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刻。有一个提法很好,叫“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文化问题、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建设?
文化不仅是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其中,上层建筑包括制度层面的上层建筑和观念层面的上层建筑,后者就是通常所说的意识形态,文化属于意识形态,归属于上层建筑中的观念层面。
将文化归属于上层建筑,归属于意识形态,这在马克思的时代无疑是正确的论断。然而,时代在发展,形势在改变,当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渗透到生产之中,甚至直接成为生产力。20世纪70年代,***同志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观点,及时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思路,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实质上是肯定文化作为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事实上,今天的经济形态,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一体化经济形态;今天的生产力,是工业制造、农业生产与科学技术、文化产业以及文化创意密切相结合的生产力。如果认识不到文化的生产力属性、文化的生产实践涵义,必然会造成文化与经济的割裂。回顾我国近代以来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关于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
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就一直在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帝国的尊严蒙受屈辱,民族的自信心受到沉痛打击。随之,洋务运动兴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通过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但是,这个美好的愿望被甲午战争的惨败击得粉碎。后来,也宣告失败,辛亥***尽管了延续几千年的帝制,但接踵而来的是***丑剧和***阀割据。于是,社会精英开始反思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声势浩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引领思想界变革,马克思主义的引入及其中国化催生了中国***的成立,一种崭新的***理论指导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建立了一个***、自主的人民民主国家。宏观地看,在20世纪上半叶,文化是引导我国社会变革的一股巨大力量,中国***的主要创始人***和就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的***治、经济模式受到苏联的影响,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被强化,再加上冷战格局的形成,使得当时的经济制度和文化体制都操持着一种意识形态话语,经济***策和文化运作都强调意识形态属性。片面强调意识形态属性不仅严重束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使文化的发展举步维艰。
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治领域的拨乱反正,经济改革的稳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赢得了经济迅速腾飞,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发展就是硬道理”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得到了坚决的贯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带来了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但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与经济的大发展相比,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道德滑坡和诚信缺失成为当今突出的社会问题。毫无疑问,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不仅影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而且制约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鉴于此,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使得当前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
文化也是生产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资本的跨国流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促使了消费时代的来临。同时,深刻的社会变革使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极大提高,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在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不仅仅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文化已经成为生产力,而且在生产力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一种观点认为,生产力分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文化作为知识、情感、艺术、历史、思想、观念等属于“精神生产力”,文化产品的生产属于“精神生产”,非文化产品的生产属于“物质生产”。这种看法在早期商品生产的阶段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这种划分就很成问题。因为“物质生产”往往与“精神生产”结合在一起,非精神产品的物质生产往往渗透着文化的因素,而且非精神产品的流通和消费也越来越加入了文化的因素。另外,文化也不只是纯“精神产品”,也含有物质生产的因素,可以被大众所购买、消费。一句话,文化生产既是“精神生产”,也是“物质生产”。文化生产力既是直接的生产力,也是间接的生产力。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深远意义。
“文化产业”一词,源于上世纪初以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关于“大众文化”的研究。他们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使用了“文化工业”一词,对越来越商业化、大众化、标准化的文化产品进行分析和批判。在他们看来,大众文化是一种隐秘的统治意识形态,其特点是程式化、商品化、无个性和丧失超越精神。20世纪60年代,雷蒙德・威廉斯、斯***亚特・霍尔、特里・伊格尔顿等人对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的精英主义立场进行再思考,肯定了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前,文化产业还未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传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居于主导地位。但是进入90年代,文化产业逐渐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直接参与国民经济的运行,推动了经济发展,扩大了文化影响力。有数据显示,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内产业结构中位居第二,仅次于***事工业,出口方面则超过航空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日本的文化娱乐产业早在1993年,也超过了汽车工业的年产值。韩国的影视、网游、卡通等产业的崛起,使得韩国实现了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文化出口大国。
以世界传媒产业为例,著名的迪士尼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旗下拥有诸多著名的动画、漫画、广播、电影、电视公司,2010年营业收入达到380.63亿美元;而由报业大亨默多克掌控的新闻集团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传媒集团之一,是世界最大的英文报纸出版商,旗下拥有多家著名的报纸、杂志、卫星电视、电影制片公司,2010年营业额达到327.78亿美元。这表明,娱乐、游戏、电影电视等文化消费已经成为一种生产力。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本世纪之前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就是认识制约了行动,文化的生产力属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国际上,文化的生产、消费和流通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具有商业生产和商业销售的基本模式,文化生产可以实现巨额的商业利润。
当然,文化的生产力属性不仅表现在文化产业方面,也表现在增加传统产业的商品附加值方面。我国是一个商品出口大国,但是大量的低端产品出口使制造业很难获得较高的利润,而欧美国家的出口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提出了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增强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毫不夸张地说,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中国的工业产品在技术层面已经缩短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很多国外高科技产品已经在中国生产。但是,技术上的进步并没有根本改变我国工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比如说同样品质的运动鞋,同样品质的电子产品,中国与外国的市场价格却相差甚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文化在商品生产和销售中所起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即技术层面的差距,而忽视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因此,增强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除了增加商品的技术含量,还要重视提升商品的文化品位。文化因素可能极大地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文化价值是商品高附加值的重要来源。商品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品牌创意、商品的艺术设计、商品的销售方式之中。品牌是商品名称、商标、符号的结合体,包括品牌识别、品牌形象、品牌联想等内容,品牌标示某商品与其他同类商品的区别。一双耐克运动鞋的市场价格要比同等质地的非名牌运动鞋高出几倍,就在于“耐克”的品牌价值,在于“耐克”商标的文化价值,文化价值大大提升了商品的附加值。消费者购买“耐克”,不只是购买了一双运动鞋,还要购买独特的设计,优美的外观、舒适性、安全性,知名度和信誉度。这种知名度和信誉度就构成品牌联想和品牌形象,商品的品牌联想和品牌形象使商品的价值从它的物质层面延伸到它的文化层面。同理,购买一部“苹果”手机,不只是购买了一件通信工具,还购买了“苹果”的品牌,购买了“苹果”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苹果”品牌标示着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和现代化的生活理念,“苹果”品牌就是苹果公司的文化。2003年,世界权威机构评出100个最有价值的品牌,美国占62个,中国一个没有。
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来看,面对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提升产品经济效益的难度加大的情形,产品文化艺术设计的重要作用便日益凸显。产品的艺术设计说到底就是一种“文化创意”。创造性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将大大增加商品的附加值。消费者购买一件商品,除了购买其使用价值,还要购买其审美价值。商品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带来审美的愉悦,消费商品实际上是消费符号。有人说,现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时尚符号消费的时代、符号设计的时代,在影响消费心理诸因素中,“物美”显得愈加重要。商品巧妙的设计、独特的个性、精致的外观、华美的装潢及高品位的符号特点,都会给消费者带来感官的享受和心理的愉悦。市场经济的发达、物质的丰富、消费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从“物”的需求逐渐转向“精神”的需求、“意义”的需求和“感受”的需求。在商品的功能性因素相当的情况下,商品的个性、外观、款式等“感受性”内容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心理时所起的作用则越来越大。因此,商品的生产不仅是物质的生产,更是“意义”的生产、“感受”的生产、文化符号的生产;商品的消费不仅是物质的消费,也是“意义”的消费、“感受”的消费、文化符号的消费。
文化的生产力属性,还体现在商品的广告、形象代言等商品流通诸环节。各种宣传方式和手段在促进商品的销售方面会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广告已经不仅强调商品的物质特性、功能属性,更强调商品的精神特性,强调其与人的关系、商品的感受性和切身性。通过广告、形象代言等手段,把产品与消费者的个性满足、情感表达、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及符号化消费联系起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要使产品走得更远,各种形式的宣传手段至关重要,而各种形式的广告和宣传必然内含某种文化符号。
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文化也是生产力”
马克思考察工业***以来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他认为“生产力也包括科学”,“科学是一般生产力”,科学“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的力量”。可见,马克思看到了科学技术通过渗透到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中,对社会生产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978年,***同志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在开幕式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与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历史上的劳动力都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劳动者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
上述讲话,使人们正确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地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世界***治格局和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愈加明显。***同志又适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88年,他在会见捷克总统时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由此,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地位被强调到了空前高度。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末短短20年,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年均10%的经济增长率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整个国家形成了重视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承认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地位,强调科学技术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按照GDP总量计算,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偏低等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质量。于是,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了当下重要课题。***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不仅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作为间接的生产力因素渗透到社会生产之中,而且作为产业直接构成社会生产力。文化同科学技术一样,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因素,是生产力要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系***“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