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架上绘画从文艺复兴至今已经历六百多年的历史,它见证着人类的发展,并与音乐,文学一同构建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大量利用媒体科技的前卫艺术兴起,部分人开始质疑架上绘画的前途。作为一名艺术院校学生,一直被传统绘画的魅力所吸引,我并不认为架上绘画最终会走向消亡。
关键词:架上绘画;前途;艺术门类
中***分类号:J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076-01
一、引言
抽象艺术出现了,具象艺术就衰退;电脑绘画出现了,手工绘画就湮灭;后现代艺术出现了,现代艺术就过时;反架上艺术出现了,架上艺术就被冷落了……在反叛不具有太大风险的今天,一切都有可能被推到和重新理解。
分前卫艺术家宣称“架上绘画必定走向消亡”。我却无法理解,艺术――如此具有包容性的一个概念,为什么其门类与品种会频频过招,争权夺势呢?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都有说话的自由,至于选择什么方式来阐述当然也是个人自便。每一种艺术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条件和利用空间的方法,作为艺术家只以艺术水平论高下,至于用什么材料什么形式来做,应该是次要的。
二、艺术门类的生命力
我认为一个艺术门类之所以有旺盛生命力,不在于他的技巧与技术,而在于它这种技巧与技术中所包含的精神。 观念,行为,装置艺术崛起,拓宽了艺术表现的范围,在艺术上有其积极意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艺术门类与品种会因此而消亡,相反,艺术要保持自己的生态,要有各种观念与品种共存,以满足社会和人们大众多方面的需求。在新品种不断推出的同时,包括架上油画在内的传统形态的艺术品种并不会消亡。因为不管使用任何方法来呈现自己的艺术,终究只是一种手段,而作品包含的精神才是我们最后的追求。
三、架上绘画的前途
就自己而言,因为从小接触架上的缘故,一直对传统美学有着特殊的偏爱。而对所谓“装置”、“行为”之类的现代艺术表现形式虽能接受,愿意欣赏,但始终无法亲近,也一直没有涉足。或许是由于兴趣点所在,或许是由于性格原因,总觉得自己更容易沉溺于“画”这个过程,语言的探索,造型的魅力更易使我兴奋。有时候觉得自己对于架上绘画,好像对待个破落贵族,不合时宜的执拗尊崇那个曾经显赫的封号,全不管到现如今早已无人买帐。很多人不想涉足架上是因为经过几世纪漫长的发展,其中已没有更多的技巧或理论值得挖掘探讨――没有可以更新的东西,只是旧有美学系统的不断翻版,每一点进步都十分艰难,所有事情前人都已经做过――这对想探索架上的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虽然架上绘画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但不管有多少前人画过,他的语境和你的是多么的不同,你的想法又岂能和前人一致。莫里哀说的好:古人是古人,我们是我们。不能说爱情被别人实践过了,你就不知道怎样去爱了,表达自己就对了。在架上绘画的当代诠释中,不仅要读出其渊源,更要读出架上绘画之于现代人的意义。
我承认许多现代艺术形式在表现力方面要有力和直接得多,摄影和DV的崛起,几乎把传统绘画逼到一个死角。但在某些方面,架上作品还是具有无法抹杀和替代的力量的。比如说绘画的语言,技巧,材料本身就是极具魅力的东西。饱蘸油彩的画笔,富于质感的画布,充斥在房间每个角落的松节油气息,一个又一个面对画架枯坐的漫长夜晚,这一切都能带给艺术家原始的宁静。而这种平静使我们远离社会的喧闹,浮躁,单纯的享受自己的画面。再者,绘画的过程虽然是封闭的,但作品却因此而更加真实,直冲人内心。我觉得欣赏绘画作品,是一种观者与作者内心深处的交流,是微妙细腻的情绪。例如,你能从培更,蒙克的作品中看到孤独,恐惧,扭曲,读到他们的生平,你会惊奇的发现,他们的生活就如同画面所表达的一样,果真充满了曲折与不幸。我们与他们并不相识,但作品的存在使我们进行了超时空的,无声的对话。我想,这便是架上绘画的最大魅力所在。也许有人会说,影像能更直接的记录人的情绪。但是我却认为,每个人都有多个自我,而内心最深处那个是永远不会直接表露出来的,所以摄像机无法记载,直接交流也无法知道。它只会在无旁人的时候,不经意之间,流露在自己的作品中,甚至自己也无法察觉。我想,那也便是绘画的最高状态吧。
四、结语
架上绘画从文艺复兴至今已经历六百多年的历史,它见证着人类的发展,并与音乐,文学一同构建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大量利用媒体科技的前卫艺术兴起,部分人开始质疑架上绘画的前途。作为一名艺术院校学生,一直被传统绘画的魅力所吸引,我并不认为架上绘画最终会走向消亡。且不说历史的延续,文化的传承,技巧材料的魅力,单单是绘画中作者情绪的注入使作品产生的感染力,我相信并不是科技进步所能达到的。因此,我认为“架上绘画最终走上消亡”只能是无稽之谈,而且对于艺术的发展必将产生危害。
参考文献:
[1]迈克尔 基默尔曼.碰巧的杰作[M].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架上绘画的前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