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遍我国的二十四史,前后有二百三十多位皇帝,短命的多,长寿的少。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第六代君主,在位六十年,活了八十九岁,是历代皇帝中寿命最长的。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享受了七代同堂的天伦之乐。
那么,为何乾隆皇帝能够活到耄耋之年,为历代皇帝长寿之首呢?这与他的养生态度、起居饮食、运动爱好是分不开的。乾隆皇帝是一个深谙养生之道的人。
养生之道:“十常”理论
乾隆尊为天子,富有天下,美酒盈仓,佳丽满宫,但他却视健康为人生之重。他总结了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其中“十常”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掸,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运,肢常伸,肛常提。“四勿”就是: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这“十常四勿”的生活态度便是符合保健养身的道理。
“十常”至今仍可作为日常健身的方法。所谓“扣齿”,是指空口上下齿有节率、略闻声响的扣击,经常扣齿,既能坚齿固齿,防止牙齿松动、脱落,又能活动面部肌群,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咽津”是将口中唾液慢慢咽下。该动作是历代养生学家都推崇的方法,称其有“令人躯体光泽,津润力壮,有颜色”的作用。“揉鼻”就是以双手沿鼻子两侧揉擦。中医认为肺叶为“嫩藏”,而其开窍于鼻,鼻是肺之门户,为气体出入的孔穴,如肺气调和,则鼻窍通畅,嗅觉敏锐。“转睛”指的是顺、逆时针旋转眼球。中医理论研究证实,人体十二条经络均与眼睛有密切联系,因此经常运动眼球,对改善视力、保持健康、纾解压力有很好的功效。“搓面”则是以双手搓热,再上下搓揉面部。中医理论认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有“晨起擦面,非徒为光泽也,和气血而生阳益胃也”的说法,故搓面有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延缓颜面衰老、推迟老年斑和面部皱纹产生的效果。“摩足”就是经常按摩足的底部。根据中医理论,常摩足心,有滋阴降火、强腰健肾、益精补髓的功效。“运腹”其实就是顺时针方向揉腹。腹部的自我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疏通经络、活血化淤、防止便秘,以达健体强身的目的。“伸肢”就是四肢经常进行伸展运动。四肢的经常运动,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代谢,特别是可以使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提肛”就是聚精会神地收提。通过使周围的肌肉及软组织一张一弛的运动,可以增强括约肌等提肛肌肉群的功能,以防治因为该肌肉群松弛所引起的疾病,提高、直肠的抗病能力。
起居饮食之道:规律且得宜
乾隆的起居饮食很有规律。他大约六时起床,洗漱后用早膳。上午处理***务,和大臣们议事,午后游览休息。晚饭后看书习字,作文赋诗,然后就寝。他的膳食以新鲜蔬菜为主,少吃肉类,并且从不过饱。乾隆从不抽烟,但喜饮茶。他对饮用水十分讲究,以西山泉水作为御用水。
乾隆的日常饮食中无不体现着恰到好处的进补,如他所用“松龄酒”、“龟龄集”之类,主要由补脾肾、益气血为主的中草药制成。又如他一年四季早膳前都要先吃一碗冰糖炖燕窝,在早晚两正膳中,也常有燕窝菜。燕窝有养阴、润躁、益气、补中、养颜等五大功效,长久食用,对健康大有裨益。
乾隆喜欢吃新鲜的山珍,每次他到避暑山庄去,食用的药膳单都是以鹿肉为主,如鹿筋拆肉、烘鹿肉、鹿肉丸子炖豆腐、鹿尾烧鹿肉等等。我国传统医学认为,鹿肉性温和,有补脾益气、温肾壮阳的功效,其补益肾气之功为所有肉类之首。
乾隆还喜欢吃各种药粥和点心,这些粥与点心对于老年的脾胃很有益处。他还亲自配制了甜点“八珍糕”的配方,即把***参、茯苓、白术、薏米、芡实、扁豆、莲子、山药,研成细末,和白米粉、白糖蒸糕,每天吃四到六块。在晚年时,乾隆经常食用“八珍糕”,的确起到了健胃补气、固肾养脾、宁心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八珍糕”中的主要成分茯苓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说它“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是古代医家常用的益寿药。现代研究证明,茯苓主要含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等,能增强人体的免***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莲子也在《圣农本草经》有所记述,其性平味甘、涩,入心、肺、肾经,能“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即有益心补肾、健脾止泻、固精安神的作用。芡实则主治“湿痹,腰背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人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
运动之道:骑射旅游强体健身
乾隆自幼习骑射,曾在避暑山庄几次皇家射箭比赛中大显身手。当上皇帝后,更以骑射为乐。每年夏天乾隆接见武官后,就在宫门外比试射箭,赛三次,每次射三箭。弘历九箭一般中六七箭。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十月,他在大西门射九箭,箭箭中的。直到他八十岁高龄时还去行围狩借。骑马射箭,活动量很大,无疑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好办法。
乾隆喜好旅游,其下江南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乾隆一生中,曾六次下江南,三次上五台山。不少名山大川、古刹佛界都留下他的足迹。通过游览名山大川,不仅使他开阔视野,磨练意志,而且锻炼身体,怡养心神,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方法。
情志之道:诗词歌赋修身养性
乾隆皇帝是古往今来搜罗最富的收藏家和鉴赏家之一,作为“文奋武钦”的一代帝王,却拥有着小却极为雅致的书房――三希堂。其御笔手书的“三希堂”匾额和《三希堂记》墨迹,至今还悬挂在墙上,匾额两侧对联为“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豪素指书法),从内容可见乾隆之胸襟与志趣。“三希堂”的陈设幽雅朴素,既弥补了空间的不足,又带有极强的人文气息。古朴而不失优雅,清新而富有内蕴。
书斋之所以名为“三希堂”,是因为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的《伯远帖》。这三件古代墨宝,尤其受到乾隆帝的珍爱,并特意贮存于此,不时把玩。实际上,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这些中国书法史上的精品力作,凡经乾隆亲自鉴赏过的珍品,往往钤有“乾隆御览”和“天子古稀”二玺。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在艺术上拥有最挑剔的眼睛和最精微的直觉。
乾隆在诗词、曲赋、书法、绘画、音乐上都有很深的造诣。据报道,北京故宫工作人员在清理故宫文物时,找到乾隆帝2.8万首诗稿,再加上过去库房存有的1.7万首诗,就有4万多首,这表示乾隆88年的一生,每天平均就要写上1.3首诗。而《全唐诗》共有两千多名作者,合起来也不超过4万首诗,乾隆一人之力就超过2000多人。不少人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也是全世界史上写诗最多的人。
习练书法所以能够健身,是因为在挥笔之前需要沉思凝神,心不外弛。挥毫时要心正气和,一心专注,一气呵成。实际上和气功有着许多相同之处。把所吟所赋凝于笔端,当作健身***,这是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乾隆喜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其字圆润遒丽,很有功底。每到一处,必要御笔垂青。西湖十景就是由他亲手题的碑。
乾隆还是一位语言学家,其语言能力超群,精通满语、汉语和蒙古语,藏语和***语也达到了“能之”的程度,这在古代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些爱好对乾隆健脑、强身、养性,是大有裨益的。
由于养生有法,长寿有道,乾隆皇帝身体建壮,年近90还神智清醒,活动自如,有时还以太上皇的身份过问朝***,自称“十全老人”,不愧是一个健康的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