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咽喉,江南屏障”,淮南国从弥漫着古韵的西汉竹简中,巍然而出:声声战鼓赋予泱泱正气,私塾卷宗铸就儒雅墨香,名川大山弥留风华气度,胭脂长袖平添妩媚柔情。如今的淮南,北拥淮河,南依舜耕,243万勤劳智慧的淮南人,在26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繁衍、劳作,生生不息。这“山水平秋色,彩带串明珠”的风水佳地,以温婉的嗓音继续呢喃着新的篇章……
珍重八公山下叟
八公山既无泰山之峻,也无华山之奇,更无黄山之秀,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八公的故事便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水经注》云:“八公山因八士而得名。”这八士不仅留下了奇书《淮南子》,留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和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等众多的传奇与典故,再加上著名的“八公山下,草木皆兵”的淝水古战场遗迹,其内涵远超其山高而远播古今,世代传扬。
八公的故事主要载于西汉时期。《淮南子》一书是刘安为领袖、八公为主力的集体智慧结晶,他们集合天下有才华之士会集淮南,议天下兴亡,谋治世良方,探学术方技,搜古史佚闻,创作出这部哲学、文学、自然科学等集锦的巨著。
把一座山赠予八公,既是对他们共同劳动成果的认可与褒奖,也是这座山的荣幸。曾有人质疑,八公将很大精力用在修道炼丹、求仙拜神上,是唯心愚昧之举。质疑有道理,但绝不是八公的主流。两千多年前,生产力尚处在原始状态,科学技术也属混沌之中,历史的局限,切不可求全责备。
八公创造了文化,也自然而然成为了英雄。在这座山中英雄众多,诸如以勤***廉***闻名的楚国先期宰相孙叔敖、以善谋善***著称的楚后期宰相春申君、以将相和的故事彪炳千秋的战国大将廉颇、以在淝水之战中彰显文韬武略与勇敢智慧的谢安、谢玄等。较之诸多英雄,八公不以个人见长,却以集体著名,堪称集体项目的摘金者。南朝诗人鲍照在《代淮南王》一诗中写道:“筑城思坚剑思利,同盛同衰莫相弃。”《太平广记》还记载着八公与刘安一起求道谋仙、著书立说,然后又一起飞升的故事,实质上当是“同盛同衰”的神化演绎,也是古人对八公最后归宿的美好祈愿。
淮河岸边的艺术奇葩
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孕育民间文化的摇篮。
马戏灯古称竹马灯、马灯舞、小马灯,起源于淮河流域淮南西部的花家湖社区,该舞蹈以战场摆兵布阵的场面为素材,经过民间艺人的艺术加工,用竹篾和彩布扎制成道具马,表演者将道具马系在腰上,全副戎装,披挂上阵,彩旗搭配,锣鼓伴奏,按照设计编排的阵式登场表演,除演员表演跑阵外,还有战场撕杀,夹有说唱、念白、顺口溜等艺术形式。花家湖马戏灯是淮河岸边珍稀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介绍,马戏灯起源于殷商时期,仿效马官征伐作战,分布甚广,以淮河流域尤甚。远古时期,东夷部落西迁,在淮河流域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形成了淮夷部族,开启了花家湖南北通衢、商贾云集的社会历史。后来,这里先后成为大禹治水的起始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和楚汉文化的发祥地。
马戏灯复兴于明,传承于清,盛行于光绪1877年。据传,花家湖马戏灯共有八封阵、金钱阵、连环阵、梅花阵、青龙过江阵、一字长蛇阵等72阵,现通过挖掘研究,整理出22阵。马戏灯的表演马队分12匹胭脂色竹马,由12名年轻女性扮演,12名年轻男性扮旗手配合,另有一名元帅骑头马统帅三***,又有一名男丑角骑小黑驴扮演先行官,手执破扇,打诨逗乐。因该灯舞取材于古战场骑兵布阵,整个场面穿梭回环、气势磅礴,令人目不暇接,先后流传到淮河流域的潘集、寿县、怀远乃至江苏、河南和山西等地。
马戏灯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马戏灯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在泱泱淮水的孕育下,马戏灯的传承人可谓层出不穷,各领。
遥望寿春古城
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西汉时为淮南国都,筑城史已有2500余年。它是安徽省最早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三个城市之一,别的不说,单说古城墙,是国内迄今为止宋代城墙保存最完好的县城。
历史上的蔡国、楚国、西汉淮南国都曾在古城建都,后屡为州、府、道、郡、县的行***治所。古城气势雄伟,有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包括城墙、城门、瓮城、护城河、吊桥、角楼、警辅以及城垛的望洞和射孔。在古代,古城被形容为“金城汤池”,历史上有“铁打寿州城”之说。现如今的城墙为南宋时期所筑,明朝时又有改造加固,使其兼有防洪功能。古城东西南北分设四门,名号雅致有趣,北门曰“靖淮”,西门曰“定湖”,南门曰“通淝”,东门曰“宾阳”。瓮城的巧妙设置是基于***事防御上的考虑,即敌***突破城门进入瓮城后,需改变方向才能进攻第二道城门,守***可趁机关门打狗,消灭瓮城之敌。
寿州古城的防洪工程是世界城建史上的奇迹,至今仍然是寿县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古城北部东西两侧各有一泄水涵洞,东涵壁有“崇墉障流”石刻,西涵南壁有“金汤巩固”石刻,洞体方形,一端连通城内河渠,另一端伸出城外,涵口之上筑有月坎,与城墙等高,在***事上可防止敌兵从水道匿进偷袭,在城市水系上又具有重要的防水功能,不管城外水有多大,城内永远不会发生内涝。1991年寿县遭遇百年罕见的洪灾,县城四门封闭,城外洪水凶猛,一片,市民坐在城墙上可以洗脚,而城内无内涝积水。从空中俯瞰,寿县城宛如大海里的一只小船,任凭洪水如何凶猛都安然无恙,充分彰显出古人的智慧。
站在古老的城墙上,仿佛听到春申君黄歇在向我们诉说他被“门里人”谋杀的冤屈;听到赵国名将老英雄廉颇因受诬陷排挤,无奈投奔楚国,望北思乡,最后客死在寿春的遗憾;听到汉淮南王刘安讲述他与八公求仙论道、撰写鸿篇巨著《淮南子》、总结整理二十四节气、发明豆腐美食的巨大贡献,而后又被汉武帝逼迫自尽的悲壮历史。
与此同时,我仿佛还看到了公元383年前秦与东晋在这里发生决定双方国运的鏖战厮杀――淝水之战,目睹“八公山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壮烈场面,淝水之战也成为世界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还看到三国末的“寿春之战”、五代时宋太祖赵匡胤困南唐、清末“苗练兵燹”等发生在这个兵家必争之地的一系列战争,还仿佛看到了楚国名相孙叔敖、少年宰相甘罗、唐朝大诗人李白、宋代大文豪苏轼、南唐守将刘仁瞻、宋朝寿州知府吕龟祥、清朝帝师孙家鼐等无数名贤精英,他们都曾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留下过光辉的足迹和不朽诗篇,为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茅仙洞的宗教文化渊源
茅仙洞坐落在凤台县城西南约3.5公里处的三峰山西南坡上,本是一座天然石洞。三峰山属八公山西端余脉,地处淮水三湾,自然风光优美,而茅仙洞背山临水,风光更是优中之优,秀丽而幽静,为古“寿春八景”和古“下蔡镇八景”之一。
茅仙洞道教文化的发轫可追溯到西汉宣帝时期,据记载,汉宣帝年间(约公元前69~66年),老庄学派的忠实信徒、陕西州(今咸阳)居士茅盈从北岳恒山云游到此,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便在洞前结庐修行。后来,其弟茅固、茅衷亦因厌倦官场生活,且慕其兄修炼有成,相携到此,“来栖下蔡西南山洞”。《中国道教基础知识》上有云:“茅氏三兄弟善医道,精药物病理,常行医民间,扶危济困,深受民众爱戴。”自此,兄弟三人共同在此学道修炼,采药炼丹,并为慕名而来求医问药的百姓治病疗疾,广结善缘,被当地百姓赞誉为仙人、神仙。人以洞居,洞以人名,茅仙洞的名声便开始在沿淮地区传扬开来。
茅氏三兄弟以后迁隐江苏句曲山后,分别隐于华阳、蓬莱、玉柱三洞之中,继续潜修。当地百姓遂改句曲山为三茅山,俗称茅山,并尊三兄弟为“三茅真君”,被后来的道教茅山派奉为祖师,立祠供奉。
道家学派信徒茅氏三兄弟在茅仙洞住持修行,虽说只是开创了茅仙洞道教文化的先河,但其文化影响非常深远。到了东汉末年,随着河北张角为首的“太平道”和西南巴蜀地区张陵为首的“五斗米道”的创立,宣告了我国道教的正式诞生,茅仙洞也自然而然地成了道教的重要活动场所。
三茅之后及至西汉末年,古印度佛教开始传入我国,并逐渐与我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习俗融汇贯通,渐次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宗教之一和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记载,大约在东汉中晚期,便有佛教僧人带两弟子来茅仙洞居住,首开佛教信徒在茅仙洞宣扬佛法之先河,他们来到茅仙洞后,便在茅仙洞洞外的空旷地带建设庙宇,取庙名“东林寺”。之后,约汉末三国之交,又有女僧携二女徒来住,易庙名为“元同庵”,继续从事佛事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茅仙洞道教受到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已经成为沿淮乃至安徽省内外人们游览观光的名胜景区。
小贴士
淮南是豆腐的发源地,豆腐菜有当地民歌佐证:“八公山,珍珠泉,做的豆腐嫩又鲜,吃了豆腐赛灵丹,不成神,也成仙!”元代女诗人郑允瑞在《豆腐》一诗中咏道:“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磨砻流,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五食如外传。”从豆腐的原料、制作过程到成品都有描述,极力赞美豆腐的色、香、味美,并誉为“五鼎食”。
淮南牛肉汤名气也很大,取江淮一带的黄牛为原料,取用当地淮芋粉、绿豆饼、豆腐皮、豆圆子等为辅料,汤浓味鲜,香辣适口,原料丰富,四季皆宜,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