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瓜菜代”一词,现在常见的解释是:“三年困难时期,粮食不够吃,人们的生活遵循‘低标准,瓜菜代’的口号,以瓜菜代替口粮度日。”1992年大连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新词语大辞典》中,更把“瓜菜代”释义为“困难时期人们以瓜菜代替粮食渡过饥荒的方法”,这都是不对的。
其实“瓜菜代”3个字,“瓜”是瓜,所有瓜都算;“菜”是菜,不管什么菜包括野菜;“代”可不是动词“代替”,而是与瓜、菜一样的名词“代食品”。说白了就是平常一些根本不是人吃的东西,在没有吃的情况下来冒充食品。当然,在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下,将“冒充”变为“代替”,将“伪食品”扮成“代食品”。
1960年下半年,中央成立了以***为首,有李富春、***、***、等参加的“瓜菜代”领导小组,并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与此同时,各省市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在将近年底的时候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代食品”会议。“瓜菜代”工作领导小组的级别之高,名字之怪,恐怕是空前绝后的。此后,全国各地立即行动起来,开展了一场广泛采集野菜、树叶、根茎以代替食品填充肚子的群众性运动。
其实,这样的“运动”群众自己早就开展了,许多地方已经没有树叶可摘、野菜可采了。这就是说,在“瓜菜代”运动中,“瓜”与“菜”是吃空饷,是虚无的,那就只剩下“代”了。
1960年11月9日,中国科学院***组向中央报送《关于大办粮食代用品的建议》:“橡子仁、玉米根,泡泡磨磨就能吃”;“玉米根、小麦根,洗净、磨碎,也可食用”。“估计从全国橡子产量中可提取淀粉6-7亿斤;从全国玉米根、小麦根中可得几十亿斤的粮食代用品。”从20种树叶、野生和家生植物叶子中提取叶蛋白,“仅此一项就可替代120亿斤粮食”。科学家们还“研究”出了8种代用食品,解释这些东西的“营养”和制作方法,需要一篇专业论文。单说当时极为推广的小球藻吧,这种生长于淡水中的直径仅数微米的球形藻类, 平时是用来当猪饲料的,1960年7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大量生产小球藻》,明确提出,小球藻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用来试制糕点、面包、糖果、菜肴、藻粥、藻酱等食品,清香可口;用来哺育婴儿,效果跟奶粉不相上下。
其实谁都明白这是无奈之举,但要说成是英明之见。
科学家们将画成的大蛋糕呈送上去,但毕竟是“纸上谈吃”。加之各地粮食极其匮乏、“大量饿死人”的报告,***各高层领导的台案上,全是这样十万火急的东西,其中的一个中心词就是“瓜菜代”。
1960年11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的紧急通知》。于是“瓜菜代”深入人肚,也深入人心。到1962年下半年,随着国家经济情况的逐渐好转,“瓜菜代”这个词也就淡出了,除了在回忆类的文史文章中偶见,永远没有人再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