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分类号:I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2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步章回体长篇小说,对后来中国小说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也是外国读者了解、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依据。另外,本书虽为演义,但却符合三国时期的历史事实,其中对历史事件、任务的刻画极为生动细致,对读者来说,不仅是文学艺术的享受,也是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途径。因此,翻译好《三国演义》对我国古典文化、历史背景的传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次赏析的罗慕士版本的《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英文版本,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翻译学的后生,我从前辈的译作中学到了不少好的翻译手法。同时,通过仔细品味和反复思考,也对这版翻译中的几点不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拙见。不论是此版翻译的长处还是短处,对我来说都是极有价值的,让我在今后自己的翻译实践中更明确了哪些手法是可取的,而哪些又是在相应情况下应避免的。下面,我将对本回翻译的优点及缺点进行具体的阐释,并在我认为欠妥的译文后附上了自己的拙作。
一、适当改变原句结构,补充历史文化背景内容,弥补不可译现象
三国这段历史,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即便是不能熟记其中每一个典故和精彩故事,也绝对不会陌生,都会对其历史背景、主要人物、经典事件有一定的了解,而对于初接触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外国读者来说,这些在中国人看来理所当然的常识很可能成为他们的阅读障碍。因此,译者必须将目标读者的需求考虑在内,不仅要把故事讲明白将贴切,还要做好文化的沟通。
这一版本的翻译在这一点上的做法十分可取。译者并没有在每个历史背景出加上注解,全部用生硬的小字体作额外的解释,而是十分巧妙地将原文进行分解和调换顺序,不着痕迹地对相关历史背景加以表述,既不累赘突兀,也解决了外国读者的困惑,还能在某些程度上缓解古典文献中某些不可译现象。
例如开篇第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译者在 Domains under heaven,after a long period of division,tends to unite;after a long period of union,tends to divide.这句直译后马上加上一句 This has been so since antiquity.这句话表面意思是“自古以来便是这样”,看似多余,但仔细品味后不难看出,这句实际上是在试***弥补“话说”二字的不可译性。这两个字对中国人来说简直太熟悉了,熟悉到每次它们出现时根本无需多做考虑就能条件反射似的意识到下文将会由一句俗语引出一段历史故事。但深究起来,“话说”二字正有“老话说”、“古语有云”之义,而老话、古语就是人们根据历史经验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自古以来便是这样”。因此,此处的处理方法,不仅能看出译者的良苦用心,也体现出译者的智慧。也许有人会倾向于把“话说”直接处理为“It’s said….”显得连贯简洁,但我个人更支持本文译者的手法,能更深沉厚重地体现出 “话说”二字所包含的历史感。
本段另外一处细致的分解翻译体现在“七国分争”这个短语上。译者将此短语处理为 seven contending kingdoms sprang up,warring one with another。我认为此翻译的妙处就在于后半句的分词短语,交代了战国七国存在的真实状态。如果只说到“sprang up”似乎并无错,读到此英文译本的中国读者会很快联想到战国时的场景,但对于外国读者来说,中华大地被瓜分为七个国家,并不代表他们之间连年征战。这样的细致处理不仅将历史背景交代完整,还未下面紧接着的“并入于秦”打下伏笔。
二、译者对原著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感情不饱满或重点偏离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我在本回译文中发现的最大问题。此处所说的重点偏离或感情不饱满并不是由于不可译现象造成的,而是译者在对原作的理解以及汉英转化的处理手法上暴露的问题。对于感彩不饱满这一点,最明显的一处当属张飞刚出场时提议与刘备共举大业时的语言描写。原文是这样写的:
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这是张飞初登场时所说的前几句话之一。单从本句中,“颇”、“当”、“举大事”和“如何”等词,有一定的强调意味,体现出张飞欲与刘备共举大事的强烈意愿和决心,感彩很高涨很饱满。我们可以再结合之前对张飞的外貌描写,不难推测此人性格中直爽、勇猛的成分。可以说中文版对张飞形象的刻画是简单直接的,且前后一致,便于读者理解和记住这个人物。再看译文,
“I have the means,”said Zhang Fei.“Suppose you and I raised some troops and tried what we could do.”
首先,上文提到的强调感彩的字眼几乎一个都没有得到保留,这句平淡冷静的译文读起来更像是一句建议和鼓励,加之“means”,“suppose”等词,此时的张飞更像是一位温和的谋士,不似其外貌传达的粗犷和直爽,读到此处的外国读者未免又要疑惑。故不如直译,尤其要保留其中能体现人物感情和性格的词语:
“I have abundance of money,”said Zhang Fei,“We should raise a troop and try to realize the great course together.What do you think?”
修改后的译文不仅采用了最简单直接的英语表达,符合张飞富农屠户的身份,也体现了他的急切和直爽,过于婉转的英文反而不利于刻画此人物的性格。
由此例不难看出,如果对人物语言的翻译处理不当,不仅会使感彩发生变化,还会影响人物性格的刻画,尤其像张飞这样的主要人物,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小说翻译的大忌。
另外一处让我不能赞同的人物描写是刘备的外貌描写。此处,也许是译者不够用心,对刘备外貌描写的翻译处理得略显粗糙,而且并未考虑到原作者对刘备的感彩,翻译的过于平实,不仅没体现出罗贯中字里行间对刘备的赞赏,反而让人读起来有些许不舒服。原文是:“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作为中国读者,再结合之前对刘备的了解,我们不难看出此段描写意***彰显刘备一表人才、气度不凡,并且带有长臂长耳的福贵之相,从登场的外貌就能看出此人绝非常人。再看译文:
He was tall of stature.His ears were long,the lobes touching his shoulders,and his hands hung down below his knees.His eyes were very big and prominent so that he could see backward past his ears.His complexion was as clear as jade,and he had rich red lips.
首先,与中文描写的长短句相宜和音韵美相比,译文从行文上缺少语言美;再看内容,由于直译的成分太大且没有考虑作者对人物的感彩,以至于在此段英文中很难看出刘备的俊相和福相,反倒像个怪物。由于原作者对刘备的描写是先写身高的气宇轩昂,再写非凡的福相,再写英俊的容貌,因此我更倾向于在翻译中改变原文顺序,将体现刘备一表人才的描写放在一起,再后写他的非凡长相,再者,由于外国人并不知道这样的长相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是福相,因此要加上增译或注解。改译如下:
He was tall and handsome,with jade-like complexion and petal-like lips;he had long ears and long arms (which are both considered as implying good fortune in Chinese culture),with ears touching the shoulders and arms hanging down below the knees;his eyes were so prominent that he could even see his own ears.
我提出的这一版译文,自认在音韵和语言上水平不够,但却也在努力维护刘备的好形象,可以说,翻译水平有限,但是照顾到了中外文化的差异以及原作者未明言之意。
另外,本版译文译者对原文的分析不足,还导致了某些细节上重点的偏离。例如,本回开头对汉灵帝统治期间的怪事描写:“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这一句极力渲染蛇的外形恐怖,且不偏不倚直接盘于龙椅之上,暗示此为君主昏庸、江山将要易主的征兆,可以说,相比于“大青蛇”,“盘于椅上”这一动作才是本事件最离奇最暗含深意的部分。而译文from the roof beams floated down a monstrous black serpent that coiled itself up on the very seat of majesty将“盘于椅上”处理为大青蛇的定语从句,使全句重心更多地转移到蛇本身,而忽略了此富有寓意的动作。因此不妨将from the roof beams floated down调换到从句位置,即
....a monstrous black serpent,which floated down from the roof beams,coiled itself up on the very seat of majesty.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译者的责任不仅在于用最贴切的语言和手法将原作品呈献给另一种语言的读者,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译作是原汁原味的遵从原著。因此,我认为,不论翻译何种文体的作品,译者工作的第一步应是从理解原著开始。好的翻译固然会给人宛如原创般的流畅感,但再好的翻译其初衷都是搭建语言不同的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若连原作者的初衷和原著的细节及寓意都理解不好,何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诠释?人们常说,一个好的译者应该同时也是好的作者,但我认为,好译者首先应该是好读者、好学者,这样才能保证最大限度的理解自己即将翻译的作品,进而以“信、达、雅”的标准开始语言间的转换。就如同老师一样,自己都没掌握清楚的知识,怎么能保证正确流畅地教授给学生?
三、原文隐含的承接关系在译文中并没有充分体现
在汉语中,不难找到很多隐含的因果关系、时间或动作的承接关系,无需总是用过于明显的连接词来表明这些关系,而在英语中情况却相反。这个问题在本版翻译中也有所体现。例如:“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在这句中,有多个隐含的关系。首先,窦武、陈蕃欲诛杀宦官的原因是宦官弄权;其次,“机事不密,反为所害”说明,计划败露,宦官们知道窦武陈蕃等会触犯其集团利益,因此设法害死了他们,“反”字尤其体现了窦武陈蕃不但举计不成,而且反被宦官所害的强调意味,很值得译者推敲;另外还存在一层因果关系,那就是窦武陈蕃一派被除,因此“中涓自此愈横”。将原文中隐含的层层关系理清后,便可与译文进行对比。译文为:
Dou Wu and Chen Fan,disgusted with the abuses of the eunuchs in the affairs of the state,plotted the destruction for the power-abusing eunuchs.But Chief Eunuch Cao Jie was not to be disposed of easily.The plot leaked out,and the honest Dou Wu and Chen Fan were put to death,leaving the eunuchs stronger than before.
对于第一层因果关系,译文有所交代,即disgusted with the abuses of the eunuchs in the affairs of the state,而第三层因果关系处理得也很好,即窦武陈蕃已死,leaving the eunuchs stronger than before。而中间最值得推敲的部分,我认为译者处理得欠佳,“反为所害”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译文中,译者在交代计划败露之前首先加了一句But Chief Eunuch Cao Jie was not to be disposed of easily.体现曹节势力庞大,为下文窦武陈蕃反为所害打下伏笔。而在我看来,如果能适当地处理好下面的一句中的隐含关系和感彩,这一句可以不加。然而,真正写到计划败露反为所害这一句时,译者却仅以一笔带过The plot leaked out,and the honest Dou Wu and Chen Fan were put to death,既没体现出“反”字所蕴含的感叹之义,也没明确交待出窦陈之死与计划败露之间的因果关系,体现出致其于死地的施动者,只通过一个put to death并不能让外国读者将此事与宦官专权确定地联系起来。反观原著中的语句,“反为所害”四字,便已交代出窦陈已死、施动者为宦官这两个事实以及对此事件的惋叹意味。因此,我更倾向于将此段话按原文顺序直译:
At that time,there were still lots of eunuchs,with Cao Jie as the Chief,interfering in the affairs of the state.Dou Wu and Chen Fan were disgusted with the power-abusing eunuchs,thus plotted to kill them.However,their secret plan leaked out,and they were exposed to the revenge of the eunuchs.At last,the honest Dou Wu and Chen Fan were killed by the corruptive eunuchs instead,leaving the latter more impulsive than before.
另外,本文译者对承接关系的处理欠妥还体现在对大青蛇消失后的现象的描写。“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两句中,前后两句间有明显的时间承接,“忽然雷雨大作”与上文连接十分紧密,即蛇虽不见了,但立刻毫无预兆地下起雷雨。虽然没有明显的标志说明这一点,但可以说,“须臾”和“忽然”共同促成了这一效果,也就是说,片刻之后蛇虽不见了,但取而代之的是毫无征兆的大雨。再看译文:
....The serpent disappeared.
But there followed a terrific tempest,thunder,hail,and torrents of rain,lasting till midnight and working havoc on all sides.
首先,原句中的“须臾”二字被漏译了,表面上看来,这一漏译直接造成了意义的缺失,但实际上更是破坏了其与“忽然”共同营造的紧张气氛。其次,上文分析到,“雷雨大作”与“蛇不见了”在时间上的联系是极为紧密的,但是译文中,除follow外,没有用任何关联词体现这一承接,还在中间分段,实属对一个完整事件不同阶段的割裂,破坏了原作在此处形成的一气呵成之感。因此,建议在此处不妨用从句形式或关联词体现出两处的密切关系,改译为
Before long,the serpent disappeared while suddenly broke out a terrific tempest,thunder,hail and torrents of rain,lasting till midnight and leaving numerous houses destroyed.
四、古典小说语言的不可译现象
既然本篇译作的对象是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那就不得不涉及到不可译问题。这种不可译,不仅体现在语言和修辞上,例如古诗和对仗的古文,也体现在中外文化的差异上,很多中国人一看就能自动联想到其中的文化成分,从而体会出其中妙处的句子,如直译成英文不仅会丧失美感,还容易造成误解。不可译现象,一直都是古典名著翻译工作人员竭力弥补,却永远都不可能完全克服的问题,可谓翻译中最高的挑战之一。
在本回翻译中,语言和修辞造成的不可译很容易找到,例如全书开始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在本章的翻译中就完全被略去了。再如本回中赞美刘关张三人的诗歌,也是本章翻译中的难点。我很欣赏译者对前两段诗的翻译,例如:
运筹决算有神功,
二虎还须逊一龙。
初出便能垂伟绩,
自应分鼎在孤穷。
译为:
Though fierce as tigers soldiers be,
Battle are won by strategy.
A hero comes;he gains renown,
Already destined for a crown.
这段对诗的翻译,既将原诗的意思表达完整了,又在英文译诗中形成了AABB的韵脚,实属难得。虽然英文没有与汉语诗逐句对应,但也足以看出译者在此处的用心了。
相比之下,结尾处赞美张飞的一首小诗,则处理的略显逊色。原诗:
人情势利古犹今,
谁识英雄是白身?
安得快人如翼德,
尽诛世上负心人!
译为:
As it was in olden time so it is today,
The simple weight may merit well,
Officialdom holds sway;
Zhang Fei,the blunt and hasty,
Where can you find his peer?
But slaying the ungrateful would
Mean many deaths a year.
原诗的四个小分句,在翻译中被处理为六段,格式对应不够公整,且这六句的韵脚不甚整齐。在此,我献上愚作一首:
It is still so as it was in the old days,The hero is neglected before making his say.Zhang Fei,the integrate and sharp guy,Cuts all those ungrateful into slices.
(Makes all those ungrateful pay by their lives.)
我的这首翻译虽然顾及了原诗意义和押韵,但是自认为很拙劣,比如,我一直苦于找不到适合的词形容张飞直率勇猛、嫉恶如仇的性格,而对最后一句的处理,虽有两个方案,第一种未免太血腥,而第二种又太含蓄,对原诗感彩的呈现始终不够准确。可见,要达到渴望的翻译水平,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古典作品的不可译现象还表现在中外文化的差异上。说是差异,倒不如说是差距,也就是说,对于中国一些文化、习俗等,外国读者的认知水平跟原著中运用自如的这些常识有极大的差距,这就给翻译人员树立了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往往,当这样的语言出现在汉语中时,总能传达一些特定的意义,带来某些难以言喻的美妙感受,这种抽象的感觉最是难以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这样的例子在本回的翻译中也很多,比如本文最开始提到的“话说天下之势……”中的“话说”,以及本回结尾的“且听下文分解”,虽然翻译在极力弥补这种不可译性,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最后英文中的效果确实与我们在中文版中体会到的感觉差一大截。这种“差”并不是由于翻译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或是水平低下造成的(虽然水平和态度也能在此说明一定问题),而是因为中华文化数千年的积淀留下的不只是这些有形的辞藻,更多的是文字背后抽象的感情,是即使用汉语也难以表达完满的细腻感受。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版本的《三国演义》第一回译文的赏析与评价。对于这部译作的精华之处,我直接记下,慢慢吸收,以便在今后的翻译中加以运用;至于我所看到的本版翻译的不足,则令我受益更多,它们让我看到了在面对特定语境时,一些处理手法是不可取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反思,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译者的责任和工作中各步骤的主次先后。
虽然,我在这篇论文中体现的对本译文的批评改动多于肯定和赞赏,但实际上,我还是从前辈的译文中学到很多东西。毕竟,面对如此鸿篇巨著,赏析是一种能力,而真正能动手将其翻译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应该是翻译中另一个层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