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兴手法出现后对古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既是诗歌的创作手法,起到增强表现力的作用,同时由于比兴刺过讥失的社会功能,奠定了中国诗人关注现实民生的创作态度,讽喻美刺成了中国诗歌遵循的原则。其次,在发展过程中,比兴的运用逐渐使诗歌形成含蓄蕴籍,意在象外的艺术审美特征。再次,由于比兴将主观感情物象化,形成中国诗歌重意境的传统。最后,由于比兴经常托付外物来抒情言志,由此诗歌的意象出现定型化的趋势,从而形成几种比体诗。
关键词:比兴讽喻美刺 含蓄蕴籍 意境 比体诗
中***分类号:L2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106
比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概念一直“缠杂不清”,不同时代,不同历史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含义。笔者将通过本文对缠杂在比兴上密云一一拨开。首先对“比兴”概念做一溯源廓清,其次对比兴分别做经学意义和文学意义的阐释,最后分析比兴出现后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
1 比兴溯源
“比兴”是我国传统诗论“六艺”中之“二义”。但由于中国古典诗学缺乏严格的概念界定,常将诗歌的表现手法与教化作用搅在一起,导致比兴内涵缠杂不清,所以这里首先对比兴概念做一溯源廓清。
比兴出自《周礼・春官・大师》:“太师掌六律六同以和阴阳之声,……教六诗:‘日风,日赋,***,日兴,日雅,日颂。”’
东汉郑玄对比兴做出了全面的解释:“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谕劝之。”他也是沿着《诗大序》以比兴说诗的路子,把比兴的运用限定于特定的功用范围,即与诗歌的***教美刺相关,是从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来谈比兴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辟专章讲解比兴,他对比兴的解释是:“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即“比”是借外物以突出人之性,“兴”则是以外物兴起人之情,是从主客体的关系来阐述比兴。刘勰将“赋”与“比”“兴”分得很清楚,但将“比兴”以专章论述,可见他认识到了比和兴的关联。后代也逐渐将比兴作为一个整体来论述。
而作为对六朝文风的反拨,初唐开始注重诗歌的社会功用,陈子昂独标兴体,虽无对比兴概念的解释,但在《修竹篇序》中提到“兴寄”、“风骨”即是要恢复正统儒家诗论所强调的言志传统,实际与郑玄诗论的美刺之意相合,重新回到《诗大序》所首倡的比兴的美刺传统上来。
理学家朱熹则是从形式上概括了比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综而观之,比兴是在发展中不断深化的释义过程。以上这些论述各有侧重,但归根结底是从两大方面来论述的:一方面是经学意义上的比兴,即《诗大序》所标举的美刺传统,诗歌必须反映现实民生,起到***教美刺的功能。另一方面,是文学意义上的比兴。
2 经学意义的比兴:美刺传统的标举
比兴在《诗经》中的应用还基本上是单纯的表现手法,修辞艺术,起到增强诗歌表现力的作用。到汉代,《诗大序》对《诗经》进行了重新阐释,提出了“美”“刺”的概念,主张“主文而谲谏”,注重诗歌的言志性和干预社会的功能,并出于***治上的考虑,要求歌颂与批评并重,并且对批评提出了更苛刻的技术性要求,而比兴正好符合这一要求,因此比兴一开始就被限定了功用范围――刺过讥失,由于深合统治者需要,这一传统一直被保留下来。关注现实,美刺比兴成了历代诗人遵循的原则,以至于后世之比兴竟成美刺之代称。
伟大诗人屈原不管身受何种待遇,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作品中每每运用香草美人的笔法,正是深受比兴原则的影响。汉大赋辞藻丰富华丽,以歌颂汉帝国的强大声威为能事,铺陈颂扬,但在篇末往往有一段讽谏之言,并形成汉赋动百讽一的结构,这正是比兴传统的继承。而以白居易为代表的写实讽喻派则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几乎走上了偏执的道路。他们强调诗歌应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将是否写实讽喻作为评价诗歌好坏的唯一标准,在《与元九书》中评价李白的诗“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即使杜甫“亦不过三四十首”,可见美刺传统对其影响之深。
美刺比兴对于文人不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甚至成了一种创作准则。后代诗人每当要匡扶文坛时,往往要标举比兴,扭转文坛虚浮的文风。
3 文学意义的比兴:含蓄深婉,意境呈现
作为诗歌表现手法的比兴,或“以彼物比此物,或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往往是欲言情先及物,甚至不言情只写物,借物而言志,借景而抒情,作者主体的情感隐隐约约的由物象传达出来,使诗作产生了意在言外的含蓄美。也使中国诗歌抒情不像西方诗歌直抒怀抱那么热烈,显得含蓄内敛。
叶燮在《原诗》中对诗歌的含蓄风格倍加推崇:“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旨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引人人溟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
《诗经》于比兴时有寄托,屈原在《楚辞》中,极大地发展了《诗经》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如王逸所说,“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南宋词人辛弃疾因时代环境的原因,许多不便言,不敢言之事,他都在词中借助香草美人、山水风月、花鸟虫鱼等,曲折表现自己抑郁悲愤百折不回的-争精神,寄托对个人、国家、民族的忧虑。
历代都十分兴盛的咏物诗也多通过自然物象的比喻、象征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以至于菊之于陶渊明,莲之于周敦颐,梅之于林和靖……都不仅仅是一种植物,而凝聚着特殊的精神力量,寄托着自己的人格理想。这也正是中国诗歌的特殊之处:欲言情先及物,借外物以传情。
比兴出现以后,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往往兼有写景抒情的作用,外物被引入诗中,诗歌的组成因素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诗中除了情还有物,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被集中到一首诗中,诗歌艺术逐渐走上了主观情感客观化的道路,并逐渐达到情景相生,物我浑然、思与景偕的主客观统一的完美境界――意境。
在“意境”概念出现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内涵与之基本一致的其他概念,如“境”、“境界”等,但作为美学范畴的“意境”概念则产生于唐代。王昌龄在《诗格》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诗有三境,一日物境,一日情境,一日意境……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他首先提出诗歌的好坏应以有无意境为上。后来文人开始刻意追求,注重外在景物与内在感情的和谐。诗论家也不断对意境理论加以丰富,境象说(王昌龄)――韵味说(司空***)――兴趣说(严羽)――神韵说(王士祯)――境界说(王国维),都强调诗歌要以境界为上。
4 比体诗
由于比兴经常借助外物来比喻或起兴,用以起兴,打比的外物在发展中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开始定型化。比如中国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以男女喻君臣;以松竹梅或香草等植物比喻人的高洁品格;在吟咏古人、古事时寄予人生的理想,吟咏神仙世界的美好,寄予对现实的不满,对人生苦短的哀伤,这正合于朱自清在《诗言志辩》中所说的:“咏物、咏史、游仙、艳情,无非比兴。”而这四种也正是后世比较典型的集中“比体诗”。
咏物诗即以物比人,常以物的品质喻人的精神气质,除前面提到的陶渊明,周敦颐以外,还有不少诗歌借外物传达主体情感,如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分别都曾以餐风饮露无比高洁的蝉自喻。
咏史诗即以古比今,常以古人比今人,以历史比现实,通过历史人物的命运观照自身,今昔对比感怀身世,或怀念历史上的清平盛世,来感口义现实社会的黑暗。左思的咏史诗往往就寄慨遥深,别抒身世之痛。
艳情诗即以男女喻君臣,以美女和爱情作为象征寄托,形成传统。影响了后世诗人的解读习惯,有些诗歌虽然只写爱情,但读者仍能从中感悟到一种超乎于爱情之上的别样的韵味。以至于汉朝人解诗,将《诗经》中许多纯粹的爱情诗也强加入***治的内容,虽穿凿附会,倒也见出香草美人传统对古代诗歌解读的影响之深。
游仙诗即以仙比俗,通过对美好神仙世界的描绘,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人生苦短,现实局促,在现实中无法找到的只有在梦想中的神仙世界中去得到满足,寻求到一丝安慰。
比体诗的这几种传统一直为后代文人继承,并形成一些表达的定式。
总之,比兴这种手法从民间产生,在文人的创作中大量运用,从而发扬光大,对中国诗歌的创作原则,美学特质,诗人性情,甚至诗歌体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形成了以象传情、达意、造景的传统,美人香草的含蓄表达方式。自从比兴产生后就给中国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启发了一代代诗人的创作。
参考文献:
【1】黄侃.周礼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朱熹.诗集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自居易.白氏长庆集・与元九书【M】.中华书局,1979.
【5】叶燮.原诗【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6】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