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本纪》“左言”“左衽”辨释及推论

《文选》左思《蜀都赋》刘渊林注引扬雄《蜀王本纪》曰:“蜀王之先名蚕丛、柏濩、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萌椎髣(当为“髻”之讹),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六引扬雄《蜀王本纪》曰:“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折权、鱼易、俾明。其时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蜀王本纪》早已亡佚,引者文字异同至夥,上引二节虽大致相同,而“左言”、“左衽”之差则颇大,盖“左言”为语言之异,而“左衽”则服饰之异,虽仅一字之差而其意义则相去甚远。然旧日辑本如洪颐煊、严可均皆清世名家,则仅著“左衽”而舍“左言”,[1]王谟《汉唐地理书钞》又仅著“左言”而舍“左衽”;以后王文才先生《蜀志类钞》虽两者并录,而不着可否之辞,其是其非,不可不辩;其余诸端皆姑置勿论。

经检诸书,其引《本纪》之文,作“左言”者远较“左衽”为多:

《文选》王元长《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侮食来王,左言入侍”句下,李善注引扬雄《蜀王本纪》曰:“蜀之先名曰蚕丛、柏濩、鱼凫、开明,是时人民椎髻左言。”此引最与刘渊林引相合。《文选》左思《魏都赋》“或魋髻而左言”句下,李善注引扬雄《蜀记》:“蜀之先代,人椎结左语,不晓文字。”此引与上显为同出一本而文稍省易,亦古人引书之旧习;其改作“左语”者,盖以“左语”释“左言”故。又案《路史·前纪·蜀山氏》云:“蚕丛纵目,王瞿上,鱼凫治导江,逮蒱泽、俾明时,人民椎结左言,不知文字。”此虽未明言引自《本纪》,然自上下文审之,则亦显据《本纪》为说。益明《本纪》“左言”之说绝非误说。然《御览》引《本纪》之作“左衽”虽仅一处,当亦非向壁虚造。检《华阳国志·序志》言:

《本纪》既已炳明,而世俗间横有为蜀传者,言蜀王……又言蜀椎髻左衽,不知文书,文翁始知书学。

是常璩之世(晋时)已有“蜀椎髻左衽”之说,唯常氏所见盖为“世俗间横有为蜀传者”之言,而显非扬氏《本纪》之说,是唐宋之传《本纪》者、清世之辑《本纪》者竟多舍“左言”而取“左衽”,诚皆鲁莽之甚者也。

“左言”者何?《文选·六臣注》载唐吕向曰:“侮食、左言,蛮夷国也。”此为释“左言”之最古者。谓之“蛮夷国”者,盖以蛮夷之饮食语言皆与华夏不同故也。且“左”字于古汉语中有卑、下之意。古代华夏之人歧视蛮夷,称之为“蛮左”,为六朝人常用语辞,如《水经·江水注》言:“武陵有五溪,夹溪悉是蛮左所居,故谓此蛮五溪蛮也。”《陈书·欧阳传》:“除天门太守,伐蛮左有功。”《陈书·淳于量传》:“荆雍之界,蛮左数反。”而王朝亦以招抚蛮夷所建立之郡县名为“左郡”、“左县”,如《宋书·州郡志》载:南豫州晋熙郡太湖左县:“文帝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蛮民立。”南城左郡:“孝建二年以蛮户复立。”边城左郡:“文帝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蛮民立。”南朝所立左郡、左县颇多,虽不必一一载其皆因“蛮民”以立,而其地之有蛮左则皆可考知也。蛮夷所居郡县既可名左郡左县,则蛮夷所操语言称为左言、左语,固亦其宜;故扬雄、左思、王元长并以写入篇翰,唐世王维犹有“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2]之句,故《辞源》释“左言”、“左语”为外国、外族语言,实为确解。蜀人“左言”为秦灭蜀前之蜀人;本非华夏之族,《汉书·地理志》言:“巴、蜀、广汉本南夷”,是为实录。近世蜀地先秦出土文物并皆可证。唐卢求《成都记·序》言:秦灭蜀后,“迁秦人万家实之,民始能秦言”[3]。秦言为华夏语之一支,是蜀在秦灭蜀前之为左言,唐人犹及知之。而自秦灭蜀后,秦、楚大量移民巴蜀,而蜀王又率其族人南迁,故《华阳国志》言蜀地“俗染秦化”,而巴地则“其人半楚”(见《蜀志》、《巴志》),及至两汉之世,巴蜀文化则几已与华夏不别矣。

巴蜀文化至两汉虽已丕变,然犹有古蜀之遗存焉。如出土文物两汉之画像砖石,其人物发式多作椎髻,当即“蜀人椎髻”之残留;又许慎《说文》、扬雄《方言》亦犹可见三数巴蜀梁益之异读语文,或亦蜀人“左言”之残余,唯皆单言支字而无连缀成词语者,难以考见其语言系属也。至《本纪》所载之蜀王名称无疑亦皆蜀之左言,故多不可以汉字之义释之。而近日学者或有以汉字形义相解者,宜其多扞格而难通也。如蚕丛,或以为发明养蚕之祖,夫“蚕丛始居岷山石室”,岷山在今阿坝州,汉为冉駹夷所居,据《后汉书·冉駹夷传》:其地“土气多寒,在盛夏冰犹不释。”此岂宜于桑蚕之土!若以“蚕丛”为汉字记音之左言,本与汉字之字义不涉,而以少数民族相近之音读校核,则似犹有可以疏释者。余尝以“蚕丛”、“冉駹”二词相校,案“冉”古音在谈部,蚕古音在侵部,两部古多通用,而“丛”、“駹”二字古音皆在东部,古本相通。是蚕丛、冉駹音读本通。(参董同和《上古音韵表稿》、唐作藩《上古音手册》)《古文苑·蜀都赋》章樵注引《先蜀记》:“蚕丛始居于岷山石室中”,《汉书·武帝纪》师古注引应劭曰:“蜀郡岷山,本冉駹是也。”是蚕丛、冉駹住地亦同。《冉駹传》言“众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亦与蚕丛“居石室中”之说合。据《太平寰宇记》,唐宋茂州“本冉駹之国。”[4]此茂州即今阿坝州之茂县等地,近世以来于茂县境内发掘数以百计之石棺葬,学者多以为即冉駹夷之墓葬,其时代略当战国西汉间。[5]此与《华阳国志·蜀志》言:“周失纪纲,蜀先称王,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石椁为纵目人冢也”相合。是蚕丛与冉駹之葬式同为石棺而其时代又皆在战国之际。(案春秋时唯周称王,楚自谓“我蚕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亦自称王;其他诸侯之称王者皆在战国时,周失纪纲,此为最甚。)近世茂汶地区所居为羌人,羌人称石棺葬非其先人之物,而为“戈基呷钵”(戈人墓葬)。相传戈基为纵目人。[6]此与《华阳国志》蚕丛纵目之说亦合。综上所述,故余以为蜀王蚕丛盖即冉駹之异写,亦犹开明王南迁印支而为安阳王,皆一音之转也。[7]或以常氏所言有异于《本纪》“从开明上到蚕丛积三万四千岁”之说(《蜀都赋》刘渊林注引),然据上所述,孰为可信,固不待辩也。

又如杜宇,校以南方民族传说,则亦有颇可申说者。《本纪》载古蜀王之名,或有杜宇则无蒲泽,或有蒲泽则无杜宇。[8]此蒲泽与杜宇之关系如何,仅据现存《本纪》佚文,不可得解。《华阳国志》言:杜宇“移治郫邑,或治瞿上,巴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是杜宇之即蒲卑,犹鳖灵之即开明,一为人名,一为国名(或王朝名),故《本纪》之不同时并列也。然无论杜宇抑或蒲卑,并皆民族语之汉字记音,不可据汉义为释也。《史记·三代世表·索隐》引《本纪》言:“朱提有男子杜宇,自天而下,自称望帝,亦蜀王也。”《古文苑·蜀都赋》章樵注引作“从天而降”,《御览》卷八百八十八引作“从天堕,止朱提”,其义并同。从天下降,显为神话。然此神话与贵州仡佬族传说祖先系从天庭而下之说相同。[9]仡佬祖先来到地上开荒辟草耕种田地,其功绩受到各族人民崇敬。有些民族尚有祭祀仡佬祖先之俗,[10]亦与《华阳国志》所言:“杜宇教民务农,……巴地亦化其教而力农务,巴蜀民农时先祀杜主君”之俗相合。杜宇所自起之朱提,亦为一民族语地名。古朱提今云南昭通,据今可考者论之,其地自古即为濮僚民族所居。作于魏晋间之《永昌郡传》载:“朱提郡治朱提县,有大泉池水,僰名千顷池。”[11]是其地当有僰(濮)人;元李京《云南志略》载:“土僚蛮,叙州南乌蒙北皆是。”[12]《皇清职贡***》亦言昭通有土僚。朱提于唐宋后虽为彝族先民乌蒙部所据,彝人称其地为“濮窝”,即濮人所居之意。杜宇既起自濮人所居之地,宜其亦为濮人。“濮”为仡佬族之古称,至今贵州仡佬族某些支系自称中犹冠以“濮”音,如濮仡佬、濮偶、濮佬、濮告、濮尔等皆是。[13]杜宇国号蒲泽,蒲濮同音,蒲泽之名称格式亦与濮仡佬、濮偶等略同,而其祖先传说又与濮僚相合,因此,余颇以杜宇宜亦古濮人之一支,起于朱提而称王于成都平原。于此犹有可论者,先君子《巴蜀史的问题》尝考“蒲泽”当从常志作“蒲卑”为是。[14]盖杜宇始治郫邑,郫原何名,已不可考,以杜宇之国名蒲卑,蒲为族称,而地遂膺卑名;唯后世汉字孳***,其为邑名者多增邑旁,卑遂写作郫,犹“丘”字后世多作“邱”,此为汉字常例,固无不可。后世不明“蒲卑”与“郫邑”之关系,遂乃讹卑为泽。然无论作卑、作泽,皆为以汉字记夷音,其义则不可晓,故后世字书释此郫字于地名水名外别无他解,而此字竟为生僻字。然此字虽释读为难,而郫邑之为蜀中古都则不可诬也。《本纪》言“望帝积百余岁委国授鳖灵”,“鳖灵即位号曰开明”。[15]《路史·余论》谓“鳖令王蜀十一代三百五十年。”案开明亡于秦惠王后元九年,[16]为公元前316年,则鳖灵即位略当公元前666年;而杜宇王蜀则略当公元前800年左右,时值西周宣幽之世,是郫之为蜀中古都略在3000年左右,较成都之为蜀都犹早四五百年,噫嘘,连续存在3000年之古都,是于海内实罕其匹!然而世之为***者竟有人因此“郫”字难于解读而拟废弃之者,此实欷歔可叹。试问“沃尔玛”、“麦当劳”、“伊藤”等名招其可以汉义解读乎?然群众固趋之若鹜。而此辈口中犹高唱尊重、保护历史文化,岂非梦呓乎?实令人忍俊不禁也。

《本纪》又言蜀开明之首为荆人鳖灵,然亦有引作鳖令者,如《事类赋》卷六、《文选·思玄赋》李善注引、《路史·余论》亦作鳖令。灵、令二字本音近相通,因有学者以汉义为释,遂以此“令”字为令长之令;而《汉书·地理志》牂柯郡又适有鄨县,于是遂生鳖灵为楚鄨县县令之说,鄨令北上溯江至蜀,为杜宇之相,治洪水,后遂受禅为蜀王。[17]案汉牂柯鄨县为今贵州之遵义,处贵州省中部偏北;而楚都郢,即《楚世家》“文王始都郢”之“郢”,系今湖北省之江陵,周成王始封楚熊绎地,在今湖北之枝江。(参宋翔凤《过庭录》卷九)鄨与郢都相去甚远,且有武陵山区相隔,唯有二路可通:一为自楚溯长江入巴,再溯乌江而上;一为自楚南渡洞庭,再溯沅江由黔东陆行至鄨。此二路亦即俗传楚将庄王滇之二路,然时已当战国晚期。[18]而以鳖灵当时楚国四周形势审之,楚国实不能有鄨地而置县令。上已言鳖灵为蜀王略当公元前666年,则其在鄨为时更早,而楚君之与鳖灵同时者略当楚武王、文王、堵敖之世,约为公元前740年—前672年,其时楚虽始大,而其疆域尚非辽阔,《左传》载沈尹戌言:楚“若敖、蚡冒,至于武、文,土不过同。”杜预注:“方百里为一同,言未满一圻。”古“方千里为圻”[19]。言楚之国土其时尚未及方千里也。廪君之巴,春秋时尚据有清江流域,至战国始为楚所灭而为楚之巫郡;[20]而庸国在春秋前期尚据有今鄂西北之竹山南至三峡奉节等地,至公元前611年秦、楚、巴三国灭庸,而庸地归巴,巴益强大,其后与蜀国联***攻取楚兹方之地(今湖北松滋),时在战国楚肃王四年。[21]是春秋之时楚不能溯长江、乌江而有鄨地也。自南路言之,楚之南为洞庭、彭蠡,其时为三苗后裔之国,至吴起“相(楚)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吴起相悼王略在公元前382年前后,已是战国中期。[22]此时楚始有洞庭之地,是春秋时期楚亦不能南涉洞庭溯沅江而有鄨地也。楚于春秋时期尚未能有鄨地,又何能任命鄨县县令!且郡县制虽已起自春秋,然晋之县官为县大夫,楚之县官为县尹、县公,秦、齐县官固名县令,然已在战国时期。[23]是春秋时期楚虽已有县制之设,然绝无县令之官,而自鳖灵时楚国四周形势审之,楚实不能拥有鄨县之地,皆明鳖灵确不能为楚之鄨令。此不可信据说法之出台,实乃为以汉义释民族语言之所误也。

蜀中左言地名之可言说者尚有“湔山”。《御览》卷八百八十八引《本纪》言:鱼凫“猎至湔山,便仙去。”此湔山或作“煎”(《古文苑》王褒《僮约》及章樵注),又或作“湔”(《尚书·禹贡·正义》引郭璞《尔雅音义》),皆为同音异写。此湔山即玉垒山,章樵已于《古文苑·注》中数言之也,盖湔为民族语名而玉垒则华夏语名也。此湔山北起茂汶,南至灌口,为江水、湔水之分水岭,后世亦称东岷。[24]湔水、湔县、湔塴、湔氐等名皆因此湔山而得名。《汉志》出玉垒之湔水,盖在玉垒东侧,今彭州之湔江是也。湔塴之名盖因湔山,晋刘渊林注《蜀都赋》云:“李冰于湔山下造大堋以壅江水,分散其流,灌溉平地”,言之甚明也。郦道元盖仅知湔之为水而不知其源在玉垒东,更不知湔堰之名缘于湔山,故在《江水注》中误以湔水在都安以上入江,江、湔互受通称,都江大堰遂得湔堰、湔塴之名,而不悟此显与《汉志》湔水“东南至江阳入江”之文不会。而杨守敬之流,不审道元之为误说,又从而为之辞,于《江水疏》中妄以“今灌县北有白沙河,疑即湔水”,造为“湔水导源玉垒,湍流赴江(在灌县西),又自江分派,乃得为湔水也(都江大堰为湔水所分,故又谓之湔堰。湔水又自灌分流,东径崇宁县、彭县为青白江,又径新繁、新都、金堂,至汉州东南会洛水,所谓于湔水合也)。[25]近世之编纂历史地名辞书者遂多以郫西之江沱[26]下合绵、洛者为湔之正流,而湔遂冒沱名,湔水之出玉垒东侧益不为人所知,此实妄中之妄,而湔、沱古义之紊遂更不可底止矣。(此当另考。)此皆止知湔之为水而不知湔之为山,更不知湔山所在、一切湔名皆自山出,故讹误累累也。

吾人既知古蜀人之为“左言”——异族语言,则更有可进而论者,即近世学者所热议探讨之“巴蜀文字”是也。《本纪》固尝言:蜀人“不晓文字,未有礼乐”,然此当指蜀人上古之事,其后则渐有文字而礼乐渐兴也;此盖社会发展之必然趋势,亦为古文献及出土文物所明证者也。然而何谓文字?或文字之意义为何?此一基本知识则几为参与讨论者尽所忽视。经检《辞源》,其释“文字”为“语言的书写符号”。《辞海》则释为“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语言学专家向熹教授主编之《古代汉语知识辞典》释为“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此说拈出“体系”二字,其表述最符实际亦最完善。然此三说皆以文字与语言紧密相连而不可分,是为最要。如仅知其符号而不知其所表达语意为何,则是仅知其形式而不知其内容,是亦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何意义?两者关系有如皮之与毛,“皮之不存,毛将焉傅!”故欲释读此文字,必先通晓其语言,此乃必然之理。如仅有***像符号而不知其音读,遂仅据符号以揣度其意义,则头形之***可谓之为“头”,亦可谓之为“人”,然究为“头”抑为“人”,莫可定也;又如心形之***可谓之为“心”,亦可谓之为“爱”,然究为“心”抑为“爱”,莫可定也。此等猜谜式之释读,又皆无谜底可资核证,此等释读有何意义?虽连篇累牍又何益乎?即或已知其文字,又知其语言,然其文字系早已为失其传授之死文字,欲恢复其释读亦必须大费功夫。此埃及古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玛雅***画文字之能释读皆经数十百年探索研究之故也。又如殷商之甲骨文,虽有钟鼎篆籀可资参照,有古代音韵成果可供解读,现已研究逾百年,然犹太半不可识读,今日苟能多明一义、多识一字,已为重大发现,研讨古文字难度之大不言可知。而今之探究巴蜀古文字者,其有巴蜀古语言可供研读乎?吾固知其无有也,有后续文字之可供参照乎?吾亦知其无有也。学者仅就汉语汉文以供参考,可乎?不可乎;固不待多言也。综上所述,窃以为苟欲探究巴蜀古文字,首当探究巴蜀古语言;苟能于此有得,乃能有所参照,有门可入。余于巴蜀古文字尚在门外,以论蜀之“左言”,偶思及此,谨信笔写陈,刍荛鄙夫之议,尚祈博雅君子有以教之。

注释:

[1]洪颐煊辑《蜀王本纪》见所撰《经典集林》卷十四。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录洪辑以入其书之扬雄卷,仅增一条,而又未予说明。

[2]《王右丞集》卷五《送李判官赴江东》。

[3]卢书早佚,此序收入杨慎编录之《全蜀艺文志》卷三十。

[4]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七十八茂州。

[5]参见四川省文管会、茂汶县文化馆:《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石棺葬发掘报告》,载《文物资料丛刊》第七辑。

[6]参见胡鉴民:《羌民之信仰与习为》附注②,文载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编《边疆研究论丛》,民国30年成都印行。

[7]参见蒙文通:《越史丛考·安阳王杂考》。

[8]《文选·蜀都赋》刘渊林注引《本纪》、《古文苑·蜀都赋》章樵注引《本纪》皆有蒲泽而无开明,《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八引《本纪》有开明而无蒲泽。

[9]参见吴秋林等:《居都仡佬族文化研究》第352页~359页,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年出版。

[10]参见翁家烈:《仡佬族》,第4页、5页,民族出版社1992年出版。

[11]转见王叔武辑著《云南古佚书钞》第15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

[12]王叔武校注《云南志略辑校》第94页,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出版。

[13]参见另文《仡佬族自称的演变》(待刊稿)。

[14]蒙文通《巴蜀史的问题》原载《四川大学学报》(社科版)1959年第5期,后经两次重要修改补充,收入《巴蜀古史论述》。《蒙文通文集》第二卷《古族甄微》为最后定稿。

[15]此系节引《文选·思玄赋》李善注引《本纪》。

[16]参见《史记·秦本纪》。

[17]皆见《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八引《本纪》。

[18]参见蒙文通:《庄王滇辨》,原载《四川大学学报》(社科版)1963年第1期,后收入《巴蜀古史论述》及《古族甄微》。

[19]并见《春秋经传集解》昭公二十三年。

[20]参见梁载言:《十道志》,载《汉唐地理书钞》。

[21]参见蒙文通《巴蜀史的问题》之《巴蜀的史迹》。

[22]参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之《吴起相楚》。

[23]晋为县大夫,见《左传》闵公元年、哀公二年,楚为县尹见《左传》庄公十八年,县公见宣公十一年。秦县置令明文见《史记·秦本纪》孝公十二年及《商君列传》。《秦本纪》: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是时已置县,在公元前688年—前687年;然是否置令,则不可知。齐置县令见《史记·滑稽列传》齐威王时(公元前356年—前320年),已是战国中期。

[24]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二茂州汶川县载:“玉垒山:在县东北四里。”卷三十一彭州导江县载:“玉垒山在县西北二十九里。”唐汶川县治今阿坝之汶川县;唐导江县治在今都江堰市东导江铺;西北二十九里即今都江堰市西北郊之玉垒山,有玉垒关,今犹在。

[25]括弧内所引皆《江水疏》之文,盖以杨释杨也。

[26]《汉书·地理志》记蜀郡郫县:“《禹贡》江沱在西,东入大江。”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蜀王本纪》“左言”“左衽”辨释及推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蜀王本纪》“左言”“左衽”辨释及推论

学习

浅谈认知法外语教学理论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认知法外语教学理论,内容包括外语教学认知法的优缺点,认知语言学外语教学。内容摘要:认知法主张通过有意识的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和发现语言内部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并通过有意义的操练熟练的运用这些规则创造性地

学习

地方戏曲系主任马惠民

阅读(406)

记者:暑假期间,在江苏泰州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比赛中,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地方戏曲系学生的表现非常突出,取得了两金四银的好成绩。您作为带队老师,请介绍一下比赛的情况。

学习

数学方程思想方法例析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方程思想方法例析,内容包括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讲解,数学方程例题讲解。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本质体现,是形成数学能力、数学意识的桥梁,是灵活应用数学知识、技能的灵魂.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准确快捷

学习

二次函数解析式妙解五法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二次函数解析式妙解五法,内容包括二次函数解析式七种求解方法,二次函数解析式万能口诀。摘要:二次函数是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内容,求其解析式是每年中考的考点之一,要求学生要学会分析、掌握不同情况下求其解析式的方法,考查了

学习

大型老旧闸坝的管理实践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大型老旧闸坝的管理实践,内容包括闸坝管理模式,闸坝运行管理保证体系和措施。【摘要】本文针对工程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情况,适时对工程加固、改造,采取科技手段和制度化、人性化的理念,多管齐下进行管理,从而达到部级水利管理

学习

浅析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内容包括建筑结构可靠度标准的变迁,基于建筑结构稳定性的探索。【摘要】本文旨在简要概述建筑结构稳定性的概念,并从宏观调控去分析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一些要求,进行合理的方案部署,细化质量标准和检测维护

学习

浅谈英语中“all”的用法与汉译

阅读(478)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英语中“all”的用法与汉译,内容包括any和all的用法区别英语,all在英语中的用法。摘要:All在英语中的使用相当广泛,有多种词性充当不同成分,此处我们主要分析它作为形容词与不定代词表达“所有”含义的用法。

学习

安静的位置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安静的位置,内容包括安静的位置在线阅读,安静的位置周国平读后感。灵魂是连接精神和肉体的中介,但少有人可以做到精神——灵魂——肉体的统一,就像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一具美丽的肉体,在喧

学习

活出真正的自己作文800字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活出真正的自己作文800字,内容包括摆脱烦恼活出真正的自己,活出真正的自己。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每个人的人生路途都不一样,而且每个人面对人生的态度都不相同:或充满欢笑,或洒满泪水。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人生呢?曾经听过这么一

学习

打屁股作文800字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打屁股作文800字,内容包括打家法作文3000字,被师傅藤条打的作文1000字。今天我和弟弟被打屁股了,因为考试我们俩都考的很差。我们俩都打算不给爸爸妈妈签字了,我得了62分,勉强及格了;弟弟只得了58分,妈妈要看见我们俩这个成绩非

学习

象和藏象学的取象比类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象和藏象学的取象比类,内容包括取象比类与取类比象,中医取象比类是藏象学说吗。1“象”的概念内涵

学习

极限算法的几种特殊技巧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极限算法的几种特殊技巧,内容包括多种混合气体爆炸极限算法,第一重要极限算法。【摘要】极限是微积分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高等数学后续知识的基础.而极限的计算是微积分学的基本运算之一.本文介绍了一些特殊的极限计算方法

学习

民族声乐唱法间的主奴辩证法

阅读(35)

我国传统民族声乐是各族劳动人民对现实诸事物所产生的情感的具体化,是劳动大众心灵与社会生产实践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体现了人类的心灵与现实世界的特殊纽带关系。民族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是民族声乐创作的源泉,原生态的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