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10篇

纪实文学篇1

【正文】

一、巴赞的纪实美学

安德烈·巴赞〔1918—1958〕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理论旗手,是世界电影三大流派之一—现实主义流派的主将。巴赞的电影理论是与电影评论相结合的。它产生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崛起的时代。电影实践的纪实创新给了巴赞理论上的启示。其电影理论体系及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评论文集《电影是什么?》一书中。在“电影是什么”的设问下,巴赞从影像的角度对电影做出本体论的考察。作为现实主义取向电影研究的中心人物,他通过孜孜不倦的影评来建立自己的理论观点。他批评爱森斯坦理论早已过时,强调电影单一镜头内部构成的美学含义。他认为电影的主题是真实世界,但在爱森斯坦那里,单个镜头只是原始素材,经由蒙太奇组接的镜头段落才能建构艺术。巴赞批评蒙太奇美学人为操纵痕迹过重,完全扭曲人物或事件的自然本性。他觉得内涵丰富的单镜头、长镜头可以让观众注意一个事件或人物的活动过程,并从中获得更客观的外在现实感受。

巴赞的电影纪实主义美学有三大支柱,即电影的影像本体论、电影的心理学起源和电影语言的进化观。限于篇幅,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它的电影影像本体论,因为这对中国电影影响最大,也最直接。巴赞认为,“电影是从一个神话中诞生的,这个神话就是完整电影的神话”(引自《电影是什么?》)。在巴赞看来,电影具备了完整再现现实的功能,尤其是有声电影、彩出现以后,满足人类追求逼真地复现现实心理需求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了。于是,他提出了长镜头理论和深焦距摄影。可以认为,巴赞提出的这一理论是基于“摄影与绘画不同,它的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按照巴赞的理解,电影独特的再现事物原形的本性是电影美学的基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巴赞所说的客观的存在永远是多义、含糊和不确定的。因此他反对导演对事物做单义解释,而蒙太奇由于过于严格地组织观众的知觉,而在银幕中消除了多义性。由此看出,巴赞提出的“长镜头摄影”和“景深镜头”的运用不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进步,不只影响着电影语言的各种结构,而且影响着观众和画面之间的思想联系。其特点是:1、“长镜头摄影”使观众与画面的关系比他们与现实的关系更为贴近,因此,可以说,不论画面本身的内容如何,画面结构更具真实性。2、“长镜头摄影”要求观众积极地思考,甚至要求他们积极地参与场面调度,如果采取分解蒙太奇,观众就只能跟着导演走,他们的注意力随着导演的注意力而转移,画面的含义部分地取决于导演的注意点和意***。3、蒙太奇由于它本身的性质所决定,在分析现实时,需要含义的单一。蒙太奇在本质上与含糊的表象相对立,而“长镜头摄影”则把含糊的特点重新引入画面结构之中。

巴赞1945年发表的《摄影影像的本体论》是其电影本体论的基石。他认为,文中的核心命题“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拍摄物”都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作为摄影机的眼睛的一组透镜代替了人的眼睛……在原物体与它的再现物之间只有另一个实物发生作用……不用人加以干预,参与创造……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因此,电影美学的基本原则就是电影再现事物原貌的独特本性。而且,摄影机“自动生成的方式彻底改变了影像的心理学”,“完全满足了我们把人排除在外、单靠机械的复制来制造幻想的欲望”,即绘画难以实现的人类“用逼真的模拟品替代外部世界的心理愿望”。这种再现完整现实幻想的愿望也是电影发明的心理依据。基于影像本体论,巴赞提出真实美学观。在《电影语言的演进》中,他宣称电影语言的演进方向是纪实主义。他强调:(1)表现对象的真实——如实再现事物原貌的多义性、含糊性、不确定性及题材的直接现实;(2)时空的真实——严守戏剧空间的统一和时间的真实延续;(3)叙事方式的真实——“这种叙事方式能够表现一切,而不分割世界;能够揭示人与物的隐蔽含义,而不破坏自然的统一”。为此,他主张运用“景深镜头”和“镜头段落”(“连续的摇拍”)构思和拍摄影片。巴赞反对利用蒙太奇随意分切、组接镜头,以破坏镜头的多义性、暧昧性及时空统一性。“若一个事件的主要内容要求两个或多个动作元素同时存在,蒙太奇应被禁用。”巴赞的理论直接促成法国“新浪潮”的崛起。但在60年代末,其理论也因缺少电影文化学的思辨精神(把电影创作工具与电影创作等同起来)而受到电影心理学大师让·米特里以及电影符号学家的批评。

二、70年代末、80年代初巴赞理论为何在中国电影理论界走红

中国电影在1979年对巴赞的选择几乎就是一种宿命。或者说,巴赞是那个时代中国电影必然的选择。这处必然性就深藏在历史的具体情境之中。

在西方,20世纪70年代是电影研究和电影理论发生剧烈变革的时代。以电影为基础的符号学、精神分析、文本分析和女性主义都是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而在80年代以后,陆续又有了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多元文化论和“身份***治学”等理论思潮介入电影研究。美国的一位大学教授在将所有这些思潮的来龙去脉和变化发展做了一番梳理后认为,它们主要归属于两种“宏大理论”:即主体——位置理论和文化主义。事实上,70年代以来的思想潮流动摇了包括爱森斯坦和巴赞在内的许多电影理论观念,它们从各自的方向重新审视了经典电影理论的思想基础和前提。特别是许多文化研究者,他们从多种角度对心理分析、符号分析、群众媒介批判等消极观众论提出了质疑。电影理论家们也热衷于在一些关于社会组织和心理活动的假设之上建构电影的概念。更有那些后现代的思想家们,他们的思想表现出锐利的批判锋芒,直接冲击着西方哲学传统中的形而上学、本质主义以及总体性等内涵。他们也思考电影的问题,他们的思考为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提供了新的哲学和认识论背景。

然而,所有这些理论思潮在1979年的那个时刻注定了将与中国电影无缘。事实上,对于刚刚打开门窗的中国人来说,巴赞也是一位姗姗来迟的客人。直到1987年,中国电影出版社才出版了崔君衍翻译的《电影是什么?》,这很可能是我们第一次直接读到巴赞论文的中文版。但电影主体的探寻并没有和当时世界风行的结构主义理论接壤,而却与巴赞的纪实美学并轨。这是由于中国历史传统与当时特殊的历史情况的需要,也是由于巴赞理论自足性。具体原因如下:外因:纪实的概念对蒙太奇美学具有***性的冲击力,符合中国电影界急于旧有创作思想(苏式电影理论束缚)的心理。***后中国所了解的电影理论在美学上一片空白,而1957、1958年的浮夸风影响到电影界,长久的假、大、空形式导致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对事实的渴求的愿望,再加之现实主义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地位,巴赞的纪实美学就正好成为中国电影界思想***的一个最重要的武器。巴赞西方纪实主义美学的引进,契合了当时社会心理背景和哲学文化背景,同时也是作为对前一阶段某些玩弄技巧、流于肤浅倾向的反叛,要求避虚求实,返璞归真,纪实美学代之而起。内因:巴赞理论本身逻辑的自足性。纪实美学理论大厦在当时是自足的,逻辑上无断裂。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给人太多的强制,现代人天然有一种对理论霸权的反感,而且,爱森斯坦也无法解决现实电影创作中的实际问题。纪实美学理论在剧作、导演、表演、摄影、美工、录音、服装、化妆等方面都有具体描述,形成比较完整的表现论和技巧说,对创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而更为重要的是,80年代初期的电影理论探讨往往直接为电影创作服务,某一理论的研究者常常是相关创作风格的倡导者。确切地说,中国当时电影的研究者和创作者合二为一,许多立志创新的导演都对新理论、新观念表现出极大的敬畏,而对创作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更格外备受青睐。

邵牧君在《电影美学随想纪要》一文中曾概括说,1979年后最重要的现象是“巴赞和克拉考尔的电影理论在电影界得到了传播,引起了议论,发生了影响。人们谈论电影艺术,已不再言必蒙太奇,引必爱、普、杜;纪实性,长镜头,多义性等新词汇流行起来了。”他认为,当时很多人大谈特谈的所谓“电影新观念”其实就是巴赞和克拉考尔电影照相本体论的变种。而巴赞与克拉考尔相较,巴赞的覆盖面更大。

事实确实如此,80年代初弥漫于整个电影界的现代化和本体化的声音和巴赞、克拉考尔的现实说与照相论毫无区分地纠葛在一起,只要谈及现代观念,就必称巴赞;但凡言及电影语言,就必说纪实。崔君衍和邵牧君对巴赞、克拉考尔的翻译及评介,使电影创作和研究进入一个聚集在纪实旗帜下的新趋同阶段。

三、巴赞纪实美学对中国电影创作的影响

中国电影早期一直将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视为惟一的电影理论圣经。打开窗子后往外一看,才发现还有一个巴赞的“长镜头理论”。从视前苏联影片为经典,到惊叹世界电影的精彩,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电影人的眼界。五花八门的电影流派和它们所昭显的电影美学、千奇百怪的电影作品及它们所具有的穿透力,使中国的电影美学观念发生着重大的、几乎是跳跃式的腾飞。巴赞纪实美学,由于迎合了我国新时期之初文艺界拨乱反正,恢复现实主义传统的需要,所以很容易与我们民族传统的现实主义相融会,对中国影视艺术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从我们对巴赞纪实美学理论的概括中不难发现,巴赞的影像主体论是使新时期电影的年轻作者们一夜之间成为反叛传统英雄的关键,新时期电影一反中国传统电影中以蒙太奇技法为主、以戏剧的情节为结构的模式,注重银幕画面的符码体系,而文化反思的主题也在巴赞那里找到了最合适的表述方式。巴赞理论的引入,使中国新时期电影由形式美学阶段进入到纪实美学阶段。这个阶段的主力是第四代导演和他们的作品,第四代在告别了形式探索期出现的理论与美学上的贫弱之后,终于在巴赞和他的同行的纪实美学理论基础上建构了长镜头镜语体系。继《小花》、《苦恼人的笑》等影片之后,又有《沙鸥》、《邻居》、《见习律师》、《都市里的村庄》、《逆光》等问世。在影像风格上增强银幕空间的真实性,大量采用全景、外景拍摄,充分运用长镜头与跟移镜头,打破了传统绘画式构***与戏剧式配音,创造了逼真完美的视听环境。到了《城南旧事》《乡音》便明显地出现了叙事散文化、情节淡化的影视风格,几乎达到了“纯电影”的境界。最后,纪实美学终于在张暖忻的《青春祭》中得到完美体现,从形式外壳到美学内核全面动摇着传统电影美学。在这一时期里,《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成为第四代高扬纪实美学、冲击传统镜语秩序的纲领性宣言。“纪实美学在矫正悲剧年代孳长的矫饰性美学对电影自身的认识上,功绩不可磨灭”(罗艺***)。它的兴起,与当时痛恨虚假、渴望真实成为广泛的社会“语境”有关。“纪实”、“真实”成为第四代电影观念中的潜意识情结,他们的电影语言,张扬空间贬抑时间,张扬视觉感知贬抑语言声音,正是这种集体无意识在影片中的释放,他们要让个体通过“自己去看”来把外界对象化,从而界定自身,产生主体感。无论是《城南旧事》中的林英子还是《青春祭》中的李纯,她们的视觉主导动机都是去“看”,“看”使她们告别了幼稚走向成熟,这正是第四代影片镜语反思的艺术隐喻。

在20世纪80年代的后半期,随着第五代导演的崛起和第四代导演的转向,巴赞的纪实美学在电影创作实践中已经不再独占鳌头,而是融入到各种风格、各种样式的电影中。第四代黄健中的《过年》,孙沙的《红月亮》,吴天明的《非常爱情》;第五代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有话好好说》,黄建新的《背靠背、脸对脸》,宁瀛的《找乐》、《民警故事》,李少虹的《四十不惑》等影片都涉及到各种人生主题,然而,它们的指向都是现实主义的。他们吸纳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观念和巴赞理论,其特征是采用实景、偷拍、非职业表演、长镜头、同期录音等技术手段,追求电影的纪实化风格。90年代以来的电影创作延续了这种趋势,并将电影镜头对准了中国当下的社会生活。第六代管虎的《头发乱了》,李欣的《谈情说爱》,路学长《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等,这些导演不但钟情于巴赞的“影像本体论”,更注重吸收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优势,将电影情节的戏剧性渗透进散文风格中。当然,这些电影的出现,不能只归功于巴赞,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也为这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支撑。

事实上,巴赞的纪实美学在中国起到了三个作用:一是使电影探讨进入自身法则;二是冲破了电影研究理论的单一性;三是提示电影创作注意视听元素构造和与物质现实的贴近,改变工具论指导下的传声筒电影概念。一些创作者在纪实的口号下创作抒情写意式电影,被批判为对巴赞美学的误读。其实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就是在巴赞的故乡恐怕也难以避免。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来说,“误读”与否,并非关键。“误读”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并非个别现象,尤其在中国与西方两种异质文化体系开始碰撞和融会之际。“误读”往往出现在本土文化正处在变革的躁动之中,需要汲取外来文化资源以为外援,并根据自己的内在需求进行读解。巴赞纪实美学开始进入中国,即属这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纪实美学在80年代,对中国电影完成了一次重大的电影本体的补课。有力地扫荡了“”虚假矫饰的遗毒,回归电影本源的逼似性:改变中国电影重叙事而轻造型的偏颇,出现了一次空前的造型意识的自觉;突破了单一的蒙太奇理论的垄断格局,促进电影多元化的发展。巴赞理论对中国的意义并不是一种创作风格的确立,而主要在于对电影思维空间的开拓。

【参考文献】

[1]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2]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3]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纪实文学篇2

【关键词】文化经纪人 实践类课程 课程改革 专业能力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35-01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特别提出:要加快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支持在高等院校设立文化创意相关专业,重点培养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经营管理和经纪人才。目前我国文化经纪人的数量不到整个行业需求的20%,尤其缺乏高素质的经纪人。[1]而对于文化经纪人的培养,大多是通过有关部门不定期地举行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没有形成规模。从专业和课程设置上来看,目前国内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校很多,但是设立文化经纪方向的高校并不多,主要有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浙江传媒学院等[2]。大多数学校教学安排以文化经纪、文化管理等相关课程为主,《文化产业概论》、《文化经纪学概论》等科目作为必修课,再根据学生发展方向增加一些营销、艺术史、媒介管理等方面的课程作为辅助。而在教材方面则还没有一本权威的关于文化经纪的专业书籍,系统性的研究则更加薄弱,各校教学也多以院校本身专业优势和教师个人喜好来选择教材和内容。

我们可以看到在文化经纪人的培养教学上,课堂教学和业界联系不紧密,出现理论和实践断层的情况。学生虽然掌握大量理论知识,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是找不到头绪。为适应我国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针对中国经纪产业的现状,加快推进与国际文化艺术产业的接轨,以培养文化经纪经营管理高级人才为目标来进行教学改革,有实际意义和可行性,也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在此基础上探索文化经纪人培养模式,对文化经纪类课程进行改革是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的。

文化经纪类课程的具体改革内容可以从课程结构,课内外资源整合以及实践能力塑造三方面展开。

1.课程结构改革

首先,对实践教学进行利弊分析以及特点研究,深入了解国内外高校的经纪人才培养模式及发展历程,调查掌握学生对目前课程教学模式的意见和改进需求,并且了解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素质及能力要求,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将课程分为“概念篇”,着重讲解经纪的概念和历史以及文化经纪人的产生机制;“理论篇”重点分析文化经纪涉及的营销理论,项目管理理论等,让学生掌握文化经纪基本的营销理论,商务谈判,项目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为解决实践问题铺好基础。“实务篇”则从文化经纪人的职能,文化经纪人的佣金和规则等具体的实践运作出发,锻炼学生面对问题的实战能力。

2.地缘优势以及课外资源整合

在教学手段上,采取课本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业内知名经纪人开讲座交流心得,分享一线经验。结合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利用地缘优势,在假期带领学生参观华策,横店影视集团等知名影视机构,加强学生对整个行业的认知和了解。 并且第一时间分享就业实习机会,使学生在具体的锻炼中得到成长。

3.实践能力塑造

实践能力的塑造主要从文化经纪人专业素养培养和文化经纪人就业能力锻造两方面展开,侧重实践技能,突出职业技能培训。

3.1加入文化经纪人执业资格培训内容

根据国家工商行***管理总局的规定,凡在文化艺术经纪活动中,以收取佣金为目的、从事等中介业务的人员均须通过经纪人员从业资格考试,获得《文化经纪资格证书》,并到工商部门办理文化经纪人注册登记后方可开展经纪活动。因此,文化经纪人执业资格培训也成为文化经纪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课程中加入相关内容的教授和讲解。

3.2 模拟实训

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分案例演练,通过设立“模拟新闻会”“模拟声明发表”以及“宣传文案写作”等实训,培养学生面对实际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

3.3专业技能教育

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室等设施, 配合《摄影基础》《***片摄影》等课程,在此基础上增加学生专业技能锻炼, 例如Photoshop, After Effects等软件的使用。

3.4就业锻炼

在就业能力锻造方面会就经纪公司的具体组织架构以及各个职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进行讲解,以便学生有针对性的求职;通过分享真实的求职案例,修改学生简历,加强学生现场面试能力,让他们更加专业的面对未来的挑战。

通过充分调查和分析,借鉴国内外各高校的经纪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经纪人才的培养策略和目标;对《经纪学原理》《文化经纪学概论》《赛事推广和体育经纪》等文化经纪类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文化经纪人方向专业学生的各项能力,增加学生对文化经纪行业的认知和了解。最后进行试点总结,探索经纪人才培养体系, 争取形成科学,合理,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我国未来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文化经纪人才。

参考文献:

纪实文学篇3

作为**人,读《纪实》,让人热血沸腾。《纪实》突出强调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既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也是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和最新要求,对于全社会全面了解**、广泛宣传**、深刻认识**的地位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认为,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在维护国土安全和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中占有基础地位。他多次指出,**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拯救地球首先要从拯救森林开始。科学家预测,如果森林从地球上消失,陆地的生物、淡水、固氮将减少90%,生物放氧将减少60%,人类将无法生存。联合国指出,全球森林已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大厦。

我们**人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与社会上的其他群体相比,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很容易有高度的认同感,可以说,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是,在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在如何正确的把生态文明建设和本行业工作有效结合方面,我们会不会陷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误区呢?

****指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也许,因为我们是**人,因为**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觉得自己所有的工作都理所当然是在推动和促进行生态建设,在为生态文明做贡献。说的“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这些只是针对其他行业,对我们**是不会存在的。

真是这样吗,我们现在从事的所有工作都永远都是与生态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吗?

我个人认为:未必如些。

想想*******普及后社会对其的各种负面评价;

想想我们越来越少的****和越来越多的***;

想想我们****行业对环保要求的诚信度;

想想我们的*****对空气和环境影响;

纪实文学篇4

[关键词] 林语堂;传记文学;纪实散文;文学史地位

[中***分类号] I20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5)03―0095―06

Abstract:The reason why people divide over the evaluation of Lin Yutang, and the absence of his position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appears to be the problem of conception, an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s well as the academic vision. In fact, Lin Yutang was such an iconic figure who had been committed to the ble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after Liang Qichao, which connected the pas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He was not only such a pioneer who spread Chinese culture in the form of prose, but also an originator of modern long documentary prose. Therefore, in terms of documentary literature, Lin Yutang is such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or who possesses irreplaceable place in literary history. Moreover, taking fiction literature into consideration, we seriously need to reevaluate Lin's historical status and his literary achievements. "Lin Yutang Phenomenon" shows that when rewriting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istory, we should not only update traditional concept centered on fiction and expand the disciplinary fields of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but also further emancipate our mind, while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concepts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Key words: Lin Yutang;biographical literature;documentary prose;the status in literary history

20世纪90年代以来,林语堂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和较快的发展。如就作家传记(包括评传)而言,就先后有林太乙的《林语堂传》、施建伟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传》、王兆胜的《林语堂大传》、万平近的《林语堂评传》和刘炎生的《林语堂评传》等多种。这些传记特色各异,风格不一,从各个方面对传主进行了还原与评述。其中尤其是《林语堂大传》突破较多,特色最鲜明。正如作者所说:“我这本《林语堂大传》在吸收林太乙、施建伟和万平近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在如下方面进行突破”:“第一,从大量繁琐的资料中跳身而出,紧紧抓住最能代表林语堂精神与灵魂的部分进行展示,尤其将林语堂放在与中国现代其他作家的区别中,把握其独特个性与风采”;“第二,实现从一个研究者的角色向一个灵魂对话者的角色转换”;“第三,结构的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第四,在坚持史料完全正确可信的基础上,增强审美性和可读性”。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后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405―406页。然而,在如何从整体上评价林语堂的问题上,他们的分歧较大。如王兆胜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大陆对林语堂的评价一直不高,对他的文章人品也颇多微辞,这不能不说与地域、历史和文化的隔膜造成的误解与误读直接有关”;实际上,“林语堂是个了不起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更是一位难得的人生智者”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后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404页。 ,“有很多伟大之处”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228―229页。 ,说《京华烟云》“是现代中国极有个性的伟大小说并不为过”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序言》,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而万平近的看法则与此相反。他认为:给林语堂挂上“世界文学大师”、“中国的大文豪” 的桂冠“缺乏足够的事实作依据”;“有些给林语堂戴上‘伟大’桂冠的评论者,并未从学术上、文艺上作出令人信服的论证”;“至于是否将林语堂称誉为‘一代哲人’,学术界是难以取得共识的”:“林语堂始终在道德家的庭园中漫步,未能进入思想家、哲学家的大雅之堂。”万平近:《林语堂评传》,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第318页。

为何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看法?其原因,一是林语堂本身的复杂性:“主要难度在于林氏思想、性格、气度、兴趣、爱好的多重性、复杂性和矛盾性。他集古今中外各种文化因素

于一身,看似中西结合,却又不中不西,又中又西……”施建伟:《幽默大师――林语堂传・前言》,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二是评价标准问题:“过去不少著作评价林语堂以‘是否与左翼文人步调一致’为标准,一致的就肯定,不一致的就否定。这一标准显然过于狭隘”诸孝正:《林语堂评传・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如对林语堂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倡的幽默与小品文等,因鲁迅和左翼作家曾对其进行批评,故文学史均对此持否定态度。而实际上,“即使他提倡幽默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但他的提倡之功及其积极贡献却是主要的,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否则,便是对历史真实的不尊重,亦无法说清我国现代幽默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刘炎生:《林语堂评传・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93页。。三是文学史视野与文学观念问题。其中对海外华文文学与纪实文学的轻视甚至忽略,即是其突出表现。这一点,即使是在有较多突破和创新的最新教材――如丁帆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中也不可免。该著在整体上分为“大陆文学”和“台港文学与离散写作”两个板块,其中“离散写作”指除台港外的海外华文文学,而林语堂应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然而,遗憾的是他榜上无名。此外,该著也同样存在着对纪实文学的轻视甚至忽略,即对这方面的作家作品极少论述。而这方面的问题更为重要:它不只涉及到学术领域的拓展与入史标准等,而首先是文学观念的更新问题。

总之,我们之所以在对林语堂的评价上产生严重分歧,林语堂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无地位,首先是观念问题,其次是评价标准与学术视野问题。具体来说,林语堂的文学成就与影响主要是在纪实文学方面,如《坡传》、《武则天传》等传记文学与《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纪实散文,其成就与影响远在《京华烟云》等小说之上。而他的这些创作与影响又主要是在海外。因此,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和评价林语堂――尤其是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就不能不对他的纪实文学创作进行较具体、深入的考察。然后,我们才有可能对他进行整体把握与重新评价,也才谈得上更新观念、拓展领域和“重写”文学史。

纪实文学篇5

谈到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现状,学者们除了为取得的研究成果欣喜之外,也不无忧虑。大家觉得,近代文学的研究与中国近代其他学科的研究相比仍显得相当薄弱。南京大学教授王立兴先生严肃指出,有两个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学科地位的偏低。直到现在国家教委制定的大学中文系教学计划中,近代文学仍然没有成为***的必修课,没有***的硕士点、博士点。二是学科队伍太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专门从事近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总数不足300人,有的省甚至是近代文学研究的空白区。而现有的人员也存在着老化问题,有后继无人之虞。王立兴教授呼吁各界关注近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长期以来,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一直被忽视,传统的文学批评标准认为,这个时期没有产生世界性的伟大作家和作品,没有产生一种***成熟的文学样式,一切都不成熟。中国社科院近代文学研究室主任王飚研究员对此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近代文学的价值恰恰就在于它的“不成熟”,在于它隐含着全部新文学的“胚胎”。在它之前,是绵延数千年、已经发育得相当成熟、同时又几乎定型化的古典文学。而在它之后,却是面貌全新、充满青春活力、至今还在发展过程中的现代文学。近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次最伟大的变革,是文学体系的转型。文学体系包括文学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基础、文学观念和审美规范、创作主体和接受对象、作品社会内容和文化内涵、艺术思维和表达方式、文学语言和文学的存在与传播方式,以及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等在内的文学结构系统。王飚先生指出,如果不能说明中国古典文学是怎样转变成新文学的,不能揭示“新胚胎”的发生和发展,那么一部完整的中华文学史将永远断裂成互不衔接的两部。这就是中国近代文学——文学体系转型期文学研究的价值和任务,以及这门学科***存在的意义。

近代文学的研究应该如何深入?山东大学教授郭延礼先生认为:必须先拓宽研究的领域。他在充分占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的“倾斜”状况(即向主潮和大家的倾斜),这种倾斜造成了研究面的相对缩小。如近代诗研究侧重于龚自珍、魏源、张维屏、“诗界***派”、“南社”和秋瑾等***派诗人,近代散文研究侧重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新体散文,近代小说研究侧重于四大谴责小说。而对于近代文学史上所谓“旧派文学”,如诗中的“宋诗派”、“同光体”,散文中的“桐城派”,小说中的“鸳鸯蝴蝶派”等,则研究不够。即以“南社”而论,研究面就相当狭窄。“南社”有作家数百,重要的、有成就的亦不少于百人,而现在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柳亚子、陈去病、高旭、苏曼殊、宁调元、马君武、黄节、徐自华、于右任等十余人的范围,这就影响了对“南社”诗歌的总体认识。科学地讲,要全面地审视近代文学,必须对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社团、流派、作家作品、以及各种文学现象,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否则有些结论就很难站得住脚。比如过去对于“桐城派”、“同光体”的评价就有以偏盖全、一笔抹煞的倾向。以“同光体”领袖陈三立而论,他的诗作也并非全是脱离现实的消极颓唐之作,过去有人以他的诗句“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作为陈三立远离现实、欲作隐者的根据,其实这两句诗恰恰是戊戌诗人与其父同被革职后,面对激荡的时代风云和祖国危亡日深的现实所写下的愤激之词。《散原精舍诗集》中许多关心现实、抒写诗人家国之痛、民生之哀的诗篇即可为证。但由于对陈三立缺乏全面而认真的研究,不仅对其诗歌评价过低,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同光体”诗派的正确认识。那种把“同光体”视为反现实主义流派的看法显然是不全面、不正确的。近代文学研究中面的狭窄,也影响了研究的深度。

如何拓宽作家研究面?华南师大教授钟贤培先生指出:“应该屏弃庸俗社会学的偏见,不要以进步和保守作简单化的褒贬界定。钟先生分析说:近代作家处于世纪之交,社会急剧变化,社会思潮迭起,作家思想比较复杂,有的前后期思想处于一种对立状态,并反映到他们的创作中,对他们的思想、作品应作历史的、辩证的梳理。对于一些***治思想或文学思想比较保守的作家,如“宋诗派”、“湘乡派”、“同光体”以及“鸳鸯蝴蝶派”,应科学研究,还其历史的真面目。钟教授还认为,加强地域性作家的研究,也是拓宽作家研究面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广东而言,近代产生很多重要作家,从张维屏始,至“南社”的苏曼殊、黄节止,不下十余人。其实,与他们同时期的作家大有人在,如与张维屏并称“粤东三子”的黄培芳、谭敬昭,与高天梅等并称“南社四剑”的潘飞声,被谭献推为“南社正宗”的词家叶衍兰等,均尚未展开研究。对于重视和加强地域文学的研究,青年学者西北师大龚喜平副教授认为,这是完善近代文学学科体系、促进研究繁荣的重要层面。他的理由是:地域文学的研究既是微观研究,也是宏观研究。如何从地域文化的人文气象和自然景观着眼,由个体到群体宏观地把握其创作心态、个性特征、审美品格、艺术旨趣、乡土气息、民族色彩,正是地域研究的大有可为之处。地域文学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色彩,西南、西北地区尤为如此。对其进行深入开掘,将使近代文学本身更加丰富多采,富于艺术个性。同时这也是加强近代文学艺术性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地域文学的研究既是地方的,又是全国的,如郑珍自然是贵州地域文化研究的重点,但在整个近代文学中亦为大家。因此,对其诗歌创作艺术个性的深入揭示,对“宋诗派”乃至整个晚清旧派文学的研究都有普遍意义。

对于近代文学研究课题的拓展,河南省社科院王广西研究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他认为,应该重视和借鉴近代史研究及其他学科研究的成果,在诸多学科的交叉中寻求近代文学研究的个性特色,并且着力攻破一些新的课题:如女诗人群、***事集团中的文人群体、宗教与文学、地域文学与社团文学、战争与文学等等。  学者们认为,今后的研究不仅要扩大研究的领域,寻找新的研究课题,同时要调整研究方法。在这个问题上,复旦大学教授黄霖先生做了深刻的理论阐释。他认为,研究近代文学首先要抓“牛鼻子”,即辩明有别于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最基本的品格,唯有此,才能比较正确地给近代文学在思想和艺术上定位。过去比较流行的是“西化”说,认为近代文学是“欧风东渐”的一种表现。前几年有过的一种“断层”说,实质上也是以“西化”为座标的。***后大家比较习惯的是用中国社会和中国***的性质来规定近代文学的性质,用“反帝反封建”或“资产阶级”来概括中国近代文学的基本属性。后来有学者主张用“反帝反封建”和追求科学、民主、进步相结合来审视近代文学,也有人强调近代文学“民族化现代化”的属性。黄霖教授承认这些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强调说:从文学自身的特点看,决定近代文学基本品格的是:(1)文学“为什么人”的问题在发生变革,即从“为君”,为封建统治集团服务,变为为“国民”、为资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大众服务。这一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学的性质和方向,并对以下两点产生制约作用。(2)从创作主体来看,近代文学的取向是强调文学主体的精神力量,强调个性真率不羁,强调情感的自由表现;而这主体精神又是与追求科学、民主的潮流相一致的。(3)从文学主体来看,是杂文学体系向纯文学体系的转化。它们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品格。

纪实文学篇6

咸阳渭城中学地处咸阳的***治经济中心,始建于1955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省级标准化高中。2014年秋季与八方中学合并后,现共有教职工282人,教学班68个,在校学生4070人。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为办学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构建文明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策划了五大文化体系,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特色文化、行为文化等五大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渭城中学校园的多元文化氛围。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来实现学校的育人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体现了咸阳渭城中学独特的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

一、物质文化

通过墙体文化、楼宇文化的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为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发挥校园隐性育人功能,学校将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精神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校园整体设计突出自己的特色,在思想观念、布局格调、育人功能上做到了和谐统一。以人为本,以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目的,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建成了育人的堡垒。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实现教育功能。建设了各种文化设施,开辟了校园文化长廊、灯光报栏、灯光橱窗以及文化专版300多块,将学校发展60年历史,中外历史名人、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世界文化遗产、名人名言、古典诗词、精典古文等作为内容,达到校园隐性育人的效果。利用学生板报、墙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楼前两侧设立电子宣传栏,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学校精神、校风、校训等。设立阅报栏,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教育学生知法懂法,用法律武器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适应时展的要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利用教室走廊展示学生书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制度文化

用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引导师生,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坚持以制度立校,用制度管人。为充分体现依法治校的办学方针,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依法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将制度文化建设列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依据相关法律,以修订《咸阳渭城中学规章制度汇编》为起点,不断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责任制,对校长、书记、各处室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教师和各处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做了明确要求,并打印装裱制作镜框,悬挂在各自的办公室里以经常对照检查,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第二部分是管理规章,包括《校长办公会制度》《行***会议事制度》《全干会制度》《***总支学习会制度》《***内民主生活制度》《师德学习培训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研究管理制度》《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学生奖惩制度》等;第三部分为执行细则及实施方案,包括《班级德育量化管理考核细则》《教职工综合考核细则》《师德标兵评选标准及办法》《教职工聘任方案》等,这些制度互相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可操作性很强,使学校的内部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

三、精神文化

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以墙体文化、媒介文化为载体,弘扬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鲜明,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精神风貌,促进学校整体工作顺利推进。

没有文化的学校是没有魂魄的学校,人的精神彰显才是最高境界。学校提出了“办精品化学校,育双优型人才,全面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使每个学生做到德才兼备,品学兼优;使每个老师达到专业化发展的高度;使学校成为师生和谐的乐园。提出了“崇德、严谨、博学、求真”的校训,培育了“拼搏进取、敬业奉献、民主和谐”的学校精神,“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教师精神;“健康高雅、聪慧大气”的学生精神;形成了“诚善友爱、文明守纪、博学严谨:求知健体”的校风和“求真创新、乐教笃行”的教风,大力倡导“三心”(爱心、良心、诚心)、“三气”(正气、大气、雅气)、“三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实干意识)的管理理念;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康快乐;营造以人为本的学校氛围,倡导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新理念。

学校开发了以“修师德提师能铸师魂”为主题的校本系列教材——《烛光闪耀》,要求每一位教师,立足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能感动自己,感动教育的感悟心得,使教师真正用心灵对话教育。以此活动,努力增强教师的职业自信,赢得职业自尊,培养职业自律。出版了德育系列读本——《感恩》,感恩敬爱的老师。编辑出版了校本教材《渭城朝雨》,通过以上系列丛书,宣传和提升学校教师的职业声誉和形象,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学校特别重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着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是建设团结和谐的校领导班子,通过领导班子成员的相互学习、交流,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建设和谐的领导与教师的关系,通过领导下办公室、下教室和教师谈心等方式,及时了解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为教师排忧解难,确保广大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三是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关心学生的生活,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四、特色文化

创新载体,精心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有特色的校风、班风,彰显学校独特的办学优势。

新颖的升国旗仪式。每周一的男子国旗班、女子国旗班的升国旗仪式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学校举行的“行为习惯养成”主题教育升旗仪式、“读书活动”主题升旗仪式、“幸福与安全同行”主题升旗仪式等,为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班级文化建设彰显“一班一品”。每班有班级口号、班训、班风,有班级文化墙,让思想来统领班级,汇编了《渭城中学班级文化集锦》,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了学校的一个办学特色。

心理健康教育独树一帜。在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两位专职教师授课,两周一节,每学期授课达15节以上。全市首创,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关心、帮助。学校现有4名教师获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二级咨询师3名,三级咨询师1名。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在周一和周四的中午对学生开放,义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化解了许多家庭矛盾、师生矛盾、同学矛盾,已帮助了20多名学生,这支队伍已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

关注各类学生的发展,分层教育,分类推进。针对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差的实际,在高一,高二年级设立宏志班,按照“三不”方针——不歧视、不抛弃、不放弃,探索不同学生的发展途径和教育方法。两年的教育实践成果,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赞誉,获得了社会的普遍好评,这一探索已被确定为“十二五”国家规划课题。

另外,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形成“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科技、娱乐、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活动新格局。通过座谈、报告会、电影周、读书活动、升旗仪式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通过体育、艺术比赛等活动进行合作精神、集体主义教育;通过主题演讲比赛、主题班会、技能大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献策。“我的校园我做主”,多次发出包括征集“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校园改造方案、校旗、校歌,、校徽、征集校园文明警示语”等校园文化建设倡议书。在全体老师的积极参与下,征集校园文明警示语二百多条,并已精选制牌上墙;确定了学校的校徽、校旗***案,并统一设计印制在学校各种用品上。用品上的校徽***案,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充分展现了渭中的文化特色;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体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文精神主题,尤其在对校旗、校歌、校徽的阐释中,更加深了对渭中精神的理解,对渭中这个大家庭的热爱。

五、行为文化

通过学校规章制度、校风、班风、教风的规范,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师生和谐,教学和谐,德学共进的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规范师生行为,达到自觉践行,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一所学校,师生的群体行为决定了学校整体的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体现了学校的发展趋势。师生的行为塑造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学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培养学者型教师为目标,因校制宜,组织教师参加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为重点的培训,通过课题研究、专家讲座、“学科示范观摩课”、交流学习等形式,为教师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有益的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学校领导推门听课活动,并形成制度,要求学校领导对全校所有教师进行不定期不打招呼的推门听课,深入教学一线听课、研究、指导教学工作,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并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继续实行以培养青年教师为目的的“青蓝工程”,建立健全青年教师评价方案和激励机制,加快青年教师成长。在新课程改革方面,积极实施高效课堂,强化教学流程管理,加强对教师常规教学的考核。加强“五环”教学细节管理。积极实施“抓中促优扶困”的教学方略,实施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分类提高,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目标达成度。

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学校明确提出“先成人,后成材”的育人宗旨,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措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进取、刻苦钻研、人格健全、情操高尚的精神风貌。

首先是开展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养成教育。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中学生行为规范达标”活动,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抓起。由校***教处、团委牵头,在全校开展了“讲礼貌、懂礼仪、知礼节”的“三礼”活动,开展了“三感三为”主题实践活动,“三讲两实践”系列教育活动,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举办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开展捐资助学、读书征文,“珍爱生命,远离***”、诚信考试等签名活动,“崇尚科学,反对***”演讲活动,“爱我咸阳,美化咸阳”环保宣传,希望工程捐款活动,举办大型“感恩我要行动”专题现场活动,使德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落到实处。其次是重视学生社团建设,活跃学生社团活动。在校团委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了吉他社、音乐社、轮滑社、文学社、动漫社、魔术社、街舞社、摄影社、读书社、足球社、主持人社、乒乓球社、社会实践社、B-BOX社团、英语俱乐部及青年志愿者协会共27个社团组织。积极支持社团活动,活跃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另外,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为了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定期举办班际、教研组,年级组篮球赛,乒乓球赛、拔河比赛等,举办校园音乐大赛、演讲赛、书法绘画作文大赛。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经过几年探索,学校找到了一条以科学性、人文性和艺术性为支撑的“文化养校”之路,形成了“为师生发展提供广阔空间,追求最适宜学生教育”的校园文化。如今,这所现代化、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逐步增强的学校正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众人面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硕果累累。开始办学至今共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3万余名,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所名牌学校输送优秀学生59人,在历次咸阳市教研室对高一、高二学生的统一检测中,学校的平均成绩和优等生人数,在咸阳都居于首位。近三年来,学校在省、市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就达268人。学校连年被咸阳市教育局、渭城区教育局评为目标任务考核先进单位、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先后荣获“咸阳市文明单位”“咸阳市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咸阳市先进学校”“咸阳市绿色环保学校”“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多次受到上级***府的嘉奖。

开拓创新求发展,拼搏进取铸辉煌。咸阳渭城中学全体师生将更加豪情满怀,意气风发,迈步走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向着新的更加高远的目标扬帆奋进。

纪实文学篇7

论文关键词:有效,挖掘,课文,资源,提高

 

新英语教学大纲对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种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英语学习能力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世纪版教材课文选材十分广泛,教材语言内容时代气息浓厚,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内容涉及介绍电脑、基因等高新科技信息的篇目,也有近、现代人物的传记、采访、道德修养等人文性的话题。另外,还涉及一些浅易的学科知识,增加了语言材料的真实性,体现了如何使用语言。总之,新教材的体裁则更加丰富多彩,有记叙、说明、小说、书信、日记、幽默等。具有话题广泛、信息密度高、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它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处理好这种阅读课型的教学是近年来英语教学界讨论的热点。

在教授新世纪教材(新版)高一上册第三单元的Manners时,在挖掘课文内容,创设条件与情景方面我使用了下列的方法。

一、导读引出话题

如果直接让学生来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学生很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而如果老师能在学生阅读之前适当进行一些背景介绍,创设一个环境让学生来思考,就会充分调动学生资源,形成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善于思考的良好风气。如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根据所给的***片说出下列的做法究竟有没有礼貌,是goodmannersorbadmanners。例如:

saying“Excuseme”,“Please”and“Thankyou”

askingquestionssuchas“Howmuchdoyouweigh?”or“Whyaren’tyoumarried?”

givingyourseattotheoldwhenyou’reonthebus

pickingyournoseinpublic

queuejumping

talkingloudlyinpublic

whencoughing,alwayscoveringyourmouthwithyourhand

利用这些精彩的***片形成了师生互动的小高潮,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也变得轻松愉悦了。之后我再问学生如下几个问题:

Haveyouevermetforeigners?Doyouhavethechancetotalktohim/her?

Ifyouhavethechancetositonthesamebuswithaforeigner,doyouwanttotalktohim?

Whenyoutalkwithaforeigner,whatkindoftopicshouldyousay,andwhatkindoftopicshouldn’tyousay?Why?

接着我让学生们看课文首页的***片进行讨论,大概描述一下发生的故事,然后很自然地引出Manners这个话题,进入课文学习的第二个环节:快速阅读。

二、快速阅读初步感知

略读(skimming)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篇,领会主旨或抓住主要内容。这时一定要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指导他们避免一个词一个词地读,而且应用默读形式,还要做到“三到一快”,即:眼到、心到、脑到和快速扫描。集中精力,大脑快速吸收文字所传达的信息并分析理解。我将课文的主要内容事先概括出来,从而降低了学生自己归纳段落大意的难度。考虑到这一点,我只给学生一分钟时间来看所给出的段落大意来匹配适当的段落。如:

Manyofushavetheexperienceoffailingtostartaconversationwithaforeigner.概括了第一段的大意。

Sometipsofhowtoknowwhethertheforeignerwantstotalkwithyou.概括了第二段。

Sometipsofhowtostartaconversationandhowtomoveonit.为第三段。

这个环节的设置帮助了学生的整体理解,为后面的难点突破做了个铺垫。

三、细读仔细理解

在对课文表层理解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详细阅读。这时,教师可设计多种形式的问题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例如用判断对错题目,针对关键语句提问或者设置完型填空等题型。在整体理解之后,我开始分段落逐段挖掘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细读能力。在第二段的理解时我抓住关键的重难点句子,设计了TrueorFalse的问题,

问题如下:

1.Iftheforeignersays“Hello”or“Hi”toyouinreturn,itmeansheiswillingtohaveachatwithyou.(T)

2.Watchforasmileinordertomoveonwithaconversation.(T)

3.Iftheforeignerjuststaresoutofthewindow,thatmeanshewantstotalkwithyou.(F)

4.Thesearepositivecuesifthepersonstopswhateverheisdoingandlooksbackorsmilesatyou.(F)

在第三段落中,我针对“话题”这个关键词,让学生来填空,内容我设置如下:

 

 

Should say

 

Shouldn’t say

What kind of topics should we choose?

 

universal topics

 

weather, movies,

music, sports, favourite things

 

politics, religion,

personal matters

 

What kind of questions should we raise in the main course of a conversation?

 

open-ended questions

 

What do you think of Zhang Zi yi?

My favourite sport is basketball. What about you?

 

 

Is Zhang Zi yi beautiful?

 

Do you like basketball?

 

What should we offer to move on the conversation?

 

short comments

 

That’s interesting.

I agree.

Me, too.

纪实文学篇8

化是文化建设与纪检监察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近年来催生的一种新型文化现象。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团队的需要,适应发挥文化

力量和文化建设方式优越性的需要,适应文化建设主体人文素质的提高与需求,适应管理发展的柔性化趋势的需要,从纪检监察人实际

出发,立足当前,着眼根本和长远,纪检监察文化建设命题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按照“精神鼓舞、目标激励、理念支撑、制度规

范、氛围烘托”的思路,分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激励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五大板块有步骤、有计划地整体系统推进,目标核

心是“两个提升”(提升纪检监察人素质,提升纪检监察组织管理水平),形成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鲜明的纪检监察素质文化和管理

文化。推进纪检监察文化建设意义深远,有利于实现“三个全面发展”,对纪检监察机关将带来***性的深刻变化。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阶段和不同的领域、行业、人群有不同的文化。纪检监察文化,从广义上是指纪检监

察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群体意识,并在这种意识驱动下所创造的一切成果;从具体上是指纪检监察人在实践中培育形

成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团队精神和制度规范的总称。纪检监察文化是文化建设与纪检监察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近年来

催生的一种新型文化现象。从20*年开始,四川省*县学习借鉴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理念,按照“精神鼓舞、目标激励、理念支撑、制度

规范、氛围烘托”的思路,坚持纪检监察文化服务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纪检监察文化建设上进行了有益尝

试,产生了良好效果,获取了一些经验积累和实践启示,引发了新的理性思考。

一、多种因素催生了纪检监察文化建设新任务

顺应时代要求和行业特征,从纪检监察人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根本和长远,纪检监察文化建设命题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是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团队的需要。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正在逐渐向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的全面需要迈进。建立一个平等

、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美好追求。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肯定和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构建和谐机关、和谐团队是构

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纪检监察文化建设,核心是突出以人为本,体现充分地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开发人,超

越强制命令和指挥,旨在推动纪检监察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团队的本质要求一脉相承。

二是适应发挥文化力量和文化建设方式优越性的需要。文化是一种精神、信仰、理念,是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撑、思想保

证和舆论支持。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任何一种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和风细雨的,这种文化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影响将是根

本性、长期性和广泛性的。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性要素和支配性要素正加速转换,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

是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精神生产已上升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渐加深,

文化在***治运行和治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文化管理将成为未来管理的主要模式。纪检监察文化建设,就是立足于借助和发挥文化的作

用和文化建设方式的优越性,从文化的层面、角度和方式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相对于传统单一、受众被动接受、以硬灌式为主

要特征的推进方式,更容易产生浓厚的亲和力、深刻的影响力和持久的作用力,获取更好的效果。

三是适应文化建设主体人文素质的提高与需求。纪检监察人是纪检监察文化建设的主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一方面,

纪检监察人的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显然不能再按传统的方式简单地对待;另一方面,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治、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对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

求,为形势所迫,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方面看,提高纪检监察人素质的愿望和需求也愈来愈强烈,尤其是对文化的需求度、认可度、接

受度显著上升。联系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承担的任务要求,与作为主体和受众双重角色的纪检监察人的素质提高和需求上升相适应,以文

化建设的方式切入,符合纪检监察人的心理需求,很容易引起高度认同和深度接纳。

四是适应管理发展的柔性化趋势的需要。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从以强制为主要特征的刚性管理到以内

在激励、自我控制、启发主动自觉为主要特征的柔性管理,是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和方向。用文化的手段、从文化的层面和角度加强纪

检监察队伍管理,在纪检监察领域植入柔性管理理念,是文化管理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与时俱进、推动纪检监察管理自身

发展的必然产物。这样把纪检监察组织管理置于更深的背景、更宽的领域、更新的视觉来进行整体系统考虑,更注重战略性、根本性和

长期性,更体现科学化、民主化和人性化。

二、推进纪检监察文化建设的初步实践

*地处川东,向来地灵人杰,文化底蕴厚重。纪检监察文化是在*这块“四川省文化先进县”厚土上生长的一朵奇葩。纪检监察文化

建设,从命题提出到具体实践,在我县进行了初步尝试,以“弘扬纪检精神,打造强优团队,凸显职能作用,当好忠诚卫士”为总体奋

斗目标,以开展大密度读书学习、大强度培训提高、大跨度岗位练兵、大力度建章立制等四大活动为载体,以抓学习、强培训、严管理

、重实践、建规章为主要措施,分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激励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五大板快有步骤、有计划地整体系统推进,目

标核心是“两个提升”(提升纪检监察人素质,提升纪检监察组织管理水平),形成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鲜明的纪检监察素质文化和管

理文化。

(一)推进精神文化建设,提炼塑造纪监精神

教育引导提炼纪监精神。广泛发动、引导、启发,通过理念灌输、廉***警句、人生格言等外在形式,教育影响纪检监察人的精神追

求。通过参观考察***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教育纪检监察人增强角色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宗旨意识。从*特有的

嘉陵江文化、龙舟文化和*精神中吸取丰富养分,提炼*纪监精神。利用读书会、宣讲会、交流会、研讨会、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竞赛、

作风整顿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加强理想信念、职能职责、纪律作风教育。在“七一”前夕,组织全系统干部

职工开展纪监精神论坛和“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演讲活动,强化职业精神教育,以纪检监察人特有的方式庆祝***的

生日。通过多形式的教育引导,培育和弘扬纪检监察职业精神,形成全系统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目前“*纪监精神”正在

讨论形成过程中。

实践培育升华纪监精神。立足本职,面向全局,广泛深入开展实践活动,特别是岗位练兵活动,让纪检监察干部在火热的实践和反

腐败斗争一线经受锻炼和考验。20*年以来,抽派1名干部到省纪委室上挂锻炼,2名领导到县工业集中区工作,1名干部到一企业

挂职锻炼,并抽调多名基层纪检监察负责人到县纪委锻炼,培养和树立纪监干部“一切围绕发展,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

意识。突出开展“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用实践来统一思想、统率行动,并进行有意

识的引导,把服务***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过程变为培育和升华纪监精神的过程。

(二)推进激励文化建设,多措施鼓励创先争优

以目标激励。用抓经济工作的理念抓非经济工作,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全面推行目标化管理和重点工作矩阵制管理,着力构建科学、

简便、易行的考核评价体系,发挥目标管理的导向激励和综合调节作用,推进团队运行规范化、制度化。从20*年开始,具体工作从主

副两条线展开,主线由县委县***府牵头,乡镇、县级各部门参与,以责任制为载体和抓手,将全年***风廉***建设和反腐败任务分解到各

级领导和各部门头上;副线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和干部参与,落实到委局领导、各室和县级部门、乡镇纪检监察组

织头上。细化了对各纪检监察组织的工作考核办法,制定了对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落实***风廉***建设工作的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对重

要工作实行项目负责制,领导与项目责任人逐一签订责任书,确保抓落实。

以待遇激励。把工作情况特别是目标考核结果与***治经济待遇紧密挂钩,在提拔重用、岗位选择、外出考察学习、评先评优、表彰

奖励等方面体现差别性。坚持在干中识别人、凭实绩用人的导向,开展“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活动,多措施鼓励创先争优,形成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有发展,不想干事、不能干事、干不成事受惩罚的氛围。在委局,实行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和空缺职位竞争上岗

,20*年4月,对委局机关空缺的中层干部职位实行公开竞争,引导干部在竞争中成长,4名年轻干部通过竞争走上了中层干部岗位。近

两年,从委局交流提拔了4名干部。注意***治激励、精神激励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策允许范围内不断改善职工福利,免费为在

职和离退休职工进行全面体检,在“三八”、“六一”、“九九”重阳节等节日力所能及地为职工办一些实事。20*年积极争取纳入财

***预算,全面落实了乡镇和县级部门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的办案津贴,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问题。

以感情激励。加强统筹、沟通、协调,建立通报制度,分三个层面展开,对委局机关各室、委局班子成员、乡镇和县级部门纪检监

察组织分别实行周报、月报、季报制度,随时掌握动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常态性谈话制度,坚持层层谈、重点谈、定期谈相结合,

广泛、及时、深入交心谈心,在谈话沟通中解决问题。建立委局领导联系职工、在职职工联系离退休职工、联系特约纪检监察员等“五

员”制度,在联系中加强沟通协调。把沟通协调与解决职工切身利益和困难结合起来,对职工及其直系亲属生病或有困难等情况做到主

动慰问关心,最大限度为职工排忧解难。

(三)推进行为文化建设,形成共同的行为规范

以学习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引导认知,调整行为。把学习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以学习为“起搏器”和撬动素质提高的

“杠杆”,大力度抓好学习,用先进理念武装头脑,影响和调整行为。出台《创建学习型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队伍的实施意见》,加强

组织保障,推进学习教育制度化、教育主题特色化、培训手段多样化,全力打造学习型纪检监察机关和队伍。明确学习内容、学习主题

、中心讲解人、学习形式。定期推荐读书篇目,每个季度推荐赠送一本启发心智的实用***书,现已向委局机关干部职工推荐学习了《致

加西亚的信》、《细节决定成败》等书籍。建立《学习需求登记制度》,定期向干部职工征求学习需求,及时购买学习资料。坚持学习

与工作、学习与个人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每个个体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引导向实践学习,在实践

中学习实践,结合实践需要,抓好开放式培训。制定培训计划,每季度组织一次大规模业务培训,目前已进行办理、案件检查、招

投标监督等专题培训,通过各种渠道力争3年内使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轮训一遍。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定期开设纪委监察局领导、室主任

、业务骨干讲座;从市内、县内邀请社会、经济、法律等方面专家讲授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法律法规、***策理论、国际形势等知识;

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外出考察培训,开阔视野;有计划地选派纪检监察干部到***校、干校、行***学院等各类培训机构进行短期培训。20*

年以来,已组织专家授课6人次,委局领导授课9人次,室主任授课4人次,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到中纪委、省纪委培训中心和市委、县委

***校等参加培训38人次。在学习中教育引导,用先进文化净化灵魂,升华人格,陶冶情操,提升境界,校正行为,养成良好行为范式,

时刻维护良好形象。同时从内外两个方面加强推进干部交流,引导换位思考,使干部在不同岗位经受锻炼,多角度调整行为。

加强总结提炼,制定完善行为规范,推动共同遵守。在学习引导、实践体验、理性调整的基础上,及时把好的做法和经验以制度形

式固定下来,从***治、思维、工作、言行、作风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形成规范。目前,“***治坚强、刚毅赤诚,勤学上进、开拓创新

,秉公执纪、清正廉明,勤勉务实、高效严谨,言语谨慎、举止文明”的五句话、40字要求的《*县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规范》已经形成

,并得到全系统认可和遵守。

(四)推进制度文化建设,营建良好的运行机制

加强业务工作制度建设。对案检、审理、***纠风、***风廉***责任制、宣传教育研究、纪检监察综合等业务方面工作进行系统

配套建设,在落实法律法规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上下工夫,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逐步实现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近年来,根据工作需要,先后制订出台了联组联片、查案回访跟踪督查、吸收群众代表办、领导干部长假廉洁报告等18项配套具体

业务制度,初步形成了业务制度体系。

加强机关内务运行制度建设。重点对财务、行***、后勤、档案管理等进行规范化建设,创新管理理念,引入先进管理技术,全面改

进和规范机关办文、办事、办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近年来,在内务管理方面先后建立了日常公务统筹协调

、职工去向告知公示、运行情况定期分析评估、办事流程和结果公开、“三重一大”问题集体决策等制度,内务管理实现了有序化和逐

步精细化。

加强队伍管理制度建设。把管事与管人紧密结合起来,重点是建立岗位责任管理制度,健全完善考核办法,把工作细化成有数量、

有质量、有可比度的具体岗位要求,把考评考核情况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形成以责任制为抓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同时配套建立谈话、通报、督查、协作等一系列具体制度,坚持交任务与教方法、压担子与给条件、管事管人与管心相结合,确保队

伍管理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焕发活力。

(五)推进环境文化建设,创造和谐优美氛围

改善办公条件,优化办公环境。添置配备了暗访机、扫描机、数码照相机等一批先进办公设施,开通了“廉****”网上办公平台,

积极探索建立高效的信息储存、传输、查询、分析、反馈、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在利用传统舆论阵地的同时

,将纪检监察机关内部设置分工等在互联网上公开,建立开放互动的纪检监察系统。在办公区域张贴职业精神、从***理念、廉***警句、

人生格言等,设置纪检监察干部形象镜和座位牌,推行“五个一”服务和“五不”承诺,让干部职工时时处处对照检查,耳濡目染,潜

移默化。同时配套加强环境卫生等建设,美化、净化办公环境,随时做到“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

加强组织协调,构建和谐人文环境。对上完善工作汇报和联系沟通机制,积极争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府的重视和支持;对

下完善纪委组织协调机制,科学做好综合协调工作,变单一的内部协调为综合的全局协调,强化重大活动和主要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

确保工作顺利推进。通过上下两个方面努力,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在内部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奖惩激励机制

、坚持完善谈心交心制度、及时解决干部职工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等途径,融洽内部人际关系,增进和谐团结。为反映职工心声、

搭建沟通平台,在委局机关开设了“纪检监察论坛”,在作风整顿期间开设了职工信箱,在“廉****”网站上常年开设了“书记信箱”

开展纪检监察文体活动,焕发机关生机与活力。坚持精心谋划,寓教于乐,组织开展主题演讲、内外联欢、歌咏比赛、廉***文化进

新农村文艺演出和篮球、乒乓球、赛等文体活动,陶冶纪检监察干部情操,丰富纪检监察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有意识地引导形成先进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

三、纪检监察文化建设的体会和启示

(一)推进纪检监察文化建设意义深远,有利于实现“三个全面发展”,对纪检监察机关将带来***性的深刻变化

1、推进纪检监察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纪检监察人的全面发展。纪检监察文化建设所蕴涵的文化管理思想内在地包含了经验管理

、科学管理的成功经验,在管理中充满了文化因素。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

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作为管理要素的价值。把个体根

据自己意愿与能力发展他们知识、技能与团队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一切突出为以人为本,

有利于推动纪检监察人的全面发展。

2、推进纪检监察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纪检监察组织管理的全面发展。纪检监察文化建设,体现文化管理的思想,是对当今时代

越来越突出的管理与文化之间的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影响现象作出的深刻反映,从本质、地位、功能和作用等方面准确揭示了纪

检监察组织管理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即管理与文化的相互统一和协调,提高管理中的文化含量,选择走文化快车道的管理运行方式,增

强现代文化参与管理的功能,这对理性科学地推动纪检监察组织管理的发展将产生变革性的意义。

3、推进纪检监察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纪检监察工作只有用先进的理念、手段、方式指导和推动

,才能保证发展的活力、动力。纪检监察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方向、目标、途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理念

、机制、人等方面为纪检监察工作解决了动力源泉和智力支持问题。纪检监察文化既包括纪检监察价值观念、制度等纪检监察建设精神

层面的内容,又包括工作环境、合理福利保障等物质层面的内容,几乎涵盖了纪检监察全部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讲,推进纪检监察文化

建设的过程,也是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二)推进纪检监察文化建设是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把握好“四个基本原则”

必须特色鲜明。特色是纪检监察文化的生命。纪检监察文化必须突出时代、行业、地域特色,根据纪检监察机关自身的特点和环境

,以维护***纪***纪为先导,以提高纪检监察能力为重点,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充分体现***的路线、方针、***策要求,体现对纪

检监察干部“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要求,并结合各地各部门人文底蕴,有效融入地域特色文化体系。

必须持之以恒。科学制订纪检监察文化建设意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在明确总体目标、指导原则和任务

要求基础上,精心培育,大胆实践,保证各项工作循序渐进、有序推进,注意很好地运用和发挥纪检监察文化在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塑

造纪检监察机关形象、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作用。

必须继承创新。纪检监察文化建设必须在继承中创新,在借鉴中发展。既要坚持继承和发扬多年来纪检监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优秀

传统文化,发扬***领导人民在长期***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的***内文化,总结提炼已有的纪检监察文化建设成果;又要坚持以

创新思维和发展意识为统领,以兼收并蓄的开放开明态度研究和处理纪检监察文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规范的文化体系,努力

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纪实文学篇9

在中国人类学纪录片一个多世纪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职业或学术人群,对于人类学纪录片的功能和价值,存在着差异较大的看法;这些观念差异,又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类学影片在内容与形态方面的类型化分野,目前中国的人类学纪录片可以大体分为两种类型――学术型人类学纪录片和大众型人类学纪录片。

学术型人类学纪录片的特征及其独特价值

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人类学者的看法。

在人类学者看来,人类学影片的主要作用,首先是作为人类学研究的“科学资料”,其次是用于与人类学相关的课程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人类学家认为,人类学纪录片作为人类学田野工作的影视成果,主要应被视为一种“可靠的科学资料”,而不是具有美学属性的艺术作品;当“科学”和“美学”这两种性质发生矛盾时,应当尊重科学而牺牲美学。这种由影像和声音构成的“资料”的作用或曰功能,除了用于不同文化传统间的“对话”和彼此“分享”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将我们正在变化着的生活方式的种种特征保存下来,留传给后世。”([美]保罗・霍金斯《影视人类学原理》[M]. 伊利诺伊州荧加哥阿尔丹公司,1975.)

在中国纪录片的诸多类型和种类之中,在文化保存方面,可以说人类学纪录片的表现最为抢眼,也最能突出纪录片的巨大价值和意义。20世纪初以来持续不断的世界和中国影视人类学实践的认识与实践成果表明,用人类学纪录片这种影像的方式纪录和保存工业化之前人类的社会和文化形态,对于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的传承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在中国人类学纪录片创作发展史的1950――1960年代左右,诞生过具有标杆性质的的21部民族志影片,即我们现在所说的人类W纪录片,这批影片有:《黎族》《凉山彝族》《佤族》《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苦聪人》《独龙族》《的农奴制度》《景颇族》《***夏合勒克乡的农奴制》《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鄂伦春族》《大瑶山瑶族》《赫哲族的渔猎生活》《丽江纳西族的文化艺术》《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人》《方排寨苗族》《清水江流域苗族的婚姻》《苗族的节日》《苗族的舞蹈》《苗族的工艺美术》。这批影片在当时被命名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简称为“民纪片”。“民纪片”是规模庞大、耗时长久、有组织有计划的“国家行为”,在国际上也是绝无仅有、独此一家的。因此,当这批影片后来被送到国外展播时,在国际社会的反响是用“震惊”二字来形容的。基于这一前提性认识,这批至今还是鲜为人知的纪录片作品,在学术界被誉为“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开山之作”;中国人类学界公认,在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历史上,这批影片的历史地位非常重要,在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我们生活在文化变迁急剧加速、文化传统快速消失的20世纪,人类学者最敏锐地察觉到文化同质化正在和即将带来的巨大危害,因此呼吁将现存的、多样和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尽可能及时和完整地纪录下来,以作为人类生存和人类文化未来发展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中国纪录片的产业化发展之路中,可以说人类学纪录片为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人类学研究凭借的传统“科学资料”,主要由文字、***片和实物构成,这些资料无论从信息的鲜活、生动、易于感知,还是信息的完整性(即“全息性)方面来看,都无法与以影像和声音为介质的人类学纪录片相比――由此体现出人类学纪录片的独特价值。与文化人类学的传统研究内容一样,人类学纪录片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人类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人种繁衍、组织规则、、社会结构、文化模式等,都在其视野之中。但后者在对这些信息的纪录和再现方面,却比人类学传统的笔录方式要优越得多。譬如在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中,相对传统的笔录方式而言,人类学纪录片不仅能够用短得多的时间纪录下更多的资料,而且这些资料的生动性、拟真性、可信度与可重复再现性,无疑要比抽象的文字符号强得多。

大众型人类学纪录片的特征及其独特价值

其次需要关注的,是影视从业者的看法。

在如弗拉哈迪、格里尔逊等影视媒体的从业者看来,人类学影片的功能与价值,绝不应该是仅供科研之用的“资料”,它们应该能够被用于服务“大众”这个规模最大化的社会人群。将人类学纪录片视为完全剥离了艺术美学性质的“科学资料”,这仅仅是人类学者的看法,影视界对此片种的功能认识却要宽泛得多。后者认为,除了作为“供研究用的资料”和“人类学课程的教学片”之外,人类学纪录片还可以是以“大众”这个最广大的社会人群为传播对象、供视听媒体播放的影片。正是由于被统称为“大众”的受众(读者)人群的极大扩展,以及这一人群中个体间的知识与趣好的极度参差,使得这类人类学纪录片中的“科学”与“美学”这一对矛盾的性质,有可能由截然对立转为相依共存。

在具备人类学纪录片在内容方面的“真实”――即真实的人物、场景和事件――这一内核的前提下,大众型人类学纪录片不绝对排斥“主观”与“虚构”,从而使这类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艺术化的内容结构与形态特征。这种人类学纪录片的性质,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的领导者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对纪录片摄制原则的阐释相近:“在现实中挖掘素材,并从熟悉素材的过程中自然形成故事,通过生活细节的并列,创造出对生活的阐释,有明确的创造意***。”格里尔逊认为,他的老师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等作品,就是这类纪录片的典范之作。至20世纪90年代,英国广播公司(BBC)出品的系列纪录片《失落的文明》(Lost Civilization)以及《》(The Crusades)等,更是依据“历史真实”加入了大量人物扮演和场景复原等艺术化与故事化的成分,籍此赢得了大量的电视受众。

大众型人类学纪录片的价值在于,它比“资料型”或“教材型”的人类学纪录片,拥有更大的受众人群;亦因为如此,这种纪录片对于完成其先天承担的任务――文化的“对话”、“分享”和“传承”,具有效率与效益最大化的优势。事实上,从《北方的纳努克》以来,大众型人类学影片的作品层出不穷、数量庞大,对人类学知识的社会普及和不同族群间的文化交流共享,作出了巨大贡献。如1930年代英国“纪录电影运动”制作的这类o录片,数量就超过了400部;这些纪录片作品中的《漂网渔船》(Drifters,1929)、《锡兰之歌》(The Song of Ceylon,1934)、《彼特与波特》(Pett and Pott,1934)、《夜邮》(Night Mail,1936)、《煤矿工人》(Coal Face,1936)等,就凭借大众化电影媒体作为传播平台,以其多样化的人类学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性结构方式,对于当时的大英帝国(包括其海外殖民地)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物产等信息,向本国及国外民众“广而告之”,不仅形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而且对处于欧美经济大萧条时期的英国的国内外贸易发展,和今天被称为“软实力”的国家形象的提升,都起到了良性的推动作用。

纪实文学篇10

【关键词】 文化市场;文化经纪;规范化;措施

一、文化经纪人的概念

所谓经纪人,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以收取佣金为目的,为促成他人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或者等经纪业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经纪人有房产经纪人、汽车经纪人、证券经纪人等很多种类,文化经纪人只是其中一种,它主要是指在出版、演出、影视、娱乐、美术、文物、体育等文化市场上为供求双方充当中介,而收取佣金的经纪人。

二、我国文化经纪市场存在的现实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文化经纪市场日趋繁荣。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目前的文化经纪市场存在许多现实问题:

1、文化经纪人才紧缺,且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文化经纪行业的从业人员还不到整个行业需求的20%,行业需求空缺很大,并且我国现在的文化经纪人多是从以前的演员、剧团领导转行而来,专业化程度不高。而一名出色的文化经纪人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行业知识,还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良好的组织沟通能力、危机公关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等。另外,国内众多演艺明星多是选择自己的亲戚朋友作自己的经纪人,如范冰冰选择自己的父亲范涛作经纪人,李亚鹏选择自己的哥哥李亚伟作自己的经纪人、章子怡选择自己的哥哥章子男作经纪人等。这些明星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对自己的亲人比较信任,认为只有自己的亲人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裙带”式经纪关系呢?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使得经纪双方很难相互产生信任。而这种“裙带”式的经纪关系一方面导致文化经纪市场从业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素养,导致经济纠纷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经纪市场的整体声誉。另一方面这些人也没有能力对经纪主体做出长远的、科学的、合理的职业规划,并付诸实施,长此以往并不利于经纪主体的个人发展和整个经纪行业的长远发展。此外,还有些经纪人利用其文化经纪人的身份,为演艺明星、模特从事***活动提供中介服务,这严重违背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

2、产业链条不健全,行业缺乏职业化

美国的经纪人行业经过60年的发展,现在已形成了以美国创新艺人经纪公司(英文简称CAA)、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英文简称WMA)、国际创新管理公司(英文简称ICM)3家经纪公司为核心的文化经纪市场。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文化经纪人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外的经纪公司一般利润都比较高,他们比较会利用经纪公司的名气签收更多的艺人;而我们的情况是艺人的收入非常高,而为艺人提供经纪服务的经纪公司收入却少得可怜,这使得经纪公司的经营状况很不理想。另外,艺人成名之后,往往会成立自己的公司,使得经纪公司为艺人的前期投入可能付之东流。据了解,国外的经纪公司一般与艺人签订的都是长期经纪合约,这非常有利于经纪公司为艺人的长期发展做详细的规划。这既对艺人的未来发展有利,也对经纪公司有利,可以有效达到双方共赢的局面。而我们国内的经纪公司由于与艺人签订的都是短期合约,缺乏对艺人的有效控制。

3、法律体系不健全,行业准入制度有待完善

近几年来,我国的文化经纪人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随之也产生了许多现实的问题。***有关部门虽然也出台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演出经纪机构和经纪人资格做出了相应规定,但是目前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健全。《演出经纪人员管理办法》规定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组织实施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认定工作,由文化部负责指导监督。

三、我国文化经纪市场的规范措施

为改善目前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现状,特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职业文化经纪人的培养制度

一个出色的文化经纪人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第一,应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鉴赏能力。第二,应具有较高的市场经营能力。第三,要熟知国家相关的***策法规。在经纪活动中,有很多地方都会涉及到法律问题,如合同的履行,依法纳税,版权保护等。因此, 经纪人只有熟知国家相关***策和法规,才能做到依法办事,守法经营,才能正确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委托人的合法权利。第四,要有较强的公关能力和谈判能力。只有具备了广泛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得各方面的信息,才能为委托人建立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另外,经纪人还担负着代表委托人同各方面谈判的任务。因此,经纪人只有具有较强的商务谈判能力,才能为委托人争取到更多的利益。第五,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经纪人只有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取得委托人的信任。近几年来,以中国传媒大学、西安外事学院等为代表的部分高校在设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时,结合自身优势,开设了文化经纪方向,注重培养学生在影视娱乐、会展活动、艺术品投资等各类文化经济领域从事文化经纪活动的专业技能,以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对专业经纪人才的需求。

2、建立职业文化经纪人的资格认定制度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应根据文化经纪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建立职业资格认定制度。考试内容可以包括:经纪人基础知识、经纪实务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资格考试的方式,建立文化经纪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通过实行资质认定,提高文化经纪人的入职门槛,努力提高文化经纪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3、完善文化经纪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文化经纪行业的从业规范,并加大***力度,对采取欺诈、胁迫、贿赂、恶意串通等手段损害当事人利益、通过诋毁其他经纪人或者支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对经纪的商品或者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进一步规范文化经纪市场。

4、***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加强管理引导

我国现阶段的文化经纪活动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文化经纪业务的范围和区域极为广泛而又不确定,文化经纪的手段和方式很不规范,经纪人的收益没有统一的标准,经纪纠纷的解决还没有走上法律化、程序化的轨道。因此,***府相关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应加强管理和引导,使文化经纪市场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满月.简析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

[2] 胡晓明,肖春晔.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纪实文学10篇

学习

建筑师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师10篇,内容包括建筑师的知识大全,建筑师必须知道的词汇。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周期:双月刊出版地址: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际刊号:1001-6740国内刊号:11-5142/TU邮发代号: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创刊时间:2003

学习

大学生毕业赠言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毕业赠言,内容包括毕业赠言大全100条,教师写给毕业学生的赠言。“早日结婚生子”、“美女!记得粉不要搽得太厚。”虽然他们是非常普通的大学毕业生赠言,但它们代表着我们心中的祝福。4年的大学生涯不一定都活得愉快、

学习

家风家训演讲稿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家风家训演讲稿,内容包括家训家规家风故事演讲稿,家风家训演讲简短过渡语。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家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学习

文学小说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文学小说10篇,内容包括中外小说推荐100篇,经典小说100篇作品。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自涉足西方文学作品翻译以来,周桂笙翻译的西方外国文学作品甚多。与其他所谓的“正宗”文学家相比,周桂笙所翻译的文学作品主要以翻译

学习

青春文学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青春文学10篇,内容包括青春励志文学推荐,青春文学小说推荐散文。许多人一提到青春文学,就认为是一些不健康的读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北京大学的王蒙教授,在看到部分青春文学作品的时候,也对青春文学所体现出来的文采与成熟感到

学习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计划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计划,内容包括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和步骤,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计划。1.1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计划生育档案工作者很多都是非专业人士,对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度不高,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

学习

专业技术工作业绩总结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技术工作业绩总结,内容包括个人技术业绩简要总结,个人业绩总结精辟简短200字。二、工作态度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认真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

学习

天文学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天文学10篇,内容包括天文学简史,天文知识大观。主办单位:中国天文学会出版周期:双月刊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16***际刊号:0001-5245国内刊号:32-1113/P邮发代号:2-818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创刊时间:1953期刊收录:SA科

学习

肿瘤科日常工作计划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肿瘤科日常工作计划,内容包括肿瘤科一个月总结,肿瘤科半年工作总结。(2)将肿瘤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列入本单位工作的重要日程之中,每年有具体的肿瘤防治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考核指标。(3)将肿瘤防治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单位年

学习

文学作品赏析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文学作品赏析10篇,内容包括现代文学经典作品段落赏析,文学作品鉴赏范本。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高层次的阅读,绝非是仅仅探寻和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表层性地解释文章的结构,或是解析文章的结构,或是解析文章的技巧。”阅读的本质是

学习

道德情操论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道德情操论10篇,内容包括道德情操论讲解,道德情操论最通俗的版本。大家都知道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一句名言——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但他的另外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论》却很少有人读过。他在这本书里写道,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

学习

著名建筑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著名建筑10篇,内容包括中国各地著名建筑,国内外建筑论文十篇。罗马斗兽场由弗拉维安王朝的三个皇帝建造,它正式的名字是弗拉维安竞技场。罗马斗兽场由石灰华(大理石家族中的一个品种)构成,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大直径为

学习

教师考核思想总结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考核思想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教师年度考核登记表个人总结,教师年度考核思想工作总结简短的。

学习

乡土文学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乡土文学10篇,内容包括乡土文学阅读,中国乡土文学。一、乡土文学的起源中国是一个负荷了沉重的乡土精神的国度,五千年的文明实际上就是乡土精神不断完善的文明。二十世纪乡土文学以一种富有现代意识的眼光,立足现实,反思历史,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