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这篇课文内容真实,层次清晰,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并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自然界各生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一、初读了解内容,提炼故事四要素
从课文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故事主要是围绕着狼和鹿来展开的。读完课文后,我们可以了解到课文的主要内容,即凯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了狼和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遭到了严重破坏。故事中除了狼和鹿这两个要素之外,还有森林和人这两个要素。
二、以“对比”激疑、启思、导读、明理
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狼总是与“凶残”“贪婪”“血腥”等词联系在一起,鹿却一直以美丽活泼、温顺善良的美好形象示人。通读完课文之后,我们却会发现,狼和鹿还分别有“功臣”“祸首”这两个称号,这与人们平时对它们的印象有着极大的反差。由此,我们产生了一系列疑问:为什么会这样称呼狼和鹿呢?狼和鹿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去研读课文,并从中寻求答案。
再读课文,我们会发现,文中有两处对凯巴伯森林做了描写。一处为“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另一处为“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这两处描写前后反差极大,因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处描写中,“一片葱绿”“生机勃勃”“歌唱”“嬉戏”这些词让我们仿佛看到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景象;第二处描写中,“一切”“都”“吃光”“着了火”“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这些词句,让我们感受到凯巴伯森林正在遭受巨大的灾难。前后对比如此强烈,不禁让我们再次发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凯巴伯森林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三读课文,我们可以从文章中的一组数据发现,鹿群也正在遭受灭顶之灾,如“大约四千只”“超过了十万只”“死去了六万只”“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等。
结合森林和鹿群的前后变化,我们发现,导致灾难的根本原因是鹿群大量繁殖,引起了饥荒和疾病,如此,说鹿为“祸首”也就不难理解了。可是,鹿为什么会大量繁殖呢?原因是狼少了。因而可以推理出,狼的存在是对凯巴伯森林和鹿群起保护作用的,说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也就理所当然了。所以说,是狼和鹿的数量变化引发了这场灾难。寻根溯源,我们追问:狼和鹿的数量变化又是由谁引起的呢?从文中不难发现,引发灾难的“罪魁祸首”就是人们。人们捕杀了狼,从而导致了鹿的大量繁殖,进而森林遭到破坏,鹿群濒临毁灭。
“凯巴伯森林的***声响了25年。”人类用***杀掉了狼,不仅打破了森林的宁静,还打破了狼和鹿之间的数量平衡,从而引发了一场巨大的自然灾难。我们由此认识到:自然界各生物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三、故事链接,树立生态环保理念
美国***府为解决由灭狼带来的凯巴伯森林生态严重失调问题,于1995年实施了“引狼入室”计划,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狼,并将它们放生到落基山中,不久森林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凯巴伯森林的危机虽然解决了,但自然生态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澳大利亚引入欧洲野兔繁殖成灾,夏威夷的蜗牛灾,马里温岛的猫灾,西班牙的螃蟹灾……这些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绝不能轻易打破生态平衡。维护生态,维护自然,就是维护我们人类自己!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穿越”凯巴伯,探求生态平衡的科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