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时代,各传媒之间竞争激烈。职业决定了记者要和许多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谁能与受众心与心相通,谁就能取得良好的社会信誉。传媒只有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新媒体 采访对象 心理
记者是采访的主体。职业决定了记者要和许多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如果记者仅靠工作热情和良好的愿望,不一定能完成好采访任务。因此,记者在采访中既要与采访对象心灵沟通,寻找共同语言;又要在交谈中把握分寸,掌握主动权,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按照其个性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对策。记者只有把握了采访对象的心理,采访中才能游刃有余。
一、 采访对象接受记者采访的几种心理表现
采访对象是否接受记者采访,这和他的职业、生活环境及个人喜好有关。不同的采访对象因个性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自身的需要。
人们为了与他人沟通,寻找信息、多交朋友,很愿意与媒体人打交道。有的是因为采访对象遇到困难,需要舆论帮助他们呼吁解决问题,有的则是心中有委屈,需要向记者倾诉。
(二 )工作需要。
劳模、演员、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领导等,由于工作需要加上自我宣传意识较强,愿意与媒体合作,特别是企业领导为了提高知名度,专门举办新闻会,邀请记者参加。劳模愿意接受记者采访,因为他们有一种荣誉感。
(三 )情感的需要。
情感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成之后同外界事物接触所产生的体验。从生理心理角度看,愉快、安静、松弛的情绪,有利于采访对象准确回忆新闻事实的要素与事件的过程及细节等。[1]因此,人在情绪较好的状态中往往愿意与他人多交流,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此时此刻的心情。在武汉国际旅游节上,笔者曾经采访过湖北大学两位教授。当他们欣赏完汉口江滩举办的大型焰火晚会后,心情格外舒畅,觉得晚会办出了武汉的特色,加上江滩美丽的景色,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印象,于是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向记者表达他们非常热爱家乡武汉。一位来自孝感的农民,多年没来汉口,汉口的变化、旅游节上举办的灯展水幕电影,让老人激动不已,记者一开口,她便滔滔不绝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二、记者如何“迎合”采访对象
所谓“迎合”对方,就是察言观色,根据采访对象的喜好、心情来决定是否采访对方,把握好火候。记者不能强制对方接受采访,而只能通过自己的言行来赢得被采访者的信任和支持。
(一)把握好“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很重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者要言谈举止儒雅,适当注意衣着装扮。如果到田间地头采访农民,衣着朴实干净就行。如果到机关、学校等事业单位采访,穿着可以正规些甚至可以时尚些。假如记者穿着西装革履去采访农民,显然与农民之间有距离,农民乐意与你交流吗?如果记者去采访干脏活累活的工人,嫌他们手脏不愿意与他们握手,试想,采访对象愿意和记者掏心窝吗?因此,记者应十分注重在采访对象面前的第一次亮相,从仪表服饰、态度表情到第一句话,都要做到合理安排,以给采访对象留下一个好印象。
(二 )善于提问。
采访中的谈话提问,在心理学中叫做“谈话法”,即运用谈话的方式来研究被试者的一种方法。而提问的方式则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能否交谈下去的前提。记者在访问中应注意把握谈话的内容和方法,并根据回答对问题适时加以改变。实践中常有这样的情况,由于访问的方式不同,两位记者到同一个单位采访,结果会不相同。
《人民日报》记者艾丰采访地矿部“第一状元”骆正常 。艾:老骆,你今年四十几岁了?骆:四十七。艾:巧了,咱们是同龄人!看似简单的交谈,双方的心理已经相当接近。艾丰后来写出不同凡响的人物通讯。再看另外一位记者的采访,问:请问,你的科研成果的名字叫什么?答:我的科研成果主要是改进钻石的配方,提高钻头的耐磨度。问:请问你的科研成果有什么经济价值啊?答:关于经济价值,我也说不清。问:连你都说不清,我怎么进行报道?答:你不报道就不报道吧。结果,两人不欢而散。这位记者采访失败了。[2]
(三)“广交朋友”善于和各种人打交道。
先做朋友,再谈事。 就是先与采访对象交朋友 、聊天, 再谈正事。初次见面应该寒暄一番,谈点别的,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工人。由于记者的出现,对方往往较为紧张,如果你和他拉点家常、谈工作上的趣事他会很快接受你。采访中我常常和对方说的一句话就是“没关系,我们随便聊”。其实,并非“随便聊”,但这句话一出,对方的紧张情绪会马上缓解许多。采访中记者不能“端着”,我是记者高高在上,应该俯下身子倾听对方说话, 尊重采访对象。和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对行业中的业务,要熟知一点,做好采前准备。对领导采访,不能因为他是领导你就紧张,不知所措。不论对方是谁,在你面前就是采访对象,应该不卑不亢,才能顺利完成采访任务。
三、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的心理和对策
在采访活动中,对方拒绝采访是常有的事,主要基于以下几种心理:
(一)对记者的提问毫无兴趣、冷漠或羞涩。
有的人不善言辞、胆小,或者是出于某些顾虑不愿意接受记者采访。对于这种情形,记者应该采取激励的办法,多鼓励和引导。从对方的情感、矛盾入手,采访对象的态度就会变得积极起来。因此,采访对象是否接受采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对他的态度。在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交往过程中,记者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来感染采访对象。实际工作中,有的采访对象对报社、电视台的记者非常热情,对广播不感兴趣,常常对广播记者的采访婉言谢绝。遇到这种情况,广播记者不要急于强求,找到合适的机会再沟通交流。记者要心态平和,正面引导,用真诚和敬业的工作态度感染对方,使采访对象对广播产生好感与亲近感。
事实上,不管是记者遇到什么样的采访对象,是接待冷漠、态度生硬,还是不善言辞的,或滔滔不绝,只要记者根据对方的个性和特点,真切地体验对方当时的情绪情感,从而使双方心理距离慢慢靠近,并产生共鸣,采访活动就能顺利进行。
(二)批评报道也是对方拒绝接受采访的重要原因。
由于批评报道将影响到采访对象本人或单位的形象和声誉,因此采访对象常常会拒绝采访。遇到这种情况,记者应该沉着、冷静,从对方心理入手,利用舆论威慑作用,表明不接受采访、不澄清事实,结果会对他更加不利。
1.用舆论的威慑力影响其态度。
错误,无论在谁那儿都不是件好事。当有错的采访对象得知媒体要来调查报道,心中那个郁闷不言而喻。 他们要么关门走人,不接待任何媒体记者,要么斗狠,颠倒黑白,说没有此事。在这种情况下,记着应不急不躁,不厌其烦登门采访,利用内行、权威的质问破除其侥幸心理。另外还可以利用其对立面的观点提问,让采访对象处于被动辩解地位。交谈中他们会越辩解越露馅,越露馅又越想辩解。来回几次后,他们就会从精神中败下阵来,拒绝采访的心理防线也就崩溃了。[3]
2.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
重庆电视台的一名记者在谈到自己做批评报道的体会时说,“报忧”新闻,可以亮明身份,直截了当进行采访。但这类形式,对方轻则不配合,使你无法采访;重则百般阻挠,甚至打骂记者,反而把记者弄得十分尴尬。在不用密拍设备的情况下,借用兵法“声东击西”。这种方法就是表面看似报道某单位好的正面,实际上是把他们不愿报道的负面东西进行曝光。
3.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是舆论监督的必要手段。据有关消息称,中央电视台以《焦点访谈》为主要的新闻评价节目中,偷拍成了采访的主要手段。这也是新闻传媒不得已而为之。隐性采访是对那些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采访对象又不予承认或不予配合的情况下采取的措施。由于隐性采访会涉及到采访对象的隐私,记者应小心谨慎、精心策划,才能取得成效。
采访对象是否与记者配合,主要取决于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理进行正确分析和有效控制。实践表明,记者的心理素质只有达到一定的境界,才有可能控制好采访对象的心理。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曾说过,采访是一种“探讨”事实真相的战斗,仅用你问我答的提问方式常常难以取胜,必须调动心理因素攻破对象心理防线。
新媒体时代,各传媒之间竞争激烈,记者的专业水平主要体现在获取新闻的能力方面。只有报道水平高,传媒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谁能与受众心与心相通,谁就能取得良好的社会信誉。
注释:
[1]张骏德、刘海贵:《新闻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2]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3]申凡:《当代新闻采访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如何把握采访对象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