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人们习惯这样安慰突遭横祸而又幸免于难或大病一场的同事、亲朋好友。然而,何为后福?是个人的晋升、发财呢,还是别的什么?
一般来说,凡大难不死者,几乎都变了一个人似的。我有一位同窗,原先不顾体弱,总是拼命地工作,较劲地生活,想活出个样儿来。不料,病来如山倒,一连几天胃部大出血,医生不得不将他送上手术台。别人说,你小子捡了一条命。他点头称是说:“赖活着吧!”此时的他,觉得命是“捡”来的,活一天赚一天,何不乐呵呵的?从此,他再也不刻意追求某些不切实际的目标,活得很自在、很平和,加之适度保养,没多久,身体竟奇迹般地康复了。领导发挥他有组织策划的长处,让他领导一拨人编丛书,他不紧不慢、量力而行,反而比病前更出“***绩”,因此晋了级评上了正高职称,他整天乐呵呵的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
据我观察,身边不乏此种例子。这种有“后福”者,大都觉得自己已到阴曹地府门口走了一次,只是阎王爷恩典,暂不收留自己。他们都真切地体味到生命不再是一种长久的持有物,生与死的界限只是一步之遥,对“人生天地间,忽为远行客”的古语有了进一步的刻骨铭心的感受。于是对名呀、利呀这些身外之物看得更透彻更现实了,也便不再被物欲所驱赶、浮名所累,一切均顺其自然,在保健康的前提下,把自己的欲望最大限度地压缩,能做的事认真做,做不到的事不再苛求。
有的朋友可能认为,这是否有点消极遁世的味道,是不是有悖于进取有为的人生态度?我以为不然,恰恰是以生命的损伤换来的自我醒悟、自我调整。正因为触摸到了死,他们才发现,生命的价值的实现恰恰是因为有死的紧逼。如果人永远安然无恙、长生不老,还珍惜青春、只争朝夕干吗?知其短而谋其长,活得有人格、有精神、有效率,这难道不是对生命的一种超越吗?只不过这种进取更加冷静、更加务实,减少的只是好高骛远的浪漫,得到的却是顺应自然的绩效,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积极的进取。
这里我还想多说一点的是,人一旦把世事人生看透彻了、想明白了,也就等于卸下了许多不必要的包袱和负担。精神放松了,处事处人也就变得坦诚、自然,人变得善良、宽容,人际关系自然也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最主要的是,人的天赋会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挥。在这样的内、外因素影响下,反而容易出成果、实现人生价值。
逢凶化吉、转危为安、皆可谓“有后福”。它既是天赐良机,更是一种磨砺、修炼,是一种造化、一种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