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池塘篇1
浙江省海宁市袁花谈桥中心小学 四(3)班 朱卿
清早,一场细雨过后,空气更加清新了,小草好像又换上了一件新衣服,更绿了,小花犹如洗了个澡,变得更娇美了。
雨后的池塘,更加美丽。一张张大笑脸似的荷叶就像一顶顶绿帽子,一颗颗晶莹透彻的水珠白白的,像一颗颗珍珠,在荷叶上面滚动着。一朵朵白荷花,挺着碧绿的茎杆,仰着可爱的小脸,散发出一阵阵让人陶醉的清香,真像一位美如天仙的白衣少女。一阵微风吹过,一池的白衣少女就像天上的仙女,在池塘之中翩翩起舞,真美呀!一个个话筒似的莲蓬,低头弯腰,像是在向人们点头致意。
纸飞机似的蜻蜓慢慢飞过来,停在荷叶上面,就像在和荷叶哥哥聊天说话,小鱼在荷花池里游来游去,又像在和同伴们玩游戏,小青蛙在荷叶上“呱呱呱”欢快地唱起了歌!
雨后的池塘真美啊!让人越看越喜欢!
(指导老师 小草)
雨后池塘篇2
那是在一个下雨的午后,我吃完饭感到无聊便想出去走走。
雨后的空气很清新,让人心情很愉悦。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处池塘。池塘里开满了荷花,经过雨水的洗理荷叶更显的青翠,圆滑滑的雨滴似珍珠点缀在草地上。雨后的荷花更显现出她的娇美,雨水的滋润让她像出浴的美人般羞羞答答。雨后的阳光很温和,既没有夏日中午那般炎炎烈日,也不似冬日的太阳那般无力。只是恰到好处的照在人身上,给人一种舒软的感觉。
一场大雨将近几日的酷热全给洗刷掉,空气也不在那么燥热。那小小的蜻蜓也开始活跃,在那高高低低的莲蓬上飞飞停停。三三两两好像在追逐嬉戏。趁着雨后的空闲,村里的孩童相约一起采莲子。一个个拿着个大脚盆,往水里一放,就是一个小船了。虽然莲子还未成熟,但是吃起来还是有一股清甜。一时间在那莲叶与莲花间不断穿梭着,好似一个个小精灵一般。
“采莲南塘秋,莲子过人头。”不由又想起那年夏天的往事。那年的池塘,那年的荷花,那年的梦。
雨后池塘篇3
下面是2005年全国卷Ⅲ的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雨后池上
刘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案】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落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
本题涉及的是表现手法中的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手法是指在一首诗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因为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所以诗人描写景物时往往非常注重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或者动静结合,或者以静写动,或者以动写静,或者以动衬静(这里说的“动”包含动与声)。
从考察角度看,常见如下几种:①静动互化。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挂”字化动为静,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生动形象,活灵活现;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两山排闼送青来”,一个“送”字,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②动静相衬。如贾岛《题李凝幽居》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门”与王籍《入若耶溪》中的“鸟鸣山更幽”(1998年高考题),就是以响衬静;③动静结合。如杜甫《漫成一首》中的“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两句(1999年高考题),就是视觉之静与听觉之动的巧妙结合;王维《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两句,用“时”来修饰“鸣”,写鸟鸣的时起时落,时有时无,从听觉上写出了动与静的变化,使动与静和谐地融为一体(2001年全国春季高考题)。
考点训练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本诗前两句与后两句均为写景,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有人评论此诗“运笔如神”,试选择一句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