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能源10篇

化石能源篇1

化石能源由由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积而来,是一次能源。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后,都会散发出有毒的气体,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燃料。化石能源所包含的天然资源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化石能源是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2006年全球消耗的能源中化石能源占比高达87.9%,我国的比例高达93.8%。但随着人类的不断开采,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大部分化石能源本世纪将被开采殆尽。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化石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会新增大量温室气体CO2,同时可能产生一些有污染的烟气,威胁全球生态。因而,开发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来源:文章屋网 .wzu)

化石能源篇2

关键词:低碳时代 石油化工产业 资源与能源 发展走势

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不断攀升,新的时期对石油产业经济也有了不同的要求,其发展趋势也发生了变化。在现今这个事事都注重低碳的社会经济中,石油化工产业在生产中也要遵循这一时代要求。在石油化工生产中遵循这一要求可以减少生产中的资源能源浪费,降低因生产造成的污染,提高整个石油化工场的空气质量,节约能源开支,从而为石油化工产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提高石油化工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一、低碳时代下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现状

石油化工产业是化学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化学产业发展的关键。虽然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在世界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今年来其发展速度也是不断攀升,但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与能源,然而资源能源直接决定了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速度及空间,在石油化工产业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飞速发展,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更是与日俱增,现今我国的石油化工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而是需要依靠国外的进口材料来支撑石油化工产品的进一步开发与研究,这对石油化工产业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购买国外能源,如此一来,就大大降低了石油化工产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石油化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低碳时代下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石油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其在世界中的经济地位也是越来越重要,但在现今低碳时代下还存在一定的阻碍石油化工产业的因素,以下就是笔者据调查所列举了几点关于石油化工产业存在的问题:

1.石油化工产业资源供应量与市场需求相矛盾

我国在以往可以说是一个能源大国,但是就世界能源的平均水平来讲,我国人均占有量并不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标准。我国现在存在严重的供求问题,石油化工产业资源能源所有量不能满足人们对石油化工市场的需求量,面临这一现状及问题,我国石油化工产业选择与外国合作,进行进出口贸易,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石油化工能源,以此来调节市场供求不平衡现象,然而,我国石油化工产业越来越依附国外的能源供给,已经快超越了国际承认的50%的石油化工安全警戒线,这样的状况使得石油化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加大了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风险。

2.石油化工产业核心技术少,缺乏竞争力

石油化工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石油化工产品也随之快速更新,石油化工产业要适应这一现状就要不断创新,打造出新型的石油化工产品,然而,目前在我国石油化工产业普遍存在石油化工产业核心技术少,缺乏竞争力的现象。就我国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石油化工的科研体制还不够完善,石油化工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慢,生产量小,不能满足人们对石油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我国的石油化工产品生产量大,但是并没有其自身特有的核心技术,一般情况下都是引进国外的新进技术来作为石油化工产品的支撑点及两点,这一状况严重降低了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我国遵从的可持续发展相矛盾,不利于石油化工产业的瞻顾性发展。

三、低碳时代下我国石油化工产业资源与能源的未来走势

根据我国近几年的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状况,笔者分析并总结了低碳时代下我国石油化工产业资源与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下就是对石油化工产业能源未来的状况分析:

1.从一次性能源转变为终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低碳时代下,注重石油化工资源能源的二次利用,因为再多的资源如果不加以合理使用,始终会有耗尽的一天,我国现已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在未来的石油化工产业发展中,石油化工产业会遵循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扩展到最大化,从一次能源转变为资源终端利用,实现低碳经济的要求。未来的石油化工产业能源将由一次性能源向核能,地热能和可再生能源转变,不断开发新能源,降低产业发展中的能源消耗,促进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带的可持续发展。

2.产业布局转变,产业集中度增高

近几年来,我国石油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改造,石油化工产业布局的转变已是未来石油化工发展的趋势。原因在于石油化工产业集中在一起,可以减少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资源能源的运输里程,倘若不集中在一起,密度颇大,会加大资源输送资金的运用,影响整个石油化工产业的生产效率,阻碍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脚步。形成密集型产业格局,可以避免石油化工资源的长时间运送,缓解了因交通不便而带来的资源运输压力,可以为石油化工产业及时提供所需资源。现如今,我国大连、上海、大庆、吉林等多个地区已建立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实现了密集型产业格局。

3.形成自身产业的核心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

石油化工产业若没有其本身的核心技术,就少了支撑产业发展的实力,会对石油化工产业造成很大的风险。就我国现状而言,是一个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更加注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这一形势为产业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石油化工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有了创新性人才的加入定会形成其核心竞争力,不在依附国外的先进技术,提高自身道德产业竞争力。

四、总结

在现今这个低碳经济时代下,我国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石油化工产业生产中的资源状况进行了现状分析,研究了石油化工产业资源与能源德尔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整体的研究分析来看,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不久的将来会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提高石油化工生产的产业水平,我国石油化产业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的进一提升更是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冯世良.我国石油和化工经济运行回顾及展望[J].国际石油经济, 2008,9(02):43-44 .

化石能源篇3

一、以气代油,大势所起

以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以LPG)代替汽油作汽车动力燃料,在当今已是必然的趋势。

首先,这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早在一个半世纪这前,恩格斯就告诫人们:在人类征服自然的同时,大自然也会向人类报复。如今人们已经深切地感觉到了这一“报复”。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类为此已付出了成千上万的生命代价,“世纪警钟”终于敲响了:要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必须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于是人们立刻注意到汽车所造成的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它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繁荣,车辆保有量剧增而越来越加剧。为了减少和控制汽车尾气中有害物的排放,人们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在所有的技术方案中,“以气代油”是既治“本”又治“标”;既有环保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好办法。

二、汽油等石油产品作为传统的汽车动力燃料,面临着随石油资源危机而枯竭的威协。据报道,再有15年,全球石油产量开始资源性的下滑,全部石油资源只够用40年。若不未雨绸缎,届时整个社会经济会坠入灾难性的困境。而天然气储量丰实。有待开发。我国资源储量为39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达2.3万亿立方米,目前年产为170亿立方米,火炬放空几十亿立方米/年,丰实的资源远未开发利用,可以预计,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天然气(其中也含有液化石油气组份)将是接替石油产品的主体能源。并且,在目前已经是最现实的可以有足够数量供给社会需求的替代能源。

总之,由于能源资源结构的不可逆转的变化,天然气作为洁净燃料又符合环保的要求,所以国际社会都将天然气在一次消费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高低,视为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是否优化的标志。发达国家为30——40%,世界平均水平为21%,而我国只有2%左右。从这一差距,企业家和投资者将会发觉、他们正面临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二、以气代油,清洁实惠

天然气和LPG汽车有如下优点

1.尾气排放中不含铅和苯,硫含量极微、与汽油相比,HC减少60-70%,CO减少80~90%,NOx减少30—40%,CO2少20~30%,噪音降低40%,大大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故当之不愧地被称为“洁净能量”,天然气和LPG汽车的推广应用被称为“绿色***”。

2.抗爆震性好,辛烷值达103一11O,远高于汽油,有利于增大燃气压缩比,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3.燃料以气态进人气缸,燃烧较充分,热效率高,积炭少,这使发动机的大修期延长30—40%,使油更换周期延长50%,降低了维护费用和运行成本。

4.采取了多项有效的的技术措施和设施,使燃气在完全密闭的系统中运行,比汽油安全、如LPG汽车从投入使用至今未见爆炸记录。

5.比使用汽油便宜,具体经济指标须视当地天然气或LPG供应价与汽油价格之差而定,以LPG为例。大体上说,可使汽车用户省10—15%的燃料费,而对于LPG充气站的投资者来说,大约1年半能收回全部投资,推广LPG汽车是一项可以得到回报的投资行为,并不象附加尾气净化器或增加电喷反馈控制功能那样是单纯的消费支出、增加购置成本而无回收机会。

此外,对于燃气供应商而言,汽车应用燃气等于新开拓了一个规模庞大的销售面。供一辆公共汽车的LPG量相当于供50—70户居民用气量,而且前者经营成本低、利润高。

通常用LPG、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的汽车统称天然气汽车。它们之间各有特点在推广中因地制宜,各显神通。其中LPG汽车的特点是技术上最成熟,安全可靠性好、能量密度大(一次充气的行程与汽油接并),LPG的供应方便。

三、以气代油,已成潮流

为适应汽车能源变革的大趋势,世界上各汽车制造商都纷纷投资开发天然气汽车。如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组成“天然气汽车技术联合体”,计划于1998年将天然气汽车造价降低一半,德国宝马公司从94年11月份起按年产2000辆天然气汽车投产。目前已有5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行驶在意大利、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法国、日本、新加坡、新西兰、印尼等十多个国家,其中近400万辆是LPG汽车。据报道,这一类汽车在美国的年增长率为13.46%。推动天然气汽车应用的主要力量是各国***府、***府将应用和推广天然气和LPG汽车作为能源战略措施并立为国策,通过制订法规来实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同时,又配套制定了各项优惠和补贴措施进行鼓励。在***策、法规和优惠措施的支撑下,许多国家都制订发展计划。如美国计划到21世纪初有2000万辆汽车使用天然气和LPG。俄罗斯计划2005年前18%的小汽车、40%的公共汽车实现天然气化等等。

在我国,从95年开始,已作为***府行为来推动,推动力度逐年加大、这使从事多年天然气和LPG汽车开发和制造的企业受到很大的鼓舞。许多有识之士也都纷纷投入应用和推广的行列,各大城市都在部署和采取行动,这从近来各报纸的报道中已可以看到。

总之,“以气代油”,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一股现实的潮流。

四、以气代油,现实可行

在国外,LPG和CNG汽车经历半个世纪的开发、实用和改进,在技术上已成熟,并实现了商品化,LNG汽车目前尚处在商品化的过程中(美国近三年来以38%的速度在增长)。在我国,澳华公司自92年引进澳大利亚***ARTGAS公司的专利和全套技术,按照澳大利亚的国家标准和ISO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采用了九十年代水平的设备建成年产6万套LPG汽车成套改装件的生产线。前几年主要是出口西欧、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约每年1万套。近年来开始内销,国内有一些厂家也在试制部分部件,但澳华公司是国内唯一的成套制造车用LPG供燃系统设备和提供技术服务的专业企业(在澳大利亚没有开发部和生产线),可以为现有的各种汽车(包括化油气式和电喷式的)提供合乎要求的LPG改装套件,并解决其中的技术问题,此外,各城市还通过不同的渠道进口了一些LPG改装件(品种已近十种)开展试运行与对比试验,目前,国内大约有400多辆LPG汽车和2000多辆CNG汽车在试运行。

当前在国内推广LPG汽车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主要是要解决人们的观念的***问题以及技术上解决改装套件产品与现有车型、车况的通配性问题,要着力于营造市场环境,创建LPG汽车的运行条件,包括建立标准与法规,建设车用LPG充气站的网点等。从经济性、市场的稳定和售后服务的及时可靠要求出发,国产化是必由之路。深圳市领导在该市的推广工作中一再指出了这一点。澳华公司已完成了国产化,并具备成套生产,装车设计,组织批量改装和售后服务的能力。这些环节,对于LPG汽车来说,是不或缺少的,因为这是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产品。目前有些进口产品,进口商往往从不同的厂家选购货源。如此组合起来的套件,各部件之间是否适配,组合后是否适合现有车型与车况,供应商无法在供货之前妥善解决,此外,这类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安全,而且是人命关天,国外产品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目前已经发现,进口产品中有的是国外已过时的产品,早在70年代就因安全隐患处理不彻底而停止使用了,面对LPG汽车推广初期的问题,也引起了国家关部门的重视,最近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天然气和LPG汽车标准化分委员会在深圳市召开了成立在会,这对于推动我国的燃气汽车在正常,有序的轨道上加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我国各大、中城市推广和应用天然气和LPG汽车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良机在即,时不待人,这是一个有利于当代,造福于子孙的“绿色事业”,有着广阔的前景。

NGV与LPGV市场分析及对策

天然气(包括液化石油气)汽车为人类带来福音,也为企业带来效益,在我国正作为一个朝阳工业喷薄欲出,我们面临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现就NGV和LPGV的市场形势分析如下:

一、市场分析

当前天然气汽车(NGV)的市场形势是对NGV的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变化的进程已经开始,并已预示出较猛的势头,推动这一进程的因素有全社会环保意识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意识日益加强,各级***府的重视和介入,气源供给紧张局面的缓解,改装套件的性能价格比已开始得到国内市场的认衡,技术保障碍以实现,以及项目本身经济效益等等,这当中,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住这一机遇,将上述因素凝聚、整合,在国内培育出一个坚实有序的NGV市场。总之,当前NGV市场已经在孕育,它正有待大力开拓面对这个市场的开拓,其有利因素有:

1.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000万辆,近二十个大城市的公共交通车辆超过万辆,可见NGV的潜在市场很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NGV产品的销售形态属于“完全新产品”(新型的供燃系统改装成套件)而使用形态为“不完全新产品”(定型产品的改装或改型),前一种形态意味着它将以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在***策的支持下走向市场;后一种形态表明该产品有着肥沃的土壤具备了通向现实市场的通道;

3.近年来,NGV的质量,数量和价格已接近国内市场的实际需求,正是这一供与求的合拍,可将其视为我国NGV市场开始启动的标志;

4.这是一种“不完全竞争”性质的市场,这类市场的要素虽然很多,但多数能够控制并有***策、法规作支撑和行***力量的辅助,因此预期目标(包括经济目标)的实现比较有保障,投资风险较小;

5.项目良好的经济效益,使NGV市场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经济动力。

不利因素有:

1.潜在市场的外表有一层保守性的心理障碍,对于新产品有本能的排斥性,特别是NGV有一定的技术密集度和涉及防爆品质要求,因此用户对NGV的了解与接受要一个过程,此外,还需要配套的售后专业技术服务。

2.系统的制约性使市场的开拓有一定的难度,如市场的规模受供气站的布局的制约,其布局的范围受城市规划及投资能力的制约,推广的进度受用户的观念和车辆组织和程度的制约等等。

3.改装车无现成的规范与标准。有关规范与标准的滞后,NGV的市场开拓要经历一个过渡期。此期间,产品的推广需要各个主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以及***府的协调,而NGV市场本身也要经历一个无序的非规范的竞争局面的考验。

4.这个市场带有超前性,需要靠具备新型经营观念的市场开拓者去引导,去创造(这新观念在现代营销学中有的称之为“生活方式营用观念”)。必须造就一支新型的营销队伍以适应市场开拓的需要。

5.国内不少城市能用来发展NGV的资金不足,特别是对于推广新产品这类风险投资行为,相应的风险战略眼光及风险对策思维尚不成熟,使资金筹措存在一定的难度。新晨

总的说来,形势很好,机会已到,优势与困难并存,成功与否取决于对策,“难得而易失也,时至击不璇踵者,机也,”如果我们能不失时机地利用这大好形势,采取有效对策,发扬优势,则我们就占住了“天时”,如果我们选准条件较好的几个城市,重点突破,造成发展格局,则就占住了“地利”,再汇聚人才,建立有效的决策和运作机制,不断更新观念造就一支适应性强的,讲究效率与效益的队伍,那么,我们就赢得了“天时,地利,人和”,届时发展NGV的目标,势在必得。

二、关于对策的建议

1.战略上立足于NGV整个产业,采取因地制宜,多模式发展的途径,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尽快制定暂行标准与规范,推进其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

2.建议尽早确立统管全国NGV产业的行***主管,尽早成立全国性的NGV行业组织,进而构建适合国情的NGV市场机制,建立与完善诸如“参赛”资格,“比赛”程序和“比赛”规则之类的市场规则以保证进入市场的产品性能和质量,保护用户的安全,另一方面也便于逐步规范NGV的市场竞争行为。

3.确立“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工艺的基础上,扶持和发展民族工业”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合理使用资金,让生产能力和规模随市场需要而发展,防止一哄而起重复引进、重复建生产线,以避免生产能力过剩,低价的次品冲击市场等不正常现象的出现。

4.规范化与非规范化的推广并举,“规范化”指车辆定型,建立标准,安排正规生产等。“非规范”指改装车辆,建立规章,规程或暂行标准等,在初期,宜以后者起步,但同时不放松规范化的工作,只是不能等一切都规范了再行动,“非规范。也不是蛮干,它只是相对于改装车与整车而言。

5.着眼于市场的开拓,以规模经济为投资目标,着眼于组建“改装一建站一供气一服务”一体化的系统工程,每发展一步均需保证改装的车辆都能得到越来越方便的、足够的燃气供应,都能得到及时的良好的技术指导与服务,亦即,每发展一步,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成熟。我们称此发展模式为“系统步进式”。***府将发展NGV产业列入正式工作日程,通过***策、法规、规划及协调等为该产业创造发展空间,疏通管理环节,以及提供资金支持,按规定优惠***策予以鼓励的扶持,而企业则在***府的引导下和支持下去操作每一个细节。

化石能源篇4

关键词:碳足迹;生态压力;化石能源;***

中***分类号:F206;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0-2496-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0.013

Abstract: The concepts of carbon footprint and research method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carbon emissions,carbon footprint, value of carbon footprint, intensity of carbon footprint and ecological pressure of carbon footprint in Xinjiang from 2002 to 201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rbon footprint increased from 2002 to 2011,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coal was the largest, followed by oil, and natural gas was the smallest. The value of carbon footprint of energy use increased from 9 300 hm2 in 2002 to 12 800 hm2 in 2011. The carbon footprint intensity of energy use decreased from 1.08×10-4 hm2/per yuan in 2002 to 7.8×10-5 hm2/per yuan in 2011. The ecological pressure of carbon footprint increased from 2.63 in 2002 to 7.70 in 2011.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was good in Xinjiang, and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use improved gradually, bu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depended on the energy use,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essure was increased continually.

Key words: carbon footprint; ecological pressure; fossil energy; Xinjiang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很多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温室效应是最受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为了减少温室效应,减慢气候变暖的趋势,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来自192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和***府部门开始采用“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来衡量产品、服务、组织、城市及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减排方案的制订提供决策依据[1]。碳足迹起源于生态足迹,主要是指在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中所排放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气体总量[2]。它是对某一产品或活动在生命周期内直接及间接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度量,以二氧化碳质量当量为单位[1]。

目前,学者利用碳足迹的概念对不同区域尺度内的能源利用情况及生态压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国外对碳足迹的研究比较深入,研究角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国家、区域和家庭尺度上的研究较多[3]。在中国,孙丹峰等[4]通过分析气候变化与碳足迹的关系,提出了减少碳足迹的措施,旨在了解碳足迹,倡导低碳生活,加强节能减碳的环境意识,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赵荣钦等[5]通过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碳足迹模型,对2007年中国各省区化石能源和农村生物能源的碳排放做了估算,建立了不同产业空间与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对应关系。郭运功等[6]对上海市能源利用碳排放足迹以及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足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适应性的管理策略。焦文献等[7]对甘肃省能源消费碳足迹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肖玲等[8]对山东省碳足迹和碳承载力进行了动态研究,还有卞晓红等[9]对区域能源利用的碳足迹及其对生态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分别对碳足迹进行了研究,而本研究也是在此基础上对近10年来***化石能源消费的碳足迹进行动态分析,明确在能源消费的过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为今后***实施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是中国最大的省级行***区。***边境线长5 600多km,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地理位置优越;国内与、青海、甘肃等省区相邻,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和其特有的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为自治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储量巨大,使得依托资源优势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的工业生产从无到有,形成了今天以矿产资源为主的完备的工业体系。塔里木油田的探明储量超过前50年的总和,累计探明储量超过1万亿m3。

***矿产种类多,资源量大,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目前发现的矿产有138种,探明储量的有83种,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6种,居前十位的有41种。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金、铬、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蕴藏丰富。据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石油预测资源量208.6亿t,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预测资源量10.3万亿m3,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t,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0%。由于***的飞速发展,能源消费量也迅速增长。

2 研究方法

碳足迹的计算方法借鉴卞晓红等[9]在区域能源利用的碳足迹及其对生态经济的影响中的计算方法,分别对***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总量、碳足迹以及碳足迹产值、强度和生态压力进行了计算,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以及天然气。

2.1 碳排放的计算

C=■Ei×EFi (1)

式中,C为能源利用的CO2排放量,Ei为第i种能源的能源利用量,EFi为第i种能源的CO2排放系数。

2.2 碳足迹的计算

能源利用的碳足迹计算方法如式2所示:

Cf=■Cfi=■Ci/Fi (2)

式中,i为煤炭、石油、天然气3种能源(***碳排放主要来源),Cfi为i能源的碳足迹,Ci为i能源的人均碳排放量,Fi为i能源土地转换系数。土地面积转换系数为6.49 t/hm2(以林地吸收CO2量计)。

2.3 碳足迹产值的计算

能源利用的碳足迹产值(Value of Carbon Footprint,VCF)体现单位能源利用碳足迹产生的经济价值,定义为人均GDP与人均碳足迹的比值。

2.4 碳足迹强度的计算

能源利用碳足迹强度(Carbon Footprint Intensity,CFI)则是能源利用碳足迹与人均GDP的比值,CFI越大,则消耗越大,能源消费的碳足迹效益越差。

2.5 碳足迹生态压力的计算

能源利用碳足迹生态压力(Ecological Pressure Intensity of Carbon Footprint,EPICF)主要表征能源消费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大小,定义EPICF为人均能源利用的碳足迹与人均拥有林地的比值,从而判断能源消费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大小。比值越大,压力越大。

3 结果与分析

3.1 ***化石能源碳排放的计算

根据式1碳排放的计算以及2002-2011年***能源消费量[10]和各类能源排放系数,煤炭和焦炭的CO2排放量之和计算得出煤能源的总碳排放量;原油、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的CO2总排放量之和计算得出石油能源利用CO2排放量。2002-2011年***自治区能源利用碳排放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2002-2011年能源利用的CO2排放量逐年增加。煤炭的CO2排放量从2002年的6 106.57万t增加到2011年的21 971.16万t,增加了2倍多,占总的CO2排放量的比重是最大的且逐年增加;而石油和天然气的CO2排放量在这10年间都增加了1倍多,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对化石能源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同时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转化的CO2的含量也在不断的升高。

3.2 ***能源碳足迹的计算

根据能源利用碳足迹计算方法,对2002-2011年***能源利用的碳足迹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见***1。

由***1可知,***2002-2011年的能源利用人均总碳足迹呈现上升的趋势,由2002年的0.91 hm2/人上升到2011年的2.35 hm2/人,10年之间人均能源总碳足迹增加了1.44 hm2/人。

从各种能源类型来看,2002-2011年各种能源利用的碳足迹中以煤炭利用的碳足迹最大,石油次之,天然气所占比例最小。煤炭利用的碳足迹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从2002年的0.49 hm2/人上升到2011年的1.53 hm2/人,10年之间增加1.04 hm2/人;石油制品利用的碳足迹比较平稳,变化幅度不大,一直处于0.35~0.68 hm2/人之间;随着天然气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天然气的碳足迹由2002年的0.06 hm2/人上升到2011年的0.14 hm2/人,10年之间增加了0.08 hm2/人。

从***各类能源碳足迹占总碳足迹的比重来看,煤炭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从2002年的54%增长到2011年的65%,说明***各行业对于煤炭的需求仍然处于增长阶段;石油所占的比重在10年间变化不是很大,而天然气所占的比重是最小的,只有在2004年占的比重最大,但也只有8.35%。这说明在***能源消费结构仍然是以煤炭为主,以天然气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所占的比例过小,这也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在***想要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需要相关部门做大量的工作,预计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能源结构也还是以煤炭为主。

3.3 碳足迹强度和碳足迹产值

根据人均利用碳足迹与人均GDP计算碳足迹产值和碳足迹强度,计算结果见***2。

从***2可以看出,***碳足迹产值2002-2011年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近10年来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能源利用的效率不断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和单位能源利用创造的经济价值不断增加。但是从人均GDP和碳足迹产值增长的比率来看,***2002-2011年人均GDP增长了2.56倍,而碳足迹产值虽然也处于增长状态,从2002年的0.93万元/hm2增加到2011年的1.28万元/hm2,增长的比率较小,说明化石能源的使用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碳足迹强度2002-2011年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2002年的1.08 hm2/万元下降到2011年的0.78 hm2/万元,说明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化石能源需求量尤其是煤炭的需求量很大,但能源的利用效率在逐年升高。

另外,从***中还可以看出,***2009年的碳足迹产值和碳足迹强度变化不规律,主要原因是2009年***的GDP增长速率明显降低。

3.4 碳足迹生态压力

根据***2002-2011年人均拥有林地面积和人均碳足迹可以计算出人均碳足迹生态压力。计算结果见***3。

由***3可知,***2002-2011年碳足迹生态压力逐年升高,从2002年的2.63增加到2011年的7.70,增加的比率比较大,主要是由于***的人均林地、草地面积不断减少,而能源消费却不断增加所导致的。这就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能源消费带给自然环境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产生的环境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4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在碳足迹理论的基础上对***2002-2011年的各类能源CO2排放、碳足迹、碳足迹强度、碳足迹产值以及碳足迹生态压力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各类化石能源利用的碳排放量和碳足迹在2002-2011年10年间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主要以煤炭的碳排放量和碳足迹占主导地位,石油次之,天然气最小。说明***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然是以燃煤为主,以天然气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所占的比例过小。

2)通过计算***2002-2011年各类能源利用的碳足迹强度和碳足迹产值可以看出,***目前经济发展状况总体趋势是比较好的,能源利用效率也在不断地升高,但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比较高。

3)***2002-2011年各类能源利用的碳足迹生态压力逐年升高,从2002年的2.63增加到2011年的7.70,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能源消费带给自然环境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产生的环境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要尝试着进行能源结构的调整,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能源,改用清洁能源或者低污染、低排放的能源,同时也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行业的环保意识,强化低碳技术,减少各类能源利用的碳排放量和碳足迹,同时也可以减轻能源消费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以实现***经济、能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计***平,马晓明.碳足迹的概念和核算方法研究进展[J].生态经济,2011(4):76-80.

[2] 岳 立,赵 婷.甘肃省碳足迹动态变化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35(3):45-48.

[3] 耿 涌,董会娟,郗凤明,等.应对气候变化的碳足迹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0):6-12.

[4] 孙丹峰,黄章庆,季幼章.气候变化与碳足迹[J].电源世界,2013(6):54-57.

[5] 赵荣钦,黄贤金,钟太洋.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J].地理学报,2010,65(9):1048-1057.

[6] 郭运功,汪冬冬,林逢春.上海市能源利用碳排放足迹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2):103-108.

[7] 焦文献,陈兴鹏,贾 卓.甘肃省能源消费碳足迹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12,3(3):559-565.

[8] 肖 玲,赵先贵,许华兴.山东省碳足迹与碳承载力的动态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3,29(2):152-157.

化石能源篇5

飞越巍巍昆仑,飞越阿拉伯半岛,飞越红海。 11月17日,中共代表团参加中苏建交50周年暨苏丹石油项目投产10周年庆典。10年前,中国***府特使团也来到这里,开启了中国首个海外大型新油田投产阀门。如今,苏丹已成为非洲产油大国。 1993年起,尤其进入新世纪,中国石油屡掀波澜于国际石油市场,海外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起步、快滚动、跨越式发展。目前,已在全球29个国家运作81个合作项目,国际工程技术服务有500多支队伍奋战在44个国家,国际贸易业务涉及82个国家,已建成海外油气作业年产能7450万吨,初步建成中亚、非洲、南美、中东和亚太5个海外油气合作区,构建了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初步形成上中下一体化的海外油气业务规模。 沉思既往,中国石油在从“小舢板”到跨国“航母”的历程中,走过了一条合作共赢之路:其基础就是依靠成熟技术与整体优势,其依托就是实践中历练出来的大批忠诚的国际化经营人才,其体现就是坚持互利共赢、在资源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其支柱就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发扬光大,其航向就是向着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战略目标阔步前行。 合作共赢之路,穿越历史时空,向未来延伸。 合作共赢的轨迹:从“小舢板”到跨国“航母” 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石油市场风起云涌。跨国石油巨头掀起新一轮油气资源争夺,在全球抢滩占位。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使曾经豪迈告别“洋油”时代的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走出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为历史必然。 背靠国家的***治外交优势,在***府部门的鼎力支持下,中国石油手执先锋大印,担当了走向海外的“先行官”。 然而,与具有百年跨国历史的国际石油大鳄同台竞技,甚至虎口夺食,中国石油初出茅庐。作为后来者,就要好好学,不仅学本领,更要学策略。 造船出海,务实之策。16年间,中国石油打造了“三条船”。 先造“小舢板”,投石问路,寻找立足之地,锻炼队伍,积累经验,后***发展。“走出去”之初,中国石油先后在秘鲁、加拿大、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苏丹等国搞了几个小型项目。小项目投资不多,风险不大,却是“瞭望塔”、“敲门砖”。通过这些项目的运作,中国石油基本熟悉了国际环境和产品分成合同等国际惯例。 再造一支“国际船队”,组建合作项目的“国际联队”,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国际上大型投资项目都要搞“联合舰队”分散风险,中国石油既遵循国际大型投资的惯例,却又不完全照搬西方油公司模式。如苏丹项目的合作,中国石油与资源国不是简单的石油开发关系,同时还要实现与资源国经济的互动和“双赢”,为发展合作双方良好的***治关系和两国人民友谊服务。多方合作,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得到实质性锻炼和提高,为拓展国际事业积累了强大势能。 后造一艘跨国“航母”,以投资带动国内工程技术服务队伍走出国门。发挥整体优势是我们与西方大承包商抗衡的重要战略选择,中国石油以海外投资铸造了跨国“航母”舰队,为国内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队伍和贸易业务走向国际提供了契机。 16年来,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项目由“小”到“大”,抗风险能力由“弱”到“强”,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石油市场,开拓出自己的生存空间,逐步走上自我积累,滚动发展之路,也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石油工业实际的海外发展之路。 共和国60华诞庆典过后不久,中国石油联手BP公司中标伊拉克最大的鲁迈拉油田开发项目,正式签署伊朗北阿扎德甘等6个项目合同,拉开进***世界油库的大幕。 一个东方石油巨人,正携手资源国,以加速跑的姿态,跻身全球跨国石油公司前列。 合作共赢的基础:成熟技术与整体优势赢得信任 哈萨克斯坦盐下油田,储量上亿吨,20多年前就被发现,却因世界级难题,几家西方石油公司先后放弃。中国石油接手后,采用石炭系先期裸眼完井和高压油气层欠平衡钻井技术,成功实践酸化技术,3年即建成200多万吨的产能。 哈国石油界为之轰动:“中国人救活了我们的油田!” 石油勘探开发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产业,没有技术优势,何谈

化石能源篇6

论文摘要:50中国石油企业CHINA PETROLEUM ENTERPRISE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不断成长、前进,为规范和科学管理石油工业上游领域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生产经营和施工作业,在制定、修订技术标准和规范方面进行了长期的、艰辛的探索。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它所走过的路程,展望今后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事情。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和成长在十年“***”时期,石油工业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管理与各项技术工作虽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在原石油工业部和燃料化学工业部的领导下,广大石油职工和石油工业技术监督工作者仍然坚持了对石油工业工提供作质量要求不放松,标准化工作和计量工作等基础工作不放松,并继续前进。 1982年,康世恩副***在接见参加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石油系统代表时,就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在石油勘探、开发各专业领域里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了重要指示。在1984年举办的油田标准化 工作成果展览上,国务委员康世恩又作了重要指示,他说:“美国有个A PI(美国石油学会),日本有个JPI(日本石油协会),我们能不能搞一个CPI(指中国石油工业标准组织)?”。这对推动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一时期,许多企业根据国家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了企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使石油工业企业标准化工作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为了理顺标准化工作机制,石油工业部经国家标准局批准,于1984年11月4日正式成立了由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李天相任主任委员的第一届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随后陆续成立了十多个石油工业的专业标准化技术提供委员会。从事石油工业标准编写和审查工作的“专标委”委员、“分标委”委员和技术专家达700余人。 这一时期,是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快速发展时期。1985年创办了《石油工业标准化》期刊;编制了《石油工业标准体系表》(第一版);1987年在石油 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组建了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全面开展了石油企业标准化工作检查和表彰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石油工业标准的制定速度和质量水平;初步建立了石油工业标准的出版、发行渠道;强化了石油企事业单位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开展了石油工业标准化的国际交流。 1990年5月,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产生了第二届委员会领导机构,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工程师李虞庚担任主任委员。第二届油标委开展工作的四年,标准化继续取得快速发展。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伴随着石油工业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的步伐,在标准制修订速度,提高标准水平,促进标准化标准化是石油工业生产发展的技术基础,是石油工业新技术发展的助推器,是石油工业市场化发展的支持与保证,是石油工业国际化发展的桥梁与纽带。 万战翔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的发展工作与国际接轨,以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建章立制,维护油田企业利益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成绩。加快了标准提供制修订速度,提高了标准水平。在这一期间行业标准的数量已近1280项,基本满足了当时石油工业(上游领域)生产的需要。按第二版《石油工业标准体系表》计算,标准覆盖率达到了49%。在标准制修订工作中,勘探开发主专业标准比例达到了47%。 第二届油标委将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放在与国际接轨和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方面。组织各相关专标委和专家对美国石油学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开展了大规模的翻译工作。1991年初,为了提高石油工业标准水平,积极采用美国石油学会(APl)标准,正式成立了“石油工业国际标准工作委员会”,下设“A PI标准翻译出版组”,统一组织,系统翻译,配套出版。这一工作得到了美国石油学会A PI的认可,授权“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中国翻译出版A PI标准。 这一期间共翻译A PI标准110种,出版106种,为我国石油工业的采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派团参加IS0/TC67,IS0/TCl93和A PI等国际标准化会议。有7名专家被API接受为投票委员和替补委员。还承办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第七次年会。1994年7月19日,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产生了第三届领导机构及委员,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张永一担任主任委员。1997年2月19日,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

化石能源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石油石化行业;关系

低碳经济是针对21世纪以来不断出现的气候污染问题和全球性气温变暖问题而提出来的,它的宗旨就是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破坏。简单的说,就是以减少室内气体的排放为目标,从而构建出一个低能耗。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的目的就是减少空气中碳元素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碳元素寄存体对碳元素的吸收能力,以此来提高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进一步维持生态经济的平衡发展。而目前,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就是石油石化行业,所以说,低碳经济的出现,对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它成了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低碳经济是石油石化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已经有2500多个能源项目获得了国家的批复,而这能源项目中,有1700多个项目就是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这个比重占到了70%多。在这些新能源企业中,石油化工行业不但承担了重要的份额和责任,而且也经历的大环境的改变。这些因素促使石油化工行业做出了重大的变革和选择。因此,关于低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石油和天然气不但是石油化工行业所需要的能源,而且还是整个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能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能源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原油进口量已经超过了国家能源总量的50%,氯化钾进口量也超过了国家能源总量的50%,而我们国家的重点行业,如原油加工和烧碱等,我们国家对这些能源的消耗也超出了发达国家的20%左右。结合我国国内资源的发展现状来看,根本就无法长期承受这种高能量的大消耗。因此,我们应该合理的利用能源和资源,减少能源消耗,进一步推进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升级;2.我们的环境已经无法支撑起这种严重的污染情况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每年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所排放出来的污水都达到了40多万吨,所排放出来的废气也不下4万立方米,这些都占了全国工业企业排放总量的五分之一和十分之一,在排名上面也都排在了比较靠前的位置上。这些排放量的超标,严重地污染了我们的水质和空气,因此,石油化工行业所面临的重点话题也就成了保护环境和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低碳是最佳的方案之一。

二、低碳经济是石油石化行业发展的新理念

石油化工行业能够走到今天,是因为经常会有新的理念出现,而这些新的理念给石油化工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低碳一词是在2009年到2010年的时候出现的,出现不久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而关于这个问题,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低碳经济是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自从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石油石化行业的生产总值和销售收入就一直呈现着不断上升的趋势。长期以来,我国的石油石化行业一直都用的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所以这也就导致了能源的用量在不断的增加,污染也就在不断的增加。但是为了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将低碳、绿色、环保作为产业的发展目标。2.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所以说,从这一点上来看,我国的石油石化企业也确实在积极的进行节能减排,为达到低碳的目的一直在努力着。3.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加上石油石化行业的高速增长,使我国的全行业能源消费每年都在大幅度的增长在这种环境下,实行低碳经济,从表面上看好像是给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难题,但是从深层意义上理解其实是给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这种现象,对我国的石油石化企业来说,形成了很好的机制。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整个石油石化行业来说,不但能够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而且还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观念作出改革。

三、石油石化行业的责任担当就是低碳经济

在我国,石油石化行业都是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因此,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也就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因此,它应该成为国家低碳经济和减排承诺的领导者,它也应该把走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作为自己的责任。石油石化行业在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上的努力和贡献就是为了能够更好、更快的完成我国低能减排的目标。所以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1.必须脚踏实地的将低能减排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环节中;2.对我国的循环经济进行大力发展,将能源的利用率提上来,促进节能减排的具体实施;3.引进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比较落后的产业进行改造,提高污染处理的水平。另外还要将一些新的产品和新的技术应用到新兴的产业当中;4.每一个石油石化企业都要从自身做起,建立健全的能源环保体系,履行好自身的社会责任;5.石油石化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低碳发展的服务机制,为更多的低碳产业做好服务工作。将可靠的、有效的资源切实的分享给石油石化这个行业。并且组织企业有效的开展低碳减排工作。

四、结语

我国的石油石化行业把低碳节能的理念融入到每一个环节当中,这也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须要走的路。因此,各石油石化企业应该将自己所拥有的技术上的优势有效的应用在节能减排上,让我国能够更好的走上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许志明.低碳经济与石油石化行业关系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6(12):134.

[2]安欣.低碳经济与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J].石化技术,2016,23(5):40.

[3]朱晓亮.低碳经济与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标准及发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36(10):70-71.

化石能源篇8

1.1国家能源委员会

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能源战略规划和能源开发工作,需要做到节约能源、能源安全和应急工作,还要正确处理能源事务等工作的前瞻性、综合性。

1.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

当前我国石油行业管理的主要***府机构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的能源行业管理纳入到国家能源局的管理范畴,形成一个国家能源局,对其职责进行了有效的调整。主要职责包括:起草一些法律、法规,参与制定相关能源***策、税收、能源价格调整和进出口数量等工作。

1.3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和石油行业相关的主要职能包括:管理石油资源探矿权或采矿权,检查矿业勘探、开发计划,还要实现地质勘查行业管理,还要对石油储量、地质数据进行管理、依法管理矿产资源补偿,开采石油资源保护和合理进行规划等。

1.4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石油工业相关的主要职能包括:制定行业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产业***策,提出优化石油产业布局的***策,对石油行业的结构和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分析,统计并相关信息,还要建立预测预警信息系统,协调解决石油行业操作中的相关问题和提出***策相应的建议等。

2我国现行石油工业的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2.1石油行业管理机构设置中的问题

从我国的能源管理机构的设立来进行分析,国家能源委员,成立于2010年,是目前最高水平的能源管理机构。但国家能源委员会只是一个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没有具体的行***功能,其作为最高机构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有名无实。其次,国家能源局整合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管理的部分功能,它的职责就等同于石油部、煤炭部和其他能源部门的管理工作,能源局仍然只是***的副部长机构,缺乏实施石油行业管理的资源,权力和职责存在不匹配的现象。

2.2石油工业管理机构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和缺位的问题

在石油行业的管理职能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个***府部门承担者石油行业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功能,但是其中存在功能交叉、重叠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职能包括:协调解决相关产业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策建议等,这两个机构存在职责的重叠现象。

2.3石油工业法律制度不健全

从法制建设水平上来进行分析,我国石油行业中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比较滞后。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针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法律,没有形成完整的行业监管标准和法律框架。这将导致缺乏完整的行业指导,***府不能够根据法律授权来执行监管职能,并且仍然主要是通过行***审批和实施行***文件的管理。

3构建我国石油工业现代管理体制的策略

3.1完善石油工业的法律法规和规范***府对石油行业的管理职能

***府应该积极指导,尽可能发挥最大化市场的作用,所以,需要不断石油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包含对石油工业的管理和监督的法律体系,石油价格和石油税收法律制度等。石油法规需要确定石油行业的行***主管部门,防止出现多个部门的职能出现交叉和重叠的现象,保障石油行业能够健康顺利发展。

3.2进一步完善我国石油工业资源管理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为了促进石油工业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石油管理经验,如可以科学合理优化石油税制,促进石油产业的市场化运行,支持石油公司参与原油勘探和开发工作,保证石油工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3.3优化石油产业市场结构

在我国特殊的制度和***策下,石油行业的市场主要是三巨头在内部进行竞争,私人和其他企业很难进入到石油领域。石油和中石化虽然存在一定的竞争,所以必须改变现在单一的所有权情况下,应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促进石油公司变成以国有资产为主,吸收企业法人、金融企业或者外国企业财产进入其中。

3.4协调完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

完善石油价格的形成机制可以从以下几点金额分析:首先,应该确定价格控制目标,效率,制定随着油价控制准则;其次,***府应该对石油价格进行监管,以***策来指导市场;第三,需要改善石油期货市场,更有利于国家和企业对石油定价权;第四,国家应该拥有制定石油价格的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石油价格的制定当中,提高自身在国际石油价格中的话语权。

4结论

化石能源篇9

现在虽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石油石化行业呈现需求增长、供应紧张、***策影响加大、市场竞争激烈等特点,企业在发展中需要把握好“生产经营国际化、产业链条一体化、业务结构多元化、发展方向低碳化”的战略方向。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挑战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石油需求将迅速增长,供应趋于紧张,国内外***策对石油石化行业的影响加大,市场竞争越发激烈。

当前,从国内外经济形势来看,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已出现企稳和复苏态势,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市场信心开始增强,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逐渐活跃,石油石化市场逐步回暖,国际金融危机基本见底,以经济周期性复苏为标志的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已经到来。中国石油企业如何把握大势,发挥优势,顺势而为,积极抢抓发展机遇,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是后危机时代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二、石油需求增长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石油需求将持续增长,国内石油需求快速增长。

20__年和20__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石油需求分别下降0.6%和1.6%。但从20__年三季度开始,出现了环比回升走势。预计20__年全球经济增速由20__年的-1%增至3%左右,2020年前保持年均3%以上的增速。由于全球经济发展拉动石油需求刚性增长,20__年开始世界石油需求将由负转正。2020年前,世界石油需求年均增长将维持在1.2%以上。

我国国内石油需求也会保持较快增长。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持续较快发展,1978-20__年年均增速为9.9%,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__年和20__年还分别增长9%和8.7%,预计20__年将超过9%,2020年前年均增长为8%。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由20__年的7619万辆增加到2020年的1.5亿辆以上,城市化率将由20__年的46.6%增加至2020年的60%左右。20__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超过了4亿吨,按照石油消费强度系数为0.5计算,我国石油需求将以每年4%以上的速度增长,年增量在1600万吨以上,预计20__年和2020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分别达到4.3亿吨和6.5亿吨左右。

国际石油组织欧佩克在20__年3月的报告中说,预计今年全世界的石油日需求量为8524万桶,比上一年增长90万桶。报告说,对石油行业来说,20__年的石油需求情况是上世纪8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最糟糕的。全球石油需求一直高度依赖靠各种***府刺激计划支撑起来的世界经济。这些刺激计划对于启动能源等诸多经济领域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各国***府还能够支撑其经济多久,这依然是个问题。该组织说,如果这种支持减弱,世界石油需求当然会受到影响。它特别指出,如果美国在其经济全面复苏之前减弱刺激经济的力度,有可能在世界其他地区产生打击需求增长的多米诺效应。欧佩克对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情况的预测比美国能源部要保守。该部下属机构能源情报署3月预测说,20__年的世界石油日需求量将增长150万桶,这比它2月份的预期高出30万桶。它认为,世界石油需求的上升主要是靠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拉动,欧洲国家和拉丁美洲国家20__年的石油需求不会出现明显增长。

三、石油供应趋紧

美国《油气杂志》20__年底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石油估算探明储量1855.23亿吨。《bp世界能源统计20__》数据显示,全球剩余石油探明储量1716/,!/.2亿吨,可供开采42年。由于石油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石油供给的客观规律是达到峰值后开始逐步递减,并最终走向枯竭。从实际情况分析,全球剩余石油可采储量在多年增长后最近五年已连续处于基本稳定和负增长态势,储采比在1左右运行,资源接替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近一年多时间国际油价的低位运行,主要资源国和石油公司勘探开发投资减少了19%,产能建设速度明显放缓,石油供给能力进一步弱化。20__年全球石油产量下降3.2%,欧佩克下降8.4%,预计20__年欧佩克石油产量与20__年大体持平或略有减少,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小幅增长。预计20__年后全球石油产量进入高峰平台,2020年后开始出现产量下降走势。

再看我国情况,第三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中国石油远景资源量1086亿吨、地质资源量765亿吨、可采资源量212亿吨。20__年,我国生产原油1.89亿吨,同比下降0.4%;预计20__年和2020年分别为1.93亿吨和2亿吨,远低于国内石油消费量,石油对外依存度将由20__年的52.6%上升到20__年的55%和2020年的65%,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四、长期油价预测

在今后一段时间,国际原油价格将震荡攀升,国内油气价格逐步理顺。20__年至20__年7月,国际油价逐年攀升,由23美元/桶升至147美元/桶。20__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全球经济急剧下滑,石油需求严重缩水,国际油价快速回落,最低时降至32美元/桶,触底后震荡上升,20__年均价62美元/桶,目前大体在80美元/桶左右震荡。后危机时代,伴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和持续增长,受石油供需、美元汇率、投机炒作、地缘***治、欧佩克***策、环境保护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国际油价将呈现短期低位震荡、中期再次

走高、长期高位波动的特征,预计20__年均价在70~80美元/桶之间,“十二五”期间为80~100美元/桶,“十三五”期间在100美元/桶以上运行。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在原油价格已与国际接轨和20__年开始实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基础上,我国将继续加大***策调整力度,进一步理顺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使油气价格能够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生态环境成本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五、***策影响加大

后金融危机时代,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有关油气的财税***策、合作条款都会有较大变化。随着全球范围油气供需的逐步趋紧和石油价格的逐步攀升,国际油气合作将进一步由资本主导向资源主导转变,一些资源国可能会在前几年国有化的基础上,继续调整对外油气合作战略与***策,通过修改和颁布法律、调整对外合作合同条款、改变合作模式、提高资源国股权和收益比例、增加税种税率和税额、要求投资方加大对资源国公共事业投资等办法,挤压外国石油公司的利润空间,维护本国国家石油公司利益和主导权,进一步加强对国家油气资源的控制,实现国家利益和资源收益的最大化。比如,20__年,伊拉克两轮对外招标均采用服务合同模式,这种方式既利于资源国利用外资尽快有效地开发利用本国资源,又使国际投资者不能掌控资源,不能获得油价上扬带来的溢价收益,很可能成为今后资源富集国对外合作中采取的主要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国家油气***策调整的力度会更大,节奏会更快,包括调节绝对地租的资源税、调节级差地租的石油特别收益金和所得税、引入约束性指标的环境税、适应低碳绿色发展的碳税和鼓励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配套***策等,对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资源税的调整、碳税的征收等话题已经成为行业热点问题。***财科所课题组《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报告建议在未来五年内开征碳税,征收对象为在生产、经营等活动过程中因消耗化石燃料直接向自然环境排放的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是因消耗化石燃料所产生的,因此碳税的征收对象实际上最终将落到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化石燃料上,对石油石化企业将带来巨大影响。

六、低碳发展趋势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低碳发展成为国际化大趋势,国内能源消费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性热门话题,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的基本共识,特别是20__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19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标志着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和欢迎低碳时代的到来。今后较长一个时期,世界主要国家将逐步实施低碳发展战略,大力推广低碳发展技术,综合配套低碳发展***策,将新能源、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其中也不容忽视一些发达国家以低碳发展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绿色壁垒问题。

我国也将从法律、标准和***策上积极推进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尤其是鼓励发展天然气、非常规油气资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性产业,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逐步形成合理的能源产业结构和一次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对石油企业而言是把双刃剑,有利于加快发展天然气和新能源业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也面临着低碳能源对传统能源的市场冲击、高碳能源逐步趋紧的财税环境、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和技术挑战等问题。

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虽然没有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协议,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却已成为全球社会的共识。为此,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__年下降40%~45%的目标。今年2月,***常务会议提出,要启动石化行业低碳技术示范工程建设。专家表示,低碳经济的来临对石化产业是挑战也是机遇。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280亿吨/年,各种二氧化碳的资源化途径回收大约为2.5亿吨,不足排放量的1%,因此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封存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二氧化碳的回收无论物理法和化学法都离不开石化产业的技术支撑,石油和化工领域在低碳经济方面一定大有可为。

七、市场竞争激烈

国际石油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国内石油市场呈多元化走势。

后危机时代,由于国际***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和石油资源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国际石油市场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石油产品的经济属性、***治属性和金融属性特征更为明显,国家之间、国际石油公司之间、国际石油公司与国家石油公司之间围绕石油资源和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资源国与消费国国家石油公司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竞合手段会更加灵活多样,非经济、非传统因素的影响会越来越多,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大。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石油市场竞争主体会进一步增多,竞争领域不断扩大,竞争环节从终端销售逐步向中上游延伸,形成国有石油公司、国际石油公司、民营石油企业和其他企业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竞争的市场格局,上游竞争地域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炼化主要集中在环渤海、东南沿海、华南和西南地区,储运销售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东南沿海高效市场。

20__年,随着中海油惠州大炼厂的投产,中海油大举进入国内成品油市场。同时,中航油正谋划内陆油品销售;中信、北方工业公司在成品油仓储方面已有突破,下一步计划开展成品油零售业务;陕西延长石油打入陕西高速公路加油系统,并与壳牌联合拓展在陕西和四川的油品销售终端业务等。今后,随着内资外资、国有民营,特别是一些国外石油巨头和大型国有企业加快进入国内石油终端市场,市场竞争形势将会越来越激烈。

八、石油企发展新“四化”

在后危机时代,企业应该把握好“生产经营国际化、产业链条一体化、业务结构多元化、发展方向低碳化”的战略方向。

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企业的发展战略。近几年来,我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都根据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的变化,制定了各自的战略目标。中国石油的战略目标是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确定了重点实施资源、市场、国际化“三大战略”;中国石化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企业集团,确定了重点实施资源、市场、国际化、一体化“四大战略”;中国海油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的能源公司,确定了协调发展、人才兴企、低成本、科技领先“四

大战略”。对比分析三大公司战略目标,其共同点主要体现在“国际化”和“能源公司”两个方面,立足于我国油气资源和市场需求实际,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在全球范围内掌控资源的能力,逐渐完成由国内大企业向国际大公司的转变;立足于化石能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加强煤层气、油砂、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和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完成由油气公司向能源公司的转变。通过“两个转变”,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更高的发展质量和更宽的发展道路。

结合后危机时代国内外石油市场发展趋势,立足于我国国有石油公司实际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还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发展战略问题。

九、生产经营国际化

石油石化企业应该按照战略布局、油气并举、规避风险、互利共赢的总体思路,抓住国家大力支持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机遇,从国际化发展和全球化运作的战略高度,在现有海外五大合作区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科学布局,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全面提升规模实力、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此过程中,应始终把石油和天然气业务作为核心业务,立足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资源实际,坚持油气并举,生产与贸易并重,规模有效快速提高海外油气当量产量和供应量,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保障能力;针对海外生产经营风险的范围越来越大、影响因素越来越多、影响程度越来越深的复杂情况,强化对资源国***治风险、法律风险、***策风险、市场风险、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的综合评估,完善合同条款,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系统,尽可能寻求与国际石油公司、国际金融公司、资源国商业银行和东道国国家石油公司的联合与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规避各种风险;在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中,要坚持互利多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既要加强与资源国合作,注重实现资源国的经济利益,又要开展与石油公司合作,重视合作伙伴的利益,也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发展机会,关注资源国社会公益事业,实现与当地社会的互利共赢。

十、产业链条一体化

企业应按照发挥优势、注重协同、利益互补、高效运作的总体思路,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石油企业的资源、市场、技术、管理和文化优势,以上游促下游,以资源拓市场,不断优化产炼销结构和完善国内外油气产业链,加快强化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全面提升企业实力和竞争能力;充分发挥集团化企业的一体化优势,以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为龙头,加快发展炼油化工、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制造、油气销售贸易以及相关业务,相互保障,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企业经济效益、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大力实施勘探开发与工程技术服务一体化、设计施工一体化、炼化一体化、上中下游一体化、产销一体化、国内外一体化,逐步实现从生产一体化向规划一体化、资源一体化、技术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的有效延伸,将一体化发展战略贯穿于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之中;通过实施一体化战略,对石油企业具有发展优势和增长潜力的业务或产品,沿其经营链条在纵向或横向上扩大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实现石油企业的规模有效可持续发展。

十一、业务结构多元化

要按照一业为主、相关多元、有序推进、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以现有业务为基础,突出并优先发展油气业务,始终坚持把油气生产作为石油企业发展的主线,作为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和效益之源,统筹老区与新区、陆上与海上、国内与国外的关系,努力实现做强做大做久的目标,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立足油气资源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立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创造条件,超前研究和适时开发利用煤层气、油砂、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以及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其作为石油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逐步实现由油气公司向能源公司的转变;结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重视发展石油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矿区服务产业以及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开发等相关业务,形成有效的替代产业群,打造综合竞争优势;发展相关业务的过程中,要从战略上进行总体部署,在实施中主要是选择技术成熟、市场较好、有经济性和发展空间大的项目,建设一些示范工程,择机有序推进,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化石能源篇10

关键词:石油贸易;贸易流向;优化及保障

一、世界石油贸易流向综述

(一)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及模式

1.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

贸易流向是指贸易的地区分布和结构,通常表示为某地区贸易量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这个意义上讲,石油贸易流向就是某地区石油贸易量占石油贸易总量的份额,因我国是以石油进口为主的国家,研究石油贸易流向主要是研究某地区石油进口量占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比重。另外,贸易流向包括两个不可分的因素:贸易的方向以及贸易的规模,在讨论石油贸易流向问题时,必须兼顾量的差别。

2.石油贸易流向的基本模式

在目前油价较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的贸易流向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并有各自的特点。战略导向型,即国家根据自己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来选择贸易伙伴、地区及贸易量;经济导向型,即出于经济考虑,如考虑能源运输成本或本国产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选择贸易方式;地缘导向型,即在扩大贸易伙伴时,更多考虑地理位置临近或者有着地理运输优势的国家作为潜在或现实的贸易伙伴。

(二)国际石油贸易整体环境

宏观环境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作为石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石油贸易流向必须结合当前国际石油贸易的整体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全球经济的区域结构变化助推国际石油贸易;(2)石油金融市场对现货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3)世界石油地缘***治格局呈现多元化态势;(4)替代能源引发石油贸易格局演变。

(三)世界石油贸易流向未来趋势

当前,世界石油贸易流向在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多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整体看来,欧佩克的统治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世界石油贸易逐渐向俄罗斯、非洲等非欧佩克国家偏移,正确分析世界石油贸易流向趋势可以避免无谓竞争,有利于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主要表现在:(1)欧佩克石油贸易份额将有所降低,但总份额及发展潜力仍很大;(2)俄罗斯是未来石油贸易流向的重点地区;(3)里海地区贸易量增长潜力与障碍并存;(4)拉美国家石油贸易前景广阔;(5)非洲是各国实现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的重点地区。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现状分析

(一)世界石油储量分布及发展趋势

1.现有储量分布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除在陆地上有大量分布以外,近年来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增长很快,现在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已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4以上。世界石油资源大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其分布规律为西半球多于东半球;在五大洲中,大洋洲最少,亚洲最多。世界原油分布极不均衡,仅中东地区就占55.58%的可采储量,美洲、非洲、东欧及前苏联、亚太地区,分别占24.78%、8.72%、7.45%、2.53%。

2.能源发展趋势及未来油气生产预测

从未来世界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从能源发展的资源基础和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出发,预测油气生产和其他能源的发展结构,可以比较科学地反映客观规律。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正逐步下降,而天然气则是主要的替代能源,将成为21世纪的主力能源。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状况分析

1.贸易来源。中国近年来虽努力分散原油进口来源,大力实施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战略,但进口来源单一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具体到国家来讲,2007年我国主要从沙特、俄罗斯、伊朗、安哥拉和阿曼五国进口原油,自每个国家进口的原油量,均超过了1 000,合计为9 069万吨,占当年原油进口总量的61%。其中,沙特、安哥拉和伊朗分别以16%、15%、13%位居前三位。

2.贸易方式。当前,参与国际石油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现货、期货、长期合约及获取份额油等,我国的石油贸易方式主要集中在现货,期货很少参与,长约及份额油的获取都非常少: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石油贸易中,份额油只占进口石油的不足20%,现货采购达50%,长约油仅为50%(日本高达90%);我国缺乏充足的储运设施,期货市场刚刚开设燃料油期货,原油期货仍未启动。国际油价的定价权在期货,我国虽然是国际石油市场的“战略买家”,但仍无定价权。

3.运输状况。相较而言,海运石油的成本较低,管道运输相对可靠,铁路运输虽然运量有限,但是陆地线路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我国目前的石油进口方式,主要以海运为主,采用管道运输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亚,而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基本是通过铁路运输。

4.小结。综合以上分析,整体看来,我国非洲、南美地区的石油贸易份额逐渐增大,石油贸易流向进一步多元化,但进口来源仍较为集中,主要是中东和非洲,而与我国有着良好地缘关系的俄罗斯中亚地区的贸易份额则相对不足,甚至呈现缩减趋势。具体来讲,我国目前的石油贸易流向也存在一定风险:(1)运输风险。(2)中东作为贸易主流向有一定风险。(3)与美国可能产生较大冲突。

三、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及保障措施

(一)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策略

1.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北依俄罗斯,西临中亚,与我国接壤的东南亚地区也有很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获得充足的油气供应,有很强的地缘保证。同时,随着我国进一步健全运输管线建设,中东海湾地区的石油输送安全性也将大大提高,我国与中东地区的石油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

2.石油贸易方式多元化。国际石油贸易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分成油、长期供货合同和现货期货贸易。为了提高我国石油贸易方式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为了保证中国对石油资源获得的稳定性,进口原油的贸易方式应以长期合同为主,应占60%以上。(2)国家间贸易多样化。(3)大力发展石油期货贸易,参与石油金融市场,规避石油进口和价格风险,争夺石油的定价权。我国可在借鉴国际石油贸易市场多层次性、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多元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国内实货交易市场,有步骤地推进期货市场的建设,形成现货、远期、期货为重点的多层次、开放性的市场体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

3.构建“蜘蛛网”式战略运输线路。海运作为我国的主要石油运输方式,其运输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都不足以满足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结合我国的地缘特征和世界石油储量分布,我国要保障石油运输线路安全,应以石油管线为主,大力构建“蛛网式”战略线路,有效解决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分依赖和我国周边陆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具体讲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获得印度洋的入海口;(2)构建俄罗斯、中南亚陆地运输体系。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保障措施

1.提高国内供给能力,适当控制国内需求和适度进口。提高国内石油供给能力是未来解决石油供需缺口最基本的一步,建议我国优先加强国内勘探,努力增加石油后备储量,保持必要的石油自给率;鼓励中国海上合资原油销往国内。在控制国内需求方面,应适当控制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比例增长的速度,大力发展可替 代能源;利用税收作用,抑制石油消费。适度进口应是实现油气资源进口尽可能地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

2.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危机,提高石油贸易主动性。经济危机下,很多国家需要资金救市,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找到了有效的投资渠道。一是可以对***治友好国家进行经济援助,为石油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关系;二是可以用外汇与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开展油气资产交换,比如我近期实现的中俄“贷款换石油”交易,为保证本国能够拥有长期稳定的油源供应奠定了基础,并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国际石油交易的格局,使之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3.和谐发展国际关系,保障石油供应稳定性。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石油竞争,最终要通过石油输出国来实现。我国应该继续发挥能源外交优势,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发挥中国经济崛起的优势,将石油合作纳入全方位的合作中,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性的各种对话和交流,特别是与国际能源机构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交流,深化原油资源合作,提高对资源的获取能力。

4.健全石油***策和法规体制,推进石油产业市场化。欧美等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立法的基础上,通过***府制定***策、监管机构统一监管、企业商业化运作等途径,形成了普遍认同的石油管理体制,实现了规范的能源产业市场化运作,也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市场化建设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上下游领域和南北海陆地域的限制,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石油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结论

我国的石油贸易流向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由于石油本身的特殊性,石油贸易流向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石油进口来源地,也应包括石油贸易方式和运输方式,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也必须从这几方面展开。(2)石油贸易流向的研究必须紧跟世界能源安全的新观念。(3)“石油衍生品”市场地位空前提高。(4)我国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应是贸易来源、贸易方式及运输路径的系统多元化,相关策略制定应该充分结合地缘特征,构建以俄罗斯—里海及东南亚地区为主的贸易多元化体系。

参考文献:

[1]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全球能源大

棋局[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2] 蔡睿彦.中国对外贸易流向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化石能源10篇

学习

再生能源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再生能源10篇,内容包括再生能源十大排名,再生能源排名完整版。1.前言当前日益严重的全球性能源和环境问题促使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研究重点。在可再生资源中,太阳能廉价、易得、资源丰富和环保,在我国总的能源消耗中,建筑能

学习

大学普法工作计划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普法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学校普法计划,学校普法工作计划通用六篇。二、工作任务⒈全面加强教职员工的普法教育。各级***组织要切实按照《三峡大学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规划》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全校教师进一步学习

学习

物业消防工作总结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物业消防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物业消防工作总结,物业公司消防工作总结。1.消防演习方案申报批准物业管理企业或物业服务管理项目部,应提前一个月将消防演习方案计划上报客户或业主委员会。待客户或业主委员会批准后,向负责消防的

学习

交警大队工作谋划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交警大队工作谋划,内容包括交警大队工作汇报思路及结构,交警大队一周工作计划报告。2、考勤考纪执行力不足,对中队民警、协警大胆管理力度不够。3、创新能力不强,工作方面统筹谋划能力不足。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本人常年工作

学习

动漫电影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动漫电影10篇,内容包括动漫电影排行精选,完结动漫电影十大排行。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的动漫创作日趋一体化,甚至出现同质化现象,彼此之间的风格差异不断缩小。美国动漫艺术历史悠久,产业系统成熟,产品遍布全球市场,在取材、类

学习

餐饮人事工作计划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餐饮人事工作计划,内容包括餐饮主管工作计划8篇,餐饮人事经理月工作计划。2、餐饮年度培训计划表3、餐饮培训计划表餐饮人事与培训部门进行员工培训前必须由人事部主管制定培训计划,以使培训沿着既定目标顺利开展,其内容主要

学习

新能源客车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新能源客车10篇,内容包括中国客车新能源十大排名,宇通新能源客车。2016年年初,新能源骗补被曝光,仅5家客车企业通过各种方式骗取的财***补贴总额就高达10.1亿元,这是引发新能源汽车补贴***策调整的直接导火索,因此,在2016年8月份

学习

小学教师师德风工作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教师师德风工作,内容包括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专题总结,小学教师师德的相关文件。一、行风建设落实制度学校每学期都实行校务公开制,将各项条款公布于众。组织教师学习文件,并与每一位教师签订形象提升年目标责任书,增强教师的

学习

互联网时代纪录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时代纪录片,内容包括互联网时代纪录片推荐,中国互联网时代纪录片。纪录片的创作灵感主要来自导演对于人、物或事的触动,但导演毕竟是个体,所闻所见所感可能是片面的,当确定下主题,不仅需要实地进行深入了解,还需要进行全方

学习

教育大学毕业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大学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大学教育类毕业论文8000字完整版。关键词:高职;美术教育;学生审美;提升在当前我国教育行业不断大力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形势下,原有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社会的整体发展进

学习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10篇,内容包括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分数线。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ZD2009025)、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中之重课题(课题编号:2011JSJG006)的研究成果。中***分

学习

加油申请书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加油申请书,内容包括申请加油的请示,加油员入***申请书。

学习

策划活动总结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策划活动总结,内容包括活动策划的活动总结范文,活动策划总结通用范文。二、活动地点:教室三、活动主题:十年圆梦今续航共同携手开新境四、参加人数:道桥1301全体同学五、活动目的:一是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让大家去认清大学生活,以及

学习

大三新学期学习计划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大三新学期学习计划,内容包括大三嵌入式学习计划,大三上学期学习计划集锦9篇。所以,我这学期的工作目标是以下3点:1、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2、学生以学为本,力求班级整体成绩更上一层楼;同时丰富课余文化生

学习

再生能源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再生能源10篇,内容包括再生能源十大排名,再生能源排名完整版。1.前言当前日益严重的全球性能源和环境问题促使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研究重点。在可再生资源中,太阳能廉价、易得、资源丰富和环保,在我国总的能源消耗中,建筑能

学习

新能源客车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新能源客车10篇,内容包括中国客车新能源十大排名,宇通新能源客车。2016年年初,新能源骗补被曝光,仅5家客车企业通过各种方式骗取的财***补贴总额就高达10.1亿元,这是引发新能源汽车补贴***策调整的直接导火索,因此,在2016年8月份

学习

节约能源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节约能源10篇,内容包括关于节约能源的总结,节约能源100条。同学们,节约能源很重要,让我们一起赶快行动吧!点评节约能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小作者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你还有节约能源的好办法吗?文章开门见山,不知不蔓。因为是

学习

常规能源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常规能源10篇,内容包括常规能源有哪些,常规能源。

学习

能源问题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能源问题10篇,内容包括能源问题现状,能源问题的基本知识。1世界能源消费现状从能源与经济的关系来看,发达国家一般都经历了能源优质化的过程,也就是从柴薪时期到煤炭时期,再到石油时代[1]。当今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且其价格

学习

生物质能源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生物质能源10篇,内容包括生物质能源中心,生物质能源资源大全。目前,国内外对生物质能发展主要集中在寻找生物质资源、研发生物质转化技术、探讨生物质能的生态环境效益3个方面,生物能技术主要应用于生物乙醇燃料、生物质气体

学习

节约能源法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节约能源法10篇,内容包括节约能源建议10条,能源节约法。"**"规划《纲要》提出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约束性指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两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

学习

新能源汽车电池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新能源汽车电池10篇,内容包括新能源汽车的10大电池名称,新能源汽车电池十大排行。锂硫电池是日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研究方向之一。自2009年起,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每年投入300亿日元(约合24亿元人民币)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