不因没有2/3业主签名而让基金沉淀在银行帐户,简化相关的电梯报废和大修的流程。***策还应规定根据住户的楼层不同,相应的电梯管理收费也应有差别。
③应根据电梯的价格、楼层等因素,制定每台电梯每月维保费用的最低标准,而不会因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而使部分电梯公司为了获得更大利润,而降低维保标准,或使部分公司按规范来做没钱攒亏本。
④出台相关***策,确保电梯的保养量与维护人员数量成正比,而不会因公司为了节省用工成本而大幅度增加员工的工作量,使电梯维保走于形式。
⑤加强处罚力度,增加违规的成本,特别是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的企业,对其加大处罚,这才会有更大的震慑和警示作用。
⑥从***策上,加强物业公司对电梯维保单位的监管,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如:出台泄及电梯的物业公司至少配备一名电梯协管员――专门监管电梯和协助维保公司。
3.4 加强电梯的监管
①把好行***许可准入关。质监部门要加强对电梯市场的质量监管,严格执行行***许可退出制度,确保售出的电梯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防止劣质电梯流入市场。
②每年常规化和非常规化的市场全面大排查。对市面上存在安全问题的电梯加以整改,清理“三无”电梯,落实电梯安全主体责任。
③建设电梯应急救援平台。由***府行***部门出资建立负责电梯应急处置和服务的常设机构。增设国家统一热线电话,统一受理电梯的安全投诉举报,负责乘客困梯等故障接警和救援。发挥好应急协调指挥、咨询服务、风险监控和社会监督功能,促进电梯使用、维保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推动电梯安全多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形成。
④开放和增设第三方检验机构。第三方检验机构又称公正检验,是***府监管的有效补充,又能为电梯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平台。目前发达国家和国内的跨国大型集团更倾向于通过第三方检验机构来对电梯的安全性进行自愿委托式检查。高度的市场化,很有必要采用第三方检验,来减轻质监部门的压力。
3.5 加强知识普及,提高使用者安全意识
***府、质监部门和电梯协会应呼吁电梯的管理者在扶梯入口、出口处摆放安全警示,反复播放广播提醒乘客注意安全,组织相关电梯公司开展类似的社会公益活动。应在电梯层站和轿厢里多张贴或播放电梯的安全普及知识,而不是张贴或播放各种类型的广告和宣传,在特大的人流的地方,如:火车站、候机楼、地铁站台、大型超市商场应定期播放一些关于电梯的安全教育宣传片,教育大家如何乘坐电梯和扶梯,当遇到突发事情应如何面对和自救,教育大家对电梯有敬畏之心等,有利于人们提高安全意识。另外,电梯安全常识的普及也应当从娃娃抓起。小学生的相关科普教材应当包括电梯安全运行常识。电梯常识的普及应当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分为儿童和成人两套内容,以更好地达到教育和宣传效果。
4 电梯安全的实施成效
我国在2016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GB/T31821--2015《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国家标准,该标准弥补了多年来国内外电梯行业缺少电梯报废相关标准的空白,为电梯维修保养过程更换部件提供技术依据,也为***府安全监管部门对电梯安全监管提供了技术依据。这标准出台前,业主、物业公司和维保单位都有各的理由,相互误解或各自扯皮,很多时候让电梯带病运行,电梯部件老化达到报废条件,电梯所有人(业主)也不愿意出钱来更换。这标准出台后,维保公司就有据可依,可以报废并更换安全性能不符合要求的部件,使电梯继续保持安全运行,提升了电梯的安全性能,保障了乘用人员的安全。只报废更换不安全的部件,可避免不必要的整台报废,为业主节约资金,兼顾了公共安全与资源节约。该标准的有效实施将产生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本标准只是个技术标准,并不是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不涉及相关的监督、管理和实施等主体的业务活动。据了解,国家或将出台新规,将会明确规定电梯强制报废年限,建立电梯退出机制,并将及时修改制定其他相关标准,从设计、制造、安装、维保、年检等环节入手,全面提高电梯安全水平。加强电梯的监督和管理,仿效机动车的管理和报废模式,让电梯管理尽快走上常态化、正规化的轨道;电梯安装工的安全意识全面得到提高;电梯维保工的保养服务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人们更文明和理性使用电梯;我相信不久将来电梯安全问题就会越来越少。据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副局长贾国栋在沪说,2016年全年,全国共发生电梯事故48起,死亡41人,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较2015年(事故58起,死亡46人)有明显下降,我国电梯安全运行态势平稳。
5 结论
电梯关系到人们的安全出行大事,咱们全社会只要用得着电梯的朋友,应该一起关注这个电梯安全问题。只要设备的管理者、操作者和使用者遵守规章制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只要我们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认真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安全预防措施,控制违章作业等各项不安全行为,消除设备不安全状态,我们就能有效地A防电梯安全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苏长生.电梯安装工程的质量安全控制与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例6
人员众多
学校是人员较集中的场所,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学生们活泼好动、好奇心重、遇事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行为上易盲目、冲动。
运行时间较集中
电梯的使用时间段主要集中在上学、放学和课间,这样容易造成此时间段电梯使用较为拥挤,并且超载等现象时有发生。
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较为复杂
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配合、教职员工和众多学生的配合、学校与职能部门的配合,也要考虑学生心理素质与行为能力特点等诸多方面,因此,学校的电梯应急救援与其他场所的救援相比更为复杂。
完善学校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几项措施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电梯技术资料
电梯安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相关人员的职责;安全操作规程;日常检查制度;维保制度;定期报检制度;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意外时间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电梯技术资料交专人管理,为日后维修保养提供原始资料;需要改造和大修的电梯应及时按程序申报资料等。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
按照国家规定,使用电梯的单位必须配备至少1名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经过县级以上质监部门考试合格后发给电梯管理员证方可从事电梯管理工作。电梯管理人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视,做好电梯日常使用状况记录,落实电梯的定期检验计划;检查电梯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应急救援电话号码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确保齐全、清晰、有效;妥善保管电梯层门、机房、电源钥匙;监督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定期检修、保养电梯;发现电梯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并有权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同时立即报告有关领导;接到故障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实施对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的监督,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记录签字确认。
重视电梯维修保养工作
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是电梯安全运行的前提,学校应当做到:与有资质的电梯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做好日常故障记录,便于日后查找安全隐患;督促电梯维保单位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对需要大修的电梯应实行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修理、更换零部件。
加强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大力宣传电梯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形象的宣传海报、生动的游戏、电梯安全事故视频的播放、实景模拟等。宣传的内容应包括:告知学生们应当按照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正确使用电梯,对一些明示不得使用的电梯要禁止使用,不能强行扒撬电梯层门、轿门;在电梯内禁止蹦跳、打闹等,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或者危险化学品搭乘电梯;不能拆除、毁坏电梯的部件或者标志,不能运载超过电梯额定载荷的货物,被困于轿厢时,切不可盲目自救等。
保证应急救援装置配置齐全
机房内救援装置应配备齐全,并放置在明显处,便于取用,紧急救援程序应正确、清晰明了,张贴上墙;轿箱内应急照明应保证在停电时功能有效,照明有效时间应能供1 W灯保持1小时,照度应以能看清操纵盘上的按钮为宜,这样能够降低被困人员的恐慌心理,可以及时地向外界传递求救信息;紧急报警装置应接至常有人接听的值班室、办公室,保证报警装置的有效,及时应答被困人员的呼救,安抚被困人员的情绪,及时与专业人员取得联系,尽快解救被困人员;有条件的学校可试行在电梯轿厢内安装电视监控系统,通过电子眼把实时监视到的异常情况传递给管理部门,有利于管理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制定符合学校特点的应急救援预案
要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建筑形式、人员分布散状况、学生年龄特征、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以及电梯数量、方位等多个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应包括:1)遇地震、火灾、突然停电、大型活动时等特殊情况下的救援方案;2)确定主要负责人协调涉及的各个部门,教职员工分工明确;3)制定救援措施、救援路线、方法以及注意事项;4)人员受到伤害后的紧急救助。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例7
2008年至今,随着京津城际、京沪高铁、京广高铁等高速铁路陆续开通,高铁运力提高的同时日均客流有了巨幅增长,如京津城际日均运送旅客量由3万人增长到5.69万人次,为提供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高铁站内装备了大量垂直电梯、自动扶梯用于为旅客服务。以北京铁路局为例,2008年前管内京、津、冀区域内车站装备垂直电梯62部、自动扶梯35部,电梯总量97部,随着高铁的陆续开通,目前管内新增垂直电梯162部、自动扶梯435部,电梯总数量达到了694部,电梯增长率达到了615%,电梯作为客运服务工具已成为旅客出行必不可少的一项关键环节。
电梯,这个人们并不陌生的事物,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分类中属于特种设备,电梯作为特种设备有其一定的含义,因为其涉及到乘客的切身利益甚至影响到生命安全,因此被列入特种设备的行列就不足为怪。
目前高铁电梯的数量随着高铁站房的不断涌现迅猛增加,如何确保电梯安全运行,避免电梯发生事故,这就需要使用单位做好电梯的安全管理。根据近几年电梯发生的重大事故和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谈谈如何做好高铁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
1 电梯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了《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其规定: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但在日常检查中我发现,使用单位均存在安全管理制度制订不全或内容未结合现场实际的问题,制度无法落实、执行,管理无法到位,逐步产生了安全管理上的漏洞。根据国家要求,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应当包括9项内容:
(1)电梯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2)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3)电梯日常检查制度;
(4)电梯维保制度;
(5)电梯定期报检制度;
(6)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
(7)电梯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8)电梯意外事件或事故的应急预案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
(9)电梯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2011年7月5日,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电梯发生溜梯故障突然逆行,造成乘客1死30伤的重大事故,经北京市质监局调查,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固定零件损坏,扶梯驱动主机发生位移,造成驱动链条脱落,扶梯下滑。损坏的固定零件是扶梯主驱动的地角螺栓,其断裂引发事故,主要责任在维保单位,但使用单位日常检查不到位,制度制定不健全,也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
2 电梯使用单位应清楚自身职责并严格履行
在近两年对高铁车站电梯的检查中经常发现,车站作为电梯的使用单位,对于自身职责不清楚且不能严格履行,甚至很多车站在签订电梯维保合同后采取以包代管的形式,对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不闻不问,直到事故发生后才了解到自己的职责,悔之晚矣。例如2010年五一长假期间某城际客专中间站的垂直电梯出现故障,导致3名旅客1名儿童被关在轿箱内,旅客在多次按梯内紧急报警装置却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最终用移动电话报警得到解救,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现场分析,故障原因是电梯控制柜过热发生电路保护,但紧急报警装置失效却是因其未接入车站值班室,使用单位未尽到管理职责。虽然电梯是由维保单位维保,但是国家相关文件规定明确指出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运行良好是使用单位的职责,由此事故可见,电梯使用单位应清楚自身职责,严格履行,才能确保电梯运行安全,保障旅客生命财产。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规定,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履行12项职责:
(1)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
(2)在电梯轿箱内或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3)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乘客易于注意的显著位置;
(4)在电梯显著位置标明使用管理单位名称、应急救援电话和维保单位名称及其急修、投诉电话;
(5)医院病患电梯、旅游观光速度大于2.5m/s乘客电梯及司机操作电梯,由持证电梯司机操作;
(6)制定出现突发事件或事故的紧急措施与救援预案,车站、机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救援演练;
(7)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人员实施救援;
(8)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电梯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9)电梯发生事故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且立即报告事故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10)监督并且配合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
(11)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电梯安全教育和培训;
(12)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采用新的安全与节能技术,对在用电梯进行必要的改造或更新,提高在用电梯的安全与节能水平。
3 电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几点突出问题及解决措施
3.1 电梯故障处理记录不完整
近两年在检查高铁车站的电梯故障处理记录时,普遍存在记录不完整的问题,故障记录中只有报修时间,未对故障处理情况、故障处理确认进行登记,使其不能作为故障处理和责任分析的有力依据。使用单位应设置专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在电梯出现故障时,监督维保单位做好故障处理,督促其对故障处理情况进行详实记录,并对故障处理情况进行确认,切实确保电梯运行正常。
3.2 电梯日常维保工作不到位
在对电梯维保单位的检查中,多次发现维保人员未按维保记录要求进行巡检且维保记录填写不实的问题,如在2012年十一期间对某站维保单位抽查中,发现维保记录对垂直电梯“厅门门锁啮合深度”一栏未填实测数据,现场抽查发现厅门门锁啮合深度均小于7mm,未达到安全标准,存在安全隐患。通过调查,发现车站存在以包代管的问题,对维保单位的监管流于口头,导致维保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维保工作漫不经心。作为使用单位应建立电梯维保的监管制度,加强对维保作业的现场检查,定期检查维保人员的巡检记录和维保记录,按照《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的要求,确保维保单位做好设备的维保工作,保证电梯运行处于良好状态。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例8
电梯的检验工作主要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所属的各级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负责。为此,国家质量检验检***总局颁布了相关技术文件,各地检验机构也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各自的检验作业指导书或检验工艺,但均侧重于电梯的检验工艺和检验质量,而如何确保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配合人员的自身安全方面,以及所检电梯设备检验期间的安全,均较少涉及。由于电梯的特性决定了电梯的检验工作是一种高空的、动态的、综合的、全方位的作业过程,检验过程往往是在电梯高空运动的状态下进行的,而检验员、配合人员的安全意思、技术素质以及工作经验往往参差不齐,同时检验现场存在很多难以预料的不安全因素,这就造成在检验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人员伤害、设备损坏事故。而电梯检验的本身又主要包含“安全检验”这一特殊性质,一旦在检验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其影响极坏,甚至危及特检事业的发展,故其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尤其重大,因此特种设备检验单位加大对电梯检验的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我作为一名老电梯检验员,检验过数千台次电梯,一直庆幸平平安安,但也目睹过一些险情,有些险情至今回想还觉后怕。现根据多年的检验和管理经验,谈谈检验机构对电梯检验安全管理的几点肤浅看法。
1.电梯检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应确定检验安全管理的几个基本原则,概栝起来主要有安全至上原则、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全员参与原则。
(1)安全至上原则
认真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涉及电梯检验的不安全因素,要事先进行控制。一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对参与检验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另一方面推行特种设备检验全员安全管理体制,用好、管好、维护保养好相关防护用品、检验仪器设备,确保检验过程的安全。
(2)全面性原则
制定电梯检验安全作业规程和电梯检验全员安全管理制度,应全面了解电梯检验不同检验类别各个环节的作业特点和安全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作业行为进行分析和安全评价,并进行选优、协调。制定全面、细致的电梯检验安全作业规程和行之有效的全员安全管理制度。
(3)系统性原则
制定电梯检验全员安全管理制度,把电梯检验和生产安全看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追求电梯检验的管理、岗位安全教育、防护用品配备与穿着、检验仪器设备配置、检验过程安全交底与监控、检验后的技术交底等全过程,从检验全面工作的角度出发,去进行研究,而不应将检验与检验管理截然分开,孤立地研究它。
(4) 全员参与原则
电梯检验安全管理涉及很多方面,单靠检验机构的领导层重视管理不可能做好这一项工作,应发挥检验机构全体员工的力量,形成良好的全员安全管理意思,与使用单位、电梯安装维修单位共同配合,实现安全管理。
2.建立健全电梯检验安全管理体制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综合部门是电梯检验全员安全管理体制的核心,负责指导电梯检验的安全管理,并沿着检验机构设定的目标进行运转,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电梯检验全员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见下表。
3、制定全面、细致的电梯检验安全作业规程
电梯检验实际上是以检验员为主体,在安装修理(维保)人员密切配合下进行的,是一种作业行为。大多数伤害、设备损坏事故都是由于检验人员、配合人员的不当作业行为造成的,如:限速器校验时手部砸伤、下底坑时摔伤、井道检验时碰伤、触电事故、烧坏电梯电路板等等;也有一些伤害事故是由于没有防护用品或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造成的,如:高空坠物伤害、触电事故、现场滑倒摔伤等;最可怕的是检验人员缺乏必要的检验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思,那将造成严重事故。大的事故目前虽然没有报道,但在相近行业中并不鲜见,说明各种安全隐患是存在的。所以我们应当按照全面性原则,根据各检验机构的自身特点,从检验实际出发制定全面、细致的电梯检验安全作业规程。
4、制定行之有效的电梯检验安全管理制度
每一个特种设备检验机构都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参照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对违反作业规程和管理制度的,无论是否造成安全事故,都必须实行责任追究,这是检验机构应负的责任。其制订的内容与形式必须符合安全检验的要求,确保电梯检验工作有序开展。
5、编制并实施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检验机构在实施电梯检验时稍有不慎极易造成人员伤害事故、电梯设备损坏事故,危害性较大、影响不好,因此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应做到全员参加。同时应结合本单位人员结构调整、更新的变化,决定其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安全培训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领导、检验组长、检验员及全体员工的安全职责;二是各种电梯的特性、危险性以及发生事故时的急救措施;三是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等。
6、抓好电梯检验过程安全监督检查
安全监督检查是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安全检查的目的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例9
1. 前言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建筑行业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这也为电梯市场的发展壮大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但是,随着更多的企业加入到电梯市场中,使得当前市场处于激烈的竞争中。而作为电梯安装的施工管理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其利润也只能不断减少。而很多电梯安装的施工管理方在管理模式方面往往趋向于粗放模式,这种情况就使得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由于利润不断降低,管理模式粗糙,也使得很多施工管理方管理水平下降,其电梯安装质量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增加了很多的安全隐患。
2. 电梯安装的施工管理方问题分析
对于电梯安装施工管理方而言,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具体的施工安装过程和效果。诸如资金、物资和风险管理等问题都是影响电梯安装的重要因素。而施工管理方在具体实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则主要集中在管理水平、安装技术和人员安全意识等方面。
首先是施工管理方管理水平不高,导致电梯安装效率低下。对于电梯安装而言,安全最为重要。为了保证电梯安装的安全,施工管理方就应该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保证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每个工作部分都要做到规范化。而施工管理方因为管理水平低,导致其施工等规章制度过于注重形式,实际操作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增加了事故风险程度。而且,电梯安装也不能进行提前规划和分析,出现了问题也不能正确应对,使得电梯安装不能按时完成,完成效果也不是很好。
其次是安装技术无法满足电梯安装需求。电梯安装是一项技术活,对施工管理方的技术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技术水平跟不上,施工管理方需要在电梯安装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不仅降低了电梯安装效率,也在很多细节方面不能正确把握,增加了电梯的安全隐患。
最后是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对于施工管理方而言,其招聘的施工人员大多是普通的工人,很多情况下,为了赶进度,施工管理方往往会缺少工人的培训过程。施工人员没有接受任何培训,就进入施工现场,开始施工。而施工人员由于没有基本的安全意识,对电梯安装的过程并不熟练,也不能正确认识电梯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就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
3. 电梯安装的施工管理建议
要想保障电梯安装的顺利进行,施工管理方就必须在管理水平、安装技术和施工人员素质方面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在管理水平方面,施工管理方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并在电梯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施工管理方也要将安全作为工作的重心,在全队树立起“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意思,严格把关每一道工序,保证各个环节都符合要求。而在安装技术方面,施工管理方要加大对技术的投入,在施工之前,一定要科学分析和合理规划,将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提前分析,对电梯安装的每个部分都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规划。在施工人员素质方面,施工管理方一定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仅需要培养他们的工作技能,让他们了解电梯安装的详细步骤,也要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电梯施工安全的重要性,让工作人员对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部分要及时有心理准备。同时,在培训过程中,也要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只有通过技术和安全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上岗。
除此之外,施工管理方还要在前期施工管理方面做好准备工作。一方面,施工管理方要明确施工内容,充分了解合同条款。另一方面,施工管理方要提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对电梯安装环境要有充分的掌握,诸如井道清理、供电系统、施工工具和设备材料等都要提前进行检查,施工管理方也要检查施工环境和材料是否与之前的设计一致,一旦出现不同的地方,一定要经过科学论证和分析之后进行修正。
而在中期施工管理方面,施工管理方要对设备材料、施工细节和运行调试方面加大检查力度。施工管理方要仔细检查设备材料是否齐全,设备材料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只有合格的设备材料才能进入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细节方面,施工管理方要做到谨慎细致,对于标高、接头和导轨支架的检查、钢丝绳的安装和电气绝缘方面都要进行严谨的检查和施工,保证各个环节的安全。当电梯安装初步完成之后,在运行调试过程中,也要先以慢车运行的方式,检查电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在保证慢车运行完全正常之后,也要通过快车实验,检查电梯是否能正常运行。所有运行调试工作都需要详细记录,以便之后的资料查找和分析。
在后期施工管理方面,施工管理方也要在检验、验收和交接等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一方面,在电梯安装完成之后,施工管理方要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对电梯进行严格检验,排除隐患,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修正。另一方面,检验完成之后,施工管理方要将所有的数据资料和文件进行整理,并将施工过程中制作成报告,经过多方的评审,完场电梯安装工程的验收。此外,电梯安装工程验收完成后,电梯就可以正式交接,施工管理方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合同的签订和档案的储备等。
4. 结论
我国城镇化建设对高层建筑的需求量很大,电梯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多,因此,电梯的安装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和人力。而对于电梯安装的施工管理方而言,如何保证电梯安装质量,如何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工程管理,是其施工效果和经营利润的关键所在。现在很多施工管理方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利润的降低,其管理水平、安装技术和施工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也是限制其发展经营的主要因素。因此,施工管理方要在这些方面加大改进力度,并在电梯安装施工的前期准备、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等方面做到严格、仔细,以保证工程的利完成。
参考文献: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例10
1电梯安全管理及维修保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维修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电梯虽然属于机械的一种,但与普通机械之间的区别较大,其维修与普通机械的维修也有较大不同。通过对目前较多维修单位的调查能够发现,常出现一种现象,即为了节省电梯维修的成本,通常招聘那些未获得电梯相关维修证书的人员,而这些维修人员既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电梯维修知识培训,又严重缺乏电梯维修经验,此种维修背景下,维修人员针对存在的问题,无法采取合理的维修举措,这不仅难以提升电梯维修的质量,而且还会出现电梯频繁出现故障的情况,甚至会影响电梯的使用寿命。
1.2维修保养人员责任心不足
电梯使用寿命的长短,和日常的保养程度有极大的关联。但从目前维修单位的电梯保养的实情来看,他们往往不重视对电梯的预修,只要电梯不出现大故障,就不会主动对电梯进行检查,这便是维修保养人员责任心不足的重要表现。如果此问题不能得以完美的解决,那么非常容易导致电梯原来的小安全隐患发展成为极为严重的安全事故,无论是对于使用者的人身安全而言,还是对于电梯的使用寿命而言,都是极为不利的。
1.3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待加强,安全管理问题工作落实待到位
首先,目前较多物业管理人员,对于安全问题方面并不重视,严重缺乏安全意识,总是片面的认为,电梯只要能运行就不会出现什么大故障,当故障出现之时,无法及时制定出可行的救援举措。其次,目前针对电梯的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校区物业电梯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待提升,这样当电梯出现安全故障之时,可以先做应急处理,等待维保人员入场救援、排除故障;第二,电梯维保公司电梯技工人数配备不足,此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超负荷检修作业的情况,难以取得理想的检修效果;第三,部分维修人员在具体维修过程中,并未依据相关电梯维修标准,对需要更换的零件进行及时更换,这势必会导致已存在的安全隐患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必会为严重安全事故的出现埋下隐患。
2电梯安全管理及维修保养举措
2.1制定严格且合理的规章制度
首先,落实责任主体。电梯的使用过程中,想要确保其处于安全状态,就必须要加强对电梯的维修保养,要将电梯维修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其次,制定电梯维修保养制度,在制度的引导之下,能够提高电梯使用以及维修保养工作的规范性,明确维修管理工作的责任所在,提高电梯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此外,对每部电梯都需要建立全面的档案,为后续每部电梯的有效检查和保养奠定扎实基础。最后,根据电梯安全操控及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电梯的运行监管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保养质量等进行及时了解。此外,还需要做好日常巡查工作,针对存在的违规使用行为,必须在制止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纠正。针对电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需要求相关部门或工作人员在有限期内整改。
2.2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
电梯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如何,是影响电梯能否安全稳定原因的重要因素。为此,电梯维修工作人员必须要意识到此点,要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及时发现电梯使用中存在的隐患,并能根据问题及时消除其隐患。另外,电梯相关管理部门也要针对电梯维保单位或者人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并制定相应合理的考核方法。具体培养需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培训不能较为单一,既要进行电梯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结合其实践,培训电梯维修人员的实际维修技巧,并设置合理的考试,通过考试之后,做到有证上岗。第二,对电梯维修人员的心理素质进行有效培训。我们知道电梯维修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一些潜在危险,如果电梯故障时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不达标,不仅无法准确判断电梯存在的问题,还会对维修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隐患。为此,做好心理素质培养工作极为关键,其可以使维保人员在处理问题时更迅速、准确也更冷静,可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修复故障,保障电梯安全稳定运行。
2.3做好电梯安全知识宣传工作
想要做好电梯安全知识宣传工作,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校区相关部门需进行大力度的宣传,这样才能够达成增强工作人员安全责任意识的目的。而此宣传绝不能是单纯的理论宣传,那样必然是没有说服力的,可以向工作人员展示典型案例,相信通过这样的宣传引导之后,工作人员对电梯安全问题的重视度会不断提升,为电梯维修质量的不断提升奠定扎实基础。第二,需要对校区师生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其宣传途径主要就是张贴安全标语,相信通过安全语的有效张贴之后,电梯使用者会逐渐掌握电梯故障紧急处理方式,电梯故障时保证自己安全,提高安全意识。
3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背景下,电梯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果电梯出现故障,必会影响到校区师生的生活、工作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为此,想要减少电梯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率,就需要从电梯管理制度、培训及安全知识宣传等方面着手。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及维护保养工作,为山东大学(青岛)师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学习、生活环境,为山东大学(青岛)“双一流”建设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