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贝多芬第二十一号C大调钢琴奏鸣曲是他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在他众多以反抗、斗争为主题的作品中,由于描绘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反映了作者的自然观而独树一帜。本文将从把握乐曲整体风格、曲式结构以及演奏技巧为主线来剖析这部经典之作。
关键词:贝多芬;黎明奏鸣曲;曲式结构;演奏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第二十一号《C大调钢琴奏鸣曲》OP53,是一首具有田园风格的作品,无论从曲式结构、音乐构思,还是演奏技巧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创作特点,是学习钢琴演奏的必弹曲目。
一、贝多芬生平简介
维希・凡・贝多芬(1700―1827),德国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与海顿、莫扎特被誉为“维也纳三杰”。他不仅是欧洲古典乐派的代表,同时为早期浪漫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城的贫民家庭,很早就显示出了音才能,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钢琴奏鸣曲《月光》《悲怆》《热情》等。他一生坎坷,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完全丧失听觉,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到禁止的***年代里,贝多芬依然坚持“自由,平等”的***治信念,写下了不朽的《第九交响曲》。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艺术表现力。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的音乐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二、黎明奏鸣曲
贝多芬一生的创作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共创作了三十二首奏鸣曲。第一阶段是维也纳初期(1793―1802),在这一阶段,他刚步入维也纳的上流社会,由于贝多芬的思想、立场与之不同,所以,他的理想与爱情等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从而,将未能实现的心声充分地注入到音乐之中,这一期间以《C小调悲怆奏鸣曲》(Op.13,1798)《#C小调月光奏鸣曲》(Op.27,No 2,1798)为代表作。第二阶段是成熟时期,他的创作中逐渐显示出一种狂风暴雨般的、富于戏剧性的特质,其中以《C大调黎明奏鸣曲》(Op.53,1804)《f小调热情奏鸣曲》(Op.57,1804)为代表,在这期间,《英雄交响曲》的完成,充分标志着他在创作风格上成熟时期的到来。第三阶段是他的创作晚期,在这一时期,他的创作风格由于***治局势的改变,由抒情性的风格代替了原本占统治地位的英雄性风格,其代表作为《A大调奏鸣曲》(Op.101,1817)。
贝多芬众多作品的创作逻辑都是“通过斗争,取得胜利”。这充分体现了贝多芬的英雄观和斗争意识,然而在他成熟时期所创作的第二十一号《C大调钢琴奏鸣曲》OP53,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深刻地体现了贝多芬对人生、对社会,以及对自然的认识,鲜明的反映了他的自然观。此曲完成于1803--1804年间,全曲共两个乐章,在第二乐章前有一简短的序奏,最初由于题赠给非常敬重他的才能,从精神到物质都给了他长期巨大帮助的华尔德斯坦伯爵,所以又名为《华尔德斯坦奏鸣曲》,这位伯爵很早就认清了贝多芬卓越的音乐才华,是他青年时代最热烈的拥护者。这首著名的奏鸣曲就是在伯爵所赠的新钢琴上创作完成的,可见此曲与伯爵有着莫大的关联。然而这首奏鸣曲广为流传的别名《黎明》也绝不是偶然的,它明确地反映了大自然的形象在这首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包含了崇高的诗意形象。这一标题在贝多芬原谱上是没有的,但它与其音乐的性质并不相矛盾。此曲最大的特点不仅在于构思雄伟,乐思新颖,具有丰富的抒情性,还因为此曲的曲式结构、演奏技巧十分丰富、新颖,所以,这些特点共同使得该曲在贝多芬所有奏鸣曲中享有盛誉。
三、曲式结构与演奏技巧
由于“黎明”的旋律主要出现在第二乐章,而第二乐章前有一个简短的序奏,所以下面我将重点分析这两部分的曲式结构与演奏技巧。
(一)序奏
1.曲式结构
这一序奏不应该是一个***的乐章,而本质是第二乐章的导入部,单三部曲式,F大调,6/8拍,慢板。短短的二十八个小节里蕴涵了无穷的深意:朦胧暗淡,有着一种幻想的沉思和庄严的宁静。此序奏A段是以附点的大跳音型为主,左手浑厚低沉的八度和右手带附点的大跳进行,缓慢并以极弱的演奏,表现出一种安静,如梦境般的美。B段是以A段的基本音型变化发展而来,新出现的连续小切分模糊了拍点,更加增添了幻想和憧憬的意境。A′是第一部分装饰性的变化再现,右手大跳音程的幅度更大,左手织体更加丰富,随着内心情绪的增长和力度的不断加强,出现了戏剧性的高潮。在结尾处,柔和明亮的右手长音像远处传来的牧笛声,预示着人民群众载歌载舞欢乐场面的出现。
2.演奏技巧
(1)这一乐段集中体现了贝多芬奏鸣曲创作的乐句线条长和力度对比鲜明的特点,谱面上无处不在的大小连线与力度标记显示出了作者在这方面极高的要求,力度表情标记是作者写给演奏者的话,只有按照谱面所给记号精准的演奏,才可能距离作曲家的创作初衷更近一些。乐句是音乐中的呼吸,把握好乐句的起落是关键,第一大乐句即A段,(1―9小节)是由四个小乐句组成,两小节为一个层次,以PP为起点,随着音高音量及感情上层层递进,在第6小节时达到sf,再缓缓落下,以PP结束。弹奏时,对于力度的控制要注意触键时的速度与深度,虽然很弱但也要缓慢地把每个音弹到底、弹扎实,随着力度的加大那就要借助手臂甚至是腰部的力量把音乐推向高潮。在乐句中不停出现的八分休止符应格外注意,它的存在虽然使音响暂时停止了,但音乐中的意境和感情仍然在继续,休止符也是音乐的一部分。如果练习时一看到休止符便潦草地把手抬起,那么,音乐的连贯性就会被打断,情感的起伏与音乐的流动更是无从谈起。同时,踏板的转换必须要干净利落,不能将前音的音响延留到休止符处。第二大乐句即B段,(9―16小节),是序奏的主旋律。这一乐句的开始与上一乐句的结束在同一小节,音域的降低与突强的力度标记使前后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此乐句是由四个小乐句组成,是根据音区的变化和力度表情记号的转换来划分的,所以,它们之间的对比也是非常明显的。第一小乐句是在C、D音突强后迅速减弱并收住。第二小乐句是从11小节的第二个十六分音符开始的,整体音域提高且力度很轻,与前一句形成较大反差,就如两个人在一应一答的对话一般。弹奏时,应注意节奏,不能因为是另一句子的开始而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上有所停顿,并要迅速转换思维和触键方式,只用指尖轻柔的弹下琴键的三分之一深度即可,甚至可以弱到似有似无,在演奏B段时应重点弹奏出音乐的层次,要使音乐具有立体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个平面上。
(2)A′部分是A的装饰性主题变化再现,右手大跳音程的进行幅度更大,音域更高,左手织体由三拍一个的和弦丰富为三十二分音符的分解和弦,在情感上比A段更向前推动一个层次。调式从F大调逐渐向C大调过度,最后三小节回到pp的平静,右手高音不时出现的音响,象征着将要到来的曙光。演奏时,最后一小节的延长号与突强记号(sf)要注意,延长记号可以自由处理,G音要有分量的果断、扎实的弹到底,并有耐心地等待音响慢慢消失,在这期间,手指、手腕、手臂,甚至全身都应保持一个姿势,以免影响音色。序奏部分的最后停留在C大调的属和弦加强了期待感,预示着黎明的到来。
(二)第二乐章
1.曲式结构
回旋曲式,C大调,2/4拍,快板。本乐章是回旋曲式处理的典范,它是典型的回旋曲式,很好地采用了A―B―A―C―A的原则,同时又把每一部分加以扩大,变成A―B―A―C―A―B′―Coda的形式。贝多芬努力把回旋曲的面貌扩大成壮丽的纪念碑形式,并在广泛研究和多方感受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旋律。A段主题正是《黎明》的旋律;B段和C段是以欢快的舞曲形式为主;Coda实质上是大型的华彩乐段,整体建立在A段主题的基础上。
2.演奏技巧
(1)主部A的主旋律是一个气息很长的民谣风格的乐句,左右手的交叉弹奏部分是一个技术难点,乐句表现的是太阳冉冉升起,大地逐渐充满生机的画面。演奏时右手在低音区的十六分音符的力度、速度,一定要特别平均、均匀,就像在一条水平线上,并且要十分平静,如要达到预定的演奏效果,大量高抬指的慢速练习是必不可少的。C大调的分解和弦之间要产生共鸣,融合在一起,为高音区的旋律陪衬。左右手的力度把握也是关键,由于分工的不同,往往就会养成右手力量大于左手的习惯,从而掩盖住了旋律。左手跨到高音区时的触键要尽量轻柔,避免生硬、太过颗粒性的演奏,同时也应注意多余的手臂动作,每个音都要做到简练地直接落下,免去矫揉造作。
(2)B段是刚毅的、奔放热情的《塔兰台拉舞曲》,表现了热闹的舞蹈狂欢场面,弹奏这一段时,手指、手腕,手臂的放松就格外重要,大量快速的三连音要求手指具有很好的灵敏度,不仅要做到松弛、敏捷、快速的触键,手指的跑动也要干脆;而手指的快速跑动就需要放松的手腕和手臂来带动,如B段的前八小节,每个三连音之间的距离不大,需要一个手位完成,这时就需要手臂轻轻的带动手腕,小幅度的左右移动,就可弹出连贯的乐句。
(3)左手第9小节开始的八分音符的八度音程,弹奏时应以灵活的手腕为中心,带动手掌、手指上下运动,而不是劳师动众的将手臂全部抬起,再僵硬的落下,这样既达不到要求的速度也显得笨重。在练习右手第11小节开始的分解八度时,小拇指弹奏完每个高音后,应及时松开,以免影响音乐的流动性,切忌死板、生硬。
(4)由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创作的音域有所扩展,和弦的跳动也就相对较大,和声也更加丰富。手指与手掌良好的支撑是演奏的基础,只有这样C段中出现的和弦也是贝多芬奏鸣曲中的演奏难点,这是因为他的创作音,手臂甚至是全身的力量才能输送到位,使得乐曲的表现更加完美。每句的前两个距离比较大的和弦可以用跳音的形式演奏,力量从高处直接落下,而不是将琴键硬压下去,另外鲜明的强弱对比也要充分的体现出来,强,要具有爆发力,弱,要及时收住,无论音量大小,音色都要十分聚拢,不能松散。
(5)颤音部分是这首奏鸣曲最大的特点,在第二乐章中共出现四次,分别把回旋曲式的各段推向了高潮,最后一次在尾声出现是全曲最华丽,也是演奏难度最大的片段,音乐共分三个层次:左手的三连音,右手一二指的持续颤音和高音的旋律。演奏时要点一是左手三连音的均匀和音色音量的控制,它的分解三和弦是巩固调性,和对右手旋律的和声支撑,整体感觉要平稳;要点二是右手一二指的持续颤音,众所周知,演奏颤音二三指为最佳,两个手指在力度和灵活度上更接近,而一二指的颤音,大拇指容易音量大而速度慢,产生一瘸一拐的音响效果,因此大量的慢速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弹奏时应敏捷快速地触键,快速放松,不能拖泥带水。颤音与左手三连音要求三对一的演奏,从慢练时就应当做到心里有数,严格的对位,不可随心所欲,再一步步的提速练习;要点三是高音的旋律,要求用小拇指弹奏,而同时一二指的颤音不能中断,这就需要小臂和手腕灵活的把小指甩到琴键上,让音色扬起来,而且不能按照谱面上所要求的时值弹奏,那样会显得死板僵硬,缺少美感,此时应弹奏的如蜻蜓点水一般,加上踏板的辅助,就会产生旋律悠扬轻盈的飘在半空中的感觉。
小结
贝多芬的《黎明奏鸣曲》是其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无论在创作风格、曲式结构,还是演奏技巧方面都展现出他丰富多彩的创作风格。学习并研究此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理念,更全面地掌握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作为一名高校钢琴教师,我们应当引导学生认识、了解、研究每位作曲家及其各种风格的作品,只有理论知识和演奏技巧方面都不再单一、片面,才能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晓生著.《国艺精粹》,国际文化出版社
[2]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
[3]郑兴三编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贝多芬《黎明奏鸣曲》风格及演奏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