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论文篇1
一、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一)制度文化差异
制度文化指人类的社会制度、宗教制度、生产制度、教育制度、劳动管理分配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关系、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社会规约以及与其有关的各种理论。其中大家对家庭制度中男尊女卑的观念耳熟能详。传统的农业社会和***事战争,使男子成为社会的主力,再加上儒家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观念深入人心。《周易》有云:“女正位于内,男正位于外。推崇妻受命于夫和三从四德(“三从”,是指妇女应“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纲常关系。西方的家庭观念淡薄,个体本位主义浓郁,虽也存在过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但由于受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比较重视人的价值,有一定的平等和自由权利。体现在翻译上,表现为受不同文化影响的人,采取的翻译策略各不相同,以“你倒也三从四德的,只是这贤惠也太过了”为例:杨译:Quiteamodelofwifelysubmissionandvirtue,aren’tyou?Onlyyoucarrythisobediencetoofar.霍译:Imustcongratulateyouonyourwifelyvirtue-thoughImustsaythatinthiscaseyouarecarryingwifelinessalittlefar.毋庸置疑,杨、霍二人翻译的各有千秋,霍把“三从四德”一词译为virtue,省译了“从”的内涵,把“贤惠”一词译为wifeliness,无形中提升了古代中国女性的地位,但翻译的也是文从字顺,用奈达的同构理论来看也是形神皆备,但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角度看,杨的翻译更能反映源语文化的特征,表达原文的真实意义,不仅能让读者了解异域风情,从差异中获得新知,还能保护源语民族的文化特色,丰富译入语的文化,特别是在当今英语文化主导全球的文化潮流的背景下,意义愈加非凡。
(二)心理文化差异
心理文化指人类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信仰、心态等[2]。其中思维方式的差异在翻译中举足轻重。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文明,诞生于爱琴海域的海湾、岛屿之上,农业耕种条件差,商业贸易相对发达,但变幻莫测的大海不断的干扰着当地的商业贸易,迫使他们开始认识宇宙自然,而宇宙自然的规律又往往是抽象存在的,这就孕育了最早的历史理性主义文化,高度重视逻辑推理,相信只有遵循正确的逻辑步骤才能求得真理。而我国占据了整个亚洲东部最大的可耕种土地面积,小农经济发达,工商业、科学技术相对滞后,人们逐渐意识到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恩赐,进而从自然现象中悟出阴阳交感、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观念,再加上佛教思想(认为静默、沉思、等待,真理会自然而然地显现)的影响,共同催生了中国人用系统、全局把握事物的整体性思维。
二、文化影响下的翻译策略宏观翻译策略:
(一)洞察文中的文化内涵。
有些文章中的文化符号比较明显,我们可以一眼辨之,有些则比较隐晦,需读者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不然写者有意,听着无心,其中的内涵只能埋没。例如:Life,aseverybiographyandobitIhaveeverreadconfirms,iswhathappenswhenyouaremakingotherplans.文化积累不多的人看普普通通,但如果是列侬的歌迷或有相当的背景知识,他一定能辨出,这和BeautifulBoy中的Lifeisjustwhathappenstoyouwhileyou’rebusymakingotherplans.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采用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归化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异化法则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归化和异化旗鼓相当,不分轩轾,我们不能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好的译文是归化和异化的完美结合。
三、微观翻译策略:民族特色词的翻译
(一)直译法
用拼音直接写出单词或用英语直接翻译。例如:剧名《刘巧儿》可直接译为LiuQiaoer、风水译为(Feng-shui)、麻将译为(Mah-jong)、功夫译为(Gongfu)。
(二)异译或增词进行解释
例如:若有必要,在译松、竹、梅岁寒三杰时,可把它们的寓意进行增词解释。得陇望蜀若译为covetSichuanaftercapturingGansu意思可能不能有效传译,这时就可异译为Themoreonereceives,themoreonede-sires。
四、小结
中西方文化自成体系,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心理文化,各方面都包罗万象,译者只有做一名真正的文化人,洞察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空缺、文化错位等现象,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才能实现文化传真,搭建中西方沟通的桥梁。
作者:张立白张翼飞单位:北华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篇2
1、文化自觉的含义
文化自觉的含义在整个学术界都是一个非常受重视的话题,经过对众多文化自觉的含义进行综合的分析发现,费孝通先生对与文化自觉的表述最为具有代表性,经常被大家所引用。甚至有的学着这样表述,我们所说的文化自觉,其实就是中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在其晚年时的一个重要的学术思想,即费孝通先生主张每个民族都要通过文化自觉对自己的文化以及他人的文化进行重新的审视,从而找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立足之地,并且最终达到各美其美、天下大同的境界。费孝通老先生自己也对文化自觉的含义有理解,那就是文化自觉主要是只在一定的文化中的人要对文化的自知之明。在我国的学术界对文化自觉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这主要是在文化多元化、文化碰撞以及文化全球化等诸多条件下,民族文化发生的回应。对于文化自觉来讲,其主要有以下两点性质:(1)具有较为深刻的理论关怀;(2)具有较为强烈的实践想。从文化自觉的产生来讲,其并不是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理论,作为一种人类的认识以及实践,文化自觉是跟随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随着文化的发展逐步的发展,所以文化自觉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只不过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显现出一定的迫切性。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因为西方的文化在全球文化领域中处于一种强势的位置,并显露出对其他文化的影响。这种西方强势的文化状态表现出了对本土文化的挤压以及影响,这就导致了在两种文化发生碰撞以后作为本土文化需要捋顺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且在这过程中需要用理性的思维来看待这种强势文化的来袭。
2、作者对文化碰撞有这样的理解,在不同性质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这种矛盾根据发生碰撞的两种文化的不同,其具体的表现为冲击与反冲击
有一些文化研究人员总是在强调文化的差异,但是很多的文化差异都是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出现的,如果没有文化差异的出现,那么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就失去其意义了,同时也正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在交流的过程中才会有文化碰撞的出现。一般情况下来说,文化碰撞是以文化交流为基础的,如果没有文化的交流就不会出现文化的碰撞。文化碰撞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显性的形式,另一种为隐形的形式。可以认为,举凡文化交流,必定伴随文化碰撞,只是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由来已久,且呈现出一个历史性的过程。文化自觉的历时性属性亦缘于此。就规模而言,明季清初的“西学东渐”可视为中西文化碰撞的序幕,肩负复杂使命、怀有各种目的的耶稣会传教士成为最早认真研习中国文化的西方人,完成了“中西文化之间第一次实质性的对话”。由于当时的“天朝大国”闭关锁国,对各种异质文化、外来文化一概拒斥,视西洋为蛮夷之邦,其文化自然难成气候,所产生的文化碰撞根本谈不上挤压、冲击。在这场文化交流过程中本土文化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文化权。
3、“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借鉴、相互补偿中得到发展提高的,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强调文化自觉及其意识的养成,不是为了拒斥外来文化,而是实现真正平等意义上的文化交流,已为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共识。学术界主流观点强调,对待西方文化,既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无限制地“拿来主义”。然而,其中的“度”如何把握,界限如何设定,却鲜见明确的表述。笔者认为,费孝通先生的论述颇具启迪意义:“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据其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决定取舍。文化自觉归根到底一定是人的自觉,并且一定表现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费孝通先生告诫我们“: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笔者以为,这个过程之所以艰巨,原因在于文化自觉最终一定要提升人的文化自觉。然而,文化多元化时代,人在文化面前的“自知之明”依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作者:姜春香 单位:沈阳医学院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篇3
一、西洋绘画
西洋绘画又可以分为:油画、水粉、水彩、素描等。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几个画种,但是他们对绘画技巧的要求之多、内容之丰富也是毋庸置疑的。他们要求有光影、明暗、冷暖的变化,然而这些变化又要有度,不能盲目的乱变化。西洋画最早进入中国是在传教士来华传教时开始的,当国人看到西洋绘画的时候很是惊讶,众说纷纭。18世纪的官员、批评家、画家邹一桂就很好的概括了西洋绘画的特征,他说:“西洋善勾股法,故其绘画於阴阳远近,不差黍。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其所用颜色与笔,与中华绝异。布影由宽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墙壁,令人几欲走进。学者能参用一二,亦具醒法;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这很有力的说明了西洋绘画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对形体的塑造、光影、明暗、冷暖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正是有了这些要求才有了姜绍书的评价“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跃跃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自从利玛窦来华传教后,大量的西洋绘画开始流传到中国,在我们大力发展国粹的同时又得以见识到了更多的画种,也让我们了解和认识了西洋绘画。西洋绘画和中国绘画相比较,不仅仅是思想的不同,在题材和技法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二、绘画题材和技法的差异
(一)中国绘画起初的中国画在人物画方面是以记录为主,主要是记录王公贵族的生平事迹,还有大的事件和活动。如阎立本的《步辇***》,就是记录唐太宗接见禄东赞时情景的一幅绘画。在山水画方面主要是以名山大川为主,或是林间小屋,但都是要有诗情画意的,让人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画面有那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如五代时期荆浩的《匡庐***》,画中既有崇山峻岭、又有林中幽径,所表现的主要是一种意境感觉。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了傅抱石对绘画的评价,他说:“西洋画是科学的,中国画是哲学的、文学的,所以中国画是抽象的和象征的”。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说明,正是因为是哲学的才会是那样的耐人寻味,正是因为是文学的所以才会是那么起伏跌宕,然而又不失精彩。在技法上,中国绘画有勾、皴、点、染。强调笔法和用墨,设色方面主要是要求随类赋彩。他们的每一种表现都是不一样的,而表现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譬如中国绘画技法中的用墨,它又分为泼墨、破墨、积墨等,他们在绘画当中的每一种用法也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一种用法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而有时候又要几种混搭才能使画面出效果。这就是中国绘画变幻莫测的地方。
(二)西洋绘画西洋绘画最初的题材都是来自于圣经,多数是关于上帝或天主,因为西洋画家多数信教,大多数是教徒。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爱情的,那是他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西洋绘画也很讲究技法,绘画时追求构***的完整、比例、还有透视。绘画的过程中,讲究光影、冷暖。西洋画家们运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西洋绘画的视觉真实效果,使画面有栩栩如生的感觉。正像顾起元在《客座赘语》卷六《利玛窦》条理中这样评论了一幅西洋绘画:“所画天主,乃一小儿;一妇人抱之,曰天母。画以铜板为登,而涂五采于上,其貌如生,身与臂手,俨然隐起登上,脸之凹凸处正视与生人不殊”。从这段话我们就可以很明确的看出西洋绘画和中国绘画的差异。然而在中西绘画的差异里不仅仅是题材和技法的差异,也还有材料等方面的差异。
三、绘画材料的差异
中国绘画所用的材料比起西洋绘画要简便的多,起初所用的材料只有毛笔、宣纸、墨、砚台、水,后来慢慢才有了其他比较丰富的颜料。这些工具在携带方面是很方便的,所以中国画更适合野外的写生,因而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也是很有益的。然而西洋绘画最初的材料就比较麻烦,因为西洋画最初是以鸡蛋坦培拉、画布、画框、排笔等为绘画材料的,在材料中鸡蛋坦培拉的制作又是相当麻烦的。和中国绘画的材料相比较而言,西洋绘画的材料除了在制作方面比较麻烦外,还不利于携带,所以他们更注重在室内对人物肖像、静物等方面进行更深入透彻的研究。总结: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化的享受在大大的提升,而绘画又在精神文化里占有一片天地,因此绘画艺术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每个人对绘画的理解和表现都是不一样的,更何况是相距千里的中西绘画呢。所以说中西绘画的差异对中西文化的差异的影响是深远的。
作者:覃苗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