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第1篇
20*年,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20*年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大进展,在计算机硬件建设、电子***务培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我局20*年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信息化建设主要工作情况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今年以来,局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把***务信息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以局长肖振华同志为组长,分管领导王焕普为副组长的***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对信息化工作进行统一领导、规划和协调。局办公室具体负责,同时选调两名***治敏锐、责任心强、熟悉业务的人员充实到***务信息工作岗位。
(二)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为保证信息化建设能规范、有序的发展,明确信息化建设方向,我局制定了信息化工作制度,并下发了《关于加强林业信息工作的意见》,对信息报送的主要内容、上报程序及责任进行了明确。为切实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我局明确了局办公室具体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并确定了局网络建设工作人员。另外,领导小组还在局各科室设立了信息工作联络员,落实责任,从上至下,形成合力,认真抓好信息报送工作。
(三)注重培训,提高素质
我局在人员少,人员兼职多、任务重、缺乏专业计算机人才的情况下,坚持培养、建设高素质信息化人才队伍。局领导在充分信任、充分放权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各信息员加强自身学习,相互交流,在工作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同时我局注重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养,积极组织干部参加各种网络建设及维护培训班,不断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
(四)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今年以来,我局加大资金投入,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机关内外网接入,实现网络正常运行,充实了我局***府门户网站信息,并成功进行了网站改版。配备了一批必要的办公硬件设备,为下一步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五)信息建设,服务林业
一是提高了的行***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使信息资源全方位共享和流通,为各级领导及时了解情况、实施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使机关办公人员能及时掌握各方面动态,做到办公高效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二是依靠信息化建设使机关进一步转变了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逐步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管理体制。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今年我局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工作中也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待于我们加以改进和完善:一是信息化工作经验欠缺,业务技能有待提高;二是组织机构,监督落实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我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由局办公室人员兼任,人力和时间有限。
三、20*年工作思路
一是继续加强领导,进一步规范工作制度,落实责任,提高每位机关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把信息化工作纳入个人的目标考核内容,使之完全地融入到个人的工作、生活中。
二是增强宣传工作,争取更多、更好的信息来源。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第2篇
建立以***员和***组织信息数据库为抓手的企业***建工作信息化平台,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对***员和***组织的日常管理,是信息化时代***组织工作的大势所趋。***员和***组织信息数据库建成后,不仅可以对基层组织建设、***员发展、***员学习培训、组织生活、***员和***费管理、***内统计等工作实现动态管理,还可以对***代会代表选举等工作提供快速、准确、科学的信息依据,促进***内管理工作目标的准确化、规范化、科学化。
【关键词】***建;信息化;建设;重要性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网络化生活方式的普及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建立以***员和***组织信息数据库为抓手的企业***建工作信息化平台,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对***员和***组织的日常管理,是信息化时代***组织工作的大势所趋。
围绕这一理念,如何推进企业***建工作信息化,便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建工作创新的重大课题,这预示着***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与时俱进、工作和新技术“融合共生”的趋势,也预示着在企业***建工作中探索和实践着这一新生事物的迫切性,为此,笔者拟从建设信息化平台的角度,作以下几方面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一、推进企业***建工作信息化要有全局大局观念
基层***建信息化建设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迫切需要,是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要求。***的十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的战略部署和“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的明确要求。基层***建工作信息化首先要有全局观念与大局意识,即从意识到行动上都要避免“***建信息化建设是工具”的错误观点。坚持以信息化“提升***的组织与***员管理手段、开拓从严管***治***的方法和路径、创新***群联系服务体系、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践行群众路线。
二、推进企业***建工作信息化要有互联网意识
推进企业***建工作信息化需要重视互联网技术在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将企业***建工作延伸到虚拟空间中,占领网络平台的组织阵地、沟通阵地和宣传阵地,其中包括:要善于以智慧管理为主线,增强网络***建的规范性;要善于以健全舆情引导处置机制,提高网络***建的权威性;要善于以构建智慧服务模块,增强网络***建的服务性,使得参与主体由被动单一向主动双向转变;要善于以要善于通过互联网创新***群互动的新形式,以加强用户沟通为突破口,加强参与主体的互动性。
三、推进企业***建工作信息化要有“接地气”方法
推进基层***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方法,是全面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重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载体,同时对接整合各级***建网站,按照区域化统筹的思路,打造开放共享、集约集成的全媒体基层***建信息平台。
(一)建立集中统一的企业***员信息管理平台和监督平台,通过“云、网、***”核心架构,即构建企业***建云平台、***建数据库,做到***员组织、***员情况信息化。
所有的企业***员人事信息将被统一存放到公司的企业***员信息库内,形成企业***、各级***支部、***员协同并举的信息管理平台与交流平台,形成系统化、便捷化的***工作与服务系统,无论***员是在哪个工作岗位上,无论是工作时间还是8小时之外,相关人员是在本地还是外地,信息均可以实现实时的存储与查询。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分散信息的集中管理。所有的信息统计与分析将实时的从信息库中提取数据,真实的反映企业所有企业***员的变化情况,为***建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增加对***员行为规范的监督能力。
***员和***组织信息数据库建成后,不仅可以对基层组织建设、***员发展、***员学习培训、组织生活、***员和***费管理、***内统计等工作实现动态管理,还可以对***代会代表选举等工作提供快速、准确、科学的信息依据,促进***内管理工作目标的准确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建立集中统一的企业***员信息沟通平台与宣传平台,调动线上线下***建资源,互联互通,使得沟通、学习、宣传便捷、迅速,使***的***策到人、到心。
通过开设手机微信群、网络QQ群,以及***员论坛、博客、领导信箱,开展理论研讨、咨询、问题举报、恳谈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畅通基层***组织与***员的交流渠道,以此拉近基层***组织与***员之间的距离,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建设手机微信“***信通”公众平台与互动,传递企业***建活动情况,使每个***员无论在哪里,都能接受***组织的教育管理和人文关怀;通过建立***学习平台,依托网络开发集文字、视频的***片于一体的企业***建网上学习资源库,扩大信息源,实现信息共享,方便基层***组织及广大***员查询***,使***建网站对工作和学习起到实际指导或参考咨询作用;通过开通***员社区服务网,为群众提供***服务、咨询、办理业务服务,提升***组织与***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
(三)建立与行***业务部门互联互通的数据平台,促进***建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对接,从而产生更大的意义与效能。
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实现***建对企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与企业行***部门、业务部门协同前进,共享信息,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与***建工作“一盘棋”谋划,建立大格局、系统化、流程化的企业信息管理与应用大平台。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使得部门与部门之间实现无缝对接,实现***建工作和联系服务基层工作流程电子化,有效促进了需求和资源对接整合,实现了***建工作促进与服务企业基层工作快速而便捷的先锋作用,并从全局层面上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高效的信息化支撑。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第3篇
关键词:环保统计;统计数据;信息化;发展思路
环保部门数据统计工作是实现环保工作行业管理的重要基础手段,环保数据统计真实反映企业发展和建设过程,对我国环保事业所形成的影响。
一、环保统计信息化的现状
国家高度重视环保事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比重,基于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下环保工作所面临困境局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倡导使用无污染新能源更是成为我国社会发展新模式。在全国环保工作系统中,环保统计信息化显得日益迫切,在许多方面都需要实现新的尝试和突破,例如,网络即时应用、环保工作流程化、多部门协作、工作监督、环保相关数据统计管理等方面,这为今后环保工作统计信息化水平提高积累了良好的经验。庞大的数据处理工作,依靠原始的统计方法和技术手段根本无法完成,需要大幅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环保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水平。
二、环保部门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环保系统各部门统计指标体系与统计指标设置问题
环保部门工作系统综合统计与业务部门统计分工亟待明确职责,避免统计管理数据多样性问题。例如,环保部门各业务系统开展工作中,如果均按照各自***的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就会出现同一指标在多个或多项统计报表中重复出现的现象,不能使用本部门制定的数据采集方法和统计口径,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统计调查项目应当明确分工,互相衔接,不得重复”的原则要求,造成数据不统一,影响数据质量和可信度。
环保指标设置亟待更新调整。环保部门统计指标老旧,不乏已不适应当前环保工作建设需要、失去统计意义的老化指标,甚至有些指标逻辑关系不能完全符合实际情况,造成数据质量难以控制,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统计工作量过大,统计人员疲于应付,数据质量低,可利用信息资源量低等诸多不良后果。
2.环保统计监督职能未能充分发挥与信息化发展水平滞后问题
环保部门在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建设过程及竣工投产验收和评估等方面,目前环保部门统计人员参与力度不足,在保障经济发展号召下,往往存在中小型项目管理监督职能被弱化的现象。同时,环保部门信息化建设体制严重不足,尚未形成统一的建设机制。环保部门工作系统中缺乏有规划的信息化建设发展目标,无法有序开展全局式信息化系统建设,造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设的信息系统,最终形成一个又一个“信息孤岛”,诸如低水平重复开发带来的资源浪费和信息条块分割问题。
3.环保统计信息化投入不足和人才队伍匮乏
环保是国民经济良性运行和发展的标尺。不能加大对环保工作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将会造成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环保部门施***方法落后的局面。在当前互联网技术普及背景下,环保部门应着力打造覆盖全行业的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对该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维护管理经费拨付力度,及时为***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环保统计信息服务。
社会对环保统计信息化建设认识的不足,导致业内人员专业化率不足,影响信息化推广力度。环保部门应着力引进信息和数据统计专业人才选拔制度、职称评定方案,避免形成对信息技术人才作用认知的恶性循环。
三、环保统计工作现状分析
1.信息化建设力度和指标设置问题分析
环保部门在体制层面的缺陷,是导致该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建设机制缺失的重要成因,造成总体建设水平低和环保统计信息管理职能分散状况。环保统计部门的信息化水平造成环保统计数据采集和获取工作开展的稳定性,影响数据质量、可信度、时效性,同时也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环保部门统计指标设置繁琐,使各级环保统计人员工作量增大,对科学的开展统计调查影响较大,影响数据质量和统计价值发挥。
2.环保部门职能分工不明确
环保统计的统计管理和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职能在基层环保系统内,未能得到充分明确或落实,造成环保统计人员在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建设过程和验收评估过程中,参与度不够,弱化了其统计监督职能和科学决策功能,对项目建设中,环保影响数据统计的真实性产生影响。
四、完善环保统计工作信息化水平的思路
综上分析,要解决现状问题,重点应围绕如何提高统计质量和统计时效性加以整改,从而使环保统计工作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改善统计数据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抓住统计数据时效性,为环保部门各工作系统提供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
1.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逐步推进信息系统建设
根据系统论理论,对环保系统统计指标进行整理,明确指标层次划分方法,合理进行部门分工,以信息化进程推进为主导力量,实现对完善、精简、高效的环保信息统计指标体系建设工作。
对更广范围内的环保部门工作职能进行统筹规划。覆盖环保部门全行业的信息平台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无法实现一步到位,这就需要合理布局、科学推进。环保部门统计的信息化建设应在今后信息平台建设中,注重数据实用性、指标化,保障统计数据信息时效性,早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转变环保统计工作重心和数据采集方式
随着数据信息共享和统计周期将日益缩短,环保统计将逐步满足环保系统内其它部门的信息需求,促使其他部门将本部门信息与环保统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从而实现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全行业信息的互联互通,真正发挥统计信息价值。
数据信息即时性的实现,需要转变数据采集方式。环保历史统计数据获取,通过遥感影像、实时监测等技术可以实现。通过部门信息系统与GIS系统实时对接,转变采集模式,从传统的定期采集转变为跟踪采集,形成数据变化备案制度,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性,最终实现数据信息的即时共享。
3.改善环保统计信息系统现实应用性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工作的流程化、规范化、自动化,减少数据审核时间,缩短数据信息采集周期。这就需要不断完善环保统计部门所采用的信息系统本身性能,从兼容性、共享性、即时性等多方面入手,结合环保***策、法律、法规的实施,使其更具有现实应用操作价值。
五、结语
环保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是环保部门统计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环保统计信息和工作价值的最佳途径,其应用和推广利国利民。在当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下,对环保系统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探索中前进、发展和完善,使环保信息化建设步入良性循环,从而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立群.网络分析法在环境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管理.2011(02)
[2]周建.加快环境信息化建设――推动污染减排目标实现[J].中国信息界.2007(18)
[3]王松霈.我国的环境保护转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 民办高校 ***建工作 信息化
【中***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037-02
一 民办高校***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建工作信息化也进行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探索。新媒体环境的日渐成熟,为***建工作提供了发展空间,各民办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环境创新***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目前的民办高校基本上都建立起网络***建平台,在***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网络类型全面,但功能模块亟待开发
就目前的民办高校***建网络来看,从功能类型上包括信息、信息反馈、***员管理等几个类别。信息类型的***建网站多用以实现新闻、通知、宣传报道功能为主,这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类型。信息反馈类型的网站用来收集反馈信息。***员管理类型的网站用来实现***员的注册、管理和组织关系转出等功能。虽然***建网站的类型较全面,但功能多以信息为主,主要用来***建新闻、通知,提供***建资料***等,***建网站的***员管理功能相对较弱。目前的***员管理功能也只是以网络基本功能为主进行一些***员注册、信息采集等,缺乏专门的系统软件。
2.***建工作人员信息化办公能力提高,但信息化专业型人才缺乏
新媒体环境的发展和民办高校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使得民办高校***建系统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办公能力有所提高。他们不仅要在学校里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关课程,还要在工作以后参加专门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岗位培训。他们在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基础操作上得心应手。然而这些基础能力不能满足计算机以及网络功能的深层次开发和运用的需求。民办高校学生数量较多,***员转接工作频繁,在管理上需要从深层次上开发新媒体的功能。
3.民办高校***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意识较强,但思路单一
民办高校***建工作有较强的信息化意识,***建网络普及率已经达到90%以上。各民办高校都能通过***建网络开展信息、宣传报道、***建资料***等活动,但***建信息化的工作方式和***建网站的功能却明显滞后于信息化媒体自身的发展速度。新媒体的更新速度较快,微博、微信等流行的新媒体形式普及,使民办高校***建工作的速度明显滞后。
二 民办高校***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1.民办高校***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应以坚持***的领导为基本原则
民办高校的***建工作应始终坚持中国***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的方针、***策和要求。只有在这一基本原则下进行***建工作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络加强***员群众之间的沟通,开展***员教育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建网络的管理、教育、宣传等功能。
2.处理好民办高校***建传统工作与信息化进程之间的关系
推进民办高校***建工作信息化建设要做好***建工作的继承和发展。多年来,高校***建工作在传统方式的运行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很多传统性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在新媒体环境是无法实现的,而这些方式和方法又恰恰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中应注重对传统工作方式、方法的继承和发展。
3.处理好民办高校***建工作信息化建设与网络监管之间的关系
在***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现在信息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的建设提出挑战,也带来机遇。”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民办高校***建工作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时效性、互动性等特点,民办高校***建工作可以更好地实现宣传、教育、管理功能,但也正因为网络的这些特点,使得如何监控海量信息成为民办高校***建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 民办高校***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1.提高民办高校***务工作者运用新媒体的能力
健全民办高校***务工作者的培训体系,更新培训和考核内容,使其跟上新媒体的发展速度。聘用一些专业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投入到民办高校的***务工作中,提高民办高校***务工作者队伍的学历素质,均衡专业配置。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计算机专业任课教师开展新媒体运用相关知识的培训。
2.加强民办高校***建网络功能的开发
民办高校***建网络的功能类型单一,未能和目前的新媒体发展与时俱进。目前的网站呈现出专业性、互动性等特征,网站的细分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民办高校***员数量多,***员流动性大,学生***员思想活跃,需要更专业的网站以实现科学的管理。从民办高校***员管理的特性出发,开发专业性的高校***员管理软件,让民办高校***员管理更加科学,让学生***员的流动去向更易了解,这是今后民办高校***建工作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3.运用网络的时空特性拓展民办高校***建工作形式
网络的跨时空性决定了网络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实现教育、宣传、管理的基本职能。高校***员数量多,新***员的教育是头等大事,既要保证入***教育的质量,又要保证***员教育的数量,需要充分发挥网络的宣传教育功能,通过网络***校、远程***建课程等形式开展***员教育。此外,学生***员流动性大,特别是很多大学生***员实习、工作期间,在管理上受到地域限制,需要通过网络实现更好的管理。
4.利用网络的互动性更好地掌握学生***员的心理动态
民办高校学生***员数量多,思维活跃,勇于批判现实,但思想上也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新媒体的便捷性,使他们更多地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表达心声。利用高校***建网络的互动性,通过***建网络论坛等形式能更好地掌握学生***员的心理动态,易于把握学生***员的思想状况,更好地开展***员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姚剑英.高校网络***建的现状调查与优化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90
[2]刘从富.建设新时期高校***建网络阵地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1(8)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第5篇
社会保险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维护职工稳定、保障铁路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涉及到每名职工及家属的切身利益。因此,在社保处日常管理、业务经办等过程中始终坚持把科学严谨、高效规范、服务群众等作为工作目标。
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险事业的不断完善、职工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社保工作必须不断推进才能适应新的局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社保工作面临着新的难题和挑战,而社会保险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调研,从社会保险发展趋势、铁路行业特点、处内管理现状等各个方面深入探讨,提出了建设局社会保险管理平台的设想。
1 社保工作特点及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社会保险内涵逐渐加大,且更加注重合法合规,尤其是社会保险法公布后,使社保工作必须做到有法必依、***必严、违法必究。
1.2 社会保险工作涉及参保人员切身利益,随着社会发展、法律意识提升。参保人员对自己的利益的关注度和维权意识逐步加强。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保工作必须科学严谨、合法合规,增强服务意识及功能。
1.3 铁路企业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行业特点,存在参保人员范围广,参保情况复杂,待遇支付存在差异,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等问题。
1.4 社会保险的工作具有繁琐、直接面向职工、信息异动多、***策算法调整多、环节多、数据多、资料多等特征。在工作中,每个业务流程都不能出错,且具有衔接性等。而依靠人工不能保证信息的绝对准确及变更的及时有效性。
1.5 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相对复杂。根据省人社厅的要求,我处实现了各种保险基金的统一征缴,存在参保人员基数大、情况复杂、异动频繁、数额大等特点,为了减轻站段工作量,确保征缴及时准确,保障基金安全,亟需信息系统的支持。
1.6 我处在日常工作中非常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因为各项保险的各个环节最终还是落实到信息的处理上。所以日常工作必须依赖于计算机,包括字处理、表格处理、计算、打印等处理。各科也在工作中摸索实践,基于工作开发了部分信息系统来辅助业务处理,如社保统一征缴系统,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征缴率。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弊端:
①各科室的信息不共享,形成信息孤岛。导致信息维护多头化,增加工作量和出错率。容易导致信息不一致。如:职工个人信息不一致、需重复录入、维护工作量大,易出错。
②现有系统只是基于各自自身业务的需求,进行数据处理。各科各险种之间数据交换和衔接能力差,与业务流程不能很好对应。
③存在一定的风险点。系统的开发与使用没有明显区分、不能较好地实现相互卡控。个人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现有系统界面不够友好,纠错能力不强,可能造成主客观数据错误。
④业务经办人员需精通业务,岗位互控互换不能有效实施,业务流程不易进行有效卡控。
⑤站段工作量增加、需多个科室进行不同的业务。站段报数需通过FTP、U盘等模式操作。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并有一定风险。
⑥数据安全性不高,各自维护自己的系统及数据,容易丢失,不易管理。
⑦各种报表、查询不方便、不规范。不方便领导查询、单位查询、及参保人员个人查询。
⑧操作日志记录不完善、个人操作权限管理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
基于以上现状,经多方调研、借鉴先进经验,提出了开发一套社会保险管理平台的设想。社会保险管理平台主要是指:基于路局现有办公网,在现行社会保险***策和相关管理办法基础上,运行最新信息技术,建设一个以科学方法对各管理和经办环节进行规范优化的信息系统,集成各险种业务数据及流程,并具有安全、准确、简便、高效、可扩展性等特性。
2 社会保险管理平台所需达到的要求
2.1 安全性
管理平台需把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充分保证基金征缴、待遇支付等环节安全性,确保基金安全。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①业务流程的安全可控性。需设立相应用户权限,管理层、各科室、查询、单位操作、单位查询、个人查询等分级管理。重要操作需实现岗位互控,并均在数据库中日志记录。无相应权限人员不能修改或查询数据。分层管理。路局――站段――个人。重要环节,需多人审核。
②平台安全性。平台的开发基于成熟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开发工具,保证平台的安全性,保证系统不被篡改攻击。
③数据的安全性。设置相应权限,做访问控制,不能随意更改后台数据。每日业务数据均需实现自动备份,并借助安全的备份设备及技术,避免数据的损坏、丢失等现象。
④个人操作权限实行秘钥管理,并定期更换密码。
2.2 准确性
①维护同一个单位库、个人信息库。在参加工作、参保、调动、信息异动、退休、基数调整、待遇审批支付等各个环节,进行统一信息维护,保证各险种信息共享一致。操作人员按照各自的权限来分别完成信息录入、维护、删改、审批、确认等操作。
②严格按照相关***策、办法等要求,用计算机来实现各个流程的业务处理,保证处理正确,避免人为因素。
③征缴计算、待遇支付、各项汇总等均按系统预设各参数字典、计算方法实现计算。
2.3 简便性
①键盘或鼠标操作,界面友好,无歧义,流程清晰。
②操作简单、各站段使用方便。
③考虑个人计算机水平差异,简化操作。
④各项查询,及报表准确方便。减少人工填报。避免二次录入错误,自动汇总计算。
2.4 高效性
借助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业务办理时间,优化业务办理流程。
2.5 可扩展性
①模块化管理,业务及***策变动后,可较好地实现新***策的功能需求。
②方便开发后续功能,如个人社保权益查询、社保信息推送等。
③数据接口,实现原有系统数据较易迁移。与地方社保管理部门导出导入数据准确方便。
④与财务系统的数据交换。
⑤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家属费用补助管理。
⑥将地方社会保障管理部门、总公司、路局等每年相关报表数据的查询汇总逐步纳入系统,实现自动计算,保证准确率,提高效率。
⑦为了使全局广大职工、离退休人员、家属以及各级社保专兼职干部了解掌握社会保险知识,知晓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我处根据国家、地方***府和总公司的***策规定,结合职工群众的需求,本着“方便职工办事,提升服务效率”的理念,编制印刷了业务办事流程、各险种相关***策、两定机构介绍等资料。社保信息平台建成后,可将上述资料电子版本挂载在平台上,方便查阅。与纸质资料形成互补,实现多渠道覆盖。
通过社会保险平台的建设,我们最终要实现以下目的:
①规范工作流程,实现业务闭环管理。社保管理流程其实是一个闭环管理的业务过程,业务一般由参保人员提出,站段上报,社保处审核,经办机构办理,最后结果反馈参保单位,通知到参保人员,享受相应待遇。通过信息平台来规范工作流程的目的就是要顺利完整的实现这个闭环管理全过程,使各项社保业务办理能够准确、有效、完整的进行。
②数据集中管理,维护多险合一的数据库。
③实现数据共享,业务网上办理。
④数据挖掘,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⑤逐步形成电子档案,记录业务经办日志,完善社保历史延续。
3 社会保险信息平台功能设置及技术实现
系统划分为基本信息维护、统一征缴平台、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企业年金、后台管理、公共服务等十个子系统。
各子系统基本功能为:
基本信息维护:单位信息维护,包括成立、撤销、变更、合并等;参保人员信息维护,包括新增、修改、调动、身份转换、其他异动、维护个人各险种编号等功能。
统一征缴平台:实现单位及个人基数的上报、审批、汇总;每月各险种基数的计算、上报、确认;补扣补缴;相关报表的汇总打印等。
养老保险子系统、工伤保险子系统、失业保险子系统、医疗保险子系统、生育保险子系统、企业年金子系统等实现各险种业务流程的网上处理。
后台管理:由管理员或各险种负责任维护,包括各项基础字典数据、待遇计算支付中需要的各参数、比例等信息,各级操作人员权限,系统设置等。
公共服务:包含最新社保***策及管理办法速递、最新通知、公文流转、业务办理进度查询、个人社保权益查询等等。
每个业务功能:由具体业务流程构成。
各种相应数据维护、报表生成打印、信息查询。
上述子系统均分为三级管理:路局、站段、参保人员。分配不同的操作权限,如不同险种,或修改或查询权限。
4 社会保险信息平台开发过程
社会保险信息平台实现需采用较为先进的开发语言、数据库。保证系统先进性和后续可维护、可扩展性。基于较为先进的开发平台、服务器架构。
开发过程须遵循科学严谨、从实际出发、解决管理问题等原则,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4.1 调研阶段
通过现场考察、座谈交流、专家咨询、借鉴经验等方法,制定出具体需求,调动各科室积极性,充分考虑经办人员、基层站段的建议和意见,充分调研、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系统的总体研制方案,包括软件需求、系统结构、系统流程、功能模块。与此同时,为保证系统开发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降低开发成本,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调研工作始终贯穿于系统的开发整个过程。
4.2 软件设计、研发阶段
制定与业务办理流程相匹配的信息处理流程,设计出科学的系统模块并搭建起后台数据库的模型,整个设计研发过程中要依据总体研制方案充分体现上述社保信息平台的要求。开发需采用较为先进和成熟的平台及工具,采用三层结构,数据库及业务实现层架设在服务器端,客户端只需能访问路局办公网即可访问社保信息平台,无需安装其他软件。
4.3 软件测试和使用阶段
系统开发完成后,需从业务流程、数据准确、安全性、报表查询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测试,发现存在的漏洞,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对提出的修改意见认真归纳分析,经过多次修改完善,系统的各项功能满足了现场的实际需要后,才能投入运行。
4.4 后续维护阶段
系统投入使用后,要做好系统的软硬件及网络维护,做好后台数据字典及应用权限的管理,做好数据库的备份工作。并在使用过程中,收集整理发现的问题及用户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时响应社保***策法规或管理办法的变动,及时修改维护系统。建立严格的权限分配、系统巡检维护、数据备份、功能修改、数据维护等管理办法及台账。
5 社会保险信息平台产生效益分析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第6篇
关键词:社会保险;信息管理;安全性;闭环管理
社会保险管理处承担着在职、离退休等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险管理业务,包括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生育、企业年金共五险一金以及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业务的经办、代办、管理等职能。
社会保险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维护职工稳定、保障铁路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涉及到每名职工及家属的切身利益。因此,在社保处日常管理、业务经办等过程中始终坚持把科学严谨、高效规范、服务群众等作为工作目标。
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险事业的不断完善、职工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社保工作必须不断推进才能适应新的局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社保工作面临着新的难题和挑战,而社会保险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调研,从社会保险发展趋势、铁路行业特点、处内管理现状等各个方面深入探讨,提出了建设局社会保险管理平台的设想。
1 社保工作特点及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社会保险内涵逐渐加大,且更加注重合法合规,尤其是社会保险法公布后,使社保工作必须做到有法必依、***必严、违法必究。
1.2 社会保险工作涉及参保人员切身利益,随着社会发展、法律意识提升。参保人员对自己的利益的关注度和维权意识逐步加强。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保工作必须科学严谨、合法合规,增强服务意识及功能。
1.3 铁路企业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行业特点,存在参保人员范围广,参保情况复杂,待遇支付存在差异,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等问题。
1.4 社会保险的工作具有繁琐、直接面向职工、信息异动多、***策算法调整多、环节多、数据多、资料多等特征。在工作中,每个业务流程都不能出错,且具有衔接性等。而依靠人工不能保证信息的绝对准确及变更的及时有效性。
1.5 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相对复杂。根据省人社厅的要求,我处实现了各种保险基金的统一征缴,存在参保人员基数大、情况复杂、异动频繁、数额大等特点,为了减轻站段工作量,确保征缴及时准确,保障基金安全,亟需信息系统的支持。
1.6 我处在日常工作中非常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因为各项保险的各个环节最终还是落实到信息的处理上。所以日常工作必须依赖于计算机,包括字处理、表格处理、计算、打印等处理。各科也在工作中摸索实践,基于工作开发了部分信息系统来辅助业务处理,如社保统一征缴系统,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征缴率。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弊端:
①各科室的信息不共享,形成信息孤岛。导致信息维护多头化,增加工作量和出错率。容易导致信息不一致。如:职工个人信息不一致、需重复录入、维护工作量大,易出错。
②现有系统只是基于各自自身业务的需求,进行数据处理。各科各险种之间数据交换和衔接能力差,与业务流程不能很好对应。
③存在一定的风险点。系统的开发与使用没有明显区分、不能较好地实现相互卡控。个人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现有系统界面不够友好,纠错能力不强,可能造成主客观数据错误。
④业务经办人员需精通业务,岗位互控互换不能有效实施,业务流程不易进行有效卡控。
⑤站段工作量增加、需多个科室进行不同的业务。站段报数需通过FTP、U盘等模式操作。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并有一定风险。
⑥数据安全性不高,各自维护自己的系统及数据,容易丢失,不易管理。
⑦各种报表、查询不方便、不规范。不方便领导查询、单位查询、及参保人员个人查询。
⑧操作日志记录不完善、个人操作权限管理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
基于以上现状,经多方调研、借鉴先进经验,提出了开发一套社会保险管理平台的设想。社会保险管理平台主要是指:基于路局现有办公网,在现行社会保险***策和相关管理办法基础上,运行最新信息技术,建设一个以科学方法对各管理和经办环节进行规范优化的信息系统,集成各险种业务数据及流程,并具有安全、准确、简便、高效、可扩展性等特性。
2 社会保险管理平台所需达到的要求
2.1 安全性
管理平台需把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充分保证基金征缴、待遇支付等环节安全性,确保基金安全。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①业务流程的安全可控性。需设立相应用户权限,管理层、各科室、查询、单位操作、单位查询、个人查询等分级管理。重要操作需实现岗位互控,并均在数据库中日志记录。无相应权限人员不能修改或查询数据。分层管理。路局――站段――个人。重要环节,需多人审核。
②平台安全性。平台的开发基于成熟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开发工具,保证平台的安全性,保证系统不被篡改攻击。
③数据的安全性。设置相应权限,做访问控制,不能随意更改后台数据。每日业务数据均需实现自动备份,并借助安全的备份设备及技术,避免数据的损坏、丢失等现象。
④个人操作权限实行秘钥管理,并定期更换密码。
2.2 准确性
①维护同一个单位库、个人信息库。在参加工作、参保、调动、信息异动、退休、基数调整、待遇审批支付等各个环节,进行统一信息维护,保证各险种信息共享一致。操作人员按照各自的权限来分别完成信息录入、维护、删改、审批、确认等操作。
②严格按照相关***策、办法等要求,用计算机来实现各个流程的业务处理,保证处理正确,避免人为因素。
③征缴计算、待遇支付、各项汇总等均按系统预设各参数字典、计算方法实现计算。
2.3 简便性
①键盘或鼠标操作,界面友好,无歧义,流程清晰。
②操作简单、各站段使用方便。
③考虑个人计算机水平差异,简化操作。
④各项查询,及报表准确方便。减少人工填报。避免二次录入错误,自动汇总计算。
2.4 高效性
借助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业务办理时间,优化业务办理流程。
2.5 可扩展性
①模块化管理,业务及***策变动后,可较好地实现新***策的功能需求。
②方便开发后续功能,如个人社保权益查询、社保信息推送等。
③数据接口,实现原有系统数据较易迁移。与地方社保管理部门导出导入数据准确方便。
④与财务系统的数据交换。
⑤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家属费用补助管理。
⑥将地方社会保障管理部门、总公司、路局等每年相关报表数据的查询汇总逐步纳入系统,实现自动计算,保证准确率,提高效率。
⑦为了使全局广大职工、离退休人员、家属以及各级社保专兼职干部了解掌握社会保险知识,知晓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我处根据国家、地方***府和总公司的***策规定,结合职工群众的需求,本着“方便职工办事,提升服务效率”的理念,编制印刷了业务办事流程、各险种相关***策、两定机构介绍等资料。社保信息平台建成后,可将上述资料电子版本挂载在平台上,方便查阅。与纸质资料形成互补,实现多渠道覆盖。
通过社会保险平台的建设,我们最终要实现以下目的:
①规范工作流程,实现业务闭环管理。社保管理流程其实是一个闭环管理的业务过程,业务一般由参保人员提出,站段上报,社保处审核,经办机构办理,最后结果反馈参保单位,通知到参保人员,享受相应待遇。通过信息平台来规范工作流程的目的就是要顺利完整的实现这个闭环管理全过程,使各项社保业务办理能够准确、有效、完整的进行。
②数据集中管理,维护多险合一的数据库。
③实现数据共享,业务网上办理。
④数据挖掘,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⑤逐步形成电子档案,记录业务经办日志,完善社保历史延续。
3 社会保险信息平台功能设置及技术实现
系统划分为基本信息维护、统一征缴平台、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企业年金、后台管理、公共服务等十个子系统。
各子系统基本功能为:
基本信息维护:单位信息维护,包括成立、撤销、变更、合并等;参保人员信息维护,包括新增、修改、调动、身份转换、其他异动、维护个人各险种编号等功能。
统一征缴平台:实现单位及个人基数的上报、审批、汇总;每月各险种基数的计算、上报、确认;补扣补缴;相关报表的汇总打印等。
养老保险子系统、工伤保险子系统、失业保险子系统、医疗保险子系统、生育保险子系统、企业年金子系统等实现各险种业务流程的网上处理。
后台管理:由管理员或各险种负责任维护,包括各项基础字典数据、待遇计算支付中需要的各参数、比例等信息,各级操作人员权限,系统设置等。
公共服务:包含最新社保***策及管理办法速递、最新通知、公文流转、业务办理进度查询、个人社保权益查询等等。
每个业务功能:由具体业务流程构成。
各种相应数据维护、报表生成打印、信息查询。
上述子系统均分为三级管理:路局、站段、参保人员。分配不同的操作权限,如不同险种,或修改或查询权限。
4 社会保险信息平台开发过程
社会保险信息平台实现需采用较为先进的开发语言、数据库。保证系统先进性和后续可维护、可扩展性。基于较为先进的开发平台、服务器架构。
开发过程须遵循科学严谨、从实际出发、解决管理问题等原则,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4.1 调研阶段
通过现场考察、座谈交流、专家咨询、借鉴经验等方法,制定出具体需求,调动各科室积极性,充分考虑经办人员、基层站段的建议和意见,充分调研、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系统的总体研制方案,包括软件需求、系统结构、系统流程、功能模块。与此同时,为保证系统开发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降低开发成本,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调研工作始终贯穿于系统的开发整个过程。
4.2 软件设计、研发阶段
制定与业务办理流程相匹配的信息处理流程,设计出科学的系统模块并搭建起后台数据库的模型,整个设计研发过程中要依据总体研制方案充分体现上述社保信息平台的要求。开发需采用较为先进和成熟的平台及工具,采用三层结构,数据库及业务实现层架设在服务器端,客户端只需能访问路局办公网即可访问社保信息平台,无需安装其他软件。
4.3 软件测试和使用阶段
系统开发完成后,需从业务流程、数据准确、安全性、报表查询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测试,发现存在的漏洞,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对提出的修改意见认真归纳分析,经过多次修改完善,系统的各项功能满足了现场的实际需要后,才能投入运行。
4.4 后续维护阶段
系统投入使用后,要做好系统的软硬件及网络维护,做好后台数据字典及应用权限的管理,做好数据库的备份工作。并在使用过程中,收集整理发现的问题及用户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时响应社保***策法规或管理办法的变动,及时修改维护系统。建立严格的权限分配、系统巡检维护、数据备份、功能修改、数据维护等管理办法及台账。
5 社会保险信息平台产生效益分析
社会保险信息平台实现了利用计算机网络将各个险种的信息及业务处理流程进行科学化管理,提高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方便了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可产生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系统的投入运行,可有效提高准确性及工作效率,规范业务流程,缩短业务办理时限,节约人力物力;可减少管理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提高社保业务办理的合法合规性;可为领导及时掌握社保动态和工作实际,及时发现关键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供准确参考和决策支持。系统对加强各部门基础工作,衔接地方***府社保管理部门,服务好基层单位和参保人员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小青.铁路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创新探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4(8):290-291.
[2]王武礼,杨华.基于B/S与三层C/S混合模式的MIS构建[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7(03).
[3]杨百昌.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若干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2.
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第7篇
太原铁路局社会保险管理处山西太原030013
摘要: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不断完善、职工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社保工作必须不断推进才能适应新的局面。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从社保工作及特点、信息化现状、管理要求、技术实现、效益分析等几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建设社会保险信息管理平台的必要性及实现方式。
http://
关键词 :社会保险;信息管理;安全性;闭环管理
社会保险管理处承担着在职、离退休等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险管理业务,包括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生育、企业年金共五险一金以及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业务的经办、代办、管理等职能。
社会保险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维护职工稳定、保障铁路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涉及到每名职工及家属的切身利益。因此,在社保处日常管理、业务经办等过程中始终坚持把科学严谨、高效规范、服务群众等作为工作目标。
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险事业的不断完善、职工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社保工作必须不断推进才能适应新的局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社保工作面临着新的难题和挑战,而社会保险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调研,从社会保险发展趋势、铁路行业特点、处内管理现状等各个方面深入探讨,提出了建设局社会保险管理平台的设想。
1 社保工作特点及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社会保险内涵逐渐加大,且更加注重合法合规,尤其是社会保险法公布后,使社保工作必须做到有法必依、***必严、违法必究。
1.2 社会保险工作涉及参保人员切身利益,随着社会发展、法律意识提升。参保人员对自己的利益的关注度和维权意识逐步加强。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保工作必须科学严谨、合法合规,增强服务意识及功能。
1.3 铁路企业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行业特点,存在参保人员范围广,参保情况复杂,待遇支付存在差异,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等问题。
1.4 社会保险的工作具有繁琐、直接面向职工、信息异动多、***策算法调整多、环节多、数据多、资料多等特征。在工作中,每个业务流程都不能出错,且具有衔接性等。而依靠人工不能保证信息的绝对准确及变更的及时有效性。
1.5 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相对复杂。根据省人社厅的要求,我处实现了各种保险基金的统一征缴,存在参保人员基数大、情况复杂、异动频繁、数额大等特点,为了减轻站段工作量,确保征缴及时准确,保障基金安全,亟需信息系统的支持。
1.6 我处在日常工作中非常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因为各项保险的各个环节最终还是落实到信息的处理上。所以日常工作必须依赖于计算机,包括字处理、表格处理、计算、打印等处理。各科也在工作中摸索实践,基于工作开发了部分信息系统来辅助业务处理,如社保统一征缴系统,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征缴率。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弊端:
淤各科室的信息不共享,形成信息孤岛。导致信息维护多头化,增加工作量和出错率。容易导致信息不一致。如:职工个人信息不一致、需重复录入、维护工作量大,易出错。
于现有系统只是基于各自自身业务的需求,进行数据处理。各科各险种之间数据交换和衔接能力差,与业务流程不能很好对应。盂存在一定的风险点。系统的开发与使用没有明显区分、不能较好地实现相互卡控。个人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现有系统界面不够友好,纠错能力不强,可能造成主客观数据错误。
榆业务经办人员需精通业务,岗位互控互换不能有效实施,业务流程不易进行有效卡控。
虞站段工作量增加、需多个科室进行不同的业务。站段报数需通过FTP、U 盘等模式操作。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并有一定风险。愚数据安全性不高,各自维护自己的系统及数据,容易丢失,不易管理。
舆各种报表、查询不方便、不规范。不方便领导查询、单位查询、及参保人员个人查询。
余操作日志记录不完善、个人操作权限管理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
基于以上现状,经多方调研、借鉴先进经验,提出了开发一套社会保险管理平台的设想。社会保险管理平台主要是指:基于路局现有办公网,在现行社会保险***策和相关管理办法基础上,运行最新信息技术,建设一个以科学方法对各管理和经办环节进行规范优化的信息系统,集成各险种业务数据及流程,并具有安全、准确、简便、高效、可扩展性等特性。
2 社会保险管理平台所需达到的要求
2.1 安全性
管理平台需把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充分保证基金征缴、待遇支付等环节安全性,确保基金安全。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淤业务流程的安全可控性。需设立相应用户权限,管理层、各科室、查询、单位操作、单位查询、个人查询等分级管理。重要操作需实现岗位互控,并均在数据库中日志记录。无相应权限人员不能修改或查询数据。分层管理。路局———站段———个人。重要环节,需多人审核。
于平台安全性。平台的开发基于成熟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开发工具,保证平台的安全性,保证系统不被篡改攻击。
盂数据的安全性。设置相应权限,做访问控制,不能随意更改后台数据。每日业务数据均需实现自动备份,并借助安全的备份设备及技术,避免数据的损坏、丢失等现象。
榆个人操作权限实行秘钥管理,并定期更换密码。
2.2 准确性
淤维护同一个单位库、个人信息库。在参加工作、参保、调动、信息异动、退休、基数调整、待遇审批支付等各个环节,进行统一信息维护,保证各险种信息共享一致。操作人员按照各自的权限来分别完成信息录入、维护、删改、审批、确认等操作。
于严格按照相关***策、办法等要求,用计算机来实现各个流程的业务处理,保证处理正确,避免人为因素。
盂征缴计算、待遇支付、各项汇总等均按系统预设各参数字典、计算方法实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