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威廉・福克纳最为著名的短篇小说。小说以美国战后南方社会变迁为背景,讲述了贵族后裔艾米丽小姐充满悲剧的一生。作为一名女性,艾米丽承受了来自男权社会的种种压迫,并最终在离群索居中度过了孤独凄惨的一生。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通过对女主人公艾米丽的性格特征以及她悲惨一生的分析,探讨其形象的象征意义以及其悲剧根源。
关键词:艾米丽;女性主义;悲剧
一.引言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南方文学的领袖。他在作品中大胆创新表现手法,以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独到的思想深度,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美国南方旧体制腐朽没落的根源,无情地批判了压抑和摧残人性的清教主义、奴隶制和种族主义,表现了身处历史变革之中的南方人的精神危机。以描写美国南方人物及事件而著称,被称为与海明威齐名的作家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福克纳,一生中创作了不少作品,其中《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尤其具有代表性。文中主人公艾米莉的古怪性格的形成及其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艾米丽小姐出身高贵,从小受到清教文化的熏陶。她的父亲是个霸道专制的家长,他认为镇上所有的人都配不上他家的高贵门第,以至艾米丽年届30仍待于闺中。父亲死后,艾米丽遇到了来自北方的工头荷默・伯隆,她满怀欣喜地准备与之白头偕老,可荷默却是无意于成家之人。艾米丽为了“挽留”她的爱情而采取了极端的方式,她用砒霜毒死了荷默,并将尸体锁在阁楼上达40年之久。她一直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来隐瞒这个秘密,直至她死后人们才在布置得像新房一样的房间里发现荷默的尸体,尸体旁的枕头上还有睡过的凹痕及一缕铁灰色的长发。《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篇典型的“哥特式”小说,故事全篇格调灰暗,令读者沉浸在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里,尤其是故事的结局让人不寒而栗。我们对艾米丽的悲剧感到震惊,同时也不禁去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本文将从艾米丽的家庭,艾米丽的爱情,南方社会现实及艾米丽的性格特点四个方面来探讨艾米丽的人生悲剧成因。
二.家庭因素――畸形的家庭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家庭观念深深植根于社会的文化传统之中。因此,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和家庭伦理比任何东西都更能反映社会及其文化的本质。艾米丽生于一个没落的南方贵族之家,整个家族自视清高,蔑视体力劳动。艾米丽的姑婆韦亚特老太太变成了十足的疯子,而艾米丽的父亲以他严格的社会等级观念,赶走了所有可能向艾米丽求婚的年轻人,作为格里尔森家族的最后一人,艾米丽仍然继承了父亲的脾性。艾米丽的母亲去世的早,从小她就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她的父亲是一个易怒好斗,盛气凌人的暴君,她和父亲俩住在一幢“脏乱不堪的大屋”里,几乎与世隔绝地生括着,从不和人们往来。一直以来,在村民的眼黾,父女俩构成了一幅漫画:艾米丽远远站在后面,父亲叉开双腿侧立在前,手握马鞭护卫着她,身后是敞开着的大门。父亲和她已经习惯了俩个人的生活。父亲用他的马鞭赶跑了艾米丽所有的求婚者,而艾米丽对于和一个男人一她的父亲,同居一室也感到心满意足。在她的潜意识当中,父亲就是一切。父亲已成为她的情人兼伴侣。父亲死后,一连三天,艾米丽和镇里人僵持着,不让他们埋葬父亲。艾米丽对于父亲尸首的固执依恋暴露了她对父亲热烈的甚至充满的爱。对她而言。承认父亲的死就是承认自己真的是独身的。失去父亲也就无异于丧偶,父亲对她的影响和控制不可思议地一直持续到他死后。失去父亲后。她觉得整个世界都要崩溃了,她急需找到一个父亲的替代品。以恢复赖以生存的安全感。她屈尊降格,开始约会荷默・巴伦。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性情豪放的大嗓门男人”。然而,当她发现荷默无意娶她时,她又一次恐慌起来。她必须独占一个男人,替代父亲在那幢大屋中的位置。在精心布局对情人的谋杀中,艾米丽性格中父亲的一面暴露无遗,艾米丽不动声色地置办好了结婚用的全部行头。给镇里人造成要结婚的假象,又在镇上唯一的药房买好了砒霜。然后在荷马从北方返回小镇的当天晚上残忍地毒死了他。经过这场谋杀的历练,她完全继承了父亲的一切。艾米丽已经变成了她的父亲,甚至于她的外貌也越来越男性化。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她对荷默的谋杀根源于她的恋父情结。
三.爱情因素――逝去的爱情
像一切女性一样。艾米丽有着寻求爱情,丈夫和家庭的正常要求。父亲在世时,出于自私的目的反对和阻扰她和其他男性来往,她没有得到自己的爱情。这种压抑的感情终于在父亲死后爆发出来,她决心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这段爱情却是以悲剧结尾。
艾米丽认识荷默是在她父亲死后,那时“她病了好长一个时期。再见到她时,她的头发已经剪短,看上去像个姑娘,和教堂里彩色玻璃窗上的天使像不无相似之处―有几分悲怆肃穆。”她把头发剪短,使自己看上去像个姑娘,表明她准备开始新的生活,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而“有几分悲怆肃穆”似乎暗示了她的努力注定会是徒劳,她的悲剧命运不可逆转。父亲在世时,艾米丽一直压抑着自己对爱情的渴望,直至父亲去世她才有机会敞开心扉接触青年男子,所以当她遇到荷默・伯隆时便不顾一切疯狂地爱上了他。她对爱情是执着而热烈的。可是她与荷默相爱却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非议,他们认为“格里尔森家的人绝对不会真的看上一个北方佬,一个拿日工资的人。”可是艾米丽却不理会,“以后每逢礼拜天下午,他们乘着漂亮的轻便马车驰过:艾米丽小姐昂着头,荷默歪戴着帽子,嘴里叼着雪茄烟,戴着黄手套的手握着马缰和马鞭。”艾米丽完全沉浸在了爱情带给他的喜悦之中。她以为荷默也是一样深爱着她,会与她白头偕老。可她不知道男人的爱情观和女人是不同的。在男权制社会中,男人看重的是社会地位和功名利禄而不是儿女情长。女人视爱情为生命的全部,而男人则想从爱的束缚中突围出去,保持自我的***自主。男人与女人对爱情以及整个人生追求往往有着不同的境界和意愿,艾米丽对爱情是全身心的,孤注一掷的,乃至失去自我,而荷默的爱情则稍纵即逝,为了保持自我的完整性而竭力挣脱女人意愿的缠绕。艾米丽一心一意爱着荷默,希望能与他步入婚姻的殿堂,她“订购了一套银质男人盥洗用具,每件上面刻着‘荷・伯’。两天之后人家又告诉我们她买了全套男人衣服,包括睡衣在内”,因此“我们”都以为“他们已经结婚了”。可是荷默却是“无意于成家之人”,工程结束后他就要走了,他不会为了艾米丽放弃原来的生活。在这一矛盾下,艾米丽无法找到解决之道。她把自己的全部感情投入到了这份爱情之中,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她为了情感的变异和破碎而过分悲哀,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于是她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留住”荷默。她用砒霜毒死了荷默,然后把他的尸体藏在楼上一间“布置得像新房的屋子”里。她不仅毒死了荷默,还与他的尸体同眠了几十年。这种“恋尸癖”在常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甚至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艾米丽却以这种方式来祭奠一生中唯一的爱情。
四.社会因素――残酷的社会现实
艾米丽所在的杰克逊镇是当时美国南方社会的一个缩影。美国内战前,美国南方人心中普遍有一种优越感,自***以来,美国南方一直处于大种植园主阶级的统治下,封建残余保留较多。传统的南方过分强调价值观念的统一,进而对他人任意“关心”干涉。艾米丽是传统的受害者,而文中的“我们”就是芸芸众生、冷眼的旁观者。在《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中“我们”表面上是关心艾米丽,依恋传统的怀旧感情和崇奉贵族。而实际上是为维护南方传统思想,对艾米丽进行无端的干涉:“我们”非但不伸出援手,反而因为她的不同而竖起一座高墙将她层层围住,把她推向悲剧的深渊。在南方社会里,妇女之所以可爱和令人尊敬是由于她们玉沽冰清般纯洁,南方男人所崇拜的,所要保护的既不是她们的生命也不是她们作为人应享有的权利。而是她们的贞节和清白。南方人一心要把他们的妇女“翅造”成他们理想中的人,但不是女人,而只是南方女人,因为他们不喜欢女人们身上一些与生俱来的品质,如热爱自由,渴望浪漫而不带任何世俗偏见的爱情,为爱情奋不顾身的献身精神等。每一个南方女性一生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女性人格失落,南方人格不断形成的过程。在成年前甚至成年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她们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由的。虽然已经开始被按照南方的所谓“淑女”标准去塑造,但女性的天性尚未受到压抑。性格开朗活泼,天真可爱。然而随着成年的开始,在社会的刻意塑造下,她们身上的女性人格不断受挤压而南方人格却得到不断加强。特别是一到婚嫁年龄,她们开始倍受“关注”,因而“双重人格”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表现在她们和家人之问在婚姻问题上的矛盾开始激化。南方人格规定了她们只能“上”嫁而不能“下”嫁。只能有“妇道”而不能有,只能服从而不能反抗,只能为家族“争光”而不能“摸黑”。只能牺牲自己来保全家庭荣誉而不能相反。在南方人的眼里,艾米丽最后没有嫁给北方佬是“守节”的表现,是进了一个南方人应尽的义务,南方的旧传统是造成艾米丽人生悲剧的另一诱因。
五.个人因素――性格的悲剧
艾米丽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她性格的悲剧。艾米丽自己在自己的心上竖起一座高墙,促使悲剧的发生。倔强、暴戾的艾米丽骨子里流着和父亲一样的血液。她想留住曾经有过的东西,不顾一切地去留住一切东西。那种想控制他人狂暴而无情的态度和意志终于战胜了理智。在外界压力和情人的背叛下,促使艾米丽做出了惨烈、决绝的选择,以自己极端的方式永远地留住了情人,以这种表面的成全圆了自己的玫瑰梦。从此她封闭自己,守护着幻想的永恒国度。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自己的方式对待他人世界。她抵制时代进步、目无***府、无视法律的存在,她拒绝纳税,拒绝邮***服务,拒钉门牌号。在艾米丽的生命中,她不怕讥笑、也不接受怜悯,更拒绝做任何的妥协。
六.结束语
因此,造成艾米丽的悲剧的原因并非单方面的,而是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共同造成的。对艾米莉悲惨的一生,和在那样的环境中仍渴望爱情、表现出坚韧的人性,福克纳给予了深切的怜悯、惋惜和最后的关注。因此,这个短篇小说既是福克纳给艾米莉献上的一朵“玫瑰”,也是美国文学里一朵永远绽放的玫瑰。(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7
[2]苗群鹰.黑屋中的玫瑰――试析艾米莉的悲剧成因和主题意义[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22-25.
[3]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4]石子娟,艾米丽的三重悲剧――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献给艾米丽的玫瑰》[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9-141
[5]陈曦,艾米丽:走向毁灭的一朵玫瑰――《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的悲剧成因分析[J],文科爱好者,2009(7):4-5
[6]史丽萍,一朵哭泣的玫瑰花――论《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悲剧成因[J],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