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的恐怖电视剧里,观众永远看不到让剧中角色感到恐惧的事物,只有来处不明的东西引发的联想才最让人恐惧。
继《一双绣花鞋》、《梅花档案》热遍大江南北,掀起了反特悬疑剧的播放风潮之后,《红色档案》系列再度“上星”,通过各地卫视推出电视连续剧《凤凰迷影》,较高的收视率也鼓舞了主创方打造“反特”电视晶牌的士气。但作为“反特片”的热心观众,笔者以为就该剧目前所显示出的艺术水准,通向优秀电视剧品牌的路还很漫长。
理由一:三板斧 老套路
《凤凰迷影》的素材来自***初期两个真实的反特故事,即贵州“特遣***失踪之谜”和“旅顺***港爆炸案”。该剧讲述***前夕培训了183名特工潜伏在全国各地,特工名单随着特务头的神秘死亡而销声匿迹,随后敌我双方围绕着这份神秘的“特遣***”展开了殊死搏斗。该剧的商业操作无疑是成功的,它本身就包含了惊险、悬疑题材的各种要素,又集武打、谋杀、情爱于一体,很适合现代青年人的欣赏口味。此外,剧中涉及到的真实故事又让经历过新中国初建时期的中老年观众感到某种久违的亲切。可是如果略一对照《梅花档案》,就会发现两剧在创作手法上存在着惊人的相似,几乎没有新的突破。
所谓上阵三板斧,《凤凰迷影》的三斧头却显得太常规了。比如故事的起因都是一份事关全局的秘密***纸,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那些神秘的女特务也是少不了的,另外最恐怖的情节都发生在偏僻黑暗的场所。事实上,这种妖魔化的设计带有早年“反特电影”的浓重痕迹,稍微熟悉这个套路的观众只要运用排除法,在故事前1/3的地方就能够拨云见日,轻松地将真正的特务挖出来。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剧中侦察员一头雾水,浑然不觉特务在太阳底下跳舞的影子,真是有种说不出的古怪与可笑。
理由二:戏不够 “鬼”来凑
悬疑剧的灵魂依靠大胆的假设求证、严密的逻辑推理,以及对人性的精妙体察。姑且不论希区柯克的悬念故事,单就笔者近年来看到的国产电视剧中,最成功的当属《誓言无声》。它的启发在于,一部优秀的“反特”电视剧应当营造“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悖离效果。敌我双方的战斗不仅是台面上的攻守反击,而且也表现为心理角斗过程中的针锋相对、将计就计。这种情形就像一个棋局,除了己方进行严密的战术部署之外,还要善于运用换位思考,猜度对手下一步可能会从何处出手,通过不断地分析、排除、印证,牢牢牵制住对方的举动。因此,好的“反特”剧不啻为一场惊险刺激的智力大冲浪。
相较而言,《凤凰迷影》的结构显得设计乏善可陈,故事悬念的推动力与情节逆转性都没有得到强化。在故事本身无谜可解的情形下,只好“戏不够,鬼来凑”,电视剧一开始就散布荒宅闹鬼的传言,试***借助惊险悬疑的视听特效营造出恐怖的氛围。因播放需要,剧中不能直接表现“鬼”的镜头,转而借用京剧人物和面具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的创新当然值得褒扬,却又背离了恐怖电视剧的创作原则。因为在好的恐怖电视剧里,观众永远看不到让剧中角色感到恐惧的事物,只有来处不明的东西引发的联想才最让人恐惧。
理由三:“女特务”没进步
《凤凰迷影》的一大看点就是由香港影星温碧霞担纲女一号“火凤凰”欧阳逸云,以及大陆演员贾妮出演另一名女特务“玉蝴蝶”冷含。这些花哨的绰号暗示丁该剧花枝招展、妖气十足的另一面。再加上风流小生邓岳,两大女特务的比拼又增添了几许温柔妩媚的风情,自然吸引丁不少的眼球。遗憾的是,剧中这些原本出彩的地方似乎都打了折扣。妖冶狂放的“连升货栈”。老板娘冷含,论妖冶狡黠比不上老电影《羊城暗哨》中的八姑,论心机缜密比不上《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柳尼娜,而温柔婉约的文工团演员欧阳逸云,远的不及《英雄虎胆》中的阿兰,近的也不如《誓言无声》中的蓝美琴。从这一点来说,在如何成功塑造女特务丰满形象和复杂的人物性格方面,《凤凰迷影》中的影星们还有不少需要向前辈学习的功课。
转引自文化研究网(http://www. culstudies.com)。请作者与本刊联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不喜欢电视剧《凤凰迷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