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认知法主张通过有意识的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和发现语言内部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并通过有意义的操练熟练的运用这些规则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同时,认知法主张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全面发展,重视本族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促进本族语与第二语言之间的迁移,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是,认知法也存在缺陷。
关键词:认知法 外语教学 优点 缺陷
一.认知法理论基础
认知法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把语言学习和人类认知过程联系起来,将语言习得看做一种认知过程。认知法强调人类理解和学习中的组织原则,认为重复和练习是人类学习的特点。在认知法中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者被视为是学习活动积极的参与者。(舒白梅、陈幼林,1999)因此,语言的习得即掌握该语言的认知策略,这种认知策略包含规划和指导语言行为的内在表现形式。基于语言系统,这些表现形式还包括挑选合适的词汇、语法规则和语言使用中的语用习惯。
皮亚杰认为学习是认知发展的过程,知识的获取取决于学习者大脑内部对知识的同化和适应。这对外语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外语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有自己独特进行加工方式,是教学活动积极的参与者。第二,外语教学中教学任务都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教学任务太过抽象或太过具体都不能使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第三,学习一门新语言时可以应用同化和顺应理论。
布鲁纳提出“发现法”和“学生为中心”,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自己发现,因此“发现学习”能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奥苏贝尔提出了“有意义的学习”策略,即新的知识必须与已有知识相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将新旧知识相联系。而建立联系的原因就在于他认为其他条件相同,记忆的效果取决于建立联系的系统,建立的联系越多,记忆效果越好。
二.认知法的特点
认知法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语言的习惯是掌握规则,而非形成习惯。认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认知法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认知法主张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课堂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和交流等自主发现语言规则,并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这些规则,并将这些规则运用到实际话语中,促使语言成为一种创造性活动。
第二,认知法主张听说读写并举,综合发展。认知法认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在外语教学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四种技能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外语能力的发展,因此这应该同时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
第三,重视本族语的作用。认知法主张适当的利用本族语进行教学,发挥本族语优势,从高智力水平上促使发达的本族语机制向外语思维迁移和过度。并且,认知法主张错误在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提倡系统地学习口述和适当的矫正错误更有利于提升语言能力。认知法还强调理解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主张在理解新学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交际联系。
三.认知法的不足
虽然认知法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其理论更具有科学性。但是,认知法仍然有不足。首先,认知法在情感因素和课堂实际性活动方面还有待加强。认知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但仅从认知过程层面加以重视,重视程度不高。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包括情感因素、认知因素和学习者的能力水平,认知法重视认知活动,如但对于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情感因素认知法并未予以重视。另外,从任务制定的角度来看,“有意义的学习”并没有涉及真实环境语言教学和合作学习活动的教学理念。认知法强调语法和词汇分析,有意义地操练新知识,但是忽略学生的学习理念和兴趣爱好。
其次,认知法是语法翻译法的现代版本。认知法强调认知过程在语法规则的重要作用,即认知过程对语言能力的重要作用。然而,认知法却忽略了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以及语用因素有关的语言使用能力的发展。
最后,认知法主张语将母语运用到外语教学中,以促进知识的迁移。但是知识的迁移有很多种,怎样才能避免负迁移的出现是认知法需解决的问题。再者,生成语法应如何应用到外语教学中切尽量避免负迁移?以上问题都是认知法的缺陷所在。
四.总结
认知法以语法翻译法、发现法和“有意义学习”策略为理论基础,重视语法规则的学习和认知发展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理解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则的基础上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外语;认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的“培养运用语言能力”。但认知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以学生为中心”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其系统不够完善,不能成为一种教学体系,所以又被称为语法翻译法的现代形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认知法外语教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