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辛亥***100周年,这一开天辟地的历史事件引起了国人的高度关注。辛亥***是一场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人在历经17年的浴血奋战后,以辛亥年武昌起义为总爆发并取得重大影响的***事件。辛亥***是中国民主***的开端,它在打破旧中国、建立民主国家的历程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遗产。辛亥***的重大功绩之一是其在历史上第一次确定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架构,增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集体认同感以及民族凝聚力。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尽管当时还没有“中华民族”这一称谓,但客观上中华民族的意识已经形成。
在中国近代社会之前,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是比较松散的,其凝聚力也是时强时弱,某些特殊时期,民族离散力还恶性膨胀,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没有在中华民族的民族架构上解决好民族认同的问题。
民族认同包含着两个因素:一是自然因素。同一民族的成员由于生活在共同的地域,有着共同的语言,过着共同的经济生活,特别是有着反映在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从而建立起一种血缘、亲缘、地缘关系,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指的就是民族认同中的自然因素;二是社会因素。由于各民族总得生活在一定的社会里,该社会的经济、***治、文化对民族凝聚力必然产生重大影响,而由众多民族组成的复合民族――民族大家庭更是这样。能否实现民族大家庭的集体认同,直接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从社会因素的角度看,民族大家庭的集体认同其核心是本民族的地位及利益是否能得到保障。
近代的中国社会积贫积弱,一盘散沙,中华民族处于国倾族亡的危险境地,其原因从外部来说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从内部而言,则与满清***府的腐败以及没有正确地解决境内各民族的矛盾,反而实行极端的民族压迫***策有直接关系。如果中华民族不妥善解决内部架构定位,民族的厄运就无法扭转,民族凝聚力就不可能增强。
辛亥***的本意是满洲皇室,结束帝制,实现共和。孙中山将“驱逐鞑虏”的主张作为同盟会的***治纲领。然而,随着辛亥***的推进,孙中山在民族问题的认识上出现了两次飞跃:第一次是把排异“满洲民族”的思想转化为“满洲统治”。1906年孙中山先生曾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1908年,他在《民报》上又发表声明:“夫为我汉族不共戴天之仇者,就广义言之,厥为满族,更进而言之,实则满族中之爱新觉罗之一姓。”孙中山从西方文化中得到启示,认为只有结束满洲的专制统治,实现共和,才能改变中国被侵略的命运。这是孙中山从狭隘民族主义转化为民族主义与民主意识相结合的一大进步。第二次是摒弃“贵夏贱夷”等历史上形成的民族歧视思想以及把蒙古族、满族作为外国人,把元代、清代看为中国亡国史等错误认识。在辛亥***中,参加***队伍的不仅有汉族还有许多满、蒙、壮、土家等民族的爱国志士,他们与汉族志士一样为国家和民族抛头颅、洒热血,使孙中山认识到***不只是汉族所为,而是中华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在总结这次起义时说:“辛亥武昌起义,举国应之,五族共和,遂深注于四亿同胞之心。”“今日之中华民国,乃五族同胞合力造成。”“五族一家,立于平等地位”,这是对中华民族架构的第一次正确定位,具有深远意义。
作为一个复合的民族大家庭,民族凝聚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内部各民族的定位及其建立什么样的内部民族关系,只有实现各民族***治上平等,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彼此尊重,各民族才可能产生对民族大家庭的集体认同,才能增强大家庭的民族凝聚力。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进步的。对内,他解决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成员的身份定位,强调要“除去民族间之不平等”,使“五大民族,相亲相爱,如兄如弟,以同赴国家之事”,“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1912年,孙中山更明确地指出:“今我共和成立,凡属蒙、藏、青海、回疆同胞,在昔之受压制于一部者,今皆得为国家主体”。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还从***府机构等方面落实民族平等,多次强调必须振奋民族精神,晚年他还提出了民族自决的主张。对外,孙中山先生则主张“联合世界上一切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奋起和振兴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辛亥***爆发后,中华民国得以成立,由于历史的曲折,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的一系列正确理念和***策措施未能实现,然而历史终究证明了它的正确性,联合和团结各族人民,巩固中华民族大家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重任已经由中国***领导的人民***所继承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