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金婷婷(1988―),女,满族,河北沧州人,在读研究生,学校:辽宁大学文学院,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摘 要:沈宜修是晚明时期十分出色的女诗人,在当时以沈宜修为中心及其子女组成了当时名盛一时的吴江叶氏文学团体,沈宜修一生写的诗、词、赋等文学作品极具代表性,尤其是五言律师艺术特色鲜明,这与吴江地区女性意识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晚明时期;吴江地区;沈宜修;叶氏家族;五言律师
一、情深意浓沈婉君
沈宜修(一九五零-一六三五),字婉君,副都御史沈之女,著名曲家沈之侄女,工诗词。沈家为吴江甲族,一门风雅,人才济济。沈宜修留下共八百多篇作品,《鹂吹》集中有诗624首、词190首、其他骚赋传序等19首,她是吴江地区女性作家群的代表,她的叶氏女儿及沈氏媾亲形成了吴江女性作家群。沈宜修的诗歌留存于世的共有624首,一方面其特殊的家庭群体使她的诗歌内容十分丰富,如:思夫诗、悼亡诗、咏时诗、感怀诗、酬赠诗、咏梅诗等,其中以所表达感情中对丈夫的思念和对死去的亲人的悼念之情的居多;另一方面她从小在文学世家的家庭中长大对于作诗、作词的技巧已经十分精通,这样使她的诗体也是种类很多,但是其中以律诗、绝句最为精彩。
二、沈宜修五言律诗内容分析
沈宜修五言律诗共有49首,按照其思想内容可分为:思夫诗、悼亡诗、写景诗、感怀诗等,但是其情感的表达也不外乎于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和对死去的女儿的哀悼之情,每首诗中都是情深意款,哀伤绵邈,将那种幽郁的情感感染者读者,体会出她的哀思。接下来,按照其内容的分类对她的诗作更深一步的研读。
(一)、思夫诗
丈夫叶绍袁在《午梦堂集・序》中指出:“丈夫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而妇女亦有三焉,德也、才与色也,可是历代以来,几昭昭乎鼎千古矣……而才与德乃两尊于天下。”也正是他这种注重女性的才华的思想,使其与妻子沈宜修即使分割两地,但仍丝毫未见弱他们之间的情感,两人文学上的互相赏识,思想上的共鸣,奠定两人牢固的感情基础。其女儿们的文学素养与才华与之也是息息相关的。沈宜修《鹂吹》集中的五言律诗《思仲韶江阴》:“柳暗行人远,东风引梦长。啼鸦催曙色,落絮减春光。草乱迟膺棹,花深忆敞状。偶将红豆掷,惊起宿鸳鸯。”此景为在东风吹过的傍晚,有柳树的道路上行人不断的走过,乌鸦的啼叫提醒着夜色的降临,柳絮的飘落使春光失色,浅草未生长,花儿已凋谢,诗人偶掷一颗红豆,惊起了江中的鸳鸯。春天本应是生机盎然的季节,却让诗人写的了无生气,由此可见女诗人对丈夫的思念已经使春景充满了思念离愁别绪。
(二)、悼亡诗
沈宜修的悼亡诗,主要悼亡的是她的大女儿叶纨纨、小女儿叶小鸾以及嫂子张倩倩,张倩倩是她哥哥沈自徵之妻,聪明美丽,善于诗词,但是幽居食贫,病死,年仅34岁。她们姑嫂关系很好,由把自己的心爱的小女儿叶小鸾交给他们夫妻两抚养就可知了,在沈宜修的五言律诗中《悼亡嫂》是悼念张倩倩的,分别是:断云悲水咽,薄日惨烟离。帐魂何在,平林花自悲。苔痕绝履,镜匣网生丝。每作还家梦,相逢恍昔时。惨淡的景色中回忆着回娘家时姑嫂间的亲密,可是现在物是人非,苔草绝迹,蛛网密布,怎一个“悲”字了得!第二首中庭院冷清,老树、寒泉,看着凄惨的景致,挥泪为嫂弹一首送别曲。姑嫂情深,却不得不面临着阴阳两隔的悲剧。
沈宜修的女儿们从小受他们夫妻两的感染与熏陶,也个个是才华出众。叶纨纨,字昭齐,年幼早慧,有《愁言》集,存诗98首、词48首,出嫁后夫家生活劳顿辛苦,她的作品中充满对亲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回忆。嫁非所人的抑郁,再加上痛失小鸾的伤心,使他撒手人寰,年仅23岁。叶小鸾,字琼章,在家族中最为灵异,聪慧过人,有《返生香》,诗103首、偈1首、词90首、曲1首、拟连珠9首、序1篇、记2篇。女儿们的过人之处,更令沈宜修感到痛惜,在悼念自己女儿的诗中也是泪眼婆娑的充满哀伤之情。《壬申除夜悼两女》:“落日照新鬼,伤心送旧年。室连双帐,肠断一诗篇。”这首诗作于二女死的当年的除夕,寒风狂吹着鬓发,节日却十分冷清,伤心的想起死去的女儿,真是泪干肠断,让自己喝醉,却也不能减轻丝毫伤痛,一边哭泣一边给女儿们送去纸钱。大概人生最痛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了吧。母亲对女儿的痛念,尤其是在每逢佳节时更甚,《寒食悼两亡女》:“雨飞寒食恨,烟锁晚风哀”,“恨”与“哀”字的对应,用的真是极致的妙,将那种失女的憾恨与哀痛表达的淋漓尽致!
(三)、感怀诗
沈宜修49首五言律诗中感怀诗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由景思人的诗篇,如:《感秋》:“玄霜初落候,客梦未啼时。飘渺三湘雁,萧条双鬓丝。”暮秋时节,霜落万物,鸿雁传书,却也是杳无音讯,一派萧条的景象,因为没有夫君的陪伴,诗人也就懒对明月吹箫管了。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想念之情。《感怀》中:“翠墅千回曲,澄江万里萦。碧云虽复合,青鸟竟无情”以及《秋怀》中:“水冷秋葭静,天空夕惊迟。徘徊花落夜,怅惘月明时。”几句都是来表达对漂泊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的,其中有埋怨、有想念夹杂着诗人复杂的心理感情。
三、沈宜修五言律诗的艺术特点。
1、韵律和谐,对仗工整。沈宜修的律诗严格遵守这平仄押韵的规律,以《早春舟行》为例“水绕平堤绿,花间野陌鲜。风柔初弄柳,草嫩乍分烟。翠袖横江隔,青芜远树连。兰舟轻荡楫,棹破落霞天。”首句入韵仄起式。按照“二、四、六分明”的原则,读起来都朗朗上口,带有很强节奏感。对仗方面更是自然中不失工整,不牵强,尤其是颔联、颈联的书写,每次总是恰到好处,尽显其满腹诗书的才华。
2、语言质朴,不过分追求华丽的辞藻,清淡之语,道出哀愁之绪。张仲谋说:“明人称道女性诗人,动以李清照作比,实际相去甚远,而相近者当推沈宜修。”从她的词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受李清照的影响很大。她写的景物主要就是月、风、柳树、堤岸、花、细草、大雁、乌鸦,地点主要在江边,时间春夏秋冬以及傍晚时分,或者每逢佳节之时。但是就是这些常见的事物,只要经她的手,便都充满了离愁别绪,充满哀伤、痛惜之情,令人读后也备受这种黯然的情绪感染。
3、沈宜修的五言律诗有她的独特处,但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她不像杜甫的“为人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但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使她的诗中出现了大量重复的景物。如她在写思夫诗时,几乎每首诗中的内容大致相同,只是换表达方式,像《思仲韶江阴》:柳暗行人远,东风引梦长。啼鸦催曙色,落絮减春光。草乱迟膺棹,花深忆敞状。偶将红豆掷,惊起宿鸳鸯。”与《仲夏别君晦》、《寒食送君晦西归》这三首十分相似,相似的时间、地点、景物、人物。这样会给使人失去一种新鲜感。
沈宜修作为杰出的女性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她的创作不仅仅局限在独自创作,并且走向了群体活动体。当然这与明清时期吴江地区经济的发达,文化的繁荣,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传播意识的增强,都是分不开的,再加上此处山水秀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人文条件的孕育出现像沈宜修这样的女性诗人。(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叶绍袁编,冀勤辑校,午梦堂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8
[2] 钱谦益,列朝集小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 黄汉清,女诗人诗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
[4]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 郭延礼,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征[J],文学遗产,200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沈宜修的五言律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