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10篇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篇1

1.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

农村公共产品系指农村发展所需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与服务。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两大类;根据其消费受益范围可以分为全国性的、地区性的与社区性的。大致包括: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救济、社会保障、社会治安,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供水、供电、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环境综合整治,防灾减灾、气象、公共科技资源与服务;病虫害防治,行***、法律服务等。

2.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必然性

(1)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执行的是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方针***策,导致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需要增加更多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才能保证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2)城乡统筹发展必然要求更多的农村公共产品。我国长期实行工业和城市优先发展的倾斜***策,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城乡、工农差别对待的体制。有利于城市和工业发展的诸如土地、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等相应制度和***策的倾斜,阻碍城乡协调发展。(3)农民生活质量的相对提高必然导致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增加。只有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才能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才能为发展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进而为农民的增收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共产品总体投入不足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超过一半的行***村还没有通自来水,全国农业主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工程配套率不足70%。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凸显落后,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仍未完全实现,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我国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水平仅为3%左右,远不及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水平(约为10%)。可见,我国财***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过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财***体制造成农村公共产品局部供给不均衡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根据***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中央、省、县、乡镇承担的比重分别为2%、11%、9%和78%。这些事权,大都刚性强,所需支出基数大、增长快。这种事权与财权的严重不对称,使得凭借本级***府的财***收入无力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因而造成县乡两级所承担部分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乏效率

基层***府在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是起支配作用的变量,基层***府供给公共产品时不是根据农村的需求而是自上而下地考核***绩,公共产品供给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中央财***的支出项目和数量,往往不能照顾到地方的各种实际需求,这使得有限的资金在运用中配置效率低下,公共产品的效用得不到最大化。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

1.自上而下的制度外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没有改变

承担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大部分成本的农民很少有机会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农村税费改革后,虽然按照规定农民可以对一些村级公共品实行“一事一议”,但这只是针对一些临时的或受益面较小的公共品适用,在大量的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如义务教育、卫生防***、道路修建、行***管理等)农民很难有机会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自上而下的制度外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并没有改变。这种自上而下的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程序极易导致制度外公共产品供给脱离农民的实际需要,必然造成农民不太需要的非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膨胀,而农民急需的生产性和涉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却严重短缺2.农村部分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错位

中央***府与地方***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上划分不尽合理,乡镇***府的事权大于财权,承担着许多应该由上级***府承担的支出。比如农村义务教育,在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主要由乡镇财***供给的农村义务教育的效益越来越多地外溢到其他地市、省份,却未得到相应的横向或纵向转移支付予以补偿,从而造成越是经济欠发达财力匮乏的乡镇,承担教育成本的压力越大,教育效益外溢越大,从而难以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

3.供给渠道单一

现行体制下,私人投资由于受***府***策和产权界定的影响,难以大规模进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府仍是供给的重要主体。调查中发现,在调查的湖北、陕西、黑龙江等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府供给几乎都在80%左右,而其他非***府组织和个人投总共不到20%。***府机构的“经济人”特性决定了由其主导的公共产品供给并不总是最有效率的。

四、合理满足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对策

1.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首先,必须明确以城乡两种供给制度并轨为目标,对城乡公共品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统筹供给,在此基础上公共财******策进一步向农村和农业倾斜,确保财***支农资金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支出增长速度。从事业单位中退出的资金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其次,对于农村部分准公共品可以采用公退民进、民办公助的方式,在明确产权的前提下,积极引进民间资金和外资,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来供给农村公共产品。这样既可以大大缓解农村准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减轻了地方***府的财***压力。再次,为了缓解农业税免征对基层***府的财***压力,以满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需要,必须重构财***转移支付***策。2.构建开放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公共产品的供应呈现出分层次的特点,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公共产品(如农村基础教育)由中央提供,而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公共产品由相应层次的地方***府提供;具有明显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则应由中央***府和地方***府或各个受益的地方***府共同提供;而一些准公共产品则还可以由私人和第三部门组织来提供。在明确划分农村公共产品的层次和性质基础上,积极构建开放式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这个体系中的供给主体包括***府、农村社区、农村私人以及非盈利的民间组织。为了保证这些供给主体各司其职,有必要建立相关的法规制度来进行规范和制约。

3.构建由内部需求决定供给的机制

改革农村准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程序,实现自下而上的农村准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建立由内部需求决定公共产品供给的机制。农村准公共产品大都是同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这类公共产品由于具有不完全的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受益人数有限且边界相对清晰,外溢效果小,农民通常不会隐瞒对该类公共物品的偏好,市场机制完全可以发挥作用并解决搭便车的问题。因此,对于此类公共品最有效率的供给决策机制方式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

4.全面推行“一事一议”制度

对村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建村级道路与桥梁、村集体植树造林等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资金或劳务,遵循量力而行、群众受益、民主决策、上限控制、定向使用、财务公开的原则,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讨论决定,属于本村村民集体所有,由村民委员会负责管理使用的农村公共产品分配方式,真正做到“一事一议”。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10-12.

[2]程又中,陈伟东.国家与农民:公共产品供给角色与功能定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2:78-79.

[3]曾业松.新农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56-58.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篇2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最大化的私人竞争机制占据主导位置,以至于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产品无法有效地由私人提供,只能由各级***府进行供给。本文所涉及的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地域范畴内私人不愿提供的、具有非他性、非竞争性的社会产品。我国在1978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变迁激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这种分散组织结构对农村公共产品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于农村生产、农民生活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我国***府却长期未给予重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

1.***府与私人的混合供给

我国城市的公共产品主要由各级***府提供。但在农村,各级***府供给的公共产品则相对较少,尤其是在经济落后地区,受财力限制,许多应由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落在了村委会的头上。据统计,在2000年的农村困难户救济和散居孤、老、残、幼供养中,国家支出为8.32亿元,而集体供给为23.386亿元;在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经费中,国家财***性教育经费仅占总额的78.37%①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我国有关***策规定,村委会可以向农民收取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以承担公共产品供给的部分责任。而且,修建村路、修缮校舍、公益事业、社会福利等许多属于***府职责范围的公共产品,也需村民委员会提供,常常造成各级***府将责任推给村委会。村委会只是村民的自治性组织,不是***府的行***机关,没有征税权,它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资金需要向各农户筹集或由属于村民共同所有的集体企业出资,因而属于私人组织的供给,村委会只得向农民征收,这加重了农民负担。

2.制度内与制度外的供给相结合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原来统收统支的财***体制被打破,中央***府下放了事权,却没给予地方相应的财权,在规范的转移支付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各级***府为了自求资金平衡,都力求扩大预算外资金和制度外收费。乡镇***府作为我国目前五级行***体系中最基层的***权机构,其财***更是岌岌可危,多数是负债。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分税制具有对乡镇财***剥削的制度缺陷,各农户缴纳的农业税收和乡镇企业税收成为乡镇财***的主要来源,农业税长期的轻税***策和近年来乡镇企业的衰退使地方税收极其有限;另一方面,省级以下的转移支付缺少监督,为保证中心城市建设而牺牲农村已成为普遍现象,乡镇***府取得的转移支付数额很少。公共财***的预算内低收入导致制度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为了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的供应,只好通过预算外和制度外收入弥补经费的不足,从而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3.供给总体不足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呈现出总体不足的状况。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长期的以农补工已使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国家理应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但多年来农业基建投资始终偏低。同时,我国财***的支农支出徘徊不前。我国的农业已属于弱质产业,比较利益低,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大部分人口还未享受医疗保险,也没有社会保障。由村集体供给的公共产品,也因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近年乡镇企业效益低下、大部分农户收入较低等原因缺乏资金,供给极其有限,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普遍不足。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

1.制度外筹资的缺陷

尽管我国农村基层制度外供给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它却与农民负担问题直接相关。这是由这一制度的特征以及家庭承包这一制度环境所决定的。首先,公共产品制度外供给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不规范性和决策机制的自上而下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强制性制度安排中的这些特征,使***府供给主体加重农民负担有了可能。乡镇制度外筹资属于乡镇收费部门自收自支资金,而在家庭承包制下,农村基层***府部门与农户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有各自相对***利益的两个集团。因此,加重农民负担有了机制上的可能性。其次,在家庭承包制下,作为公共产品需求方的农户成为***经济利益的经济活动主体,制度外筹资制度使农户对负担的敏感程度上升了,特别是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符合农户的需要时,农户的对抗情绪就明显加强了。

2.农民负担与其公共服务受益不对等

税费负担的受益原则主张纳税人的税费支付应与其享受的公共服务相对应。我国农村以乡镇为基层***府,农村的税费大部分为其所用。一般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乡镇***府的财***支出中,人员经费有60%—80%以上的比重,其中2/3是中小学教师工资,其余的如公共安全、公共卫生、交通服务主要集中在乡镇***府所在地。与农民最相关的农田水利及技术服务并不占主要地位。其一是***府收取的税费并没有全部用到公共服务上。由于我国原有计划体制的影响,***府机构承担很大的直接资源配置功能。基层***府中存在一些非公共部门性质的机构,它们占有的税费只是投入而少有公共服务的产出。在改革初期,为发展地方经济,大量公共资源被用来生产私人产品,其中失败的投资,成为地方***府的债务,这些债务的偿还占用了部分的税费。它引起的财***支出对农民没有任何公共服务的受益,成为一种没有交换的负担。其二是地方***府效率低下,财***资源没有得到最有效的使用,产出未能最大化,财***资源被挪用和浪费现象严重。高额的财***支出和低下的公共服务加大了农民税费支付和受益间的不等价。其三是一些地方公共产品具有较大的外部性,它们由地方财经承担但其收益并不能完全被当地居民所受用。例如,基础教育在大多数地区完全是乡镇的责任,而其产生的“产品”(人才)却并不能完全为地方受用,更不能为成本承担者的农民所获得。这些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超越了地方,完全由地方承担成本,损害了税收公平的受益原则。

3.我国现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低下

公共产品供给应首先遵循效率原则。我国现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是混合供给,综合考虑了公共产品供给的***策性、全局性因素和农村公共产品的地域性特征,可以成为一种较有效率的供给方式。但由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乡镇财***的财力不足、较少顾及需求者的需求信息等诸多原因,使得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

(1)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首先,家庭承包制使农民的生产分散化,但是,各农户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过程存在的共性,都需要良好的大型水利浇灌设施、大型农用固定资产以及良种的培育等,而我国农民收入普遍较低,由每个农户提供是不可能的,也是缺乏效率的。但是,这些公共产品是农民所急需的,所以必须由***府或集体进行供给。其次,农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常因缺乏市场供求信息盲目生产,所以才会经常出现产量增长而收入反而下降的现象。***府提供全国性的市场供求信息在近年来已成为农民的迫切愿望。就目前而言,在我国大部分农村,这些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还是严重缺乏的,虽然国家已开始关注这些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对其增加了投入,但仍嫌不足,难以适应已是WTO成员国的发展。

(2)涉及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其一,我国农民总体文化水平较低。农民文化素质低下,使农民吸纳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差,思想狭隘,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改革带来的变化,从而制约了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取胜的机遇,同时也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文化教育水平成为发展新农村的关键所在。然而国家将农村教育丢给地方***府,在地方***府财力的限制下,大部分农村的教育供给不足,学校的数量和教师的质量无法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其二,我国农村医疗保障普遍缺乏,使农民成为最大的自费医疗群体,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逐年增多。加之***府对农村卫生防***投入不足以及现行的医疗卫生防***能力的限制,农民身体素质下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其三,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如土壤肥力减弱,水资源匮乏,早涝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等。虽然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但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缺乏***府保护环境的***策、措施和资金投入,一些地方***府追求短期的经济发展,甚至鼓励经济效益好但污染严重的企业扩大规模,把环保的责任留给下一任***府,给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的危害。

(3)部分公共产品的提供损害农民利益。即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也并不是一定会使全部农民受益。***府的决策出现偏差,从而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府官员中的个别人为了谋取私利,导致“豆腐渣”工程等。在我国农村,普遍的问题是***府未开展周密的调查分析,就草率地决策,甚至强制农民更换产品品种,常给农民带来严重的后果。部分***府部门为了本部门的利益,在向农民提供良种、化肥时,以次充好,损害农民利益。

4.影响农业生产中的资源配置

农村税费可以看成对农产品生产者的征税,而农产品市场的重要特征是它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作为单个生产者的农民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他只是价格的接受者,不能对价格加以调控。农民的税费完全等价于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减少,直接影响农民的消费需求。最近几年,农民负担的增长幅度大于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更加促进了这种效应。我国当前的情况是,城乡长期处于分割状态,作为生产要素的农民的流动性受到约束,同时农产品的价格也受到较严格的管制,价格体制的作用不能充分地发挥。这样,流动性较好的资本就可以流动到其他部门来逃避农业部门较高的税费负担,流动性差的生产要素的农业劳动力将成为税费超额部分最终承担者。我国农村税费高于其他部门的部分最终由流动受限制的农业劳动力承担,直接表现为农业劳动的低工资。较强的农产品价格管制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效应,导致近年来农业资本投入不足,大量资金外流,农业现代化生产方式一直难以确立。这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农村资源配置,影响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使得农民负担很难与非农业部门均等化,农业负担沉重的反应则相对强烈。

三、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创新

1.由中央***府供给全国性公共产品并按照公平性原则对地方性公共产品给予资助

对于全国性公共产品,包括社会治安、货币稳定、公平分配、***府活动等,应该由中央***府无偿提供。这些公共产品大多与农民的直接利益关系较小,但它们关系到国家的总体利益,应由中央***府承担供给责任。同时,国家应本着公平的原则,按贫穷程度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对农村地方性公共产品包括卫生防***、基础教育、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的供给给予以支持。中央***府应无偿足额提供,不应再向农民征收。

其一,我国农民在工业化初期,就通过农业税及“剪刀差”等形式为城市工业化作出贡献。在城市工业化具备了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后,工业应反哺农业,给予农民相应的补偿。但现行的农业税费体系使农民不仅要为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付费,而且国家向他们提供的公共产品还远远少于城市居民所享有的份额,这是极不合理的。中央***府应无偿提供上述公共产品,作为对农民长年来巨额贡献的补偿。

其二,我国农民收入低,严重地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并进一步延缓了工业化,同时也使农民有了不满情绪,形成了国家不稳定的隐患。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务之急。对农民无偿提供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并对地方性公共产品按照公平原则予以资助,使农民只需对其愿意购买的地方性公共产品缴纳负担较轻的农业税费和村集资,这是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

2.建立地方公共财***体制

其一,实现地方基层***府的角色转换。我国地方基层***府长期承担地方经济发展推动者的角色,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地方***府应成为地方经济的服务者,提供当地居民所需的公共服务。这种角色转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间也必然受到各方面的阻力。目前,最大矛盾是减轻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了***府收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地方基层***府的改革。收缩原有基层***府规模是唯一可行的选择,这种改革的最大阻力在于,收缩原有机构与在位官员的自身利益相冲突。基层***府自我***的内在激励是不够的,地方***府改革需要外在压力机制。

其二,重新建构农村税费体系。安徽税费改革方案的思路是将“三提五统”部分消减,部分改为农业税,确实减少了农民的总负担。但这种减少是有限的,其中对农业税费并没有本质改观,并且在数量上还有加大农业税的趋势。农村税费对农业生产中资源配置的扭曲也基本没有改观。作为农民负担也不可能有根本的减轻。农村税费改革需要的是农村税费体系的革新。农村税费改革,其根本问题应是农村适宜征收什么样的税,怎样征收等多方面因素。西方财***理论认为,地方最适合的税种首先是受益税或使用费,其次是对不流动的要素征税。农村最适合的征税对象应是土地本身以及一些不具有流动性的财产。西方典型的地方税种是财产税,他们对财产税的研究值得我们在农村税费改革中借鉴。如何设计对效率影响最小的并具有公平性的农村税费体系是一个税费改革的重要课题。单单费改税是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农业和非农业的税收负担均等化应是改革的方向。这一点可以通过要素的流通和产品相对价格变动来实现。因此,打破城乡分割和放松农产品价格管制有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但就现实而言,农村人口的数量使通过要素流动,达到税负均等化的设想在短期中作用有限,重新设计农业税制和农村税费十分必要。同时,现行的农村“三提五统”收费是不符合费的基本要求的。“三提五统”并没有实际的公共服务与之相对应,更象所得税。对此,可以直接改为所得税,按现行的个人所得税体系征收。这会使社会个人税费负担一致,城乡、各行业间从业人员横向公平。农村地方经济的薄弱使在设计税费改革方案时,更应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出发。

其三,建立和完善***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当前地方基层***府税源的薄弱致使地方***府财***紧张与农民负担过重同时并存。减轻农民负担和减少***府收入之间的矛盾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建立和完善***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对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的推广,意义最大。要求转移支付的最重要的理由是外部性的存在。地方***府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如果没有相应的补偿,这些产品的供给就会陷入不足的境地,比如我国乡镇级***府承担的基础教育投入。由上级或邻近地区、***府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助(上级的补助更具有可行性),平衡这类公共产品成本的分摊,调整当地居民税费支付和受益享用间的偏差。转移支付还可以调节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实现地区间的均等化。我国农村税费改革面临的财***缺口,客观上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来解决。但我国一些地区县级的财***也很不宽裕,转移支付的能力有限。这需要整个财***体制的调整,建立从上到下的转移支付。在支付方式上,专项拨款值得一试,如教育专项。

四、简短结语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篇3

   论文摘要 农村公共产品的普遍短缺,已严重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急需创新。本文结合农村公共产品中的制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增加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选择,即建立充分体现农民需求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构建多层次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明晰农村公共产品的产权关系,加强对公共资源使用的监督。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现状 

   以户为单位的分散式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民生产私人产品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强烈依赖性。当农村市场化程度越高,这种依赖性就越大。目前我国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供需结构失调 

   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总体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太少。比如大规模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型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农作物良种的开发培育以及有关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的丰富等。由于现有国家税收体制下县、乡***府财***收入有限,而招商引资的方式又因缺乏相应的渠道等难以开展,导致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严重供给不足。二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诸如农民的教育条件,农民的医疗保障及农村环境保护等。这些公共产品对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对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业科技和奠定农村发展基础具有重大的意义。 

   然而由于种种现实条件的限制,我国各级***府对此类公共产品供给投入长期以来都相当忽视,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而且直接威胁到广大农村地区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公共选择机制,农村公共产品多数由各级***府和部门自上而下进行“填鸭式”供给,因此存在结构失调的问题。农民不需要的服务***府提供过剩,真正急切需求的公共服务却少之又少,从而导致本来有限的资金投入得不到合理的利用。这也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真正实现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根本原因。 

   (二)自上而下的制度外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体制 

   在现行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下,公共产品资金的筹集采用的是“按事收费”的形式,每项收费都有特定的专门用途。为达到基层***府完成上级任务和提高***绩的目标,乡和乡以上各级***府和部门往往采取下达各种收费任务、布置各项达标和升级活动等各种行***收费手段来推动公共产品的实施,这不仅不能满足乡村社区内部的需求,往往还能激化基层***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促使双方对立情绪的滋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1.在***绩考核和经济利益双重驱动下,作为掌握权力的农村基层***府轻易成为追求利益的行为主体,其获取利益的行为目标和农民追求收入增长目标的冲突,不可避免地带来农村公共资源筹集和使用的失衡。2.现行体制下,村民委员会既要作为农民代表办理村务,又要作为下级执行***务,扮演着尴尬的双重角色。“***务”执行的强制性经常使得“村务”办理进退维谷,致使村民委员会彻底成为***府在村级的代言人,失去本来“表达农民意愿”的初衷,对公共资源的筹集也就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督。

   二、体制失衡: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 

   在农村改革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是由***府和集体统一提供的,农村改革后这种供给机制被打破,而新的供给机制又没有适时建立,从而造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供给体制的失衡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供给主体经济乏力,难以产出农民所需的公共产品 

   农村公共产品的产出,改革开放前主要靠国家,但改革后这种局面已彻底改变。农村税制改革后,国家和地方***府实行财***包干,除农村电网改造、大型水利建设等工程外,国家把地方建设的任务交给县、乡***府,不再进行拨款支持。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县、乡***府,往往因为财***紧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难为无米之炊”。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县、乡***府财***拮据,在解决“吃饭”问题尚有困难的情况下,要进行“建设”则显得无能为力。可见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难以产出的主因就在于供给主体的经济乏力。 

   (二)生产公共产品出现轻重不均的现象,农民难以享受利于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质量的农村公共产品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为了帮助农民促进生产,改善生活质量,但由于地方***府惯常的思维模式,容易在农村公共产品生产中出现“两重两轻”的现象,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实现不了帮助农民促进生产、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一是重“硬”轻“软”。一些地方***府迷恋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对上级明文要求考核的农村电网改造、交通道路建设、防洪防涝设施建设等公共设施项目,常会快速组织资金进行实施,而对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信息系统的建设等“软”公共产品的生产,却提不起兴趣。二是重“准”轻“纯”。一些地方***府对农村准公共产品的生产比较重视,而对涉及到战略性的纯公共产品的生产,却常因为各种原因推迟搪塞,若上级***府不予支持也就漠不关心。基层***府按部就班地侧重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无可厚非,但一味地重“准”轻“纯”,为了“***绩”拒绝执行“***策”则违背了农民的根本利益。 

   (三)供给渠道单一,***府单边主导的格局难以突破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渠道仍是沿袭农村改革前的模式,***府单边主导的格局仍未被突破。但基层***府往往因财力紧张顾此失彼,不能快速响应农民的实际需求,以致农村干群关系的普遍紧张。供给渠道的单一也反映了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失衡。作为供给主体的基层***府,由于没钱为作为供给对象的农民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同时其他供给渠道又没有形成,基层***府迫于***绩等压力只好向农民强行摊派,集资兴建社会公益事业,导致许多农民不堪重负;其它渠道不能应运而生,同样反映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系统的残缺,这与深化农村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很不相适应。***府固然有义务提供农村公共产品,但并意味着其它渠道理所当然的缺失,农民和其他社会成员也可以进行生产和提供。 

   三、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构建 

   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必须重构供给制度和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 

   (一)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机制,充分体现农民的意愿 

   实施村民自治的初衷本是要将农民重新组织起来,进而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但由于乡镇***府职能渗透到村级组织,村民委员会逐渐失去了应有的自治色彩,变成了农村公共产品自上而下供给决策的乡镇***府“代言人”,扭曲了农民的意愿。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应: 

   1 明确各级***府和村民自治组织对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各级***府作为行***部门,对于公共产品的供给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其主要职能应从供 

   给公共产品转变为通过村民公约等方式管理公共产品的使用。一方面要求各级***府充分履行职责,另一方面也要求村民自治组织在解决“***务”与“村务”的基础上,充分合理地行使自诒权力。 

   2 充分发挥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作用。村民大会作为农村社区行使权力的基层机构,对社区事务具备最终表决权。社区公共产品资源的筹集和公共产品的供给方案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严禁未经投票表决而擅自动用公共资源的行为。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也应依法监督公共资源的使用。 

   3 大型公共产品供给应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村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一般公共产品的供给也应由村民代表大会进行监督。

   (二)构建多层次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 

   按照公共财***学的相关理论,社会产品序列可按照消费竞争性、收益排他性以及外部性的大小划分为四类,即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以及私人产品。私人产品可以由市场自行提供。如果产品的受益人相对固定,而且其外部收益溢出的范围局限于少数利益相关的受益人,则可通过俱乐部的形式将相关受益人组织起来,形成利益上的共同体,并通过共同费用分摊,实现收益内在化。这种提供方式可以称之为俱乐部提供。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由于具有较大的外部性,私人提供往往缺乏效率,***府需提供必要的扶持。一般纯公共产品可以由***府提供,准公共产品则可通过***府补贴的方式由***府和私人混合提供。具体可如下操作: 

   1 农村纯公共产品由***府公共提供。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大型水利工程、气象、农业区划、种子培育、农村道路建设、全国性的水土保持工程以及全国性的农业病虫害防治等,由于其不具有内部收益,属于纯公共产品的范畴,适合于***府公共提供。当然***府可通过合同的形式引进私人投资,然后再由***府出资购买。 

   2 农村准公共产品应该按照***府补贴和私人投资相结合的方式混合提供。地区性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农业病虫害防治、农技推广和农业机械推广、农村电力、农业科技教育、农业节水等,通常既有外部受益;又有生产者个人受益的特点,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可采取在***府补贴的基础上,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和“量力而行”的原则,由农民按照受益程度的大小集资生产。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充分收集农民的意愿,拟订集资方案,由乡***府或村委会负责具体实施。 

   3 小范围受益的低级公共产品,则可组织农民通过俱乐部的方式提供。种植、养殖的供产销联合体,灌溉,治虫,湖泊的渔业资源利用,乡村道路,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等,由于其外溢较少,且受益群体比较固定,属于俱乐部产品的范畴。对于这类产品,理想的方式是将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业合作社式的俱乐部,通过合作社将外部收益内在化,提高供给效率。 

   (三)明晰农村公共产品的产权关系 

   明晰农村公共产品的产权关系简而言之即为“该属集体的就归集体,该属个人的就归个人,侵犯农民利益的事做不得”。农村准公共产品建成后,受益者应按照产权归属和占比多少缴纳相应的折旧费和维护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三农”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它不仅关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严重的是已经威胁到国家的稳定。维持现有体制的成本越来越高,国家必须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提出一揽子的解决方案。 

   : 

   [1]黄志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0(6) 

   熊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析与模式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2(7) 

   何乘材,农村公共产品、农民国民待遇与农业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1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篇4

关键词:农村 公共产品 路径

1.农村公共产品的界定

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民生产生活所共同需要的具有一定非排他性和非竟争性的产品和服务。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由农民或家庭自己消费的所谓私人产品而言,它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基本特点,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农村公共产品可细分为纯农村公共产品和准农村公共产品两大类。消费过程中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产品为纯农村公共产品,如:农村环境保护、全国性水土保持、农业气象预报、病虫害防治等。而大多数农村公共产品是以准公共产品的形式存在的,即介于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如:农村乡村道路、农村通讯及电视网络、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等。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过去城乡二元化发展模式实行以农哺工、重城轻乡、优先发展城市的倾斜型发展战略,造成城乡不均衡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城乡差别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城市公共产品基本由***府生产和供给,居民免费消费纯公共物品或支付较低的费用便可以享受准公共物品。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主要由农村基层来负责生产和提供,由于大多数农村基层单位财力有限,公共产品在广大农村供给严重不足。

2.2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结构失衡。农民生产生活的群体联系性不是很强,他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不仅需求偏好存在差异,需求状况也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府无法用一个统一尺度来衡量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程度,难以获取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真实信息,难以判定农民的真正需求,进而造成公共产品供需结构的失衡。

2.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不合理。根据财***分权理论,中央***府应负责外部效应较大的全国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地方***府则负责地方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在分税制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通过制度外方式(***府税收以外的各种收费、集资、罚没等)提供,分税制改革在中央和地方财力分配以及转移支付上迈出重要性的一步,但没有相应地在各级***府间合理划分财权和事权,中央把财权上收事权下放,结果出现事权和财权不平衡。各级地方***府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上互相推卸责任,并最终落在基层***府和村民自治组织头上,实际上由农民承担。

2.4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自上而下的决策体制不合理。农村公共产品作为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品,主要目的是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质量。供给效率取决于是否充分地尊重了当地居民的意愿,满足当地居民的偏好。我国农村缺乏规范的公共选择机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是由农民的需求决定,而是由***府和部门自上而下决策,进行强制性供给。***府出于自身的***绩和利益,往往偏爱一些投资见效快、易出***绩的短期供给项目,对于见效慢、周期长的项目缺乏供给动力。在这样的机制下,公共产品受益主体、决策主体和负担主体不能统一,不可避免地超越农村实际和经济承受能力。

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解析

我国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不容乐观,陷入困境,剖析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制度缺陷。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是在时期供给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制度下,农村的基本生产资料都归集体所有,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由集体统一组织和安排。由于通过税收等制度内方式筹集到的公共产品供给资金非常有限,因而造成了制度内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为了保证乡村两级正常运转所需的公共产品,通过制度外筹资弥补供给资金不足必不可少。当时农村的分配制度是工分制,用大量的人力成本代替所需物质和资金,能够保证必要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在分散的家庭生产和经营体制下,集体经济的积累越来越少,很难组织起农民进行的公共水利工程等公共设施的建设,能够提供的公共产品也相应减少。税费改革前,乡镇***府主要通过向农民进行收费、集资、摊派和罚款等形式来筹集提供公共产品所需的资金;税费改革后,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不能再通过制度外的方式筹资,县乡在财***收入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无力建设和提供新农村公共产品,而且现存的公共设施也因缺乏管护而逐渐老化失效。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篇5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定义

农村公共产品指是一种相对于农村居民私人产品而言的,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基本特点(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不可分割性)的,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求的产品或劳务。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农村纯公共品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从而应当由***府免费提供的产品。包括农村基层***府管理服务、农村环境保护、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发展规划、农村信息系统、大江大河治理等;农村准公共品指介于纯公共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不完全非竞争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如江河治理、大型防护林工程、农村电网建设、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等。农村公共产品可有效提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可提高农业生产力,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落实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二、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农村公共产品投入逐步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质量和数量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但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在中国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公共产品大部分不能够完全有效地满足农民的合理需求。

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存在着主体单一。长期以来,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县乡***府成为农村公共产品本文由收集整理供给的主体,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处于一种垄断状态。农村公共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都是由***府决定,农民被排斥在公共项目的决策、运作和监督之外。县乡***府一般根据自身喜好和gdp指标来安排公共产品,热衷于道路、防洪防涝设施建设等一些见效快、易出***绩的短期“硬性”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村教育、农业技术服务等“软性”公共产品的供给缺乏积极性。

2.农民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缺乏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民对自身利益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但是,农民的利益诉求渠道不仅没有明显增加,反而是渠道越来越不畅通。目前“一事一议”制度虽然为农民表达诉求、参与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提供了一个平台,但面临着较高的投票成本,实际发挥的作用有限。同时,农民由于自身素质及环境的原因,虽然利益诉求的愿望非常强烈,但是缺少利益代言人,自身利益诉求表达十分困难。

3.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实行剪刀差的***策,农村资金有限,国家对农村的资金支持力度有限,全国的大部分县乡财***困难,无力承担和提供农民所需的公共产品。久而久之,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严重短缺,远不能满足农民需要,导致在很多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不能够完全满足农民的需求,如农村水利设施的年久失修,导致很多农村长期遭受干旱。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和建议

1.深化改革,推进基层服务型***府建设。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服务型***府的建设。在当前环境中,服务型***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特别是向农村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府。建设服务型***府,必须明确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向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向农村弱势群体提供让他们满意的公共产品。这应成为各级***府尤其是地方***府的核心职能。这就要求深化县乡机构改革。明确县乡***府的权限和职能,强化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责任机制建设,健全***治责任制度。强化司法对行***权力的监督和***府官员的法制责任意识。以防止权力无限滥用。改革现行***府行为绩效考核办法。建立一套科学的行***绩效评估体系,从而根除官员只对上级负责不对下级和人民群众负责的弊端。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篇6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发生了相应变化。张***、何寒熙(1996)认为,农村制度的变迁在为促进农业生产高速增长提供了很强激励的同时,也引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即由国家财***承担、动员并组织群众以劳代资的供给模式,转变为***府与私人共同承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且私人参与的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受教育程度和地方***府参与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叶兴庆(1997)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后的制度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村发展又迫切需要公共产品时应运而生的。尽管成本分摊方式与人民公社时期有所不同,但是就资金的筹措和使用看,实际上是人民公社制度的延续,属于制度外供给。林万龙(2001)认为,家庭承包制实施后,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发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诱致性变迁,变迁的基本特征是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不再限于***府,而是民间供给主体,主要由他们承担变迁成本,并享有变迁收益。

二、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在这个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公共产品供给的财***体制不合理。贾晓俊(2006)认为,由于事权划分脱离于财权划分,在财权呈现上收态势的同时,事权却呈现下放态势,基层***府承担了与其财力极不相称的事权,这种不对称成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体制性诱因。寇铁***、任晓东(2006)认为,***府间财权事权的非均衡性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匮乏。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财力有限。熊巍(2002)认为,由于我国分税制具有的制度缺陷,使得乡镇财***收入极其有限,而且省级以下的转移支付缺少监督,乡镇***府取得的转移支付数额很少。另一方面,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而多年来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人数额始终偏低,我国财***支农支出徘徊不前。何菊芳(2005)、崔学***(2006)认为,免征农业税使县乡财***经费不足,从而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带来巨大冲击。

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缺失。叶兴庆(1997)认为,现行的财***体系中,乡镇财***的支出范围非常有限,乡镇范围内的部分公共事业和村范围内的全部公共事业并没有纳人公共收支范围,因而乡以下的大部分公共产品属于制度外供给。于丽敏(2003)、寇铁***、任晓东(2006)认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其派生的制度安排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缺失。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调。叶兴庆(1997)认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不尽合理,无法反映乡村基层内部真实的需求。陶勇(2001)对此作了进一步阐述: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是根据农村地区的真正需求来决定,而是根据地方决策者的“***绩”和“利益”的需要来决定。决策者热衷于投资一些见效快、易出***绩的短期公共项目,热衷于新建公共项目,热衷于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公共产品。冯海波(2005)认为,由于农民作为委托人不能对***府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形成了“供给主导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客观上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需求的错位。寇铁***等(2006)认为,农民缺乏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导致农村公共产品偏离需求。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张***、何,寒熙(1996)和叶兴庆(1997)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中,资金的筹措和使用监督成本高,公共资源被大量挤占挪用、挥霍浪费,导致公共资源使用效率低下。陶勇(2001)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预算不完整和行***体制改革的滞后等问题的困扰,农村公共资源使用过程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农村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熊巍(2002)认为,由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乡镇财力匮乏、农民自身存在的文化特质等原因,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

(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失公平。叶兴庆(1997)认为,制度外公共产品的成本基本上是在农民中间平均分摊,这样,收入水平越高的农民,负担率就越低,是一种具有累退效应的成本分摊机制。熊巍(2002)认为,不仅制度外农村公共产品的成本分摊不公平,制度内同样存在成本分摊不公平。农业税改革前是以田亩数和常年产量为计税依据,全额按同一比例计算征收,具有累退性,显然有失公平。熊巍(2002)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两大不公,一是城乡不公,二是农村各地区间的不公。吴理财(2006)认为,在进城务工农民的需求除参照***府(和企业)的公共产品供给外,他们还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与城市居民进行比较,除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外,还存在进城务工农民的不平等待遇。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民负担的影响。叶兴庆(1997)认为,农村公共产品的制度外供给机制、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成本分摊机制所引起的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是造成农民负担的主要原因。陶勇(2001)认为,非均衡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和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外供给加重了农民负担。苏晓艳、范兆斌(2005)认为,农民负担的主要来源在于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及滥用性造成非生产公共产品供给的恶性膨胀。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苏晓艳等(2005)认为,目前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扭曲。农村公共产品机制的内在矛盾不仅使农业再生产的外部条件遭到严重破坏,而且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降低了农村私人产品的产出效率。郭锦墉(2004)认为,欠发达地区因其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多种原因造成财力不足,决定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刘兵(2004)认为,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是解决农民增收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于丽敏(2003)认为,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农民消费与公共产品供给之间的尖锐矛盾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消费水平的差距,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使农业生产发展受阻。郭锦墉(2004)认为,通过诸如农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农村洁净饮用水设施、农村基本医疗、基础教育等公共产品供给所产生的收入效应、消费效应和就业效应对刺激农村消费、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祃海霞、刘彬(2006)认为,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并不合理,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不利于其持续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直接威胁到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存在的问题

史玲(2005)认为,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级***府的公共责任划分不清,供给主体错位;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薄弱,农民的参与不够。建议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农村公共产品按其性质划分为***府供给、农村社区供给、农村私人供给和非盈利性民间组织供给四类。杨晓萍(2006)认为,***府作为唯一的供给主体存在种种局限性,而供给主体多元化是可能的。为了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可以实行一系列配套措施。如,加大***府投入力度、明晰各供给主体的权责、完善供给决策机制等。方建中、邹红(2006)认为,税费改革后,财***压力使以往单一主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为摆脱困境,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形成***府、私人和第三部门的协同机制,应是一种最优选择。多元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是***府要优化自身的行为,还要优化与民间主体的行为关系,努力完善***府与民间主体之间伙伴关系的实现形式,健全***府对民间主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五、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革的思路

(一)改革和完善财***管理体制

1.合理划分***府间财权事权关系。何菊芳(2005)认为,财权划分要充分考虑基层***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财力需求,按事权定财权。划分事权要按照受益范围和支付能力原则,而且事权和责任的划分要有利于公共产品的配置。王国敏(2006)认为,应当按照公共产品的类别和层次,科学合理地划分各级***府提供公共产品职能。涉及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由中央***府提供,区域性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要由省级***府提供,地方性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要由地方***府提供,社区性的农村公共产品由农村自治组织和农民共同提供。

2.构建规范的***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何菊芳(2005)认为,各级财***应尽快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对于农村公共产品所需要的资金,要打破既得利益格局,实现转移支付均等化,保障对不同地区的最低限度的基础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孙开(2006)认为,针对我国各地间发展程度差距较大和中央财力有限等实际情况,现阶段我国转移支付体系的规范与完善只能采取分类实施、分步实现的途径。寇铁***等(2006)认为,在转移支付目标选择上,纵向平衡和均等化是最重要的两个目标。

3.改革税制。何菊芳(2005)认为,取消农业税后,应当在城乡统一税制的原则下,设计适宜的新税制方案,防止在新旧***策和制度转换过程中,形成***府管理上的真空。贾晓俊(2006)认为,我国应在合理划分各级***府间收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地方税体系建设,开征新的税种。如,不动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另外,应赋予地方***府对地方税种的部分税收立法权和征收权,以保证地方***府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收入来源。

(二)构建“统筹城乡”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熊巍(2002)认为,应坚持城乡一体化的***策导向,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支出***策。李秉龙、张立承(2003)认为,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应选择均衡化的发展路径,第一阶段实现乡乡平衡,第二阶段实现城乡平衡,最终消除公共产品消费的“城乡二元结构”。

(三)实行多种形式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陈晴等(2006)认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应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营造市场化运行机制,吸引工商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吴士健(2002)认为,农村纯公共产品应由***府提供;农村准公共产品由***府和农民混合提供;小范围受益的低级公共产品,可以考虑将农民组织起来,通过俱乐部的方式提供。

(四)拓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筹资渠道。于凤荣(2004)认为,目前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完全由***府提供是不现实的。可开辟多种筹资渠道:对与本村村民利益直接相关和成本外溢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在村民的民主参与下通过融资或集资的办法解决;对效益明显外溢到邻近管辖区域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应通过上级***府之间的转移收入来解决资金问题;对能够测定效益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可通过使用者付费的办法来筹资;对于效益和成本难以衡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应由上级***府承担资金,等到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家的各项税收***策逐步健全后,可采取对当地居民课税的筹资办法。何菊芳(2005)建议积极开拓市场筹资渠道。市场手段筹集资金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通过发行国债和专项基础设施建设债券筹集公共品生产和建设资金;出售冠名权或使用权、经营管理权的方式筹集资金;对企业实行地方所得税减免或实行上缴利润的部分减让。

(五)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叶兴庆(1997)认为,首先要建立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使村或乡范围内多数人的需求意愿得以体现。其次,改革社区领导人的产生办法。乡村两级领导人应真正由社区内居民民主选举产生。贾晓俊(2006)认为,应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当各方面条件成熟时真正“自下而上”的农村公共产品决策程序才会建立。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篇7

公共产品是用来满足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农村公共产品是用来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共同需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或服务的总称。比如农村的基础设施、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环境保护都属于农村公共产品。相对于城市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除了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之外,还具有需求量大和供给困难的特征:

1.从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量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众多且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农村地域广阔、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再加上有些公共产品是城市所没有的,如动物***病防治、水利灌溉等等。这就决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公共产品,特别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建设,具有很大的需求量。

2.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难看。某些在城市中可以由私人提供的产品,如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等等,在农村则需要***府以公共产品的形式来提供。而***府作为主要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在有限财力约束的条件下,很难有效地满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比较落后,还是弱质产业,农业的发展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但是从1978~2003年,国家财***用于农业的支出,虽然绝对额逐年增长,但是从相对额来看,则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国家财***支农支出占财***支出比重从1978年的13.43%下降到2003年的7.12%。正是由于国家财***支农比重的不足,导致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总量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实际需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据调查显示,全国仅13%的乡镇有供水站,83%的村不通自来水;13%的村不通公路;53%的村不通电话;95%的村虽通电,但电价普遍是城镇的2倍以上;93%的村接收的电视信号相当微弱;全国尚有207个县无公共***书馆,67.9%的乡镇没有文化站,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目标亦未能实现;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1]。

(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

由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地方财***财力不足等原因,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极其不合理,主要表现为:

1.农村急需的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家庭承包联户制使农民的生产分散化,各农户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过程又存在着共性,决定了农民对公共产品具有强烈的依赖性,比如:大型水利浇灌设施、大型农用固定资产以及良种的培育等等。

而随着我国财***体制和行***体制改革,中央财***的事权向地方转移,由中央***府或省级***府承担的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转向由县、乡级***府承担。但县、乡***府财***紧张,对农村大型的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显得无能为力,导致了农村急需的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

2.涉及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这些公共产品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民的医疗保障及农村的环境保护等。

(1)在农村教育方面,中央***府把农村义务教育留给地方***府。在地方***府财力的限制下,大部分农村的教育供给不足、质量低下,学校的数量和教师的质量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边远地区存在大量失学儿童。

(2)在农村医疗保障方面,农民成为最大的自费医疗群体,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逐年增多。加之***府对农村卫生防***投入不足以及现行的医疗卫生防***能力的限制,农民身体素质下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虽然国家采取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措施,但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缺乏***府保护环境的***策、措施和资金投入,造成土壤肥力减弱、水资源匮乏、旱涝灾害频繁等等。3.某些公共产品供给相对过剩。在我国农村中,一方面存在着农村急需的大生产性公共产品及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但另一方面,与此相反的是一些农村不需要的或较少需求的公共产品供给相对过剩。比如:***府机构作为公共产品的一种,它的供给也应遵循效率原则。而我国现行的地方***府机构却是机构臃肿,人员繁多,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公共经费,而且办事效率较差。对农村来说,这样的公共产品供给显然过剩[2]。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资金使用不透明、管理混乱

1.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的部门较多,资金渠道、部门***策也较多,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公共资金投人分散,***策之间相互制约的现象时有发生。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间环节多,公共资金被层层“过滤”,大量支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或根本不到位,被挪作他用现象较为严重。

3.许多地方***府会计人员素质低下,没有建立完整的会计账簿,***府财***会计账证不全,不能严格执行财经法规,白条入账现象较为普遍。

4.许多地方***府没有建立村级***务公开制度,农民很难知道本村财务状况,导致公共资金使用透明度不高,暗箱操作,滥用、挪用甚至贪污现象较为严重。

(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不合理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仍沿用“自上而下”的模式,不是由乡、村社区内部的需求决定,而是上级***府部门的指令决定。地方***府为了追求***绩,在有限财力地约束下,热衷于提供一些见效快、易出成绩的短期公共项目,比如:对上级考核的防洪防涝设施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交通道路建设等。

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主体的农民,由于文化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低下而对自身所拥有的合法权益认识不足、由于缺乏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有效表达机制,***府部门一般不了解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在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方面不能反映农民的真实需要。这种不合理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造成了公共资金的极大浪费。

三、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公共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征

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一方面,私人在提供公共产品时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但公共产品的特征决定了私人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并不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为不能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无偿消费,这样私人对公共产品的提供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另一方面,如果能无偿消费公共产品,消费者也将尽可能隐藏自己的真实需求,通过“搭便车”的行为来无偿消费公共产品,从而使得公共产品供给的难度增大。正是由于公共产品本身的特征,使得私人不愿意或根本不会提供公共产品,再加上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量大的特点,从而使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二)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

我国采取提取农业剩余支持工业资本积累和城市经济建设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了城市所需的公共产品多数由国家供给。而农村所需的公共产品国家提供并不多。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由县乡财***负责,国家并没有赋予县乡***府相应的财权,县乡***府的唯一选择只能是对农村准公共产品,说服农民分担大部分成本;对于农村纯公共产品,就只能停留在“等、靠、要”上。所以,如果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性质,那么农村公共产品的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

(三)***府管理行为效率低

一是在现行财***管理模式下,财***支农资金实行分块管理,一个项目资金来源较多,条块分割,各自为***,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整体合力。比如: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科研、农业生产和农业流通的财***资金分属不同的部门,各部门都有资金分配权,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和有效利用。二是***府提供公共产品时,缺乏动力去降低成本。***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大多具有一定垄断性,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尽可能降低质量,提高价格,扩大生产规模,使所提供的数量与范围超过最优的生产水平,导致实际所支付的费用大大超过必须支付的成本。

四、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一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立公共财***体系,从根本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财***预算体系,保证国家财***对农业总投入有较高的增长幅度,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规范***府投资行为,建立起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机制。

二是进一步调整***府公共支出***策。增加国债用于农业农村的支出比重,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精确估计各地财***能力以决定各地应该得到的转移份额,将公共支出向县乡延伸,使其尽可能落实到乡镇。

(二)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了其生产目的并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在传统的理论中,通常认为私人供给公共产品往往是无效率或者是低效率的,***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理所当然地成为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公共产品,由中央***府提供,而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公共产品,则由相应层次的地方***府提供。但是,基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量大和难以有效供给的特点,仅仅依靠***府提供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应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层次性,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府要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机制,动员一切社会资源提供农村公共产品,使个人、企业和非营利性民间组织也成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

所以,***府应制定合理的规则并充当裁判,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筹措上,应在加大***府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运用市场化手段吸引投资,拓宽筹资渠道。按照“***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引进民间资本,为民间资本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在明确产权的前提下,按照“谁引进,谁收费”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府与市场混合的方式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3]。

(三)建立科学、民主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

农民是农村公共产品最直接的使用者,农村公共产品是否符合广大农民的实际要求,是衡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效性的重要标志。在决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时,农民最具发言权,应该作为主要的决策者说了算。

但是,现行“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是导致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建立科学、民主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和供给决策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

1.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有效表达机制,健全和完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农民的意见得到充分反映,由全体农民或农民代表对本社区的公共产品供给进行投票表决。

2.乡镇***府领导人和村组织领导人都应由本辖区居民民主选举产生,以便深入了解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加强可行性分析,避免脱离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

3.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群体力量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有关决策活动和对公共事务的监督、管理活动,增强其参***议***能力。

(四)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法律保障体系

我国农民由于科学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在国家的资源配置中,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就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而言,要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介入。应逐步加快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化、法制化的步伐,尽快制定并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条例、农村义务教育实施条例、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细则、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有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应有的权利,才能切实保障农村公共产品的有序供给,切实保障我国农民的切身利益。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篇8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公共财***

一、总量短缺和质量低下一直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问题

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公共资源配置主要向工业和城市倾斜。从“以农养工”到“农工自养”,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上的相对***和不均衡日益显现。在城市,实行的是以***府为主导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城市公共产品供给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优于农村;在农村,实行的是以农民为主的“自给自足”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农民生产、生活所需的公共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自己承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数量短缺、质量低下一直是其基本特征。

经济体制改革以后,这种格局虽然在“乡***村治”模式下进行了一些调整,但并没有根本改变。事实上,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农业经济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农村的财***力量也大为衰减。改革后的乡镇***府虽拥有一定的财权,然而与其承担的几乎涵盖了辖区内农村社会各方面的职责相比,制度内财***收入显然是力不从心。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更加剧了基层财***的窘迫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来源除有限的农村各项税收外,主要依靠乡镇企业上缴的利润和管理费、乡统筹以及各种集资、摊派、收费、罚没收入、捐款等。农村公共产品以制度外财***收入为主的筹资特征展露无遗。这种筹资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压力,但实际上是***府把本应由***府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或由***府与农民共同承担的农村公共产品的成本完全分摊给了农民,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改革后的村级组织显然不是一级***权,而从其向农民收取的“三项提留”及其使用来看,无疑也扮演着筹资并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角色。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谈判机制,一方面,农民无法在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中体现自己的意志,行使自己的权利,对公共资源的筹集和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另一方面,在“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产品决策机制下,***府和村级组织也难以准确地表达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意愿。由于“建设财***”和地方***府部门决策者追求“***绩”和“经济利益”的诱导,有限的公共资源大多被以各种名目用于搞***绩工程和发展地方经济,并未主要用于农民急需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上。这样,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仅总量短缺、质量低下,而且结构失调。

特别是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许多县乡财***是“吃饭财***”、“要饭财***”;许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农业科技人员短缺、研发资金不足、成果推广力度不够,相关信息服务远远满足不了农民需求;许多农村地区道路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阻隔;农民就业技能培训供应不足,大多数农民得不到有效的就业技能培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质量不高,校舍、教学仪器等硬件设施普遍落后,优秀教师流失导致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低下;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污染,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基本生存条件无法保障;农村医疗和公共卫生设备陈旧,服务保障能力低,农民看病难,因病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村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以及社会救助仅在少数地区刚刚启动,大部分地区仍是空白。

与农民急需的一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并存的是,在许多农村地区,一些农民不需要或者需求较少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过剩。例如,农村基层***府部门管理过宽、分工过细、机构臃肿,人员膨胀;一些基层***府办公大楼豪华气派,不少达标升级项目劳民伤财;一些地区中小学校布局不合理,个别村庄小学老师比学生多;一些贫困落后地区大力修建利用率极低的休闲广场、歌厅舞厅、高档宾馆等,既浪费了大量公共资源,也加重了农民负担。

为了减轻农民负担,缓和农村矛盾,稳定农村社会,近年来,***中央、***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很显然,农村税费改革就是要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试***通过逐步改革直至取消已经过时的农业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税收制度和村内兴办各种集体公益事业采取“一事一议”的民主方式来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农村公共产品成本分担、供给民主决策的机制。从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践来看,达到了减轻农民负担的***策目标,改革地区农民负担的绝对额较改革前下降了30%以上。但是,由于农业税改革不到位,“一事一议”制度筹资的有限性和操作上的困难,配套改革未能及时到位,如基层***府机构改革步履艰难,每年区区几百亿元的财***转移支付资金分摊到广大农村地区只是杯水车薪,难以弥补县乡财***因农村税费改革形成的财***资金缺口,农村公共产品成本分担、供给民主决策的机制并未有效建立等。这就直接导致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财***和村级收支缺口加大,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能力大大降低,原本就已存在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短缺和质量低下的问题更为突出。窥一斑而知全豹,即使是农村税费改革中***中央和***明确要求的“三个确保”,不少地区也只能确保减轻农民负担,而无法完全确保乡村两级正常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正常需要,其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可想而知。

二、保障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几点建议

l.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让公共财***的阳光照耀到农村”。一是转变就“三农”论“三农”的思想观念,加快实施工农业和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逐步纳入公共财***的支出范围,在公共财***资源配置上,统筹考虑城乡发展,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和财***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农民、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使城乡居民均等享受公共财***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二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特别是要尽快取消农业税,在对农业和农民实施诸多税收优惠的前提下逐步统一城乡税制,使城乡居民均等承担税收义务。三是加大中央和省两级财***对县乡财***转移支付的力度,使农村基层***府财权与事权相对称,保障县乡***权的正常运转和农村公共产品的必要供给。四是综合运用***府投资、财***补贴、财***贴息、税收优惠等手段,保护农业生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2.建立民主、科学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和供给决策机制。农民是农村公共产品最直接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公共财***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是否符合农村广大居民的实际需要,是衡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效性的重要标志。在决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种类和数量时,农民最有发言权,应该作为主要的决策者说了算。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是导致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建立民主、科学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和供给决策机制,由内部需求决定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一是进一步完善村民委员会制度和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采用直接民主与代议民主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和供给决策机制,由全体农民或农民代表对本社区公共产品的需求和供给进行投票表决,以充分体现农民的意见。二是通过真正的民主选举约束,使农村社区领导人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中真正为本地选民负责,把增进本地选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深入了解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加强可行性分析,避免脱离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三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农村税费改革中的“一事一议”制度。实践证明,“一事一议”制度是一项切合实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好制度。这种村级公益事业由全体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共同商议决定,并规定每人年公益事业集资费不超过15元的制度规定,不仅充分体现了农户自己决定农村公共产品的意志,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而且也兼顾了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农村基层组织既要防止“不议不办”的消极畏难情绪,又要克服“乱议乱办”的粗暴简单行为,凡事都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带领群众严格按照“一事一议”的***策和程序,组织大家议,协助大家定,带领大家办,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人。

3.建立和完善***府(中央、省、县、乡)、村集体和农民三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并按照受益原则合理划分各自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职责范围。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村居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农村公共产品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种类繁多,性质不同,在国家财力尚不十分雄厚的前提下,仅仅依靠有限的公共财***投资来满足农民生活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显然力不从心。考虑到大多数农村公共产品,例如水利工程、大江大河治理等具有受益范围上的地域性,因此,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无疑具有多主体和多层次性,应按照农村公共产品的性质不同和地域性特点, 建立和完善***府(中央、省、县、乡)、村集体和农民三位一体的供给体系,并合理划分各自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职责范围。首先,农村公共产品的公共性和基础性决定了在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中,***府责无旁贷,理应发挥主导作用。针对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际情况,关键是要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和范围。一般来说,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农村公共产品,如与国防建设有关的民兵建设、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农业信息网的建设、农业环境保护等应由中央***府提供;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农村公共产品,则由相应级次的地方***府提供;具有外溢性,而且地域性十分明显的地方性农村公共产品,如跨区域的大江、大河的治理、跨区域的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跨区域的大中型防洪防涝设施建设则由中央***府和地方***府或各个受益的地方***府共同提供。考虑到我国目前县、乡基层财***比较困难的实际情况,农村社区又是我国行***区划的最底层,农村的边缘性决定了不少农村公共产品实际上是对上级***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配套和延伸,在这些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上级***府(中央、省)理应承担较大比例的成本。例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就可以考虑按“三、三、二、二”的比例分担,即中央供应30%,省供应30%,地县市供应20%,乡镇供应20%.其次,对于农村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府应积极采用财***补助、税收优惠等***策,在明确产权的前提下,按照“谁投资、谁收费、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私人资本进入;对于那些投资教小、受益对象明确但排他成本较高的部分农村公共品,如田间道路修建、部分学校设施修缮等,可通过“一事一议”制度,以集体为主体召集受益村民共同付费的方式来供给。对那些受益对象明确,排他成本较低的部分农村公共品,如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中的机井、水渠等,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和自愿机制,完全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来供给。

4.调整财***支出结构,加大公共财***对农民急需的重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目前,我国***府财力有限,公共财***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之中,这就决定了公共财***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必须按照先保障纯公共产品、后提供准公共产品,先保障生存、后提供享受,先保障稳定、后促进发展的原则,分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分阶段逐步进行。现阶段应重点保障农民急需的下列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一是农村基层***府机构的正常运转和社会治安;二是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民培训,重点是中小学危房改造、教学公用经费和师资队伍建设;三是农村公路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四是农村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五是农村救助和农村大病医疗保障。为此,必须调整财***支出结构,加大公共财***对农民急需的重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一是将《农业法》要求的“国家财***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高于财***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落到实处,将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建立健全财***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通过增量调整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需要。二是整合各种支农资金,转变财***支农的方式和结构,调整财***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将有限的财***资金更多地转向农民急需的重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上,充分体现公共财***的“公共性”,真正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不断优化。三是调整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投入结构,继续增加国债对农民急需的重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

参考文献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篇9

 

关键词:新农村 公共产品 供给制度

    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的具有消费的共同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的产品,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认真分析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现状,采取科学方法促进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构建科学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1.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弊端分析 

    现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是在人民公社时期制度框架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无论是人民公社时期,还是农业改革时期,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都陷入了相同的困境,其深层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由我国多年来形成的“二元化”发展模式和体制所造成的。由于实行的是“以农补工”、“重城轻农”,优先发展城市的倾斜性发展战略和***策,因而形成了城乡有别的重城轻乡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基本制度。这一制度基本特征有以下三点: 

    (1)农村公共产品的体制外供给是其根本特征 

    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殊性来看,由于其所处的地域广阔性(广大农村地区)和分布的分散性,决定着***府必须具备雄厚的财力和完善的决策及监督机制。但是不管是人民公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在长期的工业化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中,***府没有雄厚的财力和健全的机制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而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无不体现了一种体制外的特征。 

    第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筹集的体制外特征。在目前我国公共产品提供的职责划分上,中央***府主要负责全国性公共产品,地方***府负责地方性公共产品。而履行与农民收入增长及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农村公共产品所需的费用并不能由地方***府(主要是乡镇***府)的制度内财***收入完全负担。由于农业税的轻税***策,因此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县、乡***府财***力量十分薄弱,财***缺口大。这种情况下乡镇***府处于一种矛盾的地位:既要履行法律的职责,又要提供公共产品,因此通过制度外筹集公共资源便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人民公社时期,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刚刚步、资本原始积累的匮乏时期,农村的公共产品主要由公社内部解决。由于***社高度合一,公社具有很强的统摄农村***治、财***的权力,再加上当时国家很困难,为了支援工业建设,农村就由农民出工出劳,自己想办法满足自己低层次的需要,农村所需的公共产品经费就不进入国这家公共收支系统。人民公社解体后,乡镇***府取代人民公社成为农村基层***权,并承担起本辖区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责。但是,新的农村公共产品资金筹措制度并没有进行根本的变更,仍然沿用人民公社时期的供给体制,随着公共产品种类的增多、范围的扩大,公共支出的不断增加,乡级***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费用远远不能解决供给问题。为了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运转,乡镇***府就不得不强行向农民摊派各种费用和劳动,农民以制度外的方式承担着绝大部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第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体制外特征。在我国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下,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提供多少农村公共产品,通过什么渠道来提供农村公共产品,都是由上级***府及其部门“为民做主”。农村基层***府作为一级组织具有***的利益,它所追求的目标可能与农民的要求并不相同。为了达到基层***府的目标,农村公共产品的供求往往不对称,供求矛盾突出。与城市公共产品相比,农村公共产品的分散性、局限性和投资的周期长、见效慢,从而造成地方***府官员决策的短期行为。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外部性使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和消费者不能统一,缺乏激励机制,最终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出现数量上严重不足和结构上严重失衡的特征。 

    (2)体制外供给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由于县乡***府制度内财***收入有限,制度外资金投入又缺乏相应的监督和有效的激励,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

[1] [2] 

不足。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纯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农村科技、农业相关信息等“软”公共产品无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农村法律***策供给不足;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二是农村准公共产品严重短缺。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村教育供给严重短缺;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很不完善。比如,由于农村环境问题和医疗状况,使得农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大大落后于城市.。据年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中国人均期望寿命为.岁;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寿命.岁,农村居民人均寿命.岁,前者比后者高出岁多,相当于发达国家与中等收入国家之间的差距。 

    ()体制外供给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严重失衡 

    由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外部性,供给者和消费者目标并不一致,因此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严重失调。供给结构的失调主要表现为严重的“重硬轻软”和“重准轻纯”。一些地方***府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热衷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对上级要求考核的农村电网改造、交通道路建设等公共设施项目,千方百计地组织资金加以实施,而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农业发展的综合规划和信息系统建设等“软”公共产品的生产,却没有太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由于准公共产品的范围比纯公共产品的范围大,因而一些地方***府对农村准公共产品的生产比较重视,如对需要达标的乡村公路、自来水设施等,即使没有钱也要从对农村的摊派中收取资金进行建设。而对于涉及战略性的纯公共产品的生产,却并不热心。农民真正需要的公共产品提供不足,而不需要的公共产品却存在供给过剩。这样本来有限的公共产品投入得不到合理利用。当前,由于体制外农村公共产品的长期作用,使得农村纯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农村科技、农业相关信息等“软”公共产品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法律***策供给不足,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村教育供给严重短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保障很不完善。相反,农村却“***绩”工程过多,***府机构臃肿,人员供给过多,基层***府制订的干预农民生产的***策供给过多。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新框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一背景下的全新发展战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在全国全***已经形成共识,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进行重构,进行全面的制度创新。在制度创新中必须构建如下的基本框架: 

    ()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基本制度和模式,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农村公共产品的体制外供给为体制内供给。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篇10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理论探析

1.定义与特征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涉及农村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农村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特性。

但是农村公共产品具有其特殊性:一是运行成本高与利用效率低并存。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村庄布局的松散性是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较高;农村人口密度不高且分布不均衡,导致供给效率较低,公众收益范围较小。二是高依赖性与低供给率并存。农村的分散经营决定了其生产和生活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高度依赖;长期以来我国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一直是重城市、轻农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2.分类

按公共产品基本属性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前者如农村基层***府行***服务、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农村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综合规划及信息系统、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大江大河治理等服务,后者如农村职业教育、农村水利灌溉系统、农村医疗、农村道路建设、乡村电网建设。

按用途的使用范围不同分为: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和农民生活相关的公共产品,前者如小流域洪涝防治设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农田防护林、病虫害的防治、植物保护、农村水利灌溉系统、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农村道路建设、乡村电网建设等。后者如农村社会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农村文化馆、农村电信、自来水、计划生育等。

(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是为提供农村公共产品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它并非是一个单一的制度,而是多种具有关联性的规则、制度构成的一个集合或体系。这个体系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多种不同的选择, 每一种不同的选择就构成了一种不同的制度。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现状分析

(一)供给主体经济乏力,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难以产出。

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县、乡***府,由于财***紧张,对生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不多。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从总体上看,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老、少、边、穷地区则面貌依旧。老、少、边、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县、乡***府财***拮据,在解决吃饭问题尚有困难的情况下,要进行建设则显得无能为力。财力的捉襟见肘使经济落后地区的县、乡***府难以担当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角色。至于村级经济的状况也不容乐观,一些经济发展薄弱的村对生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也难以为继,根本不能有效提供农民急需的农村公共产品。显然,供给主体的经济乏力是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难以产出的根本原因。

(二)公共产品供需结构失调,出现两重两轻的现象,农民很难享用有利于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质量的农村公共产品。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质量,但由于地方***府受边际绩效的影响,往往在农村公共产品生产中出现,两重两轻的现象,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真正实现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具体表现在,一是重硬轻软。一些地方***府热衷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对上级要求考核的防洪、防涝设施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交通道路建设等公共设施项目,千方百计地组织资金加以实施,而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农业发展的综合规划和信息系统的建设等软公共产品的生产,却没有太高的积极性。二是重准轻纯。由于准公共产品的范围比纯公共产品的范围大,因而一些地方***府对农村准公共产品的生产比较重视,如对需要达标的乡村道路、自来水设施、农田灌溉设施等,即使没钱也要从对农民的摊派中收取资金进行建设。而对涉及到战略性的纯公共产品的生产,却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若上级***府不予支持也就一筹莫展。例如,对有些乡镇企业的污水治理,农民迫切要求***府抓紧实施,但由于经济利益和追求***绩的驱动,这些乡镇迟迟不予实施,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带来严重影响。

这两重两轻的现象,实际上是农村公共产品在生产和供给过程中机制失衡的外在表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10篇

学习

旅行社宣传工作计划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旅行社宣传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旅行社下步工作计划,2021旅行社工作计划。启动了《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邀请著名的旅游经济和管理专家、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原司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来我县考察风

学习

单片机项目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单片机项目10篇,内容包括单片机项目开发实例,单片机项目书籍推荐。一、传统单片机教学传统的教学思路是按教材编写的顺序,先讲单片机硬件基础知识,然后讲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制、接口技术、定时/计数器、串行接口、中

学习

三年级册语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三年级册语文,内容包括三年级语文全册笔记完整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合集。题记记得有一天,爸爸给我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到了家里。妈妈叫我先到小区的广场上试试看。到了小区的广场我看到了小区的伙伴都在骑自行车,我好羡慕,心想

学习

国企工作汇报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国企工作汇报,内容包括国企工作总结及范文,国企个人工作情况汇报范文。(1)掌握准确数据,扎实推进改革为了把国企改革工作抓实,抓细,掌握准确数据,自2004年年初以来,A市市国企改革工作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学习

心血管内科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心血管内科10篇,内容包括心血管内科科普文章总结,心血管内科美篇。心内科现有医生44名(退休专家5名),在职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13名、主治医师11名、住院医师15名,其中医学博士2名、硕士11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级、市级

学习

单片机程序设计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单片机程序设计10篇,内容包括单片机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的程序,单片机程序设计报告心得。机器周期是指单片机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花费的时间,一般使用μs来计量单片机的运行速度。MCS-51单片机的一个机器周期包括12个振荡脉冲

学习

腹腔神经丛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腹腔神经丛10篇,内容包括腹腔神经丛指哪里,腹腔神经丛的功能与作用。我科2007-05~2009-05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术24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4例住院患者均在CT、MIR、彩超等检查后确诊为癌症晚期,

学习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10篇,内容包括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国内外现状,单片机温度控制。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温度控制系统的要求,主要是保证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变化,稳定性好,不振荡,对系统的快速性要求不高。以下简单分析了单

学习

公共产品供给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公共产品供给10篇,内容包括公共产品供给最佳方式,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案例。2、***府间财权与事权的非均衡分配,导致城乡公共产品财力分配的失衡。实行分税制以来,地方***府的财***收入占整个财***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93年

学习

内科学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内科学10篇,内容包括内科学专著大全,内科学外刊经典。其次,“以人为本”的规律论意义,体现为人的价值需求的全面性和价值实践进程的全面化趋势。中共17大报告所强调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这一意义在实践层面的反映。马克思

学习

物业公司总结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物业公司总结,内容包括物业公司清扫积雪总结,物业公司总结不足之处。物业公司对安全工作始终排在第一,在2007年“春季安全大检查”工作中,按照厂部、xx公司春检工作计划,完成13项安全工作。物业公司管理人员参加班组安全学习次

学习

四级词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四级词汇10篇,内容包括四级高频词汇100个,四级词汇闪过。阅卷老师偏爱考生使用其学得“晚”的词汇,因为这样能够体现出考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如果一个意思既可以用初中所学的词汇来表达,又可以用高二、高三所学的词汇来表达,那

学习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论文,内容包括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论文案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参考文献。(一)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指包括工程组织者和施工操作者在内的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的参与者。一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中,施工人员都会直接或者

学习

环保概念股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环保概念股10篇,内容包括水务环保概念股,环保发电概念股。***策“红包”落地环境问题如今已是街谈巷议的热点,也是***策预期最为强烈的领域。环保概念股无视大盘调整,连续飙涨,成为两市最抢眼的板块。龙净环保、菲达环保、桑德

学习

新产品策划方案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新产品策划方案,内容包括新产品质量策划方案,新产品推广策划方案。第一个基本功能,我们可以理解为,解决产品的渠道覆盖问题。即采用什么的渠道模式,实现产品的覆盖,方便消费者(客户)购买我们的产品。第二个基本功能,我们可以理解为

学习

产品经理述职报告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产品经理述职报告,内容包括产品经理述职报告ppt案例,银行产品经理述职报告。一、产品支撑工作在进行产品支撑工作的过程中,认真学习各种产品是指,熟悉产品的具体操作,并在此基础上,在客户经理挖掘到客户需求后,根据客户的具体需

学习

农村低保申请书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低保申请书,内容包括农村低保申请书实用版范文,农村低保申请书如何写。教育改变未来,知识改变命运。为了我的将来,我要读书,不读书就没有希望了。可我家里根本就没有能力承担巨大的生活费,他们自己也要经常看病吃药,不知道怎

学习

产品成本核算论文模板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产品成本核算论文模板,内容包括企业成本核算论文范文大全,产品成本核算的探讨论文摘要。虽然我国目前金融产品价格仍由央行制定,但近年来有所放松,如浮动利率贷款的范围和利率浮动的区间都有所扩大。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

学习

农村教小学教师论文模板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教小学教师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论文,山区小学教师论文范文。因此,追求实效性,仍然是当前很多培训特别是对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培训不该放弃的终极目标。这里的实效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培训对农村小

学习

农资产品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农资产品10篇,内容包括农资产品名单大全,农资产品介绍。农业生产资料简称农资,在农业生产尤其是发展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农资产品市场化的发展,许多国外知名农资品牌(如先正达、拜耳、杜邦)的进入使得许多国

学习

产品设计营销方案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产品设计营销方案,内容包括产品设计营销方案6要素,产品营销方案设计论文。市场营销就是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旨在满足消费需要、实现企业目标的商务活动过程,包括市场调研、选择目标市场、产品开发和定价、渠道选择、产品促

学习

消费电子产品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消费电子产品10篇,内容包括消费电子类产品有哪些,消费电子产品爆款。大学生电子产品的购买方式大多为实体店购买,通过网络购买的情况很少且多集中在U盘等小物件或小金额的产品中。实体店因为其“可触摸性”的特质,用户体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