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呼和浩特最早名称云中城的消逝及定襄郡与盛乐城的兴起,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经过逐步演变和相互轮替的过程。早在战国及秦代,今天的和林格尔县,是云中郡的属地,到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1年),为北据匈奴扰边,将云中郡一分为二,另设定襄郡;晋建兴元年(公元313年)及北魏建元三十九年,都有关于“定襄之盛乐”的记载。这就充分说明,从汉至隋唐以前近800年的时间里,呼和浩特一直沿用定襄与盛乐的名称。
定襄郡的名称除了最早见著于《后汉书》“定襄郡,汉高帝置”的记述外,在《归绥识略》中也有记载:“定襄郡,其地南大河,北白道,畜牧广衍,龙荒之最攘,突厥争力之,在朔北三百八十里,见唐书似今归化城。”这些记述在《归绥县志》中同样也有佐证:“盛乐城在归绥南,汉置盛乐县(今和林格尔县土城子村),定襄郡西汉初是匈奴争战之地。在文景之治时期,便和匈奴结为兄弟之盟,并开始‘通关市’。”直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经济复苏,有了坚实的基础作保障,不断和亲,伐匈奴。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遣大将卫青多复出定襄,至陇西击胡。”驱匈奴于漠北,以后的定襄郡一度无战事,进入开平之年,国泰民安,牛羊遍地,成为汉、匈奴和好,进行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的地方。
进入三国时期,随着在汉***权的消亡和各封建势力的连年征战,本属曹魏辖地的定襄郡,曾一度陷入无人管理的地步。这就给活动于后套五原一带的鲜卑族带来了机遇,魏黄初年(公元220年),鲜卑族***事实力已达20万人。甘露三年(公元258年),在拓跋力微的带领下,向东迁移到定襄郡(今和林格尔县土城子村)建盛乐城,并以此为根据地,不断向东南扩张,北方各游牧民族部落纷纷前来归顺,一致推选拓跋部为首领,一时出现太平盛世。《北史》记有“神元皇帝力微三十九年(公元258年),迁于定襄之盛乐。”
西晋建业元年(公元315年),愍帝司马邺被废封为代王,于咸康六年(公元340年),把代国从山西繁峙北迁云中之云中城(今托县古城),建盛乐宫。其实早在9年前,便建有定襄郡的盛乐,其咸和四年(公元330年)鲜卑拓护什冀建立代国,将都城迁至云中之盛乐,定盛乐为都城,立都长达38年之久。《辽史》中记有“汉定襄郡盛乐县元魏尝都盛乐即此。”
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鲜卑拓跋东山再起,继承代王位并复国,称道武帝,改国号为登国,四月代改魏,史称北魏,立都定襄盛乐城。将早先的都城云中盛乐,迁回到定襄盛乐城。再后来在不断的战争中,向东南扩展,12年后,道武天兴元年(公元398年)七月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从此,盛乐城称为北都,成为北魏帝王北巡时的行宫。
隋统一全国后,突厥可汗筑大利城处其部落,嗣复改定襄郡,唐代初年置定襄郡。《新唐书》说:“唐龙朔三年(公元663年)置云中都护府,麟得元年(公元665年)改为大都护府。”随着北魏王朝的覆灭,盛乐城的繁荣跟着消失,进入辽代置 振武县,元初称云川卫,亦称单于城,隶大同府管辖。
纵观历史变迁和城镇的兴衰,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和平稳定的环境,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城郭与经济才能稳定和发展;反之,战争与***,只会带来落后与衰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历史上的定襄郡与盛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