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苏轼是北宋著名词人,创了豪放一派,自成一家,但他也不乏婉约缠绵之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就是后一风格的代表。他的这首怀念亡妻王弗的《江城子》感情真挚,感人肺腑,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因而其被后人誉为悼亡词中的千古杰作,绝非偶然。
关键词:苏轼 《江城子》 悼亡词 千古杰作 赏析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在诗、词、散文、绘画、音乐等领域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众所周知,苏轼虽然志向远大且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出仕后的大部分时间均被贬谪为地方官,一生遭遇颇为坎坷。尽管如此,苏轼自始至终都能以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生的各种挫折。这种人生态度对苏轼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之性情、襟怀、学问悉见之于诗,也同样融之于词。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而胡寅在《酒边词序》中也盛称苏轼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豪气超乎尘埃之外。”对于苏轼词,历代评论家几乎异口同声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从总体上看,苏轼词开创了豪放一派,自成一家。但我们应当知道,作为百年一出的文艺天才,苏轼词的风格是多样,既有“大江东去”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雄迈,也不乏婉约缠绵之作。其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就是后一风格的代表,全词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本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时苏轼知密州。本词所悼者是苏轼的前妻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之时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王弗年轻美丽,而且知书达理,聪慧娴静。婚后,每当苏轼读书之时,她总陪伴在旁,终日不去。王弗堪称典型的贤妻良母,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由于苏轼待人真诚,缺乏防人之心,故与各类人打交道时屡屡吃亏。所以每当家里有客人来访,富于识人慧眼的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待客人走后便依据自己的判断告诉苏轼,何人宜交往,何人宜敬而远之,后皆屡屡应验。由于上述原因,苏轼与王弗之间夫唱妇随,十分恩爱。但可悲的是,这样一位可以相濡以沫,陪伴终生的人生伴侣,却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5月亡故,让夫妻情深的苏轼悲痛万分。即使在王弗去世十年后,苏轼对她依然梦萦魂牵,凄苦难忘,于是便有了这首感动过无数后人的悼亡词。
一
先看词的上阕。“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对于人生来说,十年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在这十年苏轼虽然已经出仕,但由于个性的刚直,以及认理不认人的个性,使得他不由自主地卷入了新旧***争。本来早年就主张“丰财”、“强兵”、“择吏”,改革积弊的苏轼,由于不不赞同新***的某些过于激进的改革措施,遂与新***不合。在此情况下,苏轼自知在朝中无法立足,遂自请外放,先是通判杭州,后又知密州。可以说,在王弗去世后的十年里,苏轼已经经历了不少的人生波折。在一次次的人生波折中,苏轼对于仕途的风波,人心的险恶逐渐有了清醒的认识。我们知道,一个人越是感受到了外界的险恶,也就越怀念家的温馨。在此情况下,苏轼怎能不怀念美丽、善良、聪慧的前妻王弗。“茫茫”两字,传达出了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而“茫茫”前加一“两”字,意味着不仅传达了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同时也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诗人在十年里日夜思念杳无音讯的亡妻,而妻子又怎不日夜思念着同样音讯杳无的丈夫呢?生者和死者虽阴阳相隔,却一样情思,一样哀绪。词人以实带虚,既写自己长久郁结于心的悲叹,又将无知作有知写,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人类是一种社会动物,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总遭遇许多失败、许多挫折,当然也会有欢乐与成功。欢乐与成功需要人来分享,失败与挫折也需要人来诉说。可是正如一句格言说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虽然人海茫茫,但真正可以诉说的人总是有限的,甚至可以说屈指可数。对于饱经挫折的苏轼来说更是如此,他不知有多少心酸、苦闷、挫折需要跟亡妻诉说,可是妻子早已在十年前亡故。或许苏轼可以到妻子的坟上去诉说,可即便这个愿望也难以实现,因为苏轼当时在密州出仕,而亡妻的坟则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相隔着千山万水,路途遥远。虽欲亲临亡妻的坟上诉说凄凉,又谈何容易啊!这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最可悲的是,经过了这么多年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苏轼早就由当初那个风度翩翩,才华横溢且志向高远的青年才子变成了一位饱经风霜的中年男人了。其实此时苏轼的年龄才三十九岁,根本不算太老,但由于生活的苦难与磨砺,他已经是尘满面,鬓如霜了,比自己的实际年龄显得苍老多了。以自己的这幅摸样,即使与妻子相见,她也许会一时认不出自己来了。而她如果一旦认出是苏轼,又该是何等心痛与心酸啊。
二
再看下阕。“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人是一种会做梦的动物,许多平时无法实现的愿望,或许在梦中能够如愿以偿。对于苏轼来说就是如此,他与妻子王弗永别已经十年了,由于刻骨铭心的思念,他终于在梦中回到了故乡,见到了久别十年的妻子。妻子王弗依然那么年轻美丽,正在小轩窗前面梳妆打扮,仿佛就像十年前的景象一样。这一景象,苏轼是再熟悉不过了,是多么的温馨啊。唯一可惜的是,这一次相逢是出现在梦中。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跟亲人分别许久,本以为见到亲人后会有千言万语要说,可是真的一旦见面之后,却是百感交集,一时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苏轼词中也写出了这种世人共有的体验,他和妻子阔别已经十年了,相互有多少话要倾诉啊。可是见面之后,却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彼此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有泪水在无尽奔流。这一细节描写可谓笔力千钧。其实真正相爱的人往往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一切尽在不言中了。泪千行说明了苏轼和妻子彼此恩爱之深,相比之下那些平时山盟海誓,卿卿我我,转眼就各奔东西的恋人们又显得多么浅薄啊。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梦总是要醒的,当苏轼从梦境回到现实中,他应当是思绪万千。作为一个多情乃至痴情之人,苏轼想到每当明月之夜,短松冈上,孤独地长眠地下的妻子王弗,一定也在牵挂着自己,惦记着自己,乃至肝肠寸断了吧?作者苏轼通过换位的方式,设想妻子在坟墓里依然就像在世之时一样,牵挂着自己,关心着自己,依恋着自己,从而在悲痛中也获得了几许安慰,从而进一步升华了悼亡的主题。也使得他与亡妻的爱情更加真挚缠绵,感人肺腑。
苏轼素以豁达著称,可是却写出《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样缠绵悱恻、感动千古的悼亡词,让后代读者进一步看到了苏轼善良痴情的一面。古人云:“无情未必真豪杰”。苏轼就是一位有情有义的真豪杰,他的人格受到了那么多后人的敬仰,他的诗词受到了那么多后人的喜爱,绝对不是偶然的。
(作者单位:云南昭通学院中文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