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什么事难度大,我们会说“就像大海里捞针”,可你知道吗?在大海里把一艘近千年的古船整个地打捞上来,还不带破相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艘古沉船名叫“南海Ⅰ号”,专家们为了保护它,还给它专门模仿海底环境在陆地上给它建造了一个“水晶宫”,怎么样?这么大腕级的沉船你肯定没见过吧!今天就让你来饱饱眼福,亲身感受一下“南海Ⅰ号”。
“南海1号”是怎么发现的
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广东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地在一艘宋代商船中打捞出200多件瓷器。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南海Ⅰ号”。从2001年至今,考古人员对“南海Ⅰ号”沉船又先后进行了8次试掘或物探调查,打捞出水大量的金、银、铁、陶瓷类器物以及万余枚铜钱。
“南海Ⅰ号”是怎么沉没的?是天灾还是人祸?目前这还是一个谜。“南海Ⅰ号”沉船所处海域的海况简单,沉没海域没有暗礁,海底平坦,水流情况也不复杂,航行线路沿着海岸线行驶,沉没地点距海岸线只有18海里。据以上情况推测由于恶劣气候原因导致“南海Ⅰ号”海难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关于“南海Ⅰ号”沉船,至今未发现任何古代文献记载。
相关链接
世界五大著名沉船
“泰坦尼克号”是20世纪初最大、最豪华的邮轮,也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沉船,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因撞上冰山而沉入了北大西洋海底,共有1503人丧生;玛丽・罗斯号于1509-1511年建造而成,1545年7月19日在风浪里倾覆;路西塔尼亚号是一艘超级豪华邮轮,1915年5月7日被一枚德国鱼雷击沉;斯麦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建成的最大的战舰,于1941年5月27日被英国海***击沉在法国外海;贝尔格拉诺号是阿根廷战舰,1982 年5月2日,它在福克兰战争中被英国皇家海***舰船“征服者号”发射的两枚鱼雷击沉。
为什么如此珍贵
“南海Ⅰ号”被称作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珍珠,它的发现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证据。
南海Ⅰ号位于海面下20米深处,被2米厚的淤泥覆盖着,尽管沉没了近千年,但船体依然保存完好。整艘沉船没有翻、没有侧,而是端坐海底,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敲起来还铛铛地响。整艘船约有30米长、10米宽,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未曾发现过如此大的千年古船呢,而且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就更加珍贵了!“南海Ⅰ号”对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研究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的科学规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标本。此外,南海I号被打捞上来后,预计将有5万至8万件文物随船“浮出水面”,这些文物及其细节,都可能高度浓缩了当时的生活方式、贸易方式,极有可能为今天的世人展开一幅极为生动的宋人生活的“清明上河***”!
・“南海Ⅰ号”上的文物虽然价值连城,但在专家们的眼里这些宝藏还不是最珍贵的,最珍贵的宝物应该是航海日记,它的作用相当机上的黑匣子,但是因其在海水里很难保存,不知到时我们能不能找到这个“宝物”。
到水下去考古
要打捞“南海Ⅰ号”,专家们要首先组成一个水下考古工作队,进行先期的水下考古准备工作。水下考古这项工作听起来十分浪漫,但事实并非如此,这要求必须有出色的潜水技术,才能够应付水下变幻莫测的复杂环境。“南海Ⅰ号”沉船被2米多厚的淤泥覆盖着,考古队员要扒开厚厚的淤泥和附着在沉船上的凝结物,才可能接近船体,这给每次只能在水下停留20多分钟的潜水员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而且考古队员必须背着大约70公斤重的潜水设备,感觉并不十分轻松。
“南海I号”沉没的海域表面看似平静,其实水下水流湍急,潜水非常危险,而且海蛰丛生,水母也时常来凑热闹,被它们蜇到,就像被鞭子猛抽一下地疼。那些海底文物旁生长着的美丽珊瑚,也成为水下考古队员一道道障碍。为了解救那些被“围困”的人类遗迹,水下考古队员常常被珊瑚扎伤。此外在水下如果一不小心,也很容易迷失方向呢!听了这些,你还觉得水下探险是个轻松的游戏吗?
・来看看水下考古队员们的潜水设备吧,那可真是一样也不能少,它们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呼吸器――用于水下呼吸;潜水服――用来御寒;面罩――可以提高视力;压铅――在水下保持平衡;脚蹼――方便水下移动;潜水表――掌握潜水时间;潜水刀――防止水下绞缠。
精妙的“整体打捞”
被海底淤泥封存了800多年的“南海Ⅰ号”即将出水,但其历经海水的冲刷、腐蚀,船体已非常脆弱。专家对“南海Ⅰ号”的打捞进行了多次研究和论证后,最终确定了“整体打捞”的方案。
“整体打捞”简单地讲就是将沉船、载物而它周围的泥沙按照原状固定在特殊的钢制沉箱内,将分散、易碎的文物一体化,一次性吊浮起运。这可是个技术含量不低的大工程,首先,要制作一个巨型沉井,然后将它缓缓压入淤泥里,整体罩住沉船,然后再从上沉井底部两侧穿引36根钢梁,形成一个封底的“钢箱”,最后把装着“南海Ⅰ号”的“钢箱”整体打捞出海。
沉井是钢结构,俯视像一个硕大的“回”字,它分为上、下两段,下沉井像刀刃一样插入海底淤泥中,这是为避免起吊时,导致古沉船不稳。上沉井的设计则确保了泥沙不会外泄。当沉井整体静压到位后,真正罩住沉船的只有上沉井。到时候,潜水员会将上下沉井分离。装着古沉船和淤泥的上沉井将被亚洲第一浮吊―――“华天龙”吊到全潜驳船上,而下沉井将永留海底。
・“亚洲第一吊”华天龙的核心部分是全回转吊机,臂架有109米长,正是它保证了“华天龙”能稳稳当当地吊起4000多吨的重物,并进行360度回转,这样也就保证了“南海Ⅰ号”的沉箱在起吊过程中保持稳定,最大限度地避免里面文物出现损失。
安家“海底水晶宝”
“南海Ⅰ号”出水后,将被整体拖运到专门为它建造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它还有自己的别墅呢,叫做“水晶宫”。在那里,专家们将对它进行“精雕细琢”的水下考古发掘。水晶宫整体水深为12米,模拟海底30多米环境,从南海抽海水循环流动进水晶宫,让“南海Ⅰ号”保持原来近千年沉没状态,不让古船散架。那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水下环形走廊俯瞰沉船的全景啦!
・随着打捞“南海Ⅰ号”的巨型沉井入水,“南海Ⅰ号”的整体打捞工作也正式拉开序幕。关于“南海Ⅰ号”的打捞及其文物的后期保护等问题研究展开的中国水下考古也将迎来一个“黄金时代”。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腕级的古沉船――南海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