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概论论文篇1
摘要: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建设的发展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水利建设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与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其具有覆盖面广、工作范围大、建设时间长等特点。本文对基层水利建设与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 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中***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近年来,国家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很大,很多地方的水利水系得到了改善,农村山塘水坝水库等也进行了提质改造,农村水源问题得到了改善。然而,一些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支渠水沟水圳等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这些支渠水沟水圳,有的由于劳力缺乏无人修,有的由于采用机械化作业没法修,有的由于涉及到不同的村组范围没人组织维修。
二.发展水利的重要性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建设的发展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水利建设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与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其具有覆盖面广、工作范围大、建设时间长等特点。
自1949年我国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整治长江工程等一系列水制工程,在解决大部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的同时,还对河道进行整改及维护工作。我国通过对中小河流及湖泊的治理、建设大型堤坝、加固水库等水利建设措施,全面提高了我国在应对抗旱、防洪、排涝等自然灾害时的能力。另外,退耕还林等行动属于水利建设的“外援”,通过种植树木来实现加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我国每年都要在河流湖泊沿岸打捞垃圾,用以改善水环境。水利建设不是短期工程,需要几代人长期坚持、不懈努力。
从水利建设的特点来看,它是需要大量的、持续的资金投入,这也就意味着要建立健全严谨的资金筹集和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用以监督将资金流向及科学高效的利用资金。
三. 农田水利的特点与其管理的现状
所谓农田水利就是一项以农业增产为最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措施,采用各项有效的方法来兴建并运用各种有效措施来对各块农田的水分状况与该地区的水利条件进行改善与调节,以此提高其抵御天灾的能力,并达到让生态环境能够进行良性循环的目的,通过这些手段最终促进农作物的生产。由于农业水利与农业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农业生产的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田水利发展的影响。建设和管理基层农田水利,能够十分有效的降低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专为农业发展而服务,是农田水利的特点。但我国农业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加强对农田水利的建设与管理。
目前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的情况相较于过去而言,已为全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现代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农业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也不为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所适用,我国的人口不断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这就要求粮食的产量也要不断增加,就必须提高农业的生产质量。农田水利建设是促使农业能够加快发展速度的有利条件,必须加大对农田水利的建设力度。但目前我国对农田水利的建设方面却不尽如人意。
四.基层水利建设与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 设备落后且设备老化,很难实现高效运作
目前我国所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都是依靠农民投入的资金和农民所提供的人力来建设与管理的,这些水利工程大多在质量上缺乏科学保障,而且水利工程的设备配备相对落后,建设也缺少科学依据作为标准化的指导,建设所采用的技术也相对落后。在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所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只能有着较差的质量,所能够实现的经济效益也比较低,难以实现高效的运作。由于国家提出加大粮食产量以满足人口的需要,要求加大基层农业水利工程现代化的建设。但是就目前的农业水利建设管理状况而言,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对农田水利整改的力度,加大投资力度。
2. 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滞后,加大整体运行的难度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局面大多存在着管理力度不足,管理滞后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力度不够。没有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适当的管理造成的。企业的管理部门为了谋取利润,没有将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到位,对农业生产过程中随意浪费水等现象没有及时制止,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也造成了经济的损失。除此之外,在对农业水利建设与管理上还存在很多令人堪忧的问题,对维护管理的责任不明确,无法落实,影响了农业水利工程的整体运行,经济效益不高。
3. 水利工程质量不达标、数量不足以满足农村实际需求
传统的农村水利工程大多数兴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投入运营了多年之后,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维护,就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灌溉用水总量不断增加,传统的水利工程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用水需求,如果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的话,将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制约。
五. 对加强基层农业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对策
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要建立水利项目统一建设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必须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所有水利建设工程由县水利部门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确保定陶县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将农业水利建设和管理摆在较为重要的位置,实现优先发展。由***府做起,从根本思想上改变对农业水利建设的认识,重视农业水利建设,把它作为首要工作。各级***府人员相互督促,树立起忧患意识,实现农业水利建设的发展和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
对农业水利建设管理的资金采用多渠道的方式,以保证水利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建设农业水利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单凭一方面的投入是无法保障其长期运行的。因此,除了当地***府机构在***策上给予支持外,还要加大投入资金与人力。***府投入的同时,还应像社会宣传,获得社会的帮助。
需要实行责任到人的制度,确保农业水利过程中发生问题有人管,解决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体问题。为了让水利工程实现高效的运作与发展,就要明确指出建设过程中的主体问题,各司其职,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做到有人负责并快速解决,加强工作人员与***府人员的责任心。
国家的宏观调控对于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来说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加快,我国***府也加大了对于农村的建设进度。作为农村建设的核心,农村水利建设工作得到了***府的大力扶持。伴随着相关***策的不断出台,相关资金与人员设备的逐步到位,农村的水利建设工作得到了良好的开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从农民的利益出发,发挥工程效益最大化,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建设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今后对于县境内所有农田水利建设,要加大施工管理和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从而实现农民和管护主体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王秀弟,杨润龙. 概论当今基层水利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期刊论文]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年7期.
[2] 吴海文. 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 [J]. [期刊论文] 《建筑遗产 》 -2013年14期.
[3] 王海群Wang Haiqun. 基层水利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期刊论文] 《城市建筑 》 -2013年22期.
[4] 楼豫红Lou Yuhong.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 [J]. [期刊论文] 《中国水利》 -2011年7期.
[5] 郑云发. 浅议基层水利站建设与管理 [J]. [期刊论文]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0年3期.
[6] 伊明. 浅议基层水利站建设与管理 [J].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14期.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篇2
摘 要: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是一项先进的防渗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结体强度大等特点。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工建筑
>>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略谈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应用分析 小议水利工程中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技术 探析水利工程中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技术 刍议水利工程中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技术 有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灌浆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探析 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技术探讨 对于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的探讨 水利工程中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方案的分析 刍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有关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技术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中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技术探析 论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施工管理 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施工管理研究 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水闸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经济法律 > 有关水利工程施工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概论 有关水利工程施工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概论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是一项先进的防渗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结体强度大等特点。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工建筑体的防渗抗灾能力,对工程安全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集中介绍了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分类及技术优势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高压喷射灌浆的机理、施工技术等内容。 关键词: 高压喷射灌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中***分类号: U445.5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 言 高压喷射灌浆可以简称为“高喷灌浆”或者是“高喷”,它是一种采用高压水或高压浆液形成高速喷射流束,冲击、切割、破碎地层土体,并以水泥基质浆液填充、掺混其中,形成桩柱或板墙状凝结体,用以提高地基防渗或承载能力的施工技术。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论述。 1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分类 高压喷射灌浆可以根据所用管道数量的多少分为单管、双管、三管以及多管等几种基本的方法。顾名思义,单管法就是用单一的管路,双管法是用二重管或二列管,三管法是用三重管或三列管,多管法即使用多重管。他们不仅在所用管路的数量上有差别,而且所需介质也有不同。越是管路少的,所需的介质也越简单,越多越复杂。比如说单管法的介质只需要水泥的基质浆液即可,而双管法的介质则是水或水泥基质浆液,或是压缩的空气和水泥基质浆液。而三管法的介质则是以上三种物质的混合物,并且他们的换置法也有区别。 2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优点 与其他技术相比,高压喷射灌浆不但工期短、价格低廉,而且工艺简单无公害,效果也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可应用的范围广、适应的深度大。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所能处理的基础深度已达80m左右,而且还能适应所有的第4系地层。 可灌性和可控性好。高压喷射灌浆只要是在高压射流能破坏的地层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因此,具有很强的可灌性。同时,这项技术还可以借助高压射流的机理,通过一系列的冲切掺搅等作用进行空间的填充和调整, 固结体形状易于控制,具有很好的可控性。 机动灵活。这是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最大优点。它可以直接在地基的某一深度建造符合设计要求的防渗体,而不需要对地基进行开挖。 连接稳固。高压喷射灌浆板墙的自身防渗体和周围的构筑物可以实现很好的、可靠稳固的连接。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还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不但设备简单、料源广阔,而且浆液集中、流失也比较少,同时管理也很方便。 3 高压喷射灌浆的机理 3.1 高压喷射灌浆的原理 3.1.1 冲切、掺搅的作用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主要是借助于高压进行射流,主要是这几种工作的结合:“冲、切”“掺、搅”。“冲、切”即就是通过冲击和切割这种动作强烈的扰动,使浆液在自己所能冲射的范围之内扩散、充斥到四周的土层里。“掺、搅”即为掺混搅合。它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使各种浆液与土石粒充分地掺混搅合在一起,并使其在硬化之后形成凝结体,以达到改变原来地层的结构和组合方式,并起到防渗的作用。 3.1.2 升扬、置换的作用 高喷在施工的时候,水、气和浆液是从喷嘴中喷射出来的。压缩的空气,不仅能给水和浆液形成一个包气层,使得他们能够射入离地层比较远的距离并且破坏地层结构,而且还将经过第一个作用后的土石碎屑和地层中的其他物质颗粒进行升扬作用,使得一部分细小颗粒随着浆液通过孔壁流出地面,通过水泥浆液的置换与剩下的颗粒搅拌混合凝固的功能。 3.1.3 挤压、渗透作用 高喷射流强度是和它的射流距离成反比的。射流距离越大,高喷射流的强度衰减也比较快速,至射流束末端,能量衰减很大,不能再去冲切地层,但它还是会对有效射程边界的地层产生一定的挤压作用,并使部分浆液进入土粒之间的空隙。与此同时,在喷射结束之后,静压灌浆还是在进行着,这样不仅可以使周围的土体与凝结体更加紧密地结合,它的防渗功能也大大增强了。 3.1.4 位移、握裹作用 地层中那些体积比较小的块石,在能量强大的喷射作用下,再加上第2道工序的作用后,浆液最终会填满石块周围的空隙并产生握裹作用,形成连续的紧实的凝结体。如果遇到强大的冲击力,那些块石将会随之产生一定的松动和位移,浆液则会很快地充斥到四周的空隙中。 3.1.5 水楔效应 单喷射流充满土层时,由于喷射流的反作用力,产生水楔,喷射流在垂直喷射流轴线的方向上,楔入土体的裂隙或薄弱部分中,这时喷射流的动压变为静压,使土体剥落,加宽裂隙。 3.2 凝结体的性能 高压喷射灌浆所形成的凝结体并不是特别规则,它与喷射的形式是有关联的,它的材料多是采用42.5 或52.5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地基在实施高喷施工时,对其防渗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而凝结体的防渗性能又主要取决于地层的组成成分和颗粒级配、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以及浆液材料等等。 3.3 高喷凝结体的结构布置形式 为了保证高喷防渗墙的连续性,使各孔的凝结体在有效范围内牢固地连接在一起,重点在于如何选择结构布置形式和孔与孔之间的距离。高压喷射所形成的凝结体的喷射形式一般有旋喷、摆喷、定喷3种。喷射时不同的方法会形成不同的形状。比如说,如果在提升的时候进行旋转,那么凝结体的形状就是圆柱体;如果是一边提升一边摆动,那么形成的凝结体的形状则为哑铃状;但是若只提升和定向喷射,则会形成板状的造型。在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中,一些大型的水工建筑物及堤防工程大多数都采用旋喷,中小型水工建筑物基本采用摆喷形式。 4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施工工艺 4.1 墙体位置的确定 在施工之前,应平整施工现场,按照***纸设计来布置灌浆轴线和孔位。认真检查各个地段是否平整,在有可能会发生事故的地方,采取措施进行控制,要在平整场地上对墙体中心线进行测量定位。同时要准备好包括高压泵、钻机等在内的机器设备。 4.2 喷灌管理 在这个阶段,一定要保证掘进的速度和灌浆的压力、送气量的大小等,杜绝断浆现象的发生。要保证墙体均匀,如遇到管道堵塞等问题,应立即抢修;同时要做好质量检测工作,要准确、真实地记录检测的结果,并需要专门人员负责此事项。 4.3 钻孔 1)泥浆固壁回转(或冲击)钻进。在造孔的过程中,要做好各方面的充填堵漏工作,使孔内泥浆既能保持正常的循环,又能返出孔外,直到终孔,并使孔内充满泥浆,防止塌孔。 2)跟管钻进。在钻进的时候,应当注意保持钻机的垂直度,其偏斜率不得大于1%。并且是要一边钻进一边跟入套管,直至终孔。泥浆固壁的钻孔可以将喷射杆直接下入孔内,直至孔底;而套管跟进的钻孔在下入喷射杆后,需要拔出套管,才方便下一步工序的进行。 4.4 高压喷射灌浆施工 在施工时所用的各技术参数都是有所区别的,可依据使用的高喷方法的不同而进行适当的改变,并且他们的提升速度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因为提升速度是影响高喷质量的主要因素。具体到工程施工中,其施工技术参数一般都通过进行现场灌浆试验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在不同的地层类型下使用同一种施工方法时,它的水压、水流量、提升速度、浆压、浆流量等参数会有不同,而气压、气流量则变化不大。在确定提升的速度时,含粘粒比较多、比较密实的地层,其提升速度要慢一些,在比较松散的粉土、粉沙、沙砾层中可适当加快。同时还应注意,在高喷施工中发现孔内返浆量减少时也适宜放慢提升速度,防止喷体中出现夹层和断层。先序孔其提升速度可稍慢,后序孔相对来说是可以稍快一点的。 5 结语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作为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中常用和重要的工程措施,在软弱地质条件下进行加固、防渗效果良好。随着高压旋喷桩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以及人们对其理论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的不断积累,高压旋喷桩的施工技术会得到不断提高。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篇3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基,民之根本。而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它与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密切相关,因此,历史上的历朝历代***府都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本文就从我国水利的总体研究、区域性的水利研究和云南水利建设的研究三部分来梳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以便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民国后期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的状况。
关键词:云南;农田水利;建设
一、基于水利建设的总体思路论著类
关于我国水利总体的研究多见于论著,以商务印书馆,1984年5月出版的郑肇经著的《中国水利史》一书为冠,全书对我国重要水系做了较为详实的记录,并对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灌溉、海塘、水利职官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别论述。此书是一本难得佳作,郑肇经先生利用了国民***府时期的许多调查资料,详细的梳理和研究了我国各朝各代的水利建设情况。当然,在论述角度上此书的论述更多的是从***府层面进行,而关于水利建设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直接影响和收益情况则论述较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36年2月出版的冀朝鼎的《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一书,也是重要的著作。在此书中作者以高度的概括力,通过对我国古代水利事业发展过程的阐释,提出了我国历史上基本经济区这一重要概念。当然,由于作者所处的环境和时代,他的某些观点与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商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的姚汉源主编的《中国水利发展史》,此书是在1987年姚先生所著的《中国农田水利史纲要》的基础上重新改版而来的。此书从历史文献中爬梳史料,扼要叙述了我国从传说中大禹治水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利事业发展概况及工程技术发展史。此外,作者还指出***治经济与水利之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尽管此书缺乏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水利发展史,但仍不失为一本提供资料的佳作。
关于中国水利建设不仅有大批国内学者发表著作,国外学者也有著述,如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日本学者森田明著,郑派译的《清代社会水利史研究》一书,是一本有关清代水利建设的专著,阐述了水利灌溉、治水等事业是一个紧密的整体,不可分离,它们必须与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密切配合,方能进行。因此可说,透过中国水利史之个别研究,方才有可能将各时代的***治、社会、经济等各层面或中国社会之历史特质加以阐明。因此,作者将水利史研究定位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环。
除此之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的邱忠恩主编的《水利经济分册》;农业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汪家伦、张春芳的《中国农田水利史》;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周魁一编著的《农田水利史略》;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的杨邦柱主编的《中国水利概论》;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的熊达成、郭涛主编的《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概论》等书,也是就我国水利的总体进行研究的专著。
论文方面,研究的时间跨度较大,从两汉到唐宋再到元明清的研究均有论文,具有代表性的有: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经济史硕士董晓泉的《试论两汉的水利工程与水旱灾害》,文章主要对两汉时期的水利工程进行了研究,作者统计了西汉和东汉时期的水灾与旱灾的情况,并强调水利工程建设应该把握一个“度”。其统计的数据较为可靠,可见作者花了很大的功夫。文博,1999年05期出版的张骅的《唐代的农田水利》一文,从总体上对唐朝的农田水利进行了概述,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对宋代研究的有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冯鼎的《北宋水利管理考述》,本文从水利管理角度切入,分水利机构和置官、管理法令制度、治理经费来源和力役征发问题及水利***论四个方面对北宋水利管理进行论述,并结合其与***治经济的关系考察北宋水利管理所产生的影响,从而透过北宋水利管理窥北宋水利概貌。此外还有,陕西师范大学报,1995年9月出版的王双怀的《论盛唐时期的水利建设》、安徽史学,2002年03期出版的薛瑞泽的《北魏的农田水利建设》等论文,可以让我们对古人的水利建设有初步的了解。
对整个国民***府时期进行总体研究的成果不多,其中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02期出版的郑起东的《国民***府时期农田水利的发展》一文,将农田水利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抗战前受到重视阶段,抗战中持续发展阶段和抗战后受到挫折阶段。总的来说,郑先生的这一成果具有很大价值和意义,对各个地区的水利建设起到较大的参考作用。
二、区域性的水利建设的论著类
关于区域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以论文为主,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可谓硕果累累。一是国内学者,二是国内各个高校的研究生,他们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关注,对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于国内学者的有上海大学学报,2006年3月02期出版的陈勇的《论唐代长江下游农田水利的修治及其特点》一文,指出农田水利的兴修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对于以植稻为主的长江下游地区来说,农田水利的兴修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文献材料的记载,对唐代长江下游地区农田水利的发展情况作了具体的考察,并在其基础上总结了该地区农田水利的发展特点。民国档案,2002年4月出版的孙语圣的《民国时期安徽的水利建设》,主要还是基于民国时期安徽各地发生了众多的洪水灾害,进而引发修建水利设施的热潮。陕西水利,2001年5月出版的王建***的《陕西近代化农田水利工程的历史地位》,认为通过兴修新式水利和积累建设与管理经验,可以使农产品大幅度增产,为北方干旱地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式和前景,从而使陕西水利建设成为全国各省的模范。
此外还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2期出版的王双怀的《明代华南水利建设的区域特征》,将华南分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个省份,论述了明代华南不同省份水利建设的区域特征。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05期出版的陆和健的《抗战时期西部地区农田水利建设述论》,提出抗日战争时期,以陕、川、甘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促进了当地农业和社会的发展,支持了抗战,加快了我国西部地区开发的进程。
国内各个高校研究生的成果主要有:山西大学区域社会史硕士王长命的《明清以来平遥管沟河水利开发与水利纠纷》,主要从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出发,同时还涉及到各个区域之间的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以及相互之间对自然资源的争夺,从而引发了水利纠纷,最后认为过分依赖资源禀赋的社会,存在着诸多的不稳定的因素。当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中出现任何一个破坏平衡的因素的时候,这样的社会就会陷入无休止的混乱之中。对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带来当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但同时也埋下不稳定的因素。只有改变单纯依靠资源而生存的发展模式,才能摆脱结构性的贫困,才能杜绝因此而产生的连绵不断的纠纷。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解诚的《清代前期太湖流域水利建设研究》一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历代太湖治水的基本情况;其次,介绍清代前期(主要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太湖流域的水利建设,并对这一时期太湖治水的成果及治水的思想进行简单的评价;再次,对此时期水利建设的特点做了探讨,并强调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太湖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吸收利用了此前各朝的治水经验有关系;最后,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部分,在前面分析、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着力探讨清代前期太湖流域水利建设、河道的浚治,对清代江南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并由此来探讨太湖治水在江南经济发展以及康乾盛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作者试***在这一问题上有所突破,以期在清代前期太湖流域水利建设的过程、特点、效果;太湖治水对江南的繁荣发展;对康乾盛世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上获得清晰的认识。
华中师范大学***治理论学硕士谢丁的《我国农田水利***策变迁的***治学分析:1949-1957》、华中师范大学***治理论学硕士陈伟的《税费改革后的农田水利困境与制度选择》,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硕士周亚的《环境影响下传统水利的结构和趋势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张良成的《农田水利产权制度与灌溉组织制度探析》、西南***法大学法学硕士张进华的《我国农田水利***策变迁及其绩效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周玉玺的《农田水利产权制度与灌溉组织制度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刘俊浩的《农村社区农田水利建设组织动员机制研究》等。从上述这些研究论文中不难发现,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大多是结合当前的民生问题,对于民生问题有对症下药之功效。他们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农田水利的一个面貌,对于眼下急需要解决的农业生产与水利建设等问题起到了借鉴和指导的作用。
三、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的论著类
关于民国时期云南省的水利建设研究成果比较少。近年来,随着各种灾害的不断出现,开始有人对云南省农田水利建设进行研究。代表性的有:中国农史,1997年4期出版的李国春的《唐朝时期南诏的水利事业》,文章对唐朝时期的南诏水利事业进行了全面的综合研究,主要从“对溪流的开发利用、兴修高山蓄水工程、城市用水建设、利用天竺僧人技术兴修水利”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水利事业的发展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兴盛,为以后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的结论。该论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局限性,但仍不失为一篇佳作。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6期出版的李连青的《清代督抚张允随与云南水利事业》,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出版的李安峰的《“***”期间地方***府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作用――以昆明为例》和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03期出版的高立士的《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水利灌溉及其社会意义初探》等论文,都是学者们对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就云南的水利建设进行的研究和探讨,虽有不足之处,但都对今天的云南水利事业建设有借鉴作用。
近年来,云南遭遇了特大干旱,使得农田水利建设成了研究的热点。人民珠江,1991年02期出版的沈德宜的《云南农水建设简况》一文,采用较短的篇幅介绍了云南省路南、陆良、曲靖三县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中国水利,2008年24期出版的周运龙的《改革创新 全面发展》一文,从国家***策及地方***府多个层面为我们详细地阐述了云南省水利建设的概况,并科学合理地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是对云南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农田水利建设的一个总结和反思。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年3期出版的顾世祥、傅骅、李靖的《云南省农业灌溉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文,深入剖析了云南省农业灌溉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农田灌溉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灌水新技术推广应用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使水利更好地为云南农业的发展服务。
四、结束语
从上述学术史的简要回顾中可以看出,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的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但是,研究大多是集中在“***”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对民国时期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的研究比较薄弱。
参考文献:
[1]张琰,叶文辉,杨小明,沈青.近年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问题的研究――以云南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1(05).
[2]周运龙.立足云南水资源现状 采取扎实有效的对策 努力推进全省水利改革发展的新跨越――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做好云南水利工作[J].水利发展研究,2011(06).
[3]张立华.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的建议[J].农业经济, 2006(0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