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方法篇1
【关键词】统计分析方法;应用;检验体系;共性问题;现实意义
中***分类号:C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它推动了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难题得到了攻破,各个领域广泛采用,推动了各行各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主要应用
统计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其应用颇为广泛。在工业,农业,经济,生物和医学等领域的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处理多个变量的观测数据,因此对多个变量进行综合处理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过去被认为具有数学难度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实际。
聚类分析
它是研究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将每个样本当作一类,然后根据样本之间的相似程度并类计算新类与其它类之间距离,再选择近似者并类每合并一次减少一类,继续这一过程直到所有样本都合并成为一类为止。所以聚类分析依赖于对观测间的接近程度或相似程度的理解,定义不同的距离量度和相似性量度就可以产生不同的聚类结果。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时要弄清在同一市场中哪些企业是直接竞争者,哪些是间接竞争者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首先可以通过市场调查,获取自己和所有主要竟争者,从而寻找企业在市场中的机会。
判别分析
判别分析是已知研究对象分成若干类型,并取得各种类型的一批已知样品的观测数据、在此基础上根据某些准则建立判别式,然后对未知类型的样品进行判别分析,企业在市场预测中往往根据以往所调查的种种指标,用判别分析方法判断下季度产品是畅销平销或滞销。一般情况下判别分析经常与聚类分析联合起来使用。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就是设法将原来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指标,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可取几个较少的综台指标,尽可能多反映原来指标的信息,在市场研究中常常利用主成分析方法分析顾客的偏好和当前市场的产品与顾客之间的差别,从而提供给生产企业新产品开发方向的信息。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应用。它是将错综复杂的随机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随机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再现原始指标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可以认为因子分析是将指标按原始数据的内在结构分类。例如:对Y个调查区的商业网点数、人口数、金融机构服务数、收入情况等N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如果按照一般的分析方法,我们就需要处理N个指标,并给它们以不同的权重。这样不仅工作量变大而且由干指标之间存在比较高的相关性,会给分析结果带来偏差另外给具有较高相关性的众多指标,从而计算出各个调查区平均综合实力得分以便决定在某个调查区拟建何种类型的销售点。
三、构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体系的必要性
(一)构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体系,提高多元统计分析应用质量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已经越来越为人们广泛应用,但应用中盲目套用分析方法的情况很多,只关心模型方法的应用。许多教科书也只侧重介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思想、原理和分析步骤,对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应用结果的统计检验叙述不多。这就直接影响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效果和可信性。因此,本文拟对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统计检验问题进行探讨。构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体系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内容体系;实践上,使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更加合理、规范。推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应用质量的提高,推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二)多元统计分析统计检验体系的基础理论
多元正态分布总体的样本分布,即维希特分布,霍特林分布,威尔克斯分布,多元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假设检验,包括一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假设检验,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假设检验,多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假设检验;多元正态总体协方差阵假设检验,包括一个正态总体协方差阵假设检验,多个协差阵相等假设检验。
(三)关于统计检验体系
将上述统计检验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体系的基本框架。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体系的构建,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充分发挥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应用质量,我们建议,在应用时,应该按照上述框架进行相应的统计检验。当然。上述统计检验体系还是一个初步的框架,随着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理论的逐步完善,上述检验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也需要更多的同行关注此类问题并不断加以研究。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即便是某种方法根据上述内容都进行了统计检验,由于各种方法自身存在的缺陷或局限性,也还会存在许多应用中考虑不周之处。应该引起注意。但是,因子分析结果还是具有较大主观性。特别是对公共主因子在专业方面实际意义的解释上,仍然保留着一种艺术气息,并没有统一做法,因此很多情况下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总之,我们在应用时,对因子分析的适用性、公因子的估计方法、公因子选取的数目。公因子的实际意义的解释等一系列问题都要引起足够注意。检验体系有如下几个分类:
a.主成分分析统计检验体系
b.因子分析统计检验体裂引
c.系统聚类分析统计检验体系
d.判别分析统计检验体裂
e.对应分析统计检验体系
f.典型相关分析统计检验体系
四、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共性问题
1.关于原始数据变量的总体分布问题。
对原始变量的总体分布各种方法各有不同的要求。有的方法对原始数据变量总体分布没有特殊的要求,如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应分析。有的方法在不同情况下,对原始变量分布有不同的要求,如因子分析中,公共因子的估计方法不同,对原始变量分布要求不同,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主因子时,是假定原始变量是服从多元正态分布的,因此,应用时要引起重视,如典型相关分析要求原始变量服从正态分布,但在严格意义上,如果变量的分布形式比如高度偏态不会降低其他变量的相关关系,典型相关分析是可以包含这种非正态变量的。
样本容量问题。
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时,样本容量n达到多少为宜,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结论。有的认为样本容量应是变量个数的10~20倍,有的认为样本容量要在100以上比较合适,有的认为进行巴特莱特检验时的样本容量应该大于150方可,也有的认为不必苛求太多的样本容量,如在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时当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很小时,即使再扩大样本容量,也难以得到满意效果。
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非线性关系问题。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有的是的要求原始变量中要具有相关性。有的则不要求原始变量具有相关性。如聚类分析中,进行Q型系统聚类分析时对原始数据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也是有要求的,如选择欧式距离、明氏距离、兰氏距离时,则要求原始变量之间是不相关的。只有对原始数据的相关性进行了处理后,才可以选择使用上述距离。若原始变量存在相关性,则选择马氏距离比较合适。另外原始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以及典型相关分析当基于相关矩阵来进行计算时,这里的相关矩阵实际上是Pearson的积差相关。但是,如果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而是非性相关关系,于是,所进行的分析以及结论也就失去应有的意义了。
数据处理问题。
多元统计分析中涉及多个变量,不同变量往往具有不同的量纲及不同的数量级别。在分析时,具有不同量纲的变量进行线性组合是没有意义的,不同的数量级别的变量之间进行分析时。会导致“以大吃小”,即数量级的变量的影响会被忽略,从而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因此。为了消除量纲和数量级别的影响,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时,必须对原始数据进行处里,最常用的是先作标准化变换处理,然后再作相应的分析。
五、结束语
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中,会涉及到多个变量,因此,必须根据原来有的数量进行处理,然后才能得出相应的分析结论。本文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对相关检验体系和分析体系进行了分析,具有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于秀林.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23—224.
[2]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343—366.
统计分析方法篇2
关键词:统计分析方法;基层统计;应用
中***分类号:C9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1
一、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
1.选题
总的来说,进行选题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结合自身统计经验,对如何选题做出如下总结:(1)积累统计数据,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数据间的不同,并从中发现一些问题,进而明确选题方向;(2)了解与掌握工作动态、实际情况等内容,并从平常的生活与工作当中确定选题。统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和发现工作与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能够实时、有效、有针对性地撰写统计分析报告,以便为领导层的科学决策及时提供数据材料;(3)通过了解时事、新闻等途径来进行选题确定,以自身单位的生活与现实中的大事件为题,切实了解与落实国家***策方针,并综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题,让统计分析工作得以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4)对统计方法与经验进行不断分析与总结,并对统计方法不完善的地方加以改革与创新,从而确定选题。该类选题与统计工作息息相关,相关人员可以针对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从而促进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更好地发挥统计的参谋作用。
2.收集资料
统计资料是统计分析的重要依据,正确的统计分析离不开大量和选题相关的统计资料。因此,资料的收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并且应确保收集资料的真实与可靠。一旦收集到的资料与数据缺乏完整性与准确性,将会影响整体统计分析工作的正确性。所以只有真实、详细、大量的统计资料为支撑,才能编写出内容详实、观点明确且材料与观点相一致的统计分析报告。收集资料不但要有效利用已有的资料,还要不断分析与调查和选题相关的新资料。
3.资料整理
在计算机技术高度普及的今天,计算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统计工作当中。如果在统计分析过程中出现数据欠缺的情况,可采用平衡推算、均值插补、推理插补、因素推算等方式来进行估计推算,从而提升统计数据的精准度。此外,依据具体统计分析的需求,对分类与排序已录入完毕的数据,进行筛选、汇总与计算。制作统计***表,将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表分析,更直观、更清楚地反映出来。
4.统计分析
要想达到预期的统计分析目的,则需要借助统计分析方法来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类数据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如质量与成本、质量与产量、质量与材耗、材耗与成本等。因此,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必须保证收集到的数据的精准性。而统计分析则可以对数据的质量进行校验与监督,并及时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差错。如在分析中,常常会通过材料成本来检查材料单耗,并可以有效发现导致生产材料单耗增加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材料消耗与成本。除此之外,撰写统计分析还有利于当地***府宏观掌握经济形势,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5.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
根据分析报告,企业统计人员可以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实时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并将所掌握到的资料与信息通过整理与加工,发现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从而找到企业的发展规律,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的发展策略。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四点内容:(1)主要以说明为主;(2)在报告中,统计数据最主要,统计***与统计表次之,并应将事物间的各种联系清楚地表达出来;(3)分析报告应以大量的调查数据为支撑,不但要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还要进行有力的概括与综合,以正确阐明报告的重要论点;(4)在报告中,不但要说明情况与原因,还应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这也是统计分析工作中极为关键的环节。
二、提高统计方法在基层工作中的有效措施
1.重视信息的采集
无论是对统计方法的结果,还是对会计工作的成效来说,数据的真实完善都是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现阶段,市场行情复杂多变,这要求企业在面对突发问题时要有明确的判断。同时,高敏度的市场嗅觉同样是企业想要又好又快发展,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必备条件。会计工作作为企业运行和管理的核心,必须要重视信息的采集工作,会计信息通常作为企业的机密文件而存在,因此要完善信息收集渠道的制度,保证汇总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只有这样,数据经过统计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才是真实有效的,才会依此作出正确的决策。
2.完善责任监督机制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其信息量是非常大的,而一些利用率比较低的信息不仅会增加信息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会加大统计工作的难度以及对统计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会计工作的精确度受到影响,影响整体的经济决策,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的损失。而通过对监督机制进行有效的完善,不仅能够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此外还能有效的促进信息工作的收集效率,为统计以及会计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与数据支持,为企业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3.加强学习与交流
在一些基层岗位中,有些会计人员只对会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对统计知识则不是很懂,必然会导致在统计工作中对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分析都不是很准确,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统计工作的发展,***府统计部门应与企业建立学习交流的工作平台,组织相关讲座,加强对基层会计、统计人员统计方面知识的培训,由此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还可以通过同行之间的学习交流来提高统计业务水平,从而为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总之,要确保基油臣乒ぷ髟实开展,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统计方法,才能有效地进行统计分析。在基层统计工作过程中,统计方法可以说是直接影响着基层统计的实际效果。科学有效的统计方法,不仅能够增进基层统计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由此来帮助企业、***府管理层做出更加准确合理的决定,为企业、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亚玲.浅谈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12,17:24-25.
统计分析方法篇3
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财***工作面临的压力日渐增大,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财***分析工作,积极引进统计分析方法显得尤为必要,利用统计分析方法,不仅能够更加直观、清晰了解各项工作实际情况,还能够提高财***分析工作准确性,为此,加强对财***研究中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二、统计分析方法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1、概念
统计学主要研究对象为客观事物数量特征及关系,作为一种关于数据收集、整理及分析等一体化方***科学,也是实证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统计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数量、规模等各类数量关系作为基础,通过揭露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等,最终对事物做出准确的解释及预测。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电子应用设备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一部分,为统计分析法的推广提供了极大支持,统计分析法也逐渐成为各学科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在具体应用中,通过利用分析法中的数学方式、模型等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及资料,并进行整理及分析,最终获得定量结论,实现研究目标。
统计分析法是一项科学的分析方法,在具体应用中,要确保历史统计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如果缺乏准确性,势必会直接影响后续决策科学性。
2、重要意义
统计分析法在财***分析工作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统计人员及部门需要完成任务的重要手段。一项完整统计调查活动涉及调查、设计及整理等多项内容。为此,在完成调查工作后,便要进行分析工作。利用统计分析法开展财***分析工作,不仅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完整的统计分析报告,提高决策科学性,还能够客观、具体反应财***各项工作实际情况、提高财***人员工作质量及效率,在编制统计分析报告过程中,能帮助财***人员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进行学习和提升,以提高财***研究工作水平,为此,利用统计分析法开展财***分析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三、统计分析方法在财***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1、合理确定选题
选题是财***分析工作的首要环节,具体可以通过积累统计数据方式进行,将数据进行对比,并对不同之处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确定选题方向,还可以通过对工作情况等进行了解,将实际工作作为根本出发点,以更好地完成分析报告。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了解时事等方式完成选题工作,并将本企业作为题目,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章制度,为后续财***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收集相关资料
资料作为统计分析工作的主要依据,没有资料的支持,那么研究工作也将无法开展,在进行分析之前,收集相关真实、完整的资料十分必要。在资料收集过程中,需要加大对资料严谨性的关注力度:首先,利用统计报表,由于统计报表各项目较为完整,利用报表收集相关资料,能够保障资料完整性;其次,收集相关部门资料,财***研究工作涉及范围较广,为此,为了能够提高资料全面性,要加强对原始资料的收集;再次,整理专题资料。整理的专题资料主要是对某个目标进行研究,具有一定针对性,利用这类资料,能够提高研究工作有效性;最后,实际调查是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财***人员能够直接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料,能够保障资料质量。
3、加强对资料的整理
通常情况下,原始数据资料不能够进行直接汇总,需要进行相应加工和整理。目前,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代替手工形式整理资料,如利用excel软件统计数据,将数据录入到计算机当中,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同时,财***人员可以利用平衡推算、因素推算等形式对数据进行相应的估算,对数据进行排序和分类,最后构建统计***表,以清晰的查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相比较传统统计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失误,提高财***研究有效性。
4、选择合理方法进行分析
统计分析作为关键环节,选择合理方法能够达到预期研究目标,常见的财***研究统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对比法,将存在关系的要素进行对比,如静态或者动态对比;第二,分组法,主要是指按照统计分组理论,将数据资料进行分组处理,如比例等,而后开展分析工作;第三,平均法,利用平均指标分析财***现象的构成特征、依存关系等,揭露财***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等。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包括动态法和因素法,在具体使用中,可以结合实际工作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5、制定分析报告
制定统计分析报告是对上述过程的总结和归纳,为此,统计分析报告要在统计资料基础之上,应用简洁、明确文字进行表述,充分反映客观现实。在统计分析报告编写中,要注重采用说明性应用文体,提高措辞规范化,清楚的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
统计分析方法篇4
关键词:统计方法;现代企业;企业财务;应用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不断增多,规模逐渐加大,财务管理工作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统计方法也被得到了重用,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很好的解决,例如大量复杂的数据,都可以运用统计方法进行解决,加快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保证了企业决策的及时与准确,加快了企业的发展与盈利。
一、企业财务分析中运用的统计方法
在企业财务分析中运用到的统计方法分为很多种,主要有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趋势分析法。
(一)比率分析法。由于比率分析法不同于其他,只是把相关的数值进行绝对值对比,从而得出结果的计算方法,其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的本质进行分析,所以在财务分析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其分析计算出来的结果更加科学、准确。比率分析法按照分析的目的和要求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效率比率。效率比率在企业财务分析中发挥的作用是根据经济项目中所花费的资金与所获得的收益形成的比率,来对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表明。假如把盈利项目和销售成本等进行对比,就可以得出成本利润率等,可以利用效率比率的方法分析企业在不同的方面的盈利能力以及盈利的变化等。(2)相关比率。相关比率与经济活动是相关联的,可以表明项目的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对相关的业务安排的是否合理,企业项目是否可以顺利进行都需要通过相关比率的方法进行分析。把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相互对比,就可以得出流动比率,这也是对一个企业的短期偿还债务的能力的判断。[2]这种分析方法的优势就是操作简单、计算结果清晰明了。
(二)比较分析法。在企业的应用中,比较分析法也分为以下两种形式:(1)同一指标纵向对比。同一指标纵向对比是指在不一样的时间段对同一个指标进行对比,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大多是把本次的实际目标与以往的指标进行对比。而以往的指标又被称为历史指标,在与历史指标进行对比的时候,大多数都是与历史的同期进行对比或者是和历史最高的水平进行对比。同一指标纵向对比的指标与历史指标进行对比的优势就是可以根据历史的标准对现在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效果等进行分析,看是否存在差距等。(2)同一指标横向对比。同一指标横向对比是把这个企业的相同类型或是同行业的指标与现在的指标在不同因素下加以对比,分析与其他企业的差距。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运用同一指标横向对比,选取对比指标的时候,应时刻保持以下几点影响因素:第一点,在选取对比指标的时候,选取标准一定要相同,要不然会因为参数不同无法进行对比。第二点,指标的选取时间期限要相同,不能出现一个是期限一个月,另一个指标的期限是一年,如果两者的时间期限都不一致,出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第三点,计算方式相同,指标除了各个参数相同,所选用的计算方式也要相同,否则会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对比的结果不同,不能实现对比的目的。
(三)趋势分析法。用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百分比法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纵向对比企业处于不同时期的财务情况,还可以运用横向对比同行中与其他企业的差距。百分比比较法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间因业务规模不同而出现的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企业的投资与盈利情况更好的掌握。在运用趋势分析法的时候,也要注意几点影响因素:第一点,计算方式相同。第二点,如果发生了没有预测到的情况,就不能在运用趋势分析法进行计算与分析,否则,对经营状况不能正确的反映出来。第三点,对变化明显的指标进行重点分析,找出变动的原因。
二、企业财务分析中统计方法的应用
(一)实现财务分析静态评价向动态评价的转变。财务报表是分析现代化企业发展的依据,并且要定期进行编制。大多数企业多会在年末上交财务报表,对本企业这一年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但是财务报表反映的内容是静态的,管理人员看到的信息也是静态的,表面的,不能看到本质。如果财务报表在经过统计法的计算与分析以后,就可以清晰明了的知道报表的本质,对这一年的发展情况做出总结与分析,并且提出来年的发展战略,做好准备工作,对市场及同行带来的影响可及时做出调整。通过统计方法把财务表报分析由静态评价转向动态评价,做出经营策略,使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更加顺利的开展。
实际案例:国内一个500强企业,在进行年末财务报表编制的时候,因为工作量过大,财务部门对此没有过分重视,也没有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上交到企业管理部门的时候,管理人员对财务报表没有详细的了解,但由于需要制定企业接下来的发展目标,就根据自身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而制定出发展目标,在进行企业总结大会的时候,发现制定的发展目标对企业接下来的发展并没有起到指导的作用。于是发展目标就需要重新定制,财务报表也要运用统计方法重新进行计算与分析,更加清晰的分析了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此可见,统计方法对于企业的财务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二)实现财务分析的功能拓展。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由此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评价,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有了更加全面的评价,通过这些评价,可以让企业及时的发现本身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最能清晰明了的表明出来的就是财务报表,而财务报表是对资金的流动情况以及资产等值都进行准确的记录,但是单单凭借财务报表是不足以全面反映企业的发展情况。在运用统计方法以后,通过统计法的扩展能力对客户的情况以及工作人员的情况都可以经过信息反映出来,让管理者可以更加准确的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制定准确的发展决策,也会让人们对企业有更加真实的了解。通过统计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与计算,让财务报表更加全面、真实。
(三)实现对财务分析结果的检查。统计方法得到正确合理的运用,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并且伴随着统计方法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在加上信息技术与统计方法的结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使统计方法的工作效率更是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计算机上设置一些相关的程序,把需要对比的指标进行对比,有效防止因特殊情况的出现而导致工作停止不前,或者是造成信息缺失等情况,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实际案例:某企业的财务管理非常成功,主要是在财务分析中运用了统计方法,通过计算机的专业人员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了一套可以按照统计方法的标准对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的程序,工作人员只需要把财务数据输入电脑以后,计算机程序就可以快速的计算出来,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束语:为了实现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正确合理的使用统计方法至关重要。通过对统计方法的分析可知,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更是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改善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使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本文通过对统计方法的不同类型带来对企业不同的影响,帮助企业领导人更加准确的做出发展决策,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统计分析方法篇5
关键词 统计方法 改革 创新 分析 对策
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很多传统的方法和形式已经不适应生产和生活了,包括传统的统计方法。针对目前的形势,有必要对传统的老旧的统计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根据当前社会特点,对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希望可以运用到生产生活中,提高工作效率。
一、统计方法的概念和论述
统计方法的定义有几种,源于《中国计量》的定义是多次测量值采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的标准不确定度,而在物理学上对统计的定义是指在平均离子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计算离子组态概率分布的有效方法。一般而言,统计方法运用于大量的事件,当研究的对象或是事件越多的时候,所得到的统计结果也相应地越准确。统计方法是为某项事物提供根据增加结果的说服力,它的本质是一种分析工具。对统计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和研究对象整体的一个趋势,得到一个准确的信息,接着用可行的办法解决它。
二、统计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统计方法广泛运用于生活生产中,它是单位决策和管理的前提。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很多问题也随之出现,使用有效的统计方法,解决问题就有据可依,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二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填报表的方式是过去采用的主要的统计方法,时代的变迁也要求统计方法的手段更新。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而中小企业管理模式比较灵活,这就要求统计方法更要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方式,而不能单纯地使用填报表的方式。
三、当前统计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结果不准确
统计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变革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和决策,就有必要改进当前所采用的一般的统计方法。当前统计方法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准确性不高,没办法得出一个精确的数据,结果的可利用度比较低,也无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很多单位对统计数据和报表过分关注,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一如既往地用抽样和全面统计法,导致了统计结果的不准确。
(二)统计过程烦琐,效率低
很多单位采用的统计方法最大的不足就是花费时间长。一方面,考虑到很多指标在里面,按照一套标准把许多不必要的统计指标安排在统计的过程里,过程繁琐,导致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不同单位可能因为预计的时间和资金不同,所以使用的统计方法也无法统一,结果不具有较强的对比性和准确性。
(三)创新的统计方法使用不广
许多企业对统计方法不够重视,对自身特点也不够了解,对于统计方法不确定是否适用于本企业,或者是固守传统的统计方法;对于创新统计方法不了解也缺乏尝试的魄力,因此使得创新的统计方法在目前的市面上还处于半封闭状态,也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改良。
四、统计方法改革创新的建议
(一)根据企业特点确定合适的调查方法
针对目前企业存在的统计结果不准确的问题,需要企业考虑到自身的特点,不能盲目地按照以往的经验,或是按照别人的统计数量来衡量自己的统计数量,毕竟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特点所在。这需要企业在了解和认知内外部情况后,进行市场调查研究,然后再确定需要统计的数量和统计的方法。把旧有的统计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分类和汇总,根据部门的分级划分统计,这样得出的结果更具有代表性、真实性以及准确性;而且改革统计的方法把汇总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因素也考虑进去,分类性质不同的数据,这样一来逻辑性也比较强,条理清晰,效率高,不混乱,准确度高。
(二)消除繁杂的报表程序,提高效率
在一个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过往复杂烦琐的统计方法已经不适用了。为了提高效率,必须抛弃那些不适用的统计方法,放弃繁杂的报表形式,创建快捷方便的报表,或者是建立一个有效的调查方案是企业应该追求的,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执行起来更便捷,删除不必要的报表;另一方面,企业或许能通过改革统计分析从而提高效益和自身价值,提高竞争能力。例如,企业同时使用月度报表、季度报表、年度报表时就可以考虑是否减少程序,省去季度或是月度报表,这样一来程序相对减少,工作量减少,数据也更加清楚明了。消除繁杂的报表程序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立重点指标和一般指标,在重点指标上严格执行规定,在处理一般指标时注意不要重复性地布置,避免浪费时间和人力。加强对统计的管理工作,能做到资源共享时抓住机会,合理利用资源。用重点统计法和专项调查法有针对性地替代原来的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通过减少烦琐的报表和统计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三)推广统计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对于统计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首先需要各个企业单位提高对它的重视程度。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统计方法作为一个企业的分析工具更要与时俱进,各个企业单位在发展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工具的改革和创新。在了解自身特点后,可以结合实际学习先进的统计方法,对不适合发展的统计方法及时淘汰或是升级,加快统计方法的革新。也可以采用多个统计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各自的特点,再结合实际情况运用适合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要切实根据时代的发展,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对统计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统计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要及时发现不适合生产生活的统计管理方法,及时改变传统统计思维,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用创新的统计方法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五、结语
统计方法作为分析工具对执行起重要作用,运用好统计方法不论对企业单位还是对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其不仅能够减少精力和人力,更重要的是得出的统计结果能够更好地反映当前的问题所在,及时地处理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要运用好统计方法,离不开企业单位的自我审视,结合自身特点及时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
(作者单位为武安市供水管理处)
参考文献
统计分析方法篇6
一、审计证据采集方法
信息系统效益审计证据采集方法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为常规审计证据采集方法。这类方法在审计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审计人员可从信息系统建设者、技术开发人员以及用户等方面获取审计证据时都会运用到上述方法。另一类为特殊审计证据采集方法。由于信息系统有别于其他项目,其审计证据的采集也比较独特,因此需要一些特殊的方法进行证据采集。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
信息系统效益审计的需要有效监督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和建设效果,但由于软件开发的不可视性,采用传统的审计取证方法很难展现存在于这个过程中的各种审计线索,因此,审计人员需要借助计算机工具才能高效地完成审计任务。
1、嵌入审计模块方式。审计人员可以自己设计或利用已有的应用程序和控制模块,植入应用软件开发系统中,然后根据需要详细记录各种的开发信息,从而在建设成本、项目管理以及综合测试等方面形成有力的审计证据。
2、利用通用和专用审计软件。目前国内外各类审计通用软件层出不穷而且功能强大,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同时也可以***开发更具针对性的专用软件,能够更有效的对信息系统开发实施阶段的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进行审查。
3、利用专业测试系统。由于信息系统建设需要满足相应业务领域的专业和战术需要,因此,在实施效果审计时,有必要采用相应的专业测试系统,对建成信息系统的信息获取、传递、分析和处理质量等进行详细检测,从而形成具体较强权威性的审计证据。
(二)信息系统性能度量方法
信息系统性能度量方法是审计人员利用一系列的性能度量工具获取信息系统性能等方面的审计证据的方法。一般常用的性能度量工具有硬件监视器和软件监视器两种。其中,硬件监视器通过对连接的信息系统硬件设备进行信息流处理检测,可以直观地反馈出该设备的基本状态,有效检测系统硬件的有效性;而软件监视器实际是一段具体的程序指令,它插入到系统代码或其他程序中,以收集应用软件的性能数据,包括数据库操作访问记录、应用程序模块调用情况以及系统响应时间等方面,为进一步的系统性能分析和评价提供依据。
二、审计分析评价方法
开展信息系统效益审计,不能仅单纯地罗列一些审计查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信息系统进行效益评价。一般来说,使用不同的分析评价方法对评价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评价对象的特征和属性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一)德尔菲法
信息系统效益审计评价的很多方面都无法进行定量评价,所以都需要运用德尔菲法来开展工作。首先,以当前审计组为基础成立管理小组,并要求小组成员必须了解专家们的详细情况,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统计、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然后根据具体的评价要求筛选信息系统工程方面的专家,组织专家应答小组,将需要定性评价的问题以匿名的方式,反复征求专家们意见,从而形成评价结果。
(二)软件度量技术
软件度量技术是研究软件质量与复杂性的定量评价技术,它可以对一个软件系统、组件或过程在给定属性标度的前提下进行定量测量。一般来说,对应用软件的建设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是信息系统效益审计的重点和难度,因此软件过程度量技术是一项很有效的审计评价工具。
目前比较成熟的软件过程度量技术是GQM模型,它是一种基于目标的自上而下的度量定义方法,具体包括3个层次。概念层次:为度量对象制定一个目标。过程的度量对象一般是与时间有关的软件活动,如设计、编程等。操作层次:用一组问题来描述将被用来评价实现一个特定目标的方法,这些问题应根据所选的质量要点来描述度量对象。量化层次:针对每个问题得到一组数据来回答此问题。这3层是一个继承性的结构,下一层对上面一层的细化,通过这种细化和逐步求精,最终由目标得到需要的度量。
(三)层次分析法
它合理地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按照思维、心理的规律把目标过程层次化、数量化。该方法首先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隶属关系,将各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分析结构模型,最终归结为最低层指标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程度的权重值或相对优劣次序的问题。它是确定信息系统各项评价指标权重的重要方法。
(四)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评价法可以与多种方法混合使用,在进行信息系统效益审计评价时,第一步,采用德尔菲法,通过多专家分析,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划分;第二步,构造判别矩阵并确定各指标权重,其中对权重的计算可运用层次分析法;第三步,确定指标的隶属度,由审计人员根据之前确定的评价等级,对信息系统效益评价指标进行具体判断,并将所得结果用隶属度矩阵来表示;第四步,计算评价值,将得到的隶属度矩阵和综合指标权重进行矢量相乘,最终得到信息系统效益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晓剑等.系统评价方法及应用[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
2、肖敏.审计信息化的审计软件过程度量的研究[J].审计月刊,2008(2).
3、李丹.浅谈软件过程度量及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23).
统计分析方法篇7
关键词: SPC统计分析;液晶;光电参数;测量方法
中***分类号:TN141.9 文献标识码:B
Statistical Analyse of Liquid Crystal's Electrooptic Parameter
Measure Methods
LI Yong-zhong, JI Wei-feng, HUANG Xiao-yang, HUANG Chen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Co., Ltd., Shantou Guangdong 515041, China)
Abstract: This thesis uses SPC statistical method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ree different liquid crystal's electrooptic (EO) parameter measure methods, so that we can choose the best liquid crystal's electrooptic parameter measure method.
Keywords:SPC statistical analyse; liquid crystal; electrooptic parameter; measure methods
引 言
每种液晶光电参数测量方法都受到测量设备的重复性、重现性、精确度、稳定性和测量线性等因素的影响,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法对于液晶光电参数的控制非常重要。
现在业内通常采用方波阈值(简称为Vth)控制液晶的光电参数,因为产生方波容易,测量设备有驱动波形失真小等优点,但也存在测量设备精度达不到要求的问题。业内通常要求液晶的Vth控制在±0.02V,要求测量设备的测量精度精确于±0.004V,但一般光电测量设备的测量精度仅仅是0.02V,容易引起人为测量误差等缺点。
本次试验主要采用GR&R统计方法,对不同的液晶光电参数测量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选择最好的液晶光电参数测量方法。
1试验方法
1.1试验测量方法
(1) 业内通常采用的测量方波阈值来控制液晶光电参数的方法,简称为方法一;
(2) 测量最高对比度电压来控制液晶光电参数的方法,简称为方法二;
(3) 测量B形波(VS50+VNS50)/2电压控制液晶光电参数的方法,简称为方法三。其中VS50是选态T50电压,VNS50是非选态T50电压。
1.2试验材料和试验设备
先在一块液晶盒上的四周和中间划出5个小圆圈(足够测量即可)作为测试点,编上号码1~5。两位工程师在同一测量设备的不同时间测试,每次测试将5个测试点测一遍,然后关机等待一段时间再测试一遍,如此循环进行,直到5次测试完毕。三种测量方法均如此操作。
本次试验采用德国生产的DMS-505作为测量设备,所用的B形波和最高对比度电压测试的波形一样,都为1/96Duty,1/5Bias,频率为100Hz。
2试验结果
方法一的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方法二的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
方法三的测量结果如表3所示。
3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使用含GR&R的统计学软件,对三种测量方法进行对比统计分析。
按照业内客户对供应商的较严格要求,电压允许波动范围为±0.3%。本次B形波驱动电压约为7V,故电压可控的范围为±0.21V,折算为方波阈值为±0.044V。将纪录数据和电压控制范围输入软件,可以计算得出:
方法一的统计分析结果:%EV = 26.95%, %AV = 83.35%,%R&R = 87.59%;
方法二的统计分析结果:%EV = 43.43%, %AV = 49.07%,%R&R = 65.53%;
方法三的统计分析结果:%EV = 27.79%, %AV = 35.96%,%R&R = 45.45%。
其中,%EV为测量设备重复性指标;%AV为观察者变量;%R&R为方法可行性(包括测量设备重复性和观察者变量)。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要控制这么严格的阈值波动,三种测量方法的测量设备重复性能都达不到要求(%EV < 25%),方法一和方法三可以认为测量设备勉强有能力测量。三种测量方法跟测试人员的关系都比较大,方法三相对好些(%AV = 35.69%,较接近于25%)。综合而言,方法三的重复性、再现性最好。
4结论
(1) 从测量重复性和重现性方面考虑,方法三最优;
(2) 方法一和方法三的测量设备稳定性都较好,方法二较差;
(3) 方法三的人为因素影响较小,方法一的人为因素影响最大;
(4) 方法三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测量一液晶盒需要50s左右,而方法一只需要25s左右,故方法三的可操作性较差;
(5) 建议对于电压控制要求较高的产品采用方法三来控制EO;对于电压控制要求一般的产品区采用方法一来控制EO,但是需要加强测试人员的培训。
统计分析方法篇8
【关键词】系统方法;工程设计;时空结构
前言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系统分析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影响力也日趋增大,结构工程科学最近也将系统科学分析方法应用其中,使得工程结构设计得到整体的优化,本文就运用该方法仅对结构设计中的时空因素加以阐述。
1 系统科学方法
1.1 系统、要素、结构、功能、环境彼此之间关系
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各元素之间都由于系统属性而拥有特殊关系, 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构是存在于系统中各种关系总和。系统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从对彼此之间联系的研究来阐明系统的时空结构。由于结构的存在使得系统具有特定功能,环境则是指不属于系统但与之相互所用外部事物,当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时系统在内外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就是功能。且两者密不可分。要素、结构和环境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且系统的功能依赖于这个相互作用的的整体。相对于大系统来说,每一个小系统都是它的要素或称为子系统。假使我们把一个居民住宅做为一个系统整体进行研究,则相关基础设施及生活设施等各要素构成, 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有机整体。而一个住宅楼放在居民住宅区中就成为单一要素或子系统, 所有楼宇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这个群体系统, 表现出综合的功能。如果各个子住宅楼房之见不相互配套,就会降低甚至发挥不出难发挥出应有功能。同样住宅区也会与它所在城市的外界环境产生关联, 因此必须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经济许可状况等诸多因素。在进行设计时都要把这些关联因素的相互作用考虑在内进行综合优化设计。
1.2 系统的时空结构
一个结构工程能称之为系统,都是其结构、功能在某一时间和空间点上的统一,不仅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又在空间上存在关联。所以,系统中时间,空间之间是对立且相互关联的。系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结构,系统与环境之间作用表现出功能,结构与功能密不可分。系统、结构、功能共存在于相同时空中, 随时空变化而变化。所以, 则需要工程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相互作用变化对其影响, 灵位结构的本身也是变化的, 所以所呈现出功能也会随之而变,所以要全方位考虑动态变化过程等诸多要素。
2 工程设计中系统的时空考虑
2.1 系统的空间考虑
2.1.1 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考虑
结构工程的建设中,对于单一细节性的局部数理情况的统计计算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方法上都相对成熟,而从整体及相互关联的各系统之间统计处理工作的研究才刚刚开始。问题一就是对局部计算精确, 而整体系统计算精确度较差。问题二是对于高层建筑的计算法的研究不在少数, 而上层建筑与其相关基础计算考量还远远不足。当把整体和要素综合考虑时, 在相关作用下, 整体的倾覆将成为首要的关注点。从计算过程考虑, 也应调节好单一过程与整个过程的整体性,如果在一道错误的计算题上无论进行多么精细的求解,所得答案也不会正确。所以我们应该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全面整体的分析,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关联,使其结构充分发挥其潜在的性能
2.1.2 整体与系统的考虑
建筑结构一定程度的与系统相联系构成系统整体,所以系统的影响在结构设计中也应考虑在内。在城市小区的规划设计时应把系统的配套设施的考量放在首位, 反之, 功能就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单一项目的选型也要考虑很多因素,如结构形式对系统的适应性和可行性、施工条件和能力、材料和能源的供应、施工期限等等。水利大坝的建设必须和水库储水量、水位高度、引水泄水设施以及发电设备一起考虑, 此外, 还要考虑库堤滑坡所引起的涌浪问题。
2.1.3 系统与环境的考虑
建筑系统的设计并不单单是美学与力学的结合体,还需要将系统周围的环境考虑在内。一个工程项目的成功建设,必须在其设计阶段就对于该工程的所在的国家***策,经济策略,建设方针,地点选择,建设中对于生态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和后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例如在乡间建设高速公路就会对周围的农作物及畜牧也造成污染;不重视桥梁使用的持久性, 在后患问题出现时,对其加固和维修不仅会为当地交通造成影响, 也会造成额外的经济浪费,有甚者比建设时所需的费用更大。周围环境的污染也会对建设的工程系统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道路冬季需要撒盐防冻防滑,而盐对路面有很强的腐蚀作用,每年的路面防腐上的花销就很大。在我国三峡水利大坝建设的过程中,就对工程的建设给周围动植物体系带来的影响及水库下部地壳受力增大是否可能引起局部地震等诸多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因此,一个项目的建设与周围环境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找到平衡的结合点,才能顺应变化,共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2 系统的时间考虑
任何工程的设计都是按照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设计出的,如果按照系统科学方法考量的话则应对其建造、正常使用和老化阶段的整体过程进行考虑。相关资料表明,安全生产事故半数以上都是发生在施工阶段,这就使得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考虑。随着钢筋混凝土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由于材料本身自重很大,为施工过程增加不少安全隐患,另外, 很多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新颖,别致,花样繁多,使用很多高新技术和材料,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很多无法预见的不确定性,在设计时更要全方位考虑衡量。建筑结构在正常使用阶段,其所承担的风险相比于建造阶段和老化阶段而言是最低的。危险主要由自然和人为灾害构成。合理设计应该是既防止一般小灾害, 又能在大灾害时避免过大的损失。老化阶段的风险率也是很高的, 主要是结构的损伤积累和正常抗力的丧失, 而这方面在结构设计中考虑的还不多。长期以来在我国只管建房而不管修房的现象已是很普遍的问题。在许多情况下, 维修和改造房屋的费用会更多。所以, 设计时也应考虑到老化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 考虑其相应经济的安全的维修、控制、改建方案, 甚至于考虑担废处理的各个环节问题。
3 结构工程设计计算的多方位扩充
在以往的结构工程设计中, 通常是依据经验框出计算简***, 再用数学、力学分析求解, 对重要的工程需要做些实验进行验算即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建筑物的功能趋于多样化, 这就需要与之适应的新型结构。大量的现代化技术融进结构工程学科, 这就需要大量的相应技术理论的支撑, 不能单靠数学、力学和经验知识, 现代结构设计还需要有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 同时还要有系统工程、价值工程、思维科学、心理学、环境科学和美学。又由于结构工程可统计性差, 影响因素多, 而且很大, 并且许多信息不完整、不确定, 大量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是依靠计算, 而是依靠经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不但可以对大型工程实现有限元计算, 而且可以使存储人类的经验知识成为可能。目前结构工程设计专家系统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多学科多方位系统分析工程结构, 是结构工程设计在计算方面的扩充。
结束语
目前, 我国在工程设计中对于设计前的许多必要的系统决策考虑的很少, 而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在整个工程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比于工程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影响, 远比结构设计的本身更为重要。所以, 对结构工程时空系统, 应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总体优化设计, 这也是结构工程学科总的发展趋势之一。
参考文献
统计分析方法篇9
【关键词】抽样调查统计指标普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计方法制度伴随着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从单一的全面统计到主要指标的抽样调查,从产品的实物量统计到价值量指标的计算,从相对***的专业统计到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转换,比较系统的全面的反映了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特征和现状。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多元化产业发展,各级领导和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统计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传统的统计体系已不能适应。县乡现行的统计体系的问题逐渐显示出来了,所以当前加快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步伐意义重大、任务艰巨。目前,县乡统计工作的现状如何,统计方法制度存在哪些主要问题,怎样摸索出一套适应县乡实际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调查方法。本人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多年的统计工作者,在这里作些初步探讨。
一、县乡统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方法单一,适应性不强
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活动朝着多元化、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统计对象、统计指标、调查方法、工作方式都将要发生深刻的变化,完全依靠传统的统计制度、统计方法已经无法准确、及时、全面地获得******领导和社会各界所需要的各项统计信息。
(二)统计法制建设落后
统计法制建设的落后已严重的影响了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统计法纪的松弛已造成统计数据的严重失真。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实行目标管理以来,统计数据与单位或个人利益密切相关,人为干扰数据上报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建议
目前,我国正进行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更需要改革,只有不断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的统计保障。统计部门必须抓住这样的大好机遇,大力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快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步伐。
(一)改革统计调查方法制度,建立科学适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改革统计调查方法,要合理调整普查周期,降低普查频率,在10年内进行6次普查,本人认为次数过多。因为普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如果重叠和冲突比较多,地方基层统计部门难以承受,要将相应普查归口合并后,至少要间隔2年以上进行一次普查,要把普查和年报及抽样调查结合起来,并使普查担当起检查、校正相关统计数据的角色,避免虚报、瞒报的现象。还要精简全面统计报表指标,充分发挥重点调查的作用。要本着减轻基层负担的原则,对那些过时的、用处不大的指标,要从统计指标体系中删除。凡是能够通过抽样调查取得的指标,就不再布置全面报表。同一个指标不能由不同专业不同部门重复布置层层上报。
(二)改革统计报表制度,优化统计指标体系
目前,统计报表及指标各级层层加码,增设指标和表种,基层报表十分浩繁,负担十分沉重,然而由于条条管理造成的各种报表不兼容,虽然有庞大的数据资源却不能充分利用和发挥作用。因此需要大量精简指标,设定国家调查指标。首先:是精简不常使用的和在基层难以取得的可靠数据的指标,例如:乡村从人员按行业分组分的太细,应改为从事一、二、三产业劳动力人员数;农用化肥施用量、农用柴油使用量、农药使用量等农业生产投入指标可放入《农村住户方案》中进行调查。二是:要强化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统计,充实和完善反映节能、环保等约束性指标。三是:做好统计报表分流工作,国家统计局应着重抓宏观调控所需要的统计指标,把大量属于部门、地方的统计指标从国家统计指标体系中精简下来,部门统计也是统计工作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积极利用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开展科学推算。
(三)改革统计管理体制,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我们的统计管理体制,在业务上以上级***府统计机构领导为主,在行***上受同级人民***府的领导,这种管理体制由于受经费、人事、职位升迁等因素影响,实质上是同级***府领导为主,这就很难避免人为干扰数字的现象发生,一级骗一级的统计浮夸之源。如果统计机构的设置和隶属关系垂直管理。由此可堵住统计数字的假源。
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来源不足,除一、二产业的资料相对齐全外,三产业资料分布在众多的部门内,统计资料取得既无全面性也无准确性。要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一步进行修订和补充。一、在机构分类中,要按经济成分对企业部门进行分类,从数量上反映多种经济成分在整个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及变化情况。二、调整基本核算表之间以及基本核算表与账户体系之间的关系,细化经济账户体系结构,规范基本核算分类。三、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社会、自然资源和环境核算框架。
(四)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强化统计监督职能
要使统计工作健康、顺利发展,必须有法制工作做保障。在统计立法方面,建议修改《统计法》有关条款,《统计法》中应规定乡、镇***府设置配备专职的统计人员。《统计法》的经济处罚只处罚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而不能对国家机关单位实施处罚,所以要在《统计法》中加大对行***机关单位的处罚力度,明确经济处罚额度。
要加强统计法制建设,首先,必须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宣传工作是获得社会支持与配合、搞好统计***的前提,特别要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其次,是要加大处罚力度。做到违法必究,***必严,要综合运用行***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加大处罚力度,提高《统计法》的震慑力,县级统计局要配备经常性的***人员,开展经常性的统计***监督工作,对违反统计法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依法处理,特别是对参与统计违法的领导,一经查实,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从重、从快、从严处理,决不手软。
统计分析方法篇10
前言: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于电能的需求也呈现出了不断增长的趋势。工业企业供电系统直接关系着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的关键所在,必须结合工业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系统设计方案,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1 工业企业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
工业企业生产中,对于电力的需求较大,而供电系统本身的质量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果。因此,在针对工业企业供电系统进行设计时,必须坚持几个基本的设计原则,一是安全性,在供电系统中,电力的分配和使用都必须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切实保证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二是可靠性,主要是利用可靠性较高的电气设备以及电力产品,确保供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三是高质量,在供电系统设计时,必须确保供电的质量能够满足工业设备对于电压、电流、频率等的要求,保证良好的供电质量;四是经济性,在充分满足上述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保证供电系统的合理设计,减少系统投资以及运行维护费用,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消耗。只有遵循上述设计原则,才能够真正满足工业企业生产中对于电力的需求,促进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2 工业企业供电系统的设计方法
2.1 线缆选择
从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考虑,应该做好系统线缆的选择工作,立足供电系统的电压等级、载流量、发热条件等,确定导线电缆的机械强度、截面积等参数。一般情况下,对于10kV及以下的高压线路以及所有的低压动力线路,都必须结合负载大小,对截面进行选择,在确定截面后,再去考虑导线的机械强度和电压损耗;而对于部分低压线路,可以按照电损和负载来确定大致的范围,然后依照机械强度和发热条件,确定导线和电缆的最终类型,明确线缆的敷设条件,保证线缆能够满足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
2.2 高低压分配
供电系统包括了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在进行高压系统设计前,需要依照负荷情况,对电压等级进行明确,考虑配电室和负荷的分布状况,设计出多套具备可行性的系统方案,经过对比分析,选择可靠性和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方案,进行深入的优化,确保供电系统的设计能够真正满足用电需求。而对于低压系统,可以采用TN-C-S的系统架构,待进入厂房后,根据设备的分布,选择树干式、放射式或者混合式供电。
2.3 负荷分级
在供电系统设计环节,必须针对工业企业内部的用电需求,进行负荷分级。通常可以根据电力负荷事故可能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将负荷等级划分为1-3级,事故可能引发的损失和影响越大,则对于供电系统的要求也就越高。1级负荷是要求最为严格,必须配备双电源,确保在电源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投切,避免供电的中断,同时还需要配备相应的应急电源,即使其中一个电源回路故障对另一个电源回路造成了影响,也能够通过应急电源保证稳定供电;2级负荷的要求主要是***路出现故障时,可以避免出现供电中断问题,或者将断电的时间压缩到最短;3级负荷的要求最低,只需要保证设备的正常供电即可。不仅如此,在一些特殊的工业企业,如煤炭企业、冶金企业等,对于电能的需求量巨大,必须结合不同的设备和工艺,进行费用的计算,以电价区分负荷,方便后期的分类管理。
2.4 变配电室
变配电室的位置应该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将供电半径控制在250mm?以内,最大不能超过300mm?,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如果资金和技术条件允许,应该在变配电室设置综合自动化系统,集成测量、通信、控制和保护等功能,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如果工业厂房对于供电质量要求较高,则可以在变配电室设置远程监控平台,实现对供电系统的远程控制,提升供电系统的信息化和综合自动化水平,尽可能减少和消除电力安全事故。
2.5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也是必须重视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将保护接地装置连接在埋设在大地中的各种金属构件或者钢筋混凝土基础上,可以在保证良好接地效果的同时,减少成本投入。不过,在现代工业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电气设备,必须设置相对完善的保护接地系统,确保系统的接地电阻不超过4Ω。对于一些比较精密的仪器设备,从其性能和精准度等方面分析,接地电阻应该在3Ω以下,零地电压不超过4V。
2.6 功率因数改善
供电系统设计中,需要首先以负荷对配电室的功率因数进行计算,然后结合设计手册的相关要求,计算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如果工业企业中设置有大型同步电机,则可以通过控制电机励磁电流的方法,对功率因数进行改善。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设计手册,对电容器组和电源模块进行合理选择,提升相应的功率因数,而在高压系统中,可以引入SVG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另外,需要结合实际负载,通过串联电抗器、提高脉冲数等方式,对存在大容量变频电器的供电系统的谐波进行治理。
2.7 防雷装置
雷电对于供电系统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在工业企业供电系统设计时,必须做好防雷设计,配备完善的防雷装置,如避雷线、避雷网等,保证供电系统的运行安全。考虑到防雷装置的成本问题,通常只在一些重要线路以及35kV以上的架空线路中进行布设。同时,为了确保良好的防雷效果,应该***路杆塔上设置避雷针,对于已经具备防雷措施的建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进行防雷措施的重复设计。为了保护供电系统中的一些关键设备,如主变等,需要在高压侧装设相应的浪涌保护器,这种保护设备可以用于额定电压220-380V,交流50/60Hz的供电系统或者通信系统,可以针对直击雷、侵入雷或者瞬时过压等进行防护,具有多种不同的保护模式,能够满足工业领域的电涌保护需求。对于设置在户外的变压器设备,可以在高压馈出柜中,设置氧化锌避雷器,减小雷电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