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交流过程,是学生、教师与文本的一种心灵沟通,是学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能力、提高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为英语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的阅读教学,其根本就在于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更好地提高阅读能力。
众所周知,英语成绩滞后的主要原因就是阅读能力的薄弱。英语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高中阶段,阅读一直受到重视,即我们平时常说的“得阅读者得天下”。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因此不管教材如何变更,阅读课始终是教材的核心部分,也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对阅读课的处理也就成了教学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质疑,让教师的“问”变成学生的“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会问、勤问,这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就会浓厚,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就能发挥出来。
阅读主要在于理解,要理解就必须读、必须想。读读想想,首先要有问题,会提问、质疑,这样自主探索的模式才能落实。因此,学生的质疑,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把教法变为学法的一个途径。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首先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质疑,让教师的“问”变成学生的“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创设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人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首先应激发学生质疑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正确引导,靠近学生的思维路线,结合教材特点,在关键处恰到好处地制造悬念,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发问,进而质疑。过去都是教师提出问题,现在学生你一言我一句地提出许多问题,而且采取由学生回答学生问题的方法,所以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大家热烈的你问我答中,教学的重难点在悬念中解决了,学生对本课的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一旦打开了思维的大门,教师就应引导他们向更深一层次发展,指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促进一种新的求知欲的形成。刚开始,由于受年龄和知识的限制,学生可能会提出些幼稚或错误的问题。这时,教师决不能轻易或粗暴地扼杀这娇嫩的幼苗,让学生敢于提问。经过长时间训练,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应该刻意地教学生如何提问。有了教师的这些指导,学生在课堂中的提问便逐步趋向深入,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日渐增强。
二、发挥主导作用,培养质疑兴趣
引导学生质疑,培养质疑能力,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提问可以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设疑提问,诱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教师应进行适度的引导、调控,保持他们的积极性。针对教材要求,把矛盾集中,使学生散落在教材不同“角落”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问题上来,产生讨论,展开讨论。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兴趣和提高质疑能力。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方法
1.从标题入手。常言道“题好文一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标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每一篇阅读,都要引导学生从文章标题的片言只字中推测所隐含的信息并提出问题。学生心存疑问,必将产生强烈的阅读动机,动机越强,教学效果越好。
2.就文段设疑。通常在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后,引导学生根据各段描写的内容自行设计问题质疑。
3.着眼篇章结构。掌握文章的结构和语篇模式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有效地提高读写能力。在完成引导学生根据各段内容设计问题后,启发学生针对语篇设疑。
4.回归标题。文章的标题通常具备概括性、针对性、醒目性。质疑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还是一种心理活动;质疑所达到的效果不仅与基础积淀、思维能力、阅读方法等紧密关联,更与质疑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阅读教学中,按照从“标题—文段—语篇—标题”的模式启发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结合课文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找出答案。学生在有目的的引导下,自始至终参与整个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这样,课堂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地方,教学成了师生共同研究问题、共同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
总之,我们要树立质疑观念,这是教师的事,也是学生的事,教师要从灌输者走向引导者,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经常质疑,学生的求知欲就会加强,质疑兴趣也会更浓,就会出现自主质疑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曲一线.5年高考3年模拟,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