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学英语长期为文法所困扰,虽有文凭在握,但实际的口语交流能力薄弱得令人无法相信,许多学习者反反复复地重演着相同的“悲剧”,学了忘,忘了学,费时费力,仍然听不懂、说不通,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音义结合的语感。
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人们在学习运用语言时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和感受,它被认为是一种类似直觉的东西,是掌握语言习惯的一个较高的阶段。
文字的基本点是建立在写上,语言的基本点则建立在说上,而且是出口有声,闻声悟意的语感境界。对一种语言的拥有感,主要体现在听与说的语言能力方面。人们都能说好汉语,是因为练就了一套完美的汉语发音肌肉和语言直觉与习惯。而英语是不同的发音,要说好英语,必须训练口腔肌肉,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才能使之自然地从口中溢出。
如果仅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而没有把它作为一种音义结合的语言交流工具来学习,是无法学好英语的。我们之所以能够使用汉语,脱口而出,出口成章是由于语感的作用,也就是说大脑思维的语言与口腔肌发音有机而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其口腔肌在接受大脑指令的同时就产生了有声有义、音义结合的语言。实际上,语感就是一种对语言对象的感觉、领悟和直觉的把握,即一种自动化了的语言意识定向反射。
在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沿用语法方面的逻辑训练方式,而没有注意训练学生的语言直觉和语言习惯。要想让学生把文字知识转变为语言技能,必须把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当做英语教学的中心任务。为此,教师必须掌握好语感的形式与其他诸方面的联系。
一、语感与知识积累
语感体现出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敏感反应和熟悉程度。语感强的人才思敏捷、表达自如,而这种连贯表达的关键在于知识的丰富积累以及运用这种语言来完成内部思维的能力方面。很多人说学英语很费力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大脑思维,即内部语言是用汉语来进行的,然后他们每说一个句子都必须经过在大脑中思考、转换语言的过程,这样说出来的英语往往是生硬吃力、结结巴巴、断断续续的。那么,要达到用英语直接思维与表达,减少转换语言的过程,必须注意知识的积累。如果知识贫乏,基础不牢,大脑中没有贮存很多现成的词汇和句子,要想达到具备用英语直接思维及表达的能力是不可能的。一般地说,知识积累得多,能力提高得就快。如果大脑中储备的语言信息越多,再有目的地加强运用所具备的语言信息来进行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锻炼,就会自然形成一种语感,使人感到在开口说英语时反应迅速、理解透彻,所要表达的语义清晰、自然、地道、得体,从而产生一种思维与表达完美结合的效果。只要能坚持积累知识,注重思维与表达相结合的训练,话语会无限生成,自然溢出。有时候,在进行笔试的时候,语感也会起一定的作用,它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支配人去做出正确的选择。不难听到人们常说全凭语感去做题。可见,当人们对一种语言在大脑中贮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信息时,就会自然形成一种语感意识和语言能力。
二、语感与口腔肌训练
语感的形成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语言能力基础上,而这种语言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它除了与知识积累和语言习惯密切相关外,还与口腔肌训练成正比。有些人不喜欢念念有声,常以默读代替朗读,严重缺乏口腔肌的训练。有些人说出的英语总缺乏一种味道,实际上,这就是口腔肌和大脑思维不能协调配合而产生语音、语调、节奏和语义自然结合的语感效果。如果仔细观察外国人说汉语,你就会发现他们咬字吐音很吃力,舌头不听使唤,发出的音调生硬别扭,而他们说起英语来则如行云流水、朗朗上口。这说明要使口腔肌转变来适应另一种语言是很难的。
教师在给初学者上语音课时,都会给他们剖析每一个语音的口腔部位,并告诉他们,如果口腔部位都准确了,所发出的音就是准确的。那么,掌握了准确的发音要领,就形成了语感了吗?语感并非体现在单个的发音要领上,它是语音、语调节奏和语言能力的综合体现。有人早就总结出,学英语要“用嘴努力”“从嘴突破”。如果强行训练舌部肌肉,坚持以快速、高声、清晰的方式来多读多说,久而久之,口腔肌就会自然适应一系列英语语音、语调,从而产生出语感效应,达到听了就懂,无需思索、分析,张口就说,无需准备、选择、综合、翻译的程度。
三、语感与环境因素
学习外语,主要靠养成一套良好的新习惯。很多人比较重视思考和分析,忽略了由模仿而养成的自动习惯。其实,这种模仿如果主要来自于环境因素影响的话,则更容易形成一种永久的技能。
现行中学英语教材充实了很多情景教学的内容,说明课程标准已经把训练学生语感作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中心任务。学生不再把英语视为抽象、空洞的文字。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以教材为语言典范、以生活为“大教材”,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呢?为此,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克服原始心态,突破自身心理围墙,注意自我改造语言环境,使他们敢于开口,不怕嘲笑,不怕丢脸,树立尽力说好一句地道的英语而宁愿磨破嘴皮的决心。
2.把教科书扩大“环境化”,即以教材为依据,把日常生活当做语言大教材,让学生回到实际的生活情景中去模仿、体验、感知句型对话,使具体的语言环境推动语言感觉的形成。
3.让学生在群体语言环境中去增强记忆效果。很多时候,词汇和句型的输入光靠个人去死记硬背是艰难而短暂的,相反,在生活情景中偶然碰到的东西却令人记忆犹新,终生难忘。一旦这种情景再现,这些在大脑皮层已经定势的东西就会自然地从脑中折射。
4.在学生中开展阅读活动,尤其不可轻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这是形成语感的基础。教师最好采取“限时法”训练目标,要求他们做到最快速、最大声、最清晰,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克服很多有碍阅读发展的不良习惯,增强他们对语言的感受性,从而产生出音感意识,使之从熟悉的音上悟出其意,从义上折射其音。
毫无疑问,用培养训练语感的方式来促进对语言的进一步学习,将会体现出十分显著的效应。当然,英语语感必须通过经常反复的、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逐步形成,英语语感的培养与形成是英语教学的一个必要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手段,我们相信通过英语语感教学,是能够有效地完成英语这一学科的教学目的,是能够使学生通过中学英语的学习逐渐形成自己的英语语感,并在相当程度上增强自己的英语语感能力的。
(责编 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