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故都的秋》中蕴含以下四种情感:对故都的眷恋;对淡泊心境的追求;孤独与悲凉;对秋文化的珍爱。
关键词: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情感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首秋的咏叹调。作者怀着深厚的情感,赞美故都的秋色、秋景、秋姿、秋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独具个性的北国秋色***。这***中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无不饱含着作者浓烈的感彩,读来富有极强的感染力。“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语),现就其情感内蕴作一简单分析。
一、对故都深深的眷恋
这种感情表现在对故都风物的怀想和赞美上。如一开篇,作者就盛赞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了“饱尝”故都的“秋味”,作者不远千里,赶往北平。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已深深融入他的生命,如“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不仅这些久负盛名的所在,时时在他记忆中涌现,而且一些司空见惯的平常物在他的眼中也是独特而富有深意的,如北国的槐树、秋蝉的残声、北方的秋雨、秋日的枣子,这些都成为他感受秋的深情的寄托。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平常之物,更能折射出作者对故都的热爱之情。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更是拿北国之秋与江南之秋作了对比,江南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通过这些通俗形象的比喻,把故都之秋的明朗、浓烈与大气魄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眷恋。
二、对淡泊心境刻意追求
在文中,郁达夫较多地着眼于北平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写那些“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在雨过天晴时用“缓慢悠闲的声调”议论着秋雨秋意。此时,作者的笔调是愉快轻松的,情感是亲切赞赏的,就连北平平民发音的错误(把“阵”念成“层”),作者都认为“倒来得正好”,这些看似平淡不着丝毫情感痕迹的描写,表明了作者对普通人悠闲宁静生活的欣赏,此时,他很想象“都市闲人”那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郁达夫把笔触定位在下层百姓和他们的普通生活,并且把之当作诗一般来品味,反映了他对闲适、恬淡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与他创作时求“静”的心境是分不开的。20世纪30年代,郁达夫在白色恐怖威胁下被迫终止了对进步文学的创作,被逼南迁,在杭州生活的几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无以排遣心中的郁闷,因此便纵情山水,借闲散安逸的生活使自己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他本人也称这一时期的作品为“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因此《故都的秋》不能不说是作者在这一特殊时期对淡泊心境刻意追求之作。
三、浓重的孤独与悲凉
文章中故都之秋“悲凉”这一特征在作者心灵的投影是丰富而含蓄的。作者写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这不仅是在表达自己的色彩爱好,更是在物化一种淡泊清冷的心境;作者看到扫街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把的丝纹”竟“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这些触景伤怀,联想独特的文字,无不传达出一种孤寂、忧思的心绪。又如在尽享“秋意”时,作者描写了这样一组镜头“在皇城人海中”,租破屋住着,大清早起来,就品茶、看天、听驯鸽的飞声、数日光的漏影,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花出神,这样的自然而然,这样的无所事事,其如此倦怠与慵懒,难道只是为了感受“秋”的“十分的”意味吗?况且这秋又是多么的惹人伤感,总是让人不觉尝到孤独与无奈之苦涩。
郁达夫在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颠沛流漓,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此时的“悲凉”已是故都赏秋的心态与作者丰富人生感悟的交融。因此,文章的“悲凉”正是作者孤独、落寞的心情的缩影。
四、对秋文化的珍爱
对秋文化的珍爱,是以对秋天的喜欢为基础的。
无论是南国的秋,还是北国的秋,作者都有着深刻的感受和玩味,一提起就如数家珍。且不说北国之秋(前已有之,不再重复),单说南国之秋就有“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况且南国之秋的特征,“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也让作者品得透透的,发自内心的热爱秋天,才让他更珍爱秋文化。
文章的后半部分,插入了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和作者的议论。郁达夫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把对故都之秋的独特感悟与中外名人诗文相沟通,纵横走笔,显示出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对秋文化的珍爱情感。本文标题“故都之秋”而非“北平之秋”更能体现一种典雅的文化气息,给人悠远之思。正是这种对秋文化的珍爱与追求的完美融合,弥散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值得我们细细领会。
一篇作品的情感内蕴是极其丰富的,笔者在此只是从上述几个方面作了粗浅的探讨,希望能得到诸位同仁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刘增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2]王立群.中国现代文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故都的秋》情感内蕴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