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本次试验,在试验地小区种植条件下,通过氮、磷、钾元素施用量和产量间建立关系,拟合回归方程得出。合理平衡施肥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推荐最大施肥量为纯氮尿素18.7 kg/亩、重过磷酸钙7.8 kg/亩和硫酸钾13.7kg/亩,相应预期亩产为761.61kg。
关键词:水稻;平衡施肥;产量
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肥料田间试验、土壤测试结果、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点和农业生产要求,提出氮、磷、钾、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等肥料平衡配比的施肥方法。是促进农民合理化肥投入,节本增效的重要手段。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它既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首要途径。3414田间肥效试验是根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和“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总体方案”要求,旨在摸清当地土壤基础养分(氮、磷、钾)含量,构建水稻施肥模型,掌握当地水稻氮磷钾最佳施用量及其施用比例,为优化施肥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1、试验设计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3414”完全方案设计,是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统一推荐的试验方法,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3414”方案设计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小区随机排列。试验地不施有机肥,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2水平确定为每亩46%尿素16.3kg(纯量7.5kg),46%三料(重过磷酸钙)8.2kg(纯量3.75kg),51%硫酸钾7.35kg(纯量3.75kg)。总纯量15kg/亩,N、P、K比例为2:1:1,其它措施同常规。
1.2 试验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1、试验地选择:试验地设在857农场科研站,为多年老稻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土质黏重,肥力中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灌溉方式为自流灌溉,黑土层18-20cm,碱解氮204.5mg/kg,有效磷30.0mg/kg,速效钾162.2mg/kg,pH值5.55,有机质含量40.45g/kg。
2、供试品种为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早粳稻品种龙粳26,主茎11叶。常规旱育苗,5月15日插秧,栽培密度为行距30cm,穴距13cm(即9×4型),每穴4株。
3、试验处理
各小区以隔水板分开,以施肥时期与方法为处理:
(1)基肥:水整地结束后立即施入;
(2)蘖肥:返青时施入;
(3)调节肥:水稻主茎8叶期施入;
(4)穗肥:水稻主茎10.1~10.5叶期施入;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水平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
通过表1和***1分析得出,在控制其它2种肥料在第2水平即当地常规水平下,随N肥的水平提高亩产量提高亩增纯收入随施肥水平提高,N肥的农学利用率变化较小;而P2O5和K0O随着施肥水平增加产量反而降低,农学利用率随施入量增加而降低。
2.2 建立数学模型
分别用三元、二元和一元方程对N、P2O5和K2O的施用量与亩产量拟合,综合拟合结果,得出三元模型和二元模型中的氮磷、氮钾模型都是极显著水平,二元模型和三元模型数据相似度很高,具有很高的参考性。一元氮、磷模型与实际偏差过大,一元钾模型表现为迭代不收敛,建立失败,没有实用价值。因此综合上表,得出N推荐量8.41~9.09kg/亩、P205为3.42~3.59kg/亩,K20为3.36~4.57kg/亩。根据肥料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只有在提高亏缺元素N后,磷和钾肥的肥效能够充分发挥,提高农学利用率。
3、结果和讨论
3.1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在试验地地力水平条件下,氮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在氮较低的水平下,单纯提高磷肥和钾肥施用量没有起到增产的效果,因此在考虑地力的情况下平衡施肥,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水稻产量为目的,推荐最大施肥量分别为尿素18.7kg/亩、重过磷酸钙7.8kg/亩和硫酸钾13.7kg/亩,相应预期亩产为761.61kg。
3.2 讨论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在八五七农场地区生态环境和耕作模式下,氮、磷、钾元素施用量和产量的关系。关于单一增施磷和钾元素产量产生负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水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