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与配送篇1
一、《仓储与配送》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内涵
项目化教学是近年来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课程项目化改造按照企业(行业)调研——调研分析——确定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形成学习情境(项目)——教学实施——对比分析的路径推进。在学习领域的整体设计上,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运输业务为载体,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行动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通过任务驱动构建课程项目体系。
二、《仓储与配送》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明确课程的地位和培养目标
仓储与配送是物流的两大主要功能,《仓储与配送》课程是研究物资流通领域物资储存保管与配送规律的一门科学,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也是重要的专业技能课,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讲授本课程,并参加一定时间的实习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物资储存、保管和配送规律,并将其运用到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实践中去,以保证物资在仓储保管与配送过程中质量完整、数量无损。
《仓储与配送》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较系统的仓储管理和配送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具有为仓储管理与配送的整个生产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的初步能力。了解有关仓储管理的规章制度,掌握仓储业务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学会合理布局和进行仓库的规划、建设;掌握各种物资的保管技能;牢固掌握仓储安全管理知识;并了解保税仓库情况。了解配送的概念、分类、环节;了解配送中心运作管理。掌握配送组织方法、配送运输技术和配送商务管理要求等。
(二)《仓储与配送》课程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思路
《仓储与配送》课程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出商品入库管理;商品储存规划及商品养护管理等项目主题,每一个项目为完整的一个工作过程。通过模拟仓储与配送活动的工作情境,把工作过程采用项目化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认识到每一项仓储与配送活动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仓储与配送》课程项目化课程改革的要点
将职业能力标准充分结合到教学内容中,把职业能力标准细分为知识目标(应知)和能力目标(应会),并以之作为我们物流教学的培养目标,将能力目标细分为具有商品出入库管理能力、商品储存规划及养护管理能力等能力。同时把这些能力目标融合到基于物流工作过程而划分的任务中去,然后通过这些任务的驱动,真正让学生掌握真实物流行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掌握相应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这样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就有了很实在的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增添了砝码,工作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加强。
(四)《仓储与配送》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施
对《仓储与配送》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实施过程进行分析,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标准出发,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出商品出入库管理、商品储存规划及养护管理等项目主题,每一个项目为完整的一个工作过程。从职业情境中的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再经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每个学习情境包含多个不同的工作任务,通过多个不同工作任务的训练,把该学习领域的所有知识点都涵盖进去。秉承我院“工程教育、职业取向”办学理念,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仓储与配送》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课程坚持项目化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和方法,以仓储与配送管理工作过程为主线,形成教学内容的逻辑框架。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各项目注重知识和技能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注重技能训练,注重体现岗位技能和综合技能的相互结合。在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注重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实施过程。
1.将职业能力标准细分:①具有仓储与配送市场调研能力;②仓库机械设备的识别与应用能力;③商品出入库管理能力;④商品储存规划及养护管理能力;⑤库存管理与订货技术方法;⑥配送中心系统设计能力;⑦配送中心作业管理能力;⑧配送运输路线优化能力;使学生具备一线业务操作与管理的基本职业能力。
2.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出如下项目
①项目一:仓储与配送市场调研
仓储与配送市场是仓储与配送生产者和仓储与配送需求者之间进行仓储与配送服务产品交易的场所和机制,是仓储与配送活动的客观反映。在完成仓储与配送任务前,首先要对仓储、配送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市场情况,为企业的仓储与配送生产做出合理安排。市场部组织工作人员对仓储、配送市场进行调查,调查货主的仓储与配送需求、仓储与配送供给情况,对仓储与配送市场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做出本期的仓储与配送生产计划。
通过课堂上讲授仓库的分类、不同类型仓库的特点、不同行业对仓储管理的要求、中国仓储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组织学生对不同仓储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仓储市场的特征,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进行改进。讲授配送的类型、配送的模式、中国配送业的发展趋势、配送中心的分类及不同配送中心的功能,组织学生对不同配送市场进行调研,分析配送市场的特征,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进行改进。
通过本项目的训教,使学生掌握了仓储与配送市场调研的方法和调研的内容,具备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制定仓储与配送计划的能力。
②项目二:仓库与配送机械设备的识别与应用
仓储与配送机械设备对于仓库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设备的采用极大地提高了仓库内部的作业效率。
在本项目中,要使学生掌握容器及负载单元化设备、物料搬运设备、储存设备、自动辨识及通讯设备的识别与应用。能够了解这些机械设备的原理,使用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③项目三:商品出入库管理
商品仓储保管是商品流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货物流动过程和信息流动过程。货物在仓库的流动过程是货物从库外流向库内,经过必要的保管再流向库外的作业过程。商品的出入库管理就是对商品进行从库外流向库内、再流向库外的作业过程的管理。
本项目要求学生掌握仓储保管各环节的主要作业内容和基本要求,熟悉仓储业务,达到具有管理仓库的能力或实际作业的能力。具体来说,要能够了解商品接运的主要方式、掌握商品验收的作业流程、熟悉商品入库作业的影响因素及其管理、掌握商品出库的方式和方法、熟悉各种商品的出库方式、掌握出库程序和商品出库业务的后续工作。
④项目四:商品储存规划及养护管理
由于储存商品的类型繁多、特性各异以及储存的条件千差万别等原因,在商品的储存过程中必须进行储存的规划。商品养护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库存货物的使用价值,最大限度地减少货物的自然损耗,杜绝因保管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害,防止货物损失。本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商品储存规划中的选址及其分区分类储存的方法;掌握商品养护中堆垛、苫垫的要求和形式;运用温度、湿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养护措施的选择和控制。
⑤项目五:库存管理与订货技术方法
库存是仓储的最基本功能,除了进行商品储存保管外,它还具有整合需求和供给,保持物流系统中各项活动顺畅进行的功能。企业存货不足,会造成供货不及时、供应链断裂,丧失市场占有率或交易机会;整体社会库存不足,会造成物资贫乏、供不应求。而商品库存需要一定的维持费用,同时还存在着商品积压和损坏而产生的库存风险。因此,在库存管理中既要保持合理的库存数量,防止缺货和库存不足,又要避免库存过量,发生不必要的库存费用。
本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库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经济订货批量、定期订货批量和定量订货批量以及安全库存的确定等基本的库存控制方法。
⑥项目六:配送中心系统设计
配送系统的规划设计主要是针对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配送中心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系统规划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应从物流系统规划、信息系统规划、运营系统规划等三个方面进行规划。通过系统规划,实现配送中心的高效化、信息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本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配送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设计程序、总体设计的基本要点;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物流网点的合理布局;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
⑦项目七:配送中心作业管理
现代物流利用配送中心的集约化和高效率运作,充分发挥调配社会资源的作用,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从而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其中分拣配货作业和流通加工作业是配送中心内部作业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它们直接影响配送中心的集约化和高效率运作。本项目中要求学生掌握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环节和流程;配送中心分拣配货作业内容和系统规划;流通加工作业的作用和分类。
⑧项目八:配送运输路线优化
配送运输由于配送方法的不同,其运输过程也不尽相同。影响配送运输的因素很多,如车流量的变化、道路状况、客户的分布状况和配送中心的选址、道路交通网、车辆额定载重量以及车辆运行限制等。配送路线设计就是整合影响配送运输的各种因素,适时适量地利用现有的运输工具和道路状况,及时、安全、方便经济的将客户所需的不同物质准确送达客户手中,以便提供优良的物流配送服务。在本项目中,要求学生根据不同客户群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不同运输线路设计,最终达到节省时间、缩短运行距离和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每一个项目为完整的一个工作过程。
3.教学考核与评价
教学考核与评价以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考试为辅的考核方式。课程的学业成绩由过程考核成绩×70%+期末考试×30%两部分组成。在每一个项目训教过程中,围绕项目的训教目标,从学习态度、职业素养、任务完成质量、团队精神进行综合性考核。过程考核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每一个项目结束后,都有一个完成该项目的成绩,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定出每一项目的权重,所有项目完成后,得到过程考核成绩;期末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仓储与配送》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总结
《仓储与配送》项目化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从被动听讲的从属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地位。实践证明,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理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操作的可行性,为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个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慧.《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改革与实践[J].九江学院商学院,2012,(8).
仓储与配送篇2
关键词:条码;仓储;配送
中***分类号:TP39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211-02
条码是一种可供电子仪器识别的符号,通过电子仪器识别条码符号所表示的各种信息内容,能快速准确地为生产厂家、销售商及仓储配送部门采集、处理和交换各种信息[1]。随着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条码技术在物流业特别是在仓储与配送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条码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是物流行业条码技术的启蒙阶段,随着现代制造业在国内的发展,国内部分仓储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条码技术对仓储管理的影响,开始关注这一技术[2]。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头两年,是条码开始在物流领域逐步应用的几年,也是中国物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几年。在这些年里,条码技术开始获得物流行业的普遍关注,在一些新建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开始应用。在物流系统中,仓储部分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它不论对物流系统的效率还是成本都产生重要的影响。条码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特别是在自动控制、自动输送、自动分类线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外一些货物仓储中心利用条码技术大大提高了效率。近几年是条码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条码技术的应用已经给许多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一维条码在物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二维条码也开始快速推广。和一维条码相比,二维条码具有信息含量大,准确性高、保密项强等特点,而且可以不用和数据库连接直接使用等优势,目前已经在各种票证上应用。
从我国目前仓储配送业的现状来看,由于我国物流起步较晚,仓储业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一部分仓储配送企业和生产企业仓储配送部门尚未建立基于条形码数据采集的信息系统,因此,推广和应用条形码技术将成为我国仓储配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条码技术在物流过程中的作用
由于条码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物流效率,并减少工作中产生的误差,所以在发达国家,条码已广泛应用于物流领域中。目前,在物流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能够通过条码来实现商品的自动识别,提高效率;特别是在仓储保管和分拣配送过程中推广使用条码,不仅能减轻劳动强度,而且能使得流通速度明显加快。通过在仓储配送企业中推广条码技术,能够提高我国仓储配送的整体效率和水平。
1.条码技术是实现物流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在整个物流过程中,条码承载着各种物流信息,并附着于物流单元上,保证标识信息与实物同步,条码扫描仪则成为物流单元与信息系统的纽带。以条码识读为基础的POS自动销售系统,带来了销售、库存管理、订货、结算方式的变革,同时也促进了条码体系的发展及其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的应用,逐步从物流供应链的零售末端前推到配送、仓储、运输等物流各个环节[3]。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手持式终端在物流管理中广泛应用,实现了一机多用:将商品的出入库、盘点和业务人员的外出订货等功能放在一台手持式终端上,通过网络将手持终端的数据和计算机系统相连接,保证供应链各环节用户的应用。可见,没有条码的物流过程已经不可想象,条码技术是实现物流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2.条码技术可以加快商品流通,减少差错
条码技术对现代化物流作业与管理的影响已经深入人心,大多数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技术的优势,没有条码技术就难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条码技术是实现物流信息化的基础。目前,条码的应用已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的好处,在商品的流通领域中,条码的应用可缩短商品的产、供、销之间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加快物资和商品的流通。上海新界货运服务有限公司通过扫描EAN/UCC-128条码符号,实现货物分拣、自动分配库位、库位查询、自动打印运输标签、进出库信息采集等功能,使管理人员实时掌握收货、发货以及库存等信息,大大改变了原来仓库作业效率低、易出错的状况[4]。
3.条码技术可以提高仓储管理水平
条码技术不仅可以标识所有物品,同样也可以标识货位,只有扫描了货位条码和货物条码后才能完成上下架过程,这就可以确保货物的货位信息总是准确的。如果没有条码技术,传统方式下的货架操作往往使货物与货位信息相脱节,如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指示在某处出库某种物品,但操作工将叉车开到货位后却发现并不存在这样的物品。在仓库管理系统中,正是通过条码技术使得货物和货位能够一一对应,方便货物的快进快出,从而实现入库业务、出库业务、仓库调拨、库存调拨等功能,有效控制并跟踪仓库业务的物流和成本管理全过程,实现完善的仓储信息管理。
三、条码技术在仓储与配送领域的应用
1.条码在入库验收过程中的应用
入库验收时,作业员首先要从数据处理终端上进入入库模式,使用条码数据采集器识别货物原有的条码标识,录入客户代码、数量、货架等资料,然后将货物摆放在小型运输车上,待所有要进仓的物品登录完后,把数据采集器置于通讯接口上,驱动打印机将进仓的物品标识、清单打印出来[5]。同时,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计算机客户端,进行数据的操作处理后,资料存储在服务器上实现资源共享,完成收货的自动录入工作。
2.条码技术在仓库盘点中的应用
盘点就是根据库房中存储的所有货物进行账面和实务的盘存操作,在仓储保管过程中使用条码对物品进行单品管理。每一种不同规格、型号的物品用不同的条码标识,整合条码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等辅助识别、录入设备,实行一物一码。查询、清点货物时,只需用条码扫瞄器扫瞄物品的编码,数据库服务器就会将符合条件的所有物品详细资料提交出来:如物品名称、在库数量、存放位置、客户资料、进仓日期、办理人员等。工作人员将扫描的商品信息和条码数据终端中原有数据进行比对,如有不符,输入实际货品信息,系统会记录这一货品并建立一份盘存数据档案。
3.条码在出库过程中的应用
出库作业要与某客户的各项货品出库单相结合,操作员根据出仓单进行出货作业。首先出库操作员从其条码数据终端上选择了出库模式后,用条码数据采集器扫瞄货物的标识,系统便确认仓库里是否含有提货单上的物品,其数量、规格、型号等信息是否正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录入出库的客户代码、货物数量、车次路线等资料,用小型货物运输车将出仓物品送到指定的车次路线。操作完成后,利用打印机打印出货物出仓清单。然后将出库货物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将数据通过网络对数据库的资料进行更新处理,进行出库登账,更新货物库存明细。
4.条码技术在配送运输中的应用
物品在出仓后,将会进行装车派送和运输环节。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通讯等许多行业都存在货物的分拣、搬运问题,大批量的货物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其分门别类,准确无误地装到指定的车箱或航班,以送到不同的目的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应用条码技术,使包裹或产品自动分拣到不同的运输机上,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将预先打印好的条码标签贴在发送的物品上,并在每个分拣点装一台条码扫描器。在派送过程中,派送员将按照出仓单上注明的目的地点,依据最近的路线,将物品送到客户手中。客户收到物品后,认可物品的数量、外包完好无损后,签字确认。派送员将使用手持数据采集器进行扫瞄确认,完成派送、运输工作。派送员回到公司,只需将数据采集器的资料传输到计算机上,整个过程便结束。
参考文献:
[1] 张铎.推广应用物流条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3).
[2] 沈洪锋.基于条码的企业仓储和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J].现代商业,2008,(27).
[3] 孙宏英,刘***胜.条码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
仓储与配送篇3
一、仓储物流的发展与趋势
1.物流由物流物流物流发展而来,对货物的留与流的认识的不断变革,也正是物流不断发展的写照,有物的地方就需要物流,有商品就需要流通,商品只有不断地流转才能体现它本身的价值,进而才能展现人类不断地发展、不断的进步。
2.物流发展当中不得不提到最重要的一点----供应链,供应链的转型即是物流发展的趋势。供应链转型有两大思维,一是聚焦企业链接、二是聚焦终端市场;企业对企业到供应链到供应链、企业对终端到终端对制造。也就是说将来买卖商品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当然要做到终端对制造的无缝对接,必不可少的就是供应商的统一管理,要想做到供应商的一致管理,物流就必须成为供应链方案的提供者。
二、 物流仓储调度配送及收货入库管理
1.物流要成为供应链方案的提供者,需做好调度配送管理。对外部来讲,通过对物流路径的管制衡量,安排好出发、抵达的时间;对内部来说,对货物的分级分类规范、定点定位管理,正真做到有效的捡备料,达到实时化的交接,从而提高库存的周转率,以便达到“零金额库存”。
2.最理想的收货入库管理一步到位直接入库,要实现这一步前提是可以预测收货,进一步就需要知道物控的备料及发料计划,同时需要了解销售的销量情况,提前做好储位的分级分类准备避免影响收货计划。同理最理想的发货管理一步到位直接发货,不出现多次的装卸转运,要做到这样,必须在物流信息、货物信息、仓库信息、路线信息做到完全统一。
三、 物流标准化的变革趋势
1.物流标准化1.0—单元化包装,托盘出现(1.1M*1.2M*1.5*);
2.物流标准化2.0—容纳单元化空间位置大小的统一(20的倍数);
3.物流标准化3.0—物流主要工序的发展(收-储-发-盘);
4.物流标准化4.0—多方联合库存管理(厂家、供应商、经销商、商家利用数据分仓和分布式联动控制);
仓储与配送篇4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仓储与配送管理;应用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s a kind of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o explore knowledge.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s very suitable for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courses which are required to constantly innovation on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paper, taking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teaching practice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n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Key words: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application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物流业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在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人才匮乏的瓶颈制约,为了突破这一制约,我国很多普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基本知识,并将知识有效地转化成应用技能是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最主要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适应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本文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到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一门较为实用的课程――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是对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方法的有益探索,另外一方面希望通过这种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最终使学生获得主体发展。
1 探究式教学法的定义与教学过程
20世纪5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提出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开展的师生交互、教学相长的学习活动和教学过程[1]。施瓦布教授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科学家探究的过程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学生要像科学家一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精神和价值观的教育,形成健全的个性[2]。
探究式教学分为四个过程:①创建问题情景,提出关键问题。根据讲授的内容,创设情景,并依次提出关键问题。②自主探究。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调研共同探究解决途径。③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进行讨论,交流成果,最后对提出的问题给出合理解释。④实践探究。将课堂探究进一步深化,鼓励学生在实践生活中继续探究。
2 探究式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养成探究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这种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有:
2.1 教师的导演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导自演,一个人唱独角戏,以满堂灌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授,而探究式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整个教学中充当的更多是导演的作用,即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讨论以及归纳,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将角色扮演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围绕问题,从各自角度出发,通过讨论与沟通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最终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导演作用发挥的好坏密切相关,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自主发展。
2.2 学生的主动性
探究式教学法实际是一个积极学习的过程。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体验学习的乐趣。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非常直观的将结论与知识讲授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整个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机械的记忆而不是活跃的思考,这样的结果势必会造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低下,而探究式教学法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及推理等途径获取知识和探究的乐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手、脑、口全被充分调动起来,实现了学生主动性学习、反思性学习,而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2.3 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从传统的单向性、机械性以及被动性的交流方式转变为双向性、灵活性以及主动性的互动方式。探究式教学法强调的是提出问题、多向互动的师生互动方式。教师首先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师生互相交流沟通,共同探究解决途径,一方面培养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另外一方面培养学生多种形式交流的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组织学生讨论并不断进行修正,从而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
3 探究式教学法在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的运用
仓储与配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成技能。如果在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采用自主探究性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本文通过对仓储与配送管理实践教学中的不断探索,建构了“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关键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实践探究”的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模式。下面以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的一节内容――配送中心作业流程为例,谈一谈探究式教学法在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的实际运用。
3.1 创设情景,提出关键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式教学法的第一个步骤,其目的在于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把学生引入主要阐述的主题。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对相关知识深入研究后,分析实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探究式教学法的教学方案。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对进货、搬运、盘点、订单处理、拣选、补货、发货、配送各个作业流程有明确的认知,接下来运用探究教学法,提高学生物流配送的实战能力。
第一步创设情景,某企业2004年开展电商业务,目前已经成为了全国知名的电商企业,并在多个城市里建立了自有仓储配送中心的物流配送中心,为其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物流配送服务。一辆装有20吨货物的货车到达该电商企业在某市的配送中心仓库(附配送中心的库位情况***),该车上的货品有:洗涤用品、食品、化妆品、小家电等,且都不是标准包装,包装材料有纸箱、木箱、袋装,还有简单的透明薄膜。
探究式教学的载体是问题,接下来的探究活动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提出合理问题,如提出:根据货位情况***,本着节省库位的原则,规划出这批货物的合理储位;如卸货平台与仓库货架之间有200米距离,如何安排搬运设备并设计出高效的搬运路线;如何组织安排配送中心的盘点工作等问题,提出的问题一定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自主探究奠定基础。
3.2 自主探究
探究式教学法的第二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并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起到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引导、规范学生的探索过程。
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在课外完成,以小组为单位来安排进货工作流程,并进行演示;根据给出的信息制定一份搬运路线***与搬运设备安排,再分配任务进行作业;制定一份合理规划货位储位的解决方案;制定详细的盘点计划;制作出拣货流程***,并进行模拟;根据库存和订单情况进行补货作业,并填写有关单据。
因为每组学生水平不同,效果不同,教师应该对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与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创新思路及意识应予以表扬。
3.3 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讨论交流是探究性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归纳整理,学生就自己所处的小组在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并分析调研结果,对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小组之间的研讨也可以是全班范围的大辩论。最后对问题形成一个合理的解释,得出结论或规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要与学生自主探究应相结合,传授知识与解决问题相结合。
3.4 实践探究
实践探究是对课堂探究的深化,也是对课堂探究的进一步巩固。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内化知识达到深化拓展的目的,并促进学生养成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
4 探究式教学法在仓储与配送管理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但不可避免的,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耗时多、课堂纪律不好控制以及难以实施,结果难以控制等问题。为了充分发挥探究教学法在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中的作用,在具体运用时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
4.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法作为引导者,在对仓储与配送管理相关知识深入研究后,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制定翔实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首先要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转化成问题情景,其次提出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进行及时的引导与修正。
4.2 保证充足的探究时间
探究的过程往往要经历资料搜集、实地调研、分析思考、总结报告、讨论交流等环节,这需要给学生安排足够的探究时间,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来理解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并保质保量的完成整个探究过程。
4.3 确保教学效果
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正如一部影视作品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一样,教学效果最终也取决于教师的导演作用。在讨论交流的环节,既要保证课堂讨论的有序进行,又要保证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畅所欲言,围绕课程目标安排教学进度,制定教学计划,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从而能确保教学效果。
4.4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及管理过程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不能一味地、机械地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到每个知识模块上,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小 结
探究式教学法在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加以深入探索,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对该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重心展开积极的探索,并将此教学方法推广到其他课程当中,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何妍. 试论探究式教学法在高校***治理论课中的探索[J]. 山东青年***治学院学报,2011(1):147-150.
[2] 崔友兴,蔡林,陈瑞君. 问题教学法与探究教学法比较分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8):1-3.
[3] 何妍. 试论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公选课中的理论探索与实际操作[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6):82-83.
仓储与配送篇5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存在着现行的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方式、教学资源、教学考核方式都难以适应95后学生特性,难以适应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的问题。
首先,课程定位不明确,不同行业的仓储与配送流程规范存在较大差异,在讲解《仓储与配送管理》时不仅要讲解仓储与配送的通用知识,也需结合具体行业背景讲解仓储与配送的具体流程与操作规范。其次,教学手段单一,现在教学方式多采用讲授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应采用多媒体,抑或使用案例教学法或视频教学法,物流软件的实际运用,增强学生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最后,课程考核侧重于课后结果考核,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考核效果并不理想,而应该设计出基于过程的考核方式,通过即时反馈,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快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于老师的课程内容设计。
2 课程内容设计思路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内容设计着眼于学生就业岗位,通过企业内典型仓储与配送岗位需求分析,分析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岗位工作能力,设计教学模块。实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核心,岗位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内容设计。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以过程性操作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以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与实际操作技能。
2.1 企业调研,开发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高职教育一般为3年制,大三进人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调研过程中,考虑学生就业偏好、岗位选择、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同时考虑企业物流人才现状、人才缺口类型、人才考核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开发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与岗位能力需求。
一般来讲,企业物流人才梯队大致分为三个等级,即基层操作岗位、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岗位。根据高职院校的课程定位,我们主要以培养第一层次的物流人才为主,同时还重视培养学生的物流职业素养,在此基础上开发典型工作任务。
2.2 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典型工作任务是通过企业调研,针对各岗位具有挑战性的,能够快速成长的工作任务,归纳总结得出的。将典型工作任务及岗位能力要求合理地转化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学生的即时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及知识盲点,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3 《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内容设计实践
(1)行业调研,确定岗位群
通过物流企业调研,了解仓储部门及配送部门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学生看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及职业努力方向。
(2)根据岗位群,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式,总结归纳各个岗位核心工作任务、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等最后得出岗位群的对应的具体岗位能力及典型工作任务。
(3)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开发课程内容
《现代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开发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本文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参照企业要求的岗位能力,以模块化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一方面重视实践教学的应用,通过物流设施设备的实训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一些具体的出人库流程方案设计、波次管理策略、路线设计原则等一些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提高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
4 结语
仓储与配送篇6
关键词:技能竞赛;实践教学;影响设计
一、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对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影响分析
1.转变了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物流职业技能大赛是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以岗位任务完成情况来衡量专业能力。因此,可以在课程建设中,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并与职业技能大赛相对接,设计学习情境,选择实训项目、制定考核标准等。这样可以让高职教育中专业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更加务实、高效,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2.课程内容选择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举办技能大赛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大赛,促进职业院校增加相关的课程内容,从而引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在技能大赛中,学校要走访企业,了解并研究企业最需要的技术和人才,探讨优秀员工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在此过程中,学校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3.推动了工作过程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在课程教学中,应以工作任务为核心,贴近企业生产实际,体现知识点的链接和综合。而“工作任务导向,贴近企业生产实际”是职业技能大赛题目设置的一大特点。在技能大赛中,每一个参赛项目都不是一门课,也不是可以由一个教师***承担的,它是综合的,需要发挥团队精神,由多名教师互相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这就要求课程内容必须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组织,贴近生产实际顺序,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职业技能大赛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技能,这就要求学校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在技能大赛中,学生比赛成绩往往也反映了幕后指导教师的水平,教师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保证学生比赛获得最佳成绩的根本。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就会接触很多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这是对教师原有知识、技能的挑战,他们要想很好地指导学生就必须先于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提高自己的实施能力,从而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导向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1.技能大赛目标
物流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是展示参赛选手对综合物流活动的实际操作水平;检验参赛选手对物流专业知识、物流方案规划设计,以及物流实际作业操作技能、现代物流设备的使用、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等各项能力;通过任务分工、团结协作,锻炼参赛选手的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引导院校进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明确物流就业岗位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提升物流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物流核心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物流高技能人才;建立完善物流高技能人才的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技术交流机制;为物流专业人才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2.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结合物流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和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描述,逐层递进,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首先是了解现代仓储和配送中心的组成,认识各种设施设备;其次是掌握各种设施设备和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再次是熟悉仓储与配送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作业流程;最后达到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所练分析和解决仓储与配送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达到以上四个基本目标的同时,通过课程实训也为我院选拔学生组队参加物流职业技能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依据本课程的特点,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从仓储部接到订单到把货物配送到用户的整个工作过程为主线,选取典型仓储、配送企业开展物流活动的真实工作场景为蓝本,体现工作项目的真实性,以真实工作任务、真实的工作过程来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中获取实践技能。
结合仓储配送企业工作流程这条逻辑主线,归纳、序化成为三大作业模块:入库作业、储存作业、出库作业,这三大技能模块又以15个工作项目作为支撑。整合后本课程实训项目体系如表1所示。
四、实践教学设计案例――重型货架入库
下面以项目――重型货架入库为例,说明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项目任务:完成货物从月台到重型货架上架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入库单的填报,货物接受,货物组托上架等。
知识、技能目标:能争取使用入库设备;按流程完成货物入库并上架;熟练掌握软件操作。
实践场所:供应链一体化实训室。
学生分组作业方式:学生4人一组,分别完成任务,具体任务如表2所示。
成果鉴定:要求学生现场完成重型货架入库任务,任务完成后学生自己总结,指导教师点评。
表2 重型货架入库作业任务
[角色\&人数\&任务\&软件操作\&1\&利用中诺思全国物流仓储与配送技能大赛软件完成入库任务的描述和操作\&RF操作\&1\&利用RF扫描货物条码、托盘条码、货架条码等,并完成入库\&组托与上架操作\&2\&将货物组托,利用地牛、堆高车等设备将货物入重型货架指定货位\&]
经过两年的改革与探索,本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了职业技能。我专业学生组队参赛,获得了2013年陕西省“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技能竞赛一等奖。2013年全国“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技能竞赛二等奖。2014年全国物流沙盘竞赛二等奖。初步显示出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今后,工作过程和工作步骤的设计与设施内容还将不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许晓春,林朝朋.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教改的探索与实践[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46-48.
[2]郭永善.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剖析及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06):126-129.
仓储与配送篇7
【关键词】 中小仓储企业;管理瓶颈;资源优势
仓储企业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合理的仓储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加快物资流动的速度,降低成本,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对实现资源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仓储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仓储企业是功能较为单一,主要实现仓储功能,提货、送货、运输、搬运、托运仅仅起到辅助作用。但是,这些中小型仓储企业有着自身的资源优势,例如硬件充足、资产庞大、网点广泛、客户稳定等。目前,这些传统中小型仓储企业的业务面不断拓展,货物吞吐量不断加大,部分企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已经改造完成。与此同时,企业中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核心竞争力、信息不流畅等诸多管理问题暴露出来。本文依据中小型仓储企业的现状,分析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此类企业突破管理瓶颈,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探索个性化服务、实现与物流供应链的融合提供解决思路。
一、我国中小仓储企业的现状
(一)仓库规模在不断扩大
据有关数字统计,目前我国营业性的通用仓库总面积达到5亿多平米,立体仓库的比例已接近10%,普通平房库占70%左右,楼房库占20%左右。全国冷库的总容量已经达到1000万吨/次,虽然仓库数量大,但布局不够合理,由于各行业各部门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纷纷建立自己的仓库,导致仓库数量众多,都在经济集中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仓库,以至于仓储布局极不合理,造成了部分地区仓储大量剩余和部分地区仓储能力不足的两极分化局面。
(二)仓储设施逐步得到改善
传统的仓储设施要按现代物流技术进行更新改造,使仓库设施布局日趋网络化,促进了我国仓库设施建设的专业化与标准化。在“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上更加规模化、规范化,由沿海城市到内地城市,由大城市到中小城市,由商贸、流通加工、物流一体化综合园区到各类专业(电器、零配件、化工、食品)园区,带动了各种类型仓库的建设与发展,提高了我国仓库设施的水平。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同时存在,一些企业的现代化仓库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包括各种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高层货架仓库等,很多仓库作业仍旧靠人工操作。
(三)部分仓储企业正在向配送中心转变
许多仓储企业普遍购置配送车辆或租车,配送区域从同城扩大到异地。一些仓储企业正在向供应链的各环节深入,开展供应商管理库存、JIT、供应链融资、零配件与商品的分销配送等业务,使配送方式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配送中心是以组织配送销售或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职能的流通型节点。配送中心为了更好的作送货的编组准备,必然需要采取零星集货、批量进货等种种资源搜集工作和对货物的分整、配备等工作,也具有集货中心、分货中心的职能,为了更有效、更高水平的配送,配送中心往往还需要有比较强的流通加工能力。此外,配送中心还必须执行货物配备后的送达到户的使命,这是和仓储企业只管保存不管运达的重要不同之处。由此可见,如果说仓储的职能还是较为单一的话,配送中心功能则较全面、完整,也可以说,配送中心实际上是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功能之综合,并有了配送的功能。这种转变也为仓储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仓储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在2009年,***将物流行业纳入“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并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府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相关***策。如物流各环节作业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突显职业教育的特色,注重实际岗位能力的培养,使物流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就业岗位。
二、中小仓储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与上下游企业之间没有完全建立良好的战略联盟关系,难以实现供应链管理
在实际运营中,有的仓储企业与上游制造商之间只是有偿管货的单一的合作关系,会出现过期或积压的货物过多,导致仓库货物周转的速度较慢,影响资金的正常运转;与下游客户之间的关系就略显被动,如给超市配送货物,有的超市通过缺一罚十等手段,来控制错发或串货等现象;从超市退回来的货,包装费用,残次品费用大部分都由物流公司来承担,无形中就给物流企业带来不必要的费用开支。仓储企业上下游之间的战略联盟关系就是无稽之谈。
(二)中小仓储企业作业岗位设置不合理,造成效率较低,差错率较高
仓储企业内部的作业岗位设置经常会出现一人多岗,即一个人要负责入库、出库、盘点、分拣、备货、包装等所有业务的操作;或一岗多人,如两三人一组同时操作入库、出库、分拣、贴唛头、包装等业务操作。这样就会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时常出现错发或串货等现象,岗位职责不明确,相互推诿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中小仓储企业对现有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资源闲置浪费
在软件方面,有的仓储企业购买了ERP、供应链管理、仓库管理等软件,没有充分利用,主要由于物流企业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量身定做相应的物流软件,与上下游企业不能很好的对接;在硬件方面,普通仓库利用率普遍较低,货物存放比较分散,同一种货物与其他货物拼库,分散放在3、4个仓库里,这样给出库、备货、装车、盘点、造成很多麻烦。
(四)中小仓储企业服务单一,缺乏增值服务意识
由于目前70%的仓库都是平房库,其功能就是主要为客户储存产品,加上现在仓储市场不规范,竞争不平等,只能通过低价来吸引客户,仓储企业的利润空间很小,有的甚至为零,不少项目长期亏损,如果仓储企业不拓展业务,不但缺乏发展后劲,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
(五)中小仓储企业专业人才缺乏,素质偏低
对于仓储企业,既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实际操作型人才,更需要仓储管理型人才。实际工作中,这方面人才非常匮乏,大部分仓储企业都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转型过来的,部分是老职工,真正学过物流专业的不多,仓库管理和作业人员素质较低,造成仓库缺乏科学、合理的控制与管理,影响仓储的工作效率,加大仓储费用的支出。
三、解决仓储企业问题主要对策
(一)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战略联盟关系,尽快实施供应链管理
建立制造商、仓库、分销商、客户之间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尽快完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对货物实施动态跟踪。对于即将过期、过时的货物,分销商通过促销形式,及时处理,减少重复退货、重复包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并与上下游企业共同建立一些合理的、公平的制度,共同商讨仓库规划、产品的改进、客户的需求等相关问题,使整个链条良性循环。
(二)合理设置仓储岗位,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差错率
仓储企业的作业岗位设置建议是:入库、出库(分拣、备货)、复核、包装、贴唛头、信息录入、退货、盘点等岗位。在作业时有两种方式分岗,一种是根据业务量的大小,一个人负责一种或两种货物,从入库、出库(分拣、备货)、包装、退货、贴唛头全由此人负责;另一种是一人负责一岗,不管哪种方式,复核、盘点要由专人来负责。这样岗位明确,责任明确,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差错率。
(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在软件方面,仓储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量身定做相应的物流软件,而不是盲目购买市场上畅销的软件,还要考虑如何与上下游企业进行对接,建立制造商与仓库、仓库与仓库、仓库与客户之间的无缝对接,实施供应链管理。通过信息平台,对货物整个过程实时动态跟踪,从而解决缺货自动补货问题和仓库之间相互调拨货物。加快货物的周转速度,减少积压,降低仓储成本。在硬件方面,根据客户的多少,每天货物的吞吐量和货物自身的特点要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同一种货物最好放在一个仓库里,方便管理,便于出库、备货、装车、盘点等作业,减少人、财、物的耗费。
(四)延伸服务领域,提供多样化的仓储增值服务
长期以来,我国仓储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服务功能过于单一,单纯依靠仓储或运输功能,服务能力明显不足,无法满足企业的相关配套要求。这种单一化的服务局限了企业的发展。传统的仓储服务,所带来的利润很单薄。实际上,仓储企业能够提供的服务很多,比如加工配送、提供信息、库存管理、货代、报关等。除了提供传统意义上的服务项目外,现代仓储企业还要不断开拓业务渠道,向客户提供流通加工、包装、贴码、咨询、代办结算、以库存控制为核心的信息服务、以仓单质押为主的金融服务等服务项目,以提升仓储企业的内在价值、保持竞争能力,赢得更多的客户,这样才能与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才能提升仓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引进并培育仓储专业人才,完善培训体系
物流专业人才是物流企业的重要资源,要想发展中小型仓储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就需要有技术、管理、创新等多方面的人才。仓储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各高等院校引进物流专业相关人才;或将表现较好的职工送出去学习参观,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或与学校合作,并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的设置等,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好更快适应就业岗位。学校也要定期对物流企业在职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使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尽快弥补中小型仓储企业物流专业人才的不足。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仓储业将向着更加综合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品牌仓储企业将成为客户的首选对象;仓储业将会与运输业日益密切结合。中小型仓储企业的发展虽然前景非常乐观,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如果想立于不败,中小仓储企业应顺应这一趋势,居安思危,以服务制胜,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仓储业的现代化水平。不仅管理观念需要革新,同时要在信息技术、人员素质、增值服务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尤其是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以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提高中小型仓储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杜会敏.我国仓储业的发展现状分析[J].商场现代化.(下旬刊)总第516期.2007
[2]唐东存.谈企业仓储管理的决策分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第6期.2009
[3]汤云.加强仓储现代化建设提高仓储业竞争力[J].商品储运与养护.第2期.2008
[4]李永生.仓储与配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仓储与配送篇8
关键词:仓储管理;B2C;MIS;DPC决策法
中***分类号:C931.6 文献标志码:A
随着我国B2C产业的飞速发展,作为B2C供应链中重要一环的仓储业正成为发展的一根软肋。目前仓储管理比较普遍的分类方法是ABC分类法,但是单纯的ABC分类法有时候无法满足B2C订单处理的需要,ABC分析法分类简单,有许多有价值的分类信息无法被利用;目前最通用的分类方式是按照库存资金累计量进行分类,但分类方式众多,选择恰当的分类方式代表一类货物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DPC决策法是在原有的分类法基础上进行再排序,使得仓储管理系统不仅仅拘泥于后台数据的处理和对订单执行的支持,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订单的流程促使仓储物流的总体效率得到提升,通过对仓储管理的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仓储运行的效率并提高顾客的交易体验。目前,B2C企业通过物流外包的形式将配送这一部分交给第三方物流,但是两者从配送结构以及配送要求上存在较大不同。进行DPC分类法能够使仓储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提高仓库的周转能力,运营期间降低仓储的管理成本;将物流的仓储设计与订单计划联系起来进行规划,降低整体订单的处理时间和处理成本。
1.DPC法对B2C配送仓储的优化管理
1.1DPC法对仓储管理的优化方式
赋予决策系统主动将订单调整到合适处理的时间的权利完善高绩效仓储管理模式;消费者方面赋予其灵活选择配送时间的权利,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交易体验的同时,为仓储资源取得更为灵活的配货选择。
DPC控制的实现主要在订单管理,仓储管理决策两个方面。在订单管理方面消费者有权利选择自己所要使用的延迟等级,在仓储管理中辅助库位的分配进行决策;在仓储决策方面,决策系统有权利对仓库内所有的订单进行筛选,以求获得最佳的处理方式同时处理最多的订单。
加入DPC法将对整个信息的决策重心有一定影响,将增大仓储决策系统的决策比重,同时减少由下订单顺序而决定拣货顺序的比重,但是相对于同一次拣货而言,首次被规划处理需要进行拣货的订单比优化调整进来的订单享有更高的处理优先权,避免出现有些订单始终无法被处理这种极端情况。
1.2适应DPC决策法的信息收集方式
在原本二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大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应用,保障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运作效率,避免人工的重复劳动,克服传统数据采集方式容易产生差错和滞后性的缺点。
2.DPC法在B2C配送仓储中的应用
2.1延迟等级在订单管理程序设定
延迟等级是集成在原有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之上,与其他分类方式方式协同决策,延迟等级主要在订单处理的顺序以及优先处理上进行分析设置,相关设定有3个方面。
(1)延迟等级、指数的设定。延迟等级设定:定为十级,最高为九级代表可延迟,一级表示不可延迟,零级为特殊货物处理等级。
延迟程度指数:该指数越小代表可延迟的程度越大。
(2)延迟指数计算方式。根据货物的下订单时间比重占25%、根据“当前订单处理情况系统选择可延迟等级”占75%。每间隔合理的时间,配送当前订单处理情况选择可延迟等级所占决策比重降低25%,相对的货物下订单时间所占决策比重上升25%。首次已被规划的订单当被更为合适的订单顶替后在进行二次规划设计时其可延迟等级所占决策百分比降低20%,相对的货物下订单时间所占决策比重上升20%降到可延迟比重降为0为止,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公式:可延迟指数=当前订单处理系统选择可延迟等级所占比例*可延迟程度等级+货物下订单时间所占比例*10。
注:延迟等级十级(0至9)计算时以数字表示。该指数数值越大标明能后延迟处理的时间越长。延迟指数最大为10,比例数均大于等于零。
(3)订单实现主动优先处理。在顾客下订单并完成付款后,如果配送系统能够优化当前已有配送行程,提前处理该订单则给与顾客选择以提供增值服务。该选择与配送规划系统相联系,根据已经完成的路线规划提供能够优先配送的路线选择,如果不选择则默认该订单遵循正常订单的流程。优先处理规则必须考虑“可延迟程度”等级。
2.2订单信息的处理
搭建有效的B2C订单信息管理平台,对其订单,仓储,财务等交易流程进行有效控制。
仓储配送系统与配送系统进行实时的信息沟通,为已经下达的订单选择最合适的拣货时间,为在网上正在销售的商品提供更为实时的货物跟踪信息,时刻了解货物目前状态,如***1所示。
增加DPC法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仓储决策环节以及配送决策支持方面的使用,根据需要配送的订单安排配送计划,如果进行配送的载具有空位则进行填充,寻找适合的货物进行填充并确认该配送路线也符合订单要求。
2.3延迟等级在仓储管理程序设定
(1)RFID对货物基本数据的处理。在仓储环节记录或读取货物的基本资料,使用RFID将免去扫描条码这一工作以通过RFID扫描闸口进行标签阅读,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扫描大量数据而且便于分组管理。
该标签的使用同时服务于快速的盘点以及拣货,使用手持式RFID扫描器通过需要盘点的货架能够完成较大规模的扫描任务,快捷方便。
在拣货方面,完成拣货操作后货物通过RFID扫描闸口能够一次性将货物信息全部读取,然后由系统检查是否有货物被错误拾取或者有货物漏取,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拣货时发生的人工操作错误。
(2)仓储信息与订单管理与配送决策的联动。订单系统与配送决策之间建立沟通,这种沟通体现在仓储信息系统,即:配送决策发现能够同时处理的订单,询问订单系统有没有符合要求的订单,根据需要处理的订单询问库存系统该货物是否符合规格,如果符合则仓储进行出库操作。
(3)对出入库流程的优化。为了适应DPC的实施提高B2C仓储使用效率以及准确度,有必要对货物出库的一些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如***2所示。
2.4对配送决策的支持
(1)订单配送设计支持。在有效订单下达后,根据可延迟等级以及之前在下订单的时候消费者选择相应的优先配送服务决定该订单是否有必要现在处理,否则系统将先处理有消费者选择提供该服务的订单进行处理,对此类订单采取被动延迟的方式。
仓储与配送篇9
关键词:密集型、自动化立体仓储
自动化立体仓库由于具有很高的空间利用率、很强的出入库能力,已成为企业物流和生产管理不可缺少的仓储技术,在汽车、化工、电子、烟草等行业的应用逐年增长。从1978~2005年,我国已建成约1000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并以年均50座的数量增长。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土地***策的收紧、用工成本上升,以及自动化仓储技术的完善和物流装备价格相对降低,预计到2010年,年均增长将达到140座。
未来几年,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之一表现为高速度、高效率、高密度。本文针对储存型仓储系统,研究设计一种密集型自动化立体仓库,给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人员和用户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案选择。
在用密集型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结构特点
目前,密集型仓储系统在我国大多集中在烟草行业,大类可分为件烟单元自动化仓储模式和托盘单元卷烟自动化仓储模式。本文首先分析烟草行业各种密集型仓储系统的特点,并在现有技术和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密集型仓储模式。
(一)件烟单元自动化仓储模式
件烟单元自动化仓储的实现模式有件烟自动化立体库和件烟自动化密集仓库两种。特点是出入库简单,件烟直接通过输送系统后就可以实现出入库,效率高,减少物料的堆码和拆码次数,货损减少;缺点是空间利用率低、存量不大,若与托盘库配合,既可以扩大仓库的存储容量,又可以利用件烟库解决发货补零的问题。
①件烟单元巷道堆垛机自动化立体仓库
件烟单元巷道堆垛机自动化立体仓库(***1)由梳式立体货架和与之配套的梳式巷道堆垛机及出入库站台组成,比较适合于规模较大、货物分拣量较大的卷烟配送中心,目前在国内省级卷烟配送物流中心已有多个应用案例,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如青岛市烟草公司卷烟配送中心、白沙物流配送中心等。
②件烟自动化密集仓库
件烟单元自动化密集立体仓库(***2)由一台自带控制系统的立体仓库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单件卷烟从输送线上过来,当下一环节出现问题不能满足上一环节的流量要求时,为了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上位计算机调度系统给该设备的控制系统下达一个缓存物料的指令,该设备的输送部分启动其积放功能,将物料逐个密集地储存在这个输送机上,当积满一条输送机后,采用连续升降输送机的机构,拉动这条输送机连同其上的物料,使其离开原输送位,另一台输送机补充其位,继续物料缓存,如此反复直到存满或解除缓存命令。该过程的逆过程可以将物料逐个释放。件烟自动化密集仓库在红河卷烟厂得到应用,主要用于成品卷烟发货时的件烟数量补零,以及拆、码垛时零散件烟的缓存。
③重力式货架密集储存
重力式货架密集储存(***3)主要用于卷烟配送中心分拣作业前的补货。其工作原理为:箱式物料由货架后端人丁或装备加入补料,物料靠自身重量滑到货架分拣端(前端),分拣人员拣取物料。拣完一箱后取走空箱,后面的实箱依次下滑到前端。
(二)托盘单元自动化仓储模式
托盘单元自动化仓储有两类三种模式。在这种仓储模式中,托盘码盘模式的抉择需要综合考虑。托盘单元在自动化物流系统中进行常规输送或搬运时,24件/托盘和28件/托盘的垛型稳定性可以满足输送要求,而30件/托盘的垛型稳定性不能满足输送要求,需要在托盘单元表面进行裹膜或捆扎以加固垛型,此时,28件/托盘的存储效率最大;如果存在大批量的整托盘发运,无论采用哪种垛型都需要进行裹膜或捆扎,选用30件/托盘的存储效率最大。
①托盘单元巷道堆垛机自动化立体仓库
托盘单元自动化立体仓库有多种形式,但目前的主流形式主要是单伸形式(***4)和双伸形式(***5)。
在技改浪潮的推动下,各烟草工业集团已在其烟叶配方、辅料及成品等工艺环节应用了先进的物料仓储系统,但由于各系统与卷烟生产线均有工艺及设备硬件接口,所以大多采用了单伸位仓储模式。
②托盘单元AGV自动仓储密集库
这种仓储模式由AGV小车与驶入式货架组成(***6)。
其工作原理为:当系统需要存储物料时,物流管理调度系统下达入库指令给AGV调度子系统,并分配货位,AGV调度子系统根据AGV小车的工作状态分配入库任务给某一合指定的AGV小车,AGV小车按指令将货物存储到指定货位。
这种仓储系统在红河卷烟厂得到验证,可用于层数不高(最多三层)、仓睹量不太大的场合。
遥控有轨车式自动仓储密集库系统
遥控有轨车式自动仓储密集库是目前尚未研制和使用的一种新型仓储系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系统组成及工艺布局
该系统由多层轨道立体货架、巷道堆垛机或AGV、自动输送系统、遥控有轨自动车、条码自动识别系统、上位计算机管理调度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人工处理接口站台、智能快速自动充电系统等组成(***7),对于多层轨道立体货架层数不高(一般不超过3层)也可用AGV替代堆垛机。
(二)工艺流程设计
物料用人工堆码或机器入堆码成实托盘和空托盘组。空托盘在进入系统时就预先在指定的位置贴上二维条码。入库物料按类型和批次进行,且在实托盘入库前先将该物料信息存入计算机管理系统。
①物料入库工艺流程
(1)物料输送到与立体仓库接口的站台
实托盘由叉车或其他自动设施搬运至实托盘入口站台,经条码识别和外形尺寸检测合格后入库;如有一项不合格,则由自动输送系统送至人工处理站台,人工将物料的相关信息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并对实托盘的外形进行整理合格后,输送到入库站台等待入库。
(2)物料存入立体仓库
遥控有轨自动车在立体仓库指定的位置点待命,上位控制计算机系统同时给遥控有轨自动车和堆垛机(或AGV等)发出入库命令,遥控有轨自动车收到命令后,自动沿轨道行驶到入库储道的第一个货位,或者在其他装备(如堆垛机、AGV等)的协作下到达入库储道的第一个货位。堆垛机(或AGV等)到入库站台将实托盘放到入库储道的第一个货位的遥控有轨自动车上。遥控有轨自动车的自动取货装置向上升起,托起货物,沿轨道运行,自动识别到合适的停放点,取货装置降下,停放好货物,然后再回到入库储道的第一个货位,接收新指令。当该储道的入库量达到指定要求后,遥控有轨自动车将自动行驶回待命点,或进入新的储道进行作业。***8为遥控有轨自动车在立体仓库中作业的示意***。
某列某层所对应的巷道端头,有机械挡
块,遥控有轨自动车所存储的物料单元从里至外,一个个地密集排列。当储量达到入库储道满储时的n-1个货位时,上位计算机系统将遥控有轨自动车调离该巷道,再配合堆垛机(或AGV等)存入该储道的最后一个物料单元。这种存储方式就是高密度密集存储方式。
②物料出库工艺流程
(1)物料从立体仓库取出
当某一储道的物料需要出库时,如果遥控有轨自动车已经位于该出库储道的第一个货位待命,则可直接进行出库作业,否则上位控制计算机系统将首先调用堆垛机(或AGV等)将该出库储道所对应的第一个货位的物料取出,为遥控有轨自动车让出作业工位。
遥控有轨自动车识别到货物的停放点届,自动取货装置向上升起,托起货物,然后回到出库储道的第一个货位,由堆垛机(或AGV等)协作取走货物,送到立体仓库与出库区接口的出库站台上。
(2)物料从出库区接口出库站台输出
送到出库站台上的物料单元,由输送系统送至出库区与人工操作接口的站台,再由叉车或其他装置送离该密集仓储系统。
③空托盘处理
(1)空托盘入库
物料单元离开密集仓储系统后送达指定位,将托盘上的货物取走使用,剩余的空托盘由叉车取走,送到空托盘对正机构,码垛成6个/组的物料单元。堆码好的空托盘组在物料出入库的间隙,由叉车送到实托盘的入库站台。
(2)空托盘出库
当有物料入库任务时,空托盘组从密集仓储系统调出,由输送系统送至出库区与人工操作接口的站台后,由人工叉车或其他设施协作取下,供入库货物堆码使用。
④散件处理
发货后产生的不满托盘,重新整理由上位计算机系统作确认处理后入库。散托盘的出、入库流程和实托盘的出、入库流程相同,但受上位计算机严密监视,以防出错。
涉及的关键技术与设备
(一)遥控有轨自动车
遥控有轨自动车与堆垛机配合将物料进行穿梭运输,实现将物料送到或搬出所在列、层的货位;遥控有轨自动车与密集堆放式货架配合使用,充分利用了空间,尤其适用于储存型的仓库。
(二)遥控有轨自动车的动力处理
遥控有轨自动车以电池为动力。电池有可交换的铅酸蓄电池组和快速超高倍率镉镍碱性蓄电池组。如果是铅酸蓄电池组,电池容量不足时,能提前自动向调度中心报告,请求更换电池,当被派往充电位置停车后,人工或自动更换电池组后,自行运行。如果是快速超高倍率镉镍碱性蓄电池组,电池容量不足时,能提前自动向调度中心报告,请求充电,当被派往充电位置停车后,自动快速充电,达到电池规定容量后自动脱离,计算机系统调度自动投入运行。
(三)多层轨道货架立体仓库
采用多货位密集堆放货架,货架本身又是遥控有轨自动车的运行轨道,一个货架储道可以密集存储多个托盘。这种货架成组构成,可以单方向建,也可以左右双方向建,因为遥控有轨自动车=可以双向行驶,同时也可满足堆垛机、AGV的左右自动取货功能。***9是配置使用堆垛机的高层自动化立体密集仓储系统立库示例。
(四)堆垛机(或AGV)
堆垛机是自动化立体仓库存取物料的主要设备,把物料单元从出入库站台送到货架上,或从货架上取出送到出库站台。AGV的作用和巷道堆垛机的作用相同。
(五)条码识别器
条码识别器可阅读和识别物料和物料单元的条形码,并将阅读信息上报管理计算机。
(六)输送系统
该仓储系统中的主要输送设备有链式输送机、升降输送机、升降台。通过这些输送设备将物料单元输送到堆垛机出入库站台,反之把物料单元从堆垛机出入库站台输送到物料出库区。此外,它还完成空托盘组、空托盘出、入库的物料输送工作。
(七)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对巷道堆垛机、输送机系统、遥控有轨自动车等设备的入库、出库、搬运、检测等各种作业进行自动控制和统一管理调度。
(八)计算机管理系统
仓储与配送篇10
【关键字】中心库应急库管理体系仓储建设
中***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为适应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和物资集约化管理的发展要求,加强公司系统仓储管理,统筹库存物资管理,确保库存物资账实一致,保障库存物资安全,提高仓库定置化、标准化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物资需求部门提供仓储物流服务,实现保供应、高流转、降库存的工作目标,在对电网建设、生产运行、农电管理等物资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地市公司建立“中心库-应急库管理体系”,大力推进仓储配送变革,积极创新运维物资供应方式,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物资供应和配送体系。
1 建立地市公司中心库-应急库管理体系
1.1 中心库、应急库的定义
1.1.1 中心库的定义:中心库是地市公司仓储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地市公司仓储物流服务体系的枢纽,承担地市公司主要物资储备任务,为地市公司生产、基建、营销、农电、调度等各个部门提供完善的仓储服务。
1.1.2 应急库的定义:应急库是地市公司仓储服务体系的补充,贴近生产一线,主要存放应急抢修物资,为工区、班组、供电所等生产部门故障抢修提供便捷、安全的物资保障。
1.2 中心库、应急库体系的服务内容
1.2.1 中心库由地市公司物流服务部门直接管理,主要负责:
1.2.1.1 统一办理地市公司范围内物资入库登记工作,落实物资在库保管,保证库存物资安全;
1.2.1.2 集中监控地市公司范围内物资仓储情况,统筹物资调拨;
1.2.1.3 接收处理地市公司各部门领料、退料申请,办理物资发料出库和退料入库工作;
1.2.1.4 接收处理应急库提交的物资补库需求,办理物资分拨补充工作;
1.2.1.5 审核应急库发料出库手续,保障库存物资账实相符;
1.2.1.6 对应急库仓储管理进行检查考核,加强对应急库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库仓储管理水平
1.2.2 应急库由地市公司应急库所在生产部门负责管理,按公司仓储管理统一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主要负责:
1.2.2.1 接收中心库配发物资,验收合格后,办理物资入库保管工作,保证库存物资安全;
1.2.2.2 接收处理本库所在生产部门领料、退料申请,办理物资发料出库和退料入库工作;
1.2.2.3 根据仓储管理要求和使用实际需要,向中心库提报补库申请;
1.2.2.4 督促领用剩余物资当日退还库。
1.3中心库、应急库的设置要求
1.3.1 中心库的设置要求
1.3.1.1 每个地市公司只能设置一个中心库,作为本单位仓储服务工作的管理中心,纳入地市公司物流服务部门直接管理;
1.3.1.2 因受现有条件限制设多库区的库房,均视为中心库下属的不同库区,实行集中统一规范管理模式;
1.3.1.3 考虑物资应急保障工作需要,对于应急物资(备品备件),中心库应单独划区存放。
1.3.2 应急库的设置要求
1.3.2.1 市县公司应综合考虑工程物资使用规律和仓储服务辐射范围等因素,充分利用生产部门现有库房,建立应急库;
1.3.2.2 一个生产部门只能设置一个应急库,其管理的多个库房,视为该应急库下属不同库区,由其统一管理。
1.3.3 综合考虑各应急库管理现状、人员要求和装备水平的差异性,应急库分A、B两类:
1.3.3.1 A类应急库:设置于地市公司本部各生产部门。应急库库存物资的品种、数量由仓库所在生产部门根据实际需要拟定,经本单位生产技术部审核,分管领导批准后实施。应急库根据库存物资领用、结存的实际情况,向中心库申请物资补库。中心库利用信息手段,动态跟踪应急库物资库存使用情况,视情况调整其库存物资品种和数量。应急库物资保管、盘点、发料、退料等工作均需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完成,生产部门领用物资未全部使用完,应及时办理退料手续,保证库存物资帐实一致,杜绝出现账外物资的情况。
1.3.3.2 B类应急库:设置于地市公司生产班组和农村供电所,便于直接服务于应急抢修,主要存放线缆、金具、铁件、绝缘子等日常抢修工作所需的装置性材料,以及少量400V电气设备,实行定额库存、每周补充的管理模式。供电所、生产班组根据本单位实际使用情况提报库存定额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实行。应急库依据管理流程,办理物资保管、盘点、发料、退料等工作,每周将接收的物资领料单据报送中心库,由中心库向应急库调拨物资,补足库存定额。
1.4 通过“中心库-应急库”仓储网络,形成科学合理的物资配送体系,满足不同种类物资的差异化采购配送需求。
1.4.1 大中型基建、技改项目物资,按照“零库存”供应模式,以需求计划为依据,由供应商直接“点对点”配送至施工现场。现场不具备接货条件时,暂存在中心库,严格对存放期限和数量进行考核;
1.4.2 35千伏以下配网、农网工程物资,采用“储备采购、按项目领用”的采购供应模式,由供应商配送至中心库,再根据具体项目建设进度和实际需求,由中心库配送至施工现场;
1.4.3 运行维护和应急抢修物资,由中心库向应急库配送,实行超市式管理,定额储备,定期补库,以满足日常抢修和生产维护周转的需要。
2 完善仓储管理标准体系
2.1 在布点建设“中心库-应急库”的同时,从仓储业务管理和硬件配置两个方面加强仓储管理标准化建设。
2.1.1 仓储业务管理:制定了仓储管理导则,对物资验收、入库、清点、领用、出库、退库等仓储业务的各环节工作流程和表单进行统一规范,对仓库物资保管保养、安全保卫、以及库容库貌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对仓库内部岗位设置、工作职责、考核要求等进行细化和明确,建立了统一的仓储业务管理标准。
2.2.2 硬件配置:制定仓库定置化管理规则,对所有中心库、应急库按照统一编码原则,对仓库、库区、库房、仓位(货架)以15位唯一编码进行编号,在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固化设置,实现库存物资与其存放位置的定位监控。在对仓库和库存物资定置化管理的基础上,根据物资保管、存放和流转业务需求,制定了仓库硬件标准化配置方案,对各类计量、装卸、搬运、保管、安保、信息等装备的配置品种和规格进行统一设置。
3 加强运维物资仓储配送管理
3.1 建立运维物资定额管理和定期补库运行机制。通过中心库统一组织配送的方式,有效提高运维物资的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控制实物管理风险。
3.1.1 对应急库的库存物资实行定额管理
3.1.1.1 由公司生技、农电等项目主管部门,针对不同地区电网生产运行的规模和特点,结合运维物资仓储特性,制定应急库的库存物资种类和定额。
3.1.2 对应急库的库存物资实行定期补库
3.1.1.1 运维物资从应急库领用后,将出库信息上传中心库。
3.1.1.2 中心库根据定额和领用情况,定期向应急库配送补库。
3.2 建立库存物资的调剂调拨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库存,提高库存物资周转效率,并为将来实现跨项目单位的区域配送积累经验。
3.2.1 地市公司利用现有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在省公司层面统一建立物资调剂调拨资源平台,将公司系统库存资源纳入调剂调拨虚拟资源库范畴,供调剂调拨使用,实现不同项目、不同项目单位之间库存物资的调剂使用。
4 提升仓储信息化管理水平
4.1 推行条形码在物资采购和仓储配送业务中的应用
4.1.1 在物资采购合同签订时,即对应于物资需求计划中包含物资属性和项目的各种所需信息,运用条形码编码规则,逐条产生二维条形码,完成对采购物资的赋码工作。将二维条形码印制在物资配送单上,并由供应商在物资包装和设备铭牌上标贴,地市公司通过有线扫描器和手持移动终端,完成物资出入库自动登记和库存物资的刷新。
4.2 改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仓储管理模块
4.2.1 根据“中心库-应急库”仓储构架,在建立完善配送制度、流程的基础上按照各公司的实际配送需要,改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仓储管理模块,从而支撑物资验收入库至领用出库全过程的信息化程序,其中应包含中心库向应急库配送补库的业务流程,做到能够对各仓库库存物资进行即时查询和统计,并能跟踪各时段物资入库和领用情况,实现对所有“中心库-应急库”库存物资的动态***监控和“一本账”管理,不但实现科学物资配送,同时还满足了财务管理“账实一致”的要求。
5 目前仓储配送管理的不足和下一步工作措施
5.1 差距和不足
无锡供电公司在物资仓储配送管理工作中,虽然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仓库标准化、定置化、信息化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国网公司加强物流体系建设的要求,以及公司建设和运营对各类物资采购供应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差距和不足:
5.1.1 各类运维物资的库存定额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从而合理控制库存水平;
5.1.2进一步明确对各类物资的最小领用单元和标准包装的要求,以及对应的赋码方式,提高条形码技术应用水平;
5.1.3 应急库仓储管理人员隶属于生产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仓储业务技能培训,满足现代物流仓储管理的要求。
5.2 下一步工作措施
针对上述不足,将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发展,加强公司系统一体化物流配送管理,尽快实现仓储管理的现代化、智能化目标,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5.2.1 持续推进仓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抓紧完善各类应急库的库存定额,细化落实运维物资配送管理要求,按计划全面完成公司系统仓库达标验收工作,并建立一批标准化、智能化管理示范仓库。
5.2.2 要积极探索建立跨项目单位的配送管理模式。
5.2.3 完善条形码技术应用方案,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验收、入库、清点、出库、安装、投运、运行维护等物资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各个环节。
5.2.4加快信息化登高项目(ERP)的开发应用,使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效衔接,实现物流高效规范、资金流与物流协同动作、信息流畅通可追溯的管理目标,进一步提升仓储管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