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在一些地区变造假币呈现泛滥之势,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变造假币是指不法分子在真币的基础上,对真币采用涂改、挖补、拼凑、揭层等多种作案手法,使真币在形态或者面额上发生变异,从而达到升值的目的。目前,市面上的变造币主要集中在100元和50元面额的第五套人民币上。由于变造币是通过真钞和假钞混合拼凑而成,因而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因此,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揭秘变造假币就显得十分必要。
变造币的“制作”伎俩
目前,不法分子“制作”变造币的伎俩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涂改变造币。通过涂改票面金额变造假币,是变造假币最为原始的作法。不法分子将真币票面金额用化学药剂涂掉,再用油墨或颜料加以涂改,使其面额增大。这种变造币的涂改部分在颜色、花纹等方面和真币有明显的不一样,它的破绽是较易识别的。
2. 挖补变造币。目前,尤其是新版100元,其右下角变色荧光数字技术比较先进,不法分子很难仿造,于是,不少不法分子通过将真币上的变色荧光数字挖剪,再粘补在假币同一位置上,以期蒙混过关。市民在观察荧光数字真假的同时,一定还要配合其他鉴别方式,对于有疑问的钱币多个心眼。
3. 拼凑变造币。此种变造币多为半真半假型,即不法分子将一张真币一分为二,同时,通过粘补将一半真的和一半假的拼凑在一起。市民在不仔细辨别的情况下,很容易将其当成真币收进。市民在观察此变造币时,可注意其左右两边的编号,若不同,肯定是假币。
4. 全真变造币。此种变造币较难鉴别,不法分子将多张真币进行裁剪,从中抽条,再重新拼接,一般可以将9张真币变成10张或11张变造币。经过此番改造的变造币,几乎可以乱真,但其尺寸肯定比正常同面值币种小。市民对于粘贴和痕迹明显且显破旧的纸币要引起注意。
5. 揭层变造币。不法分子会将一张真币正反面撕开,与一张假币的正反面分别组合,制造出两张半真半假的变造币。对于此种变造币也比较难辨认,在昏暗的夜晚、光线不明亮或匆匆忙忙时刻,市民尤其会收进如此变造币。因此,对于大面额纸币一定要正反面同时鉴别。
认清变造币的真面目
针对社会上流行的对变造币不正确的看法,人们应从四个方面认识变造币的真面目:
1. 变造币不是趣味品。趣味品出现在设计和生产环节,钱币的残次品通过多次检验关而流入社会,可作为趣味品收藏;联体钞、特殊号码币等也可作为趣闻品收藏。变造假币是钱币进入流通领域后人为制作的,是损坏的人民币,而不是趣味品。
2. 变造币不是珍稀品。珍稀品是在特殊背景下产生出来的,不是人为破坏造成的。变造假币具有人为破坏因素,它是破坏普通品而冒充珍稀品,一旦揭穿其变造行为,它连普通品也不值。
3. 变造币不增值。从发现的变造币来看,揭层挖补的工艺水平相当精,不借助放大镜或利用手工搓揉很难发现破绽。这种精良工艺不会带来附加值。因为工艺再精,它的结果是破坏了人民币。破坏了的人民币不值钱。
4. 变造币的性质就是破坏人民币,属于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21条规定:“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走私、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第32条规定:“单位和个人持有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的,应当及时上缴中国人民银行、公安机关或者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发现他人持有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关键在于谨慎提防
变造币的制作虽然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都会留下拼凑的痕迹。真正拼凑手段极其高明的变造币是极少数的,市民只要仔细辨认,一定能够发现拼凑的迹象。如何识别变造币呢?有关银行人士提醒市民,如发现有用胶纸粘合的钞票,一定要小心提防,查看是否有假钞的成分。这类变造币的制作手段比较拙劣,人工很容易辨认。
因此,当银行员工和市民收到钞票时,除查看票面的防伪特征外,还应当注意两边的号码是否一致,是否有粘贴的痕迹,票面文字和***案排列是否整齐,有无错位。一般的变造币有明显的接驳痕迹,票面的数字、文字、纹路不能完全对齐,特别是钱币在绵软后,接驳处会有明显的折痕;在透光时,可看见裁切部分与其他部分略有不同。变造币上拼接的各部分手感不同,一般真钞较粗糙,假钞则比较光滑;在用验钞机验钞时,要对人民币的两头和中间都要辨认,不要只看一边。在点大额钞票时,应尽可能扩大触摸的面积,不要仅仅翻动票面一角来点钞。对于大额支付交易,应当尽量使用银行卡和支票等结算工具,减少现金交易。
变造币的主要欺骗目标是银行机具。目前,各家银行已对此高度重视,严加防范,对自动存款机和验钞机进行升级换代。现在,自动存款机已经基本上能够防范大多数变造币。另外,由于银行自动柜员机的存款都要经过人工复点,市民不必当心从那里取到变造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