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歌之魂的花儿是青海民间艺术中最为绚丽斑斓的艺术奇葩之一。在青海,特别是在河湟地区,花儿是唯一被多个民族采用汉语演唱的民歌。它广泛流传在河湟地区的汉、藏、土、回、撒拉、保安、东乡等九个民族中,是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西北人民奉献给人类的艺术瑰宝。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海作为河湟花儿的主要传唱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史料中记载:早在明代万历年间高洪的诗作《古鄯行吟》之二中“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其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所写地区就是今青海省民和、乐都一带。可见,当时河湟地区就已经唱红了花儿,其起源则应是在元末明初。花儿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名歌,作为西部民歌中的经典,盛开在青海高原,盛开在人们的心中。
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是花儿的海洋。花儿作为一种口传心授的古老民歌,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徜徉在青海广袤的山川、河流、林间,饱含着泥土的芳香,挟带着天地的灵秀,流淌在各族人民的心田。没有哪一种民歌像花儿一样拥有众多的民族对它的如此喜爱,并作为自己文化传播的载体。虽然西北的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背景、,尽管生活习惯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对花儿的喜爱却有着惊人的一致。“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时由不得各家(各家指自己)/钢刀拿来头割下/不死时就这个唱法。”道出了人们的心声,倾诉的是人间的真情。可以窥见花儿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拥有的深厚根基和群众对它如痴如醉的爱。花儿是青海九个民族共同培育、共同传唱的精神家园,花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在青海根深叶茂,花儿在青海姹紫嫣红。
九个民族共同传唱花儿
河湟花儿的形成与流传地区,自古就是多民族交融之所在。《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河湟二州,皆西羌地。”随着历史的变迁,众多羌族早已远徙西南地区,留在西部的羌族也早已融入藏族。这里早期的安多藏族,不仅具有羌的血缘,其文化也蕴含着羌族的基因,羌族的一些古老民族音调,通过安多藏族仍在近河湟地区得到保存和传播。青海是汉、藏、回、土、蒙古、撒拉、东乡等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民族民间文化相互影响、借鉴、融合的现象较为普遍,因而使青海河湟花儿具有了交叉融合性的特征。在青海传唱花儿民族之多,地域之广,曲令之多,亦属前列。在传唱花儿的民族中,像藏、土、撒拉、蒙古、保安等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尽管他们在文化心理结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他们都可以以汉语为基本语言传唱花儿,来共同传递人世间的美。这不仅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自古以来所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另一个层面也透射出花儿也是维系各民族团结和谐,社会稳定的特殊的一种文化载体。这种优势,是其它民歌远不可及的。青海有着丰富的民歌资源,但花儿是其中数量最多、最艳丽的一朵,青海各族人民不但创造着传承着最美的花儿,而且视花儿为“心头肉”、“护心油”,一代一代捍卫着它的生存和发展。
曲令丰富,格律独特
河湟花儿曲令繁多和音乐旋律丰富是其他民歌无法比拟的。它的音乐价值、民俗价值、文学价值得到业界的共识。河湟花儿不仅传承年代久远,而且表现内容广泛,形成的曲调(令)众多,据不完全统计,流传于青海地区的花儿曲令有200余种,广为流传的也有40余种。从体例上讲,花儿分为传统花儿和新编花儿,从曲令来看,有以地域相称的令“河州大令”、“东峡令”、“保安令”、“马营令”等;以民族相称的令“撒拉令”、“土族令”、“东乡令”、“回族直令”等;以衬词相称的有“尕牙牙令”、“仓啷啷令”、“依呀呀令”等;以花卉相称的有“白牡丹令”、“绯红花令”、“黄花姐令”、“山丹花令”等;以劳动相称的有“拔草令”、“脚户令”“上山令”等等。这些曲令各呈风姿,或高亢嘹亮,或委婉悠长,或活泼俏皮,犹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
花儿作为词曲相配的民歌,章句如诗,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悦耳动听。在我国民歌中七字四句是最常见的形式,花儿却不是这样,它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格律体民歌。其格律多数每首四句,如:“远看黄河一条线,近看黄河似海沿;远看尕妹是藏金莲,近看尕妹是牡丹。”“上山的鹿糕儿下山来,下山了水边儿转来,胆子放大了跟前来,心上的花儿漫来。”但花儿毕竟是广大人民群众即兴歌唱的口头文学,不可能都是那么规整,也可以在四句的基础上扩充为五句或六句,这种结构俗称为“折断腰”或“两担水”。如:“清溜溜的长留水,你听着,当啷啷地淌了,热吐吐儿地离开了你,你知道,泪涟涟儿地想了。”花儿的用韵形式主要有通韵、奇偶句交叉韵,结尾用词有单字尾、双字尾等等。许多花儿还出现兄弟民族语言互相借用的习惯被称为 “风搅雪”花儿。
“花儿会”――青海人民的狂欢节
青海人民由衷地喜爱花儿,而大大小小的花儿会,便是青海人的狂欢节。花儿会是青海河湟地区的人们以庙会和集市贸易为依托,在特定的时间以演唱花儿为交流手段的民间集会。它是在各民族群众共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互动的文化植被中,集信仰、商贸、娱乐、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民俗事项,也是青海花儿得以传播、传承的主要文化基地。在青海,每年从三四月间的草木泛青,到七八月的麦熟收割这段时间,河湟地区的人们都进入了相对农闲时间,各地按照自己的习惯逐渐开始举行花儿会,延续数百年的大小花儿会近百处,各地的会期也各有不同。规模大的花儿会有:西宁凤凰山花儿会,每年农历四月八举行;民和回族土族峡门花儿会,端午节前后举行;大通回族土族老爷山花儿会、民和七里寺花儿会、互助五峰寺花儿会都在农历六月六举行;乐都瞿昙寺花儿会,农历六月十四举行;互助的丹麻花儿会,在农历六月十五举行。这期间全省各地的花儿演唱活动此起彼伏,如火如荼,是当地重大的民俗活动,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如今,省内已成定式,延续数百年的大小花儿会近百处。我省大通老爷山花儿会、民和七里寺花儿会、互助丹麻花儿会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省内现有部级传承人5名,省级传承人14名。青海花儿演唱活动已成为当地各族群众生活中的大事、盛事。
花儿会期间的演唱活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山岭田野,一对对、一圈圈,藏在星星般的大蓝伞下,以歌抒情,以歌会友。有演唱传统花儿的,有即兴创作的。他们比曲令、比唱词、比内容,比出个花儿的唱把式,赛出个当年“擂台会”上的花儿冠***来。各地花儿会人山人海,规模宏大,歌手如云,正如老百姓自己所言,劳作时吼上两声,可以解身体的疲乏;忧伤时唱两声,心中的苦闷随着歌声散解;心情愉悦时唱两声,生活的希望和梦想会传播得更快。
如此盛大的民间集会,不仅是人们在口头学歌,口头创作,口头传递为一体的花儿演唱中,以歌声倾诉心声,表达爱慕,用花儿诉说心愿,口口相传演绎各种不同风格的花儿,而且对于我们传统音乐学的研究和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和丰富。
青海花儿需要呵护和创新
花儿适逢时代的雨露阳光在青海茁壮成长,花儿在青海各族人民的精心呵护下,迎来了它迷人芬芳的花季。花儿作为一种山野小曲,成为青海民族艺术园中的一朵奇葩,终于闪亮登上大雅之堂,这是青海花儿的幸运。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近几年,青海省委、省***府及相关文化部门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为打造青海花儿品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品牌打造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局面。如在2005年由青海省人民***府主办的为期一个月的第二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确定“江河之源,花儿故乡”主题,旅游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力带动了花儿品牌的打造,闭幕式上演出的花儿风情歌舞《六月六》,更令人惊叹不已。花儿学术研究和理论研讨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青海花儿大典》、《青海花儿新篇》、《青海花儿选》、《青海花儿创作歌曲集》、《花儿春秋》、《花儿词话》等等研究成果,在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实践证明,青海花儿艺术研究开始出现了应用研究和学术研究并举、理论研究和演唱实践相结合的新局面。纵览古今,放眼全球,我们坚信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并传之久远。青海花儿也一样,她作为青海民族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作为我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保留它的主旋律、保留固有的风貌和特色的同时,也要从花儿的创作到演唱、从实质到表象进行一场***,去芜存菁,吐故纳新,从深层次意义上完成从自娱自乐到娱人的蜕变,赋予花儿新的生命。把她打造成优秀的文化品牌,说到底,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责任。我们只有站在时代的前沿,跟上时代的步伐,唱响时代的旋律,让这种古老的艺术与时代俱进。我们相信青海花儿一定能插上双翅高翔,飞出青海,飞向全国,飞向世界。
作者单位:青海省艺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