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转正工作计划第1篇
关键词:银行理财 直接融资工具 债务风险 金融创新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出现超级货币宽松,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都经历了一次主动加杠杆的盛宴,杠杆周期向上带来了债务活动的活跃和经济体债务率的迅速提升。在杠杆上升的过程之中,中国的金融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孕育出新的金融产品。
推出背景及基本情况
利率市场化压制银行净息差,而表内资产扩张又受资本充足率限制,银行资产扩张增速出现明显回落,到2013年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同比增速骤降至13.5%,较2012年年末17.7%的增速下滑超过4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之下,国内“影子银行”体系迅速扩张。以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及其资管部门、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所从事的类银行贷款和债券业务,以委托贷款、商业承兑票据等金融工具为代表的银行表外业务,再加上小额贷款、民间融资工具等形式构成了外延广泛的中国影子银行体系。
银行理财的发展尤为迅速,新发产品规模从2004年的0.04万亿元,到2012年的30.36万亿元,十年间银行理财市场以年均近100%的规模增速迅速崛起。截至2013年二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的存续规模达到9.85万亿元,成为仅次于信托业的第二大资产管理行业。理财业务的发展缓解了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冲击,提升了居民投资收益,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在近两年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论,包括刚性兑付问题、自营和客户资金未有效隔离、资金池业务的庞氏特征、逃避监管等问题不容忽视,更为关键的是银行理财定位和法律地位目前仍较模糊。
为规范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明确银行理财法律地位,银监会在继3月份出台《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即“8号文”)之后,开始进行银行理财业务方面的创新探索,并推出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和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10月15日,备受关注的首款银行理财管理计划试点产品由工行正式发行,募集资金75亿元,募集日期是10月15日—20日,认购起点虽然是10万元,对象必须是金融净资产达到6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个人超高净值客户,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净值型)产品;资金投向中,债权类资产部分只投资于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比例范围为0%—70%;在此之后,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的银行理财管理计划纷纷启动募集,上限金额合计约为200亿元。
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对应的具体投资品之一为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其定义为由商业银行作为发起管理人设立,直接以单一企业的债权融资为资金投向,在指定的登记托管结算机构统一托管,由合格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和转让,在指定渠道进行公开信息披露的标准化投资工具。2013年10月23日,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11家银行试点发行的103亿元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央结算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综合业务平台正式报价转让,首批直接融资工具的期限在一年至三年不等。
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的设立将采取注册登记制度,各家商业银行只能通过银行理财管理计划认购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份额,该份额在经过登记之后,能在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综合业务平台上进行双边报价及转让。单个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必须与单个企业的债权融资相对应,单家银行管理的所有理财管理计划持有任一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的份额比例不得超过该工具总份额的80%。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在中央结算公司完成登记及其他操作后,相关信息将通过此前上线的中国理财网完成信息披露。创新试点阶段,银行理财管理计划若投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份额,必须在中央结算公司单独发起设立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托管账户,并在该机构完成登记,一个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只能开立一个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账户,同时,管理人还要为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开设***的资金清算账户,对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份额的投资转让,必须通过资金清算账户完成资金划转。
该创新的核心要素比较
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处于资产端,解决基础资产如何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简称“非标资产”)变成标准化产品的问题;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则处于资金端,实现银行理财风险隔离。
而银行在资金端资产端,分别承担不同角色,在资金端担任理财管理计划管理人,为理财客户管理风险和收益,收取管理费,有些银行根据合同还可以参与超额业绩分成;在资产端担任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发起管理人的银行募集资金后投资于某一融资企业,通过管理融资项目风险和收益,以及连续报价和信息披露服务等,获得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的管理费用。
(一)银行理财管理计划与传统银行理财的比较
一般来讲,银行通过设立理财产品向客户销售,从理财客户获得资金,按照比例配置交易市场中的货币市场工具、银行间交易债券等。但银行理财管理计划与传统银行理财存在明显区别。
1.期限
存续期方面,传统银行理财产品期限主要为30天、60天、90天、180天左右,其中以1个月至3个月的产品为主,而投资直接融资工具的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则设置成开放式结构,存续期限长,定期可赎回,只要投资者在赎回当天不操作,即可自动滚入下一个期限。
2.客户群和收益率
银行理财管理计划一般主要针对高净值客户,采用净值收益,收益率相对高于一般的同期限理财产品。某银行的此款产品认购起点为5万元,首个封闭期的年化收益率为5.18%和5.32%。
3.投向
资金投向中,债权类资产部分只投资于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比例范围为0%—70%,取代了以往投资者在产品说明书中常见的信托计划、券商资管计划、保险资管计划等基础资产。
4.估值
银行理财管理计划更像证券市场中的债券型基金,每个交易日都有估值,而原有理财是以预期收益率来做报价,没有公开的估值,类似于短期存款产品。
5.信息披露
银行理财管理计划需在中央结算公司登记,披露期限、净值、成立报告、管理报告、到期清算报告等信息。而传统银行理财信息披露不及银行理财管理计划。
6.刚性兑付
按照监管的***策思路,银行理财管理计划要尽量摈弃原有理财的隐形担保,力***解决刚性兑付问题,但无隐性担保等特性可能也会限制其完全取代其他类型产品。
(二)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与各债券品种的比较
1.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债券品种
其推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银行理财投资的非标类融资的标准化,所以它在几个方面不同于一般债券品种。(1)目前来看它的投资主体仅限于此次试点的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它的交易不能脱离银行理财管理计划***进行。目前来看,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至少涉及发起管理人、登记托管结算机构、作为投资者的银行理财管理计划、融资企业、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主体。(2)其融资主体和融资投向上可能有较为严格的限制,目前具体的信息披露还不够,但预计监管机构对通过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进行融资的资金投向会进行明确的规范;(3)期限,一般来讲,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主要是替代原有的通道业务,所以预计工具的期限会以中短期为主。利率上可能因非标转标准,使得高于一般债券,低于一般非标融资利率。(4)债权融资工具具有私募性质,类似于没有交易平台的保险债权计划,但由于中央结算公司为其提供一个交易转让平台之后,则类似于为保险债权计划提供一定流动性。
2.不能简单将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理解为资产证券化
之前有分析认为,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是一个SPV,且有很强流动性,是不是变成了一种资产证券化产品?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是把未来的现金流打包分级再证券化,主要是引起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端产生变化;目前来看,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发行主体是企业,具体并不对应企业进行打包分割后的某一资产或现金流,是一种企业原始债权性融资,主要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端;虽然中央结算公司为工具提供了交易平台,但这种交易平台是为了发现工具的价格、提高工具信息透明度、促进理财投资的工具流动性而设的,只是提高了某项金融工具的流动性水平,并未经过再证券化过程。
推出银行理财业务创新和债权融资工具的意义
(一)降低“影子银行”风险
影子银行崛起但刚性兑付无法打破,造成金融体系“庞氏化”。影子银行体系是国内金融体制、金融管制和债务周期波动共振而形成的,作为银行的补充,最近2—3年内迅速成长,初步估算目前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超过20万亿元。国内影子银行体系存在一些特征。
1.金融工具非标准
如信托计划等均不是标准金融工具,流动性较差,缺乏统一的估值规则,市场透明度不够。
2.收益率偏高
由于缺乏流动性和交易成本较高,影子银行体系的融资成本一般高于正规融资工具,一般来讲,信托收益权收益率较同评级债券高3—4个百分点。
3.运行机制不透明
如资金池类信托其内部运行机制往往不规范,特别是由于规则制度的缺乏,对影子银行体系的整体监管和风险把控不够。
4.刚性兑付不破造成影子银行体系呈现庞氏特征
影子银行体系中的金融工具如信托计划一般都是在到期前通过续发来完成前一期兑付,这种运行机制造成对信用风险的隐形担保,加剧了风险的累计,使得金融运行庞氏化。
推出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可以使理财风险显性化、透明化,从而有助于监管层对系统风险的把控,并限制金融套利行为,降低交易成本;而投资者对收益率的要求迫使银行提高资产配置和投资管理能力。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在利率水平、流动性、估值等多个方面较非标工具有明显优势,推动企业将非标融资向标准债权融资转移,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利息支付压力,提升盈利水平;也有利于规范影子银行体系,推动原有理财“非标”业务透明化、标准化,促进金融风险的缓释和化解。
(二)有利于明确银行理财的法律地位
2005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就对理财业务定义做出规定,其中第9条是“综合理财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但银行理财的法律地位仍未明确,银行理财到底是委托、信托关系还是债权债务关系莫衷一是。法律地位模糊导致银行理财的发展受到明显制约。
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等产品,作为投资管理人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一般均不负有向投资者承诺兑付本金的义务,但银行理财业务往往需要银行为其提供显性或隐性的担保,承担最后兑付责任。此次推出的银行理财计划,银行的***管理人地位与信托公司的法律地位类似,有助于解除银行在理财业务运作中的刚性兑付义务,逐步确立在银行理财业务运营中的“卖方有责,买方自负”的理财观念,真正实现风险隔离。
(三)有利于明确银行理财的业务发展方向
目前银行理财的规模逼近10万亿元,规模很大但一直受到监管机构的规范监督,特别是2012年以来,***策出台得非常密集,银行理财在规范中不断发展,但也面临业务方向的转型。与此同时,证监会、保监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资产管理法规,为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松绑,给银行理财业务造成一定竞争压力。银行理财计划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在运作中给银行理财部门更多自,有利于银行理财业务逐步向真主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综合金融服务转型,利于银行理财的长期发展。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由于试点阶段只有200亿元的规模,眼下还不会对动辄以万亿计的基金、银行理财等产品造成冲击,但长期来看,预计将对金融市场产生以下影响。
(一)对非银行金融机构通道业务造成冲击
无论是银行理财管理计划,还是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都使原有理财非标资产业务透明化、标准化,无须再通过信托、券商资管等通道绕过监管,因此将对非银行业金融机构通道业务造成冲击。
融资转正工作计划第2篇
关键词:股权投资;金融资产;转换
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当某些要素发生改变,不符合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但仍属于权益类投资时,即转换为金融资产,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对转换过程中的相关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一、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金融资产的情形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文件中有这么一项针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该项规定明确阐述了对股权投资准则及其所属范围、性质,有利于实现会计准则的规范化。首先,只有符合这四类股权投资的企业才可以适用该规定,其中前三种为:受总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具有合营性质的合营企业,具有联营性的联营企业等。第四种就是满足这些条件的股权投资:该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所持有的股权比重未达到具有控制或产生重大影响的地步;在公开报价交易市场中没有进行过报价;被投资单位的公允价值不能进行方便的可靠计量。在这些权益性投资过程中,如果存在不满足以上四种规定的情况下,就要放弃这个计量方式,采用《企业会计准则》中第22号里的符合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处理!
所以,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金融资产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况是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所进行的投资,当投资单位所持有的股权比例在某报告期内有所下降的情况下,这时候投资单位就不存在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或产生重大影响,另外此时的被投资单位的公允价值能够通过会计方式进行可靠计量,长期股权投资即可转为金融资产;第二种情况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所持有的比重不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或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时,在活跃市场中没有公开报过价、其公司的公允价值不可能可靠的被计量,当被投资单位股份在活跃市场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计量模式就从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金融资产。
二、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金融资产可能存在的处理方法及其影响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文件有这样一条针对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在最初的会计计量中金融资产可细分为四种类型:(1)如果企业管理层持有该项金融资产的目的是为了在短期内出售并获取收益,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其在报告期内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即交易性金融资产;(2)企业管理层有意***一直持有某项金融资产,且直到到期才变现的投资;(3)对外的贷款及发生的应收而未收到的款项;(4)预计在报告期内可能出售的金融资产,这类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应按规定计入企业的资本公积当中,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根据《会计准则》的定义,这四类情况中属于权益类投资的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划分的主要依据在于企业管理者持有该项资产的意***,以近期内出售为目的就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能明确确定持有期限的就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此,当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金融资产时,企业可以根据持有意***,将其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然而,企业持有意***是否被真实表达外界难以识别。有研究表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标准会受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影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为公司利润的“蓄水池”①。当上市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比例较高时,为降低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管理层会将较大比例的金融资产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为了避免利润的下滑,管理层往往违背最初的持有意***,将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在短期内进行处置②。
三、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金融资产的正确处理方法探讨
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模糊边界,使企业在将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金融资产时,对金融资产的划分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盈余管理的选择空间。
实际上,之所以会出现既可以选择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又可以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况,是隐含了一个假设条件的,即:在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金融资产时,将转换后的资产视同为一项新的金融资产。如果不将其视为一项新的金融资产,而是作为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就只有一种方法,即只能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为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文件有这样一条针对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如果公司一开始就将某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归类为通过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在报告期内发生变动的计算到该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后,就不能再对其再次划分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了;其他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也不能被人为地再次划归为用公允价值来计量且其在报告期内发生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也就是说,其他金融资产是不能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
那么,这个隐含的假设条件是否成立呢?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将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分别在两个准则中进行规范的,关于金融资产及其重分类方面的规定是在第22号准则中规定的,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方面的规定是在第2号准则,因此,一般情况下,都会认为该假设条件成立,即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金融资产不属于金融资产的内部转换,而是产生了一项全新的金融资产。但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五十六条指出,金融资产,是指企业的下列资产:(一)现金;(二)持有的其他单位的权益工具;(三)从其他单位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四)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五)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因此,金融资产包含了长期股权投资,上述隐含的假设条件并不成立。在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金融资产时,应视同一项金融资产转换为另一项金融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九条的规定,只能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作者单位:云南省铁路投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叶建芳周兰李丹蒙郭琳管理层动机、会计***策选择与盈余管理——基于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 2009.3
[2]何小杨康冬梅关于两类金融资产划分的实证分析经济经纬 2012.4
[3]孙蔓莉蒋艳霞毛珊珊金融资产分类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管理者意***是否是真实且唯一标准会计研究 2010.7
[4]《企业会计准则第2 号——长期股权投资》及应用指南
[5]《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6]《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
注解:
融资转正工作计划第3篇
国有企业关系着国计民生,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它与民营企业不同。民营企业不具有公益性质,不会直接影响国家的安全问题,所以应当允许民营企业在这些领域内进行自由竞争,而国有企业应当主动退出这些领域,将这些行业交由民营经济和合作经济来经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竞争性行业中相互竞争,不能充分体现国有企业的优势,也难以实现高效率的生产经营。国有资产应当从这些竞争性的领域中退出,要退出这些领域应当选择适当的方式。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拍卖、出售的方式将经营不佳的国有企业转变为私有企业,改变企业的所有权关系和企业性质,这不是单纯的产权关系调整,在改革过程中要结合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的经验,在国有股出售前要成立***于***府的私有化立法与***策委员会,进行相关***策的制定工作。国有企业还可以将自身拥有的经营网络和社会关系、客户群转让给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要收购这些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需要的价格要低得多。经营较好的优质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内部职工集体筹资形式将企业转变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使企业成为集体所有制企业,企业的性质仍然是公有性质,但是产权发生了转变。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应当通过企业转制的方式将企业转变为合作经济或者集体所有制经济,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促进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转,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
2企业转制的必要性
企业转制就是将企业的所有权从***府手中让位出来,实现以股份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听命于***府的命令,不能适应于市场的需求。企业转制能够促使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使企业的经营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企业的经营和生产能力。企业转制重新界定了企业的产权范围,建立了以股份制为主的不同经济成分并存的新型经济形式,使投资者共同享有企业经营成果。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应当与***府划清界限,减少上级***府对企业经营的干涉,防止领导的错误指挥导致企业遭受损失,最终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3企业转制需要有关金融管理措施的配合
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运营出现了比较多的弊端,且依靠自身体制已经难以使境况得到改善,致使许多企业权责不明,经营效率比较低下,企业内部无法形成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经营资金通常都是通过银行解决的,导致很多企业的资金运作机制难以与市场经济相配合。所以,企业要想成功实现转制则离不开有关金融措施的配合。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资金的运作机制不能完全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转制前的企业资金使用率不高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金运作效率通常不高,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自身运作效率较低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难以对企业资金的使用形成有效的约束力。转制前的企业通常都存在或大或小的权责不清问题,企业资金在使用和管理上得不到有力的监督,并且转制前的企业资金一般情况下找不到合理的投资渠道,致使企业资金的使用率不高。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下,以往的企业需要改变其不合理的资金运行方式,从而为适应新的经济体制做好铺垫。
3.2转制前的企业资金来源较为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资金的运作一方面依赖本企业的资金积累,另一方面则主要是依赖银行贷款。这使得转制前的企业过分的依赖于银行贷款。其消极后果就是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自身运作的自主性,企业稳定的资金流难以实现,这样下去必然会阻碍日后企业的日常经营运作。同时,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也使得企业没有足够的实力来面对国家宏观的经济***策调控所带来的风险,致使企业的经营状况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3.3转制前的企业资本结构不甚合理转制前大多数的企业的资本结构都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此外,转制前企业的新增资金贷款许多都是通过非正常的占用方式流失的。其危害结果一方面使得企业出现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在银行的呆账、坏账比例,给发放贷款的银行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4能够促进企业转制的金融管理措施
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企业依照市场要求来安排日常的生产经营工作,探索并逐步建立起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及资金运作方式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企业之所以转制的目的正是要革新以往落后的企业运作模式,建立起一个权责明确,经营运作效率高,有着高效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管理形式。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运用金融杠杆、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金融信贷和管理方式等手段可以有效促进企业转制。金融管理手段对企业转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4.1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可以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上市融资与银行贷款相比,限制要相对少许多,如果企业选择上市融资,对于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问题是个非常适合的解决方式。通过上市融资解决了资金问题,企业则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有价值的项目中去。革新旧的融资方式需要金融管理的大力支持,加强直接融资渠道的建设将会大大地促进企业转制的进行。
4.2革新计划经济体制下落后的金融调控方式以往的金融调控方式是与计划经济体制配套使用的,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需要探索并确立新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调控方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调控部门的任务主要是为市场运行提供完善、公正、透明的金融环境,其角色并不是市场的直接参与者,而是市场守夜人。
4.3间接融资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摊机制以往的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下,其信贷方式所受限制多,在相对复杂得多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贷款银行需要放松对企业资金使用上的过多限制,从而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若仍对企业资金的使用加以不必要的束缚,则难免大大地增加了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对风险的难度。
4.4综合多种融资方式企业改制的资金运作方式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十分重大,企业改制可以借鉴已经经过检验的其他有效方式,包含现代企业通过BOT、TOT、BT等经常运用到的资金运作方式,发挥金融管理对企业改制的促进作用。
4.5建立配套服务企业改制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金融措施的转变,还需要到位的配套服务,金融部门不仅需要转制的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还需要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给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资讯服务、资产评估服务和方便的资金结算服务等,使企业成功实现转型,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5结论
融资转正工作计划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融资策略
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是企业顺利施工的保证,企业的资金管理和资金的流向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建筑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和依赖,建筑工程的竞争向企业的资本实力转向,资金成为了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一个必不可少的资源要求。企业资金的周转成为了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活动,建筑施工企业应将融资纳入日常的经济活动中,从而能建立更为有效的资金流转的方式,尽可能避免融资的风险,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持续发展。
一、建筑施工企业融资现状和建议
(一)建筑施工企业融资现状
据调查数据分析表明,拖欠工程款的现象很严重,仅依靠预付款难以完成项目的施工。由于工程建设中,具有资金占用量大、周转速度慢等的特点,一些施工企业资金准备不足,许多还是依赖银行贷款这一间接融资方式来应对。同时,虽然某些施工企业可以利用基金等直接的融资手段,但缺乏相关的***策扶持,融资效果也不理想。
(二)制定明晰的融资战略计划
建筑施工企业应将融资策略的计划和管理纳入日常的资金管理和计划活动中来,企业进行融资活动首先应建立具体而明晰的融资战略计划。这个融资战略计划应该是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具体情况制定的,通过科学合理分析实现的具体可行的企业的融资战略计划。在针对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出企业融资的规模范围、建立优化的企业资金结构、形成多渠道的融资方式等战略,相应的融资战略应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相适应,从而能在融资战略的发展之下建立具体的融资执行的计划。
(三)选择合理的项目进行融资
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项目选择应制应选择合理的融资项目,选择合理的融资项目是保证企业融资战略有计划实现的有效举措。同时合理融资项目的选择实际上奠定了建筑施工企业的长期融资策略的基础。企业的融资项目选择还应建立在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员的基础之上,合理融资项目的选择实际上为投资者展示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从而为相应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企业合作的基础。
二、建筑施工企业具体融资策略
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具体发展建立有效的企业融资策略和计划,从而切实保证企业的融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策略选择应从短期的筹资策略和长期的筹资战略进行规划,从而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和企业选择,短期的筹资计划能保证企业建筑工程的资金周转和资金链的延续发展,而长期的融资策略则能不断提升企业的财务资源和财务管理能力,从而满足企业的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
(一)融资前期准备
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融资活动前必须要有充分的融资准备资料。例如,融资前相关企业要明确融资所要达到的目标,并制定出清晰的融资战略。此外,企业要根据自身企业的规模状况以及业务范围等特点,科学地探究分析历史与现实、计划与实际的相关信息资料,进而制定出融资的规模、最佳资本成本、优化资本结构、开展多样性融资渠道等内容的融资战略。
(二)建筑企业短期筹资计划
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的短期筹资计划是在企业长期的筹资策略和企业的发展策略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建筑工程项目有其特有的资金流转特点,相关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影响了企业的资金流转和长期资金管理的预测和具体的资金筹集计划的形成和执行。建筑企业资金预算的困难造成了企业资金的管理处于粗放的状态,影响了企业的建筑项目的施工,同时也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短期的资金筹集计划能充分保证企业建设工程项目的资金,从而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完成。企业的短期筹资还应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通过银行的借贷、依靠企业信用、建筑工程项目的内部融资、资金的证券化等方式的选择和掌控充分建立企业的筹资计划。短期的筹资计划的不断实施构成了企业的长期筹资策略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实现。
建筑施工企业的短期筹资计划的选择应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实际,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筹资的选择。选择银行借贷,建筑施工企业应及时建立好与相关银行业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渠道,建立巩固的业务联系,企业应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保持诚信度,从而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借贷合作的关系。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还可建立项目内部的融资方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建立实际有效的预期和评价机制,建立规范的融资策略和发展模式。
(三)建筑施工企业长期融资策略
建筑施工企业的长期融资可选择多种方式,主要包括发行债券、股票、吸收股权投资、内源融资、长期借款、融资租赁和项目融资等方式实现。同时,企业的债券和股票的长期融资方式实际上使企业融入了市场运作,从而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建立了广阔的市场基础,但企业还应在具体的融资策略的选择和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需要过程中不断对自身进行调整和发展,从而实现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模式。企业的长期融资战略的实施和规划是以企业的切实发展和企业能力的提升为保障的,长期的战略选择应建立在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之上。由此,企业应在激烈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的实施。
(四)建筑施工企业多维度、多层次融资策略
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策略的制定和发展不能固定在同样的模式基础之上,企业要建立稳定的资金的保障模式还应在融资的模式上进行发展和创新,实现多维度、多层次的融资战略。建立了灵活的融资战略和企业的发展战略选择才能真正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策略的选择实际上是以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密切相关,要想建立有效的融资策略还应从企业的切实发展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和管理才能最终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珠.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策略[J].建筑,2011,(01)
[2]李丽红.建筑施工企业融资浅析[J].财会通讯,2009,(26)
融资转正工作计划第5篇
一、从严控制和科学安排基本建设规模
几年来,由于***府投资的基建项目过多、过快,财***支出压力大增,正常运行面临考验。为此,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对依靠***府投资的基建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按照保重点、保运转的原则,合理安排***府公共工程建设。对未完工的项目,加快扫尾善后,对未开工的项目,要切实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从严控制建设项目和建设规模,非重点工程及未列入年度投资计划的原则上不得开工。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工信局、国土渝水分局、国土城区分局、区建设局、区监察局、各工业平台等相关单位要按照轻重缓急的需要和扶优扶强的原则,分口负责筛选基建项目,择优排序,分步实施。
二、切实强化预算管理与执行
一是严格执行财***支出预算。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复的年部门预算执行,精打细算,厉行节约。要大力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小车经费支出。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在保证机构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实现预算收支总体平衡。***门要严把资金拨付审核关,对预算安排的单位经费,要切实按时间进度拨付,不得超前拨付。从现在起,除因受重大***策影响和特殊需要而必须增加的支出预算外,今后各部门、各单位申请追加的预算项目经费,一律不予追加。
二是从严从紧编制明年预算。对于年的预算,区财***将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压缩一切不急之需,以支持明年的重点财***支出尤其是还本付息支出。除有***策明文规定外,一律不再提高预算支出标准和新增预算支出项目。各部门、各单位要有大局意识,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尽早安排好明年的部门预算计划和支出计划。
三、整合一切资源支持***府融资
要缓解资金支出压力,仅靠财***支撑是不可想象的。为此,必须把做好融资贷款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齐心合力,共同谋划。
一是盘活资产,支持融资。区国资局要对全区经营性、非经营性资产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根据各投融资公司融资工作的实际需要,本着“资产跟着融资项目走”的原则,划归相关投融资公司,用于融资贷款。各工业平台已批未供的土地及其他已形成的资产,要采取打捆打包的方式,用于支持***府发债、银行融资等工作。仙来办至少要划出500亩有效土地用于支持区融资贷款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支持、配合资产盘活。
二是整合财***资源,加快融资。***门要努力整合财***资金资源,本着合作双赢的原则和“财***账户跟着银行贷款走”的办法,加强财、银合作,积极与各商业银行开展融资项目洽谈及项目对接,促进各投融资公司有效开展融资工作。
三是积极联络,坚持续贷。对于今明两年即将到期的贷款本金偿还,按照谁借谁还,借新还旧的原则,各融资平台公司要抓紧接洽,落实资产,完善资料,齐全手续,着手做好续贷工作。金融办要对我区还本付息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理清具体情况,提出解决办法,对明年的***府借贷问题提出相关意见。
四、严格执行分级负责、分灶吃饭体制
一是财***支出实行分级负责。按照现行区对乡镇财***体制,不断完善区、乡财权与事权配比性,严格执行财***支出分级负责机制。对各乡镇(办)一般性的公共工程,区财***原则上不配套、不补助、不兜底,确需配套、补助、兜底的,需报经区***府研究同意。
二是理顺土地报批费用负担机制。对各乡镇(办)引进工业园区的企业,所需的土地报批规费、土地出让金等相关费用,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由受益财***负担。对区里已报批的土地转供给乡镇(办)的,已发生的报批费用也转由乡镇承担。今后,对乡镇(办)引入园区的企业,除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外,一般性项目不得实行包干地价,尤其不得违规签订由区***府(工业平台)实行的地价包干的招商协议。
五、严格投资年度计划
全区所有新扩改公共工程,年初必须申报项目投资建设计划,经监察、建设、发改等部门审核后,报***府研究批准,列入全区年度投资建设计划,予以实施。未列入年初公共工程投资建设计划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实施。对年中单个项目确需建设的,也须报建设主管部门审核,经区***府同意后方可建设。区发改局、区财***局、区建设局、区交通局、区工信局、国土渝水分局等相关单位,要全面梳理汇总明年需要实施的重点建设工程和产业发展项目,摸清资金需求,落实资金主体,提前做好安排,确保重点项目建设有序实施。
同时,所有公共工程必须遵照工程招投标法、工程监理、工程结算等公共工程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渝水区人民***府关于规范公共建设工程管理的意见》(渝府发[2009]14号)严格执行,强化公共工程项目立项、审批、建设、监理、工程审验等各个环节监督管理,谨慎拨付建设资金。
六、全面推行BT模式
BT模式是***府利用非***府资金来承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投资形式,它对拓宽***府融资渠道,缓解***府筹资压力和财***支出压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今后对***府投资的公共工程项目,原则上一律实行BT模式,否则,所签基建合同区***府将不予认可,不予支付任何款项。对已实行BT模式且还在建设的公共工程项目,要严格遵照BT模式执行,不得提前支付各类款项。同时,各部门各单位要及早谋划项目,包装项目,申报项目,争取各公共工程项目列入上级财***资金投资计划。
七、建立“谁欠谁还,债跟事走”的债务责任体制
当前,我区***府性债务的较快增长,较大一部分是区融资平台公司向银行融资形成的,这些融资资金除部分投入工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外,其余基本投向了各乡镇(办)小城镇建设和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区对乡镇(办)的转贷债务。按照“谁欠谁还,债跟事走”的原则,各乡镇(办)必须承担偿债责任,统筹安排,逐步向区***府清偿。
八、切实加强债务安全和债务清偿计划管理
一是理清家底,规范手续。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彻底理清债务家底,明确偿债主体,加强欠账的会计基础性工作。对***府性债务,特别是拖欠的工程款,要做到工程预、决算、款项支付清晰明了,能入账的尽量入账,不能停留于“本本账”、“脑子账”,确保债务有据可查。
融资转正工作计划第6篇
房地产成为一个理想工具,只要房价能够持续上涨,依托金融创新,居民工资虽然没有提高。却使财富增加,收入上升,消费扩张。经过10年的连续上涨,美国房价最终步入下降周期。整个金融和经济大厦也随之坍塌。美国信贷过度扩张的增长模式也宣告结束,未来很难在依赖信贷扩张来维持经济增长。美国居民债务比例已经占到GDP的100%,金融机构的债务高达GDP的120%。美国急于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美国经济很可能在短期或中期保持经济低速增长,直至其找到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其他工业国与美国基本相似。这对新兴经济体意味深长,由于工业国需求萎靡,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长期缓慢增长甚至是负增长。新兴经济体未来经济增长应依靠内需。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正在深刻改变着经济增长模式。各国***府在经济危机中纷纷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其规模、合作程度,财***货币***策的协调以及非常规工具的应用。都是史无前例的。各国经济刺激计划,高达全球GDP的2.7%。比如美国,除了7000亿美元的资产救助计划以外,还推出了7870亿美元的刺激规划,约占其GDP的5.5%。欧元区的刺激计划约占GDP的1.9%。中国更高,推出了40000亿元的刺激经济计划,占到GDP的13.3%。对这样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进行解读。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延续或者支持各自原有的增长模式。特别是中国。主要是通过大幅投资制造业和基建项目。工业国则是继续鼓励信贷与交汇。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100%都是由***府投资和***府支出,而美国经济刺激计划的60%是***府转移支付和减税,其余40%是***府投资和***府支出。德国这一比例是60%和40%,法国也是60%和40%。所以,各国面对金融危机都在实行原有的策略和经验。因为固有模式是最为熟悉的。并且世界经济正面临着中长期结构调整的挑战,工业国应该着眼于恢复制作业产能降低对信贷扩张的依赖。同时,新型经济体应该更多地刺激国内需求,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工业国和新兴经济体能够成功转型吗?这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问题。但是,金融危机历来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契点。金融危机可能为全球经济转型带来最佳的契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还没遇到过真正的挑战,亚洲金融危机时受危机的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中国反而因此受益。这次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对于中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这次必须由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推动型来发展经济,解决长期结构失衡的问题。对中国来说,人口众多,可以开发巨大的市场潜力。来反冲衰退的作用。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众多的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巨大的消费市场。
一、中国经济展望复苏之路――转型中实现增长
中国经济应该是一个U型复苏的过程。现在来看,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大。40000亿元的投资计划正在显现它正确的效应,投资强劲增长可望保持;保民生***策护卫下消费稳步增长;全球经济见底使外需不再进一步恶化。经济回升动力渐次递进。第二季度去库存基本结束,第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加速,第四季度出口降幅收窄甚至正增长。加上基数因数,预计2009年GDP增速将逐季回升。全年GDP增长8.2%是可以预期的,
物价即将进入上升周期。通缩已经接近尾声,预计物价水平第三季度触底。第四季度转为正增长。物价水平回升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促使国内工业品价格水平上涨,推动非食品类价格止跌回升:货币信贷高速增长刺激总需求增加,促进物价上涨:农产品及食品类价格的下降周期将于第三季度结束。转而进入上升周期。工业盈利可望年内止跌回升。目前工业企业盈利降幅仍在30%以上,但经济和物价水平回升将改善企业的盈利环境,能源价格以及利率水平相当于2008年处于低位,有助于工业企业降低成本。我们预计盈利状况在年内会有明显好转。第四季度将恢复正增长。
危机加速我国经济向内转型。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过度依赖外需的脆弱性迅速暴露,外需下降导致经济大幅下滑。我们的测算表明,中国经济如果延续过去10年的增长模式,未来5年年均出口额必须达到2008年的2倍,这是难以实现的。未来3-5年全球经济很可能只有1%-2%的低速增长。外需拉动将明显减弱,若想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型,由“外需+投资”模式向“消费+投资”模式转变。否则将进入较低增长期。
中国消费正处于由降转升“转折点”。经验显示,消费率在工业化进程中,先下降后回升。呈U型变动。我国已经完成下降过程,正处于由降转升的拐点。由于城市化滞后、分配格局不合理、服务业受到压制等因素影响,我国消费率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相比明显偏低。转型将消除上述制约因素。可提高消费率8~14个百分点,至60%左右。
二、后金融时代内蒙古经济发展战略转型
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连续7年在全国领先。经过前期的资源开发,引进大企业、投资大项目,我们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如果再靠原来的模式,是难以为继的。因为我们的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亿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钢铁产能5亿吨,煤化工、有色金属等也已经增长有限。自治区***府已经对此早有研究。并且提出了新的转型战略。这个战略转型可以简称叫做“三中”战略。“三中”即中小企业、中等城市、中等收入。
中小企业在我区经济发展中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最新统计数字表明,全区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率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非国有中小企业在吸纳安置国有企业下岗分流人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1.5亿就业职工中有1.1亿分布在中小企业,约占总数的75%。中小企业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小企业在产品、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等方面作用明显。自治区金融办如何支持自治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将是下一步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于中等城市,内蒙古的很多城市已经具备了中等城市的规模水平。加速
城市化可以进一步释放消费产能。可以进一步提高消费能力。通过产业集聚,通过人口集聚,来提高我们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
三、建设西部金融强区,推动内蒙古经济战略转型
2009年以来,我区金融运行开局良好,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第一季度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068.5亿元,比年初增加723.8亿元。同比增长31%:各项贷款余额5251.2亿元。同比增长33.3%;全区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21.8。
金融办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经济发展:第一,全力打造地方金融龙头企业。其中一是尽快组建内蒙古银行。拟将呼市商行的资本金额增加到15亿元,自治区***府入股3亿元,实现相对控股,吸收各盟市***府入股,其余股本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向社会投资者公开募集,尽快实现分支机构向各盟市扩展:二是积极支持包商银行在北京、成都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和在区内增设分支机构,进一步增资扩股,实现上市,向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三是推动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在区内扩大服务网络:四是加快组建国泰财产保险公司,一方面为农牧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另一方面通过保险渠道聚集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加快建立地方***府融资平台。内蒙古近几年虽然经济发展很快,财***收入也大幅提高,可还是不能满足地区各方面建设的需求,所以,下一步自治区要借鉴其他省的做法,组建一个自治区***府的投融资平台。计划把自治区***府所拥有的国有企业产权、国有资产整合在一起,组建一个规模大概在500亿元的金融投资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来融资。另外,我们可以把内蒙古的矿产资源整合进来,实现矿产资源的资本化、证券化。把矿产资源作为资本注入平台公司,以提高***府的投融资能力。通过这个融资平台来为自治区的民生工程、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环境。
第三,抓紧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实现金融普惠制为方向,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增加农村金融主体,创新农村金融服务,进而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融资转正工作计划第7篇
论文摘要: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是结合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状况和国际惯例制定并颁布的准则,其对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了重新定义,即为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是对原有《企业会计准则》的改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明确时间范围,对时间限定的模糊违背了会计谨慎性原则,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账务处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与谨慎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划分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中把金融资产划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均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以看出,一项资产被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要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企业持有该资产是为了交易,是以赚取差价为目的的投资;另一个是该项金融资产要具有活跃的金融市场,在市场上有报价,其公允价值能够从活跃的市场上取得。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定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原则如下,满足其中一项即可: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3.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且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三)谨慎性的概念
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分析
(一)账户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应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等科目。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因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其余额对企业当期利润或亏损会形成直接影响。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核心就是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投资收益”科目核算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实现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与计量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没有明确界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时间,只要是近期内持有的以赚取差价为目的的金融资产,就可以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这就存在了两个问题:
1.持有期间的不确定造成会计判断时的不一致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金融资产一旦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就不能再划分为其他类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时,该类金融资产的初始成本不包括交易费用,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其他类金融资产的初始成本则包括了交易费用。时间范围的不确定需要会计工作者很高的判断力,由于会计工作者的经验和会计估计不足,可能导致会计计量时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判断失误,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例:甲公司2007年购入金融资产A,公允价值为10万元,另有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2万元,相关交易费用3 000元。
(1)如果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分录处理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 000
应收股利 20 000
投资收益3 000
贷:银行存款123 000
在年末“投资收益”直接转入“本年利润”,减少了企业资产负债表日的“本年利润”数额。
(2)如果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分录处理为: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103 000
应收股利 20 000
贷:银行存款123 000
显然,上述两种计量方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是不同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企业所得的利润低于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所得的利润。
2.持有期间跨年度时造成的信息误导问题
若取得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是在一个会计年度以内,则处置该项资产时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即可。若取得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其持有期间跨年度,那么需要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发生变动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年终无余额,其发生的变动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这种会计处理方式符合损益类账户结构设置要求。但这种会计处理方式确认了并没有真正实现的收益或者损失,在会计年末虚增或者虚减企业利润,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谨慎性原则。
例:甲公司2007年末金融资产A(初始已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2万元,变动了2万元,则会计分录处理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 000
同时将变动的损益结转到“本年利润”: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 000
贷:本年利润20 000
即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时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当年实现收益,但在实务操作中该项变动形成的收益并未真正实现,虚增企业当年的未分配利润,高估了企业的收益,使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调增了20 000元,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谨慎性原则。
(三)总结
总之,甲公司的这种会计处理方法虽然符合损益类账户特点,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但是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谨慎性原则。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并且这种处理方法还存在人为调整企业年终利润的可能,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中,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三、建议处理方法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谨慎性和可靠性,针对上述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年末结转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参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方法,将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者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处理可以避免将账面利得或者损失直接计入利润,导致企业利润增减变动不谨慎的账务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D].北京:中国财***经济出版社,2006.
[2]丁晓燕.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及相关问题解析[J].特区经济,2008,(2).
[3]王新红.基于比较视角下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特点分析[J].会计之友,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