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源于生活 获取新知
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在我们学生身边就蕴藏着许许多多熟悉的、新奇有趣的数学知识,它们是数学教学的“活教材”。教学中,我们要创设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服务于人类。例如,学了“按比例分配”这部分知识后,我就让学生帮助算一算自己居住的住宅楼每户应付的电费;学了“利息”这部分知识后,就让学生回家帮妈妈算一算存在银行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利息等生活中能用到数学计算的事情。这样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从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趁此机会我还有意设计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质疑问难。比如教了“比和比例”这个单元后,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出操场边的梧桐树有多高。梧桐树参天高如何去测量呢?多数同学直摇头表示无法测量,少数几个学生窃窃私语,有的说爬上去量,有的反对说两手抱树怎么量?有的提议找一根绳子,先用绳子量树,下树后再量绳子,学着曹冲称象的办法。这可是个好办法,可是到了树梢无粗枝可攀,那太危险了。正在学生无计可施的时候我拿来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地插在操场上。这时正是阳光灿烂,地上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我让学生一量竹竿影子正好长1米。我不惜时机地马上问:“竹竿长和影子长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根据这个关系测量出梧桐树的高吗?”学生们恍然大悟:树高也是影长的2倍。我肯定地点点头,补充道:“可要在同一个时间呀!”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树影的长,算出了树高。接着我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树高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 :竿影长 =树高:树影长;或树高:竿长=树影长:竿影长。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既回顾了快乐的生活,又巩固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学习,掌握本领,将来建设祖国。
二、 积极探索 掌握本领
转变学生陈旧的学习方式,变逼我学为我要学,这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摆正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创设形式多样的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1、 在玩中带学
新课程数学教学以“玩”贯穿始终,让学生参与到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游戏、竞赛等活动中,华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为丰富有趣的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利用丰富的游戏素材,创设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让学生在玩中在快乐的情境体验中越学越有劲,在“玩”“乐”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增长智慧。例如在学习“百分比”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生主动学,学得快,我和学生做了一个这样的游戏,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放八个同样的小球,分别标上1―8八个数,老师和学生轮流每次从布袋里摸出2个小球,如果球上两数相加的和偶数,学生赢,球上两数相加和为奇数,教师赢。比赛结果教师赢的次数多,学生赢的次数少。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把各种情况一一列,学生很容易看出,和为偶数的有12种情况,和为奇数的有16种情况,老师赢的可能性占百分之五十七,学生赢的可能性占百分之四十三。结课时还对学生渗透了德育教育,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在街头巷尾进行活动,使用的就是这种骗术,同学们可不能轻易地上当受骗呀!
在学习“统计”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学数学,克服陈旧的生硬讲解、强拉硬灌的做法。我设计了“击鼓传花”这个情境,学生按自然组为单位,老师击鼓,学生开火车的行式传花,鼓一停,花在谁手里,谁就说一道口算题,说对了就记在相应的小组一栏里,最后让学生计算一下每个小组说对几道题,全班一共说对几道题。然后告诉学生这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其实学生已经在轻松愉快的击鼓传花中对新知识有了基本的认识,进一步的新授、巩固就显得不难了。
2、 在做中促学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味的一遍又一遍地讲解,学生静静地泛泛地听着,甚至个别学生枯燥的睡着了,只注重了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进行数学教学。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教学内容,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具有吸引力的情景串教学,给学生更充分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驰骋自己的想象力,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生动口又动手,把动手操作活动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在动手操作、观察、思维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获得新知,获得发展,提高了课堂效率。比如在教学“几何初步知识”这部分时,首先通过作***、测量使学生形成表象,让学生感知***形的结构,然后让学生回家搜集有关这些***形的物品,来到课堂上观察、分析、比较各种***形的内部特点和规律。这样的设计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搜集、查找,让学生感知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渗透了数学的应用意识。还有“钟表的认识”、“人民币”这两部分知识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动手操作性很强的学习内容,就看我们如何去设计,如何去引导学生扑捉生活中的趣事把知识与生活实践很好的联系起来。这样做,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融入到了社会实践中,服务于生活了,真正体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改造自然,服务于人类。
3、 在问中督学
在新课标问题引领式教学方法的引导下,我常常督促学生提问题,因为我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深深地懂得: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还记得著名科学家波普尔说过:“创造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现知识、去实践、去观察。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参与者,更是学生学习上的最亲密的合作伙伴,我们教师必须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质疑的习惯。
记得我在教学“带有括号的四则运算”这部分知识时,我仅仅设计了几个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题,就由于我的启发诱导,学生很快质疑,导入了新知。我是这样做的:在准备讲这部分知识时,我觉得教好这部分知识,重点是要学生明白括号改变了四则混合运算原来的顺序。因此在出示小黑板上的每一道四则混合运算题,指名学生起来说运算顺序时,我都这样问:“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这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并且“括号”两个字说得慢读重音。6道题只说了四道,我那可爱的学生小斌就高高地举起了手,我还以为是什么地方学生回答错了呢,赶快让他回答。可他学生站起来不慌不忙的问我:“老师,您每一次问都加上没有括号四个字,难道括号对运算顺序有影响吗?”我一时惊呆了,暗想:多么了不起的学生呀!此时此刻,全班鸦雀无声,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都在望着我。我正好顺水推舟,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小斌的问题提得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带有括号的四则运算。”接着我们就进行了新知识的讲授,那节课我讲得很激昂,学生们听得很认真。课堂效率高,教学效果好。七个学生参加乡里的数学竞赛,有五个学生整张卷只丢了1分。从那以后,我更加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设置一些悬念,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积极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使数学教学成为用心观察数学、“问”数学、思考数学的过程。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还能使这种共鸣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就像放飞的“小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轻松学数学 愉快获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