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谈生命篇1
摘 要:很多初中生一谈到写作文就晕,觉得无内容可写,无情可抒,无理可讲。硬写出来的东西总给人干瘪、枯燥、乏味的印象,这种情况一直困扰着部分中学生。文章通过对《谈生命》这篇优美散文的赏析,为学生感悟写作的真谛、打开写作的门户提供借鉴。
关键词:冰心先生;写作教学;《谈生命》;生命真谛
中***分类号:G633.3;63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1-0089-01
《谈生命》是冰心先生的一篇著名散文,亦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材中收录的一篇重要课文。《谈生命》是一篇极好的文章,其对生命真谛的看法与理解可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可为学生写作提供借鉴。因此,本文对冰心先生《谈生命》进行深入赏析与研究。
一、关于冰心先生的《谈生命》赏析的研究综述
进入21世纪后,国内关于冰心《谈生命》赏析的研究越来越多,产生了较为丰富的文献研究成果。主要文献研究成果如下:刘贞福(2004)在《涓流小木通玄妙――赏析冰心散文》中指出,该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针对生命进行畅谈,进而对生命的本质进行有效揭示:由卑微、渺小到生长、进化。研究认为,文章还兼有感性化和理性化的特点。胡令国(2008)在《大美智善的生命本色――赏析》中,认为生命是高贵的、达观的、极富张力的;生命是谦卑的,时有迷茫,但决不沉沦;生命是坚贞的,清醒的;生命的终结是平和的,淡化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文献直接或间接对冰心先生的《谈生命》进行了赏析。为进一步深化相关理论研究,为学生写作提供借鉴,有必要对冰心先生的《谈生命》进行深入赏析。
二、冰心先生的《谈生命》赏析
(1)《谈生命》中写景状物手法细腻。《谈生命》中用了大量内容阐述一江春水东流入海的生动情景以及一棵小树长大并落叶归根的漫长过程。文章中写景状物的手法极为细腻,值得深入体会。例如,文章中冰心这样写道:“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这样描写赋予一江春水更多的生命内涵,极为生动多彩。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时,很多学生写景状物总是那么呆板和晦涩,很难让人从文字中体验出灵动感。为提升学生写景状物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借鉴《谈生命》中的相关段落描写,有的放矢地进行景物描写训练。
(2)《谈生命》真切体现了生命的真谛。冰心先生的《谈生命》真切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真谛的领悟,之所以会产生如此领悟,主要是因为冰心先生始终以爱的哲理思考人生,始终不懈地探求生命存在的意义。冰心先生写作《谈生命》这篇文章时已人到中年,在其之前的生命历程中,先生体验到了人世间的各种疾苦,体验到了人世间的各种人情冷暖。正因如此,冰心先生方能写出如此文章。通过《谈生命》的学习,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谈谈对生命的看法,亦可积极畅谈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和领悟。通过师生间的积极互动和交流,学生对生命真谛的体验也会更加深刻,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及生活均大有裨益。
(3)《谈生命》结构精致,语言精美。细赏《谈生命》可发现,《谈生命》的篇章结构极为精致。首句直接点明话题,接下来,用两个内部结构基本一致的并列段落,将生命形象比喻为“一江春水”与“一棵小树”。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式提炼,更具哲理。这样的结构设计,无疑是极为科学合理和精致的。整篇文章的逻辑结构较强,对事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利于读者阅读和理解。除此之外,文章中的语言运用也极为精美,激荡人心,催人振奋。文章中这样写道:“有时候他遇到f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这样的语言描写如若没有深厚的写作功底是很难完成的。在引导学生对《谈生命》这篇文章进行赏析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深入分析和把握文章的精致段落结构之外,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语言进行深入赏析。这样的做法是极为必要的,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有利于学生在写作时更好地设计文章的段落结构,写出更为生动优美的文章,让学生作文更加精彩。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进一步深化相关理论研究,语文教师有必要对冰心先生的《谈生命》进行深入赏析。冰心先生的《谈生命》是一篇极具阅读价值的文章,文章中不仅散发着对生命真谛的浓浓体验,亦充分体现出冰心先生扎实的写作功底。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谈生命》这篇文章进行阅读时,应对文章中的每一段落、每一句话进行深入品味。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体验到《谈生命》@篇文章的结构美、语言美和精神美。如今,冰心先生已辞世多年,但其优秀作品仍然在当代闪闪发光。冰心先生为我国文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作品值得深入赏析和品鉴。
参考文献:
[1]汪新华.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以《谈生命》一文为例[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2]冰心.冰心全集[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
[3]刘锡庆.推荐冰心的《谈生命》[J].语文建设,2004(09).
冰心谈生命篇2
今天读了一篇文叫“谈生命”的文章,是冰心奶奶写得,读完后深有感悟。
在文章中,冰心奶奶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一颗小树”。
“小树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身,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而出,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受着大树的荫蔽,受着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
其实人还不是一样,从出生到少年到青年到壮年在到晚年,最后化作泥土和大自然永远的在一起。人世间的的生命都是平等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一生到头,每个人的收获都不一样,有的人就喜欢沉浸在后悔和痛苦当中,我觉得,那其实是一种“慢性自杀”,是自己折磨自己的一种方式,是自我消极的一种表现。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句话:“与其沉浸在后悔当中,还不如趁现在发愤***强。”同时我也很欣赏文中的一句话:“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流动的变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变成了空壳。”“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其实人只要乐观一点,看待问题的角度多一点,心胸宽广一点,胸怀宽的一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自然就近了,痛苦自然就笑了,要记住:“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待痛苦的态度。”
人生有痛苦,也有欢乐,欢乐与痛苦组成整个人生。历经痛苦与磨难后的人生才更快乐。
从现在起,不要在害怕痛苦,勇敢一点,面对着生命的挑战,哪怕是布满荆棘坎坷,艰难险阻,都要勇敢的迈过去,去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让生命经过痛苦与磨难的洗礼后,显出光辉亮丽的本色!!
河北省邯郸市汉光中学初三 董晓琳
冰心谈生命篇3
《谈生命》之实录及教学反思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同学们猜猜看,这诗句里包含着哪位文学大家的名字呢?
上课时,我这样导入。原因很简单!在前一段时间的赛课中,杨老师给了我这样的建议,而这又与黎教研所说的文学积淀不谋而合。我便有一种强烈的“弥补”愿望。恰巧,这一单元的第一篇,正是冰心的作品。
冰心的文字总是那么优美,那么动情。我甚至觉得就这样读吧,读吧,一直读吧,一起读吧,什么都不必讲了。因为讲不好,反而是一种肢解、一种破坏。
于是,我很慎重地去解读每字每句,去构思这一堂课怎么上,心理压力很大。
在读的过程中,我尽量地在初始阶段把自己当成学生,结果发现了很多问题。文章是用一段话写成的,冰心可以为之,那学生怎么不可以为,甚至连“老三段”也不被允许?文首写道“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这句话对后文有怎样的指导意义,简单用“统领”二字够吗?为什么在第一次比喻中,冰心刻意修饰说“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三个字意在突出什么?而第二次比喻时,她只是简单写道“生命又像一棵小树”,是不是有些不匀称,可在“小树”前加上“向上的”三个字?再一想,又生不解了!为什么冰心在形象地解读生命时,恰好用了两次比喻,不多也不少?在后文有很多议论和抒情,究竟哪里才是主旨句?
在后期的解读中,我提醒自己回到老师的角色上来思考问题。怎么构思,怎么聚焦,怎么去涵盖如许的疑问,究竟哪些疑问是可以暂时忽略的……
可是,很痛心,这一次备课耗时不少,上课也竭尽全力,结果仍旧不理想。
听说“教书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的确如此。为了减少这遗憾,此番我再作挣扎,痛定思痛,调整设计,以待后用。
总的设计是以问推动整堂课,给学生以写作上的启示。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同学们猜猜看,这诗句里包含着哪位文学大家的名字呢?(简单回顾作者资料)
文题“谈生命”,看来范围太大,不易写好,那你觉得本文写得好吗?给出理由。(自由解读,适时引导和点拨,侧重于文中的词美、句美、情理美、结构美)
我有一个尚不能解决的疑问,就是为什么冰心不多不少用了两次比喻,可以去掉任意一个吗?(明确两者有互补关系,一个侧重写生命之外在环境,一个侧重写生命之本身情态,也是反观,是深入,是勾勒生命的多姿多彩)
文章的主旨句在哪里?试着找找,议议。(老师最后再次明确)
在各环节中,我想给学生的是怎么命题,怎么谋篇,怎么遣词造句,怎么兼用表达方式等。不知这样的设计,又能给学生多少收获?但只要努力,该是有长进的,所以继续前进吧。
《《谈生命》之实录及教学反思》出自:
链接地址: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