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教育篇1
公民教育和国民教育是现存社会中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府历来都非常重视的一种基本教育,其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该国或地区公民在国际生活中的地位和声誉。香港回归中国以后,针对原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整和创新。回归前港英***府在港推行疏离式的子民教育,回避“国家”、“民族”等观念,导致香港青少年在思想上缺乏国家民族意识。因此,香港特区***府和相关部门在公民教育问题上,着力弥合长达150年英国殖民统治造成的香港与大陆的裂痕,满足广大香港居民“寻根”的要求。特别是在青少年公民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先后经历了一个从普通公民到中国国民,再从中国国民到优秀公民的教育历程。 一、从公民到国民:国情的认同 “回归”不仅是土地的归属,更重要的是人心回归及民众身份的重新定位。香港回归前,港英当局对香港居民推行的是一种疏离国家的子民教育,这种教育缺少国家和民族的观念,实质上是一种服从于殖民统治需要的奴化教育,它以培育“世界公民”为幌子,却让公民对自己的祖国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完全淡化了中国国民意识。因此,香港回归后,摆在特区***府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让香港民众重新对自己的国民身份进行定位,对青少年进行特殊的公民教育。回归十多年来,香港特区***府和相关部门为了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公民观,更准确、更完整、更系统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国情,感受和体会“一国两制”,更好地完成从公民到国民的转变,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教育框架———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鉴于回归前港英当局对香港民众实行的淡化国家和民族意识的教育,早在回归之初,特区***府就把突出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国家意识,让广大青少年较快地认同自己的国民身份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香港首任特别行***区长官***在1997年7月1日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到:“香港与祖国一脉相连……热爱国家,热爱民族……重新接上中华民族的根……”香港教育评议会建议,1997~2007年间,公民教育的重点应着意于民族情感和国家情怀的培养,以便进一步融入中国社会。1999年,特区***府制定《21世纪教育蓝***———教育制度检讨》的咨询文件,提出教育要培育一群对社会、国家、民族作出承担和面向国际社会的国民。2001年,一份对香港未来十年课程发展方向有决定意义的《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的文件,指出德育及公民教育是香港未来的课程发展需要推行的四个关键项目之一,强调要培养学生国民身份认同等重要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民身份认同的中国公民。2002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颁布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引》,提出要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态度,包括“坚毅、责任感、尊重他人、国民身份认同及承担精神”等。2006年,香港***府成立了国民教育中心,专门负责推动中小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教育。2007年10月,143名香港中学生被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委任为“国民教育大使”,负责在校内宣传国民教育概念,推广全港性的国民教育活动,以增强年轻一代的公民意识[1]。将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纳入教育框架,有效地促进了香港青少年对祖国的认识和了解,并逐步演化成对国家的强烈归属意识。 (二)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 香港在回归前,年轻人普遍对国家和民族了解不足。当时学校推行国民教育的重点,都集中于学科知识探讨,较少将“培养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作为发展方向,香港青少年对自己国民身份的理解比较模糊。香港回归之后,特区***府坚定地认为,国民教育应从小做起。因而要求教育统筹局着力提高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鼓励学生继承中国的文化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心,期望他们为国家作出贡献,社会也开始期望年轻一代能够逐步形成清晰的国民身份认同,并为香港实施“一国两制”作出贡献。近年国家的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的焦点,也为香港国民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强调了培养学生民族认同的重要性。例如,将“认识自己的国民身份,致力于贡献国家和社会”列为七个学校课程宗旨之一;将“国民身份认同”确立为“德育及公民教育”的五个优先培养的价值观之一,并提出“国民身份认同”作为其中一个首要培育的价值观,从认知、情感与实践三个层面,积极推动国民教育。 1997年,香港教育署改革小学阶段课程,设常识科,将以往的社会科、科学科和健康教育科合并成为一个综合学科,增加了有关香港、中国内地的地理、历史、***治、经济等内容,包括六个学习范畴。其中,第五个范畴为“国民身份认同与中华文化”,主要讲授中国地理、历史和中华文化,帮助学生认同自己的国民身份,培养对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及责任感。从1998年开始,将普通话列为小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更广泛地使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同时,将中国历史作为学校科目,重编教科书以反映***治现实。1998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了中学公民教育科课程指引,专门设有“国家民族社会范畴”的内容[2]。2009年推行新的高中课程,加强学生认识及认同国民身份的学习元素,如通识教育科的必修部分设有“现代中国”的学习单元,涵盖“中国的改革开放”及“中华文化与现代生活”两个课题。地理科、历史及中国历史科等选修科目,也从不同角度扩展学生对国家的认识。 从台湾学者陈铿任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香港的教科书中对学生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民族知识培养,主要目的在于告诉学生作为中国人的事实、中国目前的现状、中国与香港的关系等,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对祖国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告诉学生,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中国日益发展成为世界强国,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强烈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对民族国家的理性认同。不同团体的调查显示:香港学生对国民身份的认同一直在稳步提升。根据大专院校调查,推行课程改革以来,大约85%小学生、70%中学生在国民身份认同方面已有长足进步。#p#分页标题#e# (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为提高香港青少年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和意识,特区***府和相关组织通过各种有效途径,逐步增加培养青少年学生对《基本法》、对国家及民族认同感的教育,努力把香港青少年培养成***、有担当的年轻人。例如,国民教育中心采用“多感官体验学习法”来设计教学内容,内设多个主题“课室”,包括介绍中国过去所经历过的战争的“烽火轩”、介绍中药的“百草轩”、介绍国旗与各省份的“龙情轩”、介绍国家历代名人的“点将轩”及介绍中国武术等的“国艺轩”,并设置电影室与资料室;中心同时设有展览厅,多个主题展览包括“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人民生活的变化”、“经济发展规划”、“当代杰出华人”及“中国科技发展和成就”等;中心还配合课程发展需要,举办国民教育日营,透过展览与工作坊,让学生认识国情,进行品德学习,提升素质。综合而言,这些途径主要有: 1.真实生活感受和演练 也称“生活事件方式”策略,即选择绝大部分学生在成长和个人发展的某个阶段最常经历的事件和社会问题,作为进行公民教育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在学期间及将来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事件及课题,培养他们正面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态度。这种方式把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讨论真实的生活经验和个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有意义的讨论并反思自己的价值观、态度、需要和兴趣。这种“从生活中学习”的方式,在国家民族教育中得到广泛运用。 2.配合课堂教育的联课活动 香港许多中小学通过联课活动,发展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所谓联课活动,是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下,不分班级、不分年级甚至不分学校进行课外活动,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辅导活动发展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如介绍中国文化的活动、筹款活动等,内容多种多样。 3.***治礼仪教育方式 香港一些学生把唱国歌和升国旗仪式作为重要的公民教育礼仪形式。在殖民统治时期,香港当局对爱国教育惯于采取压制***策,除了五所“爱国学校”在艰难的条件下坚持升国旗外,大部分学校都是飘扬着米字旗,校园里到处是女皇像。随着米字旗的降下,香港的***治地位发生根本转变,学校通过升国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已是新时期学校德育的全新内容。许多学校开始采用内地集会方式,升国旗、唱国歌的礼仪教育方式逐步走进校园。2007年6月的调查显示,香港人中只有50%的人会唱国歌,不过在校学生会唱国歌的比例已经增加到84.4%,显示了教育的确有其“功效”[3]。 4.内地考察与体验交流 香港学校举办此类活动的形式非常丰富。如通过到内地名山大川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培育学生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通过到内地高等学府及其他机构作实地考察,促进学生建立对国家的自豪感。香港教统局不仅直接鼓励师生到内地体验当地生活,还推行多种资助形式鼓励学校到内地参观交流。例如,设立“认识中国文化活动”和“赤子情•中国心”资助计划,让学校按学生的能力和需要,自行计划到内地学习交流,通过亲身接触祖国、认识国情,进一步拉近学生与祖国的距离,培养深厚的国家情怀。如2006年7月举行了“VTC中国体验计划2006”活动,80名香港专业教育学院的大专生,暑期在北京进行为期8个星期的工作体验。 二、从国民到公民:大国的风范 一个具有大国风范的公民,既应该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充满自豪感,也应该对整个世界和人类怀有责任感和爱心。香港回归后的青少年爱国教育,在重视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基础上,也非常关注不让自己的青少年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泥潭,特别注意引领、培养和造就具有世界视野的优秀公民,但这已经不再是过去港英***府培养的服从和守秩序的“世界公民”,而是作为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文明史的泱泱大国的中国公民,是充满自信心、自豪感、有力量、文明程度高的公民典范。正如教育委员会***郑慕智所指出的那样:香港特区回归,青少年需要加深了解和认识中国,认同中国国民身份,在正确建立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同时,加强国家民族观念,并兼具备国际视野。 (一)全面理解现代公民角色 全面理解现代公民角色的内涵,要培养既充满民族自信、国家意识,又具有大国风范的世界公民,其公民教育就不能局限于理解和获得知识,而更应该侧重对人的价值、态度、信念和能力的培养。公民的价值、态度、信念和能力被视为公民基本素质的四个方面,应该是学校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在香港的大多数学校里,公民教育与德育实际上是相互交融、同时进行的。 注重个人品行的培养,注重现代公民价值观和态度的培育(见表1),是现阶段香港公民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为了能有效地帮助儿童与青少年建立积极和正面的价值观,新课程改革提出以“生活事件”作为公民教育主要的学习内容,即以学生熟悉的事情作为切入点,以互动和有趣味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价值观点和态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或是让学生将自己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带入课堂做反思和讨论,不断改善和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在现代世界中的普适性意义。 (二)积极拓展国际公民视野 为了达到青少年公民教育的良好效果,香港主张采取多种途径实施公民教育。因为,公民教育本质上不单涉及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反思和行动将公民价值观、信念和能力加以内化,从而在家庭、邻里社会、地区社会、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在全球环境中实践出来。 采取多途径推行公民教育的做法更为符合现代公民教育的特点。#p#分页标题#e# 目前,香港学校普遍通过四种途径以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一是正规课程,即学校在学时表内安排特定的课时引入公民教育作为***课程,进行公民知识的讲授,如《***府及公共事务科》、《经济与公共事务科》、《公民科》、《社会科》等。二是非正规课程及隐蔽课程,即教师在不同的科目中渗透一些相关的价值思考和活动。如在中国历史课中加入中国近年所取得巨大成就和在世界***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的内容,培育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和对国民身份的认同等。三是主题周、集体活动及班主任课,通过举办一系列培育学生品德的活动,如“礼貌周”、“敬师周”、班际比赛和各种学习活动,改善学生的行为和态度。四是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到医院、老人院等地进行探访和义务服务;参观戒毒中心和惩教署、旁听立法会议、出***紫荆广场的升旗仪式等;举办一些训练学生***能力和坚强意志的活动[5]。这些活动有效地深化了学校公民教育的效果,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在更广泛的国际视野中接受现代公民教育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三)热忱承担全球公民责任 能否勇于和有能力承担新时代赋予的公民责任,是衡量和检验公民教育成败的试金石。21世纪的香港是一个知识型经济的社会,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要拥有知识和技术,还要懂得与别人和睦相处,有责任心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需要,香港特别行***区在2001年6月发表了《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的报告书,推行新的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推行的四个关键项目中,青少年公民教育被列为首要发展项目,并尊重种族、文化的多样性,提倡共同努力解决全球问题;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青少年爱国教育课程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发展自我教育、***思考、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香港青少年公民教育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重点,并突出了两个目的:一是希望学生具备抗拒社会各种诱惑的能力,在良莠纷呈的社会价值观中仍能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生活态度;二是希望能提升青少年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以充满自信、不卑不亢的态度与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往,既有能力为增进国家的福祉做贡献,又能热忱承担全球公民责任。 三、香港青少年公民教育的思考 (一)***府主导 香港青少年公民教育一直都是在特区***府主导下进行的。特区***府认为,培养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为此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制定各项***策,促进和推动国民教育的发展。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在1997年发表的《九年强迫教育检讨报告》一书中,建议当局根据回归后的***治情势加强学生对中国、中国历史及中国文化的认识,并促进学生对“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了解,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二是提供经费,制定计划,保障国民教育的推进。2005年,香港教统局拨款1,400万港元让学校推进国民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爱国观念,并采取六项措施推动国民教育。包括培训教师,提高对国民教育的认识及改进方式方法;结合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内有关国民教育的元素;提供有关认识祖国的资助计划;制作学与教的资料及教具等[6]。三是举办形式多样的国民教育的活动。如举行“历届奥运金牌选手访港团与学生真情对话”活动,激励学生学习奥运冠***坚韧不拔的精神,进一步提升对国家责任的承担以及对国民身份的认同;继举办2003年“神州五号”、2005年“神州六号”升空学习系列活动之后,2008年12月邀请“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访港,为“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揭幕,与香港大学生、中小学生座谈,出席“全港欢迎‘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大汇演”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对祖国成就的自豪感;在北京举办国情教育课程班“国民教育之旅———北京研习体验”等;推行“赤子情•中国心”资助计划,拨款资助学校举办认识当代国情及中国文化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策和措施,提升青少年的现代公民素质,不断拓展青少年的国际视野,把公民教育的目标定位在热爱祖国和自己的民族,并具有大国风范的现代世界公民上。多次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师生认为参加这些活动能加深对国情的认识、增强国民身份认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二)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是香港回归后对青少年公民教育的一大特色。诚如香港现任特别行***区长官曾荫权所指出的那样:加强市民的国民身份认同感是一项全方位的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必须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除***府部门积极推行国民教育外,香港社会团体、民间机构也不遗余力地为提高国民身份认同、加强国情教育献计献策、出钱出力。回归初期,针对香港国民教育在理念、教材、设施等方面的缺陷,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呼吁加强国民教育,得到***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香港国民教育中心得以成立。2005年6月,香港特别行***区民***事物局、香港公民教育委员会、青年事务委员会和香港电合举办香港首届“国民教育国际交流研讨会”,主题是“认识自己的根源和身份”[7]。民间机构“公民薪传网络”经常举办大型国民教育活动,倡导建构一个沟通***府与民间、整合各方面力量的国民教育平台,以“发扬中华文化、培养家国意识、推动公民承担”为宗旨,汇聚各种社会资源,配合时代需要,全面推行国民教育。有些香港宗教团体在所开办的学校中,也大力推行国民教育。如香港天主教教育事业处为天主教下属中学制作了《香港情•中国心》教材。这套教材以国民教育为重点,使学生从客观认识、感情和理性层面认识中国,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国家民族观念,以认同自己的文化和国家。香港的舆论媒体也为国家民族教育的施行推波助澜,关注和报道国民教育的成效。 (三)系统推进 对青少年进行公民教育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正如美国比较***治学家阿尔蒙德所指出的,影响公民***治社会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即家庭、聚居区、教会、学校系统、正式组织、大众传媒、******、立法机关、行***机构,以及社会***治、经济等运动和变革都会影响到公民的***治社会化。香港特区的青少年公民教育充分考虑到了***治社会化的这一特点,在推行青少年公民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渗入课程、课外活动、校风建设等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模式,不断提升公民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力量的配合,通过调动和发挥各种团体力量的优势,特别是社会传媒的积极作用,以及挖掘青少年公民教育的各种可利用资源,鼓励社会机构和团体广泛参与,共同营造公民教育的社会氛围[8]。这是现代整体思维方式和系统理论在青少年公民教育***策和推行模式上的运用,也是香港青少年公民教育带给我们的有益启示。#p#分页标题#e#
国民教育篇2
1938年,卫惠林《边疆民族问题与战时民族教育》一书由中山文化教育馆出版,作者分别记述东北、蒙古、***、等地区在教育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应从巩固国防建设和增进民族团结的高度来认识边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欲解决此等边疆民族问题,完成团结御侮之神圣使命,有两个根本的途径,即普遍的推行民族教育与彻底刷新边疆***治,此二者有密切之关联:边疆***治之刷新必须借民族教育之推行为其前导,为其依据,因为边疆***治制度容有种种障碍不易一时革除者,但民族教育则可以在民族战争的神圣要求下迅速推行”。最后,作者在介绍战时民国中央推进少数民族教育***策措施的基础上,总结其利弊得失,提出战时在边疆地区实施民族教育所应遵守的几个重要原则,包括革除华夏蛮夷的思想认识和民族偏见,尊重各民族固有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现行的***治与社会组织,推行生产教育、开发边疆富源,推行社会文化事业、激发民族抗战意识等十条原则。
1943年,曹树勋研究民族教育的著作《边疆教育新论》问世,该书“凡四编十六章八万余言,其中关于边教概况之记述,占全书十分之三,边教问题之讨论,占十分之七”。书中不仅对南京国民***府推行边疆教育的指导方针以及语言***策、经费***策和边地青年教师、学生的优待***策进行了论述,而且对“民族问题与教育”“语文问题与教育”“宗教问题与教育”,以及推行边疆教育的方法等问题作者均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这三本当时影响颇大的学术著作,各书作者都是基于少数民族教育实地调查的前提下,来探讨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作者们对民国中央少数民族教育***策的讨论仅仅是以事件背景或结论建议的方式在文章部分出现,而且作者对于少数民族教育***策方面的着墨亦是有限字数的或是局部问题的分析,缺乏细致而深入的***策分析。
除传统文献资料外,中国近代史研究史料的最大特色就是报纸杂志。虽然中国报纸产生于唐代,宋、明、清也都有供宫廷和官府使用的邸报,但是报纸杂志的兴盛与发展则是民国以后的事情。据统计,从民国初年到1949年底,全国各地编辑发行的各类报纸大约不下10000种。民国时期是我国报纸杂志新闻事业繁荣和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之一。与此同时,民国时期很多高校设立的教研机构,鉴于国内边疆民族问题的重要意义亦将学术研究的重点转向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创办了很多以服务边疆、建设边疆为主旨,探讨中国边疆和边疆教育问题的学术杂志,比较有影响的有:《边事》《边疆通讯》《边事研究》《边疆研究》《边***公论》《边疆研究通讯》《西南边疆》等。这些杂志刊登发表了许多有份量的边疆教育论文,如芮逸夫在《西南边疆》上发表的《西南民族语文教育刍议》,徐益棠在《边***公论》上撰写的《试拟国立边地文化教育馆组织大纲草案》等。这些论文涉及范围宏阔,研究角度各异,既有理论性的文章,也有实证性的报告。除此之外,在民国时期出版的很多教育刊物,如《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教育公报》《教与学月刊》等均刊录了一定数量的、探讨边疆教育问题的文章。
与著作相比较,边疆史地研究中关于少数民族教育***策方面的文章较为丰富,发表时间集中于南京国民***府时期,而且在南京国民***府统治时期的不同阶段,这些文章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视角的选择亦各不相同,并呈现出一种由具象到抽象、由实践活动到理论阐释的层级递进关系。从南京国民***府成立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是南京国民***府边疆教育行***机构设置和兴办的草创阶段,国家***府和民众社会亟须通过实地调查来了解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为***策制定和教育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因此,这一时期发表的边疆教育的文章主要是对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状况的现状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来探讨边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如《边疆教育的现况》、《我国边疆教育之计划与设施》、《云南教育事业的现状》和《甘肃教育概况及改进计划》等。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西北、西南地区成为了抗战的大后方,边疆地区备受国人关注,南京国民***府的边疆教育***策体系已渐趋成形并初见成效。对边疆教育问题的讨论或边疆教育***策实施方面的意见或建议便是这一时期学界关注的主要问题,如《实施边疆教育之管见》《推进边疆教育问题之商榷》《抗战建国与边疆教育》《边疆问题与边疆教育》《民族***策与边疆教育》等。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国内局势的变化,当时学人对各项边疆教育事业进行了重新审视,为边疆教育寻求更加适合的发展途径。这一时期的边疆教育类文章以回溯性或总结性题材居多,代表性文章有:《今后实施边疆教育之商榷》《近年来边疆教育概况》《现阶段边疆教育总检讨》《十年来我国的边疆教育》等。上述研究成果的共同视角是从边疆史、边疆教育史的角度来讨论边疆教育***策问题,它们突出了研究问题的边疆地域特色,注重从国家宏观层面或区域层面来探讨边疆教育***策问题,以普适性或普遍性的施***纲领意见得出或***策体系构建为研究的主旨要义。
二、80年代后民族教育史研究中有关民国中央少数民族教育***策的论述
新中国成立后,学术界对民国少数民族教育多持泛***治化的批评态度,研究成果难免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20个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思想***,民国时期的许多历史文献资料和档案史料相继公开,人们对中国近代这段百年沧桑的历史有了多角度的理解,开始尝试从不同的层面或角度去观察、审视中国近代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制度和历史人物。分析和评述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教育***策的研究成果亦更趋向理性和客观。1980年以后学术界关于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教育***策的论述多采用民族教育史的研究路向,较少采用边疆史、边疆教育史的研究路向。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两条具体的研究途径:第一,民族教育通史类中的部分成果;第二,关于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地方的断代史研究中的部分成果。关于少数民族教育的通史类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韩达主编的《少数民族教育史》、谢启晃的《中国民族教育史纲》和吴明海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教程》。这三本著作在编写格式上均遵循通史体例,连贯地记叙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情况。但由于通史写作内容宽泛,对于民国时期若干重要事件和关键问题的讨论无法做到深入精微。目前关于少数民族教育方面的通史类研究已有不少著述,在谈及少数民族教育的宏观背景、历史发展以及***策指向等方面亦会涉及少数民族教育***策的讨论或分析。而这种讨论与分析是简单式的或局部式的穿插嵌入,有些时候为了迎合研究旨趣难免会有刻意剪裁的痕迹。因此,内含于少数民族教育通史类研究成果中的少数民族教育***策分析,只能为少数民族教育***策研究提供佐证或辅助材料,而且限于主题和体例,其对少数民族教育***策的探讨亦只能泛泛而谈,无法深入到***策研究的本质。
三、少数民族地方断代史研究中有关民国中央少数民族教育***策的论述
目前学界关于少数民族地方断代史(民国时期)的研究成果以其讨论的地理范围为划分依据,可概括为三类:西北民族地区、西南民族地区和东北民族地区。其中,对甘肃、青海、宁夏、贵州、云南、***、、广西、绥远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其中亦不乏专门探讨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如:徐中林等的《试论民国时期中央***府对的文化教育***策》、丁平的《抗战时期民国***府边疆教育***策在绥境的实施》、李怀宇《论景颇族传统教育的变迁与现代教育的发展》等。张慧真的《教育与民族认同:贵州石门坎花苗族群认同的构建》一文讨论20世纪30年代杨森主***贵州期间,对石门坎苗区推行的教育同化***策,并借此反映国民***府如何以民族主义来收编西南边疆的花苗族群作为新兴民族国家的成员,再现了西南边陲的花苗族群第一次从过去被污名化的“苗蛮”异族,改称为“边胞”这样一个被民族国家认可的国民身份的***策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隋丽娟的《清末民初的边疆危机与鄂伦春族教育》一文以世居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族为例论述民国***府先后两次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新式教育的状况,文中指出民国***府将开启民智与固守边疆相辅相成的做法,给后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经验启示。关于地方断代史方面的著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朱解琳的论著《甘宁青民族教育史简编》,该书是一部按专题编写的教育史专著,在民族教育史研究领域,采用这种形式撰写的论著尚不多见。该书有两章专门讨论近代以来甘、青、宁地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全书对于民国***府相关少数民族教育***策的制定与实施背景虽多处提及,但并未对其进行深入条理地分析。
四、有关民国中央少数民族教育***策的专题研究
以***策专题研究的角度切入讨论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教育***策的学术成果较少,著作方面如吴明海的《中外民族教育***策史纲》。该书辟专章论述中国近代中央***府少数民族教育***策的发展历程,但是,对于***策仅限于线索式的梳理,没有展开有深度的探讨或得出有创见的见解。在学术论文方面,丁虎生的《民国时期民族地区教育***策述评》一文颇具启发性,文章认为国民***府少数民族教育***策具有***的性质,并指出***策否认了我国多民族的存在,实行封建奴化教育,指出民国时期对我国民族教育的贡献仅在于形成了一套形式上比较完整的***策执行机构和把新式学校教育引入少数民族地区。然而,马廷中《民国***府的民族教育***策研究》一文认为民国***府为了促进边疆地区社会的发展,比较重视发展边疆地区的民族教育,指出民国***府发展边疆教育事业的施***措施及各项倾斜***策对促进边疆文化教育和文化建设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颁布发展边疆民族教育的法令,建立各种行***管理机构,对从事民族教育的教职员工实行奖励***策,对少数民族学生在招生和升学等方面实行倾斜***策,重视边疆民族文化教育的研究等等。两篇论文对立性的观点表明,对近代少数民族教育***策的理论研究亟待加强,在分析和评判民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时更应秉持客观考证的“学术性”研究,坚持阶级观点、国家观点和民族观点的统一。孙懿《抗战时期民国***府的边疆教育***策》一文从“边疆教育”概念的提出、边疆教育***策的内容、边疆教育***策的施行等三个方面对民国***府的边疆教育***策进行了概要探讨,该文对抗战时期边疆教育***策的考察比较完备,但是作者仅限于对***策文本的梳理分析,对于***策的形成、制定、发展和完善等演进过程尚缺乏相关的纵贯研究。
周泓《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制度》一文从边疆教育的开创及体制、边疆教育纲要及方针、边疆教育委员会、边疆教育计划、边疆教育经费与师生优待、边疆教育设施、边教教材等七个方面审视了民国时期边疆教育制度,该文对边疆教育制度的考察较为完备,但制度的嬗变及其动因没有引起注意。除***策内容本身的文献研究以外,与***策制定有关的行***机构或职能部门亦不乏学者关注。田正平等的《近代边疆教育行***管理机构的创立与演变》一文将中央一级边疆教育行***管理机构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并细致性地梳理了各个阶段管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机构变迁及相应的职能划分。朱慈恩的《蒙藏委员会与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论述了民国时期蒙藏委员会的形成过程及其对边疆教育的实践推动作用。此外,以民国时期某类教育为基础而展开的***策研究亦是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教育***策研究的重要课题,如郭弘的《民国时期甘肃藏区初等教育述评》、秦奋的《抗战时期国民***府在绥远地区兴办的边疆小学》、周泓的《民国时期***民族宗教教育与国民教育的并行》、杨进铨的《蒙藏学校石虎胡同校址及其历史沿革考辨》等。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学者对近代民族***策史的研究出版了很多颇具参考价值的学术著作,为学界更为客观和科学地研究近代少数民族教育***策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如周昆田先生的《三民主义的边疆***策》、林恩显先生的《国父民族主义与民国以来的民族***策》和郭寄峤先生的《民国以来中央对蒙藏的施***》等。
国民教育篇3
公民教育的内涵逐渐清晰
开展公民教育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对公民教育的内涵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准确的定位。对此,与会者见仁见智。中山大学李萍教授认为,公民是与臣民、私民相对的概念,中国自古以来强调的都是臣民、私民的概念,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民的概念。真正的公民教育是以培养人的主体性、***人格为宗旨的,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以合法性为基本限度。
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认为,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公民教育的内涵不应设定过大,公民教育的主要诉求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现代要求的***治素养,能够正确地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公民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对青少年学生的***治社会化上。
北京师范大学王啸博士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公民文化问题。他认为,文化的功能在于化人,但是中西文化有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集中表现在差爱与博爱、后悔与忏悔、权力与权利、民本与民主、我们与我、臣民与公民等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民主性、平等性、公民性,也缺乏应有的权利意识,因此我们所致力于建设的公民文化,应当是一种自由、民主、人道、和平、权利和启蒙的文化。
开展公民教育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公民的概念来自于西方社会,那么,现代中国需要公民教育吗?需要什么样的公民教育?这是开展公民教育必须回答的一个现实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公民教育在我国的深入开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主任班华教授指出,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做好公民教育工作,培养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无愧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合格公民,不仅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也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对公民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首都师范大学高峰博士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背景出发,认为公民教育的提出是对当前我国***府―社会―个人关系结构变迁的一个积极回应。他认为,当前***府权力正从社会公共领域中逐渐退出,社会生活的公共空间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当前中国社会正从一个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这种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转变,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人格与之相匹配,这种新型的人格就是公民,否则社会民主***治的改革将难以推进。
清华大学伦理学博士后宋建丽从公民资格的视角出发,指出制度的正义安排与合法有效运作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而日常生活层面的公共礼仪的培育、***治生活层面的公民美德的塑造,是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也是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我国开展公民教育需要厘清的一些问题
1.公民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
檀传宝认为,进行公民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对公民教育的认识应当与时俱进,不要把公民教育等同于资本主义教育。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推进中国的公民教育,但中国的公民教育应当具有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特质,要提防简单的“拿来主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朱小蔓教授呼吁,公民教育应关心公民所在民族、国家的命运。
2.公民教育与思想***治教育、道德教育有异同
朱小蔓认为,公民教育有其自身特定的内容领域,它与思想***治教育、道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甚至在部分内容和目标上存在着重叠交错的现象,但是它们是不能相互取代的。李萍也强调,不能把公民教育狭义地等同于公德教育。
3.公民教育的对象为全体公民
李萍认为,公民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公民,而非某一特定阶层和领域中的人,因而公民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一种普适教育。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为培育合格的现代公民,而非“圣人”、“君子”,因而它强调的并不是先进性道德要求,而是广泛性的道德要求。
4. 开展公民教育应进行方法创新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公民教育应当在市场化、现代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而展开。在公民教育中,对社会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对城乡居民的公民教育,其教育的侧重点都应有所不同,其内容与途径可因地制宜、因群体制宜,这样才能保证把公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国民教育篇4
铁流 徐锦庚 著
作家出版社
中国曾有民办教育的传统,如何结合现代的教育方式发挥民办教育的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在众多有关著作中,《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具有很强的现实参考价值。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专注于考察和描述中国现代民办教育从被提出到艰难发展的整个情景,折射了不少还不为人们所认识与理解的中国教育现象。
其实,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年轻学子千***万马过独木桥时,就已经有人提起民办教育。但是几经曲折,直到第一所民办大学“九疑山学院”经相关部门批准正式挂牌招生,现今的民办教育才算真正诞生。在当时这绝对是一个惊雷般的消息,它意味着中国的私学在叫停了数十年之后又重新开张。而到了今天,中国民办教育的情形和存在状况如何,我们该如何看待和评价它,这些也许正是《中国民办教育调查》最为用力的地方。
国民教育篇5
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潮渐渐壮大,美术教育方向的偏差随着突如其来的战争而日益明显。同时,美术救国的理想也促进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当时的***府***提出“***治重于***事,宣传重于作战”的观点,此时美术由于其宣传的直接性,逐渐受到重视,但是美术教育在战火中的进步是非常缓慢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如今学校各科教学,都说不上近乎理想,属于艺术部门的***画、音乐尤其是糟”。辛亥***后美术教育从清末的“实用教育”向“美育”方向转变,蔡元培提出的“五育并举”“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成为美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纲要,形成了“用美术实施美育,培养健全人格”“美术救国”的美术教育思想,充分反映出蔡元培以“美育重建国民理想和信仰”的教育观念。“写实的、普及的、关注现实的美术成为战争时期中国美术教育的主要取向”。⑤
二、美术要为***治服务——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美术教育思想
无产阶级美术教育登上历史舞台,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开始的。1938年,为配合形势需要,由、、周扬等发起,在延安建立了第一所无产阶级领导的综合性艺术院校——鲁迅艺术学院,吴玉章出任院长。学院的办学宗旨为“沿着鲁迅先生开创的艺术为人民大众的道路前进;批判地吸收中外文艺遗产,为当前的民族***战争——抗日战争服务”。⑥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标志着美术教育“***化”“大众化”“民族化”方向的确立,美术教育成为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治服务”“为***事业服务”成为当时美术教育的办学目标。始终把审美与思想教育联系起来,他强调美育的民族性,并强调美术要为***治服务。在他的美育思想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实践教育,即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审美教育的问题上,强调走民族化道路,立足于民族生活的土壤,批判地继承古代和借鉴西方的文化遗产。同时,他还强调美育的趣味性,主张人们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和把握各种实践活动的审美特征,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中国***领导建立的***根据地的美术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美术教育“是为了服务于抗战,服务于这艰苦的长期的民族***战争”,“使艺术这武器,在抗战中发挥它最大的效能”,并提出“创造新中国的艺术”。此时的美术者已从象牙塔中走出,他们走向大众、走向农村、走向前线。其作品不仅在内容上反映抗战现实和人民的真实生活,在形式上也力求易于被广大群众所了解和接受。从整体上说,“抗战美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显示出大众化、民族化、写实化和理性化的特征”,所以美术教育相应地选择了写实主义道路。⑦
由于历史原因,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美术教育并未形成体系,但是却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思想,使美术教育成为了***的武器,成为解救中国人民的途径。此时的美术教育思想缺少了以往的美感教育成分,也缺失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在美术教育中的内涵,更多的是为***治服务。
总之,从辛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美术教育形成了两种教育思想,即***区的服务于民族战争和服务于人民战争的美术教育思想;国统区的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美术救国、塑造人格的美术教育思想。在此期间,许多美术教育家由于其***治观点不同而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们的教育思想影响和推动着美术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并在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方针等方面有了一些系统的总结和论述,形成了我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理论基础。这段时期我国的美术教育错综复杂,一方面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健全人格和注重美术救国的***治教化功能的两种美术教育思想的错综发展;另一方面美术教育以西方美术教育为楷模,忽视了民族性。
国民教育篇6
一、德国公民教育的概念
公民教育,在德国也被理解为***治教育(Politische Bildung),是一门有关***治科学的公民学科。德语中的Bildung,也不能简单翻译为教育,而是泛指教学、熏陶、修养。1945年以后,德国教育界已达成一种共识:一方面,中小学的公民教育是一门***的课程,但另一方面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性课程是指: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公民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所谓综合性课程,主要是指公民教育课程涉及一些其他学科知识,比如历史、宗教、伦理、***治、公民、社会科学、地理等学科。
德国公民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公民教育的里程碑――《博特斯巴赫共识》 (Beutelsbach Consensus)被誉为德国公民教育的“圣经”。1976年,针对各联邦州***治教育目标方面的巨大分歧,在巴符州***治教育中心主任Siegfried Schiele 的邀请下,德国***治教育家齐聚小镇博特斯巴赫。在那里,达成了德国***治教育的最低共识,也就是***治教育的三个原则:
1. 禁止灌输。不允许教师用任何手段对学生进行灌输,因为这会妨碍学生形成***的判断。这是“***治教育”和“灌输”的区别所在,因为“灌输”与民主社会的教师角色不相匹配,也与被普遍认可的、学生***使用自己的理性的教育目标不相符。
2. 保持争议。在科学和***治上有争议的一切内容,在教学中也必须保持争议。这与第一个原则密切相关,因为如果打击争辩,压制不同的观点,就会重回灌输的老路。人们经常担心,教师的***治观点会以各种形式对学生产生影响,比如教师处理当前***治问题的方式,特别是在讨论有争议的问题时,给学生下明确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师的个人立场,无论是***治观点还是科学观点,都必须是中立的、客观的,与本人对立的观点也应该被广泛探讨。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维护个体利益的能力。***治教育必须使学生能够分析***治形势以及他自己的相关利益,能够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寻求影响既定形势的手段。这种原则强调学生需要掌握一种操作性的能力,与此同时它也是前两个原则的逻辑结果。
二、德国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几个基本特点
1. 充满争议的公民教育课堂。德国大多数学校的课堂是相当喧闹的,传统意义上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化与灌输,在目前的学校系统中早已难觅踪迹。公民教育的课堂一直以来遵循民主、开放、批判和争议的教学原则。学校的公民教育课往往会选取一些科技发展、时事***治的社会热门话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总统的***界丑闻,及其涉及到的价值观问题。有时,甚至直接选取两难问题,譬如有关医学伦理学的讨论,安乐死、克隆人等,使得学生在针锋相对的辩论中,通过客观分析,理性评判,开放地就这些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承担活动协调者的角色,客观中立地展现自己的观点,而非向学生灌输观念。课堂上以“使用原子能利弊兼备”为主题进行的讨论,就公民教育而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辩论,运用不同的社会评价标准,如使用原子能的代价是什么,哪些人在鼓励使用原子能,法律上有什么相关规定等,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念。整个课堂围绕社会广泛争论的时事话题展开,这些问题既没有非黑即白的明确答案,也没有输赢对错的最终结果,正是在这样激烈的课堂辩论中,学生不仅可以收获多元的观点,加深对社会问题的主观理解,而且还能锻炼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2. 社会实践课程。德国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课程也会通过户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借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公民意识。博物馆、纪念碑、教堂以及历史性的建筑物都会成为公民教育课程的场所。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人生观是社会实践课程的主要目的。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学校附近的纪念牌是主要的参观场所。六年级的学生则要定期到学校附近的博物馆参观访问,有时公民教育课程甚至直接安排在展览馆的角落里面,学生席地而坐饶有兴趣地聆听讲解员的介绍,教师仅做辅的补充和提问。七、八年级的学生主要参观城市的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和科学技术博物馆,学习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的历史知识,了解那个时期的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到了九年级,学生开始全面了解二战的相关历史,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战争观。在这一学年,学生会被安排参观二战历史博物馆、犹太博物馆、犹太人集中营以及二战期间被烧毁和炸毁的教堂和建筑物遗址。通过博物馆中的珍贵历史素材以及***文并茂的展品,学生加深了认识和了解,他们得以客观地分析和审视那段特殊的历史,批判德国纳粹的暴行,深刻反省纳粹的历史劣迹,主动积极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此外,公民教育课程还包括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会安排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小组协同学习为、公共事务建言等,由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互相协同、合作的能力,强烈的公民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元文化社会。如今,不仅每个联邦州都有自己的***治教育中心,而且还有不少民间机构也在致力于非正式的公民教育活动。学校也常常加强与这些非***府组织的合作,共同承担公民教育责任。与此同时,各联邦州不同的******都非常重视公民教育的发展,工会和行业协会也对公民教育的课程影响很大,他们与学校一起推广职业教育、和平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欧洲乃至全球教育以及人权教育。
3. 榜样教育。在德国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课上,榜样教育也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教学中,教师会有针对性地介绍某些历史人物,引导学生整体、客观、批判地分析评价他们。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把这些名人当作精神领袖或者民族英雄一味吹捧,而是相对客观地阐述种种历史事件,把其作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呈现在学生面前,鼓励学生通过对整个历史背景的分析和思考,做出合理的判断。对此,历史教学论专家劳斯・贝格曼(Klaus Bergmann)就在他的一本名为《***治历史教学论》的书中写道,中小学生应该在课堂中选择自己的榜样,但是同时他们也必须学会能够客观地看到榜样的优点和缺点,青少年需要学会批判性地对待他们的榜样。这一点,也成为了德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宗旨之一。
国民教育篇7
一、现实成就:
2008年9月1日,我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学有所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记者:一年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1.6亿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除。对这一成就您如何评价?您从2003年任***部长,至今已经6年多了,见证并亲历了这一历史过程,有着怎样的切身感受?
周济: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一座伟大的里程碑,它惠及我国1.6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群众负担得到切实减轻。老百姓有一个顺口溜说得很生动:“种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充分说明这一***策是真正的惠民之举。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我认识一位乡村教师王月娥。2000年,我在湖北省委工作的时候,曾经去看望过她。她每天划着船把孩子们接到湖中小岛的学校里上课,然后把他们送回去,长期坚持。当时学校条件很差,但她还是坚持下来,把教育搞得很好,成为当地农民最喜欢的老师。她后来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去年“两会”期间,我在人民大会堂碰到她。她说这几年他们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搬到岸上来了,条件也改善了很多,孩子们享受到了“两免一补”,当地百姓也很高兴,托她带了一副对联到“两会”上来:“如今孩子有福气,九载公读不收费;***的***策真是好,‘三农’免税还补钱。”
我们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完全免费义务教育,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意义非凡。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用较少的经费举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的确不容易;从另一个侧面看,也体现了工作上的成就。
二、历史成就:
人民教育,奠基中国。新中国成立60年来,教育事业最重要的成就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记者:刚才我们把时间点推到了一年之前。现在我们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如果我们把时间推到60年来看的话,这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周济:新中国成立60年,改革开放30年,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最重要的成就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教育、奠基中国,具体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描述:“两个跨越”,一个是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伟大的历史性跨越,另一个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这是又一次历史性跨越;“一个突破”,就是职业教育不断发展,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取得重要突破;“一个重大步伐”,是指实现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一个确立”,就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经过60年发展,可以说,我国教育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进入了让孩子们上好学的新阶段,进入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
成就一
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记者:您认为如何理解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一跨越?为实现这一跨越我们作了哪些努力?
周济:我用一组数字来比较。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国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到2008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5%,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5%,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3.58%。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和***府提出来要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因为充满了文盲的国家是建设不了现代化的。20世纪80年代,中央又决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经过努力奋斗,到世纪之交,我们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再经过新世纪以来的继续奋斗,我们现在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在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都是领先的,意味着我们将来的发展具有更大的潜力。
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在武汉市当市长的时候,做了很多招商引资工作,接触了很多外国企业家。我问他们为什么喜欢到中国来投资。他们说曾经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办厂,但中国劳动力素质是最高的。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有勤劳、勇敢、守纪律的优良传统,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青年都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这不是几千人、几万人、几十万人,而是数以亿计的整个一代人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整个民族素质大大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逐步在全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先是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再是推行“两免一补”,再到全免费义务教育,国家为此投入了巨大财力。国家专门召开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建设了8000多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同时推进信息化建设,使广大农村地区、边疆地区孩子的学习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到2008年,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3%。
进入新世纪后,我们重点加强和发展农村教育,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保障范围,义务教育进入到巩固提高和全面普及新阶段。
记者:说到农村教育,我想起在您的办公室里看到有很多农村学生的照片,这些照片有什么特别的来历?
周济:你看到的这些照片中,有一张是“新时期的大眼睛”。她坐在电脑教室里,享受着现代远程教育。我到过很多农村学校,看到他们都支起了一口口“大锅”。通过这些“大锅”,农村学校就能够接收到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在过去10年中,我们建立了覆盖40多万所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深山里面的孩子们感到特别高兴,他们说:“大山再也挡不住知识了!”“同在蓝天下,我们共同成长进步!”
另外一张照片中的3个女孩,是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几个学生。大家知道那是很贫困的地方。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机会,首先在西部农村实施“两免一补”。照片拍的情景就是这3个孩子第一次拿到了免费教科书,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还有一次我到甘肃一个裕固族自治县深山里的一所学校。在那里,孩子们健康成长,幸福成长,接受了很好的教育,老师非常敬业,教育设备也不错,特别是有了远程教育,孩子们的眼睛都闪耀着幸福的光芒,这跟我们多少年以前看到的情形大不一样,我非常感动。
成就二
实现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历史性跨越。
记者:您讲的第二个跨越,是世纪之交10年间,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在您看来,这个跨越的真正意义在哪儿?
周济:我1965年进大学,是“”之前的最后一批大学生,那年招生20万;1978年考上研究生,是“”之后的第一批新学生,当年招生27.3万;1998年时,我做大学校长,当年全国高校招生108万;如今,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国高校招生已达600多万,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我经历了这样一个全过程,体会深刻,感慨万千。
比如说,有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他们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比较发达。1998年的时候,他们的大学生人数是我们的两倍,但是现在我们的大学生人数是他们的两倍。数量的变化,意味着我们每年可以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现在就能看到它的好处。几十年后再回过头来看,我们用10年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30年、50年的历程,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了一个跨越,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意义极其重大。
我们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在世纪之交实现这个目标的。这对我们下阶段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科学发展,为中国在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牢固基础。如果没有人才保障,我想,什么创新型国家,什么现代化,都是一句空谈。现在的国力竞争非常激烈,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国力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要打好基础,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我们也非常注意提高质量。进入新世纪,我们始终强调高等教育要把握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现在高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创造出了一大批创新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服务。我认识的许多国外***长和高校校长,他们都跟我讲:“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创造了世界奇迹。”
记者:您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有很长一段时间在高校工作,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有着不解之缘。在您看来,高校科技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周济: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实现科学转型,就必须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了两个目标: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来,高等学校在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方面,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直接的贡献,除了培养大批人才以外,也作出了科技贡献、知识贡献。这两者也是辩证统一的,我们的科技水平越高,我们培养人才的水平就越高。
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近5年,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93项,占全国总数的55.4%;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08项,占全国总数的55.7%;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41项,占全国总数的51.5%。高校获国家科技三大奖的比例全面超过了50%。
特别值得骄傲的是,近5年,体现我国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的全部7项一等奖,高校获得5项,充分展示出高校科技工作的突出成绩和巨大潜力。
同时,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也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国家重大决策中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更加凸显,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0%以上成果聚集在高校。教育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
成就三
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中加快发展,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取得重要突破。
记者: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迅猛,给普通百姓带来了什么?教育结构的变革对***门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周济: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后,职业教育一直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和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我们国家还处在工业化中期,需要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仅有初中毕业生是不够的。刚才说到,我当时跟外商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说我们劳动力素质普遍很高。他们后面还有一句话是说,如果这些学生都接受了职业教育,那你们的劳动力就更好了。
中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重大突破,表现在数量上,是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去年我们有1900多万初中毕业生,其中840万上了普通高中,810万上了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规模和数量已经大体相当。这是非常重要的结构调整。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人人都去走上普通高中、上大学这条路,所以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方针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基本可以做到,初中毕业的孩子可以上普通高中,也可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只要你愿意,中等职业教育的大门是敞开的。
同时,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增长点。
这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很快,每年有1000万左右接受过职业教育的技能型人才进入劳动力市场,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努力满足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有一段时间,我们国家特别缺数控工人。我是这个方面的专家,知道很多时候我们能够设计出一个产品,但是做不出来。我们需要的不是几百、几千、几万名数控工人,而是需要几十万名、几百万名。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具备每年培养数十万数控工人的能力。外国一些专家非常惊讶,他们由此知道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潜力非常巨大。
记者: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周济:对,这是根本性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实际上决定了我们发展的最基础的东西。职业教育不仅在规模上扩大了,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刚到***的时候,有一次到贵州的山区考察,看到大山上写的标语都是“读完初中,出外打工”。后来我们再去看,标语已经变了,是“读完初中读职中,打工致富样样通”,意思是说,你要想打好工,要想致富,就要去上职业学校。
职业教育下一阶段就是要不断提高质量。我们经常说,教育改变命运,这在职业教育上反映得特别明显。海南省前几年下功夫抓“普九”,但“普九”之后整个高中阶段覆盖率非常低。这时他们就下决心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短短几年之内,他们的中职快速发展,高中阶段普及率提高很快。有一次我到海南一所职业学校,有一个电算班都是女孩子,她们都来自山里的农村,我一进教室就看到她们朝气蓬勃的面容、炯炯有神的眼睛,一个个都非常精神,非常自信,我非常感动。要是在几年之前,许多人读完初中回去,然后就务农、结婚、生子,而现在他们面前是一片锦绣的光辉大道。我了解到,有一个女孩子毕业之后当了领班,每个月都把大部分工资寄到家里,家里也脱贫致富了。可以看到,职业教育不仅在国家经济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成就四
实现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记者:关心中国教育发展的人会注意到,这些年来,国家教育***策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西部地区倾斜。现在社会上普遍在讲一个概念――教育公平。作为***长,您如何来理解教育公平的内涵?
周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基础。所以我们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策,***在***府工作报告中说,这几年我们在教育公平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我想,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二是坚持用惠民***策保障教育公平;三是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记者: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优先发展教育,让更多困难群体享受良好的教育,是不是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用发展来促进教育公平”?
周济: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起点的公平,也是最大、最重要的教育公平。这些年来我们特别强调,加强农村教育、西部地区教育、民族地区教育、特殊教育,都是想方设法使教育有更好的发展,通过发展来使困难群体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这是教育的大公平。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我们把重中之重放到农村去,农村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在是西部,虽然人数不多,但是面积非常大。西部有些地区的教育发展甚至跨越了几百年的历程,我们一定要让那里的孩子们都能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我们对特殊教育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也是老百姓很拥护的事情。
记者:这些年我们出台了哪些惠民教育***策?这些***策取得了哪些成效?
周济:用惠民***策保障教育公平,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这些年来,我们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策,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国家建立健全了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形成以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有机结合的“奖、助、贷、补、免”的资助***策体系。***策实行之后,国家财***和各个学校用于资助困难学生的经费每年大概是500个亿,资助的学生是2000万人。其中高等学校的资助面达到2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的资助面达到90%以上。
这样一个***策,使我们能够达到***在2007年***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能够接受职业教育。我们每年在新生入学的时候,都会郑重承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现在,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的现象已经基本消除。
记者:教育事关千家万户,像教育收费、招生考试等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我们又是如何通过规范管理来维护教育公平的?
周济: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当前,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好的教育资源是非常困难的。在我们大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这样或那样一些不和谐、不规范的行为。所以我们强调从严治教,用规范管理来维护教育公平。比如说在招生当中,有一段时间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老百姓深恶痛绝,教育战线的同志们也深恶痛绝。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后来实施了“阳光工程”,招生所有过程都要公开。“阳光工程”实行以来,招生工作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当然也还存在进一步改进的方面。我们正在制订措施和制度,严格规范管理。
应该说在新中国建立时候,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希望给人民一个公平的教育。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现在中国教育进入新阶段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教育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成就五
实现了教育大国的崛起,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基本框架。
记者:刚才您也说到,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周济: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坚持教育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地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改革等,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了由法律、法规和规章三个层次的教育法制体系框架;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断提高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
60年来,我国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目前,我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超过8.5年和11年,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数达到8200万人,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这个巨大变化,使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目标,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穷国办大教育的情况下,我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将教育主动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记者:在中国教育几十年的改革发展过程中,素质教育一直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社会上许多人也在问,什么是素质教育?到底能不能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周济:素质教育是我们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创造出来的,是解决中国特殊问题的很好的教育理念。***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
我理解,素质教育有两层含义:一层意思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共产主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所以我们一直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方针;第二层意思就是,素质教育也可以理解为提高质量的教育。从实质上来讲,就是要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培养的目标。
应该看到,这60年来,素质教育总体来说还是成功的。我们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就是证明。现在的孩子,是充满希望的新一代、是值得依赖的新一代。比如说德育,曾经有些人很忧虑,总觉得“80后”、“90后”这不行、那不行,我就跟他们说,我们不要像“九斤老太”,总是认为一代不如一代,“80后”、“90后”是非常好的一代,在去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的时候看得非常清楚。最关键的时刻,青少年表现出来的良好素质和爱国热情让老一代很感动,让全世界都瞩目。这是一次最好的考验。我们一直以来坚持德育为先。德育,就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能够表现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跟***走,跟社会主义走。
但是,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现在存在的问题很多很多,还有许多关键问题需要认真克服。从宏观上讲,是如何让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从实践来说,必须下决心解决义务教育择校、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严重的问题。比如说体育,有一段时间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状况不太好,我们这几年就提了一个口号:健康第一,就是说“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现在每天锻炼一小时深入人心,各个学校安排学生锻炼的时间比以前多多了,但还很不够,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我们还需要作更大得多的努力。总体来说,素质教育既是我们这些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面临的严峻挑战,更是我们今后奋斗的重要方向。
三、历史经验:
新中国教育发展的60年,是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60年。需要很好地总结经验,这也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弘扬的。
记者:中国教育6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个发展中国家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这个成绩是怎么取得的?
周济:新中国教育发展的60年,是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60年。我们应该很好地总结这60年的经验,这也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弘扬的。我想,经验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和***府坚强有力的正确领导,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二是始终坚持发展教育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三是始终坚持依靠教师办学;四是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教育发展的动力。
记者:60年来,***和国家坚持了什么样的教育方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周济:60年来,以同志、***同志、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同志为***的***中央,始终致力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和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崇高奋斗目标,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制订了正确的教育方针,不断推动人民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我国教育走过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光辉历程。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的十六大报告全面阐述了教育方针的要义:“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到教育战线来讲,就是要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记者:如何更好地理解发展教育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周济:我国各族人民历来具有尊师重教、支持办学的优良传统。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是“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我想这个口号有着深刻的内涵,还应该继续坚持下去。没有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一以贯之的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取得如此成就是无法想象的。
我举一组数据。2008年,全国财***性义务教育经费为5587亿元,其中农村为3581亿元。和1994年相比,当时全国财***总收入为5218亿元,总支出为5792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我们去年一年用在义务教育的投入,和1994年全国财***收入差不多。我们是在1985年提出来“普九”的,在“普九”初期,经济条件根本不允许,但老百姓都非常支持。走到哪个地方,都有“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标语;不论在哪个地方,老百姓都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包括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现在我们强化了***府举办教育的责任,然而,发展教育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丝毫不能动摇。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教育关系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必须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不断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一个孩子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记者:您经常强调,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您怎样来看待我们国家的这支教师队伍?
周济:我们现在有1500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60年来,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强国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创造良好条件,吸引大批优秀人才立志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另一方面,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一心一意建设教师队伍,始终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几十年来,教育战线先进人物层出不穷,人民教师赢得社会广泛赞誉。我们的教师平时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危急时刻和生死关头心中装着的只有孩子。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最危急的生死关头,灾区的老师们表现出了最伟大的师魂,涌现出一大批感天动地的英雄,老师们总是最后一个冲出教室,灾区英勇献身的教师普遍保持着这样的姿势:手指教室门外,或是身下护着学生。一想起来,总是让我感动落泪、无比崇敬。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
所以说,如果没有1500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没有他们的奋斗,中国的教育事业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第25个教师节很快到了,我们要大力表彰人民教师,也请社会上都要特别尊重教师、关爱老师。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的受教育过程就跟中国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研究生、第一批留学生,您是我国教育领域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这些经历让您对教育改革开放有着什么特别的体会?
周济:教育发展始终伴随着深刻的改革开放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初,突破口就是教育,当时有两个重大措施,一个是恢复高考,一个是派出留学生。我就是受益者,从当学生、当老师、当校长,到当部长,我经历和见证了教育改革开放整个过程。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我们不可能取得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因为我们无论是基础还是投入,实际上都不具备条件。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都是***思想、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的过程。
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教育今天的辉煌成就;不坚持改革开放,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也将无从谈起。多年来,教育战线坚持***思想、改革创新,不断突破教育发展的思想和体制,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与此同时,我们大力推进教育开放和国际交流,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到2008年,我国已与18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30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120余万人,其中已有30余万人学成回国。我国累计接收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学生120多万人次在高校等机构学习。同时,在海外建立的27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也成为汉语和中华文化推广的重要基地。
正是因为改革开放,我们在这些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想下一步要继续发展,实现更高目标,也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人民的期待、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奋斗的方向。
记者:在采访您之前,我看了很多资料,注意到您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在您心目中,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周济:***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我们的一个宗旨。刚才说了那么多成就,应该大力总结,同时也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我们遇到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育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离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离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仍然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人才培养结构不尽合理,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城乡、地区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相对薄弱;教育观念、体制、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素质教育推进难度较大;经费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
我从一个受教育者成长为一个教育管理者,一辈子都在和教育打交道。在***工作的时候,我就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大家有时候开玩笑就说我“好为人师”。到***来之后,我到农村去了很多次,深深体会到办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都很不容易。教育和别的工作相比有它的特殊性,它是在教育人,培养人,本身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难度非常大。***国务委员经常强调,教育事关千秋万代、涉及千家万户,谈教育千言万语,看教育千差万别,办教育千辛万苦,办好教育要千方百计、千***万马。这深刻地说明了办好教育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对于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来说,现在确实是享受到了教育发展的成果。但是我们中国人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在以前最困难时候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现在逐步小康之后,他们都希望孩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这需要我们认真去理解、去体会。要办人民满意教育,就是要满足老百姓这种期待。
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将会更多体现在科技进步、人才培养和劳动力素质提高上面,这对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教育如果不提前实现现代化,我们的人才就准备不出来,我们的科技进步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时,***提了三句话:教育体制亟待改革,教育投入亟待增加,教育水平亟待提高。这三个亟待,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不这样做,教育就不可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人民群众就会不满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寄托于教育,我们要树立的目标就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我们经过长期的奋斗。
老百姓对教育有着很大的期待,同时对教育是非常理解的。大家给了我们很多鼓励,所以我们一方面感到压力很大,一方面也感到很振奋。特别是我们到农村去,到职业学校去,到工厂第一线去,看到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我总是很振奋。搞教育的最大好处,就是能看到下一代健康茁壮地成长。
记者:现在我们正在规划下一步教育改革发展。如果说,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我们当前的梦想,作为***长,您将怎样来描述这个梦想?
国民教育篇8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两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沿海到内地,各项落实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新建扩建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对于一幅需要10年才能完全展开的宏伟画卷来说,两年只是开端,但这个开端所奠基、勾画和展示的,恰恰是这轮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革最根本的主题,那就是回应老百姓呼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贴近民生的教改道路越走越宽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将投入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学前教育。2011年,国家遴选千所示范性中职学校,校均投入1 000万元。
仅仅是在两年前,很多城市的家长为了送孩子上心目中的好学校,不得不花钱、托关系,甚至举家陪读。
山西晋中北田村村民郝巧根,为了让女儿进城读书,不惜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那时“房租高了,土地撂荒了,收入少了,吃肉的次数少了”。
“二三流学校学生往一流学校跑,农村学生往城里跑。”一位老校长一语道出当时中国教育人口的走向,结果是“一流学校人多得挤不下,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人又少得办不下去”。
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生活日渐宽裕的中国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仿佛一夜之间,刚刚“有学上”的人们,开始迫切地要求“上好学”。对于一个拥有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受教育人口最多,且刚刚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大国来说,这样的需求似乎来得太快、太急了。然而,对于孩子成长和家庭幸福来说,这样的需求并非没有道理。
因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受教育程度越来越与个人前途命运、家庭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单从就业率指标来看,世界经合组织34个成员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平均比高中毕业生高9%。
再急切的家长心里都明白,教育从普及走向优质有一个过程,优质学校不是一夜就可以形成的。于是,“择校”一度成了一部分人为自家孩子“上好学”的不二选择。与此同时,为了上一所好学校,竞争的“起跑线”一再提前,甚至延伸到学前教育。
“择校”犹如“饮鸩止渴”,由此造成的无序竞争,更使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出现了“贫者益贫,富者益富”的“马太效应”,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学前教育入园难、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让更多的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既是生活条件逐渐好起来的亿万家庭最深切的呼声,也是《教育规划纲要》着力破解的难题。
在追求“上好学”的目标上,国家意志与民众呼声达成了最大程度的共识,那就是把优质教育的“蛋糕”做大!
针对“入园难”问题,2010年11月,***《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将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十二五”期间,中央财***将投入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学前教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上实施学前教育系列重大项目。根据计划,3年内,各地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这些消息,让心急的百姓笑逐颜开。
为了治理“择校”顽症,各地打出“组合拳”:
切断利益链——江苏盐城化解学校债务、杜绝择校费;改革指挥棒——山西晋中优质高中向所有初中分配招生指标;共享教育资源——四川成都打破城乡界限、一体化集团化办学;强化师资队伍——浙江嘉善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鼓励双向流动。
“没交一分钱,没托一个人,孩子名正言顺上了盐城实验小学”,家住江苏盐城的周先生说,孩子在家门口的好学校读书,是他两年来最开心、最幸福的事情。
然而,如果仅仅满足家长们“上好中学,考好大学”的单一教育诉求,即使优质中小学的“蛋糕”做得再大,教育改革的路也难免会越走越窄。合理引导家长的教育需求,完善教育体系和结构,办多样化的教育,走多元化的成才之路,才是真正贴近民生的教育改革之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含其中》的报告中曾指出,教育系统不可能无止境地满足迅速增加的需求,此时教育需要作出选择。而教育的选择就是社会的选择。
教育改革的选择其实有两种:一种是有求必应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另一种是高瞻远瞩地引导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如果深入观察这一轮教育改革,我们不难发现存在“双轮驱动”的现象,即在为老百姓提供“想要的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社会“应有的教育”,职业教育即是一例。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各级***府倾其所能,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力***做大另一块“蛋糕”,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同样优质的教育,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搭建更为广阔的成才空间。
2011年,国家遴选1 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并予以重点“武装”,校均投入1 000万元。加上之前已经建设的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校均投入2 000万元),职业教育也有了部级“重点学校”,据悉,第二批371所中职示范校建设也已立项。这些优质重点职业院校,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排头兵,也是响当当的优质教育品牌。
国家投入156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力推校企合作,组建近500个职教集团,5 600多家企业参与,涉及43个行业,覆盖30%的中职、80%的高职院校。
打通中职与高职的通道,拆除中职和高等教育的藩篱,注册入学、“技能高考”等在一些地区开始试点。去年,湖北省500多名没摸过普高教材的中职生进入了大学。
“过去在黑板上‘跑’火车,现在在动车组模拟仿真驾驶系统上‘开’火车。过去毕业生操作技能不强,学生就业困难。现在我们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抢着要。”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校长胡定***的一番话,折射出整个中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态势。
从倾听民众心声入手,为增进教育“产值”发力,哪里不好就改革哪里,教育决策部门的民生视角和科学决策不仅增加了亿万学生和家长选择教育的自由度,也悄然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为教育改革深入推进赢得了更多支持和更大空间。
支持农村教育的力度越来越大
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贫困地区2 600万孩子;中央财***每年投入50亿元专项经费,支持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上学
中国教育最大的“分母”在农村,中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在农村。因此,《教育规划纲要》的着力点首先放在了农村教育。
翻开《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两年的大事记,我们发现,从中央到地方***府的各级领导,再到各级教育行***管理部门,花费精力最多的是农村教育,出台***策最多的是农村教育,投入最多的也是农村教育。
为了让农村孩子学得好,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力推进。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现在,农村最好、最安全的建筑是学校,家长最放心的是学校。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河乡中心小学校长王子玉自豪地说:“现在,我们农村学校的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差。舞蹈室、实验室、***书室、液晶屏幕、校园网,我们一样也不少!”
为了让农村孩子吃得好,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80个县,中央财***给每生每天3元补贴,2 600万孩子吃得更有营养了。广西都安县澄江乡古山小学学生黄月佳高兴地说:“学校食堂顿顿有肉吃,比家里的饭还香。”
为了让农村孩子在校住得好,中央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解决寄宿制学校住宿、食堂、饮水、厕所等一系列难题。“现在的房子好,有暖气,还不收费!”离家四公里的陕西省渭南市苏坊镇初三学生李欢住进学校,成绩比原来提高了,家长也放心了。
为了让农村孩子行得好,中央和地方***府建立校车制度,拨出巨额资金,购置校车,为孩子们建起安全的“绿色通道”。越来越多的孩子坐进“特权”车、放心车。
为了让2 000多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安心学习,由***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全国已建立留守儿童指导服务阵地37 000多个,开展品牌活动4 000多项,培训家长158万多人次。“以前,同学们放学后要么去网吧,要么在家里帮着爷爷奶奶干家务、带弟妹。现在,放学后,还能参加读书小组、绘画小组等活动,晚上多媒体教室还放电影。”陕西省陇县苟家沟小学六年级学生李梅说。
为了让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上学,中央财***每年投入50亿元左右专项经费,用于补助接收这些孩子的学校。
为了让农村孩子拥有好教师,师范生免费教育***策从6所***直属师范大学扩展到16个省的师范院校。“特岗计划”***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培养的教育领***人物中,95%是农村中小学教师。
为了让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中央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策支持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在浙江省嘉善县,城乡学校管理干部、名师、普通教师、新教师、特长教师进行双向流动。嘉善县实验中学校长周建平说:“教师流动带活了教育全局,每个人都比以往更有活力了。”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看到农村中小学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后激动地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活了,老师的积极性也被激活了。如果农村教育都能这样改革,我们的教育就大有希望,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大有希望!”
资助弱势群体的***策越来越多
国家启动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规划投资54.5亿元;从今年开始,国家每年在全国招生计划中安排1万专项计划,面向贫困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总有部分群体受到各种先天和后天条件的制约,社会资源比较匮乏,收入、地位和社会尊严处于弱势,其改变自身状况的能力较弱。对于他们来说,接受教育就意味着走出贫穷,摆脱困境,获得发展。因此,能否让困难群体子女上好学,是衡量一个***府的执***能力、一个国家公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中央***府作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从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到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策,逐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密集出台一系列新的资助***策:
两年之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连续两次上调,小学生从最初的每年500元提高到1 000元,初中生从750元提高到1 250元,1 568万名学生受益;
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原来每生每年2 000元提高到3 000元,惠及43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0%;
2011年秋季学期,70.28万名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通过开学前后的专项检查,无一名高校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初中毕业后,我想这辈子的读书生涯肯定就此结束”,四川省甘孜州藏族小伙扎西拥登,曾为家里无力供他上学而抱憾。如今,他是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2010级机械加工专业的一名学生,“得知中职学校不仅能免学费,每月还有300元的生活补助,上学的往返路费还由***府报销,我高兴极了!”
目前,全国共有906万名中职学生享受每年1 500元的国家助学金***策。395万名农村、涉农专业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免费中职教育。
在云贵高原腹地的大山深处,楚雄州禄丰县黑井镇的96个自然村创造了学前一年100%入学率的奇迹。前来给孙女交“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省***府助学金申请表”的李老汉,一个劲儿地笑。
从2011年开始,我国首次设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
经济原因仅仅是困难群体求学路上的一道障碍,除此以外,还需要为他们建立另外一种补偿机制——给予特殊的关怀。
有关如何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公平起跑以及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后阶段的考试问题,***府有关部门正在加紧论证和调研。2012年,有10类非上海户籍考生可以在上海市参加全国高考。这项涉及户籍制度、招生指标等多重问题的社会系统性改革,已列入山东、湖南、重庆的改革试点,全国性方案出台指日可待。
对残疾儿童,***府采取特殊的***策,加大支持力度。国家启动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规划投资54.5亿元,在人口30万人以上或残疾儿童少年较多、尚无特殊教育学校的县,***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截至2011年,实际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1 182所。告别昔日在破仓库上学的教室,走进2.3万平方米的美丽校园,徐州市特殊教育中心的聋哑孩子笑容格外灿烂,98%以上的高考升学率与就业率更让他们自信面对未来。
高校招生也向寒门学子倾斜。从今年开始,国家每年在全国招生计划中安排1万名左右专项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过去,全国考生大学“一本”平均录取率为8.5%,而680个贫困县为5.7%;今年,根据招生计划,贫困地区学生“一本”录取率将提高到6.4%。
一条条好消息传遍城市乡村,一个个家庭展露笑颜。每一条消息都有上百亿元的“含金量”,每一条消息都惠及千千万万的孩子,每一条消息的背后都凝结着***中央对教育、对学生们的浓浓爱意,每一条消息的背后都饱含着中国***府关注教育,关注弱势群体的民生情怀。
国民教育篇9
【关键词】民间舞蹈;舞蹈教学;分析思考
一、当代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现有情况
科技进步、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民族民间舞蹈中对历史文化的体现尤为关键,现如今人们大多体会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可是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出现有阶段的民间舞教学依旧存在着很大弊端。有的同学心中对民间舞蹈的神秘面纱充满了好奇,然而受到学习环境的阻碍,让他们也只是止步于好奇和幻想中,对其深入了解少之又少。民族民间舞蹈不单单只是一种灵活运用四肢的运动[1],还是一种蕴藏着无限民族魅力的艺术表达。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高效的将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一个档次,还能把自己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姿,在没有主观意识的前提下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社会进展迅速的今天,人们更注重自己的精神世界,民族舞的柔美灵活可以更好的贴切大众对美的追求以及灵魂深处压力的释放。
二、当代民族民间舞蹈的反思
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看出民族舞蹈的传承仍然隐含各种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必须采取科学有力的教学手段,将其进行纠正与提升,这样才能更好地释放民族民间舞蹈的正面作用,显示出特有的文化价值[2],增强本有的科学特色。操作流程为:(一)提高教学老师的师资力量,深化教学理念。不管是在哪种教学情况下,老师这个职位人员选择的意义都非同寻常,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也一样,教师自身的综合实力水平客观意义上标示了学生以后的素养高低。舞蹈主体上是将其想要具体展现出来的意思用形体动作表达,在社会的进步中民族文化、社会观念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误差。于是在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定提高其整体艺术背景,对其具体艺术形式也应该加大发掘力度。只有通过这样的手段才能更好地将其暴露出来,使人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其具体含义。这也突出表明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坚持不懈的强化自己的教学实力,通过优质的教学形式进一步增大教学的有效力度。同样,舞蹈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审美能力,进一步养成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他们在舞蹈学习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激情。(二)结合周围环境特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都无法避免学习环境的影响,在现实压力的困扰下,建立学生喜欢、容易接受的情景,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激情,从而引导学生踏上舞蹈学习的道路,从最原始的地方提高教学质量。在当代民族舞蹈的授课历史长河里,老师应该将民族舞蹈的具体内容传达给学生,以此达到所追求的高标准。在现场的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视频教学,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动作的观察能力全方位的提高他们对民族舞学习的积极性。(三)增加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学习的乐趣。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学生在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大脑的记忆水品以及理解事物的能力将超出平时的界限,从而能够加大学生对其所学内容的认知。就此而言,老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科学准确的手法,全方位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认为、强调自己的主导性,必须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尊重学生,给他们自由发挥的权利,关心、爱护他们,及时与他们交流沟通想法,深入探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从客观层面整顿教学质量。(四)合理拓宽教学层面。如今社会中,我们国家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资料所包含的知识面太过狭隘,翻来覆去就几点内容,大多都是一些受众范围广阔、人们均有所了解的舞蹈内容。面临舞种涉猎不足的情形,老师在平日里的授课过程中可以恰当的将一些其他知识融合舞蹈中,进行内容的填充。把学生日常接受能力做一个总结,整理出合适的、全面的资料,采用各种新颖手段结合实际教学,提高教学科技手段,尽全力给学生打造出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彻底满足学生对学习条件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
国民教育篇10
根据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今天我代表局***作一个辅导报告,题目是《坚定信心、***思想、改革创新,全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之所以确定这样一个主题,一是为了促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二是抛砖引玉,倡导大家议教育谋发展,集思广益,汇聚全体干部群众的智慧,推动我市教育健康快速跨越式发展。下面我讲三个层次内容:
一、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增强又好又快发展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不仅是我们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南,也是我们做好具体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是推动各领域改革创新的战略性思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国内外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教育使命、任务、目标的认识,进一步把握“怎样办教育,办怎样的教育”等本源性问题,增强干好事业谋求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为根结底是人的发展。是通过人们思维的进步和变革社会能力的增强来实现的,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在增进知识、培育能力、健全人格、传承文明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改变人生,教育使人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核心生产力。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提高人科学和谐发展意识和能力,重视教育才能兴国、兴省、兴市。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范畴,教育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只有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道德文明素养全面提高,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始终朝着科学和谐目标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大力发展教育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应对环境制约趋紧,金融危机挑战加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靠科技支撑,靠人才资源带动,教育事业必须担当社会“发动机、智力库、动力源泉”的使命。
放眼国内外形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投资知识、推动创新、发展教育正成为国家和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放眼世界,围绕教育改革与创新,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教育的自觉意识愈益鲜明。欧盟近几年提出要重组欧洲优势,成为世界最具活动和竞争力的知识社会,到2010年,把欧盟的教育培训体系建成全世界优质教育的样板,成为世界其它地区学生和研究人员深造的首选目标。面对挑战,美国把教育创新视为21世纪成功的唯一因素,以确保“继续领导新世界”。日本确立了教育立国意志,呼吁发起第二轮“教育振兴改革”,推动第二次“经济崛起”。韩国提出建设“教育福利国家”的构想,要把长期维持于国民生产总值4%的公共教育***财投入提高到5%。了解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发展教育的信心和勇气。
考察我市教育发展现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教育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教育改革充满活力,什么时候就是国民经济蓬勃发展之时;另一方面,越是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阶段,对教育的要求越高。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一直扮演着改革者、领跑者的角色,汲取着市场经济大潮激扬而起的改革智慧和勇气,*教育一路小跑发展至今。从率先创建教育强市,率先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和启动素质教育实验,到在浙中地区率先完整提出“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八字发展策略,开展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教育始终奔驰在科学和谐发展轨道。这一阶段特别是“十五”、“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由传统农业县向国际商贸城市转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为加快城乡同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城市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日益雄厚的经济实力基础,日益优厚的教育发展环境、日益提升的百姓对新时期教育的期待,日益深化的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形势,为教育科学发展提出更多的时代性课题。*教育势必要在国际商贸名城建设过程中奋发进取、有所作为。
二、全面总结教育发展成果,增强教育发展的信心与勇气。
近十五年来,*教育围绕“构建国民教育体系,让青少年有书读,让百姓受教育”的核心,深化改革,推进创新,以科学的策略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大拓展,教育质量的大提高,社会效益的大提升。
以满足青少年有书读,百姓受教育需求的国民教育体系日臻完善。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率先完成“两基普九”任务后,我市以高标准普及九年*教育乃至普及十五年教育为目标,不断规划,建设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启动了三轮教育布局调整,特别是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底线,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核心的第三轮布局调整,更是全面提升了城郊、镇街和农村山区教育条件。基础教育条件全面优化,“读书难,受教育难”已成为历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健康迅速。自1999年适时启动城镇职校搬迁建设以来,我市合理设置职校定位,规划建设布局,发展品牌特色,构建起职业教育规模适当、专业合理、学校发展科学协调的“一强多优”职教格局,几所职校全部布局在城区和中心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富有内涵的教育成果,逐步改变社会“重普教、轻职教”的传统观念,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广阔、多样的舞台。学前教育坚持科学的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创新和发展。组建了三元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以***府主导,事业化运营的方式,保持了学前教育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学前教育公益性性质不断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城乡一体、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创建,成人教育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每一环节,丰富了市民生活,提升了城市品位。回顾历史,可以充满自豪地说,*教育时刻紧跟着时展步伐,应和着城市发展的脉搏,满足着城市提升壮大的需要。
以提升现代教育品质,提高群众满意程度的教育内涵发展卓有成效。以“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八字方针为指针,启动了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工作,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日臻完善,城乡教育二元割裂,差距明显的现状已根本改变。教育发展方式日益科学,素质教育内涵不断得到深化,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农村学校课外艺术活动研究与实践、体育艺术“2+1”活动等不断丰富着学校教育的内涵,一大批学校从构建与城市精神相一致的教育文化中,挖掘品质提升的动力与活力,学校文化建设蔚然成风。*教育正迎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条件最为优越、发展活力最为充沛、发展势头最快最好的黄金时期。
总结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我们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一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充分考虑群众期盼,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致力构建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二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努力推进城乡教育、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三是着眼人的全面发展,深化素质教育实践,为每位受教育者终身长远发展和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竞争能力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些经验同样是指导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武器。
但面对国际商贸名城建设对教育的新需求,面对百姓的新期待,我们工作和事业上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还不紧密。面向经济发展办学,面向社会治教的意识还不浓厚。评价教育自身的标准比较单一,较多地偏重在普通教学的升学效果上。特别是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撑,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研究还不够,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厚。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培养出的人才还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很难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教育服务社会能力还不强。
(二)发展还不平衡。显性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在不断得到化解,隐性的学校间差距仍非常突出,“择校热”仍一定程度存在,学校硬件均衡基础上的软件优质、均衡尚未破题。学校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三)教育结构还不尽完善、合理。学前教育体系还未建成,公民办教育和谐发展的格局没有形成;民办教育发展不够理想。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配合衔接还不尽合理。
(四)模式转化不理想。素质教育主题地位还远未落实,推进素质教育已有好的环境,但“课业负担过重”、“片面强调升学”等实质性问题还未根本触及,推进素质教育的考试评价、质量监测、学校发展制度有待完善。质量提高不快,富有*特色的教育创新发展方式还未形成,教育教学改革还有待深化。
高质量发展*教育,靠老思路、老经验、老办法无疑不行,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眼光,新的思维,新的标准来衡量、规划和发展,需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全面发展理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未来的*教育要讲究科学定位。必须站在建设“三中心、两高地”国际商贸名城和宜创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的大局来思考,具有立足*、引领浙中、放眼全国的意识和魄力。要坚持***思想、大胆突破,把教育置于城市发展的远景来前瞻考虑,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规模、结构和特色。*教育未来发展,应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高品位,与国际商贸名城相匹配,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未来的*教育要强化改革创新。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克服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的怠惰思想、消极思维,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成效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大胆探索。以创新推动教育新转型、新跨越。
未来*教育要追求科学发展。要努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努力适应百姓多方面需求,努力顺应青少年成长规律。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完善教育规模、结构、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充实发展内涵,提高教育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品位。
要时刻从群众利益、需求出发,找思路,找重点,找方向,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
三、放眼未来,***思想,改革创新,迎接*教育新一轮跃升。
当前我市教育已到了高位跃升的关键阶段,一方面教育自身的发展要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教育重点要由侧重“均衡协调”向侧重“优质高效“转变,另一方面,城市发展也要求教育在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内容等方面作出调整和变革。
(一)坚持***思想,明确发展定位。
最近***正着手制定《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并就一些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发展教育,规划先行,要努力使规划的制定的过程成为集思广益、凝聚智慧、科学决策的过程。就*而言,教育“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已过半。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之前,我们要对未来若干年的发展作前瞻思考,以国内教育发展先进水平为参照,以*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特点为基础,理清未来发展的脉络。力争通过三五年努力,由教育基本现展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各级各类教育均达到较高水平。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位列全省县市区前茅。0-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实现较大增长,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残障儿童入学率保持100%,4-6岁幼儿入园率、高中阶段入学率保持99%以上。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结合更加紧密,教育供给服务能力、人才支持能力、知识贡献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支撑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实现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表现在教育事业上,一是满足百姓要求教育公平的愿望,统筹城乡教育,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均衡发展。结合市委市***府推进综合城乡配套改革机遇,以完善制度科学、特色鲜明、机会均等、资源共享的教育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为重点,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同步融合、协调发展。
当前要深化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深入实施教育布局调整,加快教育现代化装备,推进“标准化、法人化”建设,推进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引领、反哺农村教育,加强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提高城乡教育均衡程度。到2012年,通过扩建、改造、新建,使全市公办初中调整到21所,基本形成农村每个镇街设置初中1-2所的格局;公办小学调整到70所,满足百姓就近入学意愿。特别要借助推行*教育段绩效工资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城乡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教师交流机制、区域教教研协作机制、城乡学校协同发展机制。同时完善招生、质量监测、学校评价等有关制度,努力消除“择校”,推进均衡发展。
二是处理好教育体系内部的协调问题。处理好眼前和长远,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处理好结构、规模的关系,推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稳步优质、高效发展基础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完善区域高中格局,进一步满足我市城乡百姓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努力培育优质高中资源,认真探索*高中教育发展的方向、途径和特色,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充分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完善***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构建城乡一体、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学前教育体系。落实***府责任,追求优质化,体现公益性,努力拓展学前教育资源。在每个镇街建成公办示范性中心幼儿园,城区发展现代化示范性小区幼儿园集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明确学校定位,发展特色专业,实现错位发展,加强职教资源整合,打造实用人才培养高地。稳步发展成人社区教育和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
实现教育统筹兼顾,在开拓教育未来发展空间上,还要我们发展国际性教育。大力拓展国
际教育资源,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三)坚持以人为本,丰富教育内涵。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落实到教育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使教育始终洋溢着人文关怀,充满着文化的气息。
一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贯穿于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领域,提高实效性,加强针对性,大力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质量监控、评估标准和评价机制,完善考试招生制度,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夯实学生成长知识和智慧根基。坚持“健康第一”理念,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学生体能素质水平,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大力完善适应不同个性特长、学生自主发展的评价体系,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基于我市我市已经高标准普及十五年教育的背景,探索和创新素质教育推进途径和模式,是未来一个时期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是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养。大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修养,提高其教育教学的本领。实施“领雁工程”,推进学校校本研修制度,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推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完善教师准入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名师培养,不断选拔学科带头人,培养教育家校长。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建立师德的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弘扬机制。当前要认真解决百姓反映强烈的超度带生和违规办班问题,按照“以制度管理为基础,学校管理为主,行***监督惩处为辅,教师自律为根本”的原则,加强师德水平建设。加强教育***风行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形成开拓创新、奋发进取,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三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应该看到,先进教育理念以及与城市精神相一致的教育文化是*教育迈向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是我市教育提升品质的迫切需要。鼓励学校从自身资源出发,努力培养核心价值观,发展教育特色,培育教育品牌。让每一所学校充满着文化气息,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力争培育一批理念新、质量优、品牌亮的优质学校。
(四)深化改革创新,突破发展瓶颈。
***思想是事业进步的源泉,改革创新是事业成功的根本动力。当前要深入贯彻***中央各级***府有关教育的精神,努力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内涵发展方面推进创新改革。
一是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制度创新。健全完善发展教育的***府投入、社会支持相关机制,要努力形成一些制度,在***策上引导各部门、各镇街、社会各方面关心和支持教育。在经费、土地、人员等方面优先供给教育。全面落实法律规定的经费投入“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形成推动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落实***府责任发展公办教育,激发社会力量活力,鼓励、扶持和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打造民办教育名校品牌学校团队。
三是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转变***府职能,处理好***校关系,扩大学校办学自,实现现代学校管理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统筹教育的行***、业务和资源管理,提高教育效能、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