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技10篇

食品科技篇1

2.蜡样芽孢杆菌ZH14产胞外核糖核酸酶的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周文文,程林梅,李俊霞,刘敏,牛天贵,ZHOUWen-wen,CHENGLin-mei,LIJun-xia,LIUMin,NIUTian-gui

3.食事传递

4.谷胱甘肽生产菌株的选育及培养条件研究贺小贤,赵少欣,陈珊,HEXiao-xian,ZHAOShao-xin,CHENShan

5.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ZLP生产雄烯二酮(4-AD)的发酵研究赵丽萍,张会彦,张先舟,魏昭,李海波,张伟,ZHAOLi-ping,ZHANGHui-yan,ZHANGXian-zhou,WEIZhao,LIHai-bo,ZHANGWei

6.纳豆菌的抑菌效果及在豆浆保鲜中应用研究张丽靖,齐莉莉,杨郁,ZHANGLi-jing,QILi-li,YANGYu

7.几种物质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和虾青素合成的影响朱晓立,梁世中,邓毛程,ZHUXiao-li,LIANGShi-zhong,DENGMao-cheng

8.利用药用白腐真菌生物制备烟用甘草提取物的研究郭国宁,余洪波,张晓昱,GUOGuo-ning,YUHong-bo,ZHANGXiao-yu

9.黑柄炭角菌发酵菌丝中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的有效成分研究龚庆芳,武守华,谭宁华,陈作红,GONGQing-fang,WUShou-hua,TANNing-hua,CHENZuo-hong

10.螺旋藻混合营养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研究田华,于斐,张义明,TIANHua,YUFei,ZHANGYi-ming

11.酶法改质甜菊糖的研究徐仲伟,李娜,宁正祥,XUZhong-wei,LINa,NINGZheng-xiang

12.三角帆蚌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功能研究刘俊,张燕平,戴志远,朱凤仙,LIUJun,ZHANGYan-ping,DAIZhi-yuan,ZHUFeng-xian

13.酶改性干酪的生产技术李飞,刘宁,LIFei,LIUNing

14.二氧化氯溶液对小白杏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钟梅,吴斌,王吉德,黄传标,ZHONGMei,WUBin,WANGJi-de,HUANGChuan-biao

15.以水溶性大豆多糖为壁材制备植酸酶微胶囊的研究王兴敏,李俊,李***国,秦玉昌,WANGXing-min,LIJun,LIJun-guo,QINYu-chang

16.植物硬空心胶囊成型工艺研究张小菊,姜发堂,ZHANGXiao-ju,JIANGFa-tang

17.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在热带果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徐玉娟,肖更生,陈卫东,吴继***,李升锋,唐道邦,温靖,XUYu-juan,XIAOGeng-sheng,CHENWei-dong,WUJi-jun,LISheng-feng,TANGDao-bang,WENJing

18.黄皮饮料的研制何金兰,刘四新,肖开恩,张云竹,HEJin-lan,LISi-xin,XIAOKai-en,ZHANGYun-zhu

19.多菌种共固定化技术酿造苹果醋研究贺江,樊明涛,包飞,HEJiang,FANMing-tao,BAOFei

20.胶体对悬浮果粒果汁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司卫丽,陈毓滢,曾建新,周雪松,SIWei-li,CHENYu-ying,ZENGJian-xin,ZHOUXue-song

21.山茱萸保健饮料的研制朱会霞,孙金旭,ZHUHui-xia,SUNJin-xu

22.微波对台湾青枣果实采后营养品质的影响陈蔚辉,曾程忠,CHENWei-hui,ZENGCheng-zhong

23.雪莲果保健冰淇淋的研制华景清,蔡健,HUAJing-qing,CAIJian

24.微波干燥辣椒色泽模型的研究杨咏鹃,丁筑红,YANGYong-juan,DINGZhu-hong

25.醋浸对大蒜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及分布的影响赵晓丹,胡小松,ZHAOXiao-dan,HUXiao-shong

26.不同地区野山茶中微量元素的浸出率研究张举成,刘卫,严和平,易中周,李应,张国伟,ZHANGJu-cheng,LIUWei,YANHe-ping,YIZhong-zhou,LIYing,ZHANGGuo-wei

27.芦荟多糖在加工过程中变化探讨周治德,李桂银,ZHOUZhi-de,LIGui-yin

28.弱后酸化发酵剂对长保质期酸奶品质特性影响的研究李向东,乔成亚,吕加平,马国辰,梅芳,李海燕,LIXiang-dong,QIAOCheng-ya,LVJia-ping,MAGuo-chen,MEIFang,LIHai-yan

29.不同冻藏温度下鲫鱼肌肉胶原蛋白变性的研究张一江,黄海,ZHANGYi-jiang,HUANGHai

30.缓冲液提取害虫松毛虫蛹中的总蛋白质王晓玲,徐剑辉,WANGXiao-ling,XUJian-hui

31.红景天含片的开发研制李仲雄,张杰,曾凡骏,曾里,田硕,向晋龙,LIZhong-xiong,ZHANGJie,ZENGFan-jun,ZENGLi,TIANShuo,XIANGJin-long

32.复合胰蛋白酶提取松毛虫蛹中总蛋白质的工艺刘高强,周虎,LIUGao-qiang,ZHOUHu

33.塑料制品中酞酸酯向食品模拟物迁移的研究俞晔,王鑫,孙利,董华,YUYe,WANGXin,SUNLi,DONGHua

34.含MonacolinK黄酒的酿造及成分分析许建生,XUJian-sheng

35.亚硝基血红蛋白与防腐剂复合使用对红肠品质的影响施春权,邢绍平,张天琪,孔保华,SHIChun-quan,XINGShao-ping,ZHANGTian-qi,KONGBao-hua

36.应用蛋白酶进行牛肉嫩化的研究权伍荣,郑玉淑,李官浩,高明绪,严昌国,QUANWu-rong,ZHENGYu-shu,LIGuan-hao,GAOMing-xu,YANChang-guo

37.微生物发酵剂对发酵风鸭中脂类物质的影响许慧卿,汪志君,于海,蒋云升,王畏畏,XUHui-qing,WANGZhi-jun,YUHai,JIANGYun-sheng,WANGWei-wei

38.冷鲜牛肉的优势腐败菌及其消长规律刘婷婷,姚开,贾冬英,高原,迟原龙,LIUTing-ting,YAOKai,JIADong-ying,GAOYuan,CHIYuan-long

39.小麦粉多项指标本底值的调查研究刘峥颢,匡林鹤,赵志磊,王继坤,LIUZheng-hao,KUANGLin-he,ZHAOZhi-lei,WANGJi-kun

40.不同溶剂提取燕麦油脂的抗氧化活性研究魏决,郭玉蓉,金小培,WEIJue,GUOYu-rong,JINXiao-pei

41.花椒油树脂提取及稳定性研究仝其根,闫聃,周敏,TONGQi-gen,YANDan,ZHOUMin

42.可视分析法在辣椒籽油提取工艺优化中的应用研究罗乐,孙益民,宋文佳,杨萍,孙若琼,焦容,LUOLe,SUNYi-min,SONGWen-jia,YANGPing,SUNRuo-qiong,JIAORong

43.薏苡仁油脂质体制备工艺研究李亮,熊华,黄***,赵丽萍,史树伟,LILiang,XiongHua,HUANGJun,ZHAOLi-ping,SHIShu-wei

44.冷榨花生饼粕中分离蛋白的制备杨伟强,,张吉民,王秀贞,许婷婷,YANGWei-qiang,LIPeng,ZHANGJi-min,WANGXiu-zhen,XUTing-ting

45.米糠抗氧化肽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樊金娟,罗霞,董智,FANJin-juan,LUOXia,DONGZhi

46.花生蛋白的开发和利用现状刘阳,邢福国,LIUYang,XINGFu-guo

47.米蛋白短肽抗氧化活性研究陈升***,熊华,周侃,黄***,齐金峰,李薇,CHENSheng-jun,XIONGHua,ZHOUKan,HUANGJun,QIJin-feng,LIWei

48.烘烤大豆休闲食品的研制史先振,贺峰,SHIXian-zhen,HEFeng

49.大豆蛋白对脂代谢紊乱大鼠脂代谢及炎症因子作用的研究曹佩,翟成凯,张红,王此隐,CAOPei,ZHAICheng-kai,ZHANGHong,WANGCi-yin

50.边滤对棕榈油煎炸品质的影响何红伟,陈洁,王春,HEHong-wei,CHENJie,WANGChun

51.洋葱皮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白明生,陈彦云,李国旗,BAIMing-sheng,CHENYan-yun,LIGuo-qi

52.美拉德反应产物丙烯酰胺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郑群雄,王亚君,潘艳,ZHENGQun-xiong,WANGYa-jun,PANYan

53.***紫花苜蓿中黄酮类色素提取过程中定量方法的研究张瑞,李友广,邢***,ZHANGRui,LIYou-guang,XINGJun

54.正交法优选玄参中齐墩果酸提取工艺余淑娴,熊世权,郑湘娟,罗冬梅,洪三国,YUShu-xian,XIONGShi-quan,ZHENGXiang-juan,LUODong-mei,HONGSan-guo

55.真姬菇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姜华,纪春暖,陈健,蔡德华,JIANGHua,JIChun-nuan,CHENJian,CAIDe-hua

56.七种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谷胱甘肽的比较研究常秀莲,丛丽华,刘建明,王文华,冯咏梅,CHANGXiu-lian,CONGLi-hua,LIUJian-ming,WANGWen-hua,FENGYong-mei

57.淡竹叶提取物抑菌作用的研究刘晓蓉,张媛媛,LIUXiao-rong,ZHANGYuan-yuan

58.鱿鱼软骨中硫酸软骨素的提取工艺研究陈小娥,方旭波,余辉,宋茹,CHENXiao-e,FANGXu-bo,YuHui,SONGRu

59.中草药提取液与淀粉复合膜在晚大新高梨的应用研究邓学良,周文化,郑仕宏,DENGXue-liang,ZHOUWen-hua,ZHENGShi-hong

60.青梅抑菌作用及其抑菌成分的分离鉴定陈虹,王晓芳,陈鑫,郑宝东,CHENHong,WANGXiao-fang,CHENXin,ZHENGBao-dong

61.乙酰化淀粉化学糊化的形态学研究张佩,黄峻榕,李宏梁,文兴,ZHANGPei,HUANGJun-rong,LIHong-liang,WENXing

62.以丙酸钙和硫酸锌为原料合成新型食品添加剂丙酸锌的研究王岁楼,陈贵堂,WANGSui-lou,CHENGui-tang

63.钼酸铵和焦亚硫酸钠对采后苹果青霉病和黑斑病的控制李永才,毕阳,LIYong-cai,BIYang

64.果葡糖浆在烘焙产品中的应用马晓***,余斌,李丽莎,姜培彦,MAXiao-jun,YUBin,LILi-sha,JIANGPei-yan

65.R362菌株产黑色素的安全性研究马珦玻,赵士豪,高飒,MAXiang-bo,ZHAOShi-hao,GAOSa

66.我国食品安全预警数据库系统的建设与实现张星联,唐晓纯,ZHANGXing-lian,TANGXiao-chun

67.厌氧发酵有机酸体系中NAD+和NADH测定方法的建立李建,陈可泉,黄秀梅,杨卓娜,姜岷,韦萍,LIJian,CHENKe-quan,HUANGXiu-mei,YANGZhuo-na,JIANGMin,WEIPing

68.PCR方法在区分牛奶牧场来源中的应用徐仙,陈沁,雍克岚,韩奕奕,XUXian,CHENQin,YONGKe-lan,HANYi-Yi

69.酪蛋白沉淀检测方法及其在牛***经济掺假鉴定中的应用李宏梁,焦茜楠,黄峻榕,李红,吴小勇,丁慧,LIHong-liang,JIAOQian-nan,HUANGJun-rong,LIHong,WUXiao-yong,DINGHui

70.离子色谱法测定婴幼儿***粉中的胆碱含量李媛媛,薛静,李莹倩,李刚,刘俊会,LIYuan-yuan,XUEJing,LIYing-qian,LIgang,LIUJun-hui

71.螺旋藻的PXRD和XRF分析高华娜,ZHAOHai-ying,赵海英,王志宙,周建平,关颖,史锦珊

72.小麦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分析徐卫河,陈复生,XUWei-he,CHENFu-sheng

73.微波消解-DDTC法快速测定奶粉中铜含量许牡丹,杨滋,XUMu-dan,YANGZi

74.食品中铝测定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王萍亚,王维洁,夏松养,戴意飞,柳琴,周勇,WANGPing-ya,WANGWei-jie,XIASong-yang,DAIYi-fei,LIUQing,ZHOUYong

75.meso-四(4-吡啶)卟琳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微量铜周连文,ZHOULian-wen

76.稻谷中铅含量测定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王亚***,陈嘉东,潘传荣,钟国才,陈威,WANGYa-jun,CHENJia-dong,PANChuan-rong,ZHONGGuo-cai,CHENWei

77.ICP-AES法测定氢化松香甘油酯中金属离子含量谭沛,翟卢琼,陈小鹏,石建荣,马柳***,TANPei,ZHAILu-qiong,CHENXiao-peng,SHIJian-rong,MALiu-jun

78.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残留的IC-ELISA检测方法研究杨挺,皇甫伟国,谢显传,YANGTing,HUANGFUWei-guo,XIEXian-chuan

79.分光光度法用于食品中锰含量的测定郑静,徐菁利,赵家昌,宋小平,ZHENGJing,XUJing-Li,ZHAOJia-Chang,SONGXiao-Ping

80.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袋中6种苯系物残留量陈艳彬,周围,CHENYan-bin,ZHOUWei1.开创企业创新新局面塑造食品产业科学发展新优势(上)王薇

2.食事传递

3.双酶分步水解制备卵黄高磷蛋白磷酸肽的实验研究徐彩娜,林松毅,刘静波,邓逸乔,王勃,XUCai-na,LINSong-yi,LIUJing-bo,DENGYi-qiao,WANGBo

4.鸡蛋溶菌酶生产过程活力动态监控石***英,郭雄***,陈劲春,SHIJun-ying,GUOXiong-jun,CHENJin-chun

5.巴非蛤蛋白酶解工艺条件的研究苗艳丽,方富永,何辉,宋文东,MIAOYan-li,FANGFu-yong,HEHui,SONGWen-dong

6.果胶内切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特性研究贺阳洋,林华娟,秦小明,张初署,韦璐,HEYang-yang,LINHua-juan,QINXiao-ming,ZHANGChu-shu,WEILu

7.酶法合成果糖棕榈酸酯的研究王海玲,胡俊,徐宁,韩萍芳,WANGHai-ling,HUJun,XUNing,HANPing-fang

8.酶法生产低***糖牛奶的工艺条件研究张锋华,张云,苏米亚,杭锋,龚广予,ZHANGFeng-hua,ZHANGYun,SUMiya,HANGFeng,GONGGuang-yu

9.盐水浓度对半硬质干酪品质影响研究贺家亮,李开雄,李星科,周海珍,HEJia-liang,LIKai-xiong,LIXing-ke,ZHOUHai-zhen

10.雄蚕蛾蛋白酶解前后肌肽含量的对比研究唐道邦,张鹭,徐玉娟,张友胜,吴继***,TANGDao-bang,ZHANGLu,XUYu-juan,ZHANGYou-sheng,WUJi-jun

11.海带下脚料的食用菌深加工培养条件优化研究孟秀梅,刘昌衡,袁文鹏,王小***,MENGXiu-mei,LIUChang-heng,YUANWen-peng,WANGXiao-jun

12.嗜酸***杆菌高密度培养的研究邓鹏超,梁运祥,宋蓉,DENGPeng-chao,LIANGYun-xiang,SONGRong

13.离心条件对***酸菌离心存活率的影响严佩峰,豆成林,李志成,YANPei-feng,DOUCheng-Lin,LIZhi-Cheng

14.双歧杆菌的基因组学与基因工程的新进展伍丽华,杨汝德,WULi-hua,YANGRu-de

15.泡芙膨胀机理研究及工艺优化李丽贤,杨柳,张一,LILi-xian,YANGLiu,ZHANGYi

16.魔芋蛋糕的研制苏扬,黄益前,SUYang,HUANGYi-qian

17.果实成熟软化与相关的酶学研究张海新,及华,ZHANGHai-xin,JIHua

18.冻结速率对香蕉PPO和POD活性的影响及香蕉片液氮冻结热力学计算章斌,ZHANGBin

19.嘧菌酯处理对厚皮甜瓜POD和CAT活性的影响马凌云,赵亮,MALing-yun,ZHAOLiang

20.海巴戟(Noni)复合健康饮料的研究与营养评价易美华,孔德霞,陈***,蒋蓉芬,YIMei-hua,KONGDe-xia,CHENZheng,JIANGRong-fen

21.一种新型复合果蔬醋饮料的研制张安宁,ZHANGAn-ning

22.喷淋滴滤法咖啡提取工艺的研究胡国伟,舒志成,肖林平,HUGuo-wei,SHUZhi-cheng,XIAOLin-ping

23.麦芽糊精、β-环糊精、CMC和阿拉伯胶对喷雾干燥红枣粉集粉率的影响王静,王颉,刘文慧,马洪江,尹斯雅,刘明,WANGJing,WANGJie,LIUWen-hui,MAHong-jiang,YINsi-ya,LIUMing

24.橙皮的再生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橙皮精油的研究吉礼,车振明,夏云空,JILi,CHEZhen-ming,XIAYun-kong

25.茭白叶护绿工艺研究马文锦,刘树兴,凌建刚,潘巨忠,俞静芬,MAWen-jin,LIUShu-xing,LINGJian-gang,PANJu-zhong,YUJing-fen

26.复水黑木耳热风干燥特性的研究刘清斌,周宇,LIUQing-bin,ZHOUYu

27.啤酒及硒对肿瘤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苏***,许秀举,于晓红,赵焕然,王君喜,SUJun,XUxiu-ju,YUXiao-hong,ZHAOHuan-ran,WANGJun-xi

28.调味剂与食用油对辣度影响的研究王燕,夏延斌,王健,罗凤莲,张喻,邓后勤,WANGYan,XIAYan-bin,WANGJian,LUOFen-lian,ZHANGYu,DENGHou-qin

29.葛粉传统加工方法改进及有效成分变化研究张培培,王卫锋,崔北米,屈玉娇,ZHANGPei-pei,WANGWei-feng,CUIBei-mi,QuYu-jiao

30.紫苏叶、罗汉果羊羹的研制黄华,李会,张潇予,周建华,HUANGHua,LIHui,ZHANGXiao-yu,ZHOUJian-hua

31."恩七叶甜"绞股蓝果冻配方及生产工艺研究刘金龙,郑小江,孙东发,樊彬,LIUJin-long,ZHENGXiao-jiang,SUNDong-fa,FANBin

32.鱼腥草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及抑菌研究张颖,ZHANGYing

33.水煮加热对鱼肉中四种嘌呤含量的影响王新宴,凌云,孙利,储晓刚,周平,WANGXin-yan,LINGYun,SUNLi,CHUXiao-gang,ZHOUPing

34.茶多酚与维生素C联合抑制牛肉干沙门氏菌研究邢淑婕,刘开华,XINGShu-jie,LIUKaihua

35.牛蹄筋休闲食品的研制彭梦露,吕远平,迟原龙,李德,PENGMeng-lu,LVYuan-ping,CHIYuan-long,LIDe

36.猪蹄姜醋罐头杀菌工艺的优化贝惠玲,黄建蓉,莫慧平,BEIHui-ling,HUANGJian-rong,MOHui-ping

37.对虾肉盐溶蛋白的提取条件对于热诱导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占剑峰,黄文,ZHANJian-feng,HUANGWen

食品科技篇2

2.良心行业不能承受之痛!——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 丁焕,人和

3.味精问世百年的增鲜调味品市场 李莎

4.是"某品牌"害了三鹿 李光斗

5.员工辞退企业应慎重对待

6."读者信箱"

7.益生菌和肠道健康 金苏,杨海燕

8.精度、质量、服务使生产过程更安全、透明、有效——访德国赛多利斯中国区 Ingolf Popelg 副总裁与德国赛多利斯PWC市场/销售经理 Andre Marzinowski 李莎

9.多米诺从奶牛到货架,确保***品质量追踪追溯 多米诺喷码技术有限公司

10.纵观配料市场品牌铸就成功——访远东食品配料(石家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山锁先生 李莎

11.资讯动态

12.玉米胚挤压膨化预处理浸油微观机理研究 李宏***,申德超,LI Hong-jun,SHEN De-chao

13.金银花茶中微量元素的溶出特性研究 范文秀,侯玉霞,朱芳坤,FAN Wen-xiu,HOU Yu-xia,ZHU Fang-kun

14.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无花果叶中的补骨脂素及佛手内酯 迟春艳,石波,李静梅,梁平,CHI Chun-yan,SHI Bo,LI Jing-mei,LIANG Ping

15.不同季节 UHT ***中反式C18:1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侯俊财,霍贵成,HOU Jun-cai,HUO Gui-cheng

16.低限度酶水解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分散性的影响 张艳,华欲飞,孔祥珍,ZHANG Yan,HUA Yu-fei,KONG Xiang-zhen

17.绿色木霉原生质体诱变育种技术及其对稻壳和麸皮的降解性研究 赵玉萍,张剑,杨梦义,ZHAO Yu-ping,ZHANG Jian,YANG Meng-yi

18.金属离子对洋葱中风味前体物质定向生成甲基丙基二硫化物的影响 冯高迁,曹阳,李阳,刘萍,李淑燕,倪元颖,FENG Gao-qian,CAO Yang,LI Yang,LIU Ping,LI Shu-yan,NI Yuan-ying

19.苦荞麸皮黄酮纯品与粗品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周小理,周一鸣,ZHOU Xiao-li,ZHOU Yi-ming

20.地衣芽孢杆菌2709高去酰胺活性碱性蛋白酶发酵条件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马永强,那治国,张娜,张浩,石彦国,MA Yong-qiang,NA Zhi-guo,ZHANG Na,ZHANG Hao,SHI Yan-guo

21.酸性生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谢慧玲,阮森林,刘亮伟,陈红歌,XIE Hui-ling,RUAN Sen-lin,LIU Liang-wei,CHEN Hong-ge

22.缓冲策略在***酸***球菌发酵生产***链菌肽中的应用研究 陈绵龙,余晓斌,CHEN Mian-long,YU Xiao-bin

23.超高压作用对酸解玉米淀粉回生性能的影响 刘延奇,郭妤薇,赵光远,张文叶,申瑞玲,赵学伟,杨公明,LIU Yan-qi,GUO Yu-wei,ZHAO Guang-yuan,ZHANG Wen-ye,SHEN Rui-Ling,ZHAO Xue-wei,YANG Gong-ming

24.水不溶性海藻膳食纤维对火腿制品理化参数的影响 张莉,许加超,周晓东,高昕,冯金晓,ZHANG Li,XU Jia-chao,ZHOU Xiao-dong,GAO Xin,FENG Jin-xiao

25.柿子提取物作为食用油脂抗氧化剂的研究 陈栓虎,高燕,侯***社,CHEN Shuan-hu,GAO Yan,HOU Dang-she

26.超微粉碎对大豆豆皮膳食纤维性质影响的研究 肖安红,邝艳梅,孙秀发,XIAO An-hong,KUANG Yan-mei,SUN Xiu-fa

27.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对酶促聚集的影响 于泓鹏,吴克刚,柴向华,YU Hong-peng,WU Ke-gang,CHAI Xiang-hua

28.灵芝菌丝体乙酸乙酯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 王晓玲,江芸,WANG Xiao-ling,JIANG Yun

29.复合盐溶液对鸡翅肉品质参数的影响 马艳,王志耕,李春保,梅林,MA Yan,WANG Zhi-geng,LI Chun-bao,MEI Lin

30.不同破壁方法对细菌产SOD活性的影响 李兰,张明霞,袁金辉,LI Lan,ZHANG Ming-xia,YUAN Jin-hui

31.大豆浓缩蛋白的限制性水解及其功能性变化 侯瑶,赵新淮,HOU Yao,ZHAO Xin-huai

32.荠蓝胶流变学特性的研究 李泽珍,陈敏,朱小聪,LI Ze-zhen,CHEN Min,ZHU Xiao-cong

33.橙汁饮料中维生素C的无氧分解动力学 尚远,卢立新,许文才,SHANG Yuan,LU Li-xin,XU Wen-cai

34.长裙竹荪乙醇提取工艺及抑菌作用研究 郝景雯,张刚,韩慧,王东博,何雨青,HAO Jing-wen,ZHANG Gang,HAN Hui,WANG Dong-bo,HE Yu-qing

35.羧甲基纤维素固定化胰凝***蛋白酶的稳定性研究 左秀凤,杨莉,ZUO Xiu-feng,YANG Li

36.大豆分离蛋白中7S和11S大豆球蛋白的选择性酶解研究 韩丽英,范淑玲,HAN Li-ying,FAN Shu-ling

37.牛***骨桥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孙婕,尹国友,SUN Jie,YIN Guo-you

38.醋蒜提取物对几种肿瘤细胞抑制作用初步研究 赵晓丹,胡小松,ZHAO Xiao-dan,HU Xiao-song

39.霉菌发酵豆***能力的研究 李红梅,吴非,LI Hong-mei,WU Fei

40.在制麦中浸麦方式与浸麦温度的筛选 曾朝珍,贠建民,韩秀峰,温科,ZENG Chao-zhen,YUN Jian-min,HAN Xiu-feng,WEN Ke

41.银杏抗菌蛋白的提取及其抗菌性研究 黄小炯,区子弁,王琴,HUANG Xiao-jiong,OU Zi-bian,WANG Qin

42.酶解大豆蛋白制取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肽的研究 王章存,徐贤,WANG Zhang-cun,XU Xian

43.羊奶干酪出品率的优化 邹鲤岭,张富新,李昌盛,昝林森,ZOU Li-ling,ZHANG Fu-xin,LI Chang-sheng,ZAN Lin-sen

44.高品质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研究 涂宗财,林德荣,刘成梅,刘光宪,王辉,豆玉新,郑明,TU Zong-cai,LIN De-rong,LIU Cheng-mei,LIU Guang-xian,WANG Hui,DOU Yu-xin,ZHENG Ming

45.水酶法提取菜籽油预处理工艺及酶复配研究 贾照宝,王瑛瑶,刘建学,张霜玉,JIA Zho-bao,WANG Ying-yao,LIU Jian-xue,ZHANG Shuang-yu

46.苦瓜冻干粉生产技术研究 吴茂玉,葛邦国,朱风涛,周元炘,和法涛,赵岩,宋烨,WU Mao-yu,GE Bang-guo,ZHU Feng-tao,ZHOU Yuan-xin,HE Fa-tao,ZHAO Yan,SONG Ye

47.发酵型铁观音茶酒的研制 张帅,董基,陈少扬,ZHANG Shuai,DONG Ji,CHEN Shao-yang

48.利用溶剂法对黄粉虫油脂提取工艺的初探 王文亮,王守经,邓鹏,宋康,WANG Wen-liang,WANG Shou-jing,DENG Peng,SONG Kang

49.大米和糙米***饮料工艺条件的研究 刘涛,孙洋,王静芬,钱方,LIU Tao,SUN Yang,WANG Jing-fen,QIAN Fang

50.从酱渣饼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研究 王丽娟,张永忠,杨薇薇,WANG Li-juan,ZHANG Yong-zhong,YANG Wei-wei

51.F-55高果葡糖浆厂设计和生产 李纪亮,LI Ji-liang

52.菜豆皂苷提取和纯化工艺的研究 李笑梅,LI Xiao-mei

53.低糖杏酱的加工工艺研究 闫晓丽,郝利平,贺耀华,YAN Xiao-li,HAO Li-ping,HE Yao-hua

54.浅谈IQF蔬菜的加工技术 洪文龙,董慧,HONG Wen-long,DONG Hui

55.卵黄抗体提取副产物(蛋黄粉)的综合利用研究 李明元,吉礼,夏云空,陈驰,LI Ming-yuan,JI Li,XIA Yun-kong,CHEN Chi

56.速溶茶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库尔班江,张焱,Kurbanjhon,ZHANG Yan

57.二次发酵生产小麦啤酒工艺的研究 ,周广田,LI Peng,ZHOU Guang-tian

58.方便豆腐脑粉品质改善研究 闫洁,孙慧敏,赵家丽,马晓***,YAN Jie,SUN Hui-min,ZHAO Jia-li,MA Xiao-jun

59.真空冷冻干燥法在微孔淀粉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王红强,蔡敏,李庆余,吴丽萍,黄芬芬,陈美超,WANG Hong-qian,CAI Min,LI Qing-yu,WU Li-ping,HUANG Fen-fen,CHEN Mei-chao

60.蚕豆衣保健茶的微波生产工艺研究 孔庆新,KONG Qing-xin

61.大蒜油的提取及其副产物的应用 黄亮,卓素珍,HUANG Ling,ZHUO Su-zhen

62.***清蛋白可食用膜的酶法改性及机理研究 卢蓉蓉,任举,王新保,LU Rong-rong,REN Ju,WANG Xin-bao

63.太阳能干燥设备在食品原料干燥中的应用 刘伟涛,李汴生,俞裕明,杨姗姗,阮征,LIU Wei-tao,LI Bian-sheng,YU Yu-ming,YANG Shan-shan,RUAN Zheng

64.酥性饼干防潮包装保持期预测模型的研究 原琳,卢立新,YUAN Lin,LU Li-xin

65.生菜专用保鲜膜的研制与应用 李喜宏,陈杨,邢亚阁,陈嘉,胡明,LI Xi-hong,CHEN Yang,SING Ya-ge,CHEN Jia,HU Ming

66.L-抗坏血酸月桂酸酯的酶法合成、分离及其性质 蔡水根,陶冠***,秦昉,熊幼翎,唐学燕,何志勇,陈洁,CAI Shui-gen,TAO Guan-jun,QIN Fang,XIONG You-ling,TANG Xue-yan,HE Zhi-yong,CHEN Jie

67.维生素C丙酸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战宇,黄艳,郑成,ZHAN Yu,HUANG Yan,ZHENG Cheng

68.卡拉胶凝胶质构特性的研究 杨玉玲,周光宏,姜攀,贾继荣,董秋颖,YANG Yu-ling,ZHOU Guang-hong,JIANG Pan,JIA Ji-rong,DONG Qiu-ying

69.酶法提取乌饭树树叶黑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 王立,蒋甜燕,张晖,姚惠源,WANG Li,JIANG Tian-yan,ZHANG Hui,YAO Hui-yuan

70.***酸链球菌素与纳他霉素在低盐酱菜中应用的研究 易建华,朱振宝,YI Jian-hua,ZHU Zhen-bao

71.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发展综述及改善措施初探 成黎,CHENG Li

72.食源性病毒的危害、传播与预防 王斌,Wang Bin

73.储藏过程中枣汁非酶裼变的研究 王汉屏,王浩东,WANG Han-ping,WANG Hao-dong

74.板鸭贮藏过程中微生物及理化性质变化研究 王小***,袁文鹏,孟秀梅,赵晓华,WANG Xiao-jun,YUAN Wen-peng,MENG Xiu-mei,ZHAO Xiao-hua

75.硝普钠(SNP)对蒜苔保鲜效果的影响 屠荫华,惠伟,李彩香,牛瑞雪,TU Yin-hua,HUI Wei,LI Cai-xiang,NIU Rui-xue

76.加工方法对鱼汤营养成分的影响 唐学燕,陈洁,李更更,朱丽娟,代衍峰,TANG Xue-yun,CHEN Jie,LI Geng-geng,ZHU Li-juan,DAI Yan-feng

77.国内外营养标签中营养成分标示的比较与分析 许业莉,林小炜,陶伟正,XU Ye-li,LIN Xiao-wei,TAO Wei-zheng

78.APDC 和氧化铝富集-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痕量汞 陈学泽,沈银梅,汤林,CHEN Xue-ze,SHEN Yin-mei,TANG Lin

79.比浊法测定啤酒中的氯离子 飞,李崎,顾国贤,LI Peng-fei,LI Qi,GU Guo-xian

80.无汞盐吸收——趋声波浸提检测干果 SO2 残留方法的探讨 李文生,郭振忠,冯晓元,王宝刚,闫国华,杨******,张长松,王纪华,LI Wen-sheng,GUO Zhen-zhong,FENG Xiao-yuan,WANG Bao-gang,YAN Guo-hua,YANG Jun-jun,ZHANG Chang-song,WANG Ji-hua

81.新双试剂多巴胺——3-甲基-2-苯并噻唑啉酮腙盐酸盐快速测定蔬菜鲜样中的硝态氮 王峰,WANG Feng

82.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松花粉中硒 刘建祥,李英,刘秋萍,卢新宁,LIU Jian-xiang,LI Ying,LIU Qiu-ping,LU Xin-ning

83.细菌纤维素发酵生产及其改性研究进展 胡海霞,张宝善,姜烛,HU Hai-xia,ZHANG Bao-shan,JIANG Zhu

84.苦菜及其研究开发现状 王二霞,赵健,琚争艳,郑晓燕,WANG Er-xia,ZHAO Jian,JU Zheng-yan,ZHENG Xiao-yan

85.控制啤酒中双乙酰含量措施的探讨与研究 王传荣,WANG Chuan-rong

86.类胡萝卜素在体内外的抗氧化活性 刘翔,惠伯棣,LIU Xiang,HUI Bo-di

87.冷冻、解冻方法对肌肉质量的影响 夏秀芳,孔保华,XIA Xiu-fang,KONG Bao-hua

88.酶免***检测技术及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应用 于基成,郭乃菲,YU Ji-cheng,GUO Nai-fei

89.大豆低聚糖保健功能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杨继远,袁仲,YANG Ji-yuan,YUAN Zhong

90.大蒜绿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张京生,赵广华,WANG Dan,ZHANG Jing-sheng,ZHAO Guang-hua

91.高压静电场处理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段欣,薛文通,张惠,DUAN Xin,XUE Wen-tong,ZHANG Hui

92.板粟脱壳技术与破壳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袁越锦,徐英英,***新安,李瑞虎,张盛海,刘俊生,YUAN Yue-jin,XU Ying-ying,DANG Xin-an,LI Rui-hu,ZHANG Sheng-hai,LIU Jun-sheng

93.基于价值工程的顾客感知价值定价策略在食品企业中的应用 郭元新,GUO Yuan-xin

94.黑色食品的营养功能及研究展望 王国良,任顺成,王鹏,WANG Guo-liang,REN Shun-cheng,WANG Peng 1.增加理性减少内耗推动***制品行业健康发展 宋昆冈

2.国产冰淇淋中高端市场大有可为 李莎

3.电子监管实行难成一致——食品安全法草案删除监管码彰显立法理性 丁焕

4.使用***片慎防侵犯他人著作权

5."读者信箱"

6.巧克力——不但带来美味,更带来健康 王迅,杨海燕

7.传递希望的爱心使者——访嘉吉公司甜味剂及淀粉衍生物 禾舸睿,丁焕

8.起源于海洋微藻的life's DHATM——访美国马泰克生物科学有限公司高层 丁焕

9.果葡糖浆——天然的还是合成的 雷映辉

10.构建追溯体系保障食品安全 刘丽梅,王云争,王法中

11.九大亮点凸显优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坦言"我们力求做得好一些"——第十四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进入倒计时 文畅

12.第十一届中国(天津)冰淇淋***品原料及加工技术与设备展览会

13.2008中国国际啤酒、饮料制造技术及设备展览会2008年10月20日~23日

14.资讯动态

15.野皂荚多糖胶酶法制备半***甘露低聚糖的研究 张敏,史劲松,孙达峰,张卫明,ZHANG Min,SHI Jin-song,SUN Da-Feng,ZHANG Wei-ming

16.南瓜多糖硫酸酯化衍生物的制备及抗氧化研究 谢佳,张静,柳红,XIE Jia,ZHANG Jing,LIU Hong

17.燕麦β-葡聚糖-麦芽糊精体系流变学性质的研究 彭杰,张晖,王立,郭晓娜,姚惠源,PENG Jie,ZHANG Hui,WANG Li,GUO Xiao-na,YAO Hui-yuan

18.高碱性条件下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改性 谌卉,华欲飞,王娟,CHEN Hui,HUA Yu-fei,WANG Juan

19.N-乙酰氨基葡萄糖月桂酸酯的非水相催化合成及其抗菌性的初探 李更更,陶冠***,秦昉,熊幼翎,陈洁,LI Geng-geng,TAO Guan-jun,QIN Fang,XIONG You-ling,CHEN Jie

20.胡萝卜汁中白色沉淀主要成分的分析和鉴定 肖维,张燕,吴继红,胡小松,廖小***,XIAO Wei,ZHANG Yan,WU Ji-hong,HU Xiao-song,LIAO Xiao-jun

21.高浓酿造稀释率与啤酒口感协调柔和性 刘春凤,王林祥,郑联平,俞清尧,李永仙,郑飞云,李崎,顾国贤,LIU Chun-feng,WANG Lia-xiang,ZHENG Lian-ping,YU Qing-yao,LI Yong-xian,ZHENG Fei-yun,LI Qi,GU Guo-xian

22.雨生红球藻提取物皂化前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赵立艳,陈贵堂,赵广华,胡小松,ZHAO Li-yan,CHEN Gui-tang,ZHAO Guang-hua,HU Xiao-song

23.应用RAPD技术对双歧杆菌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王涛,孟祥晨,WANG Tao,MENG Xiang-chen

24.香辛料提取物在培养基及冷却猪肉中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 刘柳,孔保华,刘骞,LIU Liu,KONG Bao-hua,LIU Qian

25.调控因子对花生磷脂酶D二级结构的影响 曹栋,张永刚,史苏佳,袁凯,冒小兵,CAO Dong,ZHANG Yong-gang,SHI Su-jia,YUAN Kai,MAO Xiao-bing

26.冷冻及微波复热条件对预油炸面拖食品脆性的影响 陈卫,范大明,赵建新,余明洁,潘薇娜,张灏,CHEN Wei,FAN Da-ming,ZHAO Jian-xin,YU Ming-jie,PAN Wei-na,ZHANG Hao

27.香蕉片冻结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章斌,侯小桢,ZHANG Bin,HOU Xiao-zhen

28.甘薯全粉加工过程中防止细胞破壁工艺的研究 米谷,薛文通,陈明海,MI Gu,XUE Wen-tong,CHEN Ming-hai

29.小米提取物对人源***杆菌耐酸能力的影响 靳志强,王延祥,JIN Zhi-qiang,WANG Yan-xiang

30.磁场对新鲜干红葡萄酒酚类物质影响的研究 张庆华,陈小波,战吉宬,田荣荣,王秀芹,黄卫东,ZHANG Qing-hua,CHEN Xiao-bo,ZHAN Ji-cheng,TIAN Rong-rong,WANG Xiu-qin,HUANG Wei-dong

31.鲜猪肉微冻保鲜技术的初步研究 刘玺,宋照***,王树宁,宋华静,LIU Xi,SONG Zhao-jun,WANG Shu-ning,SONG Hua-jing

32.***酸菌质粒DNA高效快速提取方法的建立 刘红娟,贡汉生,孟祥晨,LIU Hong-juan,GONG Han-sheng,MENG Xiang-chen

33.煎炸油加热后极性物质色谱分析 穆昭,刘元法,王兴国,MU Zhao,LIU Yuan-fa,WANG Xing-guo

34.火棘多酚类物质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李伟,张应团,LI Wei,ZHANG Ying-tuan

35.水晶肴肉中卤冻的抗融化性质的研究 张晓敏,张捷,李锋,ZHANG Xiao-min,ZHANG Jie,LI Feng

36.Fenton试剂氧化深度处理食品添加剂废水 许金花,汪晓***,陈志伟,XU Jin-hua,WANG Xiao-jun,CHEN Zhi-wei

37.超滤膜在谷氨酸发酵液除菌中的清洗工艺研究 李平凡,何立新,吴海峰,LI Ping-fan,HE Li-xin,WU Hai-feng

38.温度和光照对极大螺旋藻多糖含量和SOD酶活力的影响 刘娟妮,王雪青,庞广昌,LIU Juan-ni,WANG Xue-qing,PANG Guang-chang

39.酒曲根霉F34菌株凝***酶的初步纯化及部分酶学性质的研究 吴进菊,徐尔尼,陈卫平,何健,WU Jin-ju,XU Er-ni,CHEN Wei-ping,HE Jian

40.野生葡萄酒酵母的选育及其发酵过程中电导率的研究 李冲伟,宋永,李燕利,贺林,LI Chong-wei,SONG Yong,LI Yan-li,HE Lin

41.不同产地高粱的原花青素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黄朝晖,陆平,孟宪***,任贵兴,HUANG Zhao-hui,LU Ping,MENG Xian-jun,REN Gui-xing

42.电场对脂肪酶紫外光谱及其活性的影响 许强,杨科利,XU Qiang,YANG Ke-fi

43.高产低色素普鲁兰生产菌株的复合筛选 贺红星,张永茂,史久英,张霁红,黄玉龙,赵瑛,HE Hong-xing,ZHANG Yong-mao,SHI Jiu-ying,ZHANG Ji-hong,HUANG Yu-long,ZHAO Ying

44.鸡腿肉盐溶蛋白质热诱导凝胶保水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赵春青,亢春雨,ZHAO Chun-qing,KANG Chun-yu

45.不同添加剂对黑豆蒸煮后TPA质地参数的影响 张树禄,董贝磊,陆晓滨,李媛,ZHANG Shu-lu,DONG Bei-lei,LU Xiao-bin,LI Yuan

46.蝙蝠葛茎叶石油醚提取物抗菌活性的研究 孔阳,马养民,李彦***,朱慧芳,KONG Yang,MA Yang-min,LI Yan-jun,ZHU Hui-fang

47.毛霉蛋白酶的特性研究 郑晓婷,赵新淮,ZHENG Xiao-ting,ZHAO Xin-huai

48.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H菌株所产酸性蛋白酶的质谱法鉴定及酶学特性 王云,曾沃坦,钱世凯,WANG Yun,ZENG We-tan,QIAN Shi-kai

49.不同提取方法对酵母葡聚糖性质的影响 宫艳艳,徐学明,GONG Yan-yan,XU Xue-ming

50.***酸菌细胞转化法制备γ-氨基丁酸的研究 傅元欣,张涛,江波,沐万孟,FU Yuan-xin,ZHANG Tao,JIANG Bo,MU Wan-meng

51.洋葱中天然活性成分丙烯基半胱氨酸亚砜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董瑜慧,张京生,赵广华,DONG Yu-hui,ZHANG Jing-sheng,ZHAO Guang-hua

食品科技篇3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 食品安全 科技创新体系

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是随着人们对已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深入研究,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多、更深入的对食品问题的知识而不断加深的。因此,随着对食品安全问题理解的加深,食品安全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

1、食品安全内涵的发展

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世界粮食大会上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在其中第一次提出“食品安全”的概念。

200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将食品安全定义为:“食品安全是指所有那些危害,无论是慢性的还是急性的,这些危害会使食物有害于消费者健康。”在对这个定义的注释中,特别强调“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两词有时会被混淆。食品安全是不可协商的,质量概念则涉及那些对消费者而言的其他方面的特性。这些特性既包括那些负面的性状,如腐败性,污染物,变色,变味等,亦包括那些正面的性状,如食品的产地、颜色、风味、组织状态,以及加工方法等。

2009年2月28日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可见营养要求也渐渐被包含进食品安全的范畴。

一般认为,食品安全是食品中不应包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不安全因素,不可导致消费者急性、慢性中毒或感染疾病,不能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食品安全的范围包括食品数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食品安全在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餐饮消费等环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2、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发展规律

科技创新能力在微观层面上是指企业、学校、科研机构或自然人等在某一科学技术领域具备发明创新的综合势力,包括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知识结构、研发经验、研发经历、科研设备、经济势力、创新精神等七个主要因素。其中专业知识水平是科技创新最基本的条件;知识结构是本单位科技人员具备相互配合所需要的各有所长专业知识;研发经验是科技人员及本单位从事某一领域科技攻关研究和开发的成功经验和成果;研发经历是科技人员及本单位从事某一领域科技攻关研究和开发的时间和空间;科研设备是本单位开展科研试验需要的硬件设施;经济势力是本单位开展科研试验和相关活动需要的经费来源;从宏观层面上,科技创新能力是指由创新主体结构、创新组织结构、知识管理水平、分配制度、风险控制能力、知识产权保障制度等组成的科技创新机制的综合能力。①本文认为,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科技创新体系,应该由基于不同职能的相应研究管理机构体系,作为研究资金的投入体系及国际合作交流体系与社会食品安全知识体系四个部分共同构成。

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既植根于民族的精神文化之中,又存在于社会的法制体系与***策环境建设之中,同时受到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影响,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服务食品安全的科技创新体系,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社会性和长期性,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2.1 保障食品安全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依赖于有效的激励和资金投入机制的形成 形成以国家财***投入为主,社会各方面资本投入为辅的格局。国家财***在基础研究的风险承担上,社会资本在发现市场和民众需求方面,是相互补充和影响促进的作用。***府在关系国计民生和食品产业命脉的领域要积极作为,加强支持和协调,总体确定技术方向和路线,用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等抓手,集中力量抢占制高点。高新技术的产生和使用有一定风险,需要相应的投资体制来保障其顺利进行。

2.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保证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食品种类多样,加工方式不同,贮藏、包装要求各异,对食品安全的技术研究要求也具有多样、复杂的特点。高新技术可以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和速度,使食品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管鉴定效率大幅度提高。科学从新技术、新工艺研发、研究成果推广、国内外技术合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预警机制研究等多个层面支撑和引导着食品安全,科技对食品安全的保障是全过程的,不间断的。②

3、建立解决食品安全的科技创新体系

3.1建立食品安全研究机构***于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基础体系

我国的卫生部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局,其主要职责是:依法承担食品安全相关工作,组织拟订食品安全标准,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拟订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条件和检验规范;指导规范卫生行******工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和学校卫生的监督管理;负责公共场所、饮用水等的卫生监督管理;负责传染病防治监督;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组织查处违法行为;督办重大医疗卫生违法案件。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不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所能主导,各地区和各级食品安全管理与科研机构需要一个统一完整的协调机制。

3.2 构造食品安全科技研究与群众科普相结合的社会知识体系

群众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提高,是对自身消费权益保护的有力工具,也是对管理机构食品安全管理的有力补充。及时发现食品安全事件隐患或者涉及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才是及时处置食品安全事件的关键。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改变仅以价格优先的购买价值观,向质量和价格并重的方向转变,使消费者自觉地购买安全、无公害食品,引导公众自觉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注释:

食品科技篇4

中***分类号:F426.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001-03

1.引言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食品的自然生产方式在不断地减少。目前,大规模的工业化制造食品充斥着我国的市场,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目前,国内对于食品安全方面虽然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是对于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国仍然还有许多事情要做。食品安全科技创新方面的研究对于我国的食品安全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只有保障了一国食品之安全,才能够使得我国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发展现状

2.1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机构分析

中国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促使了中国在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发展上的关注和对于发展力度投入的加大。目前来说,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发展的现状还是比较令人担忧的。

中国食品安全体制在整个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从卫生部门统一主管食品安全阶段到食品安全多部门共同主管体制阶段以及现在的一个部门协调、多个部门具体监管阶段。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以前由单一的部门统管到现在由多部门有针对性的监管,体制上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些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中国食品安全体制中也存在着分工不明确、监管和督查部门管理混乱的情况。对比与美国,其现阶段的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在世界上都有着优越于其他国家的优势。美国的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最大的优点是:各个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多部门之间职责清楚。美国联邦及各州***府具有食品安全管理职能的机构有二十个之多,但是各个机构之间所负责的方向明确,职能清楚。在处理和预防以及监管上,都有着很强的执行力度。而中国在这方面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

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机构主要有以下几个:

2.1.1各个科研院所

科研院所在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领域占着极大的比重。中国的食品安全科研院所往往都有着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任务。在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中,有着一定水平,并且也有着一定数目的高水平研究人员。同时也具有有开展研究工作的基本条件。可以长期有组织地从事研究与开发某一类的研究课题。这些机构,大多都有***府在人员和资金上的支持。科研设备上也有着一定的优势。

2.1.2各级高校

中国的各级高校除了在教育上有着突出贡献之外,在科研创新上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很多高校都有部级的实验室,并且这些实验室每年都有较为先进的科技创新成果。各级高校有着充足的人才储备,往往通过吸纳社会资金支持,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2.1.3各级监管机构

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主要由***府某些部门担任。在食品监管方面采用分段管理的模式。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管食品生产环节,由工商行***管理部门监督食品流通环节,由食品药品监管局监督食堂、餐饮消费环节。此外,各级***府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协调各部门。

2.1.4食品生产企业

食品生产企业在整个食品安全体系内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食品生产企业的经营和变动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规定,在质量安全体制中处于主体地位,因此建立企业的管理制度对中国食品安全体制至关重要。

2.2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情况分析

说道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就不得不说一下有关食品安全专利的注册情况,下***显示了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专利申请量的地区分布情况

由上***可以看出,美国和日本在食品安全监测领域所拥有的专利申请量最大,同时这两个国家的技术最为成熟;国际上每个国家以及总体上的申请数量较大,这就表示了一个道理,即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国际认证方面具有一定的产业价值;同时,另一方面中国专利申请量的数额也比较多,表示了中国***府对于食品安全检测这一块其实是十分看重的。

在食品安全监测技术上的专利申请数他国家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美国或者日本对于食品安全科技创新的体制上是与中国不同的。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大部分是国家的研究机构,每年有着固定的经费支撑。所面临的社会压力以及需求是很小的,所以这导致了在技术上的落后和不进取。美国以及日本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大部分是公司式的企业,为了盈利以及配合社会需要,在技术以及监管体制上是在不断创新和改进的。

中国每年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上的专利申请数量是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的,虽然我国的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但是,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于此方面的关注,出台了一系列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和鼓励***策,推动了国内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我国技术人员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更加注重对科研成果的专利保护,近些年来,我国的专利申请量的势头一直良好,也就是说一直在增长。

3.中国食品安全科技体制创新对策分析

3.1建立统一和明确的食品安全体制以改变分段式管理

从上文分析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现状来看,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主要采用的是分段式的体制形势,而从美国,日本,韩国等相关的发达国家来看,其相同点都是拥有较为完整和统一调控的监管体制,并且通过立法使其具有强制力,因此,必须首先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3.2建立和完善权责明确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第一,探索多种管理模式,使“品种”管理和“划段”管理相结合,做好信息沟通和共享,明确边界和衔接的方法方式,避免职能上的交叉。

第二,加大对***部门的监督力度,老话说得好,法律不是制定出来的,而是执行出来的,我国的食品监管体系采取平级部门的模式,是权责无法明确,责任和义务落实不到位,即使再严密和再完善的法律,都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只有各级***府明确职责,才能保证体系发挥它的强大作用。日本和韩国都对***府部门的权责划分明确,才会是食品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与进步。

第三,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和过程中的领导作用,从日本经验的发展来看,日本安全委员会在食品质量监管中就发挥了主导和领头羊的作用,集权和分权的结合使各部门以及内阁***府都发挥了其本身的相关职能,因此,***食品安全委员会应当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有效地协调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部门,改变目前相关行***部门协调不力,各自为***,***软弱,重复管理的局面。

3.3逐步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制

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制不健全才会导致各种假冒伪劣现象层出不穷,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同时也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和无形资产。信用不仅仅是个人和企业的行为,也要***府在信用体系方面加大建设力度,通过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相结合,塑造公平的市场氛围。

3.4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络体制

通过对美国,日本,韩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度是其中的重要特点,在我国,目前的信息现状却令人担忧,不仅不同部门的信息不一致,甚至同一部门的信息也会出现差错,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的食品安全信息大多是各部门自行公布的,因此,尽快建立协调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获取,检测,通报和的网络运行体制,是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之一。

4.结语

从近些年的重大安全事故我们可以看到,对食品安全的逐步重视是在付出了无比沉重的生命安全与社会成本代价之后才得来的,作为消费者,我们所希望的就是可以安安心心的使用各类食品,而不会陷入到“停杯投箸不能食”的惶恐中。法制的健全是食品安全卫生的保障,国家只有不断健全法律,群众热情参与监管,食品安全问题才能得到有效地遏制。

参考文献:

[1]李怀.中国食品安全规制机制的构建与探索[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程青.我国食品安全规制体系研究[J].经济与管理科学辑.2011(S1).

[3]刘畅,赵心锐.论我国食品安全的经济性规制[J].理论探讨.2012(5).

[4]滕月.美国食品安全规制风险分析的启示[J].经济纵横.2009(1).

[5]时洪洋,廖卫东.食品安全规制的制度变迁以日本为例[J].全球视野.2009(1).

[6]刘畅.日本食品安全规制研究.吉林大学[D].2010.

[7]薛庆根,褚保金.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06(3).

[8]滕月.食品安全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

[9]张峰.借鉴与启示: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规制模式的考察[J].天府新论.2012(2).

基金项目:天津科委战略规划项目“中国食品安全科技体制创新与综合改革研究”(14ZLZLZF00069)

作者简介:张婷婷(1978-),女,天津市人,规制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从事社会性规制的研究。

食品科技篇5

关键词:食品科学,纳米技术,纳米材料,应用

一、引言

二十世纪末纳米技术开始兴起,随着人们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纳米技术在医药上的许多研究成果正逐步地应用于食品行业,并且开发、生产了许多新型的食品和一些具有良好功效和特殊功能的保健食品,纳米技术在食品方面的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二、纳米技术概述

所谓纳米,它是一种几何尺寸的度量单位,l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米的长度。由于纳米材料的微观粒子非常的小,进而表现出特殊的力学、热学、物理和化学特性,并且具备特殊的功能。[1]总体而言,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晶粒尺寸小、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体积效应等,这些特性使得纳米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艺。[2]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化学、纳米药物学以及纳米生物技术的到了快速发展,同时有关的新名词、新概念也不断涌现。人们对纳米技术的理解较为模糊,一直以来人民对其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纳米技术的主要目标是,根据纳米结构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结合人们的需求,对材料进行加工,并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技术***。此外,在设计过程中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运用纳米技术进行材料设计,进而制造出具有全新性质和各种功能的材料,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三、食品科学中纳米技术的应用

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食品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目前为止,纳米食品产品已经超过三百种,一大部分食品已经实现了商业化。据相关统计预测,到2013年我国纳米食品市场将达到250亿美元。[3]由此可见,纳米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有较为广阔的前景。纳米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和研究主要包括:纳米包装材料、纳米食品加工以及纳米检测技术等诸多方面,具体应用如下:

(一)微***化技术和纳米胶囊制备技术

微***液其实就是通过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的吉布斯自由能最小、状体均匀并且稳定,各向同性、粒径大小为l-100纳米、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的分散体系,而制备该微***液的技术也称为微***化技术。自从上个世纪末以来,人们加大对微***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并将微***化技术已应用于纳米颗粒、微胶囊和纳米胶囊的制备。采用纳米技术,将微胶囊制备成具有粒径大小在10-1000纳米尺寸的新型材料。由于纳米胶囊颗粒微小,形成胶体溶液,易于分散和悬浮在水中,并形成清澈透明的液体,从而使所载的药物或食品功能因子改变分布状态而浓集于特定的靶组织,进而有利于提高疗效的目的,增加药品生产效率。[4]此外,由于分子自组装技术特殊的界面分子识别功能,纳米胶囊的制备技术已应用到香料阻燃剂、医药、石油产品以及食品调味品等领域,并且其应用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调查显示,目前制备纳米胶囊的方法主要有微***聚合法、***液中的界面沉积法、***液中的界面聚合法、复相***液溶剂挥发法等。

(二)纳米技术在食品包装与保险技术中的应用

在食品包装行业,纳米技术的应用最为普遍,并且该技术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利益。因为,在包装材料过程中,只需加入一定的纳米微粒就能够有效地增加包装材料的抗菌性能与密封效果,从而更好地为食品包装提高质量安全保障。同时,在冰箱制造行业也能看到纳米技术的应用情况,通过纳米技术能够有效地生产出一些抗菌性的冰箱,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5]此外,由于纳米材料的尺寸微小(纳米级别),并体现出特殊的功能,在食品包装过程中加入一定的纳米微粒有利于改变对现有包装材料的性能,从而进一步保证食品的安全。甚至已有不少人研究纳米技术在玻璃和陶瓷容器等领域的应用,通过加入纳米颗粒,可以有效地增加了脆性材料的韧性与强度,还可以有效地吸收紫外线防止塑料包装由于时间过长而出现老化、变质等现象,进而增加食品包装的使用寿命,促进食品包装行业的发展。

(三)纳米技术在超细微粒和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

在当今的高新技术研究领域中,超细微粒尤其是纳米粒子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门方向,并是当今急需加大研究投入的领域。经过超细化处理后的物质,粒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比表面积也大大增加,界面能显著提高,表面能会发生巨大变化,从而显现出独特的物理与化学性能。通常情况下,制备超细粒子的方法为超细碾磨法,例如市场上比较普遍的具有强抗氧化性的超细绿茶粉与具有强结合水能力的超细面粉等。研究表明,粒子越小越有助于人体的吸收消化,约1000纳米的超细绿茶粉呈现出较好的营养消化和吸收率,其营养价值大大超出普通的绿茶粉。[6]再比如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超临界流体制备超细微粒技术,也属于纳米技术制备超细粒子的范畴,该技术可以较准确地控制结晶过程,对粒子尺寸进行精确的控制,从而生产出的超细微粒粒径小且粒度分布均匀,该技术在医疗药物制造行业较为普遍,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纳米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纳米传感器技术发展也较为迅猛,并且已经成功在食品安全监测广泛应用。[6]纳米生物传感器技术,是采用选择性结合靶分子的生物探针,对食品进行安全监测的技术。这是因为纳米材料本身就是非常敏感,对于不均匀的化学和生物物质反应非常的灵敏,将纳米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电子材料等相结合起来,可以制备新型的传感器件,从而达到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此外人们还通过纳米生物传感器技术,实现了对食品安全的灵敏、有效、快速检测。比如在传统的检测领域,特别是在监测微量细菌时,需要扩增或富集样本中的目标菌。我们就可以利用纳米技术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石英晶体微天平等研制而成的纳米生物传感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大大减少检测所需的时间,而且还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提高了食品安全检测的效率。

四、结语

由于我国纳米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内专家学着对纳米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同时国家在***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纳米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纳米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纳米技术将会引发一场新的食品科学的***,为我国食品工业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引领人们进入全新的食品行业,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荔红. 纳米食品包装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福建轻纺, 2008,(10).

[2] 杨敏,马永全,于新. 纳米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10,(04).

[3] 曾晓雄. 纳米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4] 边晓琳,刘扬,冯莉,张艳芬,肖红梅. 纳米包装材料对冷藏金针菇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0,(06).

[5] 吕朝辉. 纳米材料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传播, 2010,(10).

食品科技篇6

丰富优质的水产品资源为荣成海洋食品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然而由于传统粗放式的水产品加工模式,使得资源产值却未产生与之呼应的效益倍增。

基于此,荣成市将科学技术作为转变渔业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科研攻关、人才引进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全力推进“产、学、研”联合,发挥大型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对传统水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改造升级,加快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产品精深加工增值率。被批准为部级海洋功能食品加工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国家海洋“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部级科技兴农与可持续发展海水养殖示范县、部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国家科技产业示范中心。

力推“产、学、研”有机结合

一斤淡干海带售价只有两元钱,而超市里荣成海之宝公司经过精深加工的海带产品4克却能卖到3元钱,效益增加了上百倍。食品加工剩下的鱿鱼下脚料和鱼头等废弃物作为饲料出售每吨仅卖五六百元,而荣成泰祥集团利用新技术从中提取脂肪酸和生物多肽,每吨增值四五千元。海产资源的精深加工产生了极大的倍增效益。这“化腐朽为神奇”的背后,是现代海洋生物科技的强劲支撑。

荣成市始终把科技作为发展蓝色经济的产业支撑,积极引领渔业企业走好“科企联姻、校地联合”的“产、学、研”有机结合的路子,为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搭建对接合作的平台,既帮助企业获得同行业最前沿的技术支撑,有效破解了区域自主创新智力瓶颈,又为科研院校的成果找到了转化的接收地,走出了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使企业站在了科技巨人的肩膀上借力腾飞,跨越发展。

荣成市自2009年以来,每年都要举办一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活动周,为企业与科研院所搭建 “产、学、研”交流、合作的平台,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为更好地促进校企“牵手”,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短暂的时间尽可能地充分交流、有所收获,每届联盟活动周启动前夕,荣成市相关主管部门都提前几个月就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进行对接,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掌握科研一线的成果动向,从中筛选有可能达成合作的院校、科研成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邀请,促成“联姻”。

目前,荣成市各大渔业企业已经先后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技研究院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聘用了一支由知名专家院士组成的科技顾问团,实施转化多项“863”项目课题,完成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200多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全国唯一一处以海洋生物技术为主题的“ 863 计划”产业化基地、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荣成分院、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综合观测研究站等陆续在荣成落户生根。

打造龙头企业引领产业转型

荣成市坚持把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放在结构调整的重要位置,注重发挥龙头骨干渔业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引导企业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广泛引进科技人才,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把海洋经济发展转型的立足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

“国家海产贝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荣成寻山集团,成为全国海产贝类行业唯一的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通过研发推广优质、高产和抗病性、抗逆性强的贝类苗种和繁育等技术,辐射带动整个贝类产业养殖加工技术与经济效益的提高,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初步估算,每年可间接增加产值126.33亿元,税收15.5亿元。

作为一家拥有资产15亿元、年收入16亿元的大型集团公司,寻山集团一直把科技创新当做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几年来,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0多项,其中国家“863”“973”以及科技支撑等重大项目20多项,科技对海洋经济的发展贡献率达到70%。寻山集团是荣成渔业企业注重科技创新的一个龙头和缩影。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大批渔业企业将目光转移到科技创新上来,并迅速成长为荣成县域经济的骨干支撑,引领着“荣成制造”向“荣成创造”的华丽转身。荣成泰祥集团每年将销售收入的3%用于科技研发,先后组建成立了“山东省海洋食品营养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承担着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和省级科研项目,主持制订了国内第一个“冷冻调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示范文本”,自主创新对企业效益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

食品科技篇7

上世纪60至80年代,以出口为主要导向的食品产业曾为台湾经济腾飞做出重要贡献。罐头业曾是台湾早期主要的食品工业。从1956年开始整顿凤梨罐头生产到1960年开始试产洋菇罐头,1964年开始试产芦笋罐头,至上世纪70年代,这三项罐头曾分别为国际市场上出口的首位,到1980年达到鼎盛时期,出口罐头2200万箱,价值4.1亿美元,占台湾出口加工食品值的32.9%,占农产品出口值的26%,占总出口值的9.6%。

然而自1986年以后,台湾罐头工业因受国际市场激烈竞争,优势消失,开始衰退,至1989年,工厂减至141家,只生产1300余万箱,出口1100万箱,1990年又剧降至880万箱,且以蕃茄、竹笋罐头为主,经常开工的工厂仅20家,且只生产零星内销罐头,均成不了气候。

在“出口扩张”策略受到挑战、竞争力下降的情况下,台当局为实现经济的转型,提出以“技术升级”带动“工业升级”的口号,开始重视食品科技发展。1982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台科技会议”上,食品科技作为“科技项目”之一,被放在与能源、材料、资讯、自动化、生物技术、光电、肝炎防治同等重要的地位。1986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台科技会议”,又将食品科技确立为“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四项目标之一。1991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台科技大会”讨论的16个专题中,第5项便为食品科技。

成立食品科研机构

为推动食品科技发展,台当局积极组建了一批食品科研机构,包括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中华谷类食品工业技术研究所、酒类试验中心,并在许多工农业研究机构如工研院、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农业试验所、热带园艺试验糖业研究所、香蕉研究所、畜产试验所、水产试验所、养猪科试所、茶叶改良场中增设食品加工科研部门,在台湾大学、中兴大学、海洋水产大学、辅仁大学、东海大学等高校中设立食品科学研究系/所等。一些民营大型食品企业,如统一企业公司等也都设有自己的科研所或研究部门。此外,岛内还成立一些推动食品科技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行业组织,如台湾区罐头食品工业同业公会、台湾肉类开发基金会、食品和营养研究基金会等。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于1977年设立“食品工业研究发展会报”制度,由工业、外贸、商品检验、农林、卫生等主管机构的负责人和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十余人担任委员,农委业主管部门担任召集人,通过每年的例行“会报”方式统一联系、协调全台湾食品工业研究发展。“会报”下设科技研究、农业辅导(加工原料)、工业辅导、检验辅导、产品研究等5个工作小组,分别由各有关部门主持并推动各项工作。各工作小组开展经常性和临时性活动,以专款补助食品科研人员、设备与建筑费用,并解决食品品质、包装等技术问题,接受企业个案申请,代为委托科研机构解决技术难题,并补助科研经费。

此后,冷冻食品成为台湾食品产业的“主角”,从1985年起开始出口,1959年出口值仅为58万美元,到1990年出口量已达493.9万吨,价值15.6亿美元,占加工食品出口值的75%,农产品出口值的45%。60年代初,岛内仅有数家制冰厂附带扩展冷冻食品加工业务,到1990年已增至314家,专门生产冷冻调理食品的企业发展到40家,冷冻猪肉出口已在日本市场上占居首位,一些冷冻调理食品出口到美国,并带动了岛内种植业、渔业、禽畜养殖业以至屠宰业、饲料业、谷物加工业、食用油脂业、调味品业、***品业、食品加工机械设备业、烘焙食品业、餐饮业的全面发展。到2000年,台湾食品产业年产值达到4483.26亿元新台币,出口额504.07亿元新台币。

自2002年台湾加入WTO后,r产品市场开放自由进口,岛内食品产业结构产生明显变化,其中增加的有食用油脂、调味品、不含酒精饮料、面条粉条食品、茶叶、糖果、烘焙食品、味精、罐头食品等行业,减少的有酒类酿造、谷物、砂糖、脱水食品等行业。由于民众所得增加及生活水平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趋向多元化,也更加重视食品的卫生安全及质量。

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逐渐改善,有越来越多的台湾食品出口到大陆,以及有越来越多的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品尝和购买当地食品,对台湾食品产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而近来不断曝光的岛内“塑化剂”、“馊水油”、“黑心食品”等事件,造成消费者对台湾食品安全的疑虑,也反映出台当局在食品质量管理方面的缺失。

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台湾食品加工业不断调整和优化,其主要的发展趋势是:由外销为主转向内销为主,及时地满足岛内民众的生活需求;由农产品初级加工转向精深加工,增加附加值;由传统农产品加工型转向工业制造型,实现国际化、深层次分工;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推动产业升级;由一般性食品加工转向绿色食品制造,以适应国际消费新潮流。

注重食品安全

为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台当局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如开办造一家优良合格的食品加工企业,除了要有台当局颁发的工厂登记证以外,还要有相关的产业所需的食品相关认证资格。

台湾卫生主管部门每年都在开展食品卫生科技***策研究,包括建立执行风险评估的卫生管理制度、推动健全民众营养管理及安全的饮食环境、强化食品安全资讯及消费者风险沟通、持续执行食品安全监测。最新成果有:开发符合国际标准及具有时效又精准的检验方法、建立基因改造食品安全评估环境、农产品多重农药残留分析、新兴食因性病原微生物检测、素食及食品掺伪检验技术与标准品的供应、健康食品非预期反应的研究、台湾地区食品营养资料库的运用、加工食品追溯系统与食品安全管制系统的推动等。

发展精品农业

台湾农业主管部门从食品源头抓起,推行“健康农业”,2009年5月提出“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提出打造“健康无毒岛”的口号,推动有机农业、产销履历、CAS标章、吉园圃等具可追溯性健康农产品标示检查及质量检验制度,深化品牌验证,办理优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班,强化生产者自我要求及对环境保护理念,从育种、田间管理到采收后处理阶段,建立无缝安全管理体系,使消费者信任农产品的卫生安全。目前岛内有机农业栽培面积约有2.5万公顷,占全部耕地面积的3%;台当局还利用台糖农场及大面积休耕地建立有机农业专区,建立“有机农夫市集”,辅导有机农户参加“有机电子商城”,辅导超市卖场设立有机专柜,在花莲、台东、苗栗、宜兰、桃园县内辅导发展“有机村”,拓展有机农产品销售渠道。

由于台湾绿色食品加工业质量稳定,多年来一直是美日跨国企业委托加工生产的专地。然而,因为投资及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目前所生产的农畜水产品加工业技术导向已经逐步淘汰低级加工品,大都以产品研发革新、调味配方创新、卫生质量强化等全方位多层面发展。加上台湾对国际潮流惯有的机动与应变,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多方的信任和肯定,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台湾农业主管部门还通过推展“精品农业”的方式,重点发展台湾茗茶、农村美酒、经典好米、金钻水产及优质畜产等“农渔会百大精品”,包括超低温鲔鱼、蚬精、乌鱼子、海鲡、鸡精、乌骨鸡养生胶、甘醇熟成火腿、香Q胶化蛋等,由设计、调制、包装、营销手法,塑造这些农业食品具有功能性、高附加值、友善环境等精品形象,以产业文化与乡土风情加强行销。例如通过电影《海角七号》,成功打响南投县信义乡的“马拉桑酒”名号,造成抢购的风潮;借助台湾首富郭台铭以台湾好米当作订婚的拌手礼,带动台湾优质米礼品新风尚。

开发新型食品加工技术

台湾食品科技研发,依产业所需分为上、下游,分由各“部会”执掌推动。其中,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推动上游农、渔、畜、牧业产出的食材,使农产品增加更多附加值,为此制定了“食品领域科技发展方案中程纲要计划”,包括“开发食品新颖加工技术”、“优良农产品验证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保健食品”、“开发台湾产大宗农渔畜产品多元化加工技术”及“建立食品产业及消费资讯体系”等5个分项计划,每年投入经费约1.5亿元新台币,目的是通过研制不使用添加剂的创新食品加工技术,应用本土原料经微生物处理、真空浓缩、低温结晶,开发生产多元化保健食品、乡土特色食品、银发族可用食品、不搀伪素食产品、海洋生物功能性成分萃取物,促进台湾传统农产品加工业转型。近年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

开发创新性鲜***制造技术,获得保留较高免***球蛋白和***铁蛋白含量,而且风味香浓、保存期限较长的功能性鲜***,可以保留生***中33% 和37% 的免***球蛋白和***铁蛋白,在7℃下可保存14天。

开发生机蔬果汁量产与品质提升技术,从蔬果原料之筛选开始,控制量产及生机蔬果汁储存时的酶反应及调配问题、残渣与沉淀问题等,并建立生机蔬果汁量产技术,包括调配技术、微细化技术、储存寿命、所需设备及制程等相关技术。

开发红曲发酵产物新保健功效,_定红曲米水萃取物、乙醇萃取物与红曲山药乙醇萃取物皆具有抑制前脂肪细胞增生、分化效果,首次提出红曲发酵产物能改善高油脂饮食引起的人体脂肪堆积、血脂紊乱及高血胰岛素症状,有潜力发展为不易形成人体脂肪的保健食品。

银耳多醣萃取技术,以热水萃取法提取银耳多醣,萃取高率且环保无污染,萃出的产品吸水良好、具有保水能力和膨润性,可用以预防、改善或***便秘及因便秘造成的相关症状。

甘薯及芋头烧酎酿造技术,开发杂粮烧酎(蒸馏酒)的制曲、酿造及蒸馏技术,可提高岛内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地区性多样化酒品,应用自行开发设计的旋转式多功能制曲机,不仅强化蒸馏酒的香气及产品多样性,更可同时进行原料的预糊化,产酒率或香气指标成分均优于传统民间所使用的方法。

颗粒式***化肉性产品***化及量产技术,利用畜产试验所选育的“畜试黑猪1号”,采取特殊的***化及充填技术,开发含脂率高、口感不油腻、低盐及无人工添加剂的自然调味肉品,并建立以此生产维也纳香肠、日式香肠及烤香肠等产品的工业化制程。

食品科技篇8

摘要:最近,由现代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不得不引起全民的重视。而这个问题本身也亟待解决,人们必须找到一条合理的路径——道德和法制的双重建设和监管才是其真正出路。 

 

关键词:现代科技 现代性 食品安全

古人有云:民以食为天。食品对于我们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有目共睹,可以毫不夸张的讲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各式各样的食品,有史以来第一次如此丰富。然而正如:“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现代科技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许会给人们带来不可预料的风险。食品添加剂乱用、农药无限度使用、激素残留等等问题避之不及。 

人们生活变好的同时,胆量也变得越来越大,道德与诚信缺失严重,一些生产厂家不顾后果、只讲经济效益的乱加乱用一些工业合成物,侵害人们身体健康。最近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像一声声响亮的洪钟敲打着我们逐渐不堪重负的心理。“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近期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我们不仅要问监管到底缺失在哪儿?我们还能吃什么?面对着琳琅满目、数以万计的各种食品,我们能分清哪个才是对我们身体无害的吗?甚至有时我们千挑万选只是为了买一些对我们身体毒害较小的食品,而买到后还觉得自己运气不错,从而以后更加欢欣鼓舞的在食品的海洋中继续寻找着。这是多么悲哀的事!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连健康的生存都渐渐的变成了奢求?许多甚至从未听过的词语正在不断的更新,例如“绝育”黄瓜是指将***药、雌激素抹在黄瓜上,来使黄瓜快速的成熟,人在食用后会出现不孕不育甚至绝育的可怕后果。还有“爆炸”西瓜是指对西瓜使用膨大增甜剂后,西瓜出现爆裂,人在食用后会危害神经系统,能造成儿童脑炎、发育不良、痴呆等。诸如此类的新鲜词语还有很多很多。 

面对着这些词语许多群众并没有表现出愤怒声讨的表现,反而是越来越漠然。这些有毒食品不仅毒害了我们的身体,也正在腐蚀着我们的心灵!而后者则更是可怕的,漠然就是对这些有毒食品的放纵,如果再一味的对有毒食品放纵下去,那么这些有毒的食品将在毒害我们之后,继续毒害我们的子孙,那么长此以往民将不民,国将不国!从生气到愤怒、再到无奈和漠然,很多群众在反复遭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打击后出现了这样的心路历程。按道理,遇到诸如“染色馒头”“毒豆芽”“牛肉膏”等光怪陆离的新闻事件后,第一反应就算不是出离愤怒,最起码也应该是感到不可思议,然而,另人意想不到的是更多的人对这些新闻的反应却是见怪不怪和无奈的调侃。深究原因,我们发现群众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并不是因为我们真正的已经百毒不侵、坚忍不拔,而是因为群众已经从以往的经历中看到了太多的“类似”和“轮回”。而令人啧啧称奇的“类似”不仅仅是主题,更在于问题出现的模式和应对方式:即媒体曝光——相关部门迅速介入开展行动——有关负责人召开新闻会进行表态——偃旗息鼓、风波平息——迅速遗忘——下一食品安全事件再次曝光。每一起食品安全事件过去,都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时光倒流。更有意思的是网络上竟然出现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发展过程:A地出现食品安全问题,B、C、D等地都坚称本地没有此类食品安全问题,直到B地也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A、C、D又坚称自己没问题。就这样,不同地区、厂家、行业、品牌几乎以“前赴后继”的势头接连的“沦陷”。

今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府对此类事件的关注不足,监管严重缺失。和许多发达国家早就建立的食品安全法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却是在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时才正式通过实施,而反观美国早在1938年时就通过了《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府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不足,可以说对于中国***府来说,向人民承诺改善食品标准仍是新鲜事物。而我们***府缺乏应对此类食品安全问题的应对经验也是造成今日许多问题的一个原因。 

彻底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部门一个行业的事情,而是我们全民都应该及其重视的事情。当那些道德败坏者以逐利为目的,无视食品的质量安全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道德的规劝对于市场经济而言,毕竟作用有限,正如一些学者所言,“在以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组织那里,公众健康永远不是一个首要的议题。”只讲道德对这些以逐利为目的的造“毒”企业来说是无用的,只有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加大***力度,严惩知法犯法者,让食品制造企业头上始终悬着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食品安全问题才有望得到解决。 

 

食品科技篇9

关键词:食品分析;实践能力;教学改革;职业技能;科研能力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25-03

食品分析是整个食品质量管理程序的一部分,贯穿于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食品分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涉及食品加工过程中原料、半成品、成品以及辅料和添加剂的分析,为食品的品质控制提供必要的依据。该课程在各高校的食品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通常都被列为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食品的分析检测能力和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在我校食品分析实践教学中,我们除了不断尝试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为提高和体现食品分析中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将食品分析实验课列为食品分析理论课之外的一门***的课程,并且对学生进行***的实践能力考核。通过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教学质量,注重对学生食品理化检验职业技能的提高,加强实验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通过食品分析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食品理化检验职业技能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在实验课程开始前将实验指导发给每个学生,要求学生在实验前预习每次实验的原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相关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并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实验相关的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在开始前对每次的实验有一个总体的了解,让学生对每次的实验课程做到心中有数,减少了实验的盲目性,减少实验中的各种操作失误,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2.通过实验课程的有效设置和合理安排,提高学生对今后食品理化检验工作各种实验的统筹能力。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的实验设置中,我们尝试了对实验项目进行合并,有效安排实验内容,如进行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实验时,样品放进烘箱中要干燥2h左右,利用这段时间,我们安排了索氏抽提法测定食品中的脂肪含量。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实验课程的时间,使学生在规定的实验课时内,参与更多的实验内容,掌握更多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对实验时间的合理安排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提高了学生在今后实际的食品理化检验工作中对各种实验的统筹协调能力。

3.增加实验课程设置的连续性,模拟食品理化检验技能培训。实践教学中,我们除了考虑实验内容安排的有效性外,还考虑了实验内容安排的连续性,比如,将食品中的灰分测定和铁含量测定安排在两次实验课中,在做完灰分测定后要求学生将灰分保留,在后面的实验课中再做灰分中铁元素的测定,这样提高学生在实验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增强了各次实验的连续性。同时,学生连续对同一种样品中不同成分进行分析和检验,这种连续性的实验课程设置充分模拟了食品理化技能培训,提高了学生的食品理化检验技能。

二、注重对学生实际的检验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很多环节都是实验老师代为操作,如提前配制好试剂溶液,实验仪器的操作,实验后期的收尾工作等。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做了改革,有计划地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工作中,并全程参与实验的实施和收尾工作。实验教师将实验中需要用到的试剂准备好,然后让学生自己配制实验中用到的溶液,同时为了提高实验课程的效率,让每个小组的同学配制同一个实验中用到的不同溶液,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和实际操作能力,也提高了实验课时的效率。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参照说明书自己操作实验用到的仪器,实验结束时,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将自己用到的玻璃仪器进行清洗并清洁实验工作台,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改革后的这种全程参与实验的课程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项目的每一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的食品检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较完善而客观的食品分析实验课程考核制度,模拟食品质量检验员的考试

我们将食品分析实验课程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后,对其考核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主要通过实验操作考试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试分别从试剂的配制、食品中各营养成分的测定、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等三个模块出发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内容并处理实验数据。每个题目都有多个考核要点,并且各得分点都严格模拟食品检验员考试中的职业技能鉴定要点,如配制某一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会从浓度计算、天平的使用、溶液的配制过程和实验的收尾清洁等多个方面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后结合学生平时参与实验课程的情况给出一个综合评价的实验课程成绩。这样一方面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参与实验课程的情况以及通过实验课程学习后实验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参加过这种模拟化的食品检验员理化检验技术考试后,今后参加食品检验员考试会得心应手,增加食品检验员的通过率,也为学生今后参加食品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食品分析实践教学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食品分析实验的目标是实验方案设计、实验仪器选择、实验步骤的安排、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评论等。我们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学风贯穿于食品分析实践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并且通过多环节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思维和科研习惯,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1.通过食品分析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在科研中的良好习惯。在我们的食品分析实验课程中,增加了学生实验前对实验相关内容的预习,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出现的问题、自己的想法、原始数据等,要求学生***思考,保持卫生,爱护实验仪器,让学生参与实验结束后的收尾和清洁环节,并且在实验中和实验完成后鼓励学生提出实验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组织学生对自己在实验的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我们还要求学生***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的计算和实验报告的撰写。通过这一系列的严格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科研中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实验中和实验结束后的良好实验习惯,为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食品分析实验课程对科研中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通过食品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验的预习、准备、实施以及收尾等各个环节的实验工作中,增加了学生参与实验操作的机会,有助于增强学生科研中的实验操作能力。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通过食品分析实践教学改革,增加了学生参与实验课程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食品理化检验技能,强化了食品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的练习,帮助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研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从事食品分析检测工作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建亚.《食品分析》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4):61-62.

[2]常银子,余英玉,余筱洁,吴峰华.以《食品分析》为切点对实践主导教学的改革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3):142-143,154.

[3]李晓雁,甄润英,梁鹏,黄宗海.《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0,17(1):48-50,64.

[4]赵建芬,梁巧荣,张素斌,韦寿莲,严子***.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实[J].广东化工,2010,37(6):157-158.

[5]邱春江,李升福.《食品分析》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考试周刊,2008,(22):27-28.

[6]李兰扣,陈中芹.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J].广州化工,2009,37(8):230-231.

[7]张旋,刘玲,纪淑娟,白冰.“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114-116.

[8]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上海市职业培训研究发展中心.食品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9]刘长春,谭佩毅.食品检验工(高级)[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10]于劲松,杨波.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1):5,41.

食品科技篇10

【关键词】毕业生;调查;对策

高校连年扩招导致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面对严峻的就业市场,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难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做好高校的就业工作、发挥好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以及大学生如何摆正自身心态以适应社会,是包括毕业生、家长和高校都要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学院应届毕业生对就业的看法和亟待需要学校帮助的问题,我们特别组织本次调查。希望通过调查分析来进一步了解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就业取向,以及他们对于前途的期望和价值判断,以便今后更好地为毕业生就业服务,推动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

1.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对毕业生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兼顾性别、不同地区、不同学历和专业,充分考虑了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总计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5%,范围覆盖学院2010届毕业生,符合调查要求。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云南农业大学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答题方式包括单选和不定项选择题。根据研究内容和需要,对所有数据采用Excel办公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对就业形势的看法

问卷调查显示,面对2010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47.4%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就业困难;44.7%认为就业前景还好,就业不算难;4.7%认为很好,就业很容易;3.2%表示不太了解。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的看法中,持乐观态度的有27.9%;一般态度的有47.9%;不乐观态度的有17.9%;不清楚的有6.3%。从问卷中可以看出毕业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就业选择趋于务实化,总体上比较理性,但面临的压力比较大,比较缺乏信心,并且毕业生随着应聘找工作的频率增加,就业信心受打击比较大,这会给就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心态。

2.2 就业去向和待遇的选择

就业作为人生的重大选择,与学校的发展、毕业生本人及家庭利益息息相关。对于“毕业生毕业后望自己去什么样的工作”的调查显示有11.6%选择升学(包括读研、读博等);28.4%选择到******机关;32.1%选择到事业(高等学校、科研设计单位、其他教学单位等);18.9%选择到国有集体企业;8.9%选择到三资企业;12.1%选择到私营或民营企业;2.6%选择到部队;15.8%选择自主创业。从中可以看出毕业生在面临严峻的就业市场面前,就业选择范围比较大,就业心态比较切合实际,更加务实,选择的行业和岗位体现了一定多样性;报考******机关和事业单位比例仍比较高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行***事业单位的就业稳定性看好,也间接反映了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大的心态。尤其注意的是今年毕业生选择企业和自主创业首次超过公务员,表明毕业生对稳定性工作期盼值下降,更愿意接收风险挑战。

在薪酬方面,毕业生认为就业的理想报酬:选择800元以下0.5%;800~1000元有1.6%;1000~1200元有2.6%;1000~1500元有10.5%;1500~2000元有40.5%;2000元~3000元有26.4%;3000元以上有17.9%。今年毕业生寻求的待遇较往年偏高,可能与当前物价上涨有关,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生存成本。

2.3 对就业难及解决的途径认知

调查显示毕业生在面对选择就业的主要途径时有6.8%的人选择学院推荐;5.8%的人选择靠父母亲朋找;10.5%的人选择到的人才市场找;10.5%的人选择网上求职信息;21.6%的人选择用的人单位来校招聘;6.3%的人选择同学相互介绍;38.5%的人选择以上任何途径均可以。说明求职途径多样化,同时学院还应继续加大校企合作,加大实习基地建设,促进就业。

问卷显示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35.8%认为高校扩招;12.6%认为人才市场化;5.8%认为人才高消费;27.4%认为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17.9%认为经济发展不能满足就业需求;36.8%认为毕业生期望过高,且眼高手低,不肯降低期望。

作为毕业生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17.9%认为专业及基础知道薄弱;38.4%认为实际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不强;18.9%认为对就业***策、择业技巧掌握不够;8.9%认为团队精神不强、不善于与的人沟通;15.9%认为社会经验不足、社会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不强。问卷中毕业生认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中最有用的:有27.9%的人选择专业知识;20.6%的人选择基础知识;14.2%的人选择计算机知识;17.3%的人选择外语;20%的人选择其他。调查表明学生对提高个的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认识越来越高,同时也辅证了学院开设的各类就业、创业讲座和求职礼仪讲座是必要的;同时学院的课程教学改革也应适应就业的需求,加大专业技能的培养力度。

2.4 对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调查显示择业过程中对毕业生的决策影响最大的是:36.8%的人认为是父母;9.5%的人认为是老师;21.1%的人认为是朋友;32.6%的人认为不受他的人影响。说明父母在毕业生就业的选择方向上目前起的作用仍然很大,学院也根据调查结果于今年针对性开展了致毕业生父母的一封信,为的就是更好的动员学生家长加入到毕业生就业工作来,协助学院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工作,一起构建“学院、 毕业生、 家长”三位一体的促就业工作机制,服务就业工作。

毕业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应该给予同学最重要的帮助体现在:40.5%的人选择收集和职业需求信息;32.1%的人选择组织校内招聘会和其他招聘活动;23.5%的人选择开展就业***策、制度、法规咨询;18.4%的人选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24.7%的人选择帮助学生提高求职技能;7.4%的人选择就业协议书签署指导;22.6%的人选择帮助解决求职、就业中的其他困难;16.8%的人选择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该结果说明,高校应该充分发展和利用网站、邮箱、QQ等信息平台来促进就业信息的传播和宣传;同时就业指导工作应继续完善职业咨询与指导服务功能,从学生的生涯发展出发,使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认识到职业生涯发展的任务,在探究自身特质和兴趣的基础上选择符合自身的职业发展道路;同时内容上应开展提高综合素质、就业形势教育、就业心理、 创业和求职技巧等教育活动来促进毕业生应对就业的竞争能力。

3.对策及思路

调查显示,毕业生在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多数毕业生在寻找岗位时就业期望值偏高,存在“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择业标准趋向功利化、就业准备不足、工作经验和自身能力欠缺等问题,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加强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3.1 加大就业和创业***策宣讲,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市场,要求毕业生要具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在众多的就业岗位中谋得一职。特别是在经济恢复之初,高校首先应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这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及时根据社会的需要,引导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淡化“乡土观念”和“铁饭碗”意识,具有多元就业意识,使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同时做好宣传普及“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的观念,充分利用各类创业讲座、就业讲座等对毕业生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宣讲各类国家***策,鼓励学生主动深入基层、深入西部、去第三产业创业、去中小企业就业、去社区就业和创业等。

3.2 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校就业工作

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毕业生和家长对教育投资的期望,也关系到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认可程度,同时也是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以及服务社会功能能力的客观反映。因此高校应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改革教育教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切实推进面向社会服务的学科专业结构、招生规模和学位设置等方面同就业状况紧密挂钩,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应及时调整、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适应性,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竞争力,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毕业生在毕业前就能具备更好的竞争能力以迎接社会挑战。

3.3 提高指导质量,强化服务职能,保障就业工作

结合高校就业工作特点,积极探索就业指导新途径,使就业指导形式多样化,以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为主要抓手,低年级主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高年级进行择业观、就业心理、创业等教育,毕业班着重进行求职技巧,就业***策等教育。就业指导要重视就业指导课教师的选配、培训;以实践教学、就业讲座、邀请企业家座谈、模拟招聘等多种形式进行,让毕业生了解自己进行准确定位,同时掌握如何获取、辨别和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

3.4 实施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

高校应认真贯彻《***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9〕3号)中关于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文件精神,结合国家、省和学校出台的一系列积极扶持创业的优惠***策,积极开展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探索出有效、持久地新工作思路,为就业工作地开展增添了活力。 努力使毕业生不仅是现有岗位的占有者,而且争取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同时也能提高创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充分结合毕业论文课题的设计和学校开展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实施,广泛的动员毕业生参加。创造性的使“挑战杯”等科技竞赛融入日常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活动既培养了毕业生的事业心、进取心,也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使自主创业成为学院今后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是高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是实现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这就要求高校的就业工作今后需要从一般性的管理、指导工作等方面进行有效转变,通过创新就业工作新思路,探讨就业工作新方法,来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促进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张晓满,汪贤裕.大学生就业行为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0(5):53-55.

[2]郝志功,盖世洲,高磊.经济回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策略分析[J].2010(17):72-74.

[3]翟悸灵.知识经济背景下如何力促大学生就业[J].经济导刊,2010(5):34-35.

作者简介: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食品科技10篇

学习

七五普法心得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七五普法心得,内容包括七五普法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七五普法心得怎么写。一、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学法用法思想理念。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工作。自觉学习、贯

学习

保险试用期工作总结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保险试用期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保险试用期工作总结,保险试用期总结范例6篇。试用期这三个月并不漫长,时间慢慢的流逝,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就抵达了现在。而转正也即将来临,这是让人欣喜的。但在这欣喜之下,我还有更多的感慨和心得。

学习

时尚资讯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时尚资讯10篇,内容包括时尚资讯大全,100个时尚资讯。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最新数据,我国网民数量已经突破一亿,其中35岁以下网民的占82%,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更是高达37%。他们年轻时尚、热爱新事物,他们显然需要的不是

学习

爱岗敬业先进事迹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爱岗敬业先进事迹模板,内容包括最新爱岗敬业个人先进事迹,爱岗敬业先进事迹100字。作为一名普通***员,认为,既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又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在钻井队,安全工作首当其冲。他始终坚信安全来自管

学习

高三年级寒假工作计划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高三年级寒假工作计划,内容包括高三寒假计划书1000字,关于自己高三寒假的计划详细。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小学学校寒假工作计划(一)一、指导思想寒假即将来临,它为中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很

学习

食品品牌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食品品牌10篇,内容包括食品品牌排行榜10强,食品知名度高的大品牌。受饮料行业整体低迷、单品老化和新品销量跟不上、以及网络谣言和假冒伪劣产品的多方冲击,2016年娃哈哈遭遇营收下滑。早在娃哈哈2015年经销商会议上,宗庆后曾

学习

师德工作计划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师德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师德计划每月内容,关于师德工作计划锦集七篇。二、工作重点1、切实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提高对我校师德建设者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师德建设放在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加

学习

教委德育工作经验总结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教委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内容包括关于学校德育工作总结合集七篇,学校德育工作总结范文合集7篇。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新的时代,新的一年、新的时期会为我们的德育活

学习

时尚饰品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时尚饰品10篇,内容包括时尚饰品热销推荐,时尚饰品爆款榜第一名。逾百年来,由奥地利家族经营、总部设在泰利莱郡华登斯市的施华洛世奇与仿水晶已不可分割,它一直是全球首屈一指的仿水晶切割制造商,为时装、首饰、水晶灯及化妆品

学习

陶瓷娃娃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陶瓷娃娃10篇,内容包括陶瓷娃娃十年前,陶瓷娃娃电影。今年眨眼之间,我觉得过得好快,快到我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享受属于我自己的青春,或许命运总是一个感叹句,而我却喜欢写上一个逗点,清晰的记忆破碎的面孔,时时刻刻提醒我,你是我生命

学习

师德先进事迹材料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师德先进事迹材料,内容包括师德楷模先进事迹材料1000字,师德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材料2000字。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材料一我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已有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来我始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在工作中认真贯彻***的教育方针,切

学习

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报告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报告,内容包括检查反馈问题整改报告模板,问题整改情况报告集锦9篇。二、公司使用的河南迅灵监控平台未入围全省营运服务商;公司将和河南迅灵营运服务商联系、协调相关事宜,并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进展。三

学习

古代文学常识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文学常识,内容包括古代文学常识100篇,古代文学常识大全汇总。一、熟记《朝代表》我刚接高一语文课时,在课堂上遇见过这种情况,我提出问题,找三名学生回答,回答的结果是不同的。我的问题是:陶渊明是什么时期的诗人?甲同学回答:

学习

媒介审判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媒介审判10篇,内容包括媒介审判的新闻实例,媒介审判案例2022。媒介权力的存在和时社会生活的影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Stewar在1974年11月2日耶鲁法学院150周年纪念大会的演讲中,明确地在法律意义上提出了媒介“第四权力

学习

粮油食品科技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粮油食品科技,内容包括粮油食品的文献综述,粮油食品加工参考文献。1.平房仓储藏小麦粮堆温度场的数学模拟梁醒培,吴锐,赵玉霞,赫振方,李东方,甄彤,LIANGXing-pei,WURui,ZHAOYu-xia,HEZheng-fang,LIDong-fang,ZHEN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